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道路绿化设计说明
绿化工程是创造处景色如画,健康文明的绿化景观,是反映社会意识形态的空间艺术,要满足人们精神文明的需要,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景观道路绿化设计说明,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景观道路绿化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城市道路绿化条例》
2、《公园设计规范》
3、交通部公路发包(1995)1036号文《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4、交通部发JTJ/T006-98《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5、《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6、河北省园林绿化有关规定
7、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的107国道该路段施工图
8、现场勘察测绘资料
二、设计理念:
1、提高公路绿化层次的差异,从高大乔木、小乔木 花灌木、色叶小灌木、地被植物形成多层次、高落差的绿化格局。
2、多栽乔木,少栽甚至不栽草,实现从“路边有绿化,到道路从森领中穿过”设计理念的跨越,实现公路绿化带长远性与可持续性。
3、提高绿化种植密度(三年后可以移植),极大地提高道路绿化地含绿量,重要路段力求工程竣工时即有很好地效果
4、根据道路绿化的管理难度,本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在城市外围、绿岛、交通转盘,进行重彩浓墨的刻画。
三、园林绿化树种选择:
景观美化工程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植物品种的选择是否科学合理,本路段所经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要使绿化苗木成活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植物生长的必备条件。
为此,我们继续遵循“适地适树”绿化建设基本原则,加强树木花草生态学特性的考察和研究,在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上应注意当地环境的适应性,种间关系的协调性和互补性,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应用经过试验的适应当地条件的引种树。
107国道绿化的总体目标是:以绿为主,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注意保护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增加与周围景观的协调性。植物选择应考虑生物学特性、公路结构特点、立地条件、管理养护条件等诸多因素,具体有以下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抗逆性强,要求耐干旱,抗污水,病虫害少,便于管理。
2、不会产生其它环境污染,不影响交通,不会成为附近农作物传播病虫害的中间媒介。
3、树木根系良好,萌蘖性强,宜成活,耐修剪
4、节约型树种,抗旱,抗寒,适应性强及养护费用低
5、以乡土树种为主,多采用短时间能达到美化效果的苗木。
鉴于此,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结合我公司在类似公路绿化设计中的经验,并考虑到107国道保定至石家庄段自身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特点,经多方面的比较考虑,筛选出60余种绝对优化的植物材料。
四、绿化美化施工技术措施
(一) 清理场地
将绿化场地内的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清理干净,然后将其深翻,严整达到适合树木栽植的标准。
(二)定点、放线
1、定点放线:利用平板仪或网格法,根据图纸的比例要求定出植物群落和单株种植的位置,利用标桩做出标记,写明树种及树坑规格,树群要用白灰撒出范围线,范围线内钉上木桩,写明树种、数量、坑的规格,然后用目测法量出单株植点。定点放线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树种、数量、位置要与设计图纸相符。(2)树丛配置要自然,要按照树丛的组织配合原则定点,切忌呆板,避免排队或等距离栽植。
2、检查验收:定点放线完成后,进行检查验收,要求做到准确无误。
(三)挖坑
刨坑的质量,对植株以后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应根据各种不同规格的苗木及土球的大小,土质情况来确定坑的大小,一般应比规定的根系及土球直径大20—30公分,同时
树种根系类别,确定坑的深浅、坑应呈圆筒型,以保证栽植时根系舒展以利成活。
挖坑时,表土与底土应分开堆放,由于表面土有机质含量较高,植树填土时应先填入坑底,底土填于上部和用于围堰。遇到局部土壤不好时,则应将坑径加大一到二倍,清除有害垃圾,换上好土。
(四)苗木准备
1、掘苗前的准备工作
(1)选好苗木苗木质量的好坏是影响成活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提高栽植成活率和以后的效果,移植前必须对苗木进行严格的选择。选苗时除根据设计所提出的苗木规格、树形等特殊要求外,还要注意选择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和树形端正的苗木。
(2)如果苗木生长地的土壤过于干燥,应提前数天灌水反之,土质过湿时应提前设法排水,以利掘苗时的操作。
(五)运苗
苗木的运输与假植的质量,也是影响植树成活的重要环节,实践证明“随运随栽”对植树成活最有保障。
1、装车前的检验,运苗装车前,须仔细核对苗木的种类与品种、规格、质量等不合规格要求,应向苗圃方面提出予以更换。
2、装运带土球苗
(1)2米以下的苗木可以立装2米以上的苗木必须斜放或平放。土球朝前树梢朝后,并用木架将树冠架稳。
(2)土球直径大小20厘米的苗木只装一层小土球可以码放2-3层,土球之间必须码放紧密,以防摇晃。
(3)土球上不准站人或放置重物。
3、运输
途中押运人员要和司机配合好,经常检查苫布是否掀起,短途运苗,中途不要休息。长途行车,必要适应撒水淋湿树根,休息适应选择盟凉处停车,防止风吹日晒。
4、卸车
卸车时要爱护苗木,轻拿轻放。裸根苗要顺序拿放,不准乱抽,更不能整车推卸,带土球卸车时,不得提拉树干,而应双手抱土球轻轻放下。较大的土球卸车时,可用一块结实的长木板,从车厢上斜放到地上,将土球推倒再木板上,顺势慢慢滑下,绝不可滚动土球。
(六)移栽树木的修剪
1、修剪的目的
(1)保持水分代谢的平衡
移植树木,不可避免的要损伤一些树根,为使新植苗木迅速成活和恢复生长,必须对地上部分适当剪去一些枝叶,以减少水分蒸腾,保持水分代谢的平衡。
(2)培养树型:修剪还要注意能使树木长成预想的形态,以符合设计要求。
(3)减少伤害:剪除带病虫枝条,可以减少病虫危害。另外疏去一些枝条,可减轻树冠重量,对防止树木倒伏也友一定作用。这对春季多风沙的地区绿化植树尤为重要。
2、修剪的原则。树木的修剪,一般遵循原树的基本特点,不可违反其自然生长规律。
(1)落叶乔木
①凡具有明显中央领导干的树种,应尽量保护或保持中央领导枝的优势。
②中心干不明显的树种,应选择比较直立的枝条代替领导枝直立生长,但必须通过修剪控制鱼直立枝竞争的侧生枝。并应合理确定分枝高度,一般要求2-2.5m以上。
(2)灌木一般两种方法,一为疏枝,即将枝条于着生基部剪除另一为短截,剪去枝条先端的一部分。
①对灌木进行短截修剪,树冠一般应保持内高外低,成半圆型。
②对灌木进行疏枝修剪,应外密内稀,以利通风透光。
③根蘖发达的丛生树种,应多疏剪老枝,使其不断更新、旺盛生长。
④常绿树一般不剪。
(七)栽植
1、散苗。将树苗按规定(设计图或定点木桩)散放于定植穴(坑)内,称为“散苗”。
(1)要爱护苗木,要轻拿轻放,不得损伤树根、树皮、枝干或土球。
(2)散苗速度与栽苗速度相适应。边散边栽。散毕栽完,尽量减少树根暴露时间。
(3)假植沟内剩余苗木露出的根系,应随时用土掩埋。
(4)对常绿树种,树形最好的一面,应朝向主要观赏面。
(5)散苗后,要及时用设计图纸详细核对,发现错误立即改正,以保证植树位置的正确
景观道路绿化原则1.城市景观道路绿化设计必须坚持生态原则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最大的区别在于其组成成分的数量比例的不同,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所占的比例最大,而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和占了最大组成比例,使得生态结构从正金字塔变成了倒金字塔,城市生态系统变得人为、不完整、开放、复杂、脆弱、高质量,同时,也具备了完全取决于人类对其所施加的影响而可以向不同方向发展演替的特性。城市景观道路绿化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城市景观道路绿化设计过程中,就是要充分利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努力使城市生态系统向自然生态系统靠拢,使城市生态系统接近于自然生态系统。
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就是增加绿量。增加绿量一是要合理搭配乔、灌、草、藤本植物,使绿地黄土不露天。二是要多种全冠大苗大树。 三是坚持植物品种的多样化,争取尽量多地栽植能够兼容的各种植物,增加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
2.城市景观道路绿化设计必须坚持景观原则
坚持景观原则,也就是要有精品意识,在有了绿量的前提下,绿地要有美感,要有赏心悦目的感觉,这样,才会让人心情舒畅,才能达到促进人的心理健康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景观道路绿化设计过程中,不但要有绿量,还要有质量,充分发挥造景艺术手法,通过植物配置,营造出一种艺术化的园林景色。
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殷周时已能筑台掘池,建造“囿”秦汉建筑宫苑,筑土而山,始建山水魏晋南北朝,人工山水园,缀山理水技术已经比较高明。唐宋造园艺术受山水画的影响,发展到以诗情画意进入园林的阶段,增强了意境的表现,称唐宋写意山水园。一些官僚地主、文人雅士居住于繁华的城市,渴慕田园生活,欲闹处寻幽,于是在宅旁辟地茸园,园中就低掘池,就高缀山,接以亭廊,立楼建阁,修竹茂林,悬藤垂萝,造园水平已相当高明。中国古典园林以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步移景换、小中见大、迂回曲折、亭台楼阁、诗情画意等为其主要表现手法,与其相呼应的是中国的古典建筑,或是皇宫禁苑,或是豪宅大院。今天,中国的城市建筑风格早已与世界接轨,城市已由高楼大厦、摩天大楼、宽畅马路、城市广场、住宅小区等组成。运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融入现代城市景观道路绿化设计中,即能彰显中国园林历史的内涵和文化精髓,又能体现中国现代园林景观的迅猛发展。选择性的引进和吸收国外的造园手法,将疏林草地,大草坪等景观嫁接到城市景观道路绿化设计中,极大地丰富城市景观道路绿化设计内容。
中国造园艺术自古以来就讲究意境,中国园林的精髓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模仿自然,胜过自然,以意境二字给人以无穷的回味。盆景艺术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可以浓缩自然,模拟自然,创造理想的自然,你可以在高不盈尺的一棵树上产生出许多联想,所以把盆景艺术称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叫缩地千里、缩龙成寸。我们在城市景观道路绿化设计中,可以借鉴组合盆景和山水盆景的制作手法,通过植物种植和植物配置,造出各种各样的富有意境的园林景观,如草地景观、森林景观、灌木景观、沼泽景观、水体景观等,以多样性的生态景观来丰富城市环境,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大地景观,这也是当代园林工作者追求的目标。
3.城市景观道路绿化设计必须坚持经济原则
经济原则也可说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二十一世纪全球普遍关注的大事。在城市景观道路绿化设计中,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我们在设计中应重点考虑的问题,尤其是要考虑城市景观道路绿化除了建设费用,还要考虑建成后的养护管理费用。养护管理一方面是直接的管理费用,另一方面是种下去的树木今后的发展和利用,这些都是园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在城市景观道路绿化设计时,谈以下几点看法:
3.1合理搭配乔、灌、草、藤本植物
城市景观道路绿化前期效果的好坏,后期养护管理成本的高低,改造更新时植物资源能否回收利用,是城市景观道路绿化设计必须充分考虑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根据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地上地下植物生长的合理空间,选用绿化效果好,建设、养护成本低,寿命长的乔、灌、草、藤本植物,进行大、中、小,高、中、低合理搭配。
3.2草花
用草花来点缀城市景观道路,是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最有效的手段。但在城市景观道路绿化设计中大量运用草花来装扮景观,其运营费用是相当高的。按杭州市的绿化养护标准,每平方米草花全年的费用是270元,大约是一般绿地的50倍,这样高的维护费用,显然不利于绿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城市景观道路绿化设计过程中尽量多用宿根花卉和可自播的花卉,如菊花、凤仙、一串红、鸡冠花、鸢尾、萱草、牵牛花等等。
3.3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在城市景观道路绿化设计过程中要根据本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经济条件,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只要是活的植物,它都有生态效益,至于好看不好看,则要看我们怎么种植,怎么养护了,要大力提倡多用乡土树种,适当引入外来树种。
3.4土壤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根本所在,没有好的土壤,就长不出好的植物。在城市景观道路绿化设计过程中,针对种植土来源困难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尽力争取使用符合要求的好的种植土另一方面就利用城市建设产生的建筑垃圾、建筑废土进行土壤改良,尽量达到《园林树木建植技术规程》所需要的土壤要求。
3.5草坪
根据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合理选择草种。威远县境内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暖湿气候区,年均气温18℃,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无霜期329天,夏季高温干热,尤其是六月份的霉雨季节多雨湿热,紧接着就进入高温干旱的伏天,极不利于各种草坪的生长。我们试种过多种草种,都因其各自的缺点而难以满足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的双重需要。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的结论是在本地如果不要求一年四季常绿,就种台湾二号草坪,要达到冬天也绿,可以在台湾二号草坪上补播黑麦草。这样的草坪相对来说养护费用是比较低的。
1、尊重历史的原则城市景观环境中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往往给人们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也为城市建立独特的个性奠定了基础。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尊重历史、继承和保护历史遗产,同时也要向前发展。对于传统和现代的东西,我们不能照抄和翻版,而需要探寻传统文化中适应时代要求的内容、形式与风格,塑造新的形式,创造新的形象。
2、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主张不为局部的和短期的利益而付出整体的和长期的环境代价,坚持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发展相统一。这一思想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具体表现,就是要运用规划设计的手段,如何结合自然环境,使规划设计对环境的破坏性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并且对环境和生态起到强化作用,同时还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可再生能源,节约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3、保持整体性原则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整体性原则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
第一,从城市整体出发,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体现城市的形象和个性。第二,从道路本身出发,将一条道路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统一考虑道路两侧的建筑物、绿化、街道设施、色彩、历史文化等,避免其成为片段的堆砌和拼凑。
4、连续性原则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连续性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视觉空间上的连续性。道路景观的视觉连续性可以通过道路两侧的绿化、建筑布局、建筑风格、色彩及道路环境设施等的延续设计来实现。
第二,时空上的连续性。城市道路记载着城市的演进,反映出某一特定城市地域的自然演进、文化演进和人类群体的进化。道路景观设计就是要将道路空间中各景观要素置于一个特定的时空连续体中加以组合和表达,充分反映这种演进和进化,并能为这种演进和进化做出积极的贡献。
河流是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被称为绿色生命带,具有保持生态、防洪排涝、美化环境、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甚至大型的河流还可以起到供应水源和水路运输的作用。因此保持道路绿化效果图设计中河道景观的生态稳定性,既能丰富道路绿化效果图设计生态景观和物种的多样性,又可以为人们创造出一个亲近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休闲娱乐空间。
2、引入历史文化背景。
地球上的每一条大大小小的河流,每时每刻都在孕育和滋养着两岸的城市人民,积累了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因此,在道路绿化效果图设计中,河道景观不仅要考虑其生态要素,还需要考虑城市的文化内涵,在道路绿化效果图设计中融入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与城市本身的风格结合起来,或彰显大气、或突出细腻、或回顾历史、或展望未来,使人们在享受美好景观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化的熏陶,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3、因地制宜。
在道路绿化效果图设计中,为了充分展示河流的景观效果,必须因地制宜的进行景观设计。设计师需要根据河流所在地域的特性和周边的各景观元素来合理搭配,使道路绿化效果图设计中河道景观内外空间的多种物质因素在生态系统内有次序地循环转换,并与自然生态相平衡,从而营造出一种高效、低耗、无污染的生态景观环境。
4、注重河道景观的美观性。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应从河流的视觉景观形象出发,充分考虑道路绿化效果图设计视觉效果上的审美要求,在河流空间中形成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景物。从而使道路绿化效果图设计在满足河道生态需求的同时,形成赏心悦目的环境景观。
“以人为本“的思想来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思潮,人本主义是中世纪欧洲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思想,也成人文主义,主张思想自由和解放。
在城市街道景观中体现以人为本,主要体现人们的主人翁位,在总体规划中控制详细规划的街道景观设计。各种服务性设施的配置以及在街道的建设实施过程中都要从人的角度出发,满足人的心理和生理的要求。因为人群是街道的主体,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活动决定着城市的未来。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时考虑不同的要求,反映不同的观念——一个好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要处处为人着想。
尊重、继承和保护历史的作用
城市中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所给人留下印象是深刻的,这就为城市个性建设奠定了基础。这是因为城市有历史意义的场所的建筑形式、色彩、空间尺度和生活方式,恰恰与隐藏在市民心中的、驾驶行为产生地域文化认同社会价值观吻合,因此能引起市民的共鸣,唤起对过去的回忆,产生文化认同感。
由此看来,我们在街道景尊重历史、继承和保护历史,同时要向前发展。取其精华,取其糟粕。
整体性原则
城市街道格局的设计要从城市的整体出发,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要体现和展示城市的形象和个性。
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要为突出城市的个性服务。
可持续性原则
随城市的发展,环境也随着恶化,环境的恶化警醒了人们,可持续发展应运而生。可持续发展是二十一世纪的主题,它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强调满足人的需要,以提高人的生活水平为目标一层是关注影响发展的因素。
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街道环境设计中也要遵循这一点,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力求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在街道景观设计中要注意加强自然景观要素的调整、运用和恢复。
城市景观设计分析
城市街道可分为交通性街道、生活性街道、商业步行和其他步行用道。它们要求都有自己的景观特性。但他们又有许多共性,既方便性、可识别性、可观赏性、安全性、适合性。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街道形式的考虑
对于交通性街道,我们要以直线大半径的曲线为主,通过道路两侧的建筑和绿化树木的高度与街道宽比产生空间感受。这样为流动的车辆提供刺激的服务。在停车厂附近的墙上整一些壁画,为街道增添亮色。
步行街是交通性街道的延续,在设计时要注意合理使用收放的手法,中关村的北区在种植序列处理上就做的很好。如果再步加宽的地方设置一些园林小品如小型喷泉雕塑,增添了街道的自然情趣,如加拿大的特科果街。
广告牌、环境雕塑小品和设施设计
广告是信息时代的产物,街道广告在现代城市景观中起了重要作用。街道广告的作用在于宣传,它需要强调刺激,为此尺寸较大,常常影响城市的形象,因此对于广告要严格审批。但如果街道广告和雕塑小品结合,既增添了不少乐趣,又节省了空间。街道雕塑小品、功能设施应当摆脱陈旧的观念,强调形式美观,功能多样,设计思想要体现自然,有趣,活泼,轻松。例如大胆的将电话亭、座椅和标示牌艺术化。
城市街道绿化设计
城市街道绿化设计是城市街道设计的核心,良好的绿化构成简洁、大方、鲜明、自然、开放的景观。古今中外道路绿化都备受重视。我国早在《汉书》中就记载:“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锥,树以青松”,说明二千多年前我国已有用松树作行道树,唐代京都长安用榆、槐等做行道树。随着城市建设飞跃发展,城市道路、增多,功能各异,形成了各种绿带。也有将行道树、林荫道与防护林带共同联成绿色走廊。街道绿化设计同其它绿地一样也要遵循统一、调和、均衡、节奏和韵律、尺度和比例五大原则。
城市街道绿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街道形式的选择要根据街道环境特色决定的。例如两侧建筑景观比较有特色,要表现建筑那么就选择比较低矮的植物。街道绿化有其特殊性,其植物配置最为重要。道路绿化的植物配置要体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结合的美学的思想;在立地条件允许的条件下,通过隔离带的配置中、小乔木和花灌木,真正达到大、中、小乔木和花灌木的结合,是街道景观呈现层次化。
城市街道绿化更应注意行道树的选择,改变行道树树种单一,地被色块过于重复的现象。应采取同一道路的行道树的配置手法相对统一的方式。我们可以选取十几种行道树作为基调树种,确保城市道路绿化能体现和谐一致的总体风貌,而中下层尽量丰富多彩。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同时大力推广本地自然条件适宜的树种。
CJJ 37-2012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JJ 48-1992 公园设计规范
CJJ 67-95 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
CJJ 75-9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 82-2012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 83-99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
CJJ 132-2009 城乡用地评定标准
CJJ_T 91-2002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CJJ_T 85-2002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CJJ_T 121-2008 风景名胜区分类标准
GB 10000-1988 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
GB 12941-1991 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
GB 50001-2010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 50013-200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 50014-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37-2013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GB 50096-2011 住宅设计规范
GB 50137-2011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 50180-93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 50178-1993 建筑气候区划标准
GB 50220-95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 50298-1999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GB 50352-2005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68-2005 住宅建筑规范
GB 50400-2006 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GB 50420-2007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GB 50437-2007 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
GB 50442-2008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
GB 50513-2009 城市水系规划规范
GB 50763-2012 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0858-2013 园林绿化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
GB_T 10609-2008 技术制图
GB_T 13890-2008 天然石材术语
GB_T 14529-93 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
GB_T 16766-2010 旅游业基础术语
GB_T 17670-2008 天然石材统一编号
GB_T 18168-2008 水上游乐设施通用技术条件
GB_T 18513-2001 中国主要进口木材名称
GB_T 18921-200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GB_T 18971-2003 旅游规划通则
GB_T 18972-2003 旅游资源调查、评价规范
GB_T 19231-2003 土地基本术语
GB_T 20033-2005 人工材料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
GB_T 20416-2006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
GB_T 24708-2009 湿地分类
GB_T 50001-2001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_T 50103-2010 总图制图标准
GB_T 50145-2007 土的工程分类标准
GB_T 50280-98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GB_T 50563-2010 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
HJ 2005-2010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JC_T 2114-2012 广场路面用天然石材
JGJ_T 163-2008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
LY_T 5132-95 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
LY_T 1755-2008 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
SL 431-2008 城市水系规划导则
SL 471-2010 水利风景区规划编制导则
1.罗汉柏
生态习性:喜生长于冷凉湿润土地(年平均气温8℃左右处)。生态习性:喜光树,幼苗生长极慢,10年生实生苗高仅60cm左右,此后渐速,而已20年左右生长最速,至老年期则又缓慢。在适宜环境下,在大树下部的枝条与地面接触部分能发出新根,可与母株分离成新植株。
2.紫荆
生态习性:生态习性:喜光,耐阴耐寒耐旱,萌蘖力强,耐修剪。
3.紫薇
生态习性:喜光、耐寒、耐干旱,生长速度慢。喜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石灰性土壤,耐旱,怕涝。萌菜性强,生长较慢,寿命长。
4.石榴
生态习性: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抗有害气体。
5.红瑞木
生态习性:生态习性:喜光,耐寒,稍耐阴。
6.金叶女贞
生长习性:金叶女贞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性喜光,稍耐阴,耐寒力较强。
7.夹竹桃
生长习性:原产伊朗,现广植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各省区均有栽培。
赏植物。花似桃,叶像竹,一年四季,常青不改。从春到夏到秋,花开花落,此起彼伏。迎着春风、冒着暴雨、顶着烈日,吐艳争芳。
8.月季
生长习性:喜阳光,耐旱,耐涝,也能耐寒冷,适宜生长在较肥沃的沙质土壤中。在秋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均可栽植,应选地势较高、向阳、不积水的地方栽植。
9.大叶黄杨
生态习性:
大叶黄杨为温带及亚热带树种,产我国中部及北部各省,栽培甚普遍。日本亦有分布。喜光,亦较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亦较耐寒。肥沃疏松的土壤,极耐修剪
10.小叶黄杨
生态习性:中性,耐寒性弱,抗污染,地喜半荫,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寒,在上海栽培冬天叶易受冻变红,华北地区南部尚可栽种。喜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耐旱,稍耐湿,忌积水。耐修剪,抗烟尘及有害气体。浅根性树种,生长慢,寿命长。
11.火棘
生态习性:生态习性:喜光不耐寒,抗旱耐瘠,山坡、路边、灌丛、田埂均可生长。黄河以南露地种植,华北需盆栽,塑料棚或低温温室(0~5℃)越冬。萌芽力强,耐修剪。
12.红花继木
生态习性:喜光,稍耐阴,但阴时叶色容易变绿。适应性强,耐旱。喜温暖,耐寒冷。萌芽力和发枝力强,耐修剪。耐瘠薄,但适宜在肥沃、湿润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
13.八角金盘
生态习性:八角金盘原产于日本暖地近海的山中林间。我国早年引种,现广泛栽培于长江以南地区,作城市绿化和庭园观赏,台湾尤多。为亚热带树种,喜阴湿温暖的气候。不耐干旱,不耐严寒。宁沪一带宜选小气候良好处种植,以排水良好而肥沃的微酸性土壤为宜,中性土壤亦能适应。萌蘖力尚强。
14.法国冬青
生态习性: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栽培历史悠久,喜温暖湿润气候。在潮湿肥沃的中性壤土中生长旺盛,酸性和微酸性土均能适应,喜光亦耐阴。根系发达,萌芽力强,特耐修剪,极易。
15.红叶石楠:
生态习性:喜光,稍耐阴,稍耐寒,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干旱瘠薄,不耐水湿,耐修剪,耐,生长速度慢,对部分有害气体有一定抗性。
16.海桐
生态习性:对气候的适应性较强,能耐寒冷,亦颇耐暑热。黄河流生态习性:域以南,可在露地安全越冬。华南可在全光照下安全越夏。以长江流域至南岭以北生长最佳。黄河以北,多作盆栽,置室内防寒越冬。对光照的适应能力亦较强,较耐荫蔽,亦颇耐烈日,但以半阴地生长最佳。喜肥沃湿润土壤,干旱贫瘠地生长不良,稍耐干旱,颇耐水湿。盆栽或地植,可用一般表土,施钙镁磷肥及腐熟饼肥或禽畜粪作基肥,以后一般管理。萌芽力强,颇耐修剪,一般4~5年生以后,可根据观赏要求,修剪成状、圆球状、圆柱状等多种形态,经过修枝的植株,价值颇高。
17.紫叶小檗
生态习性:喜光,稍耐阴;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最佳。萌芽力强,耐修剪。
18.金丝桃
生态习性:常野生于湿润溪边或半阴的山坡下,爱温暖湿润气候,喜光,略耐阴,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除粘重土境外,在一般的土壤中均能较好地生长。
19.含笑
生态习性:含笑为暖地木本花灌木,性喜温湿,不甚耐寒,长江以南背风向阳处能露地越冬。夏季炎热时宜半阴环境,不耐烈日曝晒。其他时间最好置于阳光充足的地方。不耐干燥瘠薄,但也怕积水,要求排水良好,肥沃的微酸性壤土,中性土壤也能适应。
20.六月雪
生态习性:性喜阳光,也较耐阴,忌狂风烈日,高温酷暑时节宜疏荫。耐旱力强,对土壤要求不严。
生态习性:南方园林中常作露地栽植於林冠下、灌木丛中;北方多盆栽观赏,在室内越冬。
亦为良好的盆景材料
21.丁香
生态习性:丁香对二氧化硫及氟化氢等多种有毒气体,都有较强的抗性,故又是工矿区等绿化、美化的良好材料。
22.南天竹
生态习性:喜温暖多湿及通风良好的半阴环境。较耐寒,能耐微碱性土壤。适宜在湿润肥
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生长。
23.棕榈
生态习性:棕榈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极耐寒,较耐阴,成品极耐旱,惟不能抵受太大的日夜温差。栽培土壤要求排水良好、肥沃。棕榈根系较浅,无主根,种时不宜过深。棕榈对烟尘、二氧化硫、氟化氢等多种有害气体具较强的抗性,并具有吸收能力,适于空气污染区大面积种植。
24.十大功劳
生态习性:喜排水良好的酸性腐殖土,极不耐碱,较耐旱,怕水涝,在干燥的空气中生长不良。
25.棣棠
生态习性: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耐寒性较差,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疏松的沙壤土生长最好。
花篱,还可栽在墙隅及管道旁,有遮蔽之效。
26.铺地柏
生态习性:喜光,稍耐阴,适生于滨海湿润气候,对土质要求不严,耐寒力、萌生力均较强。
林应用:在园林中可配植于岩石园或草坪角隅,又为缓土坡的良好地被植物
27.金银木
生态习性:金银木,性强健,喜光,耐半阴,耐旱,耐寒。喜湿润肥沃及深厚之土壤。管理粗放,病虫害少。
28.珍珠绣线菊
生态习性:喜光也稍耐荫,抗寒,抗旱,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和深厚肥沃的土壤。萌蘖力和萌芽力均强,耐修剪。
29.五叶地锦
它对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也宜作工矿街坊的绿化材料。
30.麦冬
生态习性:生态习性:喜温暖和湿润气候,稍耐寒,宜稍荫蔽,在强烈阳光下,叶片发黄,对生长发育不利。但过于荫蔽,易引起地上部分徒长,对生长发育也不利。干旱和涝洼积水对麦冬生长发育都有显著的不良影响。宜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上和沙质壤土。
31.吉祥草
生态习性:生态习性:喜温暖、湿润、半阴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以排水良好肥沃壤土为宜。
32.矮牵牛
生态习性:生态习性:喜温暖,不耐寒,干热的夏季开花繁茂;喜阳光充足;耐半阴;喜疏松。排水量好极微酸性土壤,忌积水雨涝。繁殖栽培播种或扦插。园林应用优良的花坛极种植钵花卉,也和自然式丛植。匍匐性强的可以做垂吊盆栽观赏。
33.红花酢浆草
生态习性:生态习性:喜向阳、温暖、湿润的环境,夏季炎热地区宜遮半荫,抗旱能力较强,不耐寒,华北地区冬季需进温室栽培,长江以南,可露地越立,喜阴湿环境,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一般园土均可生长,但以腐殖质丰富的砂质壤土生长旺盛,夏季有短期的休眠
34.白花三叶草
生态习性:生态习性:喜温暖、向阳的环境和排水良好的粉砂壤土或粘壤土。
适应性广,在pH5.5~7的土壤中都能生长。耐寒,耐热,耐霜,耐旱,耐践踏。不耐阴,在盐碱土中不适应。是一种匍匐生长型的多年生牧草,喜欢温凉、湿润的气候,最适生长温度为16℃-25℃,较耐荫,在部分遮荫条件下生长良好。对土壤要求不高,耐贫瘠、耐酸,最适排水良好、富含钙质及腐殖质的粘质土壤,不耐盐碱、不耐旱。
35.马蹄金
生态习性:生态习性:生长于半阴湿,土质肥沃的田间或山地。耐阴、耐湿,稍耐旱,只耐轻微的践踏。温度降至-6℃~-7℃时会遭冻伤。一旦建植成功便能够旺盛生长,并且自已结实。适应性强。
36.萱草
生态习性:生态习性:性强健,耐寒,华北可露地越冬。适应性强,喜湿润也耐旱,喜阳光又耐半荫。对土壤选择性不强,但以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湿润土壤为宜。具有繁殖容易,管理粗放,植株低矮,株型挺拔,叶色艳丽,花色多,花期长,适应性和抗性强的特点。
尤其适宜做水旁和草地地被植物。
37.葱兰
生态习性:生态习性:喜阳光充足,耐半阴和低湿,宜肥沃、带有黏性而排水好的土壤。较耐寒,在长江流域可保持常绿,0℃以下亦可存活较长时间。在-10℃左右的条件下,短时不会受冻,但时间较长则可能冻死。
38.空心莲子草
生态习性:生态习性:苋科,多年生宿根性杂草。外来入侵物种具有用价值。
生命力强适应性广,生长繁殖迅速,水陆均可生长。
39.美女樱
生态习性:生态习性:喜阳光、不耐阴,较耐寒、耐荫差、不耐旱,北方多作一年生草花栽培,在炎热夏季能正常开花。在阳光充足、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生长,花开繁茂。喜温暖湿润气候,喜阳,不耐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在疏松肥沃、较湿润的中性土壤能节节生根,生长健壮,开花繁茂。在上海小气候较温暖处能露地越冬
40.瓜叶菊
生态习性:生态习性:喜冬季温暖、夏季无酷暑的气候条件,忌干燥的空气和烈日曝晒,还要有良好的光照。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喜阳光充足和通风良好的环境,但忌烈日直射。喜凉爽湿润的气候。凉爽的气温和充足的阳光是其良好生长的主要条件。喜富含腐殖质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忌干旱,怕积水,适宜中性和微酸性土壤。花期为12月至翌年4月,盛花期3--4月。
41.鸡冠花
生态习性:生态习性: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喜阳光充足、湿热,不耐霜冻。不耐瘠薄,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花期夏、秋季直至霜降。喜温暖干燥气候,怕干旱,喜阳光,不耐涝,但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庭院都能种植,是当前发展庭院经济的一种新途径,
42.一串红
生态习性:生态习性: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寒,耐半阴,忌霜雪和高温,
怕积水和碱性土壤。对光周期反应敏感,具短日照习性。要求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
43.金盏菊
生态习性:生态习性:喜阳光充足环境,适应性较强,能耐-9℃低温,怕炎热天气。不择土壤,以疏松、肥沃、微酸性土壤最好,能自播。金盏菊的适应性很强,生长快,较耐寒,不择土壤。能耐瘠薄干旱土壤及阴凉环境,在阳光充足及肥沃地带生长良好。
44.孔雀草
生态习性:生态习性:喜阳光,但在半荫处栽植也能开花。它对土壤要求不严。既耐移栽,又生长迅速,栽培管理又很容易。撒落在地上的种子在合适的温、湿度条件中可自生自长,是一种适应性十分强的花卉。
45.三色堇
生态习性:生态习性:较耐寒,喜凉爽,在昼温15-25℃、夜温3-5℃的条件下发育良好。昼温若连续在30℃以上,则花芽消失,或不形成花瓣。日照长短比光照强度对开花的影响大,日照不良,开花不佳。喜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中性壤土或粘壤土。为多年生花卉,常作二年生栽培。
46.万寿菊
生态习性:生态习性:万寿菊性喜温暖、阳光,亦稍耐早霜或半阴,较耐干旱,在多湿、酷暑下生长不良。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移植,生长快。
47.大丽花:
生态习性:生态习性:大丽花适应全国不同气候及土质,病虫害少,易管理,最好繁殖。植株喜高燥凉爽、阳光充足的环境,既不耐寒,又忌酷热,低温期休眠。不耐寒,怕涝,土壤以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沙质土壤为宜。
48.百日草
生态习性:生态习性:喜温暖阳光、不耐寒、怕酷暑、性强健、耐干旱、耐瘩薄、忌连作。根深茎硬不易倒伏。宜在肥沃深土层土壤中生长。生长期适温15~30°C,适合北方栽培。
一些中型和矮型品种也常用来栽植花坛或盆栽,但在花坛材料搭配时,应注意高度。
49.金鸡菊
生态习性:生态习性:金鸡菊类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喜光,但耐半阴,适应性强,对二氧化硫有较强的抗性。
50.狗牙根
生态习性:生态习性:狗牙根喜温热气候和潮湿土壤,不耐寒,气候寒冷时生长差,易遭受霜害;喜光耐热(可耐受43度高温),在日平均24度以上时,生长最好;当日均温下降至6-9度时生长缓慢,开始变黄;当日均温为2-3度时,其茎叶死亡,以其根状茎和匍匐茎越冬。翌年则靠越冬部分体眠芽萌发生长。狗牙根最喜PH值6.0-7.0、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在黏土上的生长状况比在轻沙壤土上要好,在轻盐碱地上生长也较快。绿期长。它较耐淹,水淹下生长变慢;耐盐性也较好。
《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1992.08.01实施)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2002.11.01实施)
《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标准》(建城[1995]383号)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建城〔2002〕240号文)
《关于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高城市防灾避险能力的意见》(建城〔2008〕171号文)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建标[1999]46号)
《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 75-97)
《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2000]192号)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V2002 J185-2002)
《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CJJ67-95)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 J217-2002)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国家建设部2005.3)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国家建设部2004.6)
《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
《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
《广东省全民义务植树条例》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
《广东省城市绿化条例》(广东省人大常委会2000.01.01实施)
《城市园林绿化技术操作规程》(DB51/510016-1998)
《城市绿地养护质量标准》(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T 269-2005)
《城市绿地养护技术规范》(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T 268-2005)
《东莞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东莞市政府2002.07.01实施)
《东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
《东莞市公园管理办法》(东莞市政府2002.04.01实施)
《东莞市园林绿化养护监理工作指引(试行)》(东城管〔2008〕23号)
《东莞市城市绿化树种选择指引(试行)》(东城管〔2007〕12号)
《东莞市大树移植施工及养护技术规程(试行)》(东城管〔2007〕11号)
《东莞市立体绿化技术指引》(东莞市城管局2007 待定稿)
《东莞市市区道路绿化养护质量标准及检查考核办法》(东莞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2003.7.1实施)
《石油化工厂区绿化设计规范》SH3008-2000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GB50420-2007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东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当我们都在道路两旁看到旁边都做了很多的绿化,这是国家的要求,也是为了人们能够拥有更好的健康生活,给人们提供更好的空气,但对于道路两旁的绿化叫什么?估计有很多人都是说不出名字的吧。另外道路和小区里的绿化率对生活的影响也是有很大的,下面为您介绍绿化率对生活的影响有哪些?
道路两旁的绿化叫什么?
道路两旁的绿化叫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倡导自然生态型道路绿化,主要就是为了城市的美观。
1、道路两测绿化的植物一般是灌木或乔木,常见的有悬铃木、椴树、白榆、七叶树、枫树、银杏、广玉兰、含笑、女贞、青桐、杨树、柳树、槐树、榕树、水杉等。它们不仅可以起到绿化的作用,还能减少噪音,净化空气,并为行人遮阴。
2、大家如果想选择在路边种植绿化花草的话,就要好好从株高和花色等原因挑选了。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花草都适合当做绿化花草种植。像大家平时见过的太阳花,玉簪花,美丽月见草,花环菊,金鸡菊等品种,都是值得大家在路边种植的。因为这些花草生命力强悍,也可以经受车来车往的环境压力,对环境的忍受性强。
3、这些大多是多年生的矮杆花草,株高在20-30厘米左右,所以在路边当做绿化种植的话,就十分的适合。因为株高太高的话,就会造成一些问题,所以,一定要种植矮杆的花草。比如说这个金鸡菊,株高在30厘米左右,喜欢有阳光的环境,同时耐旱,所以在路边种植的话,较为适宜。这种花草对环境的要求不高,我们种植的时候,不需要特别的看护,就能渐渐生长起来。
绿化率对生活的影响有哪些?
1、能丰富景观,消除疲劳
如果业主一回家就能看到满眼的绿色与清新,心情都会变好。而且有了绿色区域,也增加了居民之间的活动场所,如闲暇之余可以散散步、乘乘凉、打牌下棋等。从而增进了邻里感情。
2、使得小区显得更高档
绿化是一个小区居住空间质量的重要标志,绿化率越高,建筑面积就越低,居住的舒适度就越高,空气也清新。
3、有利于居民健康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及车尾气污染等行为,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有了绿色植物就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长期生活在绿化率高的环境中,可以享受健康的生活。
上面文字所介绍的是道路两旁的绿化叫什么?绿化率对生活的影响有哪些?到路两旁进行绿化的时候,所选择的一些花花草草,不仅非常好看,而且还能够有着很强的光合作用,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的环境。同时绿化率越多,对人们的生活有着越好的帮助,可以改善空气,减少疾病的出现,才能让人身心健康。
2、城市道路设计特点:
(1)城市道路设计具有系统性的特点
城市道路工程的建设应包括规划、业主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同时众部门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协作的关系,道路工程的任何一个阶段都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协作。例如从道路的规划到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需要规划、业主和设计单位的共同参与;从设计招标到竣工验收,主要需要业主、设计、施工、监理和质检等部门的相互协作。由此可以看出,道路的设计过程体现了系统科学的思想,可将道路的最终修筑看作是一个整体,而在道路的修筑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部门视为整体中的要素,只有各要素之间合理、高效的相互协作,才能顺利的完成最终的认为,整个过程体现了系统科学中的由总到分,由分到总的原则。
(2)城市道路设计具有复杂性的特点
城市道路设计涉及到的专业包括测量钻探、道路、桥隧、交通、照明、排水、绿化等,在不同设计阶段各专业工作的侧重点将有所区别。测量钻探是各项工作的前提,此项工作应该由勘探部门所负责,而道桥部门则负责路线走向、平纵横、路基处理等工作,最后,照明、排水和绿化等工作则由市政部门所完成。道路设计工作涉及专业虽多,可是各专业并不是独立的,是相互关联的,在项目负责人的统一协调下完成从方案规划到施工图的最终设计。
(3)城市道路设计具有主观性的特点
城市道路最终以何种形式呈现的世人面前,主要是设计人员所决定的,设计人员具有的主观性也变相的说明了道路设计具有主观性的特点。城市道路项目从方案的确定到最终的实施阶段中的任何一个过程中,设计工作总是最前面的一个环节,其它部门的工作都是围绕着设计方案进行的,各个部门可以对设计方案提出反馈意见,但最终的设计方案还是由设计人员而定,设计人员通过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完成设计图纸,为了能保证在道路设计的过程中各部门的工作可以高效有序地进行,设计人员应该同时具备协调沟通、技术应用以及对设计阶段认识和工程总结等能力,确保使工程顺利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