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上怎样设计公章?
一、用Word制作印章
用Word制作电子公章:
1、图章轮廓
打开Word文档,然后选择菜单栏上的“插入→图片→自选图形”,在“绘图”工具栏中选择椭圆,按下Sfift键在文档中拖出一个圆,设置为“无填充色”,线条宽度为2磅,颜色为红色,“叠放次序”为“最底层”。
2、编辑文字
在文档中插入艺术字,选择环形艺术字,输入内容后设置字体、字号,然后用艺术字周围的8个拖拉按钮把文字拖成圆形,并放在已经画好的圆内,可以用ALT键和方向键帮助移动到准确的位置。并把艺术字设置成红色。
3、插入五角星
在“自选图形→星与旗帜”中选中五角星,然后在文档中画出一个大小适合的五角星,并设置成红色,移动到圆中合适的位置,然后选中圆、艺术字、五角星,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组合”,一个公章就制作出来了,要用时复制一下就行了。
二、用CorelDRAW制作公章
1、.新建文档,按Shift画正圆,设计高宽均为40,线宽为1.2,颜色为红色。
2、输入公章内容,设置字号为20,字体为华文中宋,高度可直接设置为4mm。
3、按Ctrl+K打散文字,把最当中字放入中间离框1.6mm左右的地方。
4、单击文字,再次单击文字出现旋转点,调整文字中心点位置至印章外框中心点。
5、按Alt+F8调出“变换”泊坞窗,在“角度”微调框中输入27(或28)度和-27度,分别“应用于再制”。
6、分别双击输入替换文字,用星形或多边形工具绘制五角星,长宽为12mm,填充红色,对齐至正中心,看看效果!
7、补充说明:字宽、旋转度数按字数多少来试验得到,要因章而异。
三、在photoshop中制作公章
1、首先要新建空白图层,显示标尺,拖动参考线,选择椭圆工具,再样式里选固定大小在高和宽填入一样的数字。
2、然后编辑\描边宽度为6,颜色选择红色和位置选择局外。
3、选择多边形工具,前景色为红色,多边形选型为星形,边为5,缩进边依据为50%。调整星形的位置。
4、前景色为白色,选择椭圆工具按住shift画圆。然后点右键\建立工作路径,空差为1。
5、然后选择文字工具,选择横排文字工具,输入文字并调整字的大小和高低,在刚才建的路径上点一下,打出来的字就是随着路径弯的了。
6、最后合并图层并保存图片。
四、电脑上设计印章、印章设计软件有一大把。
使用PS制作公章步骤如下:
步骤1:新建400*400的画布,按Ctrl+R调出标尺,然后拖动标尺平分画布宽和高,然后选择椭圆选区工具,以参考线中心为原点,按住Shift+Alt绘制一个正圆,填充为为#ff0000。
步骤2:按住Ctrl键单击椭圆图层预览图,出现选区。然后执行“选择>修改>收缩”,设置收缩半径为10px;
步骤3:栅格化图层,按Delete键得到印章环形边缘;
步骤4:选择自定义形状工具,选择工具模式为:路径,选择形状为:五角星,把鼠标放到参考线中心,按住Shift+Alt绘制一个正五角星。按Ctrl+Enter将路径转换为选区,填充前景色为#ff0000;
步骤5:选择椭圆工具,以参考线中心为圆点,在边缘内侧绘制一个圆形路径;
步骤6:选择文本工具,把鼠标放到圆形路径上,以该圆形路径为文本路径,填充印章内容;
步骤7:然后继续选择文本工具,在印章下部写上先要文字,然后按Shift+Ctrl+Alt+E盖印可见图层;印章制作完毕。
1、准备印章材料:常用篆刻字典、砂纸、镜子、毛笔2支(小笔狼毫、羊毫均可)、墨汁和砚台、印床、刻刀、印泥、连史纸(拷贝纸或宣纸)数份、刷子(废弃的牙刷亦可)、棕老虎(拓边款时用)、拓包等。
印石的准备:将砂纸平铺在水平的桌面上(最好选择一块玻璃面),用印石(选一方与将要临印的印面大小一样的印石)在砂纸上打磨直至印面平整。
2、设计印稿:初学者宜临印,印宗秦汉,多临汉印。我们选择一方印,将一张半透明的纸(宣纸或者连史纸)附在印稿上,用毛笔蘸墨临出印稿。
如果想创作的印章可以用印石在纸上印出痕迹然后用毛笔勾画出边框,查字典选用适当的篆文设计印面,设计印面一点要注意一方印中和谐与统一还有印的留白。
3、印稿上石:初学者宜用水印上石的办法,这种方法失真会大大减少,毕竟刚刚学习篆刻直接在石头上写出印面难度太大。将印稿反附在石头上,用干净的毛笔蘸清水打湿印面,等印面完全湿透,用宣纸吸干多余的水分,大概洗到8分干的时候在附上新的宣纸用力均匀按压印面。最后取下印稿,基本上印稿复制到印石上了。放在镜子前看看是否还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如果能力强者亦可直接写到石料上。
第二步:操刀治印
自古以来刀法无定法,工具也因人而异,有的人喜用大刀,有的人喜小刀。
1、篆刻的执刀法
第一种:与执笔法近似,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刀柄,中指抵住刀柄.无名指和小指紧贴中指。刻印时五指齐用刀,小指向前伸.触及印石,起稳定腕力控制平衡的作用。适用于质地较软的小型印材,刻细劲的朱文铁线篆印。
第二种:用拇指抵住刀柄,其余四指握柄上端,五指合力自上而下运刀。刻印时指掌俱实,全靠手腕的灵活运作。这种执刀方式便于发力,所刻印文线条浑厚富于力度,适宜刻白文大印。
首先我们新建一个600*400的画布,按Ctrl+r调出标尺,然后拖动标尺平分画布宽和高,然后选择椭圆选区工具,以参考线中心为原点,按住Shift+Alt绘制一个正圆,填充前景色为#ff0000。
然后点击选择——修改——收缩,设置收缩半径为8px,然后按删除键得到印章环形边缘
选择自定义形状工具,选择工具模式为:路径,选择形状为:五角星,把鼠标放到参考线中心,按住Shift+Alt绘制一个正五角星。按Ctrl+Enter将路径转换为选区,填充前景色为#ff0000。
接着我们选择椭圆工具,以参考线中心为圆点,在边缘内侧绘制一个圆形路径。然后选择文本工具,把鼠标放到圆形路径上,以该圆形路径为文本路径,填充印章内容,如中国某某有限责任公司。
然后继续选择文本工具,在印章下部写上财务专用章,然后按Shift+Ctrl+Alt+E盖印可见图层。
然后我们给印章添加滤镜效果,使印章看起更逼真,我们选择滤镜——高斯模糊——设置模糊半径为0.5,对印章进行稍微模糊处理
选择滤镜——滤镜库——画笔描边——喷溅,设置喷溅半径2,平滑度
最后选择滤镜——滤镜库——画笔描边——深色线条,参数默认
一、下载并安装Fireworks
二、执行Fireworks程序,创建一个新文档,宽度和高度均设置为160像素,画布的颜色设置为白色。
1.首先画出印章的边缘部分
2.点击工具箱的“矩形”工具按钮,按住“Shift”键的同时,用鼠标在编辑区域内拖画出一个正方形
3.对正方形进行设置。填充选项选择“无”;边线的颜色设置成红色,类型选择“非自然”选项中的“流体泼溅”型,而边线的宽度需设为2或3个像素,至于纹理选项你可以选择自己认为最合适的,在这里我选择的是“木纹”
4.点击“文字”工具按钮,用鼠标在上一步设置完成的红色边线内拖拽出文字输入区域,键入“创意空间”四个字。字号的大小要根据所画出的正方形印章的大小来设定,使其能够正好将所有文字容纳进去。至于文字字体的选择,这是印章效果的一个重要设置,Windows字库中的字体是不能够满足需要的,为了达到逼真的古印章效果,我们可以下载一些古体、繁体字库,将其放入Windows目录下的“Font”文件夹中即可。
5.排列文字,首先选择文本对象,执行“文本”菜单中的“转换为路径”命令,然后再继续执行“修改”菜单中的“取消组合”命令,将已化为路径对象的文字解散群组关系。此时,就可以使用鼠标将各个文字的位置进行自由拖放了。
6.文字的印章效果设置。选中任意一个字符,如同印章边缘线的设置一样,我们将填充选项设为“无”,同时将类型设置为跟印章边缘线一样的“流体泼溅”型,而线宽仅设置为1像素。颜色的设置是这一步的关键,在选择红色的同时要将“笔触相对于路径的位置”选项由默认的“路径外”改为“居中于路径”,否则你的字体颜色就会向外扩散,模糊不清。
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21977.htm
现代篆刻界,我们最常见到的印章样式大概只有两种:一种正方形,一种是条式(实际上就是长方形)。当然也偶有圆形和椭圆形印(应当包括在我们平常说的“随形印”一类)。但在周代及战国时期,古玺印章的样式十分丰富,比如西周时的三角形与椭圆双联玺印:
(西周三角、椭圆双联玺)
比如春秋时期的两方“士君子”双圆+三角形玺:
(春秋的双圆+三角异形玺)
又比如春秋时期的“王戎兵器”菱形玺(现藏天津博物馆):
(春秋异形玺“王兵戎器”)
到了战国时期,异形玺则五花八门,各式各样:
(战国时期的异形玺)
有方形玺加凸出榫状玺、曲尺形玺、正八角玺、盾牌徽章玺、树叶形玺、三菱扇叶玺、心形玺、多榫凸出形玺,应有尽有……
其实,后世印人还创制了很多别致的印式,比如葫芦状玺、琴状玺、鼎状玺、竹叶状玺、钱币形玺、壶状玺等,不一而足,只要能力求高雅,避免低俗,都算合适、妥当的印式。比如下面这些名家玺印:
(名家的异形玺)
注意,以上列举的所谓印式,实际上是从印面形状来界定的,下面来说说整个印章的样式,从整个印章的样式来说,较为特别的有以下几类:
1、汉魏穿带印。穿带印因左右有孔可以穿带而得名。印的上下两面都刻有印文,大多是一面刻姓名,一面刻字号的私印,所以又称“两面印”,其式样如图:
(汉代两面印)
2、五面印、六面印或多面印。五面印,刻印文于印正面和四周,合计五面;六面印,则第六面刻于印顶,因为还需为持印留有余地,因此第六面印面一般较小,其式样如图:
(颜綝六面印)
这是非常著名的“颜綝”多面印,另外还有一方非常著名的“独孤信”多面印,如图:
(独孤信多面印)
3、子母印。子母印又称“套印”,最早应起于东汉,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是大小两方或三方印(也有四方者)套合而成的印章,印文多作深细朱文,一般为私印,内容刻姓名、表字等。其印钮,母印多为母兽,子印多为子兽。也有母印钮为兽身,子印钮为兽首者,套合成整兽形。比如:
(三合一的子母印)
后世也有多面嵌套的紫檀木套印,也是私印,比如这套雷铁厓为山本祥云刻紫檀套印:
(紫檀套印)
这套印,边款是“祥云阁主清嘱,乙丑秋九月,铁厓。”,印文分别为“祥云阁主人”、“祥云”、“卧龙堂主人”、“无奇但率真”、“囗浮云”、“见一少佳趣”、“祥云山人”、“山本氏”、“祥云”、“山本权”、“山本”、“祥云”等,姓名、斋号、别号、吉语……全部集于一套之中,出门只须带一套,诸印俱备,可谓匠心独运,构思精巧。
4、烙马印。烙马印是古代用于烙马的专用玺印,属于官印一类。这种形制很大的朱文印为铁质,印钮的上部有方孔可纳入木柄,是为烙火方便的设计。比如这方战国时期燕国著名烙马印“日庚都萃车马”:
(古代的烙马印:日庚都萃车马)
烙马玺印特征鲜明,风格独具,在我国印章艺术中占有一席之地。据文物考证和文献记载,自战国开始,各朝历代都有烙马印。
5、带钩印。带钩印最早出现在秦汉时,就是将印文镌刻于带钩的钮上,一多半为圆形,也有长方形的,这种印称为带钩印,带钩长一些的有数寸或尺许,短些的约为寸许,实际上,有多少带钩类别,差不多就有多少种带钩印,因为带钩印上所镌的文字多是吉祥话或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