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设计 > 正文

质量管理中的三次设计思想是什么

畅快的小丸子
文艺的故事
2022-12-31 13:23:43

质量管理中的三次设计思想是什么?

最佳答案
愉快的小馒头
靓丽的朋友
2025-07-10 20:02:03

三次设计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田口玄一提出的,包括系统设计(第一次设计)、参数设计(第二次设计)和容差设计(第三次设计)。它是一种优化设计,主要用于质量管理前期的技术开发、

产品开发、工艺开发,从而可提高产品设计质量,降低成本,缩短设计开发周期。三次设计是田口质量管理理论体系中线外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三次设计即三阶段设计,所谓三阶段设计,是建立在试验设计技术基础之上的一种在新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中进行三阶段设计的设计方法。它是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进行质量管理,在专业设计的基础上用正式交试验法对零件的参数进行优选,以求减少各种内、外因素对产品功能稳定性的影响,选择零件最佳组合和最合理的容差范

围,尽量用价格低廉的、低等级的零件来完成优质、廉价、性能稳定和抗干扰性强的产品的优化设计方法

最新回答
慈祥的摩托
激昂的万宝路
2025-07-10 20:02:03

三次设计理论是田口玄一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一种系统设计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进行质量控制,力图用最低的制造成本生产出满足顾客要求的、对社会造成损失最小的产品。与传统的产品设计概念不同,田口将产品的设计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即系统设计、参数设计和容差设计。三次设计的重点在参数设计,国外称为健壮设计或鲁棒设计。

田口质量理论的三次设计紧密地把专业技术与数理统计方法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各设计参数与输出质量特性之间一般具有非线性关系的特点,采用系统设计、参数设计、容差设计的三阶段优化设计方法,从设计上控制输出质量特性值的波动,以提高产品固有质量水平。这是一种可以在原材料、零部件的质量参数波动较大,或出于经济性考虑,在不宜压缩原材料和零部件波动幅值的情况下,仍能保证产品最终输出特性的一种稳定性优化设计方法。

谦让的啤酒
洁净的皮带
2025-07-10 20:02:03

试验设计DOE常常用在新产品的设计和研发工作中,而产品设计常常可以分为系统设计、参数设计和公差设计(又称容差设计)三个阶段,或称三次设计。所谓系统设计,是指用专业技术研制产品(即样品)及其生产工艺。所谓参数设计,是指确定产品零部件的结构参数和生产过程的工艺参数,选择最佳的参数组合。所谓公差设计,是指对各种参数寻求最佳的容许误差,使得质量和成本综合起来达到最佳经济效益,这是产品设计中不可或缺但又往往被忽略的一个环节容。

公差设计(Tolerance Design)通常是在完成系统设计和参数设计后进行的,此时一般来说,各元件(参数)的质量等级较低,参数波动范围较宽。公差设计的输出结果就是在参数设计阶段确定的最佳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各个参数合适的公差。

按照一般原理,每一层次的产品(系统、子系统、设备、部件、零件),尤其交付顾客的最终产品都应尽可能减少质量波动,缩小公差,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顾客满意;但同时,每一层次产品也应具有很强的承受各种干扰(包括加工误差)影响的能力,即应容许其下属零部件有较大的波动范围。对于下属零部件通过公差设计确定科学合理的公差,作为生产制造阶段符合性控制的依据。

因此,公差设计的指导思想是:根据各参数的波动对产品质量特性贡献(影响)的大小,从技术的可实现性和经济性角度考虑有无必要对影响大的参数给予较小的公差(例如用较高质量等级的元件替代较低质量等级的元件)。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三次设计的顺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虽然公差设计的实施一般晚于参数设计,但有时为了获取总体最佳,公差设计也会影响参数设计的再实施。

详见百度文库:DOE公差设计

碧蓝的蜗牛
负责的绿茶
2025-07-10 20:02:03
发明田口方法的创建者:日本田口玄一博士。

田口方法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质量工程方法,它强调产品质量的提高不是通过检验,而是通过设计。其基本思想是把产品的稳健性设计到产品和制造过程中,通过控制源头质量来抵御大量的下游生产或顾客使用中的噪声或不可控因素的干扰,这些因素包括环境湿度、材料老化、制造误差、零件间的波动等等。田口方法不仅提倡充分利用廉价的元件来设计和制造出高品质的产品,而且使用先进的试验技术来降低设计试验费用,这也正是田口方法对传统思想的革命性改变,为企业增加效益指出了一个新方向。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只有牢牢把握市场需求,用较短的时间开发出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众多的产品开发方法中,田口方法不失为提高产品质量,促进技术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理想方法。

由日本田口玄一(Genichi Taguchi)所提之品质工程的理念和方法,是将品质改善之重点由制程阶段向前提升

到设计阶段,一般称其为离线之品质管制方法(off-line quality control)。在哲理方面,田口提出品质损失(quality loss)之观念来衡量产品品质,一些不可控制之杂音(noise)(例如环境因素)造成特性偏离目标值,并因而造成损失。田口方法的重点在于降低这些杂音对产品品质的影响性,根据稳健性(robustness)之观念,决定可控制因子的最佳设定,建立产品?制程之设计,以使产品品质不受到杂音因素之影响。

田口方法是日本田口玄一博士创立的,其核心内容被日本视为"国宝"。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尽管拥有先进的设备和优质原材料,仍然严把质量关,应用田口方法创造出了许多世界知名品牌。

田口方法的目的在于,使所设计的产品质量稳定、波动性小,使生产过程对各种噪声不敏感。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利用质量、成本、效益的函数关系,在低成本的条件下开发出高质量的产品。田口方法认为,产品开发的效益可用企业内部效益和社会损失来衡量.企业内部效益体现在功能相同条件下的低成本,社会效益则以产品进入消费领域后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作为衡量指标。假如,由于一个产品功能波动偏离了理想目标,给社会带来了损失,我们就认为它的稳健性设计不好,而田口式的稳健性设计恰能在降低成本、减少产品波动上发挥作用。

温柔的蜻蜓
能干的面包
2025-07-10 20:02:03
(1)图1中使用的是小灯泡,它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而本实验中要控制电阻不变,所以应该换成一个定值电阻来做实验,保持电阻不变;

(2)图3比图2增加了滑动变阻器,能够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多测几组数据,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3)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控制电压不变;

当电阻R的阻值由50Ω换成10Ω时,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分配关系可知,电阻R两端的电压会减小,要使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则应向左滑动变阻器,使连入电阻减小,分压减小,直至电阻R两端的电压增大为原来的值为止.

故答案为:使电阻保持不变;为了改变电压;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