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开屏页如何设计?来看这五个常用的方法
第一印象很重要!很多用户会根据App/网站的初始形象来判断是否能信任这家公司或产品。
那么如何解决快速感知的问题呢? 首先将关注点放在App带给我们的第一印象上。合理的启动页能激发用户的潜意识,有助于吸引和留存合适的用户。
在深入研究设计策略之前,先来了解一下启动画面的基本知识。
启动画面指一系列连续的使用体验—— 从用户点击应用图标开始到内容加载完成为止。 通常包括以下五种形式:
1、应用图标 (参与启动体验的第一个环节)
2、启动画面 (开屏页)
3、开屏页跳转到内容页
4、骨架屏的启动形式 (待加载状态)
5、动画式开屏 (加载更多内容)
开屏页是产品体验的门户, 通过模拟更快的加载时间、创建无缝的启动体验来提升用户体验。
设计不只关注外观,更关注解决特定用户问题的方法。 启动页能解决哪些问题呢?
- 在潜意识中与用户交流,并设定对未来的预期;
- 通过隐藏加载过程来减少可感知的等待时间;
- 向用户介绍App的用途和品牌;
- 为用户提供愉快的体验。
通过对问题的梳理,这里总结了开屏页设计的5种方法,有效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从iOS10开始,开发者可以将预定义的图标进行个性化设置。例Bear允许用户根据主题色调整图标的颜色。
MLB允许用户选择自己喜欢的团队作为启动图标。
启动页像是一种持续的营销活动,因为用户每打开一次App就会加深对品牌的印象。
通过在启动页中添加标志性的slogan或者图像,既能强调App的用途也为用户设定了一定的期望。
例如上图的3个应用将品牌logo放在开屏页中,这样的设计对用户的感官有直接的刺激。
上图的History、DocuSign和Ted三个App,通过在开屏中添加标语来强化价值主张。
从点击图标到内容加载,中间有一段可感知的加载时间, 如果在这段时间内融入合适的动画,用户能对产品状态有提前的了解。
上图的三个App都利用动画在开屏页和内容页之间建立了无缝的桥梁。
Google,TinyFax和Cinamatic这些App利用动画将图标巧妙地转换成内容。
同样上面的三个App虽然使用的动画不算很细腻,也能完成从初始页到内容的过渡。
有些应用的动效则保持简单,如上图只将标志作为突出展示。
Chick-fil-A在开屏页上添加提示动画,成功将用户引导到内容页。
对于大多数应用来说,使用开屏页+骨架屏的形式更有意义,因为轻量级的应用通常加载速度非常快,骨架屏能获得更流畅的体验。
这些应用在启动页面预加载主页的内容,Breathe(中间)使用与主页内容相似的彩色骨架。Transit(右边)使用地图的骨架作为启动页,加载完成后方便用户直接点击。
上图的应用通过预加载和动画来把握时间,给人一种“即将到来”的印象。
和前面的应用相比,Snow 、Dribbble和Launch Pro使用的骨架状态很少。
有些App启动时需要加载大量数据,例如视频、音频,所以需要大量加载时间。
对于这类应用,稍微长一点的动画更有意义。 随着数据的缓存和加载时间的缩短,动画可以变得越来越短。
上图的App使用动画来加载数据,给用户带来反馈的时间。
Clashem,Tumbleweed和Chefsfeed使用有趣的动画在加载数据的同时又加强了品牌体验。
看了这么多案例,启动画面到底要显示多长时间呢? 这应该考虑应用的配置和加载数据需要的时间。
自定义启动体验以适应不同的使用时间和用户:
· 各个阶段的用户要有不一样的启动体验;
· 先考虑应用的大小再选择合理的启动页;
· 用图像传达信息,动画作为引导;
· 尽可能使用独特的图标来进行品牌推广。
希望文章能够让你有所收获~
精彩推荐:
1、聊聊卡片式设计的运用
2、案例分析:栅格系统的布局设计
3、如何设计深色模式?这3点因素需要考虑
4、深度解析:服务蓝图的应用逻辑 设计
微信7.0.0版本更新后,腾讯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发布朋友圈引用王阳明的名言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有网友解读,微信学习心学大师王阳明,将要关注“人的内心”,即用户体验,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心外无物的世界是简单的,也是强大的。之所以能调控自己的心而影响到物,因为物都在心中,这是“阳明心学”的真谛。放下内心的执着与烦恼,让自己的内心归于平静,才能感受到大千世界的美好。当一个人心静如水,与自然合而为一时,心便和自然一样宽阔,能窥见更多的真理。
更直接的是这种花。此花名“秋英”它和现在英语中指代“宇宙”的cosmos一词拼写一模一样。难道说,微信选择秋英作为开机画面,是在暗中呼应上一版的地球卫星图像么?秋英Cosmos bipinnatus,也叫大波斯菊。虽然名字里带着“波斯”,但其实是一种原产墨西哥高原的一年生草本菊科植物。Kosmos本意是指“秩序、有序排列”,据信最早是毕达哥拉斯用这个词来指代宇宙的,当然他想说的应该是“布满星座的苍穹”。
虽然在英语里,早在十三世纪的时候就有用cosmos指代宇宙,但是这个用法真正流行起来还是在1848年,那一年,亚历山大·冯·洪堡描述地球自然地理的著作《宇宙》(Kosmos)被翻译成了英语。虽然怕阴、怕冷、怕热,但是因为繁殖力强,因此还算是非常好养活的,在温带地区广有逸生现象。
此前的微信小人看地球开屏,微信团队曾透露称:“非洲大陆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地,我们将非洲上空的云图作为启动页的背景图,也希望将‘起源’之意赋予
此前的微信小人看地球开屏,这次,更是有网友直接评论:开花就对了……
不过,分析来分析去,封面还是改了,至于含义就像莎士比亚说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大概要求:1. 和APP的首页保持一致性;2. 避免包含文字字符;3. 不要过于吸引用户的注意;4. 不要做广告。
我么看HOUZZ是怎么做的:
可以看出,HOUZZ规范化的按照iOS HIG进行了launch screen 页面的设计。同样的APP推荐:fb ins。
而在Android端:
MD规范写明:1. launch页面和in-app页面保持无缝链接;2. 可以作为品牌的瞬时曝光。
虽然并没有像HIG一般强调保持和首页的一致性,但也强调了和内页的无缝衔接。
而HOUZZ可能对自己的品牌已经有了足够的信心,并没有在Android系统下制作brand展示,而是一张大白页面。而由于前两天Airbnb刚迎来了自己的中文名字“爱彼迎”,所以在launch页面做了宣传如下:
可以看出爱彼迎公司在launch页面设计上的讲究:Android应用的设计迎合了MD的第二点——品牌宣传;iOS应用为了避免对用户的干扰(HIG的第三点),而将品牌做了灰度处理,同时保留了和首页一致的TAB BAR位置。
更新的分割线
launch screen的显示时间是不可控的。
为什么?!
因为“我是你爸爸”。
这也就很好的解释了,现在众多的launch都是假冒的。。。
一、什么是开屏广告?
用户在打开App的时候,除了能看到App的品牌宣传页之外还能看到区别于宣传页的图片/视频内容,这个内容就是开屏广告,一般会带有“广告”、“跳过”等文字/icon标识,下图为抖音的开屏广告。
开屏广告的展示时长一般在3-5s左右,展示完后会自动关闭并进入App首页。大多数开屏广告都是可点击的,点击后可在App内打开落地页或者唤醒其它第三方App。
对于开屏广告,表现形式主要是图片或者视频,目前市面上大多数App的开屏广告素材主要以图片为主,同时市场正逐步的向视频素材靠近,主要集中在娱乐类App
下面所写启动页内容,包含启动页、开屏广告、引导页、品牌展示等。
1)按能否跳过启动页分类:
2)按启动页页数分类:
3)按启动页更新频率分类:
4)按照是否跳出启动页分类:
动态图片类型的APP启动页,多见是企业logo或slogan动态加载,例如滴滴出行、优步。
短视频形式的启动页,时间基本上已经超过2-3秒,故很少有APP启动页是采用短视频的。
引导页建议由前端加载显示,不需要在后台上传推送给前端
PS: 展示频率规则参考
用户第一次打开当前版本展示,后续打开不再展示,当检测到有新版本更新时再展示(根据业务需求调整展示频率),引导面一般采用3-4个页面为佳,因每个页面需要手动滑动所以用户每次启动都展示会造成用户的反感,增加进入首页成本。
设置一个启动后在页面全屏幕播放的视频
设置计时器5秒以后自动关闭
根据UI设计添加「关闭按钮」,保证用户可以关闭广告。
以上就是大概的操作步骤,望采纳哦~
在电商设计中,Banner是设计最多的一个,只要有新品、专题、直通车出来,都需要示一个有力的Banner。
Banner组成要素包含4个方面:文案、商品/模特、背景、点缀物(可有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