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角色造型的设计原则有哪些
动画角色造型的设计原则有哪些
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注重造型风格的整体性,以及结构、比例的控制,从而使生动的形象、鲜明的角色性格跃然纸上,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下面是我分享的动画角色造型的设计原则,欢迎大家阅读!
角色造型是一部动画作品成功的关键所在,甚至能够决定整个作品的命运。编制所构思的故事情节,以及导演创作动画片的意图,必须要靠动画设计师创作的各种角色形象来体现――角色就好像是动画艺术家创造的演员,担任着演绎故事、推动情节发展以及揭示人物性格、命运和影片主题的任务。
一、动画角色造型的艺术价值
一个设计精美的角色造型不仅可以给观众以美的享受,更主要的是,完美的、恰当的造型设计能够将情节表演的更为生动、精彩。动画角色造型是动画影片整体风格形成的基础,各式各样的角色造型共同营造了整个动画片的艺术氛围。
角色造型的艺术价值主要靠形状的把握,线条的变幻,轮廓的描摹体现出来。
形状是角色造型的视觉基本要素,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独特形态,它可以在圆形、方形和三角形三种基本形状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形式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就是体现造型艺术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图1所示,非常经典的米老鼠和唐老鸭通过美妙的形态引起了无数小朋友和大朋友的关注。
1美国经典动画形象米老鼠和唐老鸭造型
线条是人们在涂鸦时最本能的表现形式,很多绘画形式都会以线条为主,体现出一种优美、流畅的视觉效果,如图2所示的动画作品是2003年纽约Flash电影大赛获奖作品,该作品用极其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了人生哲学,很有创意,体现了很高的艺术价值。
2以线条为主的FLASH动画角色造型
为了更好的实现动画造型的艺术价值,需要动画设计师在造型设计中应该遵循以下几点设计原则。
二、动画角色造型的设计原则
1.造型设计要符合动画整体风格
完整的动画角色造型设计首先要考虑到角色的整体性,即所塑造的角色人物形象是否符合剧本的要求,以及在符合要求的同时能否带有创作者自己的风格。
角色造型的设定应根据剧情的需要,在充分分析和了解剧中人物特征、故事情节变化及风格特点后,再选择适当的表现方法。
动画中的角色要做到符合剧本和生活的真实性,符合故事中规定的情景和人物的个性特征,要作到与镜头空间环境的造型风格协调一致,更要适应动画片的创作规律,以及动画片特有的技术条件要求等。
宫崎骏《千与千寻》这部动画电影中人物的特点可以概括为:蛋形面部轮廓、大眼睛、鼻子是不同度数的夹角,嘴巴是不同弯曲度的线条变化;角色比例写实、身材比例标准,色彩鲜明单纯。
人物的造型特点跟整个电影的风格一致:奇幻,神秘色彩,令人神往。
日本动画片《机器猫》中机器猫的造型抽象简约、不失真实与可爱。
2.设计的造型结构、比例要明确
造型的结构是动画片创制前期工作的重要环节,目的是给原动画绘制提供整个影片所有角色的准确的比例图、各个体面以及性格化的造型、服装变化造型、常用道具等,并按相对固定的格式设定。
造型结构是指造型的整体形象,例如高、矮、胖、瘦。另外还要把握形象构成的特点,例如,正三角形、倒三角形、头大身体小、头小身体大等等。
动画角色的比例一般以头部作为衡量的标准,即身体的长度由几个头长所组成,亚洲人的身长一般为七个半头长,而欧洲和北美人则为八个头长。在画不同形态时,有立七,坐五,盘膝三半等之说。另外人体的各部分也可以以头高来衡量,大体是“头一,颈胸二,上肢三个,下肢四个,肩宽两个头”(女性略窄),普通女性的`身高略低于男性。
身体一般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指的是腰椎以上,包括脖子、胸腔、上臂和下臂;下部一般包括盆骨、大腿和小腿。
一般情况下,动画角色设计师要着重刻画角色的上半身。因为我们在设计镜头的时候大多采用上半部分,所以在设计身体的时候也应该把重点放在上半身。
如一个身体在绘制过程中不注意他的体态特征只考虑到头部设计的话,就会给人以头重脚轻的感觉。
3.设计的造型要个性鲜明、正反面分明
人物造型如同作品的脸,我们在设计时要尽量具体,人物造型要生动、可爱、具有说服力和商品化的形象出现。因此,特别需要仔细地规划出主要角色与配角造型特点,它包括人物的造型性格的理解、特有的表情和习惯动作、服饰与配饰及道具,角色个性的塑造,可爱、调皮、野蛮、戏谑和恶搞,各种性格应能够表现的淋漓透彻。
在欧美动画片当中,主要的男性主角造型为突出的特定英雄人物。
在创作英雄时,最常使用的基础形状是方形,方形通常用来表现可以依赖或者坚实可靠的人物角色,或者是一些力大无比的角色人物。英雄角色的造型特征:
(1)突出颈、肩部的肌肉,宽阔的肩膀,大块的胸肌,紧绷的腹肌来凸现胸骨,四肢主要突出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以及硕大的大腿肌肉。
(2)大部分的英雄角色都有着巨大肩膀和背阔肌,不论是哪种风格英雄角色的身形一般呈“V”字倒三角型。
(3)在设计英雄表情时,一方面要根据剧本设定英雄角色的个性和不同背景下需要表现的情感,另一方面要夸张突出英雄的个性特征。一个强壮的英雄人物通常都具有明亮的双眼、坚挺的鼻子、有力的下巴、浓浓的眉毛、棱角分明并且夸张的脸部骨骼结构。
同时,设计的造型角色应正反面鲜明,使人一目了然。
4.造型要生动、简洁、易于动作
简化是动画造型的基本特征。纯化应是更高层次的简化,就是以最简洁的造型语言表现出丰富的内涵。单纯简炼的造型,会使视觉信息的传达更明确、直接。
如果设计的角色造型细节太多,反而会成为以后做动画的负担和累赘,因此,造型的设计中不仅要生动,也要简洁、易于动作。
三、总结
综上所述,动画角色的造型是决定动画整体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一部动画片中角色造型的设计是否完美,成为这部动画片质量好坏的关键。一部好的动画作品中的角色应该让读者或者观众产生美好的想象,得到视觉上的享受,因此在造型设计过程中,应该注重造型风格的整体性,以及结构、比例的控制,从而使生动的形象、鲜明的角色性格能从不同造型中体现出来。符合了这些设计原则,动画角色才会留给人深刻印象,以此体现出动画的整体价值。
动画中的角色造型设计分析
导语:动画角色是一部动画中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也是一部动画片能给人留下印象的重要原因,成功的角色形象所拥有的价值甚至远远大于其动画片本身。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动画中的角色造型设计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角色造型的重要性和特征
(一)角色造型是整个动画制作的重要环节
动画角色――在生活中是为人们所熟悉的动画明星――对于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其现实意义。
一部动画片的前期美术工作中,包含有角色设计、场景设计、道具设计以及颜色指定。在这几个部分里,设计感觉上最不好把握尺度的就是角色的设计。它首先是要适合剧本的需要,这个角色必须给人一种感觉,就是要看起来像剧本里用文字描述的那个人。所以,一个角色要让大部分人都满意,其实是比较困难的,所谓众口难调。
这一点在日本动画中就有一种较为讨巧的方法。日本动画的基础往往是漫画,漫画的成本相对低廉,可以预先培养观众群。一部优秀漫画要改编成动画,角色问题是不用担心的,只要做到原汁原味,就会有人喜欢了。但是鉴于中国漫画市场完全没有发展起来的现状,中国动画现在暂时还找不到好的办法来预先培养观众群,这样就只有借鉴成功动画片的设计经验。在这方面,韩国在动画和游戏领域模仿日本先进成熟的现有作品,也产生了不错的经济效益,所以中国动画要是走这条路,也是无可厚非的。
(二)动画角色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的载体
动画角色在外在风格上千差万别,不管它的外形如何变化,都是人的某些特征的一种折射。在研究和设计动画造型之前,首先要了解人的外在不同特征和内在性格差异,重视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这样才能赋予动画角色以感染力与生命力,才能创造出栩栩如生的动画形象。所以,无论风格是写实还是匪夷所思的幻想,都离不开它们作为表达人类精神和情感载体的这一特征。
二、角色造型设计的艺术性
(一) 艺术性
艺术,这个字眼可能过于宽泛和飘渺。讨论一种设计的艺术性高低无非是个大话题,所以,这个讨论要首先设定一个范围,这个范围仍然是在需要经过商业运作的动画制作中,前期美术工作的设计是否能引起观众的注意,受到观众的喜爱,要把某部分人的喜好作为标准。并且艺术性也是不可缺少的,它是一个动画角色生命力持久的重要保证。在优秀的动画作品中,角色美术设计所具有的艺术性往往表现在其“趣味性”上。
(二)关于趣味
趣味,是艺术作品中不能缺少的,无论是电影、绘画、音乐或是其它一些媒介。“趣味”所代表的是一个比较完美的结合点,它能够吸引大多数的非专业的观众,同样,对一些较为偏激的创作者们也有吸引力,它不会很俗气或者很偏激。
角色自身的趣味点反映在“设计”和“绘画”上。 “设计的趣味”是指某角色从结构上看有它巧妙的地方。最近出的一部三维动画电影叫做《ROBOTS》,在角色的设定上就做得十分有趣,在每个细节上都能看出其用心之处。《ROBOTS》的故事背景是一个全机械的城市,所以它的全部设计都与金属有关。有几个片段能说明问题:一是影片刚开始,男主角刚被制造出来的时候,他的耳朵被设计成了老式录音机的`音量控制钮。有个镜头是小宝宝在拼命地哭,无奈的父亲只好动手把控制钮关小了,这时小宝宝就止住了哭。另一个有趣的设定是,动画世界里的机器人是通过更换自己身体的部件来成长的,男主角十二岁时候的生日礼物居然是他姐姐留下来不用的旧身躯。于是在毕业典礼上,他留下了一张非常尴尬的毕业照片。一般看到这里,观众们就会觉得这个细节很有趣,而这个趣味点正落在这个角色的设计上。也就是说它并不是必须的,但是动画片里吸引人的地方往往就是在这些细节上的设计上。这些事物有相似之处却不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当它们被组合到一起的时候,就产生了特殊效果,也就有了趣味性。
“绘画的趣味”是指某角色美术风格上的独特之处。说起绘画,人们肯定觉得这是在二维动画里才有的。所以首先我要强调的是:我所理解的“绘画的趣味”是相对于“设计的趣味”而言的,它是指影片的“美术风格”。所以接下来要提到的是一部国产老片――《没头脑和不高兴》。
关于《没头脑和不高兴》,我认为不能把角色设计单独拿出来看。因为动画的整体风格是简单,包括角色、背景、音乐甚至旁白都是看似简单的。这样简单的造型语言是要和动作设计结合在一起才显出其特点的。《没头脑和不高兴》里面的两个小朋友的造型简单到只有几条线,每个部分都精练成了视觉符号,这些符号便是趣味点。这里最精彩的地方是角色“没头脑”脑门上的那一“点”。那是他的头发,也可以看作是画面构成的一部分,是一个可变的元素,静止的时候是点,动的时候是线。所以看似简单的动画,在这些元素的配合下,实际是很丰富的。
三、角色造型的可行性
角色设计的可行性是指,使某个角色成立并在整个动画风格里和谐统一的设计因素。一个动画角色可以设计得天马行空、千奇百怪,但有个前提是必须在动画的整体风格之内,否则,再好的设计如果和影片风格不协调,也是不可取的。角色设计的“合理程度”是实用性的具体表现。而在三维动画中,这个要求就很严格了。比如设计一个可爱的小怪物,为了突出其可爱,我们可能把他的脑袋画的大大的,手脚都画的短些肥些。这个角色画出来后达到了预期的可爱效果,在二维的纸上是成立的,但是在三维动画里就要尽量避免这种设计。因为手脚太短,有些动作就做不出来,比如他摸不到自己的脑袋,而剧本里就正好有这种镜头,这就不好实现了。其实现在国际水平最高的三维动画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但处于对技术难度和成本的考虑,这就是被视为“不合理”的设计。
一般来讲,动画和动画片两者的概念和范畴是不同的,对于前者而言,涉及的方面较多,综合了文学、音乐、摄影、数字媒体、电影、漫画和绘画等多种艺术,综合性较强,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英国,经过长期的发展,在美国兴盛,中国动画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动画是一门艺术,尽管起步较晚,但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和壮大,已经基本形成了系统、完善的产业体系和理论体系,艺术魅力浓厚,获得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和喜爱。
通常来讲,动画的角色形象是动画作品的灵魂所在,一部优秀的作品必然会有良好的角色设计和塑造,它们凭借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的性格特征、极具特色的造型塑造赢得了人们广泛的喜爱,也大大提高了作品的商业价值。优异的角色设计是一步动画作品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很可能会逐渐淡忘作品的情节,然而,一个夸张、奇特、生动的角色往往会深深地留在观众的脑海里,很久都无法忘却,因此,动画作品的美术风格和艺术价值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角色塑造和其他相关美术元素的设计。
在创作和设计各种动画作品的过程中,角色设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而其中的造型设计又是角色设计的基础和前提,他们能够对整个作品的趋势、风格和情节带来显着的影响,其中,角色的意义能够产生十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同电影作品中的明星影视类似,并不局限于作品本身,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形成的价值和意义是远超视频自身的。
一般来讲,在进行动画作品的商业创造时,通常是在完成剧本创造、创意和商业策划之后才进行角色造型设计,角色造型设计时美术设计中的核心部分,也是作品前期创造最先开始的部分,角色造型设计的成功与否能够对作品的后期设计效果带来显着的影响,并会对作品的艺术质量和艺术风格带来显着的影响,进而对作品的制作周期和成本带来影响。
1、写实风格的动画角色造型:在动画的创作过程中,写实风格的动画角色造型占据着很大的一部分,其主要是相对于拟人化和卡通化的角色而言的。
2、夸张性的动画角色造型:在动画的创作过程之中,为了创作出更加生动形象有趣的动画角色,动画创作者常借助夸张和变形的造型语言,注重“神”的表达,降低了对“形”的追求,从而突出了动画角色在某一方面的显著特征。夸张性的动画角色造型主要分为形态的夸张和情态的夸张两种。
3、拟人化的动画角色造型:拟人是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基本表现手法之一,由于拟人化的运用,动画中的动物、植物等其他没有生命特征的一切事物都被赋予了人类的外表、个性或是思想情感特征。
动画角色造型的设计原则:
1、简洁性
鉴于动画片创作的特殊的技术特点,动画角色造型的设计应当力求简洁。在动画创作中,简洁的动画角色造型就意味着创作时间和创作成本的压缩,这有利于缩短动画的创作周期,有利于提高动画的创作水准,也有利于动画核心内容的表达。
2、合理性
虽然动画创作中角色的塑造比较随意,但是也不能恣意而为,也要遵循合理的思维方式,以保证角色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动画角色的造型要符合特定的时间、环境与心理状况,并且要根据条件的改变做出相应的设计调整。
3、时代性
动画片作为大众消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角色造型的时候要与时俱进,要遵循时代发展规律。不同的动画片要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精神追求、社会风貌以及价值标准和审美取向。只有这样,创作出来的动画形象才可以被大众接受和认可。
4、个性化
与普通的影片相比较而言,动画的创作主题是更加鲜明的,其动画角色也通常会呈现出简单、明确、易于区分记忆的个性化特点,这有利于加深人们对动画角色造型的理解和概念。
动画片角色设计的基本概念
当今动画片越来越趋向于全球化,这是一种趋势。而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是动画片的灵魂。下面是我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关于动画设计的美学应用,欢迎参加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部动画片,角色造型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一部动画中,角色造型的缺陷对影片所造成的后果是致命的。一个形象不生动,性格不鲜明,甚至带着某个被人熟知的角色形象的影子的动画故事怎么会吸引观众,更别说引起观众的共鸣。一个动画角色造型的成功,不仅意味着一部动画片的成功,这更预示着由此而产生的巨大市场和利润。所以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是动画的核心工作,是动画制作的基础,优秀的动画角色造型是使动画片能够引人注目的重要因素,也是一部动画便能够给人留下印象的重要原因,可以说是决定一部动画成败的关键。
1 动画片角色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
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是动画前期工作的重要环节。在常规的动画制作流程中,造型设计步骤主要是根据文字剧本创造出具体的角色形象,并将涉及草稿图归纳整理出规范的造型本,供其他环节的动画制作人员参考。所以对角色造型的正确把握是相当重要的。而设计动画造型所占时间,所花精力,精细程度以及耗费人力等都会根据动画片的制作标准不同而产生很大差异。例如动画电影《狮子王》的造型设计工作就要比电视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等,所设计出的性格迥异,形态逼真的狮子,土狼等动物造型要比卡通风格的狼与羊来的更加生动。
动画角色的造型和个性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以及对理想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与憧憬。一部成功的动画片里,都会有个性特征鲜明的角色。比如《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国产电视动画,角色个性突出。正面角色也有缺点,反面角色也有可爱的一面,灰太狼喜剧感十足的“怕老婆”个性具有现代感并不失可爱,这样在小朋友喜欢的基础上,成年人也不排斥。可以说,动画片是我们童年的一个延续。而动画工作者一般都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更有一颗孩童的心,动画里一切都有可能发生,这给了创作者广阔的想像空间。如以美国为代表的很多西方卡通角色造型多数以一种夸张,幽默,轻快明朗的状态呈现,人物的好与坏被无限放大,有一定的教育意义,通过某种方式从侧面来向观众传达某种思想,引入深思。如《WALL.E》看似只是一个名叫瓦力的机器人的发生在未来世界故事,但观众一定会强烈的感觉到这个片子要告诉我们的绝对是对环境保护的问题。中国的卡通角色造型注重人物的正面形象,并且必须将教育意义很直观的无限放大。日本的卡通角色造型风格唯美,十分注重商业影响和经济效益。
动画角色造型设定必须绘制严谨准确,充分表达角色设定的基本内容在充分反映自身艺术特征的基础上,必须符合各自类别的技术特点。
2 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动画的重要意义一动画片的灵魂
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是动画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画中的角色就像是一部影片中的演员,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多折命运是推动着整个故事的发展进程的关键。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是动画的核心工作,是动画制作的基础。日本动画片《千与千寻》讲述了千寻跟着父母从这个城市搬迁到另一个城市,途中所发生的一段奇妙旅程的故事。影片塑造了一个怯弱瘦小,甚至长的略显普通女孩形象,这样一个弱小的十岁女孩在神隐后,竟然勇敢的接受了一个又一个的考验与挑战,最终救出了自己的父母,千寻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个弱小,这说明千寻的骨子里有一种“韧”。其中汤婆婆满身珠光宝气,那贪财的吝啬小老板形象角色造型被鲜活的表现出来,还有白龙的角色造型是传统日本男孩的发型等,这几种人物的性格交织,以及西洋造角色造型与东方角色造型的碰撞,让整部影片都变得异常精彩生动。观众也跟随千寻经历了这一个个的考验。动画角色造型在赋予角色生命的同时,也是得整片更加的具有可看性。
3 动画角色造型是一种民族文化的折现
一个优秀的动画角色造型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更重要的是能够折现出一个国家的民族特色。以中国为例,中国动画的从业者从小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很容易想到从民族文化中取材。自然在动画角色的塑造上融入了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思维方式,叙事方式,情感表达方式,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相嫁接,使角色造型更易被本国民众理解和喜爱。例如,动画片《三个和尚》《哪吒闹海》《大闹天宫》讲的都是典型的中国故事,所用的也是中国传统的绘画手法,传达的更是典型的'中国意蕴。而像迪斯尼的早期电影动画片大多从欧美传统文化中取材,如《白雪公主》《罗宾汉》等等。其中还有取材于中国文化的,如《花木兰》,其中饱含着幽默乐观的精神,洋溢着个人英雄主义情绪,而这些都打着明显的美国文化印记。
4 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是动漫产业的关键
一个动画角色造型的成功,不仅意味着一部动画片的成功,这更预示着由此而产生的巨大市场和利润。可以说角色造型设计是一部动画片的灵魂。而且多数商业动画片的收入并不是来源于影片票房的收入,而更多的是依靠片中角色制作的衍生品所带来的附加值。例如《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动画角色造型人物为简单的对立关系造型线条简单,色彩分明,性格差异显著,易于开发衍生产品,便于消费者接受角色个性突出,这样在小朋友喜欢的基础上,成年人也不会排斥。《喜羊羊》在各电视台的少儿频道播放了3年,这样的“预热”让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上映后获得了成功。而通过喜羊羊,灰太狼的动漫形象而制造的大量动漫衍生产品,如玩具,文具,食品,服装等都能经常见到。这位动画明星不亚于普通的影视明星。这无疑证明了这部中国国产动画《喜羊羊》所获得的成功。
5 动画角色造型创作的灵感
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是艺术创作中人人梦寐以求的境界。比如说《功夫熊猫》这部片子在创意阶段的时候,中国熊猫的形象就激发了创作者的灵感。其实喜欢熊猫的人很多,但很多时候只是停留在了喜欢,而美国迪斯尼将这种形象提炼并进行拟人化的再创作,一个生龙活虎的喜欢功夫的熊猫就诞生了。在《功夫熊猫》被人们所熟知和喜爱之后,一些山寨的“功夫武侠”便跃然于屏幕之上。
有时,动画角色的造型源于创作者对某物的喜爱,从而拟人化,让某种形象生动鲜活起来。或是被某种人群的特性所吸引,从而进行提炼与再创作,使得角色具有更鲜明的性格特点或是有着多折的命运。去年中国传媒动画学院的一部名为《红领巾侠》的联合作业被不少热爱动画的人所熟知。每个专制教育下的孩子都在压抑中渴望战争。懵懂中被系到胸前的红领巾,是烈士的鲜血染成的,也被烈士们追求自由的精神所浸润。红领巾侠,就像是正义的化身。就像唯中国有孙悟空一样,这里的红领巾也可以说是中国少先队的一个代表形象。动画角色造型的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从自身喜爱的一些事物出发,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
总之,一部动画片,角色造型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甚至可以说,是起到了决定一部动画片成败的关键作用。动画角色造型是动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没有一个导演会忽视影片里的动画角色造型,造型是一部动画影片的基础,从某个角度来说,动画片里的角色造型相当于传统影片里的演员,能够向观众传达感情和意义。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导演寻找合适剧本中人物性格的演员,动画片中的角色造型则是导演根据剧本中的要求而随心所欲的设计出最符合剧本人物的角色,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假定形象。演员的选择将直接导致整部影片的成败。,动画角色造型在影片中具有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