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苏宁长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怎么样?
信阳苏宁长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是2010-03-15在河南省信阳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信阳市羊山新区国际商城8号楼401号。
信阳苏宁长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11500551630543J,企业法人熊法柱,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信阳苏宁长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装饰工程设计,装饰工程施工,景观工程,室内外装潢设计,装饰材料销售;古建小木屋施工。(凭许可证经营)。在河南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288300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1000-5000万和100-1000万规模的企业中,共539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信阳苏宁长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简介:信阳苏宁长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03月15日,主要经营范围为装饰工程设计,装饰工程施工,景观工程,室内外装潢设计,装饰材料销售等。
法定代表人:熊法柱
成立时间:2010-03-15
注册资本:6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11502000002187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信阳市羊山新区国际商城8号楼401号
今年以来,国美、苏宁的扩张速度更是达到了令业界咋舌的地步。据称,苏宁今年计划新开150多家店。关于2005年国美的扩张计划有多个版本,一说计划全国新增130多家店,但也有其公司高管曾对外宣称今年的开店数将是前18年总数的2倍,按此计算,其今年的新开店数将达280余家。
据了解,除了加盟店等以外,2005年上半年苏宁电器新开直营连锁店达69家,比2004年的84家增长了82%。
拿什么钱来扩张
具体分析国美、苏宁的运作,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它们如何将账面上的大量浮存现金通过变相手段“融资”给自己,用作规模扩张或将其用于多元经营,并使这些资金在体内循环的行业现实。
内生资金无法支持规模快速扩张
2004年国美、苏宁新增门店存在的资金缺口分别达22.21亿元、16.17亿元。2005年这一缺口更大幅扩大。
根据行业经验,零售商规模扩张一般只需支付开办费,而货款实际都是由供应商垫付,且供应商还需要交纳进店费、促销费等各项通道费。为还原和估计苏宁电器和国美电器新增门店需要资金,我们根据行业经验作出以下假设:
1、新增门店平均面积为5000平米左右
2、开办费等一次性费用需要1500万元(2004年国美香港上市时招股公告曾透露,国美开设一家大卖场的成本约为1000万元至1500万元)
3、根据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一年营业额和门店数量,国美、苏宁单一门店营业额平均为2-3亿元,考虑到存货的周转率,如果公司不占用供应商资金,新增门店开店初需要购置的家电总货款(一个月)为2500万元,后续货款可通过资金周转来实现。
根据以上假设,可计算出新增一家家电连锁门店需要4000万元左右资金。由此推算,国美、苏宁在现实规模扩张速度下需要的资金:按新开店130-280家之间计,国美今年扩张所需资金约为52-112亿元按新开店150家计,苏宁今年扩张所需资金约为60亿元。从这两家公司的财务数据看,这些数字均与其上一年度账面货币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数字有巨大差距。公告显示,2004年,国美电器账面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5.65亿元,苏宁电器的这一数字为5.3亿元。也就是说,除去自有资金,两家公司2005年新增门店所需资金均存在巨大缺口。2004年苏宁、国美新增门店存在的资金缺口就分别达到16.17亿元、22.21亿元。
而2005年两家公司的再融资情况还处于一片空白,那么扩张资金从何而来?
供应商资金支起国美、苏宁的连锁王国
财务数据显示,国美、苏宁都没有从银行进行短期借款,而其负债又以短期负债为主,因此可推测两家公司新增门店资金主要来源于占用供应商资金。
数据显示,国美、苏宁的债务主要为短期负债,没有长期负债。而在短期债务中,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又是债务的主体(图7-1、图7-2、附文)。与苏宁欠供应商的货款主要体现在应付账款不同的是,国美电器欠供应商的货款主要体现在应付票据这一科目,这实际上体现了二者在占用供应商资金时间上存在较大差异。原因在于按照行业经验,应付账款一般仅延期3-4月,而采用应付票据支付方式,货款可延期到6月后支付。这表明国美电器对供应商的控制能力更强,其资金链比苏宁电器较为宽裕,而造成两家公司在对供应商资金占用上时间长短不同的根本原因,我们认为是二者渠道价值存在差异。
而且,国美、苏宁的短期负债规模与其销售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年报数据显示,苏宁电器主营业务收入2001年为16.64亿元,2004年达91.07亿元相应地,其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由2001年末的5.07亿元增加到2004年末的9.32亿元。国美电器主营收入由2001年的38.73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19.31亿元,相应地,短期负债+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同步增长,由2001年末的7.73亿元增加到2004年末的30.12亿元(图8)。
为更清晰了解国美、苏宁占用供应商资金的现实和了解其资金用途,我们还可以重点分析两家公司的流动资产及负债结构,分析货币现金/流动资产、(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销售收入、(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流动资产以及财务费用与流动负债匹配情况等指标,结果显示两家公司在规模扩张过程中,占用了供应商的资金。
货币现金/流动资产。2001-2004年期间,两家公司账面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动资产的比例均快速上升,其中,2004年,国美、苏宁两家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对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达到33.38%和29.18%,这实际表明零售商账面现金随着其收入增长而迅速提高(图9)。
(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销售收入、(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流动资产。这两个指标实际反映零售商对资金占用的能力。从国美和苏宁历年两项指标表现看,国美2004年这两项指标分别达到27.86%和70.88%,而苏宁这两项指标分别为11.03%和55.22%,这表明两家公司占用供应商资金的现象较为突出,也印证了我们国美电器占用供应商资金能力要高于苏宁电器的判断(图10、图11)。
财务费用与流动负债匹配情况。根据两家公司财务费用项目,我们可明显看出国美电器财务收入竟大于财务支出,而财务支出部分金额相对较小,这表明公司流动负债基本上都是无息的,或者可以说是占用供应商的货款而得到的无息融资。
为更准确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按照目前短期贷款利率(我们选用6月-1年短期贷款利率5.58%,原因在于该利率高于1-6月的短期贷款利率5.22%,计算显得更为保守和谨慎),倒推两家公司应付利息的债务,可得到国美电器实际支付利息的负债远远低于其实际流动负债,2004年流动负债与实际付息债务的差额竟达34.9亿元。同样的事实在苏宁电器财务费用科目上也得到有效证明,按照财务费用倒推付息债务的计算,2004年苏宁电器账面流动负债也高于其实际付息债务,未付息债务的金额也高达9.47亿元(表1、表2、图12)。
事实上,根据家电连锁零售商一般延期3-4月支付货款的经验推测,国美电器账面浮存现金均达30-40亿元之间,扣除一个月左右的存货10亿元,仍有20-30亿元左右的浮存现金可使用。而苏宁电器账面浮存现金可达22-30亿元之间,扣除一个月左右的存货8亿元,仍有14-22亿元左右的浮存现金可使用。
零售+地产:黄金搭档?
数据分析表明国美、苏宁大量占用供应商资金的现实,也揭示了其类金融企业的性质和将供应商资金作为无成本融资转作他用的资金体内循环过程(图13)。我们认为,正是由于国美、苏宁占用供应商资金数量较大,其存在网点规模扩张的强烈欲望,同时也存在强烈的多元化冲动,其多元化投资一般也都投资于资金需求较大的行业,典型的代表就是房地产业。
这种情况实际在许多零售商身上都有所体现,如华润创业、南京中商等都在经营零售业务的同时,进入房地产领域。
虽然目前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都没有直接从事房地产业务,但从张近东家族和黄光裕家族控制公司的架构,我们可发现两大家族“商业+地产”模式的运作踪迹。
我们认为两家家电连锁企业不约而同选择“商业+地产”模式实际上也揭示了零售商希望借助商业养地产、同时通过房产开发为自己提供网点铺面以降低租金价格上涨压力的经营模式(图14、图15)。如苏宁电器第二大股东江苏苏宁电器和关联公司苏宁环球集团均投资房地产,而苏宁电器也成为这两家公司开发的房产主要租户之一。
苏宁电器招股说明书显示,苏宁电器上市前,由于业务存在交叉和重叠,江苏苏宁电器和苏宁电器之间存在频繁的关联交易。2001年,两家公司资金往来累计金额达到约15亿元,而从月度的平均资金占用余额分析,由于江苏苏宁电器1999年11月组建,因此,江苏苏宁实际占用苏宁电器资金月平均余额2000年为0.91亿元,2001年月平均占用金额为0.77亿元。与此同时,在苏宁电器上市前,苏宁电器与关联公司下属地产公司也存在较大的资金往来。截至2001年12月15日,苏宁电器应收江苏苏宁建设集团、江苏苏宁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南京苏宁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江苏万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南京宁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款项合计达0.88亿元。
从苏宁电器目前信息披露看,其与关联公司之间的频繁关联交易和资金往来已在上市前通过资产重组逐渐终止,但苏宁电器仍是关联公司开发物业的主要租赁客户之一。如近期由江苏苏宁电器投资6亿元新建的银河国际购物广场,位于南京山西路商圈,大楼总共48层,建成后将成为该商圈的标志性建筑,其中,裙楼的8层共4万平方米的面积将用作百货卖场,而苏宁电器总部也搬迁到此。2005年6月1日,苏宁电器发布公告,计划和江苏苏宁同时就苏宁电器募集资金项目“南京新街口店扩建项目”用地联合进行揭牌。该项土地标价1500万元,加上竞标保证金300万元。
与苏宁电器相比,国美电器“商业+地产”运作模式更为显著。虽然2004年6月7日,中国鹏润集团宣布收购OceanTown(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原控股公司)全部已发行股份,总代价为人民币88亿元,并更名国美电器,主营家电零售,同时国美控股表示将逐渐将鹏润地产投资的金尊地产转让,逐渐淡出地产业务,但实际上从黄光裕家族近期一系列资本运作看,国美集团拓展地产业务的力度反而加强了,在原有鹏润地产基础上,又设立国美置业、尊爵地产和明天地产等新的地产公司,显著加大地产业务拓展力度。
最佳盈利模式猜想
国美、苏宁目前“吃供应商”的盈利模式还能持续多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决策
日前,中国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王耀向外界透露,商务部拟订的《零售商与供应商进货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简称《办法》)正在征求企业意见,首次对饱受争议的“进场费”问题作了明确规定。
据称,此次征求意见稿的《办法》共有38条,对于争议已久的“进场费”、账期、定价权、商品质量责任等敏感问题作了明确规定:零售商应当将所收取的促销服务费登记入账,并按照规定纳税零售商向供应商收取促销服务费的,应当事先征得供应商的同意供应商不同意的,零售商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应当与供应商协商一致,订立合同。同时,零售企业不得向供应商“变相收取”的费用条目,包括:续签合同费、店内条码费、店铺改造装修费等。
如果《办法》正式实施,将有利于整个零售行业与上下游的健康发展。
我们预计,随着相关管理法规的逐步健全,国美、苏宁等规模较大的零售企业,当其网点规模、布局、销售规模增大到某个临界点时,其渠道价值将产生本质性的飞跃:在保持对上游的话事权的同时,对下游消费者将由“低价讨好”转变为“适当控制”,因此其盈利模式也将向沃尔玛等国际巨头靠近,渐渐演进为“吃供销差价”,以“消费者可接受的价格销售—提高销售规模—更低采购价格—消费者认可(或不得不)接受的价格销售”的循环方式,尽力拉大购销差价以获取利润。
这一模式实际上是既要“吃”上游供应商,又要能够控制消费者,因此该模式的核心基础仍然是渠道价值,即通过对渠道资源的垄断来获取超额利润。
1.装修的材料得分辨
有实力的装修公司会和一些知名的装修品牌合作,这些装修品牌能认可一家装修公司,就是看中了装修公司的实力。
2.了解客户很重要
装修是一个工程,装修公司在开始装修时,就要在将装修的设计、装修的风格、装修材料以及施工都做一个详细的计划。在这期间如何了解装修公司实力?在和客户经理沟通时就会看出装修公司的专业程度,他们会详细的了解用户的装修意图、房屋的户型、装修预算。并且直接判断这是不是可以服务的客户。因为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成本。接下来就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安排设设计师沟通,进入初步设计阶段。在这之后的家装设计师给出的方案和设计效果都将是你判断公司实力重要的参考。
3.施工效果要看好
很多业主在拿到设计图后会选择自己去找施工队装修,坦言的说,这真是得小失大,普通的装修施工队的质量和工艺真的没办法和大型家装公司相比。一般大型家装公司都会拥有自己的施工团队,大多都是徽派装修,并配有监理。这意味着工人的经验丰富,工程质量可以放心。
国美、苏宁这样大规模地迅速扩张背后强劲的后盾正是其特有的“吃供应商”的盈利模式——“类金融模式”:在与消费者之间进行现金交易的同时,延期3~4个月支付上游供应商货款,使账面上长期存有大量浮存现金,并形成“规模扩张——销售规模提升带来账面浮存现金——占用供应商资金用于规模扩张或转做他用——进一步规模扩张提升零售渠道价值带来更多账面浮存现金”这样一个资金体内循环体系。
国美、苏宁像银行吸储一样,吸纳众多应商的资金并通过滚动方式供自己长期使用,与国外零售商“吃差价”盈利模式不同,中国家电连锁巨头更要求真人版——“吃供应商”:通过扩大网点规模和维持对消费者的低价优惠市场策略,不断提高渠道终端的市场影响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提高销售规模,提高产品绝对销量和采购量,要挟供应商加大返利力度和交纳更多通道费。
我们通过分析家电卖场的利润构成发现,这些家电连锁商的其他业务利润增长远远超过其主营业务利润增长,而这些高速增长的其他业务利润正是由大量供应商所“捐献”的。包括销收入、进场费用、管理费收入、上架费、空调安装管理费、展台费、代理费收入、广告费等,归根结底均来源于供应商返利及交纳的通道费。
据透露,国美、苏宁向供应商收取的进场费额度一般为每单品500元到10万元,进场费的多少因网点数、销售额、产品的不同会有很大差异,收取方式也非常灵活。而供应商返利一般依据产品销售额来计算,幅度从0.3%至0.5%不等。这种模式下,供应商支付的各种杂费支撑起了其“大减价”“狂促销”的价格竞争手段。
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真正使国美苏宁在零供博弈中保持强势的“武林秘笈”是渠道价值。经过几年疯狂圈地,国美苏宁已构建起自己的家电王国,销售网络从一级市场慢慢延伸到三级四级市场。在中国东西南北各大城市(甚至包括一些城镇),能看到国美苏宁的身影,凭借其“集中采购”、“统一配送”、“标准化复制”所体现的物流及渠道方面的独特优势,家电制造商在这场博弈中的筹码也就微乎其微。
而国美、苏宁等家电连锁,面对可能的市场盲点与利润空间,不断扩张不断向供应商收取“苛捐杂费”就是理所当然的。难怪在面对连锁商疯狂扩张带来的额收益时,供应商要高喊“苛税猛如虎”了。
通过规模经济效应,经营成本和费用降低的效用越大,品牌影响力也越强,越易实现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并获取较好的效益。与此同时,由于对终端消费者的控制力和与供应商的谈判能力相应增强,容易获得更大比例的折扣及更优惠的付款结算方式,国美、苏宁销售规模得以快速增长,并形成“低价销售—— 提高销售规模—— 获得更多返利和通道费—— 更低采购价格—— 更低价格销售”这一循环,一方面以低价吸引消费者,同时可要求供应商按照其销售规模的大小给予层层递加的返利和通道费用,甚至要求垄断制造商特殊型号的产品,达到控制生产、赚取更多利润的目的。
实际上,这种模式在国内有深层次原因,国、苏宁等连锁巨头扩张需要大量资金,而单纯靠单店赢利积累,是不可能支持连锁门店的迅速扩张的,资金从何处来成了一个难题。资金来源一般有两个渠道:“银行与证券市场”,在发展初期,显然,证券市场是没有可能的,银行贷款需要一定抵押与信用评估,国内银行的管理机制决定了固定资产在抵押中的突出价值,而国美、苏宁等在这方面实在没有“硬通货”:产品是厂家的,店面是租来的,几个货架值不了什么钱,看来两个渠道都难以通畅,第三个渠道的开拓就显得迫在眉睫,既然“终端为王”,“苛捐杂费”也就有了砝码。
“商地搭档”模式
“商业+地产”的“黄金搭档”式运作模式,将房产业作为家电连锁的又一盈利点,提高资本运作产业链运作能力。
选择“商业+地产”模式能使零售商借助商业养地产、同时通过房产开发为自己提供网点铺面以降低租金价格上涨压力。众所周知,麦当劳连锁体系的很大一部分收入并非来自店面,而是来自房地产。国内连锁巨头国美苏宁在房地产领域也不断运作。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房地产业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房产置业的巨大利润甚至不少国外公司垂涎三尺,因此,抓住中国房产业发展的大好时机,能够为国美苏宁发展开辟另一片天。
以苏宁为例,苏宁电器第二大股东江苏苏宁电器和关联公司苏宁环球集团均投资房地产,而苏宁电器也成为这两家公司开发的房产的主要租户之一。苏宁电器招股说明书显示,苏宁电器上市前,由于业务存在交叉和重叠,江苏苏宁电器和苏宁电器之间存在频繁的关联交。2001年,两家公司资金往来累计金额达到约15亿元,而从月度的平均资金占用余额分析,由于江苏苏宁电器1999年11月组建,因此,江苏苏宁实际占用苏宁电器资金月平均余额2000年为0.91亿元,2001年月平均占用金额为0.77亿元。与此同时,在苏宁电器上市前,苏宁电器与关联公司下属地产公司也存在较大的资金往来。截至2001年12月15日,苏宁电器应收江苏苏宁建设集团、江苏苏宁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南京苏宁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江苏万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南京宁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款项合计达0.88亿元。
从苏宁电器信息披露看,其与关联公司之间的频繁关联交易和资金往来已在上市前通过资产重组逐渐终止,但苏宁电器仍是关联公司开发物业的主要租赁客户。由江苏苏宁电器投资6亿元新建的银河国际购物广场,位于南京山西路商圈,大总共48层,建成后将成为该商圈的标志性建筑,其中裙楼8层共4万平方米的面积将用作百货卖场,而苏宁电器总部也搬迁到此。2005年6月1日,苏宁电器发布公告,计划和江苏苏宁同时就苏宁电器募集资金项目“南京新街口店扩建项目”用地联合进行揭牌。该项土地标价1500万元,加上竞标保证金300万元。
与苏宁电器相比,国美电器“商业+地产”运模式更为显著。虽然2004年6月7日,中国鹏润集团宣布收购OceanTown(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原控股公司)全部已发行股份,总代价为人民币88亿元,并更名国美电器,主营家电零售,同时国美控股表示将逐渐将鹏润地产投资的金尊地产转让,逐渐淡出地产业务,但实际上从黄光裕家族近期一系列资本运作看,国美集团拓展地产业务的力度反而加强了,在原有鹏润地产基础上,又设立国美置业尊爵地产和明天地产等新的地产公司,显著加大地产业务拓展力度。
可以说,在商业模式上寻找两者的不同点还是比较少,零售连锁业无非就是无限复制扩大规模,利用地产提高资本运作与产业链运作能力。他们都是实施多元化、规模化、低成本和高效率的发展战略,即不断地适应市场需求和制造业的产业调整政策,以综合电器为主导形式的专业连锁发展模式快速在全复制,通过各种管理技术的运用,低成本高效率地进行扩张,打造优秀的连锁网络服务品牌。
首先,你需要了解物流市场,业务情况还有个人项目运营经验其次是根据公司不同阶段的进展和经营情况,制定适应项目发展的计划,跟踪计划的实施进度和调整.
具体你要跟物流公司了解,包括待遇发展,物流公司加班是很平常的事情啦..
嘉里大通是香港的公司,主要做货运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