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间的填充墙有没有规定说需用实心砖砌筑
没有强制性规定,但是素混凝土反槛是必须的,上面可以砌筑加气块,个人建议最好砌筑烧结煤矸石砖或者蒸压灰砂砖。至于10#楼上说的防水问题可以在粉刷完成面上刷涂防水涂料就行。
做200高的混凝土翻边。
10#楼
卫生间厨房 必须做180高混凝土防水坎台,砌体用空心砖的话,要用C20混凝土在安装卫生用具的位置把芯灌实。
从实际效果上说必须用实心砖,实心砖不止有粘土砖,水泥砖(很多种)都是实心的。一般我做卫生间先做300高素砼可你做盛水实验后可以看到可能爬水可以爬到400左右,因此其上如果是空心砖或加气块对今后是不利的,而且卫生间里可能有淋浴要求,带淋浴的情况下规范规定防水高度1.8米,所以不想被人骂最好老老实实用实心砖。
卫生间 阳台 厨房 必须做180高混凝土防水台与现浇面一起浇筑防水台上900高必须用红砖砌
不知道对不对 我记得是这样来着 大家多提意见
给水排水设计基本术语标准 GBJ 125。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GB/T 50106。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
建筑中水设计规范 GB 50336。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2。
建筑给水聚乙烯类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T 98。
建筑给水聚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范 GB/T 50349。
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T 29。
但是素混凝土反槛是必须的,上面可以砌筑加气块,砌筑烧结煤矸石砖或者蒸压灰砂砖。除多水房间外,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是考虑踢脚线(板)便于遮盖填充墙底有可能产生的收缩裂缝,主要是考虑有利于提高多水房间填充墙墙底的防水效果。
扩展资料:
细节部位先行施工,闭实各排水管口槽,孔洞及穿墙管路根部。冲刷地面,及时清理积水,冲刷的水不得流出施工范围,防止渗漏殃及楼下。做到无浮尘,无沙石,无杂物,清理墙面及地面后,进行管道灌水冲刷防止管道堵塞。
进行大面积施工,本着先施工墙面后地面的原则施工,不得有施工遗漏。过门处的沿体处理,根据现场现有的材料加做止水沿体,高度满足试水条件(卫生间地面满水覆盖)最好不影响过门石铺贴。
施工完毕。最后整体检查防水层施工有无瑕疵,确保施工过程无遗漏问题。收拾清理工具。原则上不得将清理水泼洒在房间内防止渗漏到楼下房间。离开现场前如无其他施工人员,必须关闭分水阀,总水阀门,总电源开关及门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卫生间防水施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卫生间
新砌体质量验收规范中规定:在厨房、卫生间、浴室等处采用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墙体时,墙底部宜现浇混凝土坎台,其高度宜为 150mm 。
目前的情况是,设计要求卫生间采用DM型多孔砖砌筑,其余墙体采用加气块砌筑。实际施工中所有墙体底部都砌筑了两皮多孔砖(撂底砖)。
质监站要求卫生间必须浇筑砼坎台。但根据规范要求理解。如果非要按质监站的施工工艺,那就让他去找设计变更,设计出变更了,我就施工,设计不变更。
我建议是不要用,会后悔的。这个充气砖,吸水性太大了,时间久了里面就会吸附各类的脏物。而且这个充气砖一点都不耐压,很容易沉降的,一旦开裂漏水就惨了。现在有一种类似充气砖,但是不吸水,而且又耐压的新型回填物卫填宝就没有那些问题了。充气砖要是能用来回填那为什么没有一个正规的装饰公司用这个东西来做。那肯定是有问题的了。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而在卫生间里面,一般不建议使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因为卫生间比较潮湿,而加气混凝土砌块遇水会变软化,而且容易滋生病菌、微生物。
框架结构的墙体是填充墙,起围护和分隔作用,重量由梁柱承担,填充墙不承重。框架结构分全框架和半框架,全框架没有承重墙,半框架有承重墙。
体积计算:填充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扣除门窗洞口面积和梁包括(过梁、圈梁、挑梁)所占的体积。其实砌部分已包括在项目内,不另计算。
一种建筑结构,墙体按照结构受力情况不同,有承重墙、非承重墙之分。非承重墙包括隔墙、填充墙、幕墙。凡分隔内部空间其重量由楼板或梁承受的墙称为隔墙;框架结构中填充在柱子之间的墙称框架填充墙。而主要悬挂于外部骨架间的轻质墙称幕墙。
现行《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第9章对填充墙规定如下:
9.1.1 本章适用于烧结空心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填充墙砌体工程。
9.1.2 砌筑填充墙时,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含水率宜小于30%。
9.1.3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在运输及堆放中应防止雨淋。
9 .1. 4 吸水率较小的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及采用薄灰砌筑法施工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前不应对其浇(喷)水湿润;在气候干燥炎热的情况下,对吸水率较小的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宜在砌筑前喷水湿润。
9.1.5 采用普通砌筑砂浆砌筑填充墙时,烧结空心砖、吸水率较大的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应提前 1d~ 2d 浇(喷)水湿润。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砂浆或普通砌筑砂浆砌筑时,应在砌筑当天对砌块砌筑面喷水湿润。块材湿润程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烧结类块材的相对含水率宜为60%~70%;
(2) 非烧结类块材的相对含水率宜为33%~50%;
(3) 砌筑上墙块材的含水率不得为饱和含水率。
注:采用“干砌法”施工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不需对其浇(洒)水湿润。
9.1.6 在厨房、卫生间、浴室等处采用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墙体时,墙底部宜现浇混凝土坎台,其高度宜为 150mm 。
9.1.7 填充墙拉结筋处的下皮小砌块宜采用半盲孔小砌块,或用混凝土灌实孔洞的小砌块;“干砌法”施工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拉结筋应放置在砌块上表面开凿的沟槽内,并用加气混凝土粘结砂浆填实。
9.1.8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不应与其他块体混砌,不同强度等级的同类块体也不得混砌。
注:窗台处和因安装门窗需要,在门窗洞口处两侧填充墙上、中、下部可采用其他块体局部嵌砌;对与框架柱、梁不脱开方法的填充墙,填塞填充墙顶部与梁之间缝隙可采用其他块体。
9.1.9 填充墙砌体砌筑,应待承重主体结构检验批验收合格后进行。填充墙与承重主体结构间的空(缝)隙部位施工,应在填充墙砌筑14d后进行。
扩展资料:
墙体按照结构受力情况不同,有承重墙、非承重墙之分。非承重墙包括隔墙、填充墙、幕墙。凡分隔内部空间其重量由楼板或梁承受的墙称为隔墙;框架结构中填充在柱子之间的墙称框架填充墙。而主要悬挂于外部骨架间的轻质墙称幕墙。
框架结构的墙体是填充墙,起围护和分隔作用,重量由梁柱承担。框架结构分全框架和半框架,全框架没有承重墙,半框架有承重墙。
体积计算:填充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扣除门窗洞口面积和梁包括(过梁、圈梁、挑梁)所占的体积。其实砌部分已包括在项目内,不另计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填充墙
填充墙和砖砌体的区别:
填充墙,是非承重墙,多数为加砌块,空心砖,轻质墙等砌体墙,可用于承重墙,如砖墙,石墙等。填充墙一般是框架或框剪结构,先主体后填充砌砖,砌体墙一般是砖混结构,砌砖与主体同步。
最根本的是砌体的作用不同。混合结构的砖砌体是有承重作用的,随意拆除会有安全隐患。填充墙砌体一般没有承重的要求,一般在拆除后对整个结构没有安全影响。
填充墙充墙指的是不承重的砌体结构,砖砌体(混水)指的是采用粘土砖砌筑的砌体(不勾缝),砖砌体用于承重结构的比较多,作为填充墙时一般用在电梯井,卫生间等处。
【扩展】
墙体按照结构受力情况不同,有承重墙,非承重墙之分。非承重墙包括隔墙,填充墙,幕墙。凡分隔内部空间其重量由楼板或梁承受的墙称为隔墙框架结构中填充在柱子之间的墙称框架填充墙。而主要悬挂于外部骨架间的轻质墙称幕墙。
砖砌体:用砖和砂浆砌筑成的整体材料,是目前使用最广的一种建筑材料。根据砌体中是否配置钢筋,分为无筋砖砌体和配筋砖砌体。
无筋砖砌体
无筋砖砌体常简称为砖砌体。可采用配筋砖砌体横向配筋砖砌体用于轴心受压及偏心距较小的受压构件中,强度指标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和抗剪强度。
砖砌体承受轴心压力的强度称为抗压强度。影响砖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①砖和砂浆的标号
②砌筑质量
③砌筑方法。
扩展资料
墙体按照结构受力情况不同,有承重墙,非承重墙之分。非承重墙
包括隔墙,填充墙,幕墙。凡分隔内部空间其重量由楼板或梁承受的墙称为隔墙框架结构中填充在柱子之间的墙称框架填充墙。而主要悬挂于外部骨架间的轻质墙称幕墙。框架结构的墙体是填充墙,起围护和分隔作用,重量由梁柱承担。框架结构分全框架和半框架,全框架没有承重墙,半框架有承重墙。体积计算:填充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扣除门窗洞口面积和梁包括(过梁,圈梁,挑梁)所占的体积。其实砌部分已包括在项目内,不另计算。
砌体墙指的是用块体和砂浆通过一定的砌筑方法砌筑而成的墙体。块体一般包括:实心砖,空心砖,轻骨料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空心砌块,毛料石,毛石等。砂浆一般包括:混合砂浆,水泥砂浆。砌筑方法包括:对于砖墙来说包括“三一”砌砖法,“二三八一”砌砖法,挤浆法,刮浆法和满口灰法。其中,“三一”砌砖法和挤浆法最为常用。
图形算量中填充墙和砌体墙的类别不会影响最后的计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