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设计与施工的有哪些相关规范?
港口、码头工程设计施工与质量验收最佳技术标准及强制性标准条文
港口工程地下连续墙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TJ303-2003)
航道整治工程技术规范(JTJ312-2003)
通航建设强制性条文---水运工程部分
港口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与抗震
港工结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
港口工程抗震计算与设计措施
港口工程施工新技术标准
港口工程灌注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J248-2001)
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JTJ300-2000)
港口工程嵌岩桩的设计与施工规程(JTJ285-2000)
港口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新规范
波浪模型试验规程(JTJ/T234-2001)
港口工程桩动的力检测规程(JTJ249-2001)
港口工程混凝土非破损检测技术规程(JTJ/T272-99)
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221-98)
码头,又称渡头,是一条由岸边伸往水中的长堤,也可能只是一排由岸上伸入水中的楼梯,它多数是人造的土木工程建筑物,也可能能是天然形成的。
第一条为了保障港口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港口消防监督实施办法》,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港口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消防规划、建设。
第三条港口消防设施实行与港口建设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验收的原则。
第四条港口的消防建设规划必须列入港口总体规划,由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核,并报上级公安消防监督机关备案。
第五条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按照有关消防技术规范对港口建设工程进行防火设计审核、监督检查和消防设施的竣工验收。
第六条港口消防设施的建设、管理、使用情况,应作为企业评审、考核、升级的一项内容。
第七条本规定由港口规划、计划、基建、通信以及供水、供电等有关部门贯彻实施,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构负责监督。
第二章港口总体布局的消防要求
第八条港口总体布局中,必须将储存、装卸危险货物的码头、仓库以及载运该类货物的船舶锚地设在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
港区内已建成投产、尚不符合有关消防技术规范和规定的危险货物码头泊位、仓库、锚泊地等,必须纳入改造计划,采取迁移或改变使用性质等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行业标准的管理,确保行业标准的协调、统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行业标准是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行业标准不得与有关国家标准相抵触。有关行业标准之间应保持协调、统一,不得重复。行业标准在相应的国家标准实施后,即行废止。
第三条需要在行业范围内统一的下列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含标准样品的制作):
(一)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含代码)、文件格式、制图方法等通用技术语言;
(二)工、农业产品的品种、规格、性能参数、质量指标、试验方法以及安全、卫生要求;
(三)工、农业产品的设计、生产、检验、包装、储存、运输、使用、维修方法以及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卫生要求;
(四)通用零部件的技术要求;
(五)产品结构要素和互换配合要求;
(六)工程建设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及验收的技术要求和方法;
(七)信息、能源、资源、交通运输的技术要求及其管理技术等要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行业标准的管理,确保行业标准的协调、统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行业标准是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行业标准不得与有关国家标准相抵触。有关行业标准之间应保持协调、统一,不得重复。行业标准在相应的国家标准实施后,即行废止。
第三条需要在行业范围内统一的下列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含标准样品的制作):
(一)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含代码)、文件格式、制图方法等通用技术语言;
(二)工、农业产品的品种、规格、性能参数、质量指标、试验方法以及安全、卫生要求;
(三)工、农业产品的设计、生产、检验、包装、储存、运输、使用、维修方法以及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卫生要求;
(四)通用零部件的技术要求;
(五)产品结构要素和互换配合要求;
(六)工程建设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及验收的技术要求和方法;
(七)信息、能源、资源、交通运输的技术要求及其管理技术等要求。
集装箱码头的整个装卸作业是采用机械化、大规模生产方式进行的,要求各项作业密切配合,实现装卸工艺系统的高效化。这就要求集装箱码头上各项设施合理布置,并使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各项作业协调一致、相互配合的有机整体,形成高效率的、完善的流水作业线,以缩短车、船、箱在港口码头的停泊时间,加速车、船、箱的周转,降低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
上图为吊装式全集装箱船专用码头平面布局简图,对于集装箱专用码头,码头布置主要要求集装箱泊位岸线长为300m以上,集装箱码头陆域纵深应能满足各种设施对陆域面积的要求。由于集装箱船舶日趋大型化,载箱量越来越多,因此,陆域纵深一般为350m以上,有的集装箱码头已高达500m;码头前沿宽度一般为40m左右,这取决于集装箱装卸工艺系统及集装箱岸壁起重机的参数和水平运输的机械类型;一般码头前沿不铺设铁路线,不考虑车船直取的装卸方式,以确保码头前沿船舶装卸效率不因此而受影响;每一集装箱专用泊位,配置两台岸壁集装箱起重机。集装箱堆场是进行集装箱装卸和堆存保管的场所,集装箱堆场的大小,应根据设计船型的装卸能力及到港的船舶密度决定。有关资料表明,岸线长300m的泊位,堆场面积达105000m2,甚至更大,这还与采用的装卸工艺系统和集装箱在港停留时间有关;集装箱货运站(拆装箱库)可布置在集装箱码头,一般布置在大门与堆场之间的地方,也可布置在集装箱码头以外的地方;所有通道的布置应根据装卸工艺与机械要求而定。
从自然条件方面来看:水域条件(航行条件):等深线密──江阔水深,空间大,便于航行和停泊,无结冰或结冰期短。
1、港湾:避风浪、背风地带。
2、陆域条件(筑港条件):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坡度适当,地质稳定,有较大的抛锚空间。
3、从社会经济方面来看:经济腹地(港口服务的区域)经济发达,辐射范围大,客货集散量大(影响港口的兴衰)。
4、依托城市:以单一大城市或某个城市群为依托,为港口提供人、财、物的优势。
5、国家政策:政策支持,如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
扩展资料:
港口组成:通常包括进港航道、锚泊地和港池。
1、进港航道要保证船舶安全方便地进出港口,必须有足够的深度和宽度、适当的位置、方向和弯道曲率半径,避免强烈的横风、横流和严重淤积,尽量降低航道的开辟和维护费用。
当港口位于深水岸段,低潮或低水位时天然水深已足够船舶航行需要时,无须人工开挖航道,但要标志出船舶出入港口的最安全方便路线。
如果不能满足上述条件并要求船舶随时都能进出港口,则须开挖人工航道。人工航道分单向航道和双向航道。大型船舶的航道宽度为80~300米,小型船舶的为50~60米。
2、锚泊地指有天然掩护或人工掩护条件能抵御强风浪的水域,船舶可在此锚泊、等待靠泊码头或离开港口。如果港口缺乏深水码头泊位,也可在此进行船转船的水上装卸作业。内河驳船船队还可在此进行编、解队和换拖(轮)作业。
3、港池指直接和港口陆域毗连,供船舶靠离码头、临时停舶和调头的水域。港池按构造形式分,有开敞式港池、封闭式港池和挖入式港池。港池尺度应根据船舶尺度、船舶靠离码头方式、水流和风向的影响及调头水域布置等确定。
开敞式港池内不设闸门或船闸,水面随水位变化而升降。封闭式港池池内设有闸门或船闸,用以控制水位,适用于潮差较大的地区。挖入式港池在岸地上开挖而成,多用于岸线长度不足,地形条件适宜的地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港口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