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系统设计需要哪些规范?
《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
《计算机房设计规范》《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及验收规范》《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检测工程》《商业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建筑通信布线系统标准》
多的去了,找个设计院的图纸,看看里面人家写的哪些的设计依据你就知道了。
比如:
《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DB31/294-2003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 50312-2007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GB20815-200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B/T 16571
《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GA27-2002
《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 年版)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GJ32/D01-2003)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及验收规范》DB32/366-1999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检测工程》DB32/365-1999
《商业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
《建筑通信布线系统标准》EIA/TIA568-B
电缆桥架的规格选择:
1、为防止缆桥架的规格尺寸偏大或偏紧,《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中规定:“电缆总截面积与托盘内横断面积的比值,电力电缆不应大于40%;控制电缆不应大于50%。”
2、各种弯通及附件规格度应符合工程布置条件并与桥架专相配套。
3、支、吊架规格的选择,应按桥架规格、层数、跨距等条件配置。并应满足荷载的要求。
4、要求桥架防火的区段,必须采用钢制或不燃、阻燃材料。
选用桥架的步骤:
1、确定桥架宽度、层数、支撑点的型式和间距、以及电缆在各层桥架上的分布。
2、计算每层电缆的均布荷载(kN/ m2),初步确定桥架的型号、规格。
3、按最属大的电缆总均布荷载值来验算桥架强度
强电和弱电从概念上讲,一般是容易区别的,主要区别是用途的不同。强电是用作一种动力能源。弱电是作为一种信号电。电压并不是区分强电和弱电的方法。
中文名
弱电
外文名
Weak
电伏
36V以内
适用
电话、电脑、电视机
快速
导航
弱电系统系统分类功能及应用弱电工程弱电布线强电
分类
建筑中的弱电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国家规定的安全电压等级及控制电压等低电压电能,有交流与直流之分。交流36V以下,直流24V以下,如24V直流控制电源,或应急照明灯备用电源。
另一类是载有语音、图像、数据等信息的信息源,如电话、电视、计算机的信息。
智能化系统为楼宇设备自控系统(BA)、安全防范系统(SA)、通讯网络系统(CA)、办公自动化系统(OA)、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FA)等系统-即我们常说的5A系统,以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为目的构成的综合系统;家庭内各种数据采集、控制、管理及通讯的控制或网络系统等线路,则称为智能化线路(也就是家庭装修中所说的弱电)。
弱电系统
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是智能建筑中智能化群体的基本成员,也是智能建筑的关键组成部分,并且是建筑电气专业人员日常工作的主要对象。70年代以前的弱电设计,只有电话与广播设计,而到了80年代以后,在它的内容中增加了消防报警与联动控制、共用天线、保安监视、空调DDC控制等。弱电设计的设计内容在一步步扩大、扩展,技术越来越新,工作量也越来越大。
智能化大厦弱电系统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分系统:楼宇自动化管理分系统(BAS)、消防自动报警分系统(FAS)、安保监控分系统(CCTV)、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分系统(CATV)、地下车库管理分系统(CPS)、公共广播及紧急广播分系统(PAS)、程控交换机分系统(PABX)、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PDS)在楼宇自动化管理分系统中往往包含出入口控制分系统及防盗报警分系统。 智能化大厦各个分系统为大厦提供了各类机电设备的监控管理,为大厦用户创造了安全、健康、舒适宜人并且能提高工作效率的办公环境,提供了现代化的通讯手段与办公条件,满足了多种用户对不同环境、功能的要求。
1、强电井,大约0.5平米,1×0.5,短边一侧放桥架。中间放电表箱。如果一层多于5户,那么就把竖井加大到0.7.比较安全。具体看供电局给的电表箱(柜)尺寸。 剩下的地方,可以放一个双电源应急照明配电箱(5层设一个,或者10层设一个,具体设计确定)
2、弱电井,不小于800×1000,以能放下一个弱电标准机柜并且有空间走桥架为准。 如果不做综合布线系统,则可以做到600×1000.也就是0.6平米。 弱电井最好根据系统情况排布一下。弱电系统越多,井就适当大点。
(二)高层建筑中,强电与弱电井设计大小,规范没有要求。
1、弱电线槽的设计用量问题:
某办公楼建筑面积近9万平米,地下3层,地上25层,1-5层为裙房,6-25层是标准层分为南、北两座塔楼。
虽然弱电专业子系统众多、但各个系统的路由是有规律可循的。首先各个系统的主干线缆在弱电竖井内垂直敷设(除楼宇自控系统),而平面的线缆则因各系统设备数量的不同使所需管路数量差异很大。如:消防报警系统(含广播系统)在平面的设备数量最多,但平面管路早已预埋好;楼宇自控系统的所有设备和管路都集中在新风机房、空调机房、冷冻机房、水箱间、中控室等地,平面基本没设备,也无需管路;有线电视系统在标准层(办公层)一般仅在老总房间和会议室设端口;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一般在电梯厅和财务室装摄像头;电子巡更系统和手机覆盖系统一般只在公共走道各有几个布点;而防盗报警系统和门禁系统的布点随机性较大,除管理很严格的公司需道道门设防外,一般的公司仅在入口处设置总开关,在重要部位设防盗探测器;从弱电井放几根钢管足以满足几个系统的需求。惟独综合布线系统的点位要覆盖每个办公室的各个角落,大量线缆绕行几十米甚至近百米。所以布线系统线槽是必不可少的。
2、弱电线槽的安装位置:
图纸上线槽的设计安装位置也有不妥。吊顶内的空间十分有限,各种管道左右纵横,各类设备上下交错,特别是紧*核心筒外侧的一圈(即图纸上画有线槽的位置),在各个工程都是拥挤不堪的地带。一般这里都先让位于风管、消防管、喷淋管。但当我接手该工程时,土建总包早早就按设计图纸购买了桥架,并按图纸设计的位置和数量安装了部分桥架。而现场各专业也正在为各自的管路、设备的摆放寻求方案。
根据实际情况,弱电线槽全部拆除,在*近最外圈即横轴1/A、1/D,纵轴1/2、1/5围成的区域外侧(不仅避开了上述管路,也让出了风机盘管、风口等设备位置)仅安装一趟线槽(另一趟线槽部分用于弥补1—5层裙房线槽的不足,部分用于放置4层新增计算机网络中心至A、B两塔楼计算机网络设备机房的电源线及A、B楼网络设备机房上、下贯通所用),现场专业打架的现象迎刃而解。如果最初的设计图纸就把弱电线槽准确定位,不但可节省70余万元人民币(南北两座塔楼共40层,按每层100米,每米180元计算),还可避免重复施工和由此发生的费用。
二、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弱电竖井预埋盒与垂直桥架间的连接问题
这是施工中最常遇到的问题之一。一般设计院图纸在弱电井的设计深度仅限于确定预埋盒、设备箱、垂直线槽的位置和规格,考虑平面布局可以放下即可。由于前期不可能估计到业主的多方面需求,而弱电工程又较滞后,后期业主(特别是写字楼)对弱电的要求和功能改动很大,前期设计无法估计后期的需求和变化,只能做常规设计,这是无可指责的。后期施工时,处理连接无非是两种做法:或是用小线槽连接、或是在垂直线槽的侧壁打孔,通过软管再连接。这本是很简单的事情,不应成为问题。但是因为施工的安排,一般土建总包负责安装线槽,而甲方另安排弱电总包穿线、安装设备等。按理在穿线前,特别是穿系统主干线缆前,应将连接路由完成,但是,在实际工程中,因施工环节的衔接不畅,而出现问题种种。土建总包强调按设计图纸施工,不及时做侧接的准备;而弱电施工单位,则以线槽不在弱电承包范围为由,为赶进度,不考虑后果,急急忙忙穿完线再说。结果线缆搭啦在桥架外,无法扣盖,造成被动局面。
由于弱电专业系统很多,其中有些系统的线缆在弱电井内有断点,而有的系统如计算机网络从用户终端——经弱电井——设备机房一条线约90米长,不能有断点,几千条线已放好,抽出来,等做完连通路由再重新穿人力、财力都折腾不起,而带着线施工实在是“冒险”,极易损伤线缆,留下隐患。
处理该问题的唯一方案只能是在线槽的边缘开一个大“豁口”,用封条保护好“豁口”把线缆塞进去,扣上盖即可的办法。虽然弱电专业尚无明文规定也无需经过权威部门对弱电的施工检查严格把关(除消防报警系统和安防外)提出限期整改意见,相对其他专业的监督、检查的力度要宽松的多,但这样做,也有悖于“行业施工原则”实在是不得以而为之。
2、垂直线槽内缺少绑线的“钢带”
弱电专业各系统的线缆虽远比不上强电专业的粗而沉,但总量却不少,一樘线槽内有上百对线缆,敷设时难免会缠绕一起,线槽内也不会有太多的“闲置”空间,密密麻麻的线缆从上到下垂直敷设,会有自然重力下垂,平时查线,也难免翻动,不可避免地拉、拽,长久地“垂挂”,不加保护措施,就会损伤电线的机械性能,使线缆铜芯的截面拉长、拉细,影响数据和信息的传输。另一方面,大把的线全堆积在线槽边缘,扣盖时难以避免刮蹭,留下“伤痕”。(没捆扎好的线,)考虑到这些因素,应在线槽内留出绑线的位置,规范也明确,在线槽内,电线分段绑扎,绑扎点间距不应大于2米。所以在订购线槽时,就应定好钢带,这在订货时中是轻而易举的事,却为后期的施工、维护、使用提供了便利和安全。可有的施工单位却忘记常规,而甲方前期在定货时也把关不严,常忽略这一细节,一时的疏忽,却留下长久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