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设计 > 正文

请问城市道路两边雨污水管网设计标准什么怎样的,比如:宽40M的道路是否应该是两侧设管网。请高手指点

善良的乐曲
疯狂的乌龟
2023-01-26 13:32:22

请问城市道路两边雨污水管网设计标准什么怎样的,比如:宽40M的道路是否应该是两侧设管网。请高手指点

最佳答案
活力的帅哥
高大的钢笔
2025-09-11 07:00:14

看路怎么设计的,通常道路的做法是中间高,2边低,雨水向道路2边分流,2侧都要做雨水口。宽40米的道路,可以在路中间设置一条雨水管线,但要保证雨水口连接到井的管线长度不超过25米。或者在路两边做分别作一条管线,雨水口做侧壁式的,雨水井做在绿化带。

针对不同的路幅宽度,详述型如下:

40m以内(含40m)的路幅宽度:

根据《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的要求,路幅宽度小于50m的,宜单侧布置雨污水管线,本案例均按单侧布管设计。

雨水管道位置:

需要按机动车道宽度≥24m和<24m两种情况来进行分析。

第一,对于机动车道宽度≥24m的,建议将雨水千管设计在机动车道下,且避开车辆轮迹线的位置。

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要求,雨水口连接管长度不宜超过25m,雨水口堙设深度不宜大于1m。

如果放置在车行道以外位置,则雨水口连接管长度一般都会大于25m规范还规定,雨水口连接管坡度不得小于1%,按照车行道下管顶覆土厚度不应小于0.7m的规范要求,则雨水口起端埋深为1m,至终端埋深至少为1.25m,以减小雨水口埋深和连接管长度。

这样设计既满足规范要求,还能在机动车道以外给其它管线的埋设预留了足够的空间。排水设计时,需要对车行道上的检查井井圈进行加固设计,对于井盖座则选择带防噪消音功能的球铁重型井盖座。

最新回答
暴躁的咖啡豆
舒心的信封
2025-09-11 07:00:14

市政排水管渠施工中管线交叉问题的处理O前言在城市排水管渠的新建及改建过程中,往往不可避免地会碰到排水管渠与先行建成的各类专业管线(道)相互交叉,并在高程上发生冲突的情况。按照现行的设计、施工规范与技术水平,目前我国的排水管渠基本是按重力流设计,完全依靠上下游的水头差来排除雨、污水,同时实现沟道自清。当排水管渠的设计高程与埋深一经确定后,如果在实际施工中遇到与其它专业管线交叉发生高程冲突,受工程投资与起止点标高所限,试图通过调整排水管渠的设计埋深来消除高程冲突的可能性十分有限。因此,如何合理、规范、可行地处理此类问题,确保排水管渠的水力条件,保护地下管线不受损坏,是排水管渠工程施工中必须面对的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排水施工实践,特别是近几年开展整治城区“水浸街”工程和城区道路综合改造工程以来,结合相关设计、施工规范,归纳梳理了排水管渠施工中与其它管道(线)交叉时存在的问题及可行的处理措施,谨供工程技术同行参考。1早期城市建设中管线交叉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剖析在我区2000~2002年实施整治城区“水浸街”工程期间,为探寻城区一直存在的“水浸街”问题的成因,通过对花都新华旧城区排水管网的全面清疏,我们对城区排水管网当时的现状进行了一次较为详细的调查。调查发现,旧城区的排水管渠与其它各类管线交叉点共有146处,其中有高程冲突且未经处理直接穿越排水管渠的有110处,占75%。以城区主干排水渠秀全路方渠为例,该渠长820m,就有33处被供水、电信、供电电缆等直接横穿。最严重的是在秀全路与花城路的路口,排水方渠内由上至下分别排列了电信、供电、联通、有线电视四类管线,而且该四类管线本身也是相互交错,挤占了80%的过水断面。在对该处的管线迁移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改造的难度相当大。排水管渠与其它管线经常产生交叉冲突,有其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两者建设的不同步,并且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有力的监督管理所造成。在旧城区,市政排水管渠与城市道路基本上是同时建设。市政排水管渠建设在前,而当时的地下管线较少,城区除供水管以外,其它如供电、电信、有线电视等线路或为架空,或当时暂未开始全面建设。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通信、有线电视、燃气等公用事业管道的建设需求也迅速增涨,供电、电信线路也按要求人地埋设。由于管线的规划相对滞后,且在施工过程中各管线单位各自为政,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当管线在埋设过程中受排水管渠阻碍时,不是按规范要求避让或采取适当的措施,未经许可就直接凿穿排水管渠通过。在新城区,受建设资金不足的制约,城市道路建设往往不能一步到位,一般是先考虑满足机动车通行的需要,暂时建好主车道路面,人行道、排水管渠等则要根据道路周边土地开发的实际情况再逐步配套。另一方面,水、电、气、通信、电视等专业部门出于未来的市场需要,在建设资金相对比较充裕的优势下,有条件在道路主车道两侧先行埋设管线。个别管线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和施工方便,随意调整其在道路横断面上的平面位置与竖向高程,不是严格地按照规划布线埋设,因此在新城区经常可以发现,仅需占地1m宽的管线却呈“之”字形走向,将有限的5m人行道范围几乎全部占用,造成很大的地下空间浪费,并且给后续实施的排水管渠建设带来极大的不便。2管线随意交叉的不利影响管线直接穿越排水管渠是规范所不允许的,同时由于该现象的存在,对城市排水管网功能的正常发挥和管线本身的不利影响是十分明显的。(1)管线直接穿排水渠,破坏了排水管渠的整体性与密闭性,影响管渠的使用寿命,造成污水、雨水泄漏,污染地下水,影响路基的稳定性。(2)由于大管径供水管,多层多孔的弱、强电管束侵占了排水净空,使排水管渠的过水能力大为降低。位于管渠底部的管线造成上游雍水,加大了水头损失,使水流速度缓慢,增加了管渠淤积堵塞的几率;与污水平时充满度相平和位于管渠上部的管线,在平时或下雨满流时拦挂了大量塑料袋、树枝、废纸等飘浮垃圾与油污,使有限的过水断面进一步缩窄。从整治“水浸街”工程时清疏管网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凡发生“水浸”的地段,其下游排水管渠均不同程度存在管线直接穿越的情况。(3)不利于排水管渠的日常疏浚养护。受管线阻隔,高压清洗车的喷头无法在管渠内顺利前进,上游冲洗下来的杂物、淤泥亦被管线拦截而无法全部流人检查井清捞。传统的竹片、摇车通沟方法也无法得到实际应用。另一方面,由于管渠淤塞的可能性增加,必须加大清疏的力度才能保证管渠的基本过水能力,增加了养护成本。(4)大多数管线在穿越排水管渠时未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受损,将会给公共安全和人民生活工作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3排水管渠与其它管线交叉冲突时的处理措施在对管道交叉进行必要的处理时,要充分考虑相互交叉管道的用途、管材、管道结构,覆土及最小净距要求,工作面大小,回填土情况以及水文地质等情况,同时要考虑工期进度与施工成本控制的要求,施工质量方面既要保证下面的管道安全,且便于检修,上面的管道不能下沉破坏,在排水管渠与其它管道交叉并发生高程冲突时,要尽量保证或改善排水管渠的水力条件。处理的基本原则是:(1)首先应遵循设计,按设计图纸及有关规范进行施工;(2)管道交叉处理要尽量满足其最小净距;(3)有压管道让无压管;(4)支管避让干线管;(5)小口径管避让大口径管;(6)可弯曲管道让不可弯曲管道;(7)临时管道让永久管道(8)尽可能减少开挖工作面和填挖土方量,降低造价,保证工期。(9)无论采用何种处理措施,均应联系有关管道(线)主管部门,取得同意和协助。以下是排水管渠施工常见的几种交叉情况及其处理参考法。3.1新建排水圆管与其它管道【线)交叉,高程未发生冲突(1)新建排水圆管在下,其它管线在上。通常采用槽底砌砖墩的方法对上面管线进行保护。在开挖露出上面管线后,设置跨越管槽的吊架,将管线用铁丝吊挂牢固后再继续开挖并施工下面的排水圆管。在下管时要特别注意安全,防止管节碰撞及压断管线。验槽合格后,在槽底原状土上浇筑10em厚ClO混凝土基础,基础每边尺寸较砖墩大125mm,砖的强度《MU7.5,水泥砂浆标号《M7.5,砖墩间距≯2?3m,且不能少于两个,在圆管两侧对称砌筑。砖墩宽度应大于圆管外径(或管束总宽)30em以上。当砖墩高度在2m以内时,采用一砖墙(240mm),高度>3m时,采用一砖半墙(365mm)。砖墩达足够强度后,回填沟槽,拆除吊架,建议采用石屑按30em分层冲水振实回填。当上面管线较多,且管径较大(如大管径的供水管、排水管),采用开槽施工填挖土方过大,且对已建管道保护有困难时,宜采用顶管法施工排水圆管。(2)新建排水圆管在上,其它管线在下时(这种情况较为少见,但实际施工中仍有碰到)。若上下管道间距满足规范的最小净距要求,且交叉处的槽底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可直接进行上面排水管基和管道的施工,否则应选择以下方法之一以加固上面管道的基础,保护下面管道(线)不受破坏。一是换填法,将上下管道(线)之间原状土全部挖除,换填中砂振实后再施工上面管道基础;二是在上层排水管道的管基下面增设钢筋混凝土保护垫层。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根据规范要求,供水管、燃气管、原则上不宜在排水管下面交叉,因此,在条件许可时,应尽可能对供水、燃气管进行迁移,在排水管道上方经过(参见上一条处理方法),当从上方经过时其覆土厚度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应对供水、燃气管采用取加套管和路面加钢筋网保护等措施;当受客观条件所限确不能迁移的,应对上面的排水管予以加固,加固长度不小于供水管外径加4m,同时排水管接口与交叉点不应重叠。3.2新建排水圆管与其它管道(线)交叉,高程发生冲突在新建排水圆管与其它管道(线)交叉并有高程冲突时,首先应按照规范要求,在投资、工期、管顶覆土厚度、工作面大小(市政工程施工必须要考虑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开挖面往往有限)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对其它管道(线)进行迁移,在排水管的上(下)方经过,消除高程冲突。迁移存在困难的,参考处理以下几种方法:(1)检查井法:即将排水圆管在有其它管线穿越的位置断开,以检查井相连,井内砌导流槽或沉泥槽以保证其水力条件,同时防止淤积,便于管道清疏养护,其它管线则加套管保护后按原高程从井内穿过。检查井应视管线的宽度、收口高度的不同砌成圆形或矩形。(2)双孔或多孔替代法:采用两孔或多孔较小管径的圆管替代原设计圆管,可维持原设计高程不变,通过降低管顶标高,保证管线从上面通过。使用多孔管替代时,孔数不宜大于四孔,管径不应1/5D,如图2,宜采用暗方渠法,双、多孔管法结合管材替代法予以处理。(3)当管线从排水管道的中、下部穿越,且高度1/3D≥h>1/5D时,如图3,可采用检查井法处理。但是要注意:一是将检查井加宽,二是检查井底应做h+0.5m的沉泥槽。该处理方法有一定的水力损失,但因扩大了过水断面,能基本满足过,水要求,并能有效防止该处的淤塞。(4)当管线从排水管道中、下部穿越,且高度h>1/3D时,如图4,应采用倒虹管法处理。3.3新建排水渠箱与其上方管线交叉且高程未发生冲突时如果渠箱顶板及管线底部之间深度≥70mm,可在渠箱侧墙上砌筑砖墩支撑管线;如果顶板与管线底部的深度<70mm,可直在顶板与管道之间用El0混凝土填实,支承角《900,并且其荷载不超过顶板的允许承载力。3.4新建排水渠箱与已有管线有高程冲突,且管线迁移较困难若高程冲突较小,可适当压低渠箱顶板,或通过结构计算,减薄顶板,使管线能从顶板上面通过。若高程冲突较大,管线不得不从渠箱内穿越时,应将该段渠箱加宽(加宽段不宜超过10m),同时在穿越处渠箱底设沉泥槽和检查井口,便于维护管理。3.5新建管线与已建排水渠箱交叉新建管线在埋设时经常会碰到一种情况:已建渠箱的盖板同时也是路面,从渠箱上面经过已没有任何可能。此时一是可采用顶管法、水平定向钻进法等从渠箱底经过;二是将原多排管线改为单排管线,以尽可能小的横截面从渠箱盖板底部加套管后通过。4结语以上几种处理措施,可根据施工现场的客观条件灵活加以组合使用,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按照管线交叉处理的原则优先考虑管线的迁移。实践证明,在最不利的情况下,对交叉点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管内的水力条件,保证排水管渠的过水能力。在我区整治“水浸街”工程中,对以往存在的管线高程冲突点进行处理,是成功解决城区“水浸街”问题的一项主要措施。为了在今后的建设中尽可能地避免管线高程冲突的情况,我个人认为:(1)从前期设计人手,充分调查勘测排水管渠施工现场的现状和走访有关管线单位,详尽掌握各类管线的分布、走向和埋深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排水管渠的高程与埋深,最大限度减少施工中的高程冲突点。(2)切实加强城市综合管线的规划工作,合理规划与分配地下空间,并严格按规划实施。在城市道路交叉口等管线集中的地方,建议规划地下综合管沟共同管廊。(3)从体制人手,尽快改变各类管线建设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状。可以尝试建立统一的管线建设投资主体,实行地下管线的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建设和统一维护管理。(4)由于旧城区已经存在成熟的合流制管网,如果按分流制再新建独立的污水管道,必然会与现有合流管道发生较大的交叉碰撞,因此,在旧城区进行污水管网的规划与建设时,宜采用截流制。(5)提前介人,做好施工前的协调工作。开工前通过周详的现场调查,掌握充分的管线资料,及时协调有关管线部门提前对所涉及的管线进行迁移,争取时间,减少排水管施工全面后因处理管线交叉对工期和质量带来的不利影响。

优秀的苗条
忧虑的音响
2025-09-11 07:00:14
城市下水道等排水设施的设计与规划归给水排水专业。

给水排水专业分为室外给水、室外排水和建筑给水排水三个方向。

室外给水基本主要为自来水服务,含自来水处理、自来水管网和部分水景、泳池等。

室外排水含污水收集(管网)、处理(污水处理厂)系统,雨水收集排放系统。即你提到的城市下水道。

建筑给水排水含建筑内的给水管网系统(含消防)和排水管网系统。

给水排水专业(大学)有名的主要有: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湖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

个性的哑铃
坚定的仙人掌
2025-09-11 07:00:14
考虑必须的覆土厚度、冻土厚度及下水管埋深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是一套收集固体和液体废物,避免其接触城市人口和饮用水系统的地下管道系统。18世纪早期,城市和人类文明似乎在自我毁灭的边缘上摇摇欲坠,刺鼻的臭味和污水恶臭熏天,带来的疾病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疾病泛滥,由于是霍乱和引起发烧的疾病。老鼠和蟑螂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欧洲所有城市都面临着这种威胁,就在这个时候污水处理系统到来了,他拯救了西方文明,拯救了不计其数的生命。

糊涂的手链
开心的战斗机
2025-09-11 07:00:14
去工标网搜一下 那个网站规范挺多的

http://www.google.cn/search?hl=zh-CN&q=%E5%B7%A5%E6%A0%87%E7%BD%91&meta=&aq=f&oq=

生动的小刺猬
失眠的冬日
2025-09-11 07:00:14

一、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内容及重要性

(一)排水工程规划的内容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划定城市排水范围, 预测城市排水量, 确定排水体制, 进行排水系统布局原则确定处理后污水、污泥的出路和处理程度确定排水枢纽工程的位置、建设规模和用地。排水工程规划一般分为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排水专项规划、某一规划区的总体规划中的排水专项规划和某一规划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二)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重要性

排水工程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目的之一是通过规划在排水收集、输送、净化、利用和排放几个环节上的统一协调, 使各环节的排水设施建设工程规模适宜、投资合理, 运行中合理利用能源和资源。因此,城市排水工程规划是当地的排水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

二、城市排水工程设计的原则与任务

(一)排水工程设计的原则

排水工程设计要在分析城市排水管线系统现状的基础上, 结合城市排水规划的相关技术指标, 计算城市排水管线的容量并提出具体要求落实上一层排水工程规划在规划区的城市排水设施数量、位置、规模和用地范围布置排水管线走向并计算管径或断面。

(二)排水工程设计的任务

城市排水是指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大气降水径流和其他弃水的收集、输送、净化、利用和排放。城市排水工程设计主要指建设在市政道路上, 用于收集、输送和排放城市雨水、污水的城市排水设施的设计。

三、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案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涵盖在城市总体规划、控制过程规划和修建规划中,其作用是要指导下一层次的排水专业规划或排水工程设计。排水工程规划的根本任务是:分析区域现有排水系统情况确定排水体制和划分排水区域确定排水量预测方法和指标进行排水量预测进行排水系统布局确定排水处理设施种类、数量、位置和用地布置排水管道及进行相关计算等。

(一)城市排水规划不以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依据,缺乏前瞻性

城市排水管网修建完成后,短的要服务十几二十年,长则达到三四十年。在这个期限内,城市居民用水、城镇人口密度、工业用水量标准、土地服务范围等指标都是应该充分考虑和在规划中有所体现的。很多城镇排水工程规划中的排水量预测都缺乏“超前量”,在初步规划时,只考虑了当时的需要,但不久后便发现规划有其发展局限性。好的排水规划是指导排水工程设计的,应及时进行编制或修编,同时应注意其时效性。

(二)市政排水体制不能“与时俱进”

排水系统的.体制一般分为合流制、分流制以及混合制。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建设日异月新,但很多老城区的居民生活污水、工矿生产废水和雨水大部分还是直接排入附近江河,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改进方法有: (1)城区采用截流式合流制系统, 在两河岸边建造一条截污管(截流干

管),同时在截流干管处设置溢流井,并设置氧化沟和污水厂,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入江河(2)城镇区域或开发区,一开始规划时就应采用完全分流制系统,将雨水、污水完全分开来设置管道,雨水排入邻近河流,污水则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排入河流。但是在普遍提倡分流制排水系统的今天,也不能盲目规划、设计、施工,否则不但会导致工程造价攀高,也会给日后的维修和养护工作带来难度。必须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最经济可行、同时也满足城市发展需要的排水体制。

(三)城市排水管网规划未做到统筹兼顾

排水工程规划是动态的,在排水体制、排水量标准、排水主干管的定线工作完成以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局部调整,以便工程的具体实施。应做到使排水管网规划同城镇发展总体规划相一致和协调,同建筑规划、城市路网规划、地上和地下基础设施规划等相配合, 且规划服务年限稍长时, 排水体制、排水量标准预测都应留出富余之地。

四、城市排水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个城市的排水工程设计是否合理关系到城市排水畅通、水环境治理、城市雨季的防涝度汛能力,是提升城市形象的关键。

(一)排水管网设计的前期调研工作不细致

城市新开发区、经济区域的排水工程设计依据的是该区域的排水特点,应调查该区域的雨水、生活和工业用水情况, 并做一个分析和预测,然后结合城市规划进行排水规划和设计。而老城区的排水改造问题离不开对管网设施的了解,应对要改造的区域进行充分的调研,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出现, 造成重复开挖、加大修复工作量。因此,在处理和补救城镇排水当务之急的同时,还应该从根本上调查分析排水不畅的原因, 做到治表还要治本。可采用科学计算分析与咨询有经验的给排水养护工人相结合的办法,如内窥摄像检测技术、综合观察判断路面裂缝情况、询问排水养护工人等。

(二)排水管网设计与排水规划结合不紧密

城市排水管网在设计、施工、养护、维修的过程中,应与竖向规划和排水专项规划紧密结合,从而避免出现排水管道管径、埋深等设计不合理的情况,避免造成排水管道频繁改造、道路重复开挖而增加投资。

对于道路排水设计,应将区域内雨水和生活、工业用水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设计,充分结合竖向规划并以上一层次排水专项规划作为指导,结合当地周围地面高程、排水要求、排水量标准控制、排水工程规范等来设计选择排水工程。

(三)市政排水管网设计参数不合理

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1)管网布置走向无法适应现代排水工程规划和设计, 排水管管径和坡度偏小,埋深太浅,与其他市政管线(电力、通信、自来水、天然气、热力系统等)的水平间距过小,因管渠内底标高过低或过高而与管道上下游段的管网无法衔接等。(2)很多城镇老区,由于使用年代过久,采用混合制排水,雨水和污水未经处理就一起排到天然水域,给环境造成污染(3)排水管网设计是根据现有排水设施情况确定的管道布置走向、水平间距、埋深和管径大小,明显与现代城市的大规模发展不适应,会给其他市政管线造成影响,且每逢雨季城镇低洼处必定内涝。

为克服上述问题,在进行市政排水管网设计时应做到:(1)对旧城镇的排水管网进行调查,摸清其布置和走向,确定合流管道、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的位置,在新管网设计时做好衔接和平面布置工作。(2)根据上中游排水和一定“超前量”来预测排水量的大小,做到新设计的中下游管网的直径尽可能大些,且适当加大管道走向坡度,在满足顺畅排水需要的同时,也给将来的排水工程留出“余地”。(3)市政管线从上至下的一般顺序依次为电力、通信、煤气、给水、热力、雨水、污水,注意新设计排水管网的合理埋深,因为太浅势必会给其他市政管线造成影响甚至破坏,且会造成排水不畅,而太深则地表开挖深度增加,支护工程量加大,施工难度和造价也会增加,故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个经济可行而又合理方便的埋深。(4)注意排水管网与其他市政管线的合理水平间距,避免出现雨水检查井与污水管道相互冲突的情况。

(四)城市排水设施建设滞后和排水能力逐渐下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和规模正在迅速扩大,城市路网和建筑群也在快速发展,而往往因为服务年限、意识、施工影响城镇居民生活等原因造成排水工程建设滞后于上述地方建设,这不仅给环境带来污染,而且也使得原有管网已不适应于现代城镇的发展需求,管网内淤积严重, 排水能力下降,逢雨必涝。应在城镇迅速发展的今天加快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改造和维护老城区排水设施,在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指导下进行排水工程设计,减少水资源污染,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城镇排水顺畅,逢雨不涝,提升整体城镇环境形象。

(五)城市排水设施选材设计不当

在排水管道接口的选择上,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柔性接口(橡胶圈、沥青油膏、石棉沥青卷材)、刚性接口(水泥砂浆、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或是半柔性接口(石棉水泥)。比如对于接口要求强度较高、严密性和闭水性较好的污水管道宜采用柔性或半柔性接口。另外,环刚度的选择也很重要,它决定了排水管能否在外压负载的条件下安全畅通地排水,一般尽可能地选择高环刚度的塑料埋地排水管,铸铁管、混凝土管、陶制管的环刚度和强度较好,但防腐性能很差,且后两者易破碎和渗漏而柔性管(塑料管,如UPVC管、PE管等)正好与上述刚性管相反。选择刚性大, 且同时耐腐蚀和经济的管材也是关键所在。

五、结语

城市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各级规划中都涉及到排水工程这部分内容。它具有工程规模大、投资额大、施工难度大、工期长等特点。按一般工程的设计经验,城市排水工程的工程费用约占城市市政道路工程总费用的30%, 因此,做好城市排水规划与设计,确保排水规划更加科学合理地执行, 将为设计者提供便利的条件。对建设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意义重大,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城市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倡省地节能的理念,力求为城市健康成长提供美好蓝图。

踏实的微笑
坦率的大门
2025-09-11 07:00:14
1、埋深

2、给水要在排水管线上

3、远离通讯光缆、电力电缆等

4、管道材质、型号、规格及安装方式

5、管底是否需砂垫层

6、回填要避免石头等坚硬物,均匀夯实,防止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