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设计 > 正文

人民币是谁设计的

伶俐的飞机
现代的嚓茶
2022-12-31 08:10:41

人民币是谁设计的?

最佳答案
温柔的项链
紧张的冷风
2025-08-03 22:15:06

第一套人民币的票版设计,主要由晋察冀边区银行印制局的王益久、沈乃镛担任。1948年初,人民银行筹备处主任南汉宸在平山县西柏坡村,商请董必武为准备重新设计的第一套人民币票版题写行名及券面文字。

拓展资料:

1、人民币:

人民币(RMB)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管理人民币的主管机关,负责人民币的设计、印制和发行。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的辅币单位为角、分。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人民币符号为元的拼音首字母大写Y加上两横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发行人民币以来,历时71年,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需要而逐步完善和提高,截止到2020年,已发行五套人民币,形成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除1、2、5分三种硬币外,第一套、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币已经退出流通,第四套人民币于2018年5月1日起停止流通(1角、5角纸币和5角、1元硬币除外)。流通的人民币,主要是1999年、2005年、2015年、2019年、2020年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2016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此间举行的会议上透露信息:将争取早日推出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会议认为,在中国当前经济新常态下,探索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人民币发行历史: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除1、2、5分三种硬币外,第一套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和第三套人民币已经退出流通,第四套人民币于2018年5月1日起退出流通。市场上流通的人民币是第五套人民币;流通的纸币有:1角、5角、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硬币有1分、2分、5分、1角、5角和1元。1950年,受南汉宸行长的委托,由马文蔚先生为人民币题写了“中国人民银行”等字。在中国钱币博物馆陈列出来的五套人民币中,与后四套不同的是,第一套(除1953年版5000元渭河桥图案券外)上“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与汉字面额的排列均为自右向左,而1952年毛主席审阅票版时,提出人民币行名排列应由左向右,所以自1953年起,人民币上“中国人民银行”的排列一律改为由左向右了。

最新回答
美满的玉米
威武的绿茶
2025-08-03 22:15:06

并不是古代钱币设计成一大串儿是为了方便携带,所以把它串成一串。

是没有纸币的,只有铜钱和黄金白银,而老百姓最多接触到的就是铜钱。

铜钱就像现在的钢板,一把一把的非常难收纳,用绳子把它们穿起来一大串儿也可以避免流失。

缥缈的猎豹
陶醉的黑米
2025-08-03 22:15:06
一、古钱币的渊源与由来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在原始社会末期最早出现的货币是实物货币。一般来说游牧民族以牲畜、兽皮类来实现货币职能,而农业民族以五谷、布帛、农具、陶器、海贝,珠玉等充当最早实物货币。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如半坡出土大量陶罐作为殉葬物大汶口文化殉葬大量猪头和下颚骨,表明猪和陶器在原始社会后期曾起过货币财富的职能。但众所周知,流通较广的古代实物货币为“贝”。因为充当实物货币,牛、羊、猪等牲畜不能分割,五谷会腐烂,珠玉太少,刀铲笨重,故最后集中到海贝这一实物货币。海贝可作颈饰,有使用价值,便于携带与计数,因此在长期商品交换中被选为主要货币。在考古发掘中,夏代,商代遗址出土过大量天然贝,贝作为实物货币一直沿用到春秋时期。因此中国汉字中和财富,价值有关的字大多与“贝”字有关。如:贵、资、贪、贫、财、购等。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距今三千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无文铜贝”,为最原始的金属货币。至西周晚期除贝币外还流通一些无一定形状的散铜块、铜锭等金属称量货币,这在考古发掘中也有出土。

综上所述,原始社会后期至夏、商、周时代主要货币形态是实物货币,流通较广的是天然贝。后期出现少量金属称量货币、铸币,属货币萌芽与形成时期。

二、先秦货币初探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使在流通中要分割和鉴定成色的金属称量货币逐步不适应,而被金属铸币所取代。

从春秋时期进入金属铸币阶段到战国时期已确立布币,刀货,蚁鼻钱,环钱四大货币体系:

1、中原地区即赵、韩、魏三国和周王室等地,主要流行布币。布币脱胎于青铜铲形农具“ ”和“布”同音假借。春秋时期的布币主要是空首布即有装柄的空心銎。而战国时期的布币主要是平首布,即相对“空首布”而言,已无装柄中空的銎,而形似铲状铜片,布币形制大致分平肩,耸肩,圆肩和方足,尖足,圆足等类别,最一般由平肩平底布或平肩方足向耸肩尖足布,圆肩圆足布演化,地区后扩展到楚国和燕国等地。

2、东方的齐国和北方的燕国主要使用刀币。刀币分“燕明刀”和“齐刀化”二大类型。刀币形状取象于山戎 、北狄等北方游牧民族渔猎用的刀类工具。由于齐刀面有“化”字文而称“刀化”。刀货形状刀背分弧背、折背、直背,刀首有平首,尖首之分,也是我国早期一种青铜铸币。

3、西北方的秦国独用环币,其形制取象于纺轮或玉壁演化而来。环币分圆形圆孔和方孔两种。战国时期即较早铸行的是圆形圆孔,后秦惠文王,秦始皇铸圆形方孔“半两”钱。圆形环钱是方孔钱的原始状态。

4、南方楚国铸币铜贝称蚁鼻钱,由贝币演化而来。铜贝钱文“ ”形似鬼脸,为“贝化”二字组合。蚁鼻喻小,意即小钱。楚国有文铜贝铸币俗称“鬼脸钱”、“蚁鼻钱”。楚国除蚁鼻钱外,还有黄金称量货币,是战国时期唯一以黄金为流通货币的国家。

总之,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四大货币体系分别由刀、铲、纺轮等劳动生产工具演化而来,由此可见当时各地征战、渔猎、制陶,纺织与贸易往来等经济生活地区特色与社会风貌。同时形成四大货币区也是诸侯割据的产物。随经济与商品交易发展。各国货币互相流通,要求并相应促进币制出现统一与标准化趋势。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建立后,统一了币制,以黄金和方孔圆形的铜钱流通全国。最早的纸币是北宋(960年-1127年)时期的“交子”。

宋代铜钱和铁钱并用,四川地区则专用铁钱。当时,四川是盐、茶、丝绸的重要产地,货币流通很大,但铁钱非常笨重,大钱一千枚重二十五斤,买一匹罗需中钱二万枚,重二百六十斤,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铁钱不便流通的弊病越来越突出,因而宋真宗时(997—1022)成都有十六家富商共同印制发行了代替铁钱的纸币—“交子”。“交子”上面印有房屋、树木、人物等图案,还有签押作为暗记。交子可以兑换现钱,也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用交子向交子铺兑换现钱时,须交一定数量的佣金。新旧交子三年兑换一次。后来,由于交子铺的富商挪用吞没现钱,交子的兑换不能保证,常引起争讼,官府遂禁止商人发行。1023年(仁宗天圣元年),改由政府发行交子。

“交子”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出现是货币发展的重大进步,在经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南宋、元、明、清各朝也都发行和使用纸币,不过,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纸币的流通面并不广,尚不能完全代替金属货币。中国纸币的大量发行和使用,是近代以后的事情。

*********************

民国时期纸币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昏庸腐朽、丧权辱国的清朝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延续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光辉一页。辛亥革命前已在国外发行“铸饷券”,为了军事开支的需要,又发行了“军事用票”等纸币。辛亥革命胜利后,于民国初年,原“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把交通银行定为国家银行,先后发行兑换券,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于1916年停止了兑现承诺,1924年,在广州设立“中央银行”代理国库,履行国家银行职能,发行货币。此外。经国家核准的普通商业银行也发行了钞票,各省省地方金融机构也先后发行了地方钞票。民国时期,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及地方省、地、市、甚至县,亦都相继发行了各类众多的钞票,铸行了多种金币、银元、铜元、镍币等货币。

清朝末年,昏庸腐朽的清朝政府丧权辱国,把中华民族推向国将不国的危亡境地。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延续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为中国近代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孙中山先生为筹集粮饷军械和革命活动经费,积聚革命力量,在国外发行了筹饷券;南京临时政府为扫除清政府的残余势力,应付军政急需,发行了陆军部"军事用票"和中华民国南京军用钞票;各省响应武昌起义,宣布独立,成立军政府,发行了带有辛亥革命标志的钞票,这些钞票为推翻清朝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挥了很大作用,是这一伟大革命运动的产物和见证者,一向作为重要的革命文物,受到人们的珍视。

国家银行票

辛亥革命后,“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仍沿用旧名。“中国”和“交通”二行在民国初年,被定为国家银行,继续发行兑换券。后因袁世凯称帝,而引起了讨袁战争。接着各地军阀进行混战,财政状况极为恶化。二行在1916年曾停止兑现,引起了粮食和各种商品价格急剧上涨,使劳动人民蒙受了很大损失。1924年,孙中山先生为调节金融,活跃经济,在广州设立“中央银行”,代理国库,发行货币,履行国家银行的职能。

商业银行与特种银行票

除国家银行发行票外,不少普通商业银行经政府核准也取得了发行钞票的特权。在前清取得了发行权的有中国通商银行、浙江兴业银行、四明银行、信成银行等。民国政府成立以后才取得发行权的有中国实业银行、中南银行、大中银行、中国丝茶银行等、另外,还有经政府特许发行钞票的特银种行,如殖边银行、边业银行、劝业银行等,这些银行在抵制外钞、发展中国民族经济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军用票

辛亥革命后,清朝政府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称帝激起了以云南为开始的全国规模的讨袁战争。各省纷纷成立“护国军”、“靖国军”,宣布独立。讨袁战争结束后、北洋军阀形成一股军事政治力量。它们在各自的*山——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下,互相争斗,使全国陷入了连年内战之中。各地军政权为了筹措饷需进行战争,一般都发行了军用钞票。这类钞票均在战地发行,属于临时性质。这部份负担,当然都无一例外地转嫁到了劳动人民身上。

国民政府纸币

法币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与三十年代之交,我国因受国际金价及银价波动的影响,白银不断外流,银本位币制难以维持,国内的货币发行也未趋统一,杂乱不堪。国民党政府于1935年实行“法币改革”,规定中央、中国、交通三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同时禁止银元在市面上流通,并强制将白银收归国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采取通货膨胀政策,法币急剧贬值。1937年抗战前夕,法币发行总额不过14亿余元,到日本投降前夕,法币发行额已达5千亿元。到1947年4月,发行额又增至16万亿元以上。1948年,法币发行额竟达到660万亿元以上,等于抗日战争前的47万倍,物价上涨3492万倍,法币彻底崩溃。

关金券

关金是“海关金单位兑换券”的简称,为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海关收税的计算单位。原来海关收税为银两,1929年世界银价大落,影响关税收入。政府于1930年1月决定征收金币,以值0.601866克纯金为单位作标准计算,称“海关金单位”,合美元0.40元。1931年5月中央银行发行关金兑换券,作为缴纳关税之用。1942年4月,以关金一元折合法币二十元的比价,与法币并行流通。1948年8月发行金元券后,停止发行。

金元券

鉴于法币恶性膨胀,国民经济面临崩溃之势,国民党政府于1948年8月19日再次进行币制改革。规定金元为本位,开始发行“金元券”(每金元含纯金O.22217克),以一比三百万的比率,收兑急剧贬值的法币。然而金元券却以更快的速度膨胀,前后不到十个月,发行总额达1,303,O46亿元,比原规定的发行额20亿元增加六万五千余倍,物价比币改初期上涨一百七十万倍。解放前夕,上海银元一元可换金元券16亿,各地纷纷拒用,逐以银元代替流通。

银元券 东北九省流通券

大陆解放前夕,金圆券已形同废纸,民间多已自动重新使用银元。国民党政府乃恢复银本位币制,在重庆、广州一带发行银元券。规定金元券五亿可向中央银行兑换银元券一元。

抗战胜利前夕,国民党政府决定在币制方面采取分区发行制度。对于经济环境特殊地区,发行区域性流通券,限在当地流通。1945年12月日,首先在东北地区发行了“东北九省流通券”,其币值为法币的十倍。1948年8月20日停止发行。

*********************

1924-1949年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组织,如农民协会、苏维埃政府、抗日根据地八路军、新四军金融组织,解放战银时期的各地区银行所发行的银、铜、纸、布等货币,统称人民政权货币。这些币在各个历史时期对稳定金融,推进革命形势的发展,扩大人民政权的建立与项固,乃至中国的解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北伐战争时期农民协会货币

1924年至1927年,孙中山先生在共产党的帮助下,实行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全国出现了国共合作,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官僚的革命热潮。北伐战争节节胜利,农民运动蓬勃发兴起,很多地方建立了农民协会,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对地主豪绅的农民革命斗争。农民革命政权在打破封建秩序以后,为活跃农村经济,方便农民借贷,于是就在许多地区建立了金融组织,发行了自已的货币。"浏东平民银行常洋券"、"浏阳金刚公有财产保管处"的期票以及"黄冈县信用合作社流通券",是中国工农革命政权早期的货币。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区货币

一九二七年"四一二"事变以后,各革命根据地苏维埃政府为了冲破敌人的经济封锁,活跃农村经济,巩固革命政权,先后以工农银行、苏维埃政府以及其它经济部门的名义,发行了一百五十余种纸币和十余种布钞。随着根据地的逐步统一,苏区的货币经历了由区、县银行货币到特区和省银行货币,最后统一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及其各分行的货币,这样一个由分散到集中统一的过程。这个时期的货币是在艰苦、困难的战争环境中因陋就简印制发行的。它是票面设计充满了浓厚的革命政治意义,反映了党在当时特定环境中的战斗风貌。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货币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八路军和新四军挺进敌后,开辟了大片敌后根据地,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从1938年起,除中央所在地的陕甘宁边区外,又在华北敌后先后建立了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山东等抗日根据地;在华中先后建立了苏北、苏中、浙东、皖中等8个抗日根据地;在华南建立了东江和琼崖抗日根据地。这些根据地为发展农业生产,防止和抵制敌伪钞的侵入和流通、保护根据地人民的财富,都分别设立了自已的银行,发行了货币。在抗日战争中,各根据地发行的货币,一般称为"抗币"或"边币"。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货币

抗日战争胜利后,原来各抗日根据地的货币本来有可能统一起来。然而,由于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爆发,不得不继续分散发行。同时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和解放区的日益扩大,发行银行又有所增加和整。抗日战争初期,原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各行政公署设立的地区性银行,合并组成了华中银行。东北解放区增设了"东北银行"、"嫩江银行"、"关东银行"等。内蒙古自治区增设了"内蒙古人民银行"。中原地区增设了"中州农民银行"。冀热辽解放区先后增设了"热河省银行"和"长城银行"等。这些银行都在艰苦的条件下发行了自已的货币,对稳定解放区的金融市场、发展生产、保证供给、支援解放战争起了积极的作用。

无私的咖啡豆
笑点低的舞蹈
2025-08-03 22:15:06
不可以。我国古代钱币上的“文”很有讲究。首先是字体方面的多样性,比如篆体、隶书、楷书等,因此不可以随便写。不同时代还有不同的文字,比如汉字、元朝八思巴文、清代满文等。钱币正面与反面的钱文有多种名称,比如面文、背文、幕文、日文、月文、星文、孕星和光背,等等。

阔达的抽屉
眼睛大的犀牛
2025-08-03 22:15:06
第四套人民币对70、80、90人群们来说,绝对是一波强有力的回忆杀,同时它也是我国首次增印了盲文面额的一套人民币。

而说起关于人民币上盲文的故事,就不得不提起它的首倡者——李小川。

李小川是我国著名的国家钱币设计师,建国纪念币设计者,其钱币作品曾荣获三项世界奖项。

1983年初,李小川还在沈阳造币厂制模车间设计组时,接到上级指示,让他们设计第四套人民币图案。

李小川想起当初复原到工厂从事钱币设计工作时,他家附近有个卖报的盲人。

有一次,他看到盲人旁边有个小女孩在替盲人数钱,一张又一张白纸条,从盲人口袋里扔出来,李小川上去问是怎么回事。小女孩哭着说,不知是谁缺德,把白纸条当钱币给了盲人。

这一幕,深深刺痛了李小川的心。于是当他接到任务的时候,他便开始琢磨着能不能在流通的人民币上做了标记,让盲人通过手感识别人民币的真伪。

落寞的火龙果
甜美的蓝天
2025-08-03 22:15:06
设计意图:硬币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要接触的东西,幼儿对硬币也有简单的认识,可是,对于硬币上面的花纹、样式却一无所知。这枚钱币蕴含着丰富的东方文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特色文化正逐步走向世界。

《纲要》中“科学领域”要求: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社会领域”指出:

引导孩子们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秀,激发孩子们对祖国的热爱。因此,在这次活动中,我将带孩子们了解硬币上的图案。

要点:知道硬币上的图案:一角-兰花,五-莲花,一元-菊花。

难点:用铅笔进行拓印。

目的:了解中国钱币的特点。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区分1元、5角和10分。

2实物准备:硬币(第五套硬币)、菊花、莲花、兰花**、投影仪、彩笔、油灰等。

活动过程:

1、 开场部分:展示钱币(第五套人民币硬币,以下简称钱币)进**动。

1.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看我的袋子里装的是什么?(透明塑料袋)钱有什么用?(老师引导幼儿回答)

老师:既然钱很有用,你知道硬币上有什么图案吗?调动孩子们的经验,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

2、 基本部分:知道不同钱币上有不同的花,简单了解花的特点和意义。

1展示硬币的同一面,比较异同。

小结:同一个汉字(中国人民银行)的面值不同(一元、五角、一角),大小、颜色也不同。

2展示硬币的另一面以区分不同的图案。

师:这是什么花?提出问题,孩子们用问题去探索,最后通过了解自己找到答案。

三。组织孩子们观察和认识兰花。(简单知道有关“兰花”的知识)通过比较找出图案是“兰花”的硬币。

同理,先了解菊花、荷花,然后得出自己得结论:一元菊花,五角莲。

4.小结:

兰花:高贵、典雅,代表着中国知识分子的气质和中华民族的内向风范。

菊花:开放于深秋,傲霜独立,代表我们中国人民不怕困难。

莲花:优雅,天真,坐着的莲花象征着和平。

5.巩固对硬币图案的认识。

运用拓片和泥瓦匠的方法巩固对钱币图案的理解。

三、结束部分:

硬币上有许多文化。今后,我们可以了解以前的一套钱币、古钱币和外国钱币的不同图案和文化。

小班综合活动

小班综合活动《搓汤圆》 《纲要》提出 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过新年是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件十分高兴的大事。 在一系列的 迎新年 活动中,我们班的孩子们对新年充满了渴。

欢喜的棉花糖
伶俐的大船
2025-08-03 22:15:06
钱币设计关键是使用环境及统治阶级的观点,然后参考以前的钱币设计,一般不会和上一版超出很多,元素可以说几乎相同,颜色看面值,一般大面值的应该适当的醒目一些,但是大面上颜色不宜超过3种,设计风格可以抄袭上版钱币,但是要有适当修改,除非这一版钱币是新政体发行,肯定会考虑的因素就是当政政府政见差不多的知名人物,注意这个人可以并不十分的有影响但是一定不能有明显的负面评论,所以就会出现知名建筑,风景等等的主题,人物头像适合开国元勋(美国华盛顿),广受人民和执政党爱戴的名人(俄国的列宁),一般来说都会给你个大概的规定甚至连素材都给你规定好了,整套钱币的风格要有强烈的统一感,一般一张出来了后面的就很快了,面值数额你不用考虑自然会告诉你,材质什么的也不用考虑不是你的事.左或右一般预留水印位置,当然也有全版水印的钱币.

注意所有素材用灰度设计,因为钱币印刷油墨颜色是配置好而不是印刷的那种四色或8色,所以颜色一般是设计好图案后再调节的,印版为凹版印刷~即印刷后凹槽内油墨会留在纸上,这样才能有凹凸感,这也是为什么钱币上面都是用点线来体现的(淡底色除外)所以当稿件设计好后需要有一个很强素描功底的人来进行素描化和局部美化,大量的深色面一般会转换成由字母装饰成的防伪图案,这也是凹版的局限,如果添加防伪磁条根据情况决定位置,入在有外露部分则最好选择空白位置,反之则无所谓,不过要考虑视觉的优美,荧光范围就无所谓了,注意最后设计搞除了浅底色然后都是由点线组成的,至于其他的问题就不清楚了

痴情的大米
搞怪的曲奇
2025-08-03 22:15:06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变革,人民币的改革也是必然的,在币制改革的前夜,提一点小建议共改革和设计者参考。我国目前流通的主要硬币有壹元、伍角和壹角,流通量非常大,承载着辅币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流通中多少也存在着一些缺陷,比如说,过于沉重,不方便携带,不好清点等。 因此,笔者建议目前流通的人民币硬币在换代时应采用方孔圆形钱币的设计,采用方孔圆形钱币有六大好处。一方孔圆形币的采用是我国钱币古文明的传承和延伸。方孔圆形钱币是我国古代设计最科学最完美的币型,从战国到清末沿用了2000多年,被每一个朝代所采用。二有效地节省原材料。人民币硬币主要采用镍、铜、铝合金材料制成,材质贵重,如果采用方孔圆形设计,将节省四分之一以上的原材料,在数以兆亿的硬币中将为我国节省数额可观的经费。 三美观大方。从古至今方孔圆形钱币都是人们心中的完美造型,我国的古钱币受到了世界收藏爱好者的追捧,如果采用方孔圆形钱币的设计,再提高造型的艺术效果,很可能掀起世界性的人民币硬币收藏热。四寓意美好。方孔圆形钱币在古代寓意是天圆地方的意思,如今中国是盛世中华,方圆组合乃规矩组合,标准组合,象征着和谐美好。五便于携带。目前的硬币虽然设计美观但不便于携带,一个人要是携带几枚硬币还可以,要是携带几十枚或者更多的硬币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要是采用方孔圆形钱币就简单的多了,不管老人和孩子,工人和农民只要有一根绳子,一枝柳条,一根铁丝等一串就行方便轻巧。六便于清点。不管在银行里还是在交易中,硬币是最不容易清点的货币,假如采用方孔圆形钱币就简单多了,在交易中有绳索穿连的钱币不会因多少而洒落或难清点。在银行里只要有一根直立的带刻度线的金属柱即可,把钱币穿上就行,多少看刻度一目了然,存取、运输都方便。 当然, 方孔圆形货币优点更多,还有待于更多的人和专家学者去研究和探讨,以此完善新时代币制改革的需求。

土豪的水壶
沉默的星星
2025-08-03 22:15:06

乾隆通宝母钱是铜质钱币,钱币是内圆外圆形。钱币的外圆直径是2.8厘米,厚度0.18厘米。在钱币的正面刻有“乾隆通宝”四个楷书字,钱币的背面有满文“宝泉”两个字。

母钱一定是同类钱中材质精良、直径略大的,字较细,字口清晰深峻,穿口精修,多数有明显的鱼脊边,厚实。

母钱与行用钱另一个明显的区别是钱币的大小和厚度有区别。由于古时翻铸钱币采用刻模灌铸的方法,因此制造出来的行用钱的体积会比作为刻模样本的母钱稍小。母钱的大小、厚度都超出常品。

拓展资料:

根据母钱作为样板的用途,母钱可分为三种,即钱样、雕母钱和铸母钱。钱样是根据钱币的设计,用锡、象牙或红木等材料精心雕制的钱币实物样板,它的用途是呈送朝廷,供皇帝审定。从严格意义上讲,钱样还不能算作钱币,因为它只作为送审报批的实物图样,不能流通。

钱样是给皇帝审定用,一类钱币的钱样理论上应该只有一枚,所以数量极为稀少,一般在交易市场上几乎不能见到。雕母是按照朝廷规定的那种规范性的钱的形式,把它雕刻出来,面、背要求很严格。而且请当时最有名的书法家,或者是皇帝本人来写钱文,把它刻成钱模子。雕母做出来以后,经过审定批准以后,就开始翻铸了。

翻铸还不能大量地翻铸,翻多了,就变形了,所以翻出来的钱也是有一定限量的。第一次翻出来的钱叫铸母。铸母钱,一般讲的母钱就是铸母,如果是讲雕母,就是有特殊意义的,是手雕的,这和一般的铸母差别很大。

雕母和铸母的区别最明显表现在钱币的文饰内容上,雕母钱文精美,字口深峻,每个字的笔画都非常清晰,绝无粘连模糊,而且笔画比同版本的流通钱要细瘦,从细部看还保有手工镂刻的痕迹。

铸母钱的钱文笔画也非常清晰,纹络较为挺拔深峻,但因为铸母钱是翻铸所成,为了使它的外缘轮廓和内廓穿口光洁,一般会经过冷加工,因此钱面上还会有挫磨的痕迹,并且钱的边缘上还保留有拔模子的斜度。

母钱与行用钱另一个明显的区别是钱币的大小和厚度有区别。由于古时翻铸钱币采用刻模灌铸的方法,因此制造出来的行用钱的体积会比作为刻模样本的母钱稍小。母钱的大小、厚度都超出常品。在钱币的收藏中,首先要留神体积超出常品的大钱,其次要注意分量异于常品的厚重钱。

母钱不像出名的钱币名贵珍品,它往往混迹于常见的行用钱之中,而且过去的集币者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不乏有捡漏的可能。由于母钱的材质都异于常品,所以品相一般较好,但是由于数量稀少,专家提醒鉴别母钱还得从做工、体积上多下功夫,不要简单将品相好的钱币当成母钱。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乾隆通宝

纯情的河马
成就的斑马
2025-08-03 22:15:06

生肖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为弘扬这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人民银行于1981年启动生肖贵金属纪念币项目,发行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反响。

一、1985年是中国农历乙丑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第一套生肖牛年贵金属纪念币,含金币、银币各一枚,币面有一圈内齿,与当时流通的长城币一样,具有很明显的时代烙印。

币面上的两头牛出自唐代韩滉所绘《五牛图》,这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堪称“镇国之宝”。

钱币设计师根据画作,将平面的图案转换成适合贵金属币面的图案,以浮雕工艺、喷砂效果等表现牛的筋肉纹理、皮毛质感,既体现出名画的神韵,又把牛刻画得栩栩如生。

韩滉高超的画技与黄金白银的结合,造就了生肖金银币中的经典之作。

二、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二套生肖牛年贵金属纪念币,该套纪念币共十二枚,包括金、银、铂三种贵金属币,图案共有六种,工艺上分为精制币和普制币两种,形制上多了梅花形。

币面上的牛取自马骀、刘继卣、张大千、黄胄、马晋等近现代画家的作品。

币面上除了牛之外,还有画作上的山石、树木、草丛、河水等陪衬物。设计师为提升币面美感,在尽量保持原画作的基础上,对陪衬物进行加工调整,或化繁为简、或适当留白,给图案以舒缓的空间,呈现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名人画作笔墨精妙,黄金白银华美贵重,二者融合打造的生肖金银币可谓珠联玉映、相得益彰。

三、牛年逢盛事,香港庆回归,跨入1997年,全国各地开展了各种“迎接香港回归祖国”宣传庆祝活动,丁丑(牛)年纪念币的发行,是为这一盛事献上的一份厚礼。

四、从2000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生肖牛年贵金属纪念币,图案不再选用名人画作,而是钱币设计师通过实地写生、观察琢磨,然后创意而成的个人作品,这一轮生肖币的设计风格一直延续到2008年生肖鼠年纪念币。

五、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三套生肖牛年纪念币,开启了新一轮设计风格和创意理念,这套纪念币共十三枚,较之前两套,新增加了彩色金银币,形制上多了扇形,造币工艺更加先进和精巧。

本色金银币采用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构图模式,写实的牛也算是延续了上一轮生肖纪念币的风格,而写意的牛和彩色金银币上的牛则完全是创新的图案。写实的为一头水中游弋的水牛,体格健硕,牛头和半个身子露出水面,被水浸润的皮毛闪烁着油亮的光泽。

写意的是一个线条勾勒的牛头,为下俯的状态,正是“拓荒牛”的造型,同时映衬了那句“俯首甘为孺子牛”,当今中国需要更多的“拓荒牛”和“孺子牛”,不忘初心、开拓进取、无私奉献,推动伟大事业向前发展。

彩色金银币上的牛集合了中国民间剪纸、皮影、泥塑等艺术形式的特点,它前蹄高抬、昂头向上,一幅牛气冲天、劲头十足的样子,它身上披着鲜艳的大红色,并装饰色彩靓丽的宝相花,散发出浓浓的过年的味道,突出了生肖贺岁的吉祥意义。这套全新风格的己丑(牛)年金银币发行后,迅速燃爆钱币收藏市场,为2009年新中国六十华诞增添了喜庆、火热的气氛。

今年五月份,中国金币总公司发布一则征集2021中国辛丑(牛)年-2032中国壬子(鼠)年金银纪念币设计图稿的公告,意味着新一轮生肖纪念币很可能改变设计风格和模式,另辟蹊径。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0年10月15日发行2021中国辛丑(牛)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15枚,其中金质纪念币9枚,银质纪念币6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2021中国辛丑(牛)年金银纪念币现场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