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砖 > 正文

宏济堂的沧桑百年

平常的歌曲
欣慰的手机
2022-12-31 08:26:10

宏济堂的沧桑百年

最佳答案
甜美的乌龟
开朗的煎蛋
2025-08-01 00:45:18

济南宏济堂和北京同仁堂一脉两支,同祖同宗。同仁堂创办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宏济堂创办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距今已过百年,为济南市现存的罕有的百年企业,创始人为乐镜宇(1872—1954)。

乐氏祖籍浙江宁波,明永乐年间乐氏家族迁至北京,以走街串巷、行医卖药为生。据乐氏宗谱及乐氏历代仕宦记载,“乐氏四世祖乐尊育自崇祯二年至康熙二十八年58年间任皇宫太医院吏目职”,也就是说,从乐氏四世祖乐尊育开始,乐家就步入宫廷,为皇室治病。

济南宏济堂的创始人乐镜宇是当时同仁堂掌门人乐朴斋的第三房侄子,很有些个性——电视剧《大宅门》里的少东家白景琦就是以乐镜宇为原型的。乐镜宇本人在北京没有参与同仁堂的经营活动,当时是其父辈参与经营,他只是少东而已,终日无所事事,结交了不少朋友,其中与一位叫杨士骧的交往较密。乐镜宇同辈四房兄弟共17人,乐镜宇是兄弟17人中最不受父辈喜欢的一个。但为了他的前途,光绪二十七年,乐家还是出资给他“捐”了一个山东候补道的位置,想借此将他支开。机缘凑巧,不久杨士骧被清政府放任到山东任巡抚,杨便告知乐镜宇,要他到山东开家乐家药店。于是,30岁的乐镜宇便自京城来到济南“候补”。因当时乐镜宇并未当家主事,没有掌管钱财,杨就动用府库官银两千两交其筹办山东官药局,并让其担任总办,又派一位经理沈锡五。1904年,杨士骧被山东御史上本参奏,其中一条即为动用府库银两官办私商,而被免职并被调离山东,后府库官银如数收回,官药局倒闭。1907年,乐镜宇将官银两千两缴还后,又斥巨资取得官药局的所有权,并在院前街(原址即现在的泉城路170号)租一门面开办药店,更名为“宏济堂”,经理仍用沈锡五(后为北京来的刘瀛洲所取代)。和当时的许多商家经营模式一样,宏济堂也是前店后厂。

秉承祖训造好药

乐镜宇在继承传统中药的同时,还大胆创新,另辟蹊径,这为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1909年,乐镜宇在济南西关东流水街开办宏济堂阿胶厂即是其中一例。原来的阿胶内不加药料,系纯皮胶,但乐镜宇加入当归等滋补性药料及陈皮、甘草等调味药料,还加入贵重药材,如参茸胶加入人参、鹿茸等名贵药材,龟板胶用河龟板,鳖甲胶则用河鳖之甲等,熬制时间为九天九夜(原来阿胶熬制时间一般为三昼夜),故称为九天贡胶。

岁月沧桑,时光流逝,泉水依旧,物异人非。100余年的时光飞逝而过,当年的东流水街现在变成了五龙潭公园,芳草绿树、修竹奇石,成为人们的休闲娱乐之地。16岁进厂、曾在宏济堂工作的70岁老人赵振兴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宏济堂阿胶厂大部分都集中在东流水这一带,当时泉水与地面相平,清澈见底、甘甜如饴。阿胶厂规模很大,分为前后院,前院一溜是西屋,东边是一个大厂房,大厂房的北边就是护城河,护城河当时水很深也很清,阿胶厂就利用这个水来熬阿胶、泡驴皮。

当时宏济堂收益最大的产品即阿胶。阿胶的利润较高,一般小胶厂毛利率均在40%以上,宏济堂货真质好,有金奖产品,又有参茸、海龙、海马、龟板、鳖甲等多品种、高档贵重胶,故而利润更比其他厂家高两至三成,甚至有翻倍的产品。

宏济堂在岁月的历练中不断成熟,不断壮大,到解放前,宏济堂与北京同仁堂、天津达仁堂齐名,号称“江北三大名堂”。鲜为人知的是,这三家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实出一门,均为乐氏家族所有。

多次迁址魂犹存

因各种原因,宏济堂在发展中屡次迁址,并增开分号,百年足迹印在了这座千年老城,为古老的济南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宏济堂老店店址在济南院西大街原珍珠泉理发店旧址,1915年军阀混战时,该店被烧毁,遂在济南府东大街租另一店面开业,迁到了济南院东大街县西街巷口。当时的宏济堂是三进院落,两座二层楼,前店后坊。店前东西两照壁瓷砖上有金字隶书阿胶广告,门面效仿北京大栅栏同仁堂老店形式,厅堂高大,上部周边有以各种名贵中药材为题材的镂空木雕。墙壁两侧各有犀角和梅花鹿头,墙面正中央,宏济堂阿胶荣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章的“福、禄、寿、财、禧”黄金刻字熠熠生辉。由于泉城路扩建,1996年宏济堂拆迁搬家时,高大的黑漆实木柜台40多人都抬不动。

榜棚街宏济堂药栈是乐镜宇在院东宏济堂建立不久,为适应业务拓展需要于1912年建立的,主要生产压片、颗粒、蜜丸等,这里也就成了负责销售宏济堂产品的第一支店。

乐镜宇不是一个保守的人,深谙经商之道。当年,他根据药店发展实际,先后在济南最繁华的商埠区经二路开了两个分店,一个在纬一路东(宏济堂第二支店),一个在纬五路东(宏济堂第三支店,又称宏济堂西号,也就是为保护而平移的那座老建筑),建筑虽不及老店精美,但形制相近,让人一看就知是宏济堂分号。这两座古老的建筑历经近百年沧桑而犹存。

分合辗转五十载

济南宏济堂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几经更名,几经搬迁,几多风雨,几多辉煌,可以说它的变迁记录了济南百年尤其是济南解放后的一段历史。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公私合营时,政府提出产品归口,中药归中药,西药归西药,宏济堂药品被分流。1955年3月,公私合营为宏济堂药厂。1957年,政府提出保护山东地方名牌,宏济堂阿胶被分流到东阿和平阴,快胃片则分流到青岛,输液针剂车间分到济南制药厂,生物制药分到了济南卫生局实验药厂和生物药厂。

1960年3月,艮一堂、永昌制药厂和济南阿胶厂等30多家药厂共同纳入宏济堂,合并为济南公私合营宏济堂制药厂,艮一堂就成为宏济堂制药厂的第三车间,生产蜜丸。当年,这里生产异常繁忙,机器日夜不停地旋转。居住在附近的老人还能绘声绘色地讲述当年的情景:“这里生产的蜜丸,放几十年还新鲜如故。”

自上世纪50年代起,虽分分合合、历经磨难,其间又经历10年“文革”浩劫,但宏济堂这个金字招牌始终不倒。1995年,宏济堂被国内贸易部评为首批中华老字号,其影响可见一斑。

悠悠岁月,历经变迁,百年中药老字号,栉风沐雨向前行。人们将在济南东部新城区看到一座完全仿照明末清初中国古建筑风格的建筑群,那就是宏济堂的新厂区,百年老企业将重新焕发青春

最新回答
优雅的铃铛
甜蜜的钢笔
2025-08-01 00:45:18

照壁装饰

照壁:一进院门的墙,叫照壁,在院门内的叫内照壁墙,在院门外的叫外照壁墙。旧时迷信说法,鬼走直线,不会拐弯,所以很多院子,在大门处设置照壁,阻挡鬼煞。也叫屏风墙,影壁。一般照壁有底座,壁身,顶组成。照壁可以阻挡视线,保护院落内的隐私,同时也可以挡风,避免院内院外穿堂风太大,或者大风天形成的风顶门,导致大门很难开。

古代照壁装饰

一般用砖雕、石雕、木雕、琉璃等进行墙面装饰,现在也可以用瓷砖、石材、铁艺等进行装饰。图案大多是吉祥的图案,福、禄、寿、康,多子多福等寓意吉祥的装饰,如麒麟送子,喜鹊登梅,松鹤延年,福如东海等。比较有名的宅院均设有照壁,比如故宫、北京四合院,晋商大院,一般北方的院落多修建照壁。

现代照壁装饰

现代房屋,照壁装饰一般采用瓷砖、石材、铁艺、铜艺、木雕、涂料绘画进行装饰。

1、瓷砖照壁:在墙面上先用水泥砂浆抹灰找平,然后在上面贴瓷砖装饰,瓷砖有专门的照壁图案,根据自家墙壁的大小,选购合适的瓷砖尺寸,然后进行拼贴。

瓷砖照壁的优势是造价经济,施工方便,图案直观,打理方便,日久弥新。缺点是,采用图案拼贴的,有破损,更换维修比较麻烦,需要定制瓷砖图案,如果时间长,图案瓷砖停产,维修困难。另外瓷砖粘接不好,有脱落的危险。瓷砖拼贴有接缝。

2、石材照壁:需要到石材照壁商家或者工匠处进行定制,或者订购,根据自家的墙面尺寸大小,订购好以后,由商家进行安装。石材可以采用干挂,也可以采用湿挂。

石材照壁的优势是装饰效果好,图案精细,文化气息浓厚,打理方便,经久耐用。缺点是因为购买的人数少,且制作比较复杂,价格比较高。一旦开裂损坏,维修价格高。

3、铁艺铜艺照壁装饰:可以用铜铁金属制作照壁装饰,一般也需要定制。可以和砖块,石材,木质等搭配起来使用,也可以只使用金属进行制作。一般采用在墙壁上安装预埋件,或者焊制钢架,然后安装铁艺铜艺装饰。

金属材质的照壁质感好,感觉更高档一些,图案精细,经久耐用,好打理。缺点是造价特别高,制作周期比较长。

4、木雕照壁:木质雕刻怕潮怕火。所以如果在院门处使用,需要安装在遮风挡雨的门洞内,同时木质需要做好防腐防霉。选择比较耐候的木质进行雕刻。如果裸露在天空下,需要涂刷油漆保护。

木质照壁的优势是古色古香,有档次感,工艺美术特性好,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喜闻乐见。缺点是耐用性差一些,容易损坏。

装饰建议

根据自家的院落风格进行选择装饰种类,样式风格,通常做照壁是中式的比较多。照壁文化是传承中国院落文化,可以设置为院落一景,与大门装饰,院内其它装饰形成对景,呼应关系。照壁作为庭院进门首景,是显示庭院文化的墙面。最好根据自家文化喜好进行设计。可以找当地的工艺匠人进行设计制作,也可以从网络上找相关的砖雕,木雕,铜雕,石材雕刻商家进行定制。

活力的雪碧
魁梧的火车
2025-08-01 00:45:18

白景琦是郭宝昌《大宅门》创作的艺术形象,其原型便是同仁堂的第十三代掌门,郭宝昌的养父——乐镜宇。

乐镜宇(1872~1954) 字铎。北京市人。祖籍浙江,其先世于清康熙年间,为经营药业移居北京,创设同仁堂于正阳门外。至清道光年间,同仁堂声誉日着,遐迩皆知。乐镜宇虽系同仁堂药店少东,但自幼受父兄歧视,反激起钻研医药的决心,对药的原料鉴别和炮制生产,日有所长。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捐山东候补道来济,后受山东巡抚杨士骧委托举办官药局。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不惜巨资,如数缴还官银两千圆,取得所有权,更名为“宏济堂”。1912年在济南东流水街办起宏济堂阿胶厂(一说1909年开办),独创“九昼夜练制阿胶法”,生产出独具特色的12种阿胶,行销上海、广州、浙江、福建及日本、东南亚各国,阿胶市场几为宏济堂所独占。1914年获山东省展览会“最优等金牌”褒扬,1915年获巴拿马国际商品博览会“优等金牌”和“一等银牌”奖,1933年获国家铁道实业部颁发的“超等”奖状。至1934年,宏济堂销药额已达到北京同仁堂的三分之二。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乐镜宇已年逾古稀,常住北京,济南宏济堂产业由其孙乐芝田掌管。1954年去世。

白景琦是一个很经典的人物形象,他有孝道、有诚信、有德行,他也爱女人,爱得死去活来,他是个很有担当的男人。陈宝国说,郭宝昌写戏极致,“男人有男人样,不是霸气,不是匪气,是骨气,这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 “可以说,出演《大宅门》我今生无憾,这对我的演艺生涯来说非常重要。”陈宝国说白景琦对自己有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有时候遇到事儿就会自然而然地像白景琦那样去思考。其实他自己和白景琦也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我跟他一样,好恶都在脸上。做演员应该单纯一些,不见得是纯洁,谈不上,单纯一些,少一些世故,你演角色可能会投入,你不会有防线,不会有一个壳儿紧紧包着你。 以北京老字号同仁堂为背景的电视剧《大宅门》中,陈宝国扮演的白景琦个性鲜明,而白景琦的原型———同仁堂的少东家乐镜宇的传奇色彩丝毫不输白景琦。剧中白景琦在济南创办的白草厅正是乐镜宇在济南创办的宏济堂。

乐镜宇是北京同仁堂乐氏家族第12代孙,也是同仁堂当时的店主乐朴斋的第三房侄子,很有些个性。乐镜宇这一辈叔伯兄弟共有17人,在众兄弟中乐镜宇最不被父兄们看好,乐朴斋曾对乐镜宇说:“将来不许你动草字头(指药业),这行饭你吃不了。”乐镜宇受此刺激,反而下定决心,非要在药业上干出一番事业来。于是他私下向同仁堂的老职工请教,潜心学医,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

无论如何,乐朴斋对这个侄子还算上心,出巨资给他“买”了一个山东候补道台的位置。于是,乐镜宇在1902年自京来济南候补。时任山东巡抚的杨士骧对乐镜宇十分赏识,于1904年拨官银2000两交其筹办山东官药局并担任总办。1907年,杨士骧因成立官药局违犯清朝律例被参,后被调离山东。 乐镜宇自筹2000两白银取得了药局的私人承办权,遂创办宏济堂。宏济堂老店店址在济南院西大街原珍珠泉理发店旧址,在1916年的兵变中被焚毁,遂迁到院东大街县西巷口(今泉城路店)。随着宏济堂生意的发展,乐镜宇又先后在经二纬五路、经二纬一路建立了两家分店,规模达到“三店两厂”,员工120余人。

很短的时间里,宏济堂便与北京同仁堂、天津达仁堂齐名,号称江北三大名堂,这其中固然由于宏济堂无形中享有了北京同仁堂的巨大资源,也与乐镜宇大胆创新的魄力密不可分。

乐镜宇除重金聘请同仁堂资深药剂师和店员来店工作外,始终坚持“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家传规矩,膏丹丸散精选细制,连包装纸和说明书都沿用老号样式印刷。用户抓药后分包、分号,由老店员核验、盖章放行。 因乐氏家族经营的几家药店药品基本相同,乐镜宇便另辟蹊径。1909年,他斥资2500元在西关东流水街开办宏济堂阿胶厂,针对当时所产阿胶都带有驴皮腥秽气味的问题,他亲考文献,并与名医研究出独家配方,精选附加地道药料,还聘来阳谷熬胶技工,共同钻研出“九昼夜提制法”,清除了阿胶原有的腥臭味,所产阿胶清香甜润。东阿阿胶也成为宏济堂的名品,当时生产的阿胶为“福、禄、寿、财、喜”五字胶和精研、墨锭、极品等不同型号共12种,年产阿胶5000公斤。

1915年,宏济堂阿胶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其产品在国内畅销,各种中药店均由其供货,甚至同仁堂也不例外,可谓行业之冠。同时,还远销南洋、日本。传闻日伪时期,在济南万紫巷居住的一个日本人,曾从宏济堂购买大量阿胶到日本,得到了日本海关特许进口,其他中成药则不许进口。

有文史资料记载,抗战前每斤阿胶售价24元,而当时的面粉才六七元一袋。到了1934年,宏济堂产品销量已是北京的三分之二,成为乐家的重要财源。 当时济南的纬一路往西、大观园、经七路、经四路上分布着万生堂、永安堂、济生堂等上百家中药店,各家竞争异常激烈,但宏济堂却是济南当时规模最大、最有名的商号,这与宏济堂始终坚持的正气密不可分。

据介绍,当年凡是在宏济堂工作的店员,均要熟背《药性赋》、《大医精诚》、《黄帝内经》等,以提高技艺、修养品行,强调不仅要学做买卖养家,还要学做人、学仁术。宏济堂有著名的“五不要”:不孝敬父母者不要,不忠实朋友者不要,对人无礼者不要,不讲信誉者不要,不讲仁义者不要。因此,在宏济堂做事的店员和学徒都是品德、技艺双高,宏济堂的名医辈出。

在宏济堂堂厅上曾悬挂着“但愿天下人无病,哪怕架上药蒙尘”的匾牌。主柜之上,一年四季悬挂着5把颜色不同的锡壶,喻义“悬壶济世”,壶中是宏济堂配制的时令药,根据一年四季流行病不同,专为穷苦百姓准备的成药。每个用药者可以根据经济情况随意向无人看管的钱柜中投钱,无钱者可以免费取药。

“七七”事变后,乐镜宇率宏济堂积极响应济南实业界的号召,抵制日货,号召济南药业界拒卖日药。宏济堂还积极为抗日根据地筹集药品,支援八路军的敌后抗日活动。据济南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宣教部长亓咏介绍,现今的药业集团办公所在地曾是“大成药行”,是抗日战争期间乐镜宇先生出资、以赵玉符的名义开办的一家药店,它成为迷惑敌人、专门为临沂地区的抗日组织输送药品的中转站。 济南解放时,乐镜宇已年逾古稀,回北京常住。20世纪50年代初,乐镜宇的孙子乐芝田成了宏济堂的接班人。1955年,宏济堂公私合营为宏济堂药厂,1960年又与永昌药厂、济南阿胶厂等合并为济南公私合营宏济堂制药厂。60年代中期,宏济堂制药厂已有职工400人,产值达到400多万元,成为当时济南唯一的中药厂。

此后,宏济堂又几经改名。1966年9月,宏济堂制药厂改名为济南人民制药厂,1980年4月改名为山东济南中药厂。1995年,宏济堂被国内贸易部评为中华老字号。1999年3月改制为济南神方中药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一家国有控股公司。2002年10月,宏济堂纳入山东力诺集团。

泉城路上的宏济堂总店,原是三进院落,两座二层楼,前店后坊,工商一体。店前东西两照壁瓷砖上有金字隶书阿胶广告。门面效仿北京大栅栏同仁堂老店形式,厅堂高大,上部周边以各种名贵中药材为题材的镂空木雕。高大黑漆实木柜台搬家时40多人都抬不动。1996年宏济堂总店被拆迁。无论从历史、建筑艺术、文化遗产等方面来看,宏济堂总店的拆迁都是无法弥补的损失,都是对城市历史的严重亵渎。

位于经二纬一路的二分店,公司合营后改成了宏伟药店,但柜台、药门橱、坐堂医生用的桌椅,乃至药方镇纸、药臼、算盘之类,还都是宏济堂的传家宝。但1994年一场火灾让二分店面目全非。

刚刚结束平移工作的宏济堂西号,也是第一分店,是硕果仅存的完整保留原貌的宏济堂店面了。这座老店沿街的一楼为营业大厅,二楼是储存药材的仓库,后院有后楼,是当时制药的地方。整座建筑气势宏伟、古色古香,能够在轰轰烈烈的城建进程中保留实在是一件幸事。 乐镜宇在继承传统中药的同时,还大胆创新,另辟蹊径,这为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1909年,乐镜宇在济南西关东流水街开办宏济堂阿胶厂即是其中一例。原来的阿胶内不加药料,系纯皮胶,但乐镜宇加入当归等滋性药料及陈皮、甘草等调味药料,还加入贵重药材,如参茸胶加入人参、鹿茸等名贵药材,龟板胶用河龟板,鳖甲胶则用河鳖之甲等,熬制时间为九天九夜(原来阿胶熬制时间一般为三昼夜),故称为九天贡胶。

岁月沧桑,时光流逝,泉水依旧,物异人非。如今,90余年的时光飞逝而过,东流水街变成了五龙潭公园,芳草绿树、修竹奇石,成为人们的休闲娱乐之地。16岁进厂、曾在宏济堂工作的70岁老人赵振兴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宏济堂阿胶厂大部分都集中在东流水这一带,当时泉水与地面相平,清澈见底、甘甜如饴。阿胶厂规模很大,分为前后院,前院一溜是西屋,东边是一个大厂房,大厂房的北边就是护城河,护城河当时水很深也很清,阿胶厂就利用这个水来熬阿胶、泡驴皮。

当时宏济堂收益最大的产品即阿胶。阿胶的利润较高,一般小胶厂毛利率均在40%以上,宏济堂货真质好,有金奖产品,又有参茸、海龙、海马、龟板、鳖甲等多品种、高档贵重胶,故而利润更比其他厂家高两至三成,甚至有翻倍的产品。

宏济堂在岁月的历练中不断成熟,不断壮大,到解放前,宏济堂与北京同仁堂、天津达仁堂齐名,号称“江北三大名堂”。鲜为人知的是,这三家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实出一门,均为乐氏家族所有。

小巧的冬瓜
俭朴的星月
2025-08-01 00:45:18
水晶工艺的瓷砖能做室外影壁墙。因为水晶工艺的瓷砖能做室外影壁墙不但满足了消费者装饰装修的需要,更体现了艺术的气质,使之成为商业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要你喜欢的话。背景墙并没有拘泥于材料,只要做出效果就行。可以选择水晶工艺的瓷砖。背景墙是一种装饰于家庭客厅电视、沙发、玄关、卧室墙等的家庭装修艺术,以其新颖的构思、先进的工艺,不但满足了消费者装饰装修的需要,更体现了艺术的气质,使之成为商业与艺术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