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五金模设计用的什么软件
3d五金模设计用的PRESSCAD软件。
压力机在一次冲压行程中,采用带状冲压原材料,在一副模具上用几个不同的工位同时完成多道冲压工序的冷冲压冲模,模具每冲压完成一次,料带定距移动一次,至产品完成。
CAD是最基础的,最好能把快捷键操作好,其他的3D软件UG或PROE至少学会一个。最好学UG,办公软件也肯定要会的了。编程的软件可以选择性学一下,UG或CIMITRON或其他的。
根据工艺性质分类:
a.冲裁模沿封闭或敞开的轮廓线使材料产生分离的模具。如落料模、冲孔模、切断模、切口模、切边模、剖切模等。
b.弯曲模使板料毛坯或其他坯料沿着直线(弯曲线)产生弯曲变形,从而获得一定角度和形状的工件的模具。
c.拉深模是把板料毛坯制成开口空心件,或使空心件进一步改变形状和尺寸的模具。
d.成形模是将毛坯或半成品工件按图凸、凹模的形状直接复制成形,而材料本身仅产生局部塑性变形的模具。如胀形模、缩口模、扩口模、起伏成形模、翻边模、整形模等。
2、从正左边来看,得到的几何图形就称之为左视图从正右边来看,得到的几何图形就称之为右视图
3、从上往下看,得到的几何图形就称之为俯视图,从下往上看,得到的几何图形就称之为仰视图
4、为了使图形表达的更准确,更能让人读懂,通俗易懂,有时候还需要画上剖视图、全剖视图、半剖视图、断面图等。剖视图,就是把它剖开,你看到的图形全剖视图:就是全部剖开得到的图形半剖视图,就是把它剖了一半(不是全部剖开),得到的几何图形断面图,就是想象一下这个物体从这里断裂,然后把断裂以后你看到的视图用图形表达出来,这就是断面图。
嘿嘿,我这样讲不知有没有把你弄糊涂呢?下面有一幅图,看一下相信你就能明白了:
你能把这几个视图所表达的几何体用三维的画法把它画出来吗?
下面讲一下三视图。
三视图的基本规律:长对正、宽平齐、高相等。
长对正——主视图和俯视图的长度对正。
宽相等——俯视图和左视图、右视图的宽度相等。
高平齐——主视图、左视图、右视图的高平齐(相等)。
下面这些资料是我在别的地方找的,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其实这些概念不需要懂得很透彻,大概懂就行,这些毕竟是理论知识,理论知识是死的,懂得再多也没用。最重要的还是实践、实际能力,能看懂图、读懂图,能把一个几何物体用视图的方式表达出来,别人看了你的图之后能够清楚你要表达的是什么,这样就很不错了。模具设计做的就是这样的工作,把自己心里所想的用图纸表达出来,别人根据你画的图把零件加工出来,钳工师傅拿到这些零件以后,能够把模具组装起来、打出合格的样品出来就OK,
★冲压模具常用材料
冲压模具(也称五金模具)常用的冲压材料有:
铝材:铝料,一般外观件用铝材的比较多,比如笔记本或上网本的键盘,其他的一些配件等
镀锌板:就是在冷轧板表面镀上了锌层,俗称镀锌板。镀锌板有SECC、SGCC等,镀锌板防锈耐腐蚀。价钱比较高。通用板厚在0.4~3.2mm。其特点涂装性优越、耐指纹好、耐腐蚀性能好而且保持了冷轧板的加工性。一般机箱、下盖常用的厚度是0.80mm的SGCC材料。硬度中等,比铝材硬度稍高、比不锈钢稍软。SGCC材料比较硬,拉伸性能不是很好,如果用这个材料来拉伸的话,凹模和凸模必须要抛的很光很亮才行,要不然很容易就裂开、暗裂等。
不锈钢:可以用来生产各种大小弹片、外观件,比如:台式电脑机箱后面插各种接口的弹片就是用不锈钢材料 然后通过冲压模具生产出来的。不锈钢的材料比较硬,有时候模具保养找不到垫片可以先用不锈钢材料来应急,冲不锈钢的这种模具冲头、刀口需要经常保养才能保证模具生产顺利。否则,就经常需要修模。哈哈。
一般垫片都需要需要用点焊机把垫片点在零件上面,要不然下次拆模的时候掉了就比较麻烦。有的厂不允许使用垫片,这时候可以使用烧焊把它烧起来,烧好了之后再用磨床把所需要的尺寸研磨出来。
常用的不锈钢材料有SUS301、SUS304等。SUS200系列(包括201、202等)
SUS300系列(包括301、304、310S、321、316L等)和
SUS400系列(包括409、410、420J1、420J2、430、436L、444等)
麻口铁:马口铁?是不是有点晕?我当时听厂里的师傅说这是马口铁,我也错以为是“麻口铁”了呢。错了。其实我也分不清楚,反正读音就是麻口铁。索性就认为它是麻口铁吧!麻口铁的延展性能比较好,硬度不高,比较软,一般比较复杂的曲面拉伸适合用麻口铁材料,不容易裂开。比如上盖。一些小弹片等。
马口铁其中Sn是镀层,马口铁又叫镀锡铁马口铁是电镀锡薄钢板的俗称,英文缩写为SPTE,是指两面镀有商业纯锡的冷轧低碳薄钢板或钢带。锡主要起防止腐蚀与生锈的作用。它将钢的强度和成型性与锡的耐蚀性、锡焊性和美观的外表结合于一种材料之中,具有耐腐蚀、无毒、强度高、延展性好的特性。
★节距定位是什么?
什么是节距?节距定位又是指什么意思呢?
节距,顾名思义,节就是指节制,“节距”就是指控制距离。那么节距定位呢,就是通过控制距离来进行定位的意思。控制送料的距离,以免多送、误送,把模具打坏,或者生产出不良品。
在冲压模具中,节距定位一般用在连续模。
知道的人就会说:“废话,工程模哪有用节距定位的?”呵呵。
为什么只有连续模用到节距定位,而工程模却一般不用节距定位呢?
那是因为一般工程模都是打料片的,料片大小、长宽都是差不多的,直接放到工程模里面打就是了,要不然也不会叫“工程模”当然,工程模也有自动送料的,一般都有送料机设置好的,冲床打一下,送料机就会把材料自动送过来。
连续模一般都是有专门的自动送料机的,要不然怎么打?人工送料 因为有时候送不准确,造成产品报废率太高,而自动送料机就可以避免这个风险。况且也只有一般小厂才用人工送料,稍微大一点的厂,都是安排的有自动送料机的。人工只需要把材料按要求放置到自动送料机上,然后设置好就可以了。
不过,自动送料机也未必那么准确,有时候也会有小小的误差,这时候节距定位就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了。有人说“节距定位:就是两个定位针之间的距离。”,想想对吗?其实这个说法并不是错误的,理论上讲是这样的。但是,两个定位针之间的距离又是什么呢?它是怎么算出来的呢?哈哈,这个问题太深奥了,你去找个专门做五金模具设计的师傅问一下吧。
下面我给一张图,简单讲下什么叫做节距定位。
首先是图纸的设计,可以学习CAD等图文编辑,完成图纸的编制与设计;
其次就是数控车床的使用,现在大部分五模具都能通过数控车床来加工,不必由人工去雕刻了;
再来就是模具的组合与调试,把加工好的模具坯组合成一套完整的模具,才算是完成模具的设计。
四. 各种导料机构适用设计范围:
种类\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
导料板
冲压材料厚度 T<0.5mm
顶出高度H<5.0mm
冲压材料宽度 W<50mm
小型冲压制品
冲压速度较高
浮升两用销
冲压材料厚度 T>0.3mm
顶出高度H:不拘
冲压材料宽度W:不拘
冲压制品形状:不拘
冲压速度较低
浮升导料块
冲压材料厚度 T>0.2mm
顶出高度H:不拘
冲压材料宽度W:不拘
冲压制品形状:不拘
冲压速度:均可
五. 导料机构相关设定
1. 导料机构与材料间隙设定:
无切边状况下:设定为单边+0.05mm
有切边状况下:设定为单边+0.02mm
2. 导料板规格设定:
a. 导料板宽度(L) ≧ 15mm。
b. 导料板长度(W) ≦ 150mm。
c. 导料板高度(H) ≦ 8.0mm。
d. 导料板压板安全强度(S) ≧ 1.0m m。
e. 导料板固定销规格:∮4.0mm。
f. 导料板锁附螺丝:M4。
g. 导料板与浮升销之间送料空间(A) ≧ 2.0T~2.5T。导料板与浮升销之间的空间为送料空间,因此顶出销的顶出高度需与导料板形状做配合,且顶出销需平衡配置。
3. 浮升两用销规格设定:
a. 浮升两用销相关规格:参考冲压五金标准零件规格。
b. 浮升两用销∮径:依据冲压制品材料厚度与特征形状制定。一般设定材料厚度≦1.0mm时,使用∮10以下浮升两用销。
c. 顶出高度:依据冲压制品特征制定。
d. 导料空间(A):材料厚度1.2mm以下,A ≧ 2.0T~2.5T。材料厚度1.2mm以上,A ≧ 1.5T~2.0T。
e. 设置数量:依据送料pitch,每pitch设置1pcs。
f. 设置位置:尽可能靠近引导销位置。
4. 方形导料块规格设定:
a. 方形导料块宽度(W):8.0mm~10.0mm。
b. 方形导料块长度(L):依据需求设定之。一般可设计单pitch或多pitch形式。
c. 顶出高度:依据冲压制品特征制定。
d. 导料空间(A):材料厚度1.2mm以下,A≧2.0T。材料厚度1.2mm以上,A≧1.5T。
e. 导料压板厚度(B):材料厚度0.6mm以下,B≧2.0mm。材料厚度1.2mm以下,B≧3.0mm 。材料厚度1.2mm以上,B≧4.0mm。
f. 设置数量:依据送料pitch,每pitch设置1pcs。
六. 常用导料结构设计:
1. 导料板:
2. 导料板+侧推滑块设计:
3. 浮升两用销:
4. 方形导料销:
5. 其他:
依据冲压制品特征与需求,亦可设计导料板+浮升两用销、导料板+方形导料销等…组合设计。
七. 进入模具内冲剪前之导料距离:
材料裁剪会有误差值,一般设定导料机构与材料之间隙是设定在材料宽度公差值之上限,所以材料在进入导料机构时,并不是平行进入,因此,需有一定的长度导料设计,让材料可以导正,另外配合切边功能,增加材料宽度的准确性,确保材料在导料机构内可以平顺进行冲压。此设计是确保材料进入模具内之平行度。
1. 导料板之冲剪前导料距离 ≧ 50mm。
2. 浮升两用销与导料浮升销之冲剪前导料距离:
浮升两用销与导料浮升销设定方式与导料板不同,浮升两用销与导料销一般设定方式是在冲剪前设置2pcs,且2pcs间隔需≧ 30mm。
您好,下文是我整理的五金模具制作流程,希望对你有帮助。
1.对所设计产品的模具进行可行性分析,以机箱为例,首先用设计软件对各 组件图纸利用进行组装分析,确保在模具设计之前各产品图纸的正确无识,另一方面可以熟悉各组件在整个机箱中具体部位,确定尺寸在模具产品设计中很有帮助的。
3.备料,依产品展开图进行备料,在图纸中确定模板尺寸,包括各固定板、卸料板、凸凹模、镶件等,注意直接在产品展开图中进行备料,这样对画模具图是有很大好处的,我所见到有很多模具设计人员直接对产品展开图进行手工计算来备料,这种方法效率太低,直接在图纸上画出模板规格尺寸,以组立图的形式表述,一方面可以完成备料,另一方面在模具各配件的工作中省去很多工作,因为在绘制各组件的工作中只需在备料图纸中加入定位、销钉、导柱、螺丝孔即可。
4.在备料完成后即可全面进入模具图的绘制,在备料图纸中再制一份出来,进行各组件的绘制,如加入螺丝孔,导柱孔,定位孔等孔位,并且在冲孔模中各种孔需线切割的穿丝孔,在成型模中,上下模的成型间隙,一定不能忘记,所以这些工作完成后一个产品的模具图差不多已完成了80%,另外在绘制模具图的过程中需注意:各工序,指制作,如 钳工划线,线切割等到不同的加工工序都有完整制作好图层,这样对线切割及图纸管理有很大的好处,如颜色的区分等,尺寸的标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同时也是一件最麻烦的工作,因为太浪费时间了。
5.在以上图纸完成之后,其实还不能发行图纸,还需对模具图纸进行校对,将所有配件组立,对每一块不同的模具板制作不同的图层,并以同一基准如导柱孔等到进行模具组立分析,并将各工序产品展开图套入组立图中,确保各模板孔位一致以及折弯位置的上下模间隙配合是否正确。
冲压模设计对经验有较高的依赖,先去找本冲压模设计手册,把书中常见的冲压工序先搞懂了。而且需要你对冲压件实际生产过程有一定的认识,因为实际的设计计算中很多与书中的理论计算有一定的差别,有条件先下车间熟悉熟悉,了解一下各种工序的模具的典型构和各种工件的成型过程,再结合书上的理论进行设计,这行要靠时间慢慢积累的。
五金模具除了模工艺的设计制订外,多看多做,特别是在试模现场发现问题的问题分析最为关健,其余就是天聪,有人干了十几年不外如是,有人干了三五年,功力深厚。
五金模具包罗万有,一般的理论计算仅作指导,别读死书!
一、按工艺性质分
(1)冲裁模 沿封闭或敞开的轮廓线使材料产生分离的。如落料模、冲孔模、切断模、切口模、切边模、剖切模等。
(2)弯曲模 使板料毛坯或其他坯料沿著直线(弯曲线)产生弯曲变形,从而获得一定角度和形状的工件的模具。
(3)拉深模 是把板料毛坯制成开口空心件,或使空心件进一步改变形状和尺寸的模具。
(4)成形模 是将毛坯或半成品工件按图凸、凹模的形状直接复制成形,而材料本身仅产生局部塑性变形的模具。如胀形模、缩口模、扩口模、起伏成形模、翻边模、整形模等。
二、按工序组合分
(1)单工序模 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只完成一道冲压工序的模具。
(2)复合模 只有一个工位,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同一工位上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模具。
(3)级进模(也称连续模) 在毛坯的送进方向上,具有两个或更多的工位,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不同的工位上逐次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模具。
扩展资料:
一、模具配件
模具配件中关键的部件之一是模具弹簧。
模具弹簧包括:日标模具弹簧、德标模具弹簧、簧、聚氨脂弹簧,通常模具弹簧指的是矩形模具弹簧。
模具弹簧广泛应用于冲压模、金属压铸模、塑胶模具以及其他弹性运动精密机械设备、汽车等领域。
模具弹簧材质一般选用铬合金钢。铬合金弹簧钢具有耐高温、刚性大、寿命长的特点。
矩形模具弹簧具有体积小、弹性好、刚度大、精密度高、制作材料呈矩形,表面分色喷涂(镀)以区分不同负重,外表美观等特点。
二、模具设计
1、进行材料(产品材料,模具材料)方向的研讨。
2、凹凸模间隙大小。
3、导正销位置和数量充分。
4、是否考虑废料反弹,顺送模出料是否顺畅。
5、是否设计了监视器,废料反弹传感器。
6、定位板和浮升销选择适当。
7、螺栓(包括卸料螺栓)数量,大小,位置是否选择适当。
8、考虑冲裁力,选择冲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金模具
不过那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善于多思考,但必须有一个灵活的头脑。感觉自己头脑好使,再加上勤奋好学的精神,学五金模具设计也就不难了。
我是一个入行五年的五金模具设计师。这里给你一点建议吧!
第一,从基础做起,最好是懂模具加工方面的知识而且有实际操作经验,对你将来的设计有大利而无害。
第二,勤奋,会思考。一个勤奋的会思考会提问的人不怕学不到东西;
第三,多参考别人的设计方案,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因为很多设计经验都是学来的,并不是靠自己凭空的发挥想象。
第四,多去了解你不知道的而跟你行业有关的知识。多去拓展空间。拿到一款自己没做过的东西,试着去设计一下,多练习。
兄弟,慢慢来,学东西不能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