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木家具质量控制标准
实木家具质量控制标准
引导语:实木家具是一种天然制品,产品或多或少存在缺陷。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实木家具质量控制标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篇一:实木家具质量控制标准
实木家具本身流溢出浓厚的艺术成分,基于艺术评论,不同人有不同 审美眼光与生活品位。不同客户有不同的追求点,实木家具产品的质量没有非常明确的标准。所以,质量控制标准的意义是能够使“客户满意”并“做到恰到好处”,因 为过高的质量标准,特别是对材料、美观的要求,势必提高生产成本。然而,客户的要求总是不断地增长,产品质量提升必然是无止境的,这又需要质量管理人员的 慎重把握。
家具工业的特殊性决定质量控制的多样性、穿插性与复杂性,下面列举主要质量控制点以便做好质量管理,健全质量控制体系。
1.试产(或称试跑)
在量产前,为检验产品设计的合理性,保证量产的可行与顺畅,技术人员按工程图纸、工艺文件及质量标准按照1:1的比例制作一件或几件样品。然后,由品保技术人员检验设计结构、工程图纸、工艺文件、样板及模板的可行性、准确性。
2.首件确认
首件是量产的第一件合格产品。在每天开机、换模、模具修理、设备维修及物料更换时,作业员按照工程图纸、工艺要求及 质量标准制作首件。首件检验不合格,产品不能量产。首件确认流程分细作(或称机加工)首件确认、组立(或称组装)首件确认、油漆(或称涂装)首件确认、包 装首件确
3.试组
由于在加工过程中零部件肯定存在误差,试组可检验该误差是否合理。量产时,应抽检几套零部件(可能包括人造板类、实 木类、树脂类、五金类、大理石类、玻璃镜子类、座垫靠背类)组合在一起。试组必须做到彻底到位,为保证试组彻底,需要加工车间安排相关零部件同步配套生 产。试组分为部件试组和整体试组。部件试组是由零件组装而成,如梳妆台抽屉的面板、边板、底板、后板等零件试组成抽屉整体试组是由部件组装而成,如梳妆 台的前框、后框、抽屉、面板、侧板、门等全部试组成完整的梳妆台。
4.含水率
木材含水率变化较大时,木材内部产生不均匀内应力,木材外观则发生变形、翘曲、开裂等重大缺陷。一般的,江浙一带实 木含水率按如下标准控制:实木备料段控制在6%~8%之间,机加工段、组装段控制在8%~10%之间。三夹板含水率控制在6%~12%之间,多层胶合板、 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控制在6%~10%之间。
5.光洁度
木制家具需做油漆装饰处理以增加产品外观美观度。油漆装饰前,自身表面需砂光打磨以保证油漆效果。
6.对色
油漆线上的产品必须每隔一段时间,一般为2小时,抽检送至对色房比照客供原始色板M.C.C,以监控油漆的亮度、效果。如有偏差,可及时修改各段的工艺。
7.三检(自检、互检、巡检)
自检:经首件检验后,在量产时作业员必须要对自己加工的产品进行自主检验。作业员必须在作业前了解产品特性、作业指导书、质量标准、自检方法及重要工序的参数。作业员在自主检验如发现质量异常,应及时关机,及时纠正。
互检:在流水线生产中,下道工序员工对上道流转零部件抽检。
巡检:IPQC在生产中巡回检验时,发现产品质量异常或有不良品产,要求改善或建议停机、停产,及时纠正。
8.最终检验
所有进入包装车间的待包装产品,必须由FQC进行全检,对检验合格品贴黄色“QC PASS”标签。
9.入库后抽验
在成品仓库中抽检一定比率的待售成品,依工艺标准和质量标准对产品进行安全性能、功能结构、外观尺寸、整体美观、包装保护、外箱唛头仔细的检验。
10.性能测试
为保证原材料、成品的可靠性,必须做测试。
11.试仪的可靠性
定期对测湿仪、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温湿度计检验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篇二:实木家具质量控制标准
将一个理想的产品设计由图样变成实物,是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实现的。工业产品在生产车间工艺加工全过程(既从投料开始到制成品的整个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称为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其质量高低要受到操作者、原材料、机器设备、方法、工具、环境等多种因素(“5M1E”,即人、机、料、法、测、环)的影响,只有对这些因素实行有效的控制,才能使产品质量达到的质量标准。因此,生产制造工程质量管理的重点是保证形成一个能稳定生产合格产品的生产系统,变事后的检验为事前的控制。
关键词:制造、过程、质量、控制、机械、物料、人员等
一 制造过程的质量职能
1.定义
工业产品在生产车间工艺加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称为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
具体地说,就是要建立一个控制状态下的生产系统,以便能够稳定地、持续地生产符合设计质量的产品,并能够保证合格产品的连续性和再现性
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其质量高低要受到操作者、原材料、机器设备、加工方法、工具和环境等多种因素(5M1E)的影响,只有对这些因素实行有效 控制,才能使产品品质达到质量标准。
2.重点
稳定生产合格产品的生产系统,变事后的检验为事前的预 防控制
3.内容
(1) 生产技术准备的质量管理
(2) 基本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
产品正式投产后能不能保证达到设计质量标准,这在很大程度是取决于制造部门的技术能力以及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水平
4.管理思路
4.1 质、量、期三位一体。按质、按量、按期完成计划是生产制造的首要任务,而完成这一任务的主要依据则是工艺标准、制造质量控制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这三者必须事先协调、平衡,不可偏废。
4.2 按质量职能办事。企业必须明确各有关部门服务、生产现场的质量职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4.3 点、线、面相结合。对关键、特殊工序的重要质量特性和部位设立工序质量控制点,实行重点管理对重要生产线以控制点为核心,连点成线建立重要生产线的现场质量控制系统对所有工序均按生产工艺规定运用各种质量控制方法进行全面控制
4.4 预防和把关相结合并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做到既管工序因素, 又管理制造结果
5 制造过程的质量职能
是为了实现设计质量标准,保证对设计的符合性质量,加强对影响工序的各种因素(5M1E)的管理与控制,以便高质量、稳定和经济地生产制造出用户满意的产品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严格贯彻执行制造质量控制计划。
(2) 保证工序质量处于控制状态。
(3) 有效地控制生产节拍和确保均衡生产。
6 制造过程的质量职能活动
明确质量责任合理组织生产加强岗位培训提供设备保障提供计量保障保证物资供应严肃工艺纪律执行“三自一控”(自检、自分、自作标记,控制自检正确率)控制关键工序加强在制品管理加强质量信息管理组织文明生产搞好技术文件与资料的管理严格工艺更改控制加强检查考核。
二 生产技术准备的质量管理
1.定义
是根据产品设计要求和生产规模,把材料、设备、工装、能源、测量技术、操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于生产设施等资源系统地、合理地组织起来,明确规定生产制造方法和程序,编制各种工艺技术文件,分析影响质量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明确生产规定的工艺方法和工艺过程正常进行,使产品的制造质量稳定地符合设计要求和控制标准的全部活动。
当产品设计定型后,生产技术准备工作的质量对确保制造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制造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主要内容
2.1 制定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计划。
是指编制工艺技术文件,保证各生产作业按规定的方法和 顺 序在受控条件下进行。
制定制造控制过程的质量控制计划涉及工艺准备的各项职能活动,计 划的内容视实际需要选择、确定,通常包括下列主要方面:
●审查、研究产品制造的工艺性。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确定工艺方法、工艺路线、工艺流程和计算机软件
●选择与质量特性要求相适应的的设备,配备必要的仪器、仪表
●对采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进行试验、验证
●设计、制造、验证专用工装、储运工具和辅助设备
●确定产品的主要质量特性,制定工序质量控制计划。
●培训操作人员,对特殊工序的操作与验证人员进行资格培训、考核与认可
●判断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额与工时定额。
●确定在产品形成适当阶段的合适的验证,对所有特性和要求明确接受标准
●对零部件和产成品放行、交付和交付后的活动实施进行控制
●研究改进制造过程质量和工序能力的措施和方法
●确定和准备制造过程的质量记录图表和质量控制文件与质量检验规范等
2.2 验证工序能力
工序能力是体现工序质量保证的重要参数,是指工序能够稳定地生 产合格产品的能力,也即工序处于受控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
(1)工序能力检验的重点
对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的、与产品或工序特性有关的作业
(2)工序能力验证检验的内容包括材料、设备以及计算机系统、软 件、程序、人员
(3)工序能力验证活动一般有三个层次
●单工序验证
●零部件单条生产线的验证
●产品全部生产线的验证
要保证工序能力稳定地符合产品规范的要求,除了验证之外,关键还在于控制,即进行工序质量控制
2.3 制定工艺文件
工艺文件是产品制造过程中用来指导工人操作的技术文件,是企业安排生产计划、实施生产调度、劳动组组织、材料工艺、设备管理、质量检查、工序控制等的重要依据
包括:检验规程、工装图样、工时定额表、原材料消耗定额表(还有工序质量控制点明细表、工序质量分析表、作业指导书、检验计划、检验指导书工艺评定书和技艺评定准则编制和维护计算机软件)
形式:工艺流程图、工艺过程卡、工艺卡、操作规程、工艺守则、检验卡、工艺路线、
对制定的工艺文件必须贯彻执行,并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若需修改,必须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以确保受控工艺文件的质量
2.4 人员准备
操作人员应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
● 操作人员的组织与培训。包括:责任感等方面的企业精神教育,必须掌握的工艺技术知识,产品的技术要求,技术要求和操作工序之间的关系,违反工艺设计规定的操作规程所产生的严重后果,预防缺陷和质量控制的方法。
● 操作人员的选择和准备。
● 特殊工序操作人员的资格认定。
2.5 物资和能源的准备
物资是指原材料、外购配套件、外协加工件等
能源是指企业所需要的水、电、气、暖等
企业根据工艺设计制定的材料消耗定额和市场预测以及用户订货的数据编制物资供应计划。根据工艺设计所制定能源消耗定额和年产量来编制需求计划
2.6 机械装备准备
机械装备准备包括提供工艺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两方面内容。
企业根据工艺设计要求,工艺加工方法和工艺参数等设计或选择工艺生产设备,并且要按工艺设计配备足够的工艺加工所需的刃具、夹具、模具、量具、检具、辅助工具等工艺装备
2.7 对加工条件的调理
生产技术准备的质量管理,除了以上所述的各项工作之外,还应注意对加工条件(如辅助材料、公用设施和环境条件)的调理,使之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
三 基本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
1.定义
指材料进厂到形成最终产品的整个过程对产品质量的控制
2.职能
根据产品设计和工艺文件的规定以及制造质量控制计划的要求,对各种影响制造质量的因素实施控制,以确保生产制造出符合设计意图和规范质量并满足用户或消费者要求的产品
3.基本任务
严格执行制造过程质量控制计划,实施制造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保证,以确保各工序处于受控状态,保证工序质量水平,有效地控制生产节拍,及时处理各种质量问题,建立能够稳定地生产符合质量水平要求的产品的生产制造系统严格贯彻设计意图和执行技术标准,均衡地按照规范和图样的要求组织生产,使产品达到质量标准
4.主要环节
加强工艺管理,执行工艺规程或作业指导书的规定加强预防,严把质量关,强化过程检验坚持文明生产和均衡生产应用统计技术,掌握质量动态,开展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减轻已识别的风险加强不合格品的控制建立产品标识,实施防误措施和可追溯性过程的控制(质量可追查性)综合运用工序质量控制方法,建立健全工序质量控制点验证状态的控制,规定并实施产品防护(包括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制作过程的质量经济分析
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的内容主要涉及到:物资管理、设备管理、工序文件更改管理、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工序控制方法的运用、防误措施和质量可追查性等
4.1物料管理
是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目标的物质基础,包括:
第一,在投产前确保所有的材料、外购零部件均应符合相应的规范 和质量标准。
第二,在生产过程中,注意物资(材料、毛坯、半成品、成品、工具工装等)的合理堆放(摆放)、隔离、搬运储存期和妥善保管,严防磕、碰、划、伤、锈、变质、混料等影响物资质量的现象发生,以保持各种物资的适用性
第三,在物资流转过程中(整个生产制造过程的物流运动),应明确和保持各种物资的识别标记(如打号、印记等),以确保其能够被及时、快捷、顺利识别,并保持各种物资质量状况的可追溯性
4.2机械设备管理
设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加强设备管理,保持设备加工精度的稳定性,对于提高产品质量有着直接的意义
生产制造过程中设备管理的主要工作有:
第一,在使用前对所有的生产设备(包括机器、夹具、工装、工具样板、模具、计量器具等)严格检验其准确度和精密度,并特别注意工序控制中使用的计算机及其软件的维护
第二,根据生产的产品特点和工艺要求,合理配备设备和安排生产任务及设备负荷,并为设备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配备具备一定熟练程度的操作者,建立健全使用与保养设备的规章制度,保证设备的正确使用
第三,建立设备档案资料,做好设备编号登记和各种状态计录,加强设备的日常管理。
第四,为了有效地对设备进行预防性保养,应拟定设备的预防性保养计划,并认真组织计划的实施,以确保设备具有和保持持续而稳定的工作能力。
第五,为了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首先要依靠生产员工正确使用和认真维护保养,及时消除隐患,使设备完好率保持在90%以上其次要有专门的设备检修队伍来为生产服务
4.3工艺文件的更改管理
现场生产用到的工艺文件,难免有所更改,特别是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企业,改动的频次更高。为了有的.放矢地组织更改,避免出现混乱,工艺更改的管理应注意:
●明确规定工艺的责任和权限,以及审批程序,必要时还需经用户同意
●需要对设计的文件进行更改时,应按规定的程序及时修改工艺,包括相应的设备、工具、材料等
●对工艺的更改,要保证更改内容和形式的准确性、准时性、统一性和一致性
●在每次工艺更改后,应对产品进行评价,用以验证更改后的产品质量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由于工艺更改而引起的工序与产品特性之间的变化,应写进有关技术文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和人员
4.4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工序质量控制点是指在质量活动中需要重点进行控制的对象或实体
就产品而言,它可以是硬件产品的关键部位或零件,也可以是软件产品的环节或程序,还可以是流程性材料的重要工艺过程在服务过程中,他可以是关键部门、关键人员和关键因素
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制应考虑以下因素:
●对产品的适用性(性能、精度、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等)有重要影响的关键质量特性、关键部位,应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
●对在工艺上有严格要求,对下道工序有重要影响的关键质量特性、部位,应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
●对质量不稳定、出现不合格品较多的项目,应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
●对紧缺物资或可能对生产安排有重要影响的关键项目,应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
★工序质量控制点的多少、长短期、撤销、设置步骤等问题
工序质量控制设置的步骤:
第一,结合有关的质量体系文件,按照质量环明确关键环节和部位,然后在程序文件和操作者指导书中明确需要特殊控制的质量体系和主导因素。
第二,由设计、工艺和技术等部门分别确定本部门所负责的工序质量控制点,然后编制工序质量控制点明细表,并经批准后纳入质量体系文件中。
第三,编制工序质量控制点流程图,在明确关键环节和工序质量控制点的基础上,要把不同的工序质量控制点根据不同的流程阶段分别编制出工序质量控制点流程图,并以此为依据在生产现场设置质量控制点和质量控制点流程图
第四,编制工序质量控制点作业指导书,根据不同的工序质量控制点的特殊质量控制要求,编制出工艺操作卡或自检表与操作指导书
第五,编制工序质量控制点管理办法。
第六,正是验收工序质量控制点。
以上做法和编制的文件都要与质量体系文件相结合,并经过批准正式纳入质量体系中有效运转
4.5工序控制方法的运用
工序控制就是要判断加工过程是否符合各种规定的标准,以及判断生产制造过程是否稳定。如果发现偏差,就要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措施,以保证稳定生产合格品。这就是保证制造质量的最有效措施。
由于工序能力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而且各种工序的主导因素也不相同,因此不可能对各种工序都采用同一种模式来进行控制,而应该根据各种工序的主导因素,通过工序标准化,使设备、材料、方法、人员、和环境等因素的变化量控制在某一范围内,并采取相应的工序控制方法来对这些因素进行控制,可以有效地控制工序质量。
4.6产品制造的防误措施
经验表明,产品的质量事故,往往不只限于技术方面的原因,人为的因素也常常占很大的比例。这种人为的差错可以通过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等方式,或采用一些相应的装置,使误操作或疏忽造成的人为差错不发生或使差错降低至最低限度。
常见的防误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保险措施。①进行连锁程序设计。②设置报警或截断装置。③设置解除报警信号。④设置确保安全的装置
第二,感官的扩大。①安装提示物和定位装置。②适当增加照明强度。③实行遥控观察。④利用多种识别代号和信号
第三,多重把关。 ①要经过多重检验。 ②要进过多重批准。
第四,倒数检查程序。
4.7 制造过程中的质量可追查性
可追查性又称可追溯性,是指根据记载的标志,追踪实体的历史、应用情况和所处场所的能力。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质量可追查性是指具有鉴别产品及其由来的能力。具体来说,它就是指在制造质量形成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准确掌握各个因素对质量的影响,明确每个部门、每个班组以及每个人员的质量责任,做到质量情况有据可查,最终保证产品质量。
使制造过程的质量可追查性的好处在于:
●可以加强对质量波动的观察、控制,保证只有质量合格的材料和零件才能进入最终产品,只有合格的产品才能出厂。
●便于进行质量分析,查明缺陷的起因和责任者,进一步改进质量,并使维修和补救费用最少。
●可以在精确无误的基础上回收质量可疑的产品,不用大量回收或全部回收,避免造成制造企业和用户的重大经济损失
● 通过提供各种明显标志,避免产生混淆
制造过程质量可追查性的方法:
第一,批次管理法。对重大、精密产品应加强批次管理,保证零件、部件、组件批次标志清楚、记录齐全,达到质量信息可追查性。质量产品往往价值很高,使用中出现质量危险大。
第二,日期管理法。对于连续生产、价值较低的产品,一般采用日期编号作为可追查的标志。
第三,连续编号管理法。在消费品和工业产品制造中广泛采用连续编号来区别单位产品的生产、制造和装备情况
4.8标准执行的追查
搞好标准化,加强标准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的追查,即以标准为线索进行追查,可以明确质量责任,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对标准执行的情况进行追查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在制造过程各环节要建立和保存原始记录,准确掌握产品的材料来源、工艺因素、加工数据和检验数据,与标准对照,坚持是否符合标准。
第二,建立工艺纪律检查制度,每月数次随机检查,并建立工艺纪律检查记录,如实记录每次检查情况。
第三,充分发挥工段长、班组长、质量检验人员对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作用。
4.9文明生产的管理
企业的文明生产水平代表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素质,良好的生产秩序和整洁的工作场所,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必要条件,是消除质量隐患的重要途径。
企业文明生产是制造过程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国内外成功企业总结其经验,都在坚持文明生产方面取得共识。
日本企业界提出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或身美(Shitsuke)的“5S” 活动,就是文明生产的一种表现,其主要目的是在于保证质量、降低消耗、增加效益。
4.10现场生产的管理
现场生产的管理,又称现场管理,就是对全部生产过程的经济活动,进行组织、监督调节工作,检查加工件是否按照计划和规定进行生产,如发现不符合计划和规定要求之处,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生产家具的企业或车间,应该重点抓好以下几项管理工作:
第一,建立岗位经济责任制
● 经济责任制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责任、权力、利益紧密结合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
第二,做好质量基础工作
●整顿和健全原始记录
●做好废次品的统计分析工作
● 建立产品质量档案
● 定期召开质量动态分析会
第三,严格执行工艺规程,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
● 任何生产制造过程,其质量管理的核心问题,都是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使
生产过程经常处于稳定受控状态,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问题
● 提高加工工艺的质量,不断改进和革新工艺。
● 改变不重视工艺的现状
第四,建立工序质量控制,加强对半成品的检验。
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原则是以预防为主,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进行工序把关,及时发现质量差错和问题,防范于未然,确保产品的质量。
加强工序质量控制和半成品检验,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确定关键工序,建立控制点
●制定半成品标准
●设立班组兼职的检验员
第五.掌握质量信息,开展信息反馈。
质量信息是指反映产品质量和产、供、销各环节工作质量情况的基本数据、原始记录,以及产品使用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各种情报资料。把质量信息如实地反映出来,并及时传送给有关部门或人员的过程叫质量信息反馈。
● 企业应建立内外质量信息反馈管理网
● 质量信息反馈的工作步骤:收集信息→分析情况→查找原因→列出重点→采取对策,
第六,充分发挥质量管理(QC)小组的作用
● QC小组的形式
a 以行政班组为基础
b 由企业领导、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组成的QC攻关小组
● QC成果发表会
可以激励员工和交流经验并且接受监督
● QC成果的评定和奖励
a 选题理由
b 基本做法
c 主要效果
d 今后打算
QB/T是行业推荐标准,其中Q是“轻”的汉语拼音字头,是轻工业行业标准(推荐标准),T是推荐的“推”的汉语拼音字头。
GB/T是国家推荐标准。G:国。
GB/Z是国家指导性标准,Z:指。
国家标准是强制性的,必须符合国标
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企业标准,但企业标准必须严于国家标准。
家具标准主要分为几类:
一是通用技术标准、基础标准与安全标准;
二是产品质量标准,
三是试验方法标准,
四是家具用化学涂层试验方法标准
五,家具用部分材料及其试验方法标准
第一种是通过国家环保总局“中国环境标志”(十环)认证的产品。
该认证以ISO14024和北欧白天鹅标志为标准,是目前国内最高级别的环保产品认证,其 认证对象主要是行业内前30%强的企业,认证内容包括环境体系和产品环保两个方面,获取该认证的企业其产品可以说已经达到最高级别的环保标准。
在环境标志国际互认的大趋势下,已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分别签署了环境标志互认协议,并且正在与欧盟、美国洽谈互认事项。这表明中国环境标志作为“绿色通行证”已 经在国际贸易中开始发挥他的重要作用。
第二种是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质量环保产品”认证的产品。该认证主要包括质量和环保两个方面,其环保方面的认证标准以ISO14024部分条款为标准。
第三种是中诚标志认证(CTC),它是在国家家具检测站华南站基础上建立起来,除认证外还可以进行检测。
扩展资料:甲醛检测方法范围及标准
新房装修好之后,怎样才能知道室内甲醛是否超标呢?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测甲醛的方法来确定。想要避免甲醛超标,我们可以通过绿色装修、选择环保材料等方式来尽量减少甲醛存在。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环保材料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测甲醛的方法及如何选择环保材料。
目前家具行业国家或行业标准中关于甲醛检测方主要有三种:干燥器法,穿孔萃取法,气候箱法,三种方法针对不同产品和应用范围。
家具甲醛释放量检测标准及方法有:
GB18584*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
GB18580*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量;
QB/T1952.1软体家具 床垫 标准中甲醛释放量检测.
甲醛检测机构
选择甲醛检测机构要选择正规的拥有检测资质的机构,国家规定检测机构要能够出具带有CMA标志的检测报告,检测人员必须拥有职业证书。
像涂料等也含有甲醛,我们最好去品牌专卖店购买,它们的质量和环保更有保障,一般代理商都会有一系列证明。我们购买油漆的时候,可以晃一晃油桶,正规的环保油漆是听不到声音的,还可以仔细观察油漆是否存在发暗、结块等现象。
参考资料:甲醛检测-百度百科
据我所知目前这些标准全部可以在民营检测机构做。一,通用技术标准、基础标准与安全标准 1、GB/T 3324-2008 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2、GB/T 3325-2008 金属家具通用技术条件3、GB/T 3326-1997 家具 桌,椅,凳类主要尺寸4、GB/T 3327-1997 家具 柜类主要尺寸5、GB/T 3328-1997 家具 床类主要尺寸6、GB/T 3976-2002 课桌椅功能尺寸7、GB 5296.6-2004 消费品使用说明 第6部分:家具8、GB/T 13666-1992 图书用品设备产品型号编制方法9、GB/T 13667.1-2003钢制书架通用技术条件10、GB/T 13667.2-2003积层式钢制书架技术条件11、GB/T 13667.3-2003手动密集书架技术条件12、GB/T 13667.4-2003电动密集书架技术条件13、GB/T 13668-2003 钢制书柜,资料柜通用技术条件14、GB 17927.1-2011 软体家具 床垫和沙发抗引燃特性的评定 部分:阴燃的香烟15、GB 17927.2-2011 软体家具 床垫和沙发抗引燃特性的评定 第二部分:模拟火柴火焰16、GB 18584-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17、GB/T22792.1-2009 家具 屏风 部分:尺寸18、GB 22792.2-2008 家具 屏风 第2部分:安全要求19、GB/T22792.3-2008 家具 屏风 第3部分:实验方法20、GB/T22793.1-2008 家具 儿童高椅 部分:安全要求 21、GB/T22793.2-2008 家具 儿童高椅 第2部分:试验方法22、GB/T24329-2009 出口儿童高椅安全要求及测试方法23、GB 24430.1-2009 家用双层床 安全 部分:要求24、GB/T24430.2-2009 家用双层床 安全 第2部分:试验25、GB 24820-2009 实验室家具通用技术条件26、GB/T28008-2011 玻璃家具安全技术要求27、GB/T28202-2011 家具工业术语28、GB 28478-2012 户外休闲家具安全性能要求 桌椅类产品29、QB/T 1093-2013 家具实木胶接件剪切强度的测定30、QB/T 1094-2013 家具实木胶接件耐水性的测定31、QB/T 1241-2013 家具五金 家具拉手安装尺寸32、QB/T 1242-1991 家具五金 杯状暗铰链安装尺寸33、QB/T 1338-2012 家具制图34、QB/T 1951.1-2010 木家具 质量检验及质量评定35、QB/T 1951.2-2013 金属家具 质量检验及质量评定36、QB/T 2189-2013 家具五金 杯状暗铰链37、QB 2453.1-1999 家用的童床和折叠小床 部分:安全要求38、QB/T 2453.2-1999家用的童床和折叠小床 第二部分:试验方法39、QB/T 2454-2013 家具五金 抽屉导轨 40、QB/T 2913.1-2007 板式家具成品名词术语 部分:柜架类家具成品名词术语41、QB/T 2913.2-2007 板式家具成品名词术语 第2部分:桌(台)类家具成品名词术语42、QB/T 2913.3-2007 板式家具成品名词术语 第3部分:床类家具成品名词术语43、QB/T 3658-1999 木家具 公差与44、QB/T 3659-1999 木家具 形状和位置公差45、QB/T 4191-2011 多功能活动伸展机械装置46、QB/T 4371-2012 家具抗菌性能的评价 47、QB/T 4450-2013 家具用木制零件断面尺寸48、QB/T 4451-2013 家具功能尺寸的标注49、QB/T 4452-2013 木家具 极限与50、QB/T 4453-2013 木家具 几何公差51、QB/T 4463-2013 家具用封边条技术要求52、QB/T 4465-2013 家具包装通用技术要求二,产品质量标准1、GB/T 14531-2008 家具 阅览桌、椅、凳2、GB/T 14532-2008 家具 木制柜、架3、GB/T 24821-2009 餐桌 餐椅4、GB 24977-2010 卫浴家具5、GB/T 26706-2011 软体家具 棕纤维弹性床垫6、GB/T 28007-2011 儿童家具通用技术条件7、GB 28010-2011 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8、QB/T 1952.1-2012 软体家具 沙发9、QB/T 1952.2-2011 软体家具 弹簧软床垫10、QB/T 2280-2007 椅11、QB/T 2384-2010 木制写字桌12、QB/T 2385-2008 深色名贵硬木家具13、QB/T 2530-2011 木制柜14、QB/T 2531-2010 厨房家具15、QB/T 2601-2013 体育场馆公共座椅16、QB/T 2602-2013 影剧院公共座椅17、QB/T 2603-2013 木制宾馆家具18、QB/T 2741-2013 学生多功能家具19、QB/T4071-2010 课桌椅20、QB/T4156-2010 家具 电脑桌21、QB/T4190-2011 软体床22、QB/T 4447-2013 漆艺家具23、QB/T 4454-2013 沙滩椅24、QB/T 4455-2013 衣帽架25、QB/T 4456-2013 家具用高强度装饰台面板26、QB/T 4458-2013 折叠椅27、QB/T 4459-2013 折叠床28、QB/T 4460-2013 折叠式会议桌29、QB/T 4462-2013 软体家具 手动折叠沙发30、QB/T 4466-2013 床铺面技术要求31、QB/T 4467-2013 茶几三,试验方法标准1、GB/T 10357.1-2013 家具力学性能实验 桌类强度和耐久性2、GB/T 10357.2-2013 家具力学性能试验 第2部分:椅凳类稳定性3、GB/T 10357.3-2013 家具力学性能试验 第3部分:椅凳类强度和耐久性4、GB/T 10357.4-2013 家具力学性能试验 第4部分:柜类稳定性5、GB/T 10357.5-2011 家具力学性能实验 第5部分:柜类强度和耐久性6、GB/T 10357.6-2013 家具力学性能试验 第6部分:单层床强度和耐久性7、GB/T 10357.7-2013 家具力学性能试验 第7部分:桌类稳定性8、GB/T26172.1-2010 折叠翻靠床 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部分:安全要求9、GB/T26172.2-2010 折叠翻靠床 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2部分:试验方法10、GB/T 27717-2011 家具中富马酸二甲酯含量的测定11、GB/T 28200-2011 钢制储物柜(架)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12、GB/T 28203-2011 家具用连接件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13、GB/T 28220-2011 钢制储物柜(架)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14、QB/T 4448-2013 家具表面软质覆面材料剥离强度的测定15、QB/T 4449-2013 家具表面硬质覆面材料剥离强度的测定四,家具用化学涂层试验方法标准1、GB/T 1721-2008 清漆、清油及稀释剂外观和透明度测定法2、GB/T 1735-2009 色漆和清漆 耐热性的测定3、GB/T 1740-2007 漆膜耐湿热测定法4、GB/T 1741-2007 漆膜耐霉菌性测定法5、GB/T 1766-2008 色漆和清漆 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6、GB/T 1768-2006 色漆和清漆 耐磨性的测定 旋转橡胶砂轮法7、GB/T 1770-2008 涂膜、腻子膜打磨性测定法8、GB/T 4893.1-2005 家具表面耐冷液测定法9、GB/T 4893.2-2005 家具表面耐湿热测定法10、GB/T 4893.3-2005 家具表面漆膜耐干热测定法11、GB/T 4893.4-2013 家具表面漆膜理化性能试验 第4部分:附着力交叉切割测定法12、GB/T 4893.5-2013 家具表面漆膜理化性能试验 第5部分:厚度测定法13、GB/T 4893.6-2013 家具表面漆膜理化性能试验 第6部分:光泽测定法14、GB/T 4893.7-2013 家具表面漆膜理化性能试验 第7部分:耐冷热温差测定法15、GB/T 4893.8-2013 家具表面漆膜理化性能试验 第8部分:耐磨性测定法16、GB/T 4893.9-2013 家具表面漆膜理化性能试验 第9部分:抗冲击测定法17、GB/T 9276-1996 涂层自然气候曝露试验方法18、QB/T 1950-2013 家具表面漆膜耐盐浴测定法19、QB/T 4372-2012 家具表面涂覆 溶剂型木器涂料施工技术规范 20、QB/T 4373-2012 家具表面涂覆 水性木器涂料施工技术规范 21、QB/T 4448-2013 家具表面软质覆面材料剥离强度的测定22、QB/T 4449-2013 家具表面硬质覆面材料剥离强度的测定23、QB/T 4461-2013 木家具表面涂装技术要求五,家具用部分材料及其试验方法标准1、GB/T 1931-2009 木材含水率测定方法2、GB/T 1932-2009 木材干缩性测定方法3、GB/T 1933-2009 木材密度测定方法4、GB/T 1934.1-2009 木材吸水性测定方法5、GB/T 1934.2-2009 木材湿胀性测定方法6、GB/T 1936.1-2009 木材抗弯强度测定方法7、GB/T 1941-2009 木材硬度试验方法8、GB/T 4897.3-2003 刨花板 第3部分:在干燥状态下使用的家具及室内装修用板要求 GB/T 4897.3-2003《 刨花板 第3部分:在干燥状态下使用的家具及室内装修用板要求》国家标准号修改单9、GB/T 9846.5-2004 胶合板 第5部分:普通胶合板检验规则10、GB/T 9846.6-2004 胶合板 第6部分:普通胶合板标志、标签和包装11、GB/T 9846.7-2004 胶合板 第7部分:试件的锯制12、GB/T 11718-2009 中密度纤维板13、GB/T 15102-2006 侵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14、GB/T 16799-2008 家具用皮革15、GB/T 17658-1999 阻燃木材燃烧性能试验 火传播试验方法16、GB/T 26694-2011 家具绿色设计评价规范17、GB/T 26695-2011 家具用钢化玻璃板18、GB/T 26696-2011 家具用高分子材料面板19、GB/T 26848-2011 家具用天然石板20、QB 2550-2002 家具用气雾上光剂21、QB/T 4369-2012 家具(板材)用蜂窝纸芯 22、QB/T 4370-2012 家具用软质阻燃聚氨酯泡沫塑料23、QB/T 4374-2012 家具制造 木材拼板的作业和工艺 24、QB/T 4457-2013 床垫用棕纤维丝25、QB/T 4464-2013 家具用蜂窝板部件技术。
第一条 家具三包规定的依据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明确生产者、销售者承担家具产品的包修、包换、包退(以下称“家具三包的责任和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上海市价格管理条例》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正确标识
生产者、销售者出售家具应当按照规定明码标价,做到价签价目齐全、标价内容真实、字迹清晰、货签对位、标识醒目。标价签应当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型号、产地、厂名、经销商或进口代理商名、等级、计价单位、规格、价格、基辅料等标识。
第三条 谁销售、谁负责
生产者、销售者要依照“谁销售、谁负责’的原则,负责为消费者提供必要的服务,做到合法、合理、公平、公正买卖。
(一)、生产者应建立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出厂产品应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生产者、销售者在家具商品买卖成交后,必须提供有效发票、产品合格证明、产品“三包”凭证及有依标制定的产品使用说明书。不能保证实施“三包”责任规定的不得销售。
(二)、生产者、销售者要妥善处理消费者的查询、投诉事件,不得互相推委。家具产品售出时应主动为消费者介绍使用维护事项及“三包”服务方式。
(三)、场地出租者应当对场地承租者,在租赁合同终止前售出的家具产品质量,承担连带责任。承租者退出场地的一年内,场地出租者应当继续承担产品质量的连带责任。
(四)、场地承租者应当在其场地的指示牌上,公示真实名称和标记。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掺杂掺假、虚假标价等欺诈方法,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第四条 家具三包规定的产品质量内容
家具产品“三包”期限为一年。玻璃、镜子发生自然破损、霉变和雾光的为六个月,板材发生活性虫蛀的为二年。如有企业承诺的按承诺办理,有家具标准规定的按标准规定办理。处理削价家具商品只享受包修服务。奖励、赠与、促销形式提供的家具商品,要明确“三包”责任。“三包”自产品成交并开具发票等有效凭证之日起计算。扣除返修、换货占用的时间。
售出的合格品家具产品质量“三包”规定如下:
(一)、包修:凡属于合格品范围内的质量问题,均属包修范围。
(二)、包换:同一产品经两次修理未能达到质量标准的包换。产品包修期从更换之日起重新计算。
(三)、包退:同一产品经两次修理、调换后仍无法达到质量标准的;在约定期限内不能调换的;经检验为不合格的;合约内有承诺退货、退款的包退。
第五条 家具三包规定中的服务
在“三包”责任有效期内,生产者、销售者应提供“三包”服务。家具产品“三包”责任期间免收服务费用(包括材料、工时、运输等费),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六条 谁受理、谁答复
消费者应当以书面投诉为准。生产者、销售者收到消费者书面投诉后,应当按照“谁受理、谁答复”的原则,七天内给予“修、换、退”的明确答复,在答复后的二十天内或按约定期限内给予解决。
第七条 非家具三包规定责任范围
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实行“三包”服务,可酌情收费修理。
(一)、消费者因使用、维护、保管不当造成损坏的:
(二)、自行拆动造成损坏的;
(三)、无“三包”凭证及有效发票的,又不能证明其所购产品在“三包”有效期内的;
(四)、“三包”凭证型号与修理产品型号不符合或者涂改的;
(五)、超过“三包”责任期限的。
第八条 折旧费处理
在“三包”责任有效期内,属合格品范围内有下列情况者,生产者销售者可以收取折旧费。
(一)、对于符合包换条件的:无论有无同规格型号产品、消费者不愿意调换其它产品而要求退货的,应当予以退货。对已使用过的家具可以收取折旧费。定型家具折旧费按最高不超过成交额的0.1 %/日收取。折旧费计算自产品成交并开具发票等有效凭证之日起至退货之日止。扣除返修占用的时间。
(二)、因消费者的种种原因要求退货,销售者也同意消费者退货要求的,收取折旧费金额由双方协商决定。定制家具要求退货的按约定办理。
第九条 家具三包规定中争议解决办法
消费者因家具“三包”责任问题与生产者、销售者发生权益争议时,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与生产者,销售者协商解决;请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调解;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诉;提请仲裁机构;直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索菲亚是定制衣柜行业第一家通过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认证中心“十环认证”的企业,家具板材达到企业标准E0级环保标准,按GB18580检测,甲醛释放量≤0.5mg/L,绝对符合国家环境保护要求。
别墅大师为你提供当地建房政策,建房图纸,别墅设计图纸
别墅外观效果图服务,千款爆红图纸任你选:www.bieshu.com?bdfc
在构建办公空间的工作系统时,我们常会提到办公家具配套这个词,将办公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应用工具或物品,归类到一起,建立一个可提供工作运转的配套系统,办公家具配套就是指代这一系列办公家具的。
因为办公的环境有所不同,每个人所见到的配套系统也不一样,有的三两样,有的则会多出倍余。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在办公家具配套里,都有哪些办公家具。
办公家具配套所包含的家具,也分主要部分和辅要部分,首先最主要的就是办公桌椅,作为办公室内使用频率最高的办公家具,不但占用面积大,而且也是工作平台主体。与办公桌相配套的还有活动柜,就是底部装有轮子的小柜,放在桌子下面可自由活动有的办公桌还配套有边柜,放置在办公桌的一侧形成L型夹角,边柜是为了更多的物品储放需求,个体通常与办公桌差不多大。
除了办公桌一系列的办公家具外,还有用以储放各类文件的文件柜,例如书架、文件柜、矮柜、茶水柜等,这些都是办公室内的必要配置,也都属于办公家具配套设施。
在现代化办公的环境里,办公家具所包含的可能不止以上这些,诸如开放办公、居家办公等个性化办公方式的流行,使得空间内的办公家具种类愈发丰富起来。休闲区在一些大型的企业当中是与办公区相互并存的,休闲区除了提供休息外,也可以用来办公,特别是那些创作类工作者,往往需要一个闲适自由的环境来展露思绪,休闲桌椅、休闲沙发这些都成了他们市场停伫的地方。在今天这些也都属于办公家具配套的部分。
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两岸交往的日益发展,“厨柜”这一实物和概念从台湾出发,在东南沿海悄然登陆,而当时,大陆上的“住房私人化”方兴未艾,对于那些购置了住房的业主来说,早已不满于“水泥搁板加水斗、配个碗橱成厨房”的模式,也许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台商们的这一动作,可谓正其时也:商机大大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厨柜”这一新产品,从沿海而广东,而上海,而全国的各大城市,不胫而走。到了90年代末,以笔者所亲见,凡购置住房者,鲜有不配置厨柜的,否则,就对不起自己的新居了。
但“厨柜”这一商品,风行全国是一回事,质量标准又是一回事:哪来的标准?!尽管到了1998年,上海的厨柜行业已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地处徐家汇闹市的宜山路“厨柜一条街”上,容纳了大大小小百余家厨柜公司的专卖店和展厅,但由于没有质量标准,所以几乎所有的厨柜公司在“质量承诺”方面,只能标明:“本公司产品质量标准以展示样品为准。”那么,这些“展示样品”又是根据什么来制造的呢?就全凭这些厨柜公司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一、“厨柜”是什么:
其实,上述的现象是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的:事实发生在前,法律制订在后。只有当“厨柜”这一商品被市场接受和消费者认可、“厨柜”用它自己来证实“存在就是合理”这一规律之后,制造商、经营者和消费者对于厨柜质量标准的共同要求才日益强烈凸现出来。
上海厨柜行业的知名企业——上海特铭家具有限公司,历年来在产品标准这一问题上的经历,在行业间颇具代表性。1998年,为了证实自己产品的质量,特铭公司需要请一个权威机构来 进行检测并出具报告。但问题来了:请谁呢?你首先得搞清楚:厨柜是什么?它归谁管?从产品结构上说,厨柜应归属于板式家具的范畴。但它又不像家具般的随遇而安:一张桌子,无论它放在客厅、书房或卧室里,它永远是一张桌子;但厨柜却是度身定作的,专在厨房内使用,并且每只柜体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位置,不但张家的厨柜不能装到李家去,就是李家自己的厨柜,其特定的排列秩序也不能变动。所以它又似乎与家装行业的关系更近一些。而厨柜如仅仅凭它这些“板式家具”是不能发挥其功能的,它必须与厨房电器配件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成为真正的“厨柜”。我们从下列约定俗成的称呼上就可以得出这个结论:“烟机柜”、“灶具柜”、“水槽柜”等等。离开了厨房电器配件,厨柜也“就不是个东西”了。于是,“厨柜”找不到娘家,成了个没人管的孩子。于是,“找不到娘家找亲戚”,特铭公司只好找到“国家家具检测中心”来做质量鉴定。当然,鉴定的标准只能是家具的,而不是厨柜的。
检测是通过了,但问题却没有解决。特铭公司只好下定决心搞自己的企业标准。
二、“厨(卫)柜”——特铭公司企标:Q/TCPBO1—1999
一般地说,企业标准的制定应该较为容易的。但当特铭“咬一口梨子”之后,却又觉得有些酸涩:
首先,柜体的标准尺寸系列如何确定?它受到人体工程、建筑房型和厨房电器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操作者的标准身高(就目前国情,主要考虑“家庭主妇”这一方面)是制订吊柜底部最小离地高度的依据;台面离地高度应该是几个参数?主妇在操作时,高了手酸而低了腰痛;烟机、灶具、水槽这些厨房电器究竟有多少规格,柜体如何与之匹配;在现行的建筑标准中,家庭厨房的最小宽度是多少?台面深度如何去适应;热水器柜究竟要不要顶、底板?要了,不能散热,尤其是燃气式热水器的废气不易排除,隐患无穷;若不要,则偷工减料之嫌在所难免……。
特铭公司作为一家民营企业,资料搜集上的难度尚在其次,关键在于制订企标时必须适应外部环境。举一个很小的例子:台商们在带来厨柜的同时,还带了与之匹配的功能性五金辅件,规格不一,如拉篮类的规格中,不但有750柜宽的,还有720柜宽的。当时在台湾为什么要制订这两种规格?笔者也曾问过若干行业内的台商,他们也语焉不详,反正是“古已有之”,所以他们就带来了,但翻遍欧洲标准,人家在柜宽系列中,不但没有720,连750也没有。既要“接轨”,又要“实用”,考虑到我国的厨房建筑标准尚未出台,而720、750之类的宽度却可适当调节地柜装配总宽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厨房面积。所以,特铭公司在企业标准中只是含糊地提一下“柜体宽度W=150—1200,一般以50为级差”。至于对相关产品五金配件,更是不能妄置一辞,因为做为一个企业,它只能规定自己应该怎么干,却无权规定别人必须怎么干。
三、“厨房家具” ——轻工行业标准QB/T2531—2001
企业标准只是企业在质量上对自己的一种约束和对客户的一种承诺,却不能面对客户的诘难。笔者曾经亲历过这样一件事:由于厨房建筑的不规范,对于墙面三维不垂直的现象,特铭公司只能采取“与墙面接触处可以用20mm的调整条”来解决,但客户却认为这是浪费空间,不负责任,当特铭公司的服务中心主任向客户举例解释:“国外厨柜有时采用200的填充板来解决间隙问题”时,客户按奈不住地说:“不要拿外国来吓唬我,你把我当外行?!你这种说法简直是胡说八道!”愤然挂断电话继而向老总投诉。这怎么讲呢?所谓“说法”,也就是你“说”的得合“法”,可“法”在哪里?企业标准只是企业自己的法,客户可以不买帐。
正是在这种企业和客户的共同需求下,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综合业务部提出、由国家家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牵头,经过了一年多的努力,作为行业标准的“厨房家具”终于在2001年11月15日批准,于2002年5月1日实施。该标准的主要依据是GB/T/3324—1995《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和QB/T1954.1—1994《木家具质量检验及质量评定》。既然标准的名称是“厨柜家具”,其内容当然是以厨柜为主,又由于我国目前对“板式家具”尚无一定之规,其相关标准只有一个GB/T17657—1999《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和试验方法》,所以它只能把厨柜纳入家具的范畴之内。标准也涉及到了“厨柜内专用配件——包括转篮、拉篮等功能性五金件”,相对于企业标准,它有权对厨柜以外的其它配件提出要求,但无论从深度和广度来讲,都显得单薄了些,不能适应目前厨柜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可能是受囿于“家具”的概念,所以其局限性就较为显著了。
但不管怎么说,这个标准第一次对“厨柜”这个商品的术语、定义、质量要求、检测方法等方面作出了权威性的规范,对广大厨柜行业、尤其是沪上的厨柜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特铭公司就是以它为依据来修改自己的企业标准的。
四、《家用厨房设备》——GB/T18884—2002(以下简称国标)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从企业标准到行业标准,再发展到国家标准,不但是由于它们的级别不同,故而在标准的要求上也不同,主要是在厨柜的标准发展过程中,也体现了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从达尔文到中共十六大,都突出了这个规律:世间万物,凡欲生存者,必须与时俱进。
笔者这些年来亲历了厨柜这一商品随着市场、企业和消费者的日趋成熟,如何一步步地从低级走向高级,从简单走向丰富,其功能从单一走向多面。当年从台湾渡海而来的第一代厨柜,革了旧式厨房的命,向大陆推出了现代厨房的概念;到了第二代,则是厨柜与厨房电器的有机结合,尤其是厨房必备的灶具、水咀、水槽和烟机等许多厨房电器,已经纳入厨柜设计的规范。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大,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加入WTO等等大形势的改变,以及“住宅私有化”、“消灭毛坏房”等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厨柜”、“厨房家具”被《家用厨房设备》所替代,已是历史的必然;国标的推出,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事。
从人们对厨房的概念改变来看:它已经从单一的烹饪场所逐步地发展到包含了就餐、储藏、家居、休闲甚至会客等综合性的生活场所。厨房面积越来越大,厨柜中增加了餐桌、岛形柜、巴台;电器中则连洗衣机也搬进了厨房;在设计中也越来越讲究色彩、灯光和装饰……。这种种变化都宣告着:“整体厨房”的概念已经凸现,“与时俱进”使得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个国标不得不使用《家用厨房设备》这个覆盖面比“厨房家具”宽广得多的名称。
就厨柜而言,国际上主要有两大流派:一个是日本,它通过各种功能配件的巧妙组合,以紧凑、实用见长。这倒是符合这个民族的特性(他们的孩子一送进幼儿园,就被灌输“日本国土狭仄,资源贫乏,不奋斗就无以生存”的概念)。另一个是欧洲,其代表则是意大利,凭着它自文艺复兴以来600年的文化功底和半个多世纪在板式家具上的发展、积累,其款色和装饰件始终引领着厨柜行业的世界潮流。
国标的起草单位利用它的级别优势,调阅了大量的相关国际标准,结合我国国情,然后以日本和欧洲的相关标准作为主要参考依据,其思路不失为英明。这个国标的一大特色,是它的第四部分“设计与安装”。因为无论厨柜也好,整体厨房也好,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新事物,有着它本身固有的特点,尤其是它的完工和交货验收必须在安装现场进行,所以它的“设计与安装”显得特别重要。过去的企标、行标都较少涉及到这个问题,尤其是设计,究其原因,怕还是“惹不起,躲得起”从而绕着走了。而国标这次把它单列,并且对平面图、立面图、台面图和效果图各各列出图例予以规范,可见是下了大功夫的。这样,不但能使从事厨柜行业的企业得以提高整体的质量水平,并且对那些“打一枪换个地方”的野鸡公司加大了生存的难度,其意义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