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 篇1随着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迎来了微时代:微博、微小说、微信、微电影等微时代产物迅速在社会普及,而微课也顺应时代而产生了。
微课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非常热门的教学形式。那微课的定义是什么?在国内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国内较早提出微课概念的是广东佛山教育局研究员胡铁生,他将微课定义为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与学活动的各种资源有机组合。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是与“课”相对应的概念,是从翻转课堂中涌出的新概念。他将微课定义为“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主要使用“微视频”作为记录教师教授知识技能的媒体。
从不同学者对微课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出:微课的核心是一个“微”字,微型。即针对一个小的知识点、以较短的时间、微型视频的形式呈现的一种教学手段。有效的微课能够有效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的柯清超教授概括了有效微课的四个特点:微型化、优质化、系列化、特色化。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信息化时代,微课自身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微课成为现代社会尤其是网络社会中普遍欢迎的的教学手段。
微课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某个知识点的讲解,这样的教学形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会有许多的不同之处。本文将以一个语文微课的制作案例的设计来分析微课设计思路。
一、巧选题,题小而精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何选题是制作微课的关键,科学的选题也是微课成功的前提。在微课网观看老师们的获奖微课时,我发现老师们的选题都非常细小,如《标点符号运用-提示语的三种位置》、《作文指导——“介绍自己”的三种方式》、《认识田字格和学习基本笔画“横”》……观看获奖微课的经验告诉我,微课的选题一定要小,要针对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的细小知识点,学生理解不透彻的,易错的问题进行微课选题。根据选题小而精的特点,结合现在不管是入学之初还是中段或高段的学生,很多学生的握笔姿势都是错误的情况,笔者把微课题目定为《握笔姿势》。与学生的实际结合,把握笔姿势细化,旨在让这个细化的握笔姿势使学生通过微课的形式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
二、智选材,字简而明
微课的成败除了要选好题外,精心的选材也是很重要的,微课教学手段的采用是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它的表现形式决定了微课教学不能以大篇幅发挥,详尽说明的手段来实现教学。而语文微课的制作,很大程度上都是以幻灯片的形式录制,由于幻灯片的容量有限,如果把大批量的文字已幻灯片的形式呈现的话,就会给人密密麻麻的感觉,那观看者就连看的兴趣都没有。
此外,幻灯片的张数也不宜多,因此,在选材时,要善于提取、取舍相关内容,以关键词的形式呈现在幻灯片上,让人一目了然。在制作《握笔姿势》的微课时,笔者主要围绕“握笔”为中心,抓住学生的握笔姿势选择所需的材料:握笔步骤的图片、正确的握笔姿势图片和在实际书写过程中学生易犯的错误握笔姿势图片。然后用十张幻灯片来讲解,让学生跟着视频操作,以实际操作的形式让学生领会和实践握笔姿势要领。幻灯片点到哪里,学生就操作到哪里。这样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有了操作性的实践,学生听课的时候便可集中精神。成功的微课可以使学生领会知识点的要领,进而形成自己的技能。
三、活设计,设计巧妙
好的教学设计是成功的一半。受微课自身短小精悍的的特点限制,一个微课所包含的内容必定是有限的。因而,在设计微课时,切入课题要简洁明了,迅速与主题相关联。重难点的设计也要简单清晰。让学生能够通过5到15分钟的微课学习进而掌握某方面的知识点。如本文例,《握笔姿势》设计如下:
课程重点为:
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
课程的难点为:
改掉错误的握笔姿势。
突破方法:
通过实践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以及对错误握笔姿势的判断进一步加深正确握笔姿势的印象。
本文所举案例是针对小学各年段学生而设计的,目的是要学习正确的握笔姿势,改掉错误的握笔姿势。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小学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加入了操作性知识,学习的形式上避免了传授的单一性,呈现出动手的实操性,因而在整个微课的学习过程中,容易让学生从讲解到实际操作上把握正确的握笔姿势,改掉错误的握笔姿势。
在微课的设计中,小结要科学快捷。好的微课小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本节微课知识点的印象,还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点的效果。
四、精录制,视频清晰
视频的录制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录制视频录制的过程中要画面清晰、声音动听。在学校的微课制作培训课时,听了微课获奖老师的经验分享。很多老师为了能够录得满意的视频,他们选择了在凌晨时分录制。录制过程中一旦出现口误就得重新录制,所以最艰难的还是微课的录制。
由于学校没有专门的微课制作室,要录得高质量的视频需要一个特别安静的环境。笔者在录制《握笔姿势》微课时也是选择了晚上十二点以后,紧锁门窗。在录制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语速、语调,声音的质量也会影响观看微课的心情。整个微课的录制时间只有五分多钟,但是花了几个晚上的时间反复录制和修改。录制好以后,还要把多余的部分请技术人员裁剪。经过剪切合并的微课没有多余的东西,观看起来清晰流畅。
总之,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认真把握微课的概念,掌握微课的制作要点,把微课设计得简洁明了,让学生从看中学,学中悟,快捷掌握该知识点。作为教师应该掌握微课制作的技巧,把微课资源的优势充分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 篇2设计意图:
通用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比喻句有几百个。这些比喻句的运用,使文中的语言生动、形象,能够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教师通过比喻句的教学,可以把学生带到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中去,更主要的是通过比喻句的教学,促进儿童形象思维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学情分析:
目前,比喻句教学还是一个薄弱的环节。不少教师认为:小学生知识底子薄,思维能力低,不易进行比喻句教学或者只能进行极其初浅的比喻句教学。这种观点是消极落后的,是不切合实际的。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孩子们的视野在不断扩展。大部分儿童在入学前就认识了不少事物。进校后,由于同学间的互相影响,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另外,小学语文课本中比喻句的出现,基本上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所有这些都符合小学生形象、直观的思维特点,都为我们进行比喻句教学创造有利的条件。
教学目标:
1、了解比喻句的作用,认识比喻句的特点。
2、学会写比喻句。
3、培养学生写比喻句的兴趣,从而乐于表达,乐于写话。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比喻句的表达特点。
2、初步学写比喻句。
教学过程:
一、品读句子,领会“比喻句”的.作用。
1、示图:苹果。怎么把这个苹果写得形象呢?
2、通过比较句子,感受比喻句的作用。
树上挂满了红苹果。
树上挂满了红苹果,像一个个小小的红灯笼。
3、小结:好的比喻句可以生动、形象地描绘事物,把道理说得通俗易懂,增添文章的色彩。
二、欣赏句子,收获“比喻句”的特点。
1、欣赏优美的比喻句。
天上的星星仿佛明亮的宝石。
绿绿的西瓜好像一个皮球。
红红的太阳犹如一个大火球。
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
2、观察句子,找出比喻句的特点。
特点1:具有比喻词。
特点2:具备两种相似的事物。
3、小结。
三、练习巩固,小结“比喻句”的写法。
1、基础练习。
把相似的两种事物连一连。
飞机-蜻蜓,银杏树叶-扇子,蘑菇-雨伞,燕尾-剪刀
根据所连的事物写成一句通顺的比喻句。
1)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漂亮的小扇子。
2)天上的蜻蜓像一架小型飞机。
3)森林里的蘑菇像一把雨伞。
4)燕子的尾巴像一把剪刀。
2、提高巩固练习。
把比喻句补充完整。
树上的叶子飘落下来,像(一只只蝴蝶)。
杨桃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五角星)。
四、鼓励总结,激发写“比喻句”的兴趣。
多练多写比喻句,文章生动显活力。
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 篇3教学目标:
1.认识拟人句的特点及作用
2.能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
3.能把一般的句子改写为拟人句。
教学过程:
一、了解什么是拟人句,拟人句有什么作用
今天的微课,我们来进行“拟人句”的专项训练。
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拟人句,拟人句有什么作用。
二、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
平时的作业中,我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很容易把出现人物的比喻句和拟人句混淆了,下面我们来将二者进行区分。
比喻句:一般分为本体、喻体、比喻词三部分,本体和喻体有相似特点,但本质不同。例如:这只猴子像一个小男孩那样顽皮。句中被描写的物体也就是本体是猴子,喻体是小男孩,本体猴子和喻体小男孩都具有顽皮的特点,但本质不同。很明显是把猴子比作顽皮的小男孩,所以是比喻句。
拟人句:一般分为本体、拟人词、拟体三部分,但拟体在句中不出现。例如:小鸟在枝头歌唱。本体(小鸟)拟人词(歌唱),小鸟怎么会唱歌呢?显然是把小鸟当作会唱歌的人来写,赋予它人的特点。从形式上看,句中没出现拟体,也没出现比喻句的标志——比喻词,因而是个拟人句。
可见,判断拟人句关键是找拟人词,看句中是否把物当人写,其次是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拟体(表示人物的词语)。
弄清了以上区别,就不难区分比喻和拟人了,也不至于一见到有“人”的句子就断定为拟人了。
三、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句子写生动。
认识了拟人句,下面我们根据拟人句的特点来学以致用,小试牛刀,将下面硬邦邦的简短的陈述句子改为生动的拟人句。
课件出示要求改写的句子:
1.春天来了。
2.天空中的星星闪烁。
3.柳条儿随风飘荡。
4.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随机引导:
1.根据春天花枝招展,十分美丽的特点,想象春天就是春姑娘,于是这个句子可以改写成……
2.根据星星闪烁的特点,把星星想象成快活眨眼睛的小男孩,但不能出现比喻词,如果出现比喻词,那就成比喻句了,我们可以这样改……
3.根据柳树外形特点,我们可以把柳树看作一位长发飘飘、婀娜多姿的美少女,于是这个句子可以写成……
4.抓住“游来游去”这个词,想象小鱼就是活泼可爱的小孩儿在水中捉迷藏啊、你追我赶、游泳等等,赋予它人的心情人的动作,于是这个句子可以写成……
今天的微课就讲到这,希望同学们以后多做这样的练习,并在生活中有意识的运用拟人手法描述自己看到的事物。
一份优秀的微课设计方案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老师的文案策划,另一部分是录课机构的拍摄以及视频处理方案。
一、了解微课的定义及作用
要想设计一节好的微课,首先要了解微课的定义和作用:
1、微课是指利用5-10分钟时间讲解一个非常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例题、作业题、或教学经验的一种微视频。
2、微课的作用:启惑、解惑而非授业,用于(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网络在线教育,不能代替课堂新知识的教学。
二、选择和分析处理知识点
1、知识点尽量选择热门的考点、教学的重点、难点。
2、知识点的选择要细,十分钟内能够讲解透彻。
3、知识点要准确无误,不允许有文字、语言、图片上的知识性错误或误导性的描述。
4、要将知识点按照一定逻辑分割成很多个小知识点。
三、选择合适的微课类型
微课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讲授类--适用于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这是最常见、最主要的一种微课类型。
2、问答类--适用于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检查知识。
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初中英语微课的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克隆”,克隆这个词学生还是很感兴趣的,所以课前老师可以叫他们通过讨论和阅读有关克隆的内容,了解克隆的含义、克隆的技术发展、克隆对人类带来的好处以及人类对克隆这一问题的争议。阅读部分介绍了植物与动物克隆的区别、多莉羊的诞生与死亡以及由此引发的争论。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克隆的意义在于解决医学上的难题,为人类服务。
教材处理
本科结合教材的实际对教材内容、编排顺序等进行了调整、删除和补充,把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部分有机整和起来。
(1) 导入新颖,激发兴趣。“读前阶段”通过图片导入的形式,激活学生大脑中的图式。同时,结合标题预测,使学生对即将阅读的内容有一定的预测,激发阅读兴趣。
(2) 循序渐进、创意安排。“读中阶段”引导学生进行语篇的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概况;培养学生同义转换及归纳概括的能力。
(3) 适度拓展、开发思维。“读后阶段”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训练学生阅读技能的基础上了解克隆这门生物技术以及有关的争议。
二.teaching goals(教学目标)
target language(目标语言)
a.important words and expressions
clone, commercial, producer, undertake, arbitrary, object, forbid, accumulate, cast down, object to, the media, in favour of
b.important sentences
1) but at last the determination and patience of the scientists paid off in1996 with a breakthrough---the cloning of dolly the sheep.
2) altogether dolly lived six and a half years, half the length of the life of the original sheep.
3) the fact that she seemed to develop normally was very encouraging.
4) then came the disturbing news that dolly had become seriously ill.
ability goals (能力目标)
enable the students to describe cloning: what is the advantages of cloning? what is the problems or dangers of cloning? what is your opinion of cloning?
learning ability goals(学能目标)
help the students learn how to describe cloning.
三.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教学重点)
how to describe cloning.
四.teaching difficult (教学难点)
help the students analyze the writing techniques of the article.
五.teaching methods(教学方法)
skimming, task-based method and debate method.
六.teaching aids(教具准备)
a recorder, a projector and some slides.
teaching procedures &ways
stepⅰ lead-in
[设计意图]
导入部分由两个步骤组成:
首先让学生观看有关克隆动物和植物的图片。通过图片,学生们立刻领悟了本课的主题,并带着兴趣开始观看。
学生在体验中产生探究的兴趣后,为了启发学生思考,设计了四个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维。
teacher: in pairs, look at these pictures and discuss which ones are natural clones and which ones are man-made. think about how they differ.
student: i think the twins and a strawberry plant are natural clonesthe dolly sheep and growing new plants are man-made.
after several minutes, teacher ask some questions and let students answer these questions.
teacher: 1. dolly the sheep. it’s the most famous sheep in the world. do you know how dolly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sheep?
student: she was cloned while the others were born naturally. it is the copy of another sheep.
teacher: 2.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student: i can see a strawberry plant producing runners in a natural form of cloning.
teacher: 3.who cut the stem off the plant?
student: a gardener. and the gardener is going to put it into a pot to produce another plant. he is actually making a copy of the plant.
teacher: 4.what do you know about twins?
student: there are twins of the same sex and those of different sexes. the twins here are identical in sex and appearance and are good examples of natural clones. they carry the same genetic information. the fertilized egg has split into two while inside the mother, and so produced two identical human babies.
step ⅱ pre-reading
[设计意图]
通过阅读文章标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调动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使其产生阅读的兴趣,快速进入阅读状态。然后让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来验证自己的预测,使自身处于一种主动认知的状态。
before class, ask the students to search for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is topic. now show my questions on the screen, and then let them discuss with each other.
questions about cloning:
1.what is a clone?
2. how is a clone produced?
3. what benefits can humans gain from cloning?
4. what problems may arise when humans are cloned?
suggest answers:
1. a clone is an animal or plant produced naturally or artificially from the cells of another animal or plant and is exactly the same as it.
2. the cloning of plants is simple and relativity easy. it can be done by taking cuttings (man-made cloning) or letting the plant produce its own runners (natural cloning). the cloning of animals is more complicated. it was not achieved until 1996 and is fully explained in the first reading.
3. 1) medical cloning can help cure serious illnesses that ruin one’s quality of life (such as parkinson’s disease帕金森症 or alzheimer’s disease老年痴呆症).
2) it can help infertile people have babies.
4. 1) people may want to clone themselves so they can live forever.
2) people may want to clone dead children.
3) people may want to clone their favorite pets.
step ⅲ while-reading
teacher: now let’s listen to the tape. then i will give you 20 minutes to read this passage again. while reading , you should finish the following three tasks.
task 1 summarize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略读本文,快速找出每段的主题句,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不但了解此类型文章的篇章结构,学习此类型文章的写作,而且便于下一步查读。
para 1. cloning is a way of making an exact copy of another animal and plant.
para 2. cloning has two major uses.
para 3. the birth and death of dolly.
para 4. the effect of dolly.
para 5. it is forbidden to clone human beings.
task 2 read the text carefully and fill in the blanks.
[设计意图]
学生个人先通过查读,快速找到特定信息,然后小组组员之间交流各自的答案,有疑义的地方,经过讨论,最终确定答案。这不仅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具体内容,而且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和互帮互助的团队合作精神。
task 3 choose the best answer.
[设计意图]
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结合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对文章的进一步理解。
1).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is____
a. animal cloning is very valuable and can benefit the world.
b. animal cloning could be misused by bad people so it must be forbidden
c. animal cloning is well developed because dolly the sheep was born.
d. animal cloning raised arguments and scientists are not sure about its future.
2). ________ is used in the procedure for cloning dolly the sheep.
a. the nucleus of sheep a
b. the somatic cell of sheep a
c. the nucleus of sheep b
d. the embryo of sheep c
3). the cloning of dolly the sheep succeeded because____. a. its easier to clone a sheep than other animals b. the scientists were determined and worked hard with patience
c. the scientists were rewarded and got lots of money
d. many other attempts to clone mammals failed
4). the lamb is the clone of the cell from sheep because_____. a. it provides the egg cell b. it gives birth to the lamb c. it provides the nucleus d. it is a female sheep
5). dolly the sheep-----------.
a. looked exactly like the sheep that provides the egg
b. was the exact copy of the sheep that provides the nucleus
c. looked like the sheep that gave birth to it
d. ha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ll three sheep
6).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a cloned animal ----------.
a. usually lives as long as the original one
b. usually lives longer than the original one
c. usually dies earlier than the original one
d. is usually as healthy as the original one
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wrong?
a. cloned people would live forever.
b. cloned people may be killed at will for medical aid.
c. a woman would have difficulty recognizing her real husband.
d. men will die out because a woman can give birth to a baby without a husband
8). the sheep that donated the somatic cell most probably lived ____ years. a. 3 b. 6 c. 12 d. 13
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n advantage of cloning?
a. cloning can be used for medical purposes.
b. large quantities of food can be produced by cloning.
c. famous persons who have passed away can be cloned.
d. cloning can help keep animals from becoming extinct.
10).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the word “straightforward” means ____.
a. uncomplicated b. honest c. frank d. difficult
step ⅳ post-reading
[设计意图]
学生已经通过略读、查读和细读,抓住了文章脉络,理解了文章内容。在此基础上,要求 更深一步理解文章,因此设计了几道习题,进一步培养和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exercise 1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about cloning. read them and decide if they are true or false. write the letter “t” if the statement is true. write “f” if it is false.
1). cloning means making a copy of an animal or a plant. (f)
2). gardeners can make a lot of money by cloning plants. (t)
3). cloning animals is as complicated as cloning plants. (f)
4). dolly the sheep was the first successful clone of a mammal. (t)
5). natural clones happen in animals as well as in plants. (t)
exercise 2 read the passage again and answer these questions.
1). what are the two major uses of cloning?
2). why is it easier to make commercial plant clones than animal clones?
3). what was the first clone from an adult animal? at what age did this clone die?
4). why is cloning controversial in some countries?
step ⅴ language points
[设计意图]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重点词汇的用法,进一步培养使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并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1. identical adj.
① (常与with连用) 完全相同的
eg. these two designs are almost identical.
my opinion is identical with his.
②还有“同一的,同样的”的意思
eg. we are identical in our views of what should be done.
2. cast down :feeling unhappy and depressed (多用于被动结构或做表语) 沮丧;低沉。
eg. he was much cast down by the failure of the experiment.
anyone would be cast down by news such as that.
3. forbid vt.
[词义] vt. (to command someone not to do something) 禁止,不准
[常用搭配] forbid sth/doing sth 禁止(做)某事 forbid sb to do sth 禁止某人做某事 forbid that … 禁止……
[反义词] allow 允许,准许
allow sth/doing sth 允许(做)某事
allow sb to do sth 允许某人做某事
eg. the law forbids the sale of cigarettes to people under the age of 16.
the law forbids building on this land.
4. accumulate
vt. 收集,堆集
eg. he accumulated fortune by hard work.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not just accumulating information.
vi.
eg. dust accumulated during my absence.
归纳拓展:
accumulate可作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表示: 收集, 聚集, 堆积。
另外 accumulation n. 积聚
如: the accumulation of knowledge 知识的积聚
step ⅵ homework
[设计意图]
受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限,因此布置学生课后再阅读课文,并且让学生对克隆这一现象进行评价,归纳出克隆的好处以及克隆存在的问题
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loning?
complete the exercises on page 13
认知目标的达成:
懂得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能力目标的达成:
在老师的重点讲解下,学会描写人物外貌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提升习作水平。
情感目标的达成:
通过微课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写作的积极性、自主性。
教学背景:
这堂课教学的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有着五年的写作功底,积累了一定的词语,但是,文章的创新意识不强,千篇一律,没什么特色。怎样通过外貌的描写就能突出人物的性格?外貌描写要注意什么?如何抓住人物特征进行细致地描写?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却是有难度的。希望通过这短短的视频,紧紧抓住外貌描写的技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教学重难点:
人物描写需要掌握的几个要点:有顺序、抓特点、用修辞、积词语。
学会观察人物的特点。
教学策略:
由于是采用“一对一”的学习方式,教学方法简单,重点突出,简单易懂,教学的有效性高。老师总结描写方法,直接传授习作技巧,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了解含义。
什么是外貌描写?外貌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喜好。(微点评: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明确本次微课目的。)
二、掌握方法。
方法一:描写有一定的顺序。
片段对比,思考喜欢哪个片段描写?为什么?
出示两个片段:
(1)门一开,班主任领进一位女生。她长得很好看,衣着朴素。“我叫小丽,请多关照。”简单的开场白后,她被分到我的旁边,以后我们成了同桌。
(2)门一开,班主任领进一位女生。她中等个儿,梳着两根羊角辫,黑里透红的脸上,有一对明亮的眼睛。穿着一身洗的褪了色的学生装,裤子的膝盖处还缀着两个像眼睛一样的补丁。“我叫小丽,请多关照。”简单的开场白后,她被分到我的旁边,以后我们成了同桌。
我们不难发现,在第二个片段里对人物的外表进行了透彻地分析,从整体到局部,从上至下,让读者一下子就记住小丽。
总结:人物片段描写首先要注意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上至下。(微点评:从片段中寻找差异,迅速掌握观察的顺序。片段简单易懂,适合微课方式的学习内容。)
方法二:抓住人物特点。
1、游戏:“猜猜他是谁?
出示三个片段,让学生猜一猜描写的是谁?
(1)只见他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件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衣服,系一条花布手巾,提一柄九齿钉耙。
(2)他有三头六臂,脖子上套着乾坤圈,脚踏风火轮,威风八面。
(3)他身穿金光闪闪的战袍
头戴金冠
手持从东海龙宫掠来的金箍棒
显出一副威武霸气的样子。一对火眼金睛炯炯有神
透露出铲除一切妖魔的决心。浑身透露出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
没错,就是猪八戒、哪吒、孙悟空。因为这三段话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这点是最重要的,就像画漫画一样,要能够让大家一眼就可以看出是谁,那是因为作者仅仅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进行夸张化,写作文也是一样的。
总结:外貌描写最重要的是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微点评:选取学生熟悉的人物,更便于学习人物描写的技巧——抓住人物特点。)
2、练习巩固:诊断毛病。
出示片段:走到镜子前面看一看:浓密的眉毛下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高高的鼻梁
还有一张红红的小嘴巴能说会道
这就构成了一个这样的我。
分析:外貌描写模式化,没有突出特征
修改:我呀,小头长脸像母亲,浓眉大眼像父亲。不够白净的脸上有许多褐色的雀斑。由于读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我成了近视眼,这不,最近我的鼻梁上又多了一副眼镜。别看我不漂亮,我可从来没为我的容貌烦恼过。
总结:抓住外貌特征具体描写,文章不仅形象生动,读者对主人公也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微点评:在前面简单而有针对性的学习后,学习分析片段并进行适当的补充,让文段更具体。有了之前的铺垫,学习者会有更多的想法。)
3、片段赏析(一):
(1)金豆才七岁,头发披散着,垂到脖子边,见人就羞得把头低下去,或者跑开了又悄悄地望着人,或者等你不知不觉时猛然叫一声来吓唬你。
(2)她大概叫琅琅,一头柔软的卷发,凸额头、塌鼻梁,穿一件红底白点小罩衣,总是不声不响,像个静默的小哲学家似的。
(3)女儿长得像她娘,眼睛长得尤其像。白眼珠鸭蛋清,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
总结:抓住特点的外貌描写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从以上三个片段我们发现金豆是个怕羞但天真、活泼的小女孩;琅琅则是个非常文静的小孩子;而片段三的小女孩应该非常聪明。
4、片段赏析(二)
除夕晚上,儿子、孙子都来到她身边,她满脸皱纹都舒展开了,就像盛开的菊花瓣,每根皱纹里都洋溢着笑意。
一天,她的老伴儿病倒了,她脸上珠网般的皱纹更深了,两道眉毛拧成的疙瘩锁到一块儿了。
她望着老伴儿的遗像,嘴唇微微抖动着,刀刻般的皱纹里,流淌着串串泪珠。
总结:人物的外貌描写不仅能体人物的性格特点,还能反映人物的内心情感。仔细欣赏一下三个片段。你能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吗?(微点评:选取了表现人物性格明显的片段,让学生知道外貌描写不仅是外貌的描述,更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与之前的片段不同的是,体现出更深的层次。)
方法三:妙用修辞手法
片段对比,突出运用修辞的优势
运用前:你也带孩子,人家也带孩子,你带的孩子又脏又瘦,人家带的孩子又白又胖。
运用后:你也带孩子,人家也带孩子,怎么你带的就跟才从垃圾堆拣出来的似的,人家带的就像才剥壳的鸡蛋心子,又白又光鲜。
总结: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更生动形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微点评:让学习者知道,适当运用修辞手法能使人物更形象。教学目的明确,片段的选取有针对性。)
方法四:积累词语
出示描写人物各部分特点的成语,有描写脸部、头发、身材等,为学生提供参考。(微点评:不仅能给学习者提供适当的资源,也让他们能积累一定的学习素材。)
三、归纳提炼
希望你拥有一双发现个性的眼睛去观察生活,有一支神笔去描绘生活,都有一颗盲人似的心灵去感悟生活,这样我们的文章就会多姿多彩形象生动。(微点评:用鼓励的话语结束本次微课学习,希望学习者能以积极的、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习作当中,掌握描写人物的基本技巧。)
教学总结:
制作优秀微课方法:
1、在浏览器搜索如图这款软件。
2、安装好后打开软件,点击“录制”软件会自动开启录制的程序。
3、点击红色圆点开始录制,录制好后点击“停止”按钮。视频会自动导入软件,准备剪辑。
4、将录制的视频从素材区拖入视频轨道上。
5、拖动播放指针,选中轨道上的素材,点击“分割”按钮,剪切片段,不要的片段点击垃圾箱删除即可。
6、如果想给视频添加字幕的话,可以点击文字素材区,选中样式拖入轨道上,双击就可以更改内容和样式了。
7、剪辑好的微课视频,点击工具栏上的“导出”按钮就可以了。
在微课被广泛应用的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制作微课。这种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和差异化,有些教师需要学习简便易行的微课制作方法,有些教师则希望制作更加精致的微课。
然而很多老师觉得制作一节微课可比在教室上课困难多了。 很多老师普遍反映,微课制作要想出来好的效果,往往需要专业的设备。哪怕是普通录屏或者录音软件,往往也需要教师懂得复杂的计算机知识。“我要是懂代码,也就不会来当老师了”一位教师曾戏言笑称。
微课制作过程的繁琐,使得许多教师感觉效率低下,无暇顾及。但是只要找对微课制作的工具和方法,微课制作也会变得轻而易举。例如,CourseMaker就支持微课制作,无需懂代码,无需硬核专业设备,只需要一台普通的电脑,就能制作微课,简单快捷。
微课的特点:
1、主持人讲授性。主持人可以出镜,可以画外音。
2、流媒体播放性。可以视频、动画等基于网络流媒体播放。
3、教学时间较短。5-10分钟为宜,最少的1-2分钟,最长不宜超过20分钟。
4、教学内容较少。突出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技能点
5、资源容量较小。适于基于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
6、精致教学设计。完全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7、经典示范案例。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
8、自主学习为主。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课程,是一对一的学习。
9、制作简便实用。多种途径和设备制作,以实用为宗旨。
10、配套相关材料。微课需要配套相关的练习、资源及评价方法。
这次给教师带来的简便易行的微课制作方法
一:准备工作
微软Office 2010版本以上或WPS Office
微课制作软件
麦克风设备(耳机或麦克风)
PPT教学素材
二: CourseMaker 录制微课软件(免费版)
CourseMaker特点:支持图文、音频、视频、PPT、word、语音讲解、手写原笔迹等多种格式的媒体对象混合编辑,对象的可编辑性。
1.点击录PPT
2.导入自己教学素材PPT
3.点击录屏设置-设置麦克风声音(语音讲课)
4.手写模式(讲课中可以标注重点内容)
5.制作完成(导出即可)
6. 简便易行的微课就制作完成啦
三:选择工具,制作微课,轻松易上手
制作微课不仅需要高质量的内容,还需要一个好的微类制作软件工具。许多微课程制作软件作品形式相对简单,几乎是视频录制或上课录像,不灵活性,趣味性不强,无法吸引学生。此外,许多新教师不熟悉微课的制作,也不能快速制作吸引学生的微课。
为了满足不同老师制作微课的需求,CourseMaker微课制作工具内置了丰富的微课制作场景、营销素材、课程模版,让教师们在制作微课时更加高效、便捷。比如说,CourseMaker支持语音、图文、视频等多种内容形式组合制作微课,素材产出价值最大化。而且,CourseMaker还提供微课发布知识圈功能,不论是教师制作完成的微课还是已有的微课软件作品,都可以通过平台发布,学生可以直接在微信或电脑上观看微课视频。
无体系,不微课。如果只是分散的录制一些微课视频,那么效果是不明显的。只有明确受众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制作高品质的内容,结合实时热点和当下痛点,才能制作出有价值的微课,发挥微课的最大效用
1、微课定义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视音频。
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
2、微课与课堂教学区别
微课是模拟一对一的教学情景,区别于一对多注重教师教的课堂教学,微课类似于一对一辅导注重学生学,在较短的时间内讲授一个知识点。
微课要避免黑板搬家,而是解决用传统教学很难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
3、微课与传统视频课区别
相较于传统视频课的资源封闭、资源固结、难以修改、教师教为主,显然微课有着自身的优点,诸如易搜索、易传播、应用范围广,同时微课的录制对象、学习对象可以是任何人。
4、微课制作流程
选题——教案编写——制作课件——教学实施与拍摄——后期制作——教学反思
二、选题标准
微课的选题是微课制作最关键的一环,良好的选题可以事半功倍的进行讲解、录制,不好的选题同样可以使得微课变得平凡乃至平庸。
1、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一节微课一般讲授一个知识点,对于这个知识点的选择,关乎知识结构的设计,对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用来制作微课,是一个较好的选择,较为符合微课制作的初衷:教学资源分享,为学生(教师)解惑,启发教学。
2、要适合用多媒体表达
微课作为一种媒体,内容的设计要适合使用多媒体特性,对于不适合使用多媒体表达的内容,制作的结果也许是徒劳的,因为也许使用黑板教学或进行活动实践的教学效果更佳。同时也会使教学过程平庸无奇,令观看者失去学习欲望。因而微课选题要适合使用多媒体表达,适合加入丰富的图形图像、多姿的动画、声色兼有的视频。
三、教学设计要求
微课虽然只有短短的数分钟,但是也需要进行良好的教学设计,良好的微课应该是井然有序的,杂乱无章而随意的微课是与微课理念背道相驰的。
1、适合教学对象
不同学科学段的微课对应不同知识能力的学生,微课不但应有学科学段的分别,同时还要有同一学科学段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诸如同一个数学知识点,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传授的方法乃至内容应该有有差异,进行个别化教学,这也是符合我们微课理念的。
2、符合认知过程
良好的微课设计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不能跳跃式发展,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认知方式是大有差异的,对于低年龄儿童,具体(多图、动画、视频)的知识对于他们更易于接受,对于中学儿童,认知方式已经发展为更易于接受抽象的知识,可以给予学生想象思考的空间,诸如高中语文,可以更多的情景陶冶,而对于低年级儿童,情景陶冶也许就会分散注意力。
“停顿”对于低年级学生是不太需要的,而对于高年级学生,适当的“停顿”是非常必要的,此时的学生进行知识灌输显然是低效的,进行知识的自我思考才是高效有建设性的。
如果学习的对象是教师,则由于记忆能力下降,可能需要多次的重复,才能牢记。同时由于观念的固化,接受新事物有一定缓冲过程,在陈述内容、观点时,转折应适当圆滑、缓慢。
3、微课教学效果
能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具有针对性地解惑、启惑,能调动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
四、PPT设计
1、内容设计
A:PPT是只要放核心内容,边末角的东西可以通过教师的嘴跟动作表达出来,对于照本宣科读PPT的微课跟优秀微课没有任何关联。
B:PPT内容设计要有启发性。
C:PPT内容设计要有悬念性。
D:布置反思
2、版面设计
A:首页与封面设计:最好采用PPT的首页作为封面,这样可以一目了然的知道知识点与作者。第一张PPT作为微课的“脸面”,应当有以下清晰的“五官”,额头:如果是系列微课,可以在这说明;眼睛:简明扼要的微课标题;鼻子:作者及单位;嘴巴:学科学段、章节及教材;耳朵:边饰,缺乏了边饰则显得有些古板、单调,不建议在这里放置教师画面。
B背景:就好似人的皮肤,尽量以素雅为主,能烘托字体,不能太艳丽,如果跟人的皮肤一样浓装艳抹,则凸显了内容的苍白无力,同样,背景不能乱,试想凹凸不平的皮肤,能美到哪里去?
C中间页:最顶上可以写着知识点的小点,一目了然,中间则放置主题内容,右下角或左下角留出空白,以放置教师画面,同时不挡住文字。背景应当比首页更加简单,但是不推荐没有背景或是某种纯色的背景,太素颜也不好。
D尾页设计:可以加入感谢语、微课题目、欢迎观看其它微课等语言,此页不建议加入教师画面。
3、美学设计
A:整个PPT当中,应当是50%文字,20%图片,30%空白。
B:整个PPT文字颜色不要超过3种,最好只使用2种。
C:上下一致,左右协调,PPT的上半页与下半页内容数量差不多,不出现头重脚轻,不要出现一边重一边轻的现象,左半页与右半页协调。
D:翻页动画可以有数种,但是不能太多,2-5种翻页效果是合适的。
E:审美不疲劳,不要出现连续的好几张都全部是图片或者全部是文字。
五、录制与剪修
1、录制要点
A:录制背景最好是白色或是浅色,不要出现其它杂物。
B:声音大小合理,摄像头不朦胧,摄像角度最好从正面。
C:如果不习惯,可以让一个学生坐在对面,就好像是给他辅导一样。
D:不要录制课堂教学,原因看第一章。
E:对幼儿园或小学低年级的可以与学生一起录制视频放入PPT。
F:特殊人群如教授聋哑学生则可以采用特殊的录制方式。
G:录制时调整电脑分辩率1024*768,颜色位数为16位。
2、后期制作原则
A:时间不超过5分钟,超过5分钟不能通过初审。
B:如果声音太小或太大,可以适当调整。
C:视频尺寸为:640*480或320*240,视频格式为:FLV、MP4,音频最好采用MP3格式。
一、如何进行选题设计
不同的年龄层次、不同的学科门类必然有其独有的特性。低年龄段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对于微课程的简明程度要求高,要通俗易懂;高年龄段学生喜欢个性化的、有特点的讲课,对教师的讲课技巧提出要求。另外,每次制作微课的目的要明确;是讲授新的知识,让学生提前预习,还是复习重难点查漏补缺,亦或是易错题讲解。不同的目的微课的侧重点、讲解方式及准备的素材都不一样,相对而言,新颖的提前预习微课程和易错题讲解微课程因为目的明确,更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
二、良好的微课制作工具
合适、顺手的微课制作工具会使微课制作事半功倍。传统的制作工具是在微课制作场景中摆放几台摄影机进行拍摄,现如今微课制作工具更加高效、便捷;其主要工作原理在对电脑屏幕和教师语音进行实时的录制。对市场上的微课制作工具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
1、单纯的屏幕和语音录制软件,比如微课大师等。这类软件体积较小,功能基本全面,能够满足对于微视频的录制。不足在于,不带手写功能,使学生失去一种“上课”的体验感,对于许多需要手写演示的课程展现效果不是很理想。
2、功能全面的录屏软件,比如Camtasia Studio等。这类软件体积不大,功能全面,能够满足对于微视频的录制。但可能正是由于功能的全面而使软件看起来比较繁琐,有种畏惧感,同时也缺乏手写功能的体验感。
3、软、硬件配套的录屏软件,比如汗微微课宝。功能全面,满足教师对于微课制作的需要,高级版中增加了对于视频的编辑处理,以及教师视频录制过程中的语音纠错功能。由于带有专业的硬件手写板,使得教师的演示和思维逻辑展现更为直接和清晰。界面相对简洁,容易上手。
三、个性化的讲课风格
当今时代是一个个性化的时代,都追求一种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在学生印象中讲课风格个性化的老师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微课比纸质课程更容易展现教师的授课风格,更容易表现教师在现实课堂中无法表现的讲课个性化。当然内容是核心,内容是主体。千万不要去追求有个性的风格,而忽略了内容。但是,有创意的风格可以提高内容的表达的效果。
相信微课制作者解决好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制作一份受学生欢迎的微课不再是梦想。
一、脚本的开发
一寻找素材
从自己的经历中,寻找有价值的素材。所谓"价值"包括下面的特点:1、教师自己感觉难忘的、有效果的;2、符合教育规律,操作有创新。
二梳理价值点
1、主线梳理:文章信息多、容量大,所以要抽出主线,将一切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删除或精减。如果是故事,只选择一个;如果是策略,选择一个主题的。
2、内容删减:文章中的繁杂的信息过多,需要删减:主要有下面两点:(1)基本删除:如关于"理论"的叙述、背景的过多的描述、情感化的语言、成绩与荣誉;(2)内容删减:不论什么,都要选择有创意、易操作的素材,删掉大家都在知道的或都已使用过的。
最终的删减的字数在300-500之间。许多文章只能选择出10%左右的内容。
三提升价值点
基于基本素材,进行再开发,素材的不同,梳理角度不同:
故事类:(1)追问过程:故事中间是不是还有什么波折?(2)追问方法:是不是还有什么重要的方法,我是不是没有意识到?(3)追问提升:这些方法是不是可以梳理出更具普遍意义的做法?能不能拓展到其他人或事的上面?
策略类:(1)策略追问:究竟怎么做?还有没有其他办法?(2)风险追问,如果这样会遇到什么问题?能不能再有新做法?
四形成脚本
课程化开发。基于上述的追问,形成了有价值的故事,做成脚本。
二、PPT制作
微课程基于PPT技术,但是与目前的PPT不一样
一模板与背景
1、基本板:纯白底黑字或黑底白字
2、特殊时:红色、黄色等可用、但不做主体色。
二图画与布局:
微课程可分为下面三种布局,风格尽可能统一。
(1)画图板:画为主
绘本板:画中加字,画中套字,适合于经典故事
小人书版:字画分离,上图下字或上字下图,图画80%,字占20%;适合于电影、经典故事。同一页一般不出现两幅图。
(2)文字版:字为主
字画板:以字为主,有图做点缀。(图:不用动画)
纯文字板:
(3)混合板: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三字号:
基本字号:40±6:用于正文基本叙述。
突出字号:需要重点强调的字或句,可大也可小。如果同页出现大小不同的字,反差控制在±20以内,比如小的40,最大不得超出60,防止反差过大
四字体:醒目,字体粗,看得清
鼓励:黑体、方正超粗黑简体、方正综艺体等。
少用:宋体、隶书、行书等
五字数与速度
教师课程其他
每页最多字数35字 如字数超:分批动画呈现或明暗呈现
播放速度(每秒字) 5-6字
特殊页面
播放速度
思考页面3-5秒:如"你知道吗""思考5秒"
过渡页面1-2秒:如"开始""接着看""怎么样?"
六音乐
选择轻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