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变釉砖的四个角起白是什么原因?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作为窑变釉瓷器实际上际上是以铜为着色剂,相应气息相应的窑变,特征的变化,而铜离子在高温下是不稳定的,如果窑温过高铜离子散失,窑温过低铜离子会变成黑色或灰色。。您的这个问题问到了,窑变釉瓷砖的四个角会发白,那么也就是铜离子经过高温以后散失了,祝您心想事成,开心每一天,每一生。
窑变马赛克有什么特点
窑变马赛克是一种传统的马赛克类型,其制作工艺相对古老。马赛克的外形和色彩虽没有其他类别的马赛克丰富,可是它却并没有被人遗忘。马赛克的特征和用途依然为大众所知,并得到许多人的喜爱。在其他琳琅满目的大方瓷砖中,马赛克精细玲珑的姿态,复古典雅的风格更是显眼。这也许正是马赛克还无法被取代的原因,也是马赛克自身的一个特点。
这个问题我觉得要分开来看,是不是失误要看这个花纹到底是不是生产者最初就预计到并想要的。如果是最开始设计好的,生产者就是想要这种花纹,那我想这就是正常的。如果他本来没想有这种花纹,最后却出现了这种花纹,那么不管这个花纹好看不好看,那都是失误。
我之前曾经看到过一个关于瓷砖生产商的故事。是一位女企业家,她想生产一种新的瓷砖来得到一个采购商的订单。后来但是没想到天不遂人愿,在最后烧制样品的时候天气突变,烧制过程中发生了窑变。结果烧制出来的颜色和预期的不一样。我们都可以明白,这就是失误。
后来这位女企业家不垦放弃,就拿着这个窑变的变异品去找采购商。没想到这个采购商竟然非常喜欢这种窑变后的釉色,希望可以采购大量的这种瓷砖。为了满足采购商的要求,她们又开始模仿窑变时的天气等情况,故意烧制这种窑变的颜色,这个时候虽然烧出来的颜色和窑变的时候是一样的,但是却不是失误而是正常工艺。
可能我们现在看到的许多瓷砖颜色和花纹在最开始出现的时候都是偶然的失误,但是后来大家把这种失误利用起来的时候这些失误就不再是失误了。而是大家对于一种偶然发现的技术的利用。这种利用固然有一些不可控性在里面,但是总的还是好的。
我们购买的瓷砖要判断是不是出现的失误,其实也是比较简单的。我们可以拿有花纹的瓷砖和其他同一款的瓷砖进行比较,如果大部分都没有花纹但是偶尔有那么一两块瓷砖有,那毫无疑问就是一个失误,这几块有花纹的瓷砖是出了问题的残次品;如果同一款的花纹都有类似的花纹,那就不是失误而是特意做出来的。其实在这个说法还是有一个小漏洞的,那就是你买的那批瓷砖就是一批残次品,其实是一大批没有花纹的瓷砖里面里面挑出来的出现失误有了花纹的瓷砖。这样就要看一下花纹是不是相似,花纹是不是美观。如果大致相似并且美观就是故意做的,否则可能就是一批残次品。
2、马赛克是一种一粒粒的小砖铺贴在纸头上的建筑材料马赛克分类如下
1按材质分 水晶马赛克 玻璃马赛克 陶瓷马赛克 金属马赛克 石材马赛克
2按专业名字分 水晶4MM马赛克 水晶8MM马赛克 电镀马赛克 镜面马赛克 磨边镜面马赛克 不锈钢马赛克 铝塑马赛克 大理石马赛克 文化石马赛克 金箔马赛克 动感马赛克 水晶石材马赛克 窑变马赛克 贝壳马赛克 椰壳马赛克 实木马赛克 船木马赛克
3、马赛克(mosaic)原义为:镶嵌,镶嵌图案,镶嵌工艺。发源于古希腊。早期希腊人的大理石马赛克最常用黑色与白色来相互搭配。只有权威的统治者及有钱的富人才请得起工匠、购得起材料来表现此奢侈的艺术。发展到晚期的希腊马赛克时,艺术家为了更多元化地丰富起作品,他们开始需要更小的碎石片,并自己切割小石头来完成一幅马赛克。
4、概括起来说,凡是开窑后得到的马赛克产品,在色、彩、形、音、质等方面发生引人注意的特异变化,都可以说是“窑变马赛克”。首先应该了解什么是“窑变”什么是“马赛克“窑变”在前面已经提到,窑变不止表现在釉色上,还表现在其它方面。它的含义很多,范围颇广。概括起来说,凡是开窑后得到的马赛克产品,在色、彩、形、音、质等方面发生引人注意的特异变化,都可以说是“窑变马赛克”,我们通常说的高温釉有两种。一种为高温颜色釉,另一种为高温窑变颜色釉。高温颜色釉与高温窑变颜色釉的着色剂分子、发色肤理、色质都有着本质的区别。关键因素在“窑变”的特质里。比如蓝颜色釉与窑变蓝花釉,从字面上看都是蓝色,但蓝的现象不同。蓝釉是一种很普通的釉,平淡无奇,只不过深浅变化而异,而窑变蓝花釉却不同,在高温熔化时晶料物质在表层形成垂流的雨线,釉色随着窑内的温度变化而变化,与蓝底色釉隐约互动,幻化出五彩缤纷的色彩,给人一种律动感、韵律美以及所触发的丰富的艺术联想,古人就用“峡峪飞瀑兔丝缕”来形象的比喻窑变花釉的神奇美妙。 "马赛克"是已知最古老的装饰艺术之一,它是使用小瓷砖或小陶片创造出的图案。在现代,马赛克更多的是属于瓷砖的一种,它是一种特殊存在方式的砖,一般由数十块小块的砖组成一个相对的大砖。它以小巧玲珑、色彩斑斓的特点被广泛使用于室内小面积地面、墙面和室外大小幅墙面和地面。马赛克由于体积较小,可以作一些拼图,产生渐变效果。如果你的卫生间大,照明效果好,可以选择,清洗肯定比其他瓷砖好。
1938生于台中县清水镇,受教于清水国小、彰化中学、台北工专电机科。
1962-64进入中国生产力中心与贸易中心所举办的第一届窑业工程人员训练班。
1963进入北投王冠窑业瓷砖窑业工厂担任技术课长。
1964赴日本国立通产省名古屋工业技术试验所陶瓷部深造,师事加藤悦三(kato)、金冈繁人(Kaneoka)等。
1964-74 于瓷砖窑业工厂从事釉药研究与窑业生产技术指导,期间并首创窑变釉瓷砖。
1972-75应画家颜水龙之邀担任实践家专美工科陶艺老师。
1974租屋于士林中正路213巷,积极地于家中从事釉药研究,并在屋内仅一坪的角落处亲手设计打造出生平第一个瓦斯窑,是年烧制出第一件作品—宝石红釉杯。为试探其评价如何,乃首次(亦是唯一一次)主动拿作品至古董街寻求鉴赏,因所受评价极高自此索求者日众,此一事件乃为其创作揭开序曲。
1974辞去瓷砖窑业工厂工作后,受聘于莺歌隧道窑场任职技术顾问与厂长,负责配釉、开工运转等等工作。接着,应友人之邀于莺歌合伙制作瓷器,专研于配釉与烧窑,其种类涵括各种高温红釉、钧窑、天目釉、铁釉等等,后则因合伙人要求增资而不得不离办厂。
1974独自在莺歌租了一间小工作室从事研究创作,另于邻近处租窑以暂时解决烧窑问题。
1975-76为了能专心创作并打造属于自己的窑,乃迁至北投杏林三路。此时期作品几乎为自创的各类小型器物,亦开始接受如台湾与香港古董商及艺品店的各种订制,种类包括天目、钧窑、红釉、桃花红、民窑青花、越窑青瓷等等。自此,晓芳窑的发展方向已略具雏形。
1976这时期为求精进,故不时造访故宫研究历代陶瓷,有一次因神态过于投入而引起当时瓷器组组长董依华的注意,之后经该组长向上级反应,始能破例让他以最直接的方式赏析故宫的镇馆之宝—红釉观音瓶。
1977强台来袭造成工作室淹水成灾,为求家人与工作的安全,遂搬迁至北投锡安巷筑窑,之后并陆续训练、培养若干工作人员以协助日后发展之各项专业所需,故此时期创作所之陶瓷器品项日增,几能涵盖历代名窑菁华,种类包含白瓷、青瓷、龙泉瓷、元明清风格各异的青花瓷及釉里红瓷、五彩、斗彩、粉彩瓷等。晓芳窑的规模自此乃逐渐趋于完备,并为之后多元的创作方向奠定基础。
1978-83结识张大千先生,之后曾专为其研发制作极多种以书房陈设及使用为主的器物,亦承制多年大风堂馈赠所用之礼品,种类多为桃花红、宝石红、豆青、影青、米色釉等等单色釉瓷。其于八十四岁时(1982年),曾专为花瓶绘了一幅岁梅图,以供蔡晓芳先生转印于其上以做为其亲朋之赠礼,此或为大千先生唯一以陶瓷形式呈现之作。
1978-85受日本茶道界专家委托,制作一系列多为自用之(成套)日本茶道专用器物,种类以青瓷、青花与釉里红为主,其中亦包含仿制日本古董茶器。因晓芳窑之作品已渐受海内外各界人士所肯定,故时有委托制作之请迄今未曾间断。但相较于自创之作品,海外委托制作之器物无论用土、釉色、纹样、器形甚至重量等均需讲究,部份更是与中国陶瓷大异其趣,以致其困难度相对增高,但无论其中遭遇多少困难挫折,最终却都能将器物以最完美状态的呈现。
1978-自日本东京、大阪、福冈、广岛等地的古董商订制,包括各种仿制中国与日本之古董瓷器。
1978-92期间获得台湾省优良手工业产品奖最优奖多次,品项则包含瓷器台灯、茶具、餐 具及花器等等不一而足。
1980-95期间外销香港MeiPin、美国旧金山、亚特兰大等地,并与其美国室内设计师讨论配合,开发创作一系列符合现代家居之装饰性或实用性器物,如台灯、鼓椅等。在此期间更研发出多种单色釉,包含红釉、牙白、豆青、深天蓝、桃红、天目黑、霁蓝、钧窑、窑变紫釉等等。
1981于历史博物馆展出之中日现代陶艺家作品展期间,日本美术评论家吉田耕三曾就此展特专文论及台日陶艺之现况(载于日本《陶》月刊﹐1981年5月第10号)。蔡晓芳当时虽未参展,但意外竟蒙其于文中评介谬赞(此为日本相关刊物对蔡晓芳作品的首次评论)。其于文中表示无法理解蔡晓芳竟能创作出如此多杰出之器物,其除惊讶外尚带着敬畏之情地视其为唯一超越日人之台湾陶艺家。
1982接受香港茶博物馆委托制作茶具。
1983接受历史博物馆委托制作瓷器,供各县市文化中心典藏展览。
1983为香港苏富比公司制作十周年纪念品—釉里红双鱼高足杯。
1983接受荷兰皇家委托研制数种传家之荷兰古董青花瓷盘。在可资参考左证之数据与实物均缺乏下仍完美重现出令荷兰女王惊艳之作品。
1983-00应故宫博物院前院长蒋复璁先生之请仿制五代、宋元明清之文物。蔡晓芳虽对此早有深厚的基础与成果,但仍兢竞业业地为了每一种釉色不断地实验研究,只为了能将古器物中各种细微变化完美重现,期间所承制的器物几乎涵盖历代官窑所有特出之釉色与器形,其品项之多早逾数百。十余年来所承制与自行创作之器物一方面作为故宫陈设展览之用,另外则多次以此随故宫之海外展览展出。
1984受中国妇女兰艺社(中华花艺协会前身)之邀,以古代诗文绘画中所描写之花器为蓝本,加上经验、想象与美学思维以挑战各种釉色与器形,成功地为中国古典插花艺术展重现多样古画中的花器。
1984晓芳窑作品展 Selb市 德国。
1984接受故宫委托为其新设之三希堂研制茶具,之后再应故宫之请承制乾隆书房(三希堂)内大部分之陶瓷陈设,虽过程中仅有一张照片为凭,却仍将其中制作难度极高之轿瓶与瓷如意等器物成功地重现。
1986汉城国际贸易博览会。
1986承制荷兰贵族一系列青花瓷餐具,重现中国古代外销瓷风格。
1987法国里昂国际商展。
1993制作一系列配合家居的实用器型外销德国,其中多为大型单色瓷器。
1994-96于日本名古屋丸善艺廊展展出土耳其(托普卡普宫殿博物馆)传世之陶瓷复制品展。托普卡普宫殿博物馆为土耳其15至19世纪之帝国中心,在其众多收藏中有许多造型特异之陶瓷器物。经画廊方面与馆方接洽后即委托晓芳窑承制,其仅凭书中所刊载之图录即重现许多经典特出之器物,此制作之难度虽高但最终之成品却惟妙惟肖地令人啧啧称奇。
1994迄今,近年来台湾之茗茶文化虽已极具特色,但相较之下,茶具的品项却显得较为单一与不足,普遍无法与各类茶叶、茶汤做最适切的搭配,此实为一大缺憾。为此,晓芳窑以多年来对宋瓷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研发开创出一系列深具人文况味与美学内蕴之汝窑茶器,之后更发展出许多单色釉茶具,如乳黄、牙白、定白、天青、铁斑等系列。经由这种种的努力与影响,进而带动国人对茶具的重视与品质的要求,让台湾的茶文化发展能兼具人文精神与更趋精致化。
1995受奥地利贵族之邀,为其研制古董彩绘家徽瓷盘与成套餐盘。
1996-00晓芳窑陶瓷艺术新纪元—釉之美 骋怀艺术中心 台中。在这段期间创作许多与之前十分不同之窑变釉系列,并设计出 各种具现代性之中大型器物。为求各釉彩之特色,乃依据各器物之造型调制出与其相配之釉药,加上多样且变化丰富的上釉方式与技巧,熟练的技术与未知的惊喜共同交织出窑变釉那动人的风情。
1997-99于日本名古屋丸善艺廊展出中国历代陶瓷器仿制品展,展出器物几以彩绘为主,其中包括三彩、五彩、斗彩、粉彩、青花、釉里红等,充分表现出各彩绘器物那种既细致、华丽、繁复,却又仍带着含蓄与粗犷的种种风情。
1999中国历代陶瓷器仿制品展 东京日本桥丸善艺廊 日本。
1998晓芳窑陶瓷展 手工业研究所台北展示中心。
1999-03应日本林源美术馆之邀,特与远州茶道宗家小堀宗庆共同研发多款结合其所收藏之古董家具与手工和服图样纹饰之器物。此项合作乃积极地结合两种不同艺术形式,彩绘精选之和风图样于如雪的中国白瓷之上,以突破一般人对于瓷器纹样之思维,使开创出兼具中日美学风格之器物。
2000为迎接千禧年的到来,乃接受故宫之委托制作千禧年纪念龙凤盘(千禧盘)以为其赠礼之用。
2000升龙展 名古屋丸善艺廊 日本。
2002农历春节马年特展 纽约中华新闻文化中心 纽约。
2002 台湾当代工艺 澳洲日本巡回展。
2002禅与生活 Asia Living亚细亚佳台北。
2002明式家具与晓芳窑的对话 广达计算机 林口。
2003古意与新颜.台湾彩绘陶瓷展陶艺博物馆 莺歌 。
2003北投.陶瓷.愿景—北投百年陶瓷回顾与创作展。凤甲美术馆 台北。
2003与国立台湾工艺研究所合作研发一套具台湾特色之精致餐具,由廖素慧小姐结合陶瓷、玻璃与竹等不同材质设计出天香餐具组,此乃晓芳窑首次以6-7种不同釉色配组为成套餐具,为一个难得的实验性尝试。
2003晓芳窑个展 Wissenschaftszentrum 德国波昂。2003 以汝窑菱式茶具组获文建会良品美器陶最美质奖。
2004沧海遗珠展 晓芳窑 台北。
2004基于长期以来对于地方文化的重视,乃承接北投文化基金会之委托复原大屯烧茶器。此为台湾北部早期烧制的茶器,在釉面质地、用土上均与现今大异其趣,也因此造成制作上要以何种面貌呈现研议再三,以致过程中迭遇瓶颈,最终仍克服其中的困难而将此失落文化中的一个环节完美地安装上,让先民的精神得以于当代重现。
2004以粉彩牙白地桃蝠品茗组获文建会优良产品陶最美质奖。2004 应邀于台湾设计博览会—食尚美学展出。
2004台中县立文化中心美术家接力展。
2005“时代的茶颜-话百年台湾茶具展”陶瓷博物馆 莺歌。
2006“解读‧创意密码学-台湾文化创意加值概念展”
2006“茶颜观色‧茶具工艺特展”总统府艺廊 工艺所台北展示中心 台北。
2004-06应故宫博物院之邀为北宋汝窑大展接受专访及制作纪念瓷片。
2007“茶颜-台湾‧茶具‧茶风景”特展于捷克, 文化建设委员会主办。
软瓷生产厂家是广东格美软瓷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地址:中山市东凤镇和泰村东富路厂房A区。
公司生产、销售新型环保的mcm软瓷、柔性石材、软瓷砖、柔性饰面砖等建筑材料.公司产品种类丰富,多种纹路多种规格,颜色可定制。
产品有A面劈开砖、R面劈开砖、G面劈开砖、K面劈开砖、窑变砖、板岩、平板砂岩、洞石、仿木纹、毛面花岗岩、软花岗岩、北美布纹石、麻绳等其他定制产品以及规格。
格美软瓷技术产品主要原料:
普通城建废弃泥土(包括黄土、红土、白土、黑土)、水泥弃块、瓷碴及石粉等无机物,都可成MCM系列产品的主要原料。经过30余道工艺流程复合改性后的土,具有很好的可塑性,科学界把这种优点的新材料命名为“MCM”。
所谓瓷砖,是以耐火的金属氧化物及半金属氧化物,经由研磨、混合、压制、施釉、烧结之过程,而形成之一种耐酸碱的瓷质或石质等之建筑或装饰之材料,总称之为磁砖。其原材料多由粘土、石英沙等等混合而成。
分类:
陶制砖、 炻质砖、 瓷质砖
吸水率(国标): 20%——10% 10%——0.5% 0.5%以下
轧机吨位: 1500吨 2500吨 7200吨以上
瓷质砖又分为: 全瓷玻化抛光砖、 全瓷仿古砖
概论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瓷砖方面的内容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 釉面砖
1、顾名思义,釉面砖就是砖的表面经过烧釉处理的砖。它基于原材料的分别,可分为两种:
1) 陶制釉面砖,即由陶土烧制而成,吸水率较高,强度相对较低。其主要特征是背面颜色为红色。
2) 瓷制釉面砖,即由瓷土烧制而成,吸水率较低,强度相对较高。其主要特征是背面颜色是灰白色。
要注意的是,上面所说的吸水率和强度的比较都是相对的,目前也有一些陶制釉面砖的吸水率和强度比瓷制釉面砖好的。
2、釉面砖的釉面根据光泽的不同,还可以分为下面两种:
1) 亮光釉面砖。适合于制造"干净"的效果。
2) 哑光釉面砖。适合于制造"时尚"的效果。
3、常见问题
釉面砖是装修中最常见的砖种,由于色彩图案丰富,而且防污能力强,被广泛使用于墙面和地面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有两方面:
1) 龟裂
龟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坯与釉层间的应力超出了坯釉间的热膨胀系数之差。当釉面比坯的热膨胀系数大,冷却时釉的收缩大于坯体,釉会受拉伸应力,当拉伸应力大于釉层所能承受的极限强度时,就会产生龟裂现象。
2) 背渗
不管那一种砖,吸水都是自然的,但当坯体密度过于疏松时,就不仅是吸水的问题了,而是渗水泥的问题。即水泥的污水会渗透到表面。
二、 通体砖
通体砖的表面不上釉,而且正面和反面的材质和色泽一致,因此得名。
通体砖是一种耐磨砖,虽然现在还有渗花通体砖等品种,但相对来说,其花色比不上釉面砖。由于目前的室内设计越来越倾向于素色设计,所以通体砖也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被广泛使用于厅堂、过道和室外走道等装修项目的地面,一般较少会使用于墙面,而多数的防滑砖都属于通体砖。
三、 抛光砖
抛光砖就是通体坯体的表面经过打磨而成的一种光亮的砖种。抛光砖属于通体砖的一种。相对于通体砖的平面粗糙而言,抛光砖就要光洁多了。抛光砖性质坚硬耐磨,适合在除洗手间、厨房和室内环境以外的多数室内空间中使用。在运用渗花技术的基础上,抛光砖可以做出各种仿石、仿木效果。
也许是业内的大意,也许是业内的故意,抛光砖却留下了一个致命的缺点:易脏。这是抛光砖在抛光时留下的凹凸气孔造成的,这些气孔会藏污纳垢,以致抛光砖谈污色变,甚至一些茶水倒在抛光砖上都回天无力。
也许大家意识到这点,在后来一些质量好的抛光砖在出厂时都加了一层防污层,但这层防污层又使抛光砖失去了通体砖的效果。如果要继续通体,就只好继续刷防污层了。装修界也有在施工前打上水蜡以防粘污的做法。
瓷砖工艺
生产流程
渗花砖
采石料—→配料—→球磨—→过筛/除铁—→喷雾干燥—→砖坯高压成型 —→坯体干燥—→印花—→高温烧结—→抛光—→磨边
磁片
采泥料—→压坯—→干燥—→砖坯压成型—→坯体干燥—→高温烧结—→施釉—→高温烧结(也有一次烧成的)—→磨边
陶瓷原料
陶瓷原料主要来自岩石,而岩石大体都是由硅和铝构成的。陶瓷也是用这类岩石作原料,经过人工加热使之坚固,很类似火成岩的生成。因此从化学上来说,陶瓷的成分与岩石的成分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如果是硅和铝所构成的陶瓷,其主要原料有以下几种:
1、石英——化学成分是纯粹的二氧化硅(SiO2),又名硅石。这种矿物即使碎成细粉也无粘性,可用来弥补陶瓷原料过粘的缺点。在780℃以上时便不稳定而变成鳞石英,在1730℃时开始熔融。
2、长石——是以二氧化硅及氧化铝为主,又夹杂钠、钾、钙等的化合物。因其所含分量多寡不同,又有许多种类。一般有将含长石较多的岩石叫作长石的,也有以它的产地来命名的。现在把长石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和它们的成分列于表1。其中前三种是纯粹的理论成分,后一类则含有岩石中所有的不纯物质。
钠长石与钙长石以各种比例互相熔解,变成多种多样的长石。这些总称为“斜长石”,它的性质依其中所含钠长石与钙长石的比例而定。还有一种和正长石(钾长石)为同样成分而形状稍有变异的,至今也多误传为正长石,其实这种应该叫做“微斜长石”。
3、瓷土(又名“高岭土”)——瓷土 是陶瓷的主要原料。它是以产于世界第一窑厂的中国景德镇附近的高岭而得名的。
瓷土的熔点约在1780℃左右,实际上因为多少含有不纯物质,所以它的熔点略为降低。
纯粹的瓷土(高岭土)存量不多,而且所谓纯粹的瓷土,也没有黏土那样强的粘度。一般所说的瓷土如果放在显微镜下面来观察,大部分带有白色丝绢状的光泽,银光闪闪,是非常小的结晶,这就是所谓纯粹的瓷土。此外,还含有未变质的长石、石英、铁矿及其他作为瓷土来源的岩石的碎片。
纯粹瓷土的成分是:SiO2 46.51%,Al2O3 39.54%,H2O 13.95%, 熔度为1780℃。
陶瓷中最高级的是瓷器。作瓷器用的岩石究竟以哪样最好?由于瓷器必须是白色。因而就不得不极力避免含有使陶瓷着色的铁分。含铁少而以氧化硅及氧化铝为主要成分的岩石有:花岗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石英粗面岩以及由这类岩石分崩而成的水成岩等。
釉
釉的主要成分是SiO2(即玻璃),在其中或之上、之下又加入了金属化合物,使其呈现出不同纹理花色:
1、釉上彩,在烧好的素器上彩绘,再经低温烘烧而成,因彩附于釉面上。
2、釉下彩,于生坯上彩绘,后施釉高温烧成,彩纹在釉下,永不脱落。
3、釉里红,以氧化铜为色剂在胎上彩绘,施釉后高温烘白底红花。
颜色釉(参考)
颜色釉:是用含有着色金属元素的原料配制的呈色优美的釉料。釉料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在一定温度与气氛中烧成,会呈现不同色泽的釉,成为颜色釉。它有三种划分方法:一是按烧成温度分类,分高温颜色釉(1300度左右)、中温颜色釉(1200度左右) 和低温颜色釉(1000度左右),若以1250度为界,分为高、低两种。二是按烧成后的火焰 性质分为氧化焰颜色釉、还原焰颜色釉两种。三是按烧成后外观特征分类,可分为单色釉、复色釉(花釉)、裂纹釉、无光釉、 结晶釉等.
颜色釉与普通色釉的不同在于颜色釉的特殊烧制工艺和配方。颜色釉的釉面,必须经过125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煅烧 ,才能显现出它光若流油,色若虹霞,纹若流云飞瀑的独特魅力。颜色釉五彩缤纷种类繁多。青色的如:豆青、影青、粉青、龙泉天青等;红紫色的如:祭红、郎窑红、均红、玫瑰紫、美人醉、釉里红、火炎红等。黄色的如:钛黄、象牙黄、蟮鱼黄、粉黄等。绿色的如:翠绿、孔雀绿、金星绿、哥绿等;黑色的如:乌金、铁 锈花、无光黑。其他还有结晶釉、窑变花釉、茶叶末、钛花釉、裂纹釉、唐三彩、龙泉釉、 蜡光釉、金砂釉、变色釉、 "三样开泰"、霁蓝釉等。 另外还有低温颜色釉如:西洋红、胭脂红、孩儿面、粉红、辣椒红;鹦哥绿、苹果绿、浅绿、鱼子绿、瓜皮绿、炉均翠苦绿、浇绿;正黄、浇黄、淡黄、鱼子古铜、黑地浇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