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间污水管的施工的一些规范要求
一、涉及污(排)水管施工的有关规范:
给水排水设计基本术语标准 GBJ 125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GB/T 50106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
建筑中水设计规范 GB 50336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2
建筑给水聚乙烯类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T 98
建筑给水聚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范 GB/T 50349
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T 29
二、卫生间污水管施工的规范要求摘录
3.3.5 在同一房间内,同类型的采暖设备、卫生器具及管道配件,除有特殊要求外,应安装在同一高度上。
3.3. 6 明装管道成排安装时,直线部分应互相平行。曲线部分:当管道水平或垂直并行时,应与直线部分保持等距;管道水平上下并行时,弯管部分的曲率半径应一致。
3.3.7 管道支、吊、托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位置正确,埋设应平整牢固。
2 固定支架与管道接触应紧密,固定应牢靠。
3 滑动支架应灵活,滑托与滑槽两侧间应留有3~5mm的间隙,纵向移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6 固定在建筑结构上的管道支、吊架不得影响结构的安全。
3.3.13 管道穿过墙壁和楼板,应设置金属或塑料套管。
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20mm;
安装在卫生间及厨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底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
安装在墙壁内的套管其两端与饰面相平。
穿过楼板的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应用阻燃密实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实,端面光滑。穿墙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宜用阻燃密实材料填实,且端面应光滑。管道的接口不得设在套管内。
3.3.15 管道接口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道采用粘接接口,管端插入承口的深度不得小于表3.3.15的规定。
表3.3.15 管端插入承口的深度
2 熔接连接管道的结合面应有一均匀的熔接圈,不得出现局部熔瘤或熔接圈凸凹不匀现象。
3 采用橡胶圈接口的管道,允许沿曲线敷设,每个接口的最大偏转角不得超过2”。
7 承插口采用水泥捻口时,油麻必须清洁、填塞密实,水泥捻入并密实饱满,其接口面凹入承口边缘的深度不得大于2mm.
8 卡箍(套)式连接两管口端应平整\无缝隙,沟槽应均匀,卡紧螺栓后管道应平直,卡箍(套)安装方向应一致.
3.3.16 各种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做水压试验,非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做灌水试验.
5.1.2生活污水管道应使用塑料管、铸铁管或混凝土管(由成组洗脸盆或饮用喷水器具的排水短管,可使用钢管)。
5.2.1隐蔽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在隐蔽前作灌水试验,其灌水高度应不低于底层卫生器具的上边缘或底层地面高度。
5.2.2 生活污水铸铁管道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或本规范表5。2。2的规定
5.2.3 生活污水塑料管道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或本规范表5.2.3的规定。
5.2.4排水塑料管必须按设计要求及位置装设伸缩节。如设计无要求时,伸缩节间距不得大于4m。高层建筑中明设排水塑料管道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阻火圈或防火套管。
5.2.5排水主立管及水平干管管道均应做通球试验,通球球径不小于排水管道管的2/3,通球必须达到100%。
5.2.6在生活污水管道上设置的检查口或清扫口,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立管上应每隔一层设置一个检查口,但在最底层和有卫生器具的最高层必须设置。如为两层建筑时,可仅在底层设置立管检查口;如有乙字弯管时,则在该层乙字弯管的上部设置检查口。检查口中心高度距操作地面—般为lm,允许偏差土20mm。;检查 口的朝向应便于检修。暗装立管,在检查口处应安装检修门。
2 在连接2个及2个以上大便器或3个及3个以上卫生器具的污水横管上应设置清扫口。当污水管在楼板下悬吊敷设时,可将清扫口设在上一层楼地面上,污水管起点的清扫口与管道相垂直的墙面距离不得小于200mm;若污水管起点设置堵头代替清扫口时,与墙面距离不得小于400mm.
3 在转角小于135°的污水横管上,应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
4 污水横管的直线管段,应按设计要求的距离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
5.2.7 埋在地下或地板下的排水管道的检查口,应设在检查井内。井底表面标高与检查口的法兰相平,井底表面应有5%坡度,坡向检查口。
5.2.8 金属排水管道上的吊钩或卡箍应固定在承重结构上.固定件间距:横管不大于2m立管不大于3m。楼层高度小于或等于4m,立管可安装1个固定件。立管底部的弯管处应设支墩或采取固定措施。
5.2.9 排水塑料管道支、吊架间距应符合表5.2.9的规定。
5.2.10 排水通气管不得与风道或烟道连接,具应符合下列规定:
l 通气管应高出屋面300mrn,但必须大于最大积雪厚度。
2 在通气管出口 4m以内有门、窗时,通气管应高出门、窗顶600rum或引向无门、窗一侧。
3 在经常有人停留的平屋顶上,通气管应高出屋面2m,并应根据防雷要求设置防雷装置。
7.4 卫生器具排水管道安装主控项目
7.4.1 与排水横管连接的各卫生器具的受水口和立管省均应采取妥善可靠的固定措施;管道与楼板的接合部位应采取牢固可靠的防渗、防漏措施。
7.4.2 连接卫生器具的排水管道接口应紧密下漏,其固定支架、管卡等支撑位置应正确、牢固,与管道的接触应平整。
7.4.3 卫生器具排水管道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4.3的规定。
7.4.4 连接卫生器具的排水管管径和最小坡度,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表7.4.4的规定。
表7.4.4 连接卫生器具的排水管管径和最小坡度
卫生间pvc支管安装出结构面的尺寸,规范并无详细明示。一般按标准图集或常规做法,留置高于建筑楼地面30~40mm。
附参考图(摘自96S406标准图集)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2002对卫生间排水管离顶板的距离没有做出具体规定。在设计规范和工艺标准中最小间距不得小于20毫米;一般施工都留50毫米的最小间距。
《建筑给水硬聚氯乙烯管道设计与施工验收规程》第4.4.6条规定:“塑料管道穿过楼板时,必须设置套管,套管可采用塑料管;穿屋面时必须采用金属套管。套管应高出地面、屋面不小于100mm,并采取严格的防水措施。”
扩展资料
卫生间排水管的安装办法:
(1)排水管的埋深取决于室外排水管道标高并符合设计要求,排出管与室外排水管道一般采用管顶平接,其水流转角不小于90o若采用排出管跌水连接且跌落差大于0.3m,其水流转角不受限制。室外埋设时须保证管道有足够的覆士深度以满足防冻、防压要求。
(2)安装托、吊排出管要先搭设架子,将托架按设计坡度栽好或栽好吊卡,量准吊杆尺寸将预制好的管道托、吊牢固,横管支承件间距不大于2m。
(3)托、吊排出管在吊顶内者,在吊顶前需做闭水试验,按隐蔽工程项目办理隐检手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卫生间排水装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卫生间的冷热水管要分开点距离不要太近。淋浴水管高度在1.8M--2.1M之间。
2、卫生间水管的安装,一般水管走顶不走地,各冷、热水出水水口必须水平,一般左热右凉,管路铺设需横平坚直,布局走向要安全合理。管卡位置及管道坡度等均应符合规范要求。各类阀门安装应位置正确且平正,便于使用和维修。
3、冷、热水管均为入墙做法,开槽时需检查槽的深度,冷热水管不能同槽。
4、安装热水器进出水口时,进水的阀门和进气的阀门一定要考虑并应安装在相应的位置。
水管安装注意事项:
1、进水应设有室内总阀,安装前必须检查水管及连接配件是否有破损、砂眼、裂纹等现象。
2、安装厨、卫管道时,管道在出墙的尺寸应考虑到墙砖贴好后的最后尺寸,即预先考虑墙砖的厚度。
3、墙体内、地面下,尽可能少用或不用连接配件,以减少渗漏隐患点。连接配件的安装要保证牢固、无渗漏。
4、设计水管时应考虑洗衣机的用水龙头安装位置,下水的布置。同时注意电源插座的位置是否合适。厨房厨柜内放滚筒洗衣机一定要确定好洗衣机和厨柜的尺寸,以便留好上下水的位置。
5、水路改造完毕要做管道压力实验,实验压力不应该小于0.6MPa。时间为20-30分钟。
6、淋浴混水阀的左右位置正确,且装在浴缸中间(先确定浴缸尺寸),高度为浴缸上中150-200mm,按摩浴缸根据型号进行出水口预留。混水阀孔距一般保持在(暗装)150mm,(明装)100 mm,连杆式淋浴器要根据房高和业主个人需要来确定出水口位置。
7、坐便器的进水出口尽量安置在能被坐便器挡住视线的地方。连体坐便器要根据型号来确定出水口的位置,一般要留在马桶下水口正中左方200 mm处。
8、墙面上给水预留口(弯头)的高度要适当,既要方便维修,又要尽可能少让软管暴露在外,并且不另加接软管,给人以简洁、美观的视觉。对下方没有柜子的立柱盆一类的洁具,预留口高度,一般应设在地面上500-600mm左右。立柱盆下水口应设置在立柱底部中心或立柱背后,尽可能用立柱遮挡。壁挂式洗脸盆(无立柱、无柜子)的排水管一定要采用从墙面引出弯头的横排方式设置下水管
立管:在1M高度安装检修口;
支管:最低(距地)1900mm
其它尺寸及安装位置,应查阅给排水平面图、系统图。
2、其次+0.5米*接排水设备的数量厨房排水支管长度=在平面图上将各种规格管子的长度。
3、最后量出+0.3米*接排水设备的数量。支管也称为配水管,是将水从立管输送至各个房间的管段。支管是同层内配不和管道,起至主管终至配水龙头或卫生器具的配水阀门。
排水管径:有大便器就需要DN100的管径,小便器3个以上需DN75的管径,洗脸盆需要DN32的管径。
给水管径:大便器需要DN25的管径,小便器需要DN15的管径,洗脸盆需要DN15的管径,淋浴器需要DN15的管径。
GB 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表3.1.14给出了卫生器具的给水定额流量、当量、连接管公称管径和最低工作压力表。表4.4.4给出了卫生器具的排水流量、当量、排水管的管径表。建筑给排水的卫生间给水和排水管径应该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表中数据确定。
扩展资料: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第3。4。11条公共食堂厨房内的污水采用管道排除时、其管径应比计算管径大一级、但干管管径不得小于100mm、支管管径不得小于75mm。
第3。4。11A条多层住宅厨房间的立管管径不宜小于75mm。
第3。4。12条医院污物洗涤间内洗涤盆(池)和污水盆(池)的排水管管径、不得小于75mm。
第3。4。13条小便槽或连接3个及3个以上的小便器、其污水支管管径、不宜小于75mm。
第3。4。14条生活排水立管的最大排水能力、应按表3。4。14-1和表3。4。14-2确定。但立管管径不得小于所连接的横支管管径。
设有通气的生活排水立管最大排水能力表3。4。14-1
不通气的生活排水立管的最大排水能力表3。4。14-2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民用及一般工业建筑室内生活排水、雨水及有酸碱性的排水管道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要求:
2.1.1 管材为硬质聚氯乙烯(UPVC)。所用粘接剂应是同一厂家配套产品,应与卫生洁具连接相适宜,并有产品合格证及说明书。
2.1.2 管材内外表层应光滑,无气泡、裂纹,管壁薄厚均匀,色泽一致。直管段挠度不大于l%。管件造型应规矩、光滑,无毛刺。承口应有梢度,并与插口配套。
2.1.3 其它材料:粘接剂、型钢、圆钢、卡件、螺栓、螺母、肥皂等。
2.2 主要机具:
2.2.1 手电钻、冲击钻、手锯、铣口器、钢刮板、活扳手、手锤、水平尺、套丝板、毛刷、棉布、线坠等。
2.3 作业条件:
2.3.1 埋设管道,应措好槽沟,槽沟要平直,必须有坡度,沟底夯实。
2.3.2 暗装管道(包括设备层、竖井、吊顶内的管道)首先应核对各种管道的标高、坐标的排列有无矛盾。预留孔洞、预埋件已配合完成。土建模板已拆除,操作场地清理干净,安装高度超过3.5m应搭好架子。
2.3.3 室内明装管道要与结构进度相隔二层的条件下进行安装。室内地平线应弹好,初装修抹灰工程已完成。安装场地无障碍物。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安装准备 → 预制加工 → 干管安装 → 立管安装 → 支管安装 → 卡件固定 →
封口堵洞 → 闭水试验 → 通水试验
3.2 预制加工:根据图纸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按预留口位置测量尺寸,绘制加工草图。根据草图量好管道尺寸,进行断管。断口要平齐,用铣刀或刮刀除掉断口内外飞刺,外棱铣出15°角。粘接前应对承插口先插入试验,不得全部插入,一般为承口的3/4深度。试插合格后,用棉布将承插口需粘接部位的水分、灰尘擦拭干净。如有油污需用丙酮除掉。用毛刷涂抹粘接剂,先涂抹承口后涂抹插口,随即用力垂直插入,插入粘接时将插口稍作转动,以利粘接剂分布均匀,约30s至1min即可粘接牢固。粘牢后立即将溢出的粘接剂擦拭干净。多口粘连时应注意预留口方向。
3.3 干管安装:首先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的坐标、标高预留槽洞或预埋套管。埋入地下时,按设计坐标、标高、坡向、坡度开挖槽沟并夯实。采用托吊管安装时应按设计坐标、标高、坡向做好托、吊架。施工条件具备时,将预制加工好的管段,按编号运至安装部位进行安装。各管段粘连时也必须按粘接工艺依次进行。全部粘连后,管道要直,坡度均匀,各预留口位置准确。安装立管需装伸缩节,伸缩节上沿距地坪或蹲便台70~100mm。干管安装完后应做闭水试验,出口用充气橡胶堵封闭,达到不渗漏,水位不下降为合格。地下埋设管道应先用细砂回填至管上皮100mm,上覆过筛土,夯实时勿碰损管道。托吊管粘牢后再按水流方向找坡度。最后将预留口封严和堵洞。
3.4 立管安装:首先按设计坐标要求,将洞口预留或后剔,洞口尺寸不得过大,更不可损伤受力钢筋。安装前清理场地,根据需要支搭操作平台。将已预制好的立管运到安装部位。首先清理已预留的伸缩节,将锁母拧下,取出U型橡胶圈,清理杂物。复查上层洞口是否合适。立管插入端应先划好插入长度标记,然后涂上肥皂液,套上锁母及U型橡胶圈。安装时先将立管上端伸入上一层洞口内,垂直用力插入至标记为止(一般预留胀缩量为20~30mm)。合适后即用自制U型钢制抱卡紧固于伸缩节上沿。然后找正找直,并测量顶板距三通口中心是否符合要求。无误后即可堵洞,并将上层预留伸缩节封严。
3.5 支管安装:首先剔出吊卡孔洞或复查预埋件是否合适。清理场地,按需要支搭操作平台。将预制好的支管按编号运至现场。清除各粘接部位的污物及水分。将支管水平初步吊起,徐抹粘接剂,用力推入预留管口。根据管段长度调整好坡度。合适后固定卡架,封闭各预留管口和堵洞。
3.6 器具连接管安装:核查建筑物地面、墙面做法、厚度。找出预留口坐标、标高。然后按准确尺寸修整预留洞口。分部位实测尺寸做记录,并预制加工、编号。安装粘接时,必须将预留管口清理干净,再进行粘接。粘牢后找正、找直,封闭管口和堵洞。打开下一层立管扫除口,用充气橡胶堵封闭上部,进行闭水试验。合格后,撤去橡胶堵,封好扫除口。
3.7 排水管道安装后,按规定要求必须进行闭水试验。凡属隐蔽暗装管道必须按分项工序进行。卫生洁具及设备安装后,必须进行通水通球试验。且应在油漆粉刷最后一道工序前进行。
3.8 地下埋设管道及出屋顶透气立管如不采用硬质聚氯乙烯排水管件而采用下水铸铁管件时,可采用水泥捻口。为防止渗漏,塑料管插接处用粗砂纸将塑料管横向打磨粗糙。
3.9 粘接剂易挥发,使用后应随时封盖。冬季施工进行粘接时,凝固时间为2~3min。粘接场所应通风良好,远离明火。
第三点是地漏位置的选择。由于有的卫生间比较大,所以我们要合理的选择好地漏的安装位置。个人给大家建议是这样来做的:我们的淋浴间内在靠近墙角的位置,最好要安装一个地漏。然后淋浴间到外面,在我们经常使用拖布桶的位置也要预留一个地漏,再找坡的时候分别向这两个地漏进行找坡。
如果我们的卫生间那做好了以上的三点,也就是管道坡度,然后是地面向地漏的坡度以及地漏数量的选择,个人相信我们家的卫生间地面就再也不会出现存水的现象了。当然了,家里的地漏堵塞,那又另当别论。卫生间的防水
一开始,家居杂坛就给大家说,卫生间内的水是包括两个方面的;一是排水,二是防水。我们只有做好了这两个方面,那样才能保证我们卫生间地面以后可以保持一个不会漏水干燥的一个状态。 所以在这里才给简单的给大家说一说卫生间防水的做法。现在的卫生间内部的防水,基本都是使用的柔性的防水材料,来进行做防水的施工。还有的地方使用的是丙纶防水材料来进行做防水。大部分地区使用的是聚合物水泥胶浆防水涂料。 防水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几点,这几点其实家居杂坛以前都给大家分享过:第一点就是基层的处理基层必须处理好,再来粉刷防水涂料。第二点就是各个薄弱环节,包括管道跟部,墙的根部,要做加强的处理。第三点就是大面积的防水要有一定的涂抹的厚度。第四点就是一定要按照规范的要求来做闭水实验,而且闭水实验建议大家最好要做两次。结束语
关于如何做才能保证卫生间内的排水通畅的问题,家居杂坛给大家提供的是三点建议,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更好的意见或者是建议的话,也欢迎大家分享出来,以供我们共同交流探讨学习,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