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灶马 本来除掉了可又出现怎么办
化学方法1:省钱的办法:买两瓶八四消毒液和一瓶强酸性洁厕灵,喷洒浸泡,持续两天,肯定解决问题。14元之内搞定 。
物理方法2:快速的办法:用热蒸汽喷雾器,用200摄氏度以上热蒸汽喷洒蒸腾所有疑似区域,注意,一定要全面彻底,免除后患。
其实灶马蟋更喜欢生活在野外,如果家里有灶马蟋,说明家里环境潮湿温暖,而且有食物残渣。如果不喜欢家里出现灶马蟋,那就打扫好厨房的卫生,不要留食物残渣。
灶马蟋,又名突灶螽、灶蟋、灶蟀、灶姬、灶姬娘娘(旧社会的道家思想,认为万物皆有灵,而它是灶灵显化,灶鸡是对灶姬的误读)、灶鸭、灶马蟋蟀,属直翅目蟋蟀科。
体长15~28毫米,身宽5~5.5毫米,触角长4.5厘米。其体形硕长,大于蟋蟀,通体黄褐色,头额部有浅色直纹,眼稍突出。
化学方法:省钱的办法:买两瓶八四消毒液和一瓶强酸性洁厕灵,喷洒浸泡,持续两天,肯定解决问题。
物理方法:用热蒸汽喷雾器,用200摄氏度以上热蒸汽喷洒蒸腾所有疑似区域,注意,一定要全面彻底,免除后患。
扩展资料
灶马蟋,又名灶蟋、灶蟀、灶姬、灶姬娘娘(旧社会的道家思想,认为万物皆有灵,而它是灶灵显化,灶鸡是对灶姬的误读)、灶鸭、灶马蟋蟀,属直翅目蟋蟀科。体长15~28毫米,身宽5~5.5毫米,触角长4.5厘米。其体形硕长,大于蟋蟀,通体黄褐色,头额部有浅色直纹,眼稍突出。
灶马蟀因跳跃动作像芭蕾,被誉为“昆虫界的舞蹈家”。灶马蟋夏季常见于田野草石、土隙间、洞穴口附近,入秋后进入居民家中,。此虫生活的最适温度为20~25度。
灶马蟋是杂食性鸣虫,可以喂饭粒、米粥、梨、苹果、丝瓜、菱肉和各种菜叶,并用小盂供给饮水。若食物供喂不断,它可以常年不断鸣叫。其鸣声较为单调,但却细柔而清脆,而且不厌其烦地连续不断,尤其是在夜间听它连续的“唧唧”之声,具有催眠的作用,不少人习惯于听着它的鸣声入眠。
参考资料灶马_百度百科
会出现在人们房子中(尤其是厨房)中像蟋蟀的虫子是“灶马”。
灶马的学名叫“突灶螽”,属于直翅目蟋螽科。在昆虫分类学上,突灶螽属于直翅目驼螽科灶螽亚科的一种,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灶马”。
驼螽科是直翅目最大的一个科,分布广泛,遍布全球。这个科的昆虫长得差不多,背部隆起,大长腿,长触角,颜色一般为黄褐色,只有分类学者才能比较出种与种之间的差别,这个科的昆虫都可以俗称灶马。
扩展资料:
灶马的生长环境:
傍晚开始活动。杂食,也吃小昆虫。是有名的洞窟性及群栖性昆虫。突灶螽是在昆虫中分布最广的一种,我国的南北东西都有它的存在。
此虫夏季常见于田野草石、土隙间,入秋后进入居民室内的厨房、灶间、或餐馆、豆腐坊的宅基、墙角、砖瓦的缝隙间,喜欢生活在炉灶等温暖的地方。
一年四季都是它生长繁殖的季节。 突灶螽有趋光性,有时夜间它会跳到灯光附近。该虫在野外时以植物的茎、果、叶为食,在室内则以饭粒、菜屑等为食。对人无害。
突灶螽
别 称 灶马蟋、灶马、驼螽、灶鸡、灶虾
突灶螽又称灶马,川东民间和福建龙岩客家一带叫“灶鸡子”。属于直翅目穴螽科。此昆虫一年四季都可以见到。常出没于灶台与杂物堆的缝隙中,以剩菜、植物及小型昆虫为食,该虫无翅,靠腿部摩擦发声,本物种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保护级别,无危。
傍晚开始活动。杂食,也吃小昆虫。是有名的洞窟性及群栖性昆虫。突灶螽是在昆虫中分布最广的一种,我国的南北东西都有它的存在。 此虫夏季常见于田野草石、土隙间,入秋后进入居民室内的厨房、灶间、或餐馆、豆腐坊的宅基、墙角、砖瓦的缝隙间,喜欢生活在炉灶等温暖的地方。一年四季都是它生长繁殖的季节。 突灶螽有趋光性,有时夜间它会跳到灯光附近,该虫在野外时以植物的茎、果、叶为食,在室内则以饭粒、菜屑等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