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炻瓷砖?
炻瓷砖
陶瓷砖按村质特性分为:瓷质砖(吸水率小于等于0.5%);炻瓷砖(吸水率0.5%~3%含);细炻砖(吸水率在3%~6%含);炻质砖(吸水率在6%~10%含);陶质砖(吸水率大于10%)
依用途分:外墙砖、内墙砖、地砖、广场砖、工业砖。
依成型分:干压成型砖、挤压成型砖、可塑成型砖。
依烧成分:氧化性瓷砖、还原性瓷砖。
依施釉分:有釉砖、无釉砖。
依吸水率分:瓷质砖、炻瓷砖、细炻砖、炻质砖、陶质砖。
依品种分:抛光砖、仿古砖、瓷片、全抛釉、抛晶砖、微晶石、劈开砖、广场砖(文化砖)。
依生产工艺分:印花砖、抛光砖、斑点砖、水晶砖、无釉砖。
扩展资料通体砖的表面不上釉,而且正面和反面的材质和色泽一致,因此得名通体砖。
通体砖是一种耐磨砖,虽然还有渗花通体砖等品种,但相对来说,通体砖花色比不上釉面砖。由于的室内设计越来越倾向于素色设计,所以通体砖也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通体砖被广泛使用于厅堂、过道和室外走道等装修项目的地面,一般较少会使用于墙面,而多数的防滑砖都属于通体砖。
通体砖常有的规格有300x300mm、300x600mm、400x400mm、500x500mm、600x600mm、800x800mm等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瓷砖
通体砖:
通体砖的表面不上釉,而且正面和反面的材质和色泽一致,因此得名。通体砖比较耐磨,但其花色比不上釉面砖。分类分为防滑砖、抛光砖和渗花通体砖。适用范围被广泛使用于厅堂、过道和室外走道等地面,一般较少使用于墙面。
釉面砖:
釉面砖就是砖的表面经过烧釉处理的砖。一般来说,釉面砖比抛光砖色彩和图案丰富,同时起到防污的作用。但因为釉面砖表面是釉料,所以耐磨性不如抛光砖。分类按原材料分为陶制釉面砖和瓷制釉面砖。依光泽不同,又分为亚光和亮光两种。适用范围厨房应该选用亮光釉面砖,不宜用亚光釉面砖,因油渍进入砖面之中,很难清理。釉面砖还适用于卫生间、阳台等。
抛光砖:
抛光砖就是通体砖经过打磨抛光后而成的砖。相对于通体砖的平面粗糙而言,抛光砖就要光洁多了。这种砖的硬度很高,非常耐磨。在运用渗花技术的基础上,抛光砖可以做出各种仿石、仿木效果。分类可分为渗花型抛光砖、微粉型抛光砖、多管布料抛光砖、微晶石。适用范围除卫生间、厨房外,其余多数室内空间都可使用。
玻化砖:
玻化砖是由石英砂、泥按照一定比例烧制而成,然后经打磨光亮但不需要抛光,表面如玻璃镜面一样光滑透亮,是所有瓷砖中最硬的一种。玻化砖在吸水率、边直度、弯曲强度、耐酸碱性等方面都优于普通釉面砖、抛光砖及一般的大理石。但是玻化砖也不是完美的,它的缺陷就是经过打磨后,毛气孔暴露在外,灰尘、油污等容易渗入。分类主要是地面砖。属于抛光砖的一种。适用范围玻化砖适用于客厅、卧室、走道等。
马赛克:
马赛克是一种特殊存在方式的砖,它一般由数十块小块的砖组成一个相对的大砖。耐酸、耐碱、耐磨、不渗水,抗压力强,不易破碎。分类它主要分为陶瓷马赛克、大理石马赛克、玻璃马赛克。适用范围它以小巧玲珑、色彩斑斓被广泛使用于室内小面积地、墙面和室外墙面和地面。
瓷砖与陶瓷砖的区别如下所示:
区别一、定义不同
陶瓷砖是由粘土和其他无机非金属原料,经成型、烧结等工艺生产的板状或块状陶瓷制品;
瓷砖指的是吸水率小于0.5%的瓷砖,即烧制成熟的瓷砖。
区别二、吸水率不同
陶瓷砖的吸水率大于10%,市场上一般称内墙砖;
瓷砖的吸水率小于0.5%。
区别三、分类不同
陶瓷砖按吸水率可分为五大类,即瓷质砖、炻瓷砖、细炻砖、炻质砖、陶质砖。
瓷砖按材质可分为抛光砖、釉面砖、仿古砖、玻化砖等。
国家分类标准:
瓷质砖 吸水率 小于等于0.5%;
炻瓷质 吸水率 大于0.5%小于等于3%;
细炻质 吸水率 大于3%小于等于6%;炻质砖 吸水率 大于6%小于等于10%;
陶质砖 吸水率 大于10%。
吸水率表达:
陶质砖>10%≥炻质砖>6%≥细炻质>3%≥炻瓷质>0.5%≥瓷质砖。
吸水率 0.5%-10%概括为半瓷
依用途分:外墙砖、内墙砖、地砖、广场砖、工业砖等。
依成型分:干压成型砖、挤压成型砖、可塑成型砖。
依烧成分:氧化性瓷砖、还原性瓷砖。
依施釉分:有釉砖、无釉砖。
依吸水率分:瓷质砖、炻瓷砖、细炻砖、炻质砖、陶质砖。
依品种分:抛光砖、仿古砖、瓷片、全抛釉、抛晶砖、微晶石、劈开砖、广场砖(文化砖)。
依生产工艺分:印花砖、抛光砖、斑点砖、水晶砖、无釉砖。
扩展资料:
瓷砖常识
通体砖的表面不上釉,而且正面和反面的材质和色泽一致,因此得名通体砖。
通体砖是一种耐磨砖,虽然还有渗花通体砖等品种,但相对来说,通体砖花色比不上釉面砖。由于的室内设计越来越倾向于素色设计,所以通体砖也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通体砖被广泛使用于厅堂、过道和室外走道等装修项目的地面,一般较少会使用于墙面,而多数的防滑砖都属于通体砖。
通体砖常有的规格有300x300mm、300x600mm、400x400mm、500x500mm、600x600mm、800x800mm等等。
优点:由于表面较粗糙,所耐磨性、防滑性是所有瓷砖最好的。
缺点:它独特的结构决定了通体砖的纹理、效果单一,装饰效果较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瓷砖
炻瓷砖(0.5%<吸水率≦3%) Ⅰ 基本属于瓷质
细炻砖(3%<吸水率≦6%) Ⅱ 基本属于炻质
炻质砖(6%<吸水率≦10%) Ⅱ 基本属于炻质
陶质砖(吸水率>10%) Ⅲ
按吸水率E分 低吸水率砖 E≦3% Ⅰ
中吸水率砖 3%
干压瓷砖是由粘土和其他无机非金属原料,经成型、烧结等工艺生产的板状或块状陶瓷制品,用于装饰与保护建筑物、构筑物的墙面和地面。通常在室温下通过干压、挤压或其他成型方法成型,然后干燥,在一定温度下烧成。按成型方法陶瓷砖分为挤压成型陶瓷砖和干压成型陶瓷砖。其中,干压成型陶瓷砖按吸水率分为瓷质砖(e≤0.5%)、炻瓷砖(0.5%10%)。一般瓷砖粘贴每一块砖时,必须用胶滚筒或胶刮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抹平,压实,确保软瓷砖和基层之间的粘贴面积达到100%,防止空鼓产生。软瓷砖不应用盐酸清洗,只需采用洗手液或洗衣粉清洗即可。软瓷砖表面的保护膜,必须在填缝之后方可除去。阳角和阴角处理:软瓷砖避免在弯角处留缝,最佳的留缝点是在离弯角处至2.5cm之外。
日常生活中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 陶瓷 的用途和用处,也经常能见到,甚至使用到,但是陶 瓷砖 应该就会有些陌生了,陶瓷砖是什么砖,陶瓷砖是一种合成材料,没有陶瓷那么明亮,我们可以从全瓷砖和陶瓷砖的区别来分辨出陶瓷砖的实际用途和使用效果。其实建筑装修当中常常都会接触到这些材料,选择适合才是最主要的。
陶瓷砖是什么砖
陶瓷砖是由粘土和其他无机非金属原料,经成型、烧结等工艺生产而成的板状或块状陶瓷制品。陶瓷砖按吸水率可分为瓷质砖、炻瓷砖、细炻砖、炻质砖、陶质砖。具体介绍如下:
陶瓷砖是由粘土和其他无机非金属原料,经成型、烧结等工艺生产而成的板状或块状陶瓷制品,用于装饰与保护建筑物、 构筑物 的墙面和地面。通常在室温下通过干压、挤压或其他成型方法成型,然后干燥,在一定温度下烧成。
陶瓷砖按吸水率可分为五大类:即瓷质砖、炻瓷砖、细炻砖、炻质砖、陶质砖。吸水率大于10%的称陶瓷砖,市场上一般称 内墙砖 ,广泛用于居民 住宅 、宾馆饭店、公共场所等建筑物的 墙面装饰 ,是 室内装修 的主要产品。吸水率小于0.5%的称瓷质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玻化砖 ,用于铺地的大多经过表面抛光处理的,因此又叫 抛光砖 。广泛用于各类建筑物的地面装饰,也是室内装修的主要产品。吸水率在0.5%~10%之间的陶瓷砖一部分用于外墙修饰,一部分主要用于室内地面的装饰,多用于 卫生间 ,与内墙砖 配套 使用。
全瓷砖和陶瓷砖的区别
1、全瓷砖和陶瓷砖主要区别就在于吸水率,全瓷砖有着严格的吸水率标准,只有低于0.5%的吸水率瓷砖才叫做全瓷砖,而一般陶瓷砖的吸水率都大于0.5%的。吸水率一般小于0.5%为瓷砖,大于10%为陶砖,介于两者之间为半瓷。通常各种抛光砖、无釉锦砖、大部分卫生洁具是瓷质的,吸水率一般≤0.5%;仿古砖、小 地砖 (地爬墙)、水晶砖、耐磨砖、亚光砖等是炻质砖,即半瓷砖,吸水率0.5% 瓷片 、陶管、饰面瓦、琉璃制品等一般都是陶质的,吸水率>10%。
2、全瓷砖过低的吸水率使得瓷砖与墙面 水泥砂浆 的附着力小,与墙面不是很好的粘接,易脱落,一般多用作地砖,而陶瓷砖既可以作为墙面砖,也可以作为地面砖。
3、全瓷砖的硬度要高于陶瓷砖,制作工艺上全瓷砖也要更为精细,相应的在价格上全瓷砖也要高昂一点。
全瓷砖和陶瓷砖的区别?区别是什么?涨姿势了
4、可清洁度。全瓷砖的硬度很高,一般情况下不易碎裂,而且这种瓷砖表面没经过抛光处理,因此没有抛光气孔的存在,非常容易清理,抗污能力好;全瓷砖的外表平整度好,吸水率非常低,安装时不用泡水就可以直接铺贴在墙面上了。陶瓷砖外表平滑细腻,表面晶莹光泽,颜色多样,花纹款式众多,可以搭配不同的家居风格,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这种瓷砖的抗污能力非常好,表面不易残留污渍,清理非常方便。
5、构成不同。全瓷砖又称为玻化砖,主要材料是黏土、 石英 砂等,经过研磨、混合、压制、烧结等工艺制作而成的耐酸碱性的建筑装修材料。业界主要根据吸水率来定义全瓷砖,将烧透了的、吸水率小于0.5%的瓷砖叫做全瓷砖。陶瓷砖主要是由黏土和其他的非金属材料,经过成型、烧结等工艺生产的块状陶瓷制品,通常在室温下通过干压、挤压或其它方法成型,在一定温度下烧结而成,主要用于装饰和保护建筑物的墙面和地面。
陶瓷通常在一些艺术品和生活用品中常见,陶瓷砖在装修建筑中常用,了解了陶瓷砖是什么砖以及全瓷砖和陶瓷砖的区别之后,我们就知道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种类,因为使用条件不同,对材质的需求是不一样的,那么在装修当中我们要根据自己需求和 装修风格 来来选择合适的材质,那样才能有的整体效果和实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