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及五代时期的家具及室内陈设表现在哪些方面
隋唐及五代时期的家具及室内陈设表现坐具类家具的品种增多和桌的出现、家具种类增多,以致可按使用功能分类等方面。
隋唐五代的家具出现了两人变化;一是坐具类家具的品种增多和桌的出现。椅子在中原地区逐渐流行,当时称为“倚子”。
几、案的高度与坐具的高度有关,坐具高了,几、案也势必加高,这样就引起大多数家具向高型发展,而高型家具的发展又会对住室高度、器物造型、装饰产生一系列影响。
二是家具种类增多,以致可按使用功能分类。如坐卧类家具有凳、椅、墩、床、榻等凭倚承物类家具有几、案、桌等。
贮藏累类家具有柜、箱、笥等,架具类家具有衣架、巾架等,其他还有屏风等。五代画家顾闳中在《韩熙载夜宴图》中绘描了成套家具在室内陈设、使用的情形。
其他时期:
唐代漆家具以雍容华贵为特征,造型华美,宽大舒展,许多家具仍喜用壶门式结构装饰常采用螺钿、金银平脱、金银绘、木雕、雕漆等高档装饰工艺。唐代家具对日本家具产生过重要影响。
当时日本大阪盛产中国式家具。江户时代仿中国家具已在日本广为流行。至今日本奈良正仓院还珍藏有唐代传入的金银平脱漆箱、螺钿棋案、金银绘八角镜箱和大量仿唐漆家具。唐代家具用才材讲究,家具上的漆饰光亮滑润。
隋唐把中国带入了一个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唐朝的社会经济发展很快在文化艺术上丰富多彩,由于大兴宫室和贵族府第,家具产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从出土的实物来看,墓葬壁画和传世绘画都显示出随唐家具的造型装饰风格,隋唐古典床榻表现出宽大、厚重、丰满华丽的特点,这与博大旺盛的大唐国风一脉相承。
唐末到五代(907-960年)是中国家具形式变革的过渡时期,垂足而坐的方式开始遍及全国,出现了高低型家具并存的局面。而隋唐家具本身跟其他时期家具也有不同的一面,表现在其特点上:
1.高型家具的形成。从敦煌壁画、唐人《执扇仕女图》和《韩熙载夜图》可以看出,我国家具发展到唐末与五代之间,高型家具在品种和类型方面已基本齐全,家具阵容初具规模,这为后来家具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造型上出现的艺术风格。隋唐家具在造型上独树一帜,大都是宽大厚重,显得浑圆丰满,具有博大的气势、稳定的感觉。如新兴的月牙凳,其浑圆、丰满的造型和富有华美的装饰与隋唐贵族妇女的体态丰满体态协调一致,成为独特的隋唐风格。
3.工艺技术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木结构方式的变化,家具制作材料的选择上以及复杂的工艺过程。同时,隋唐漆工艺品类繁多,技艺高超,并有许多新的创造和革新。唐朝的螺钿镶嵌、木画、漆绘是隋唐工艺的优秀成就。
隋唐承具处于高、低型交替并存时期。低型承具继承两汉南北朝已臻成熟的案、几;高型如高桌、高案,处于产生和完善的过程中,数量不多。
低型承具供席地坐时用,较低,隋唐时仍广泛使用,如低案、翘头低案等。
高型承具为垂足坐或站立时所用,较高,隋唐时有所创造和发展,新品种如桌类,同椅类家具一样,对以后造成很大的影响。
家具在唐代这个时期的特点就是非常的敦实、雄厚、大气、端庄和丰满,给人一种非常画华美,但是丝毫没有浮躁之气,反而给人以稳重的感觉,所以社会各阶层都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