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举博物馆照明设计思路是什么
中国科举博物馆照明设计思路是在倡导低碳照明、以功能为主、确保照明安全性的前提下采用情境化照明手法呈现千年贡院的建筑特点和文化气息。也为了使博物馆既能向观众提供良好的视觉环境,又能使光学辐射对其藏品的损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1、防止紫外线的化学效应
灯光紫外线的存在会引起展品表面产生化学反应°,造成博物馆展品的老化如褪色、色变、质变等可见的损害,而且无法通过保护手段恢复。
2、防止红外线的热效应。
红外线辐射的存在会引起展品表面温度的升高,导致展品的热胀冷缩,加速展品的老化速度,增加料的干燥程度,使之易脆,有可能使文物表面发生翘曲现象。
3、限制年曝光量
博物馆也应当对展品灯光的年曝光量进行控制。假定展品的照度水平为200lx,博物馆每周照明60h,那么对于展品来说,一年的总的曝光量为600000lx*h。
4、控制照度水平
为了展品的安全,在博物馆设计和博物馆照明设计中,应当注意光辐射对展品的损害,对灯具的紫外线和红外线使用滤镜进行过滤,对于展品的照度水平也要严格控制。精确和操作方便的调光装置设计的加入,完美地解决博物馆照明场景中不同展品应用不同照度水平的问题,配合DALI智能照明系统°,让灯光管理更加人性化和智能。
5、“还原”历史和艺术的精彩跃然再现
博物馆展品是研究古现代文明的重要文物,展品每一处的色彩、工艺和细节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然而,因照射的人造灯光还原质量不同,可能会导致映入观众眼睛的文物外观及色彩偏色、含混、黯淡等,与原本相比可能会大大失真。
实现博物馆、美术馆展示陈列的高品质照明,除了要重视展品保护,还要营造一种艺术视觉体验,用科学严谨的技术手段创造舒适优雅的参观环境,让观众处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对于设计师而言,需要根据不同展品的材质类型和对陈列整体的特色认识,科学的选光与用光,合理的搭配光色,才能实现高品质的博物馆照明。 同时,还要实现安全可靠,经济适用,技术先进,节约能源,维护方便等要求。
LED照明已在博物馆照明中有所应用,由于博物馆文物展品对光照、色温、显色效果等具有特殊要求,因此LED照明在博物馆的恰当设计和应用显得尤为重 要。博物馆的文物展品有字画、青铜器、织物、工艺品等多种不同类别,不同文物展品对光的敏感度也不同,有特别敏感、敏感和不敏感等类型,因此对照明的要求也不同。
博物馆中的丝织类展品也属于对光特别敏感的类别,与书画类展品的要求类似,照明需要严格控光,同时,丝织品一般色彩丰富,对灯具的显色指数要求较高,不能低于(Ra)90,对色彩的饱和度要求更高。此外,如果此类展品表面有光泽,在用光设计方面还要表现其材质的质感。
瓷器展品属于对光不敏感类展品,根据照明规范的要求照度值是≤300LX,年曝光量不限,但此类展品表面多有光泽,照明时要避免形成光斑,影响观赏效 果,对此类展品在灯具的选择和控光方面要有合理的设计。另外,瓷器展品一般都有丰富的装饰图案,选择光源同样要对其显色性方面指标有较高的要求,不能低于 (Ra)90,对色彩的饱和度也有较高要求。同时在灯具的选择和配光方面,还需要突出其材质的光泽度和色彩的艳丽特点。
工艺类展品大多属于对光不敏感类展品,根据博物馆照明规范的要求,照度值是≤300LX,年曝光量不限,但也有不少工艺品类如皮革制品、银制品、牙骨角 器、象牙制品、宝石石器、竹制品和漆器等展品则属于对光敏感类展品,按照博物馆照明规范的要求,其照度值要控制在150LX以内,年曝光量控制在 360000LX·h/年。另外,此类展品多用材比较丰富,造型也多精巧、繁杂,因此对其进行照明设计时,一定要注重表现其材质的特色,同时,还要体现出 展品细节与纹饰的美感,使其达到观赏的最佳效果。
青铜器展品属于对光不敏感类展品,根据照明规范的要求,照度值是≤300LX,年曝光 量不限,但此类展品材质厚重色泽昏暗,如果展品品相不好,表面还会很粗糙,很容易吸收光线,在照明设计上除增强光亮感之外,还需要表现其材质的厚重的体量 感,同时还要表现其展品的细节纹饰等局部效果,使其达到观赏的艺术美感。
总体而言,博物馆照明在照度、可靠性、显色性、色彩还原等方面有自己特殊的需求,LED照明要更好地在这个领域应用就需要准确把握并满足相应的要求。
合理的布局在博物馆设计里是展示空间的一个主要的表现形式。
2、良好的氛围
博物馆设计展示在整体上应当给人以清静安逸的感觉,展览中除了突出展示的展品外,要尽量避免其他物件的干扰。
3、适度的照明
博物馆中的展品多为珍贵的艺术品、文物、标本等,通常对光照有着特殊的要求。博物馆中的照明设计要给观众创造一个良好的视觉环境
博物馆的灯昏暗却不失真,这是为了能让人们安静下来,这样能够集中注意力,专注观展。同时也是为了保护文物。博物馆是一个致力于收集,保护,研究,传播和展示人类和人类环境的公共机构。通过对这些体育文化价值的热爱,收藏和研究,博物馆逐渐发展起来。
影响博物馆展示效果的因素很多。除了自身收藏的因素外,最有影响力的是照明。博物馆的照明分为两个主要功能:展示照明和交通空间照明。博物馆常用的照明方法主要包括自然照明和人工照明,每种都有自己的特点。下面就以博物馆的展示照明原理进行阐述。
博物馆展示的照明原理:
无害照明原理
大多数展品历史悠久,有些展品对光线敏感,例如丝绸和纸制品。在设计照明时,必须 充分考虑照明对展品的影响。
2.艺术原则
展品的类型差异很大,不同展品的重点也不同。例如,翡翠制品主要表现出其水晶般的透明性,金属器具则主要表现出其图案,并且不同的光源对展品的色彩还原效果也不同。在设计照明时,必须根据不同的展品设计不同的方案,强调展品的独特艺术性。
3.功能原理
展馆内的照明更加复杂,容易形成光污染。不适当的照明方法也会对听众的身心产生不利影响。博物馆展示区是人们进行研究,教育和交流的地方。因此,设计人员需要考虑观众对照明的功能要求,并实现“以人为本”。
4.节能原理
博物馆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社会公共服务组织。每年的维护,操作和照明成本是巨大的。大多数博物馆是免费向公众开放的,而较高级别的文物部门通常在财政上很紧张。因此,在照明设计中应确保环境照明。尝试节省能源并减少消耗的时间之美。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对精神文化提出新的需求。博物馆这样一个饱含历史和文化的机构,除了普及知识的功能还应该让观众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艺术的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如果按照柜内柜外来分的话,独立柜一般采用的是嵌入式射灯和迷你小形轨道灯,通柜一般会采用嵌入式洗墙射灯和嵌入式变焦射灯,来实现洗墙和重点照明的作用;柜外的重点照明一般采用轨道射灯,可分为变焦轨道射灯,做重点照明或者洗墙照明用,也有发光角度较大洗墙射灯,一般不可以变焦;其他就是一些空间照明灯具,如嵌入式射灯、筒灯等。
博物馆的灯设计主要有两个目的:
保护文物
展示
博物馆用的灯:
以上海博物馆为例,中国古代字画展示都是使用感应灯,只在感应到有参观者时才亮起,亮度较低,尽可能减少灯光的照射。很多博物馆禁闪光灯也是这个目的。
展示:某些对光照不太敏感的文物,例如瓷器,青铜器,石器等,可以用聚光灯光强调展品上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用灯光营造整体氛围。例如上海博物馆的青铜器展区,整体就很暗,有种神秘的感觉。
1、城市夜景照明规范JGJ/T1632008
2、建筑照明设计规范 GB50034-2004
3、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J 45-2006
4、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 GB/T 23863-2009
……还有更细分专业的规范和标准还有很多,这基本是最常用的。
如果你是初学者这套照明设计师培训教材是最好的。
1、照明设计师(试行)—国家职业标准
2、照明设计师—职业培训计划 培训大纲
3、照明设计师(基础知识)
如果你的英文非常好,可以去www.erco.com下载erco的照明设计手册,很强大很实用教科书。
希望你尽快成长为优秀的照明设计师为照明行业贡献一份力量,需要找工作的话看看我公司的网站联系我。http://www.gladlighting.com/
2,直接照明,是光源光通量90%以上用于被照物体的照明,是最基本的照明手段;常见灯具为射灯、筒灯;
半直接照明,是指光源光通量50%直接用于被照物体的照明,其余光通量经其他介绍间接用于被照物体上;常见灯具有二次反射灯盘等;
3,漫射照明,应该是漫反射照明吧?有两种模式,一直光源出射角度大于45度角的,光线散落空间面积达50%以上,二是光源通过主要是墙面或其他反光板,而形成大角度的照明;
4,装饰照明,是通过灯光来强化装饰品的效果(软装饰),有时也会作用于装饰材料(硬装饰),有时灯具自身也属于装饰(花灯)强调的是硬件;艺术照明通常光是主角,以光照的特点形成抽象艺术,例如舞台灯光。
5,应急、值班、警卫是特种照明,凡是有需要应对突发事件的,需要值班的区域的或是需要警卫的地方,都需要有最基本的照明,除了应急灯有相应的灯具外(电源是特殊的),值班和警卫的灯具根据空间和使用功能的不同而不同。
一般情况下,照明设计需要掌握的第一步就是光源、灯具产品及其配属的电器的基础知识,第二步则是光源和灯具所应用的空间,用什么光源和灯具以及配备什么样的电器,是根据空间功能而决定。第三步,就是照明应用的部分,就是你提到的各种照明的问题。
实际上空间的照明用三个方式,就可以涵盖照明的全部,一、基础照明(全局光);二、重点照明(局部光);三、辅助照明(装饰光);而上三种照明,可以通过直接的或间接的或单直接半间接的方法来获得;
在照明设计中,因空间功能的不同,所需要的侧重点也不同。例如办公大厅、营业大厅,功能单一,侧重点则是基础的全局光;商业店铺,因空间元素和功能的不同,则需要多种重点照明来区分和强化;而强调氛围的空间,例如西餐厅,除了餐桌或工作台上的重点照明外,装饰性的辅助照明则显得非常重要。
那么实际上在应用过程中,同功能的空间也并不是固定一个模式。
例如博物馆,博物馆有历史博物馆,有科技博物馆,一种展现的是过去,在博物馆里被划分开来的展示小空间里,重点照明配备少量的辅助照明,来强化展示文化的主题;但是在科技博物馆里,现代前卫的造型与用色,而配备全局光更为合适。
照明设计如果在往深的研究的话,就例如上述的博物馆,所提到的科技博物馆,也有可能包含的内容有过去手工科技、工业科技、现代科技及未来科技,那么他们的照明也是不同的。除了展示的主题元素外,还要看建筑师和装饰设计师的造型空间和色调等。例如造型古朴沉稳的,更侧重重点照明和装饰照明,而现代简约或是前卫抽象的,更侧重全局光。那么由此,照明设计需要贯通的学科则有建筑、空间与色彩。不了解这些照明设计就只能停留在灯具与光源的层面。
另外,照明设计同装饰设计一样,未来趋势必然会成为单立的一个学科,国外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己经形成独立的专科。而中国也就是在九十年代初才出现,而至今,中国尚没有真正意义的照明设计的学院,虽然各大院校开设有照明设计专项,但也只是停留技术学科的层面上。我们的照明设计师碰到的问题,更多的则是照明之于电气的基础,对于照明装饰和照明艺术更多的则是舞台和影视。商业和家居空间更多的也只是在照明功能的使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