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辨别瓷砖的好坏?
1、看外观,好瓷砖的色泽要均匀,表面光洁度及平整度要好,周边规则,图案完整,抽看有无色差,变形,缺棱少角等缺陷。
2、听声音,硬物轻击,声音越清脆则瓷砖瓷化程度越高,质量越好,轻击瓷砖中下部,如声音清亮,悦耳则为上品。
3、滴水试验,将水滴在瓷砖背面,看水散开后浸润的快慢,一般来说,吸水越慢,说明该瓷砖密度越大,内在品质优。
4、尺量,瓷砖边长的精确度越高,铺贴后的效果越好,买优质瓷砖容易施工,能节约工时和辅料,精确度高的为上品。
扩展资料:
1、细看外观
质量好的瓷砖釉面应平滑、细腻,光泽釉晶莹亮泽,亚光釉柔和舒适。在充足的自然光线或日光灯照射下,将砖放在1米远处垂直观察,应看不到明显的釉面缺陷。
有花纹的砖花色图案应细腻、逼真,没有明显的缺色、断线、错位等缺陷。质量上乘的陶瓷产品背面的底纹、商标等清晰、完整,少有釉迹或缺损。
2、拼接效果
好的瓷砖尺寸偏差较小,将一批产品垂直放在一个平面上,看看有没有参差不齐的现象。再看平整程度,可将两块砖的边紧靠在一起,看看有没有缝隙。好的产品变形小,铺贴后砖面平整美观。
看产品的色差,拿几块砖拼放在一起,在充足的光线下仔细查看,产品之间色调深浅不一的产品,铺贴后整体效果欠佳。
3、敲击听音
轻轻敲击瓷砖,细听其声音,质量较好的产品听上去清脆悦耳。质量差的产品因原料配方不当,烧成周期短,烧成温度低,敲击时会发出“空空”之声。
4、掂量轻重
掂一掂瓷砖的重量,一般来讲,相同规格的瓷砖,重量大的吸水率低,内在质量也较好。
5、对比品种
地砖按照釉面状况,分为有釉地砖和无釉地砖。有釉地砖主要用于卫生间、厨房的地面装饰,与内墙砖配套使用。地砖大多又经过表面抛光处理,成为抛光砖。大多数抛光砖的吸水率小于0.1%,也称为玻化砖。抛光砖的表面光洁如镜,是高档的陶瓷产品。
6、瓷砖边角
在铺装瓷砖时,很多消费者和工人都遇到过边角难以对齐的难题,这说明瓷砖的平直度可能不太过关。在挑选瓷砖时,随机挑选几块,
用目光沿瓷砖的边线和对角线分别打量,如果发现有“翘边”现象,就说明瓷砖的平直度不够,如果没有,就说明瓷砖的平直度基本过关,这也算是一个选购瓷砖的小窍门。
7、独特风格
在选购地砖时,首先要考虑室内设计的整体风格,确定瓷砖的大致颜色基调,还有就是瓷砖装修后的感觉,以便和居室的整体风格进行协调,比如现代简约的,
现代简约风格可选抛光砖和玻化砖,玻化砖跟抛光砖类似,但是制作要求更高,要求压机更好,能够压制更高的密度,同时烧制的温度更高,能够做到全瓷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瓷砖
1、看硬度:好的地板砖的硬度是很不错的,它的韧性也强,不容易出现碎烂。
2、听声音:好的地板砖敲击所发出的声音是很清脆的,主要是因为它的瓷质含量高,买的时候可以用硬物轻击,也可以捏其客厅瓷砖的一角,用食指轻击瓷砖中下部,发出的声音比较沉闷、滞浊就是不好的地板砖。
3、看图案:如果地板砖表面的花纹、图案色泽清晰,细腻精致,没有出现漏色、断线或深浅不一的情况就是优等品,瓷砖的色差可是直接关系到装修效果的。
4、滴水试验:可将水滴在瓷砖背面,如果水散开比较慢,浸润也慢的话,说明地板砖的密度是比较大的,也是好的瓷砖,如果是很快的话,就代表了其密度稀疏,代表不好。
在陶瓷行业的检测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句这样的话:“一看二听三测四量”。
所谓一看:
1.看瓷砖的外包装,有无厂名厂址以及商标,以免买到三无产品(出口转内销换包的除外)。
2.看瓷砖的釉面,是否有无针孔、斑点、裂釉、釉面的质感、外伤,有无色差,图案要细腻,无明显的漏色、错位、断线或者深浅不一的情况。
3.看瓷砖是否变形,测量瓷砖的两条对角线是否相等,侧面平整的砖,铺贴容易效果也好(目测法:将地砖置于平整面上,看其四边是否与平整面完全吻合,同时看瓷砖四个角是否均为直角,再将瓷砖置于同一品种以及同一型号的瓷砖中观察其色差程度;测试法:取出一片砖,两片对齐,中间缝隙越小越好。如果是图案砖必须用四片才能拼凑出一个完整图案来,还应看好砖的图案是否衔接、清晰。把这些砖一块挨一块竖起来,比较砖的尺寸是否一致,小砖偏差允许在正负1毫米,大砖允许在正负2毫米。)
优等品:至少有95%的砖距0.8m远处垂直观察表面无缺陷;
合格品:至少有95%的砖距1m远处垂直观察表面无缺陷。
二听:
1.可以进行敲打,声音清脆说明瓷砖瓷化密度和硬度高、质量好(用手轻轻敲击地砖,若此砖发出"噗、噗"的声音那表明它的烧结度不够,质地比较次。若发出轻微的"咚咚"声,它的质地相对于前一块来讲就比较坚硬)(其实方法很简单,用手去敲,高密度的瓷砖敲出来有玻璃清脆的香声。而低密度的瓷砖发出沉闷的砖瓦的声音。)
2.以一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夹瓷砖一角,轻松垂下,另一手食指轻击瓷砖中下部,如声音清亮、悦耳为上品,如声音沉闷、涩浊为次品。
三测:
看瓷砖的吸水率,用水滴在砖背面,扩散面积越小,吸干时间越长,吸水率越低,质量越好 将墨水/茶叶水滴在瓷砖的背面予以观察,如果滴入的墨水/茶叶水立即被吸收,则说明其密实度较差,反之则为好砖。 一般来说,吸水率愈低的产品,强度相对较高,抗冻性也相对较好。如果用户购买陶瓷砖主要用于铺地或用于室外墙面,需购买吸水率较低的产品,如瓷质砖或炻瓷砖。如果用户购砖主要用于室内墙面,如厨房、卫生间墙面,可选用吸水率较高的产品,如陶质砖。但需要指出的是,该类产品对抗龟裂、抗热震性、耐污染性及耐化学腐蚀性要求相对较高。
四量:
其实四量的标准也是看砖的平整度,另外还有一个跟瓷砖息息相关的系数检测,耐磨度测试。
(平整度测试)
耐磨度:耐磨度光凭感官是不能确定的,更多的可能要依靠一些技术指标。在众多的标准中,配度(也叫耐磨度)是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它表明面砖容易磨损的程度,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五度:
Ⅰ度:耐磨损率最低,一般用于展示、墙面及活动极少的地方。
Ⅱ度:耐磨的程度要大于Ⅰ度的瓷砖,主要用于浴室、卧室等没有硬摩擦的环境中。
Ⅲ度:耐磨度适中,主要用于活动量较大的场所。如客厅、厨房等。
Ⅳ度:耐磨度较高。在豪华住宅的门厅、走廊以及公共场所使用非常适合。
Ⅴ度:Ⅴ度的划分没有一个清楚的概念。但从理论上讲,具有超耐磨度,一般用于非家庭环境中,如机场、车站等。
(耐污测试)
(耐磨度测试)
以上图片均来自极有家达人:理想家-Home对我们产品DSX2009的测评。
以上内容由好好住用户雏菊手工花砖分享,希望可以帮到你~
首先,先看瓷砖的色泽是否均匀,表面上的光洁度是否良好,色彩越均匀、光洁度越好,就代表瓷砖质量越好,比如你可以从同一包装箱中抽出几片瓷砖,对比几者之间是否有色差、变形等问题,若是出现同一包装箱中瓷砖色泽、光洁有所差距,一定要避而远之。
其次,你可以通过听声音来分辨瓷砖质量,比如尝试用硬物对瓷砖进行轻击,发出的声音越清脆,则表示瓷砖质量越好,你要知道,能经受重物撞击的瓷砖,才能具备韧性强、不易碎烂的优点,这样的瓷砖才值得拥有。
再者,吸水率也是判断瓷砖质量的重要因素,你可以试着在瓷砖背面倒一点水,静待几分钟后,观察水被吸收的情况,吸水越慢,说明瓷砖密度越大反之,说明密度稀疏,而密度越大,瓷砖质量才越佳。
另外,有些业主在装修完后会发现自家贴了瓷砖的地面凹凸不平,或是砖面或接缝处平整度有明显的瑕疵,出现所谓的“瓷砖没贴好,房子装修再好也白搭”的现况,确实,瓷砖边长的精确度会决定瓷砖铺贴后的实际效果,只有瓷砖边长的精确度越高,铺贴后的效果才会越好。
还有,防滑功能是选购瓷砖很重要的一个标准,具备防滑性能,会提升整个家庭的安全感,如何判断瓷砖是否防滑?你可以将一瓶水置于瓷砖上,然后缓缓抬高一侧,再观察水瓶的滑动情况。
最后,能否承受足够的重量,也是判断瓷砖质量是否优良的关键,它能够反映出瓷砖的强度、硬度等物理性能,瓷砖的致密度越高,它的强度和硬度就越大,使用寿命也会越长。
吸水越慢,说明瓷砖密度越大,品质好;反之,吸水越快,说明密度稀疏,品质较差。
那么是不是吸水率越低越好呢?
▎吸水率是判断瓷砖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
正常情况下,低吸水率的瓷砖会更好,说明瓷砖密度大,强度大,不易膨胀,稳定性高,不容易吸收污垢,平时清理很方便。
瓷砖吸水率过高,容易引起胚体膨胀而开裂,导致瓷砖脱落、空鼓。
地砖一般为瓷质,国家通用标准:3%≥地砖吸水率≥0.5%属于合格;墙砖一般为细炻质、炻质砖或陶质砖,国家通用标准:12%≥墙砖吸水率≥3%属于合格。
▎吸水率过低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凡事都要保持个度,以前的瓷砖产品吸水率是在百分之几,现在很多商家看到消费者对吸水率的越来越重视,把瓷砖吸水率控制在千分之几,一味追求低吸水率,别说正面,就连背面也一点都不渗水,这就容易导致瓷砖粘不牢、脱落、空鼓等问题出现。
瓷砖铺贴会用到水泥砂浆,瓷砖把水泥砂浆所含的水吸收进去并固化,从而形成瓷砖对墙面的抓握力,粘贴更牢固。
瓷砖越做越密实,吸水率越来越低,而施工中还是使用普通的水泥砂浆,就很难产生足够的抓握力,即使当时贴上去没有出现空鼓,一段时间之后,难免发生脱落、空鼓。
事实上,一定的吸水率保障了铺贴瓷砖时能够粘贴牢固。
▎瓷砖粘贴辅料忽视不得
低吸水率的瓷砖,虽然品质会高,但此类瓷砖的施工要求相应高很多。
铺贴吸水率过低的瓷砖时,建议一定要使用高强度粘贴辅料来对瓷砖进行铺贴。因为低强度粘贴辅料(如普通水泥砂浆)对于过低吸水率瓷砖粘贴张力是不够的,容易导致瓷砖脱落。
其实,瓷砖产品在包装上一般有使用说明,对瓷砖的粘贴方法也有建议,但一般消费者在选购时很少关注,一般只看强度和花色两个方面。
▎铺贴瓷砖时需要注意哪些事
首先,提前一天在要铺贴的墙面上洒水,并做个全面清洁。第二天的时候保证瓷砖浸泡的时间充足,2—5小时为宜,最后以瓷砖不再冒气泡了为准。
让瓷砖充分吸水后,取出阴干或擦净明水。如果砖体水分没饱和,就会粘贴后迅速吸干水泥砂浆中的水份,导致砂浆收缩出现空鼓,还会影响粘贴强度。
让瓷砖充分吸取水分,增加与水泥的粘合度,使瓷砖铺贴更牢固。
其次,水泥砂浆的调配比例要得当。粘贴辅料的厚度大约在7到10mm之间为宜,一定不要过厚或者是过薄。水泥过多会太重而将瓷砖“拖垮”。
瓷砖背面满抹砂浆时,要在四周边上的瓷砖抹成斜边。而且中间要留一些少许的间隙,这样的话在轻敲和按压的时候,就不会使砂浆溅得到处都是,又能使砂浆很饱满实在,从而达到瓷砖与墙面的牢固结合。
最后,选购瓷砖不能盲目刻意的追求过低吸水率,辅料、施工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