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一般包括哪些
抗震概念设计是指一些在计算中或在规范中难以作出具体规定的问题,必须由工程师运用“概念”进行分析,作出判断,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结构破坏机理的概念,力学概念以及由震害试验现象等总结提供的各种宏观和具体的经验等,这些概念及经验要贯穿在方案确定及结构布置过程中,也体现在计算简图或计算结果的处理中。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是以现有科学水平和经济条件为前提的。
抗震概念设计主要有如下几点:1 .选择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场地,宜避开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不应在危险地段建造 甲、乙、丙类建筑。对于不利地段,结构工程师应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 效措施,这就考虑了地震因场地条件间接引起结构破坏的原因,诸如地基土的不均匀沉陷、 地震引起的地表错动与地裂。
抗震设计中,建筑根据其在地震时产生的后果及在抗震救灾中所起的作用分为四类。
甲类建筑:特别重要的建筑。如遇地震破坏会导致严重后果的建筑等,必须经过国家规定的批准权限批准。
乙类建筑:重要的建筑。如城市生命线工程的建筑和地震时救灾需要的建筑,应按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确定或经有关部门批准。
丙类建筑: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等。
丁类建筑:次要的建筑。如遇地震破坏不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经济损失的建筑等。
探讨建筑物于地震中受损倒塌的原因,并加以防范,从工程上建造经得起强震的抗震建筑是减少地震灾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是提高城市综合防御能力的主要措施之一,同时也是防震减灾工作中一项“抗”的主要任务。
扩展资料
设防标准
1、甲类建筑
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2、乙类建筑
地震作用应符台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当其结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3、丙类建筑
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台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4、丁类建筑
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除规范有具体规定外,对乙、丙、丁类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但仍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震建筑类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震建筑
是通过二阶段设计实现三阶段的抗震设防要求的.
第一阶段设计是多遇地震下的承载力验算和弹性变形计算.
第二阶段是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
我国在抗震法律法规、国家标准上做得比较充分。我国发布有《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等国家标准,对建筑物抗震设防分类、责任划归、防灾规划均有具体划分。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第八条规定:当遭受多遇地震时,城市一般功能正常;当遭受相当于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时,城市一般功能及生命线系统基本正常,重要工矿企业能正常或者很快恢复生产;当遭受罕遇地震时,城市功能不瘫痪,要害系统和生命线工程不遭受严重破坏,不发生严重的次生灾害。
抗震设计,对处于地震区的工程结构进行的一种专项设计,以满足地震作用下工程结构安全与经济的综合要求,一般包括抗震分析和抗震措施两个方面。抗震分析是指以结构动力学为基础,计算和分析结构在地震动作用下的反应。抗震措施包括工程总体布置、结构选型、地基基础处理以及各种构造措施。
扩展资料
抗震设计一般规定
1、厂房的平面布置
厂房的平面布置,应力求简单、规整、平直,使整个厂房结构的质量与刚度分布均匀、对称,尽可能使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重合。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为了减少地震时厂房的扭转效应,宜在厂房两端对称布置山墙,两侧纵墙刚度也应均匀对称。
(2)与厂房贴建的房屋,应沿厂房纵墙或山墙布置,不宜布置在厂房角部。
(3)当厂房体形复杂或有贴建房屋时,如沿厂房纵向屋盖高低错落,沿厂房横向高跨与低跨刚度相差悬殊,厂房侧边贴建生活间等·宜设防震缝。其防震缝宽度,在厂房纵横交接处可采用100~150mm,其他情况可采用50~90mm。
2、屋盖系统
(1)天窗架是突出屋面的承重和抗侧力结构,地震反应较大。6~8度时,可采用矩形截面杆件的钢筋混凝土天窗架。9度时,宜采用下沉式天窗。天窗屋盖与端壁板宜采用轻型板材,天窗架宜从厂房单元端部第三柱之间开始设置。
(2)厂房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屋架跨度大于24m或8度和9度时应优先采用钢屋架柱距为12m时,可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托架。
(3)厂房端部宜设屋架,不宜共用山墙承重。
3、柱及柱间支撑
8度和9度时,厂房宜采用矩形、工字形截面柱或斜腹杆双肢柱,不宜采用薄壁工字形柱、腹板开孔工字形柱、顶制腹板的工字形柱和管柱柱底至室内地坪以上500mm范围内和阶形柱的上柱,宜采用矩形截面。
4、围护结构
厂房围护墙宜采用轻质墙板或钢筋混凝土大型墙板,砌体围护墙应采用外贴式并与柱可靠拉结。外侧柱距为12m时应采用轻质墙板或钢筋混凝土大型墙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