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节能标准有新规范吗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3.2.1 建筑每个朝向窗(包括透明幕墙)墙比不应大于70%。 当不能满足本条规定时,必须按本标准第3.5节的规定进行权衡判断。 3.2.2 屋顶透明部分面积不应大于建筑屋顶总面积的20%中庭的透明部分面积不应超过中庭面积的80%。 其透明部分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应符合表3.3.1-1、表3.3.1-2的规定。 当不能满足本条规定时,必须按本标准第3.5节的规定进行权衡判断。 3.3.1 各类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应符合表3.3.1-1、表3.3.1-2的规定。 表3.3.1-1 甲类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夏季综合遮阳系数限值(注) 表3.3.1-2 乙类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夏季综合遮阳系数限值(注) 注: 1 普通结构(材料):混凝土剪力墙、砌体、混凝土框架。 轻质结构(材料):轻钢结构、木结构及面 密度小于200kg/m结构2 透明玻璃幕墙夏季综合遮阳系数SCw=玻璃遮阳系数SC×外遮阳系数SD×其它遮阳的遮阳系数外窗夏 季综合遮阳系数SCw=外窗遮阳系数SW×外遮阳系数SD×其它遮阳的遮阳系数SW=玻璃遮阳系数SC×窗框系数3 设有卷帘活动外遮阳的外窗,其外窗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为0.90设有中空百叶玻璃或百叶窗活动外 遮阳的外窗,其外窗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为0.954 外遮阳的遮阳系数按附录D确定,其它遮阳系数按《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计算, 窗框系数:塑料、木为0.70,断热铝、铝木、铝塑为0.75,铝合金为0.805 外墙的传热系数为包括结构性热桥在内的按面积计权的平均传热系数Km,计算方法见附录A6 窗户传热系数计算见附录C。 2 3.3.2当底层入口大堂确因需要采用非中空玻璃幕墙时,非中空玻璃的面积不应超过同一朝向透明面积(门窗和玻璃幕墙)的15%,且应按同一朝向透明面积加权计算(含非中空玻璃)平均传热系数,并应符合第3.3.1条的规定。 当传热系数不能满足本条文的规定时,必须按本标准第3.5节的规定进行权衡判断。
查看更多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窗墙比一般不超过0.7。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中规定:居住建筑各朝向的窗墙面积比,北向不大于0.2;东西向不大于0.25;南向不大于0.35。
窗户和墙体该归入哪个朝向来计算节能,这个各地方会有规定。朝向通常以45度角平分,如东南至西南向之间的90度角归入南向。但也有些地方某朝向的归入计算范围会扩大到120度或缩小到60度的,具体情况要看各地方的规定,这可以在节能地方规范中查找到,在节能软件中也可以查看到各地方的朝向计算方法。
建筑和建筑热工节能设计中常用到的一种指标
。
窗墙面积比指的是窗户洞口面积与房间立面单元面积(即建筑层高与开间定位线围成的面积)之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50189-201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本标准现行有效,未见有 GB 50189 标准的 2016 年版。
另,多省、市制定有自己的地方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其中有些标准发布的年号即为 2016 或 2017。例如:
DB34/T 5060-2016 合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04/T 241-201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41/T 076-2016 河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03-27-2017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 43/003-2017 湖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正文前言中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
1.建立了代表我国公共建筑特点和分布特征的典型公共建筑模型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确定
了本标准的节能目标
2. 更新了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限值和冷源能效限值,并按建筑分类和建筑热工分区分别作出规定
3.增加了围护结构权衡判断的前提条件,补充细化了权衡计算软件的要求输入输出内容
4. 新增了给水排水系统、电气系统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的有关规定。
条文说明中(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1.根据国家统计局建筑类型分布数据和国内典型公共建筑调研信息,建立了代表我国公共建筑特点和分布特征的典型公共建筑模型数据库,并确定本标准节能目标
2. 采用收益投资比 (SIR) 组合优化筛选法,通过模拟计算分析并结合国内产业现状和工程实际更新了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限值和冷热源能效限值围护结构热工 性能限值和冷源能效限值均按照建筑热工分区分别作出规定
3. 增加了窗墙面积比大于 . 70 时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限值,增加了围护结构进行权衡判断建筑物热工性能所需达到的基本要求,补充细化了权衡计算的输入输出内容和对权衡计算软件的要求
4. 增加了建筑分类和建筑设计的有关规定
5. 将原第三章室内环境节能设计计算参数移入附录B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计算
6. 增加了不同气候区空调系统的电冷源综合制冷性能系数限值,修订了空调冷(热)水系统耗电输冷(热)比、集中供暖系统耗电输热比、风道系统单位风量耗功率的计算方法及限值
7. 新增了给水排水系统、电气系统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的相关规定
8. 增加了对超高超大建筑的节能设计复核要求。
新版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于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
而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实施之前,我国执行的是《 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93)
希望能帮到你。
标准规定的是诸如:墙面散热性能、供暖(冷)设备效率、建筑从环境获得能量的比例等等。不同建筑实际达到的节能是不同的。
采用2015版标准后后,与2005版相比,由于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改善,供暖空调设备和照明设备能效的提高,全年供暖、通风、空气调节和照明的总能耗减少约20~23%。其中从北方至南方,围护结构分担节能率约6%—4%:空调供暖系统分担节能率约7%~10%;照明设备分担节能率约7% -9%。另外还有 热回收、全新风供冷、冷却塔供冷、可再生能源等节能措施所产生的节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