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家具的清代紫檀
清初由于统治者的推崇与提倡,紫檀木开始大量用于家具的制作中。 中国古代认识和使用紫檀,据说始于东汉末期。晋代崔豹《古今注》注:“紫木,出扶南,色紫,亦谓之紫檀。”而在中国古代宫廷中较早使用紫檀,据文献可查,当在唐代,明人李栩《戒庵老人漫笔》记载:“唐武后畜一白鹦鹉,名雪衣,性灵慧,能诵心经一卷。后爱之,贮以金笼,不离左右。一日戏曰:能作偶求脱,当放出笼。雪衣若喜跃状,须臾朗吟曰:‘憔悴秋翎以秃衿,别来陇树岁时深。开笼若放雪衣女,常念南无观世音’。后喜,即为启笼。”后来这只可爱的小鸟不幸死掉,武则天悲恸之极,特命工匠做了一个小巧玲珑的紫檀木棺材,将这只白鹦鹉埋藏在御花苑里。可见,在唐代,中国古代的能工巧匠们就已经熟练地用紫檀木打造各种器物了。而在日本正仓院所藏的一件紫檀嵌螺甸五弦琵琶,据专家考证为唐代遗物,也从物证上证明了这一点。在明清以前,因紫檀木稀少之故,很少能见到以紫檀木打造的大件家具。
从清初至清中叶,由于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版图辽阔,海禁初开,四海来朝,八方入贡。明代难得的新疆玉、缅甸翠、海中的珊瑚、车渠、远道的犀角象牙,都汇集到了宫中,还有西洋的玻璃,镜子都需一种色泽沉静的木料来衬托,而紫檀木因为其独特的属性犹为帝王之家所看重。此时,西方正值文艺复兴后的法国路易十四,路易十五时期,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的艺术大行其道,影响遍及欧美。而中国也正值清代康,雍及乾隆前期,尤其是康、雍二朝,正是清式家具形成期,巴洛克的那种精雕细琢及镶金嵌玉的工艺风格,也影响到正在发展中的清代宫廷家具,这种工艺风格最终选定的材料也必是以纹理沉穆、质地坚好的紫檀木。再有,清代统治者的审美情趣也决定了紫檀木最终要在清宫家具制做中走运。清代是中国皇权制度登峰造极的时期,清代宫廷礼法森严,规制繁多,清代帝王不论才智如何,大都做事严谨,安于守成,对于琐事小节亦颇重视。这与明代的一些帝王不务正业、喜好玩乐形成很大的反差。而紫檀木那种不喧不噪、色泽深沉、稳重静穆的特性恰恰迎合了清代帝王的心理需求。故清代皇室对于紫檀木格外看重。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的清代宫廷档案里,曾有不少清宫内务府造办处为皇家制做紫檀木家具的记载。
清宫紫檀木家具来源除了造办处所做外,还有不少是各地督抚进贡的。如乾隆三十六年六月二十六日,两江总督高晋贡进:紫檀条案成对,紫檀炕桌成对,紫檀万卷书炕几成对,紫檀香几成对。
清宫紫檀木家具大多由内务府造办处所制,还有一些是各地督抚进贡的。这些紫檀家具品类繁多,小至屏风炕几,大至桌案、宝座,无所不有。北京故宫博物院内,还保留了相当数量的紫檀家具,它们无一不是制做精美,工艺手法极高。
实木。根据相关资料查询显示:高级交趾黄擅家具的制作是实木。高级交趾黄擅家具主要做高级红木家具、桌子、椅子、凳子、装饰单板、工艺雕刻、乐器等。采用交趾黄檀制作的交趾黄檀家具、交趾黄檀手串精美,具有很高投资收藏价值。
唐朝诗人王建的名句:“黄金函拔紫檀槽,弦索初张调更高”,由此可见紫檀的崇高定位。 紫檀木自古有“王者之木”的美称,所以紫檀木家具也就不折不扣的成为了帝王们的最爱。传统家具发展至明清时期是家具艺术的最高峰,此时以王公贵族、文人雅士所珍爱的紫檀家具,由于木质坚硬,致密适用于雕刻各种精美的花纹,且纹理纤细浮动,变化无穷,更显稳重大方美观。
紫檀木色泽呈深紫,在功效上也是值得一提,紫檀木可以调和气血平衡,其气味可以稳定脑波,使人情绪平衡,益于心脏、肾脏和肝脏;同时也可促进人新陈代谢,安神美容,延缓衰老,被视为木中极品,有一檀一寸金的说法。佛家对紫檀的理解就更为精妙,在佛家的理解中,紫檀有驱邪避凶的作用,紫檀象征宁静祥和,能化解戾气,佛家弟子喜爱佩戴用紫檀制成的念珠,认为可以提高悟性。
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古代帝王和现在的有素养的人都对紫檀家具如此的热衷,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明清紫檀家具最高贵贵的清代紫檀高浮雕九龙西番莲纹顶箱式大四件柜。
清代紫檀高浮雕九龙西番莲纹顶箱式大四件柜1920年,丹麦巨商兼外交官伟贺慕·马易尔在北京购买了一对清乾隆紫檀高浮雕九龙西番莲纹顶箱柜。1937年至2008年,这对顶箱柜在丹麦哥本哈根国立博物馆公开陈列展出。
北京老鲁班馆工匠因金星紫檀充满肉眼可见的金星绞丝奉为上品,这组大柜的紫檀木料选材上好的金星小叶紫檀大料,大面积出现由非常细小的水波纹交叉产生的豆瓣纹理,非常稀有,在当今极难看到。
2013年8月的保利八周年秋季拍卖会上,这套顶箱柜以9315万的价格落槌,成为明清家具拍卖史上的首个加佣金过亿的家具。自此这套顶箱柜被私人藏家收入囊中,再未现身。
当时保利秋拍为追溯这套顶箱柜的前世今生时,出版 “清乾隆 紫檀高浮雕九龙西番莲纹顶箱式大四件柜”,书中提到:“目前存世所见尺寸过3米的大四件柜都是以五爪云龙为主题,除了皇家是不可能有人可以使用五爪龙纹和有实力可以拥有这么大量的紫檀用材。根据测算,这对大柜重新复制,单只用料需要千万以上,但是目前紫檀数量有限,能够选出如此大料很难,而且选出同一材质、统一色泽、统一比重的木料更是不可能实现。”
柜体结构该对气势恢宏的清乾隆紫檀高浮雕九龙西番莲纹顶箱式大四件柜为标准顶箱立柜式大方角四件柜,精选紫檀大料制成,柜顶和后柜板批灰。造型四平八稳,比例匀称。此柜铜面页和吊牌相当讲究,造型典雅,錾刻图案精美,既富装饰效果,又与紫檀柜体色泽反差强烈,能冲淡大型家具给人的沉闷感。
铲地高浮雕此柜最夺目之处是八扇柜门和柜膛立板的铲地高浮雕,雕刻工艺神清功精,布局繁简有序有理,整体上给人以气度威严的震撼力。铲地”高浮雕是清代“大内紫檀作工”的特有工艺。宫廷紫檀家具的浮雕地子平整如镜,令普通工匠可望而不可及。这对清乾隆紫檀高浮雕九龙西番莲纹顶箱式大四件柜属于规格较高的家具。乾隆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社会环境等因素都在这件家具上打下明显的烙印,雕饰图案在同时期的烧造的官窑瓷器和皇家建筑石刻上都能找到相关例证,其艺术和史料价值不容置疑。八扇门板与两面柜膛立墙均铲地高浮雕五爪云龙。每幅云龙图案独立成章,又相互呼应,共计九龙,明喻九五之尊,威仪四方。另外,九龙之外,又以欧洲经典的“西番莲”纹为主要雕饰纹样,随龙形蜿蜒缠枝而上,灵动自然,和圆明园内的西洋建筑风格一脉。
柜门用材从柜门用材所看,所有的大料都是居中,两侧用小材拼接,这种设计和做工在柜类里面极为难得。比较同类紫檀大柜,其顶箱门心有一块用料达到宽度达到罕见的34.6厘米,这是其它柜子绝无仅有的。选料精到令人叹服,除去背板和内部搁板等小部件外,其余全部选用上等紫檀。
柜体组装为了便于把如此大的柜体严丝合缝的组装成功,榫头和大边出都刻有木工记号,这对大柜分别标记为“天”柜和缩写成“士”的“地”柜。《易传·系辞上》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这是古人描述天地自然的秩序,清承明制,以左为贵,彼及此对柜,左者为“天柜”,右者为“地柜”,龙头相向呼应,气势磅礴。
小叶紫檀鉴别方法二:
在小叶紫檀木材的分时段的调查中,发现小叶紫檀前期的时候是深黄色,过一段时间木材就会渐渐变成大红色,时间越来越长,小叶檀的材色渐渐转紫,慢慢变深,最终为现在的紫黑色。小叶紫檀木的年轮纹一般都是绞丝状的,蟹爪纹与牛毛纹就是因此得来的。
小叶檀的纹路也有很直的丝,但大多为绞丝状。小叶紫檀木的鬃眼很少也,又细又密,但是木质很坚重,这一点也是小叶紫檀能够制作家具原因,正是利用了它的坚硬和密度,成就了小叶紫檀成为了红木家具中的佼佼者。
我们采用光素手法,也不用任何道具,不加雕饰,紫檀木任然看起来木质坚硬,纹理细重而纤细,看起来飘然浮动,看起来十分舒服,足够显示出小叶紫檀的风采,尤其是它的色调,非常深沉,越发显得既庄重又美观,无人不为之所动,无人不为之所倾。
小叶紫檀还有一个特性,因为小叶紫檀的材质十分致密坚硬,久露空气后,心材鲜红色或橘红色,条文变紫红褐色,纹理纤细而且显得在浮动,变化万千,其乐无穷,并带有有芳香,这也是小叶紫檀做成沙发木椅拥有疗伤作用的原因吧。
小叶紫檀新出货的时候是红色的,非常好看,拿在手里盘起来感觉非常细腻,随着时间越来越长,小叶紫檀的颜色会慢慢的从红色变成紫红色,在慢慢的变成深红色,这正是我们所说的包浆反应,等包浆完成后,小叶紫檀就会显色更加细腻了,盘起来更柔滑细腻的。
小叶紫檀是入水既沉的,把它垒成细粉,然后把粉末放在酒水里,过段时间,酒水就会变成血红色。
还有一个最简单的鉴别方法,把小叶紫檀的手串在白纸上能用小力划出一道痕迹,看看有没有红色痕迹,如果有,就说明是货真价实的小叶紫檀,所以从这点就可以看出他的油性了。如果是纯正的印度小叶紫檀佛珠,刚盘的时候颜色为红色,珠子上面有一圈圈细小木纹,非常好看。
小叶紫檀鉴别方法三:
小叶紫檀,是指印度紫檀。在《红木》国家标准中属花梨木类,新的紫檀材色发红,有黑色条纹,切面上能观察到极细且衡少的牛毛纹;径切面上有带状条纹,一般条纹通直,深、浅相间,条纹宽度在3-5mm左右。以通黄色居多。小叶紫檀有檀香木的香气,尤其是新制做成的衣柜,当打开柜门或拉开抽屉时,都能闻到。其木屑水溶液呈灰绿色,液面似紫药水,一般称为荧光现象。真正的小叶檀的材料目前在市场上很少,如一般有以紫檀做的物件与家具,价格上也是非常昂贵的。市场上的紫檀木家具,有时也有货不真材不实的,这使得许多人望檀怯步。大家很希望能有一种简单易行的判定紫檀木的方法。北京京龙古月轩红木家具总厂总经理胡古越和他大学时的老师李福良先生,经过长期的摸索,总结出了一个“五步紫檀鉴别法”,是否非常科学,本刊未做考证。但二位先生的经验之谈,可能会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鉴别紫檀木,可以利用对比法,通过感官对比木纹和手感来判断。根据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经验,我们总结出“五步紫檀鉴别法”。
第一步是“看”
对照紫檀木的纹理特征,仔细察颜观色。最好准备不同纹理的两三块正宗紫檀样板,比较着看,看多了就找着识别紫檀纹理的感觉了。
第二步是“掂”
掂一掂紫檀物件,一方面通过掂,看其是否达到紫檀木(该体积应该达到)的重量;另一方面在掂的过程中注意手感。一般来说,掂紫檀物件的数量超过八百件,手感就有了。什么是手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第三步是“闻”
用小刀刮一刮木茬,闻一闻木屑的气味。“檀香紫檀”有淡淡的微香,如果香味过浓或者无香气都可疑。“卢氏黑黄檀”有酸香味,气味比较浓。第四步是“泡”
用水或白酒泡紫檀的木屑或锯沫。紫檀木屑水的浸出液为紫红色,上面有荧光。紫檀木屑用酒精泡过之后可以染布,永不掉色。
第五步是“敲”
用正宗的紫檀木块,最好是“紫檀镇尺”,轻轻敲击紫檀物件,听其声音如何?紫檀木的敲击声清脆悦耳,没有杂音。
掌握“看”、“掂”、“闻”、“泡”、“敲”五步紫檀鉴别法需要有个熟悉的过程,如果有行家指点,这个过程会大大缩短。鉴别紫檀有无捷径,其实可说无也可说有。无捷径是说扎扎实实地积累;有捷径就是:勤看、勤掂、勤闻、勤泡、勤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