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江南大学工业设计是艺考吗
2022江南大学工业设计不是艺考。
学校占地面积3250亩、建筑面积107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55万册;设有18个专业学院(部)和4个直属学院(含1个荣誉学院),2021年在54个本科专业(类)招生。
学校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9月,学校有教职员工3393人,其中专任教师2137人(含研究生导师1203人),专任教师高级职称人员比例63.8%,博士学位人员比例68.9%,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研修经历人员比例42.1%。
学校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与“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8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部省级创新团队45个。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江南大学
理科生上江南大学工业设计专业不用艺考。
学校源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1952年由原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江南大学的有关系科组建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食品工业系。
1958年该系整建制东迁无锡,建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
截至2017年,江南大学涵盖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2017年在41个本科专业招生。
江南大学拥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1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
1个“十二五”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 以及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等6个博士后流动站 。
江南大学工业设计的导师也分为几个大方向,根据各自研究的方向不同而不同,以下为一部分推荐的导师和各自的研究方向,供大家参考。
① 传统的产品设计类研究的方向:
张宇红(教授、产品人性化设计研究/交通工具设计与社会环境等);
张凌浩(教授、系统创新与战略设计/用户体验设计);
于帆(副教授、产品系统设计与管理/本土化设计/感性设计);
邓嵘(副教授、智能健康家居设计/健康设计);
刘颜楷(原名刘刚、副教授、设计策略/设计经济/设计管理);
余雅林(副教授、品牌文化与产品创新设计研究/手工艺创新设计研究/产品材料与工艺研究);
沈杰(副教授、设计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整合/服务设计与创新);
曹鸣(副教授、系统创新与设计战略/次级交通工具及系统创新/传统文化可持续设计等)。
② 交互设计研究方向:
李世国(教授、交互设计/设计艺术的数字化研究/产品虚拟展示设计);
辛向阳(教授、设计哲学/交互与体验设计/服务设计等);
蒋晓(副教授、情感化与体验设计\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等);
张寒凝(副教授、产品交互与体验设计/智能家居设计研发/CMF趋势及战略设计);
胡伟峰(副教授、产品设计理论及方法/交互与体验设计等);
代福平(副教授、信息可视化设计及理论/交互与体验设计方法论)。
③ 工业设计理论及文化创意设计方向:
鲍懿喜(副教授、品牌策略与设计创新/文化创意设计);
熊微(副教授、生活用品的创新设计与理论/设计批评);
陈旻瑾(副教授、设计文化及历史理论研究/设计美学/传统文化可持续设计)。
江南大学王牌专业排名如下:
2022年国家级特色专业17个: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工业设计、纺织工程、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环境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生物技术、物联网工程、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
2022年江苏省级特色专业15个: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环境设计、包装工程、环境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化学、食品质量与安全、教育技术学(师范)、小学教育(师范)。
2022年省重点、培育专业专业16个:食品科学与工程、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艺术、包装工程、环境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化学、轻化工程、纺织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教育技术学(师范)、小学教育(师范) 。
这些都是江南大学最好的专业,也是优势特色专业,志愿填报热门选择的专业,就业率高,薪资待遇前景都不错!
江南大学坐落于江苏省无锡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轻工高等教育为特色的高校,被誉为“轻工高等教育明珠”。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也是“111计划”、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和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学校源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1952年由原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江南大学的有关系科组建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食品工业系,1958年该系整建制东迁无锡,建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
学校办学涵盖理、工、农、医、文、法、经济、管理、教育、艺术等学科门类10大学科门类[3] 。占地面积3200亩、建筑面积107万平方米。截至2015年6月,有专任教师1777人(含研究生导师886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907人、博硕士研究生7374人、留学生803人。[4] 学校有6个博士后流动站,[5] 以及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1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