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学校设计的校徽,请朋友们解释含义
这个校徽里面可以看出三个H字母,当然肯定是代表贺。校徽图案整体呈现出来是一颗枝繁叶茂的树,表达的意思是树高千尺也不能忘了根,这也和你说的是外出的乡绅回来捐赠修建学校有关。最大的那个H呈现的是飘扬的感觉,也寓意学校能后一帆风顺,早日扬名。校徽图案整体呈现金黄色,像太阳光一样,普照大地,既代表了学校名字里面的光字,也寓意学校未来一片光明。校徽图案寓意还是比较丰富,不过从美学角度来看,也不太完美,构图显得有点单一了。
首先是画一个大圆,里面画一个略小一点的圆,可以在两圆组成的圆环中写上你们的班训或其他内容(一定要简短) 圆里面画一些简单而有象征意义的图案,比如大海上有一只搏击风浪的小船,或者几棵小树苗在太阳的照耀下健康成长 我记得当时我们老师说这样就很好了,希望能帮得到你。 参考资料:
你既然发到这里了 我就帮帮你吧
我不了解你们学校的环境底蕴 所以依靠自己的意境给你设计拉
下面那幅图象征着从载满知识的和平鸽托起明天的太阳
2.内圆底衬为白色,位于其中的图案由“实”和“验”两个音节的首个字母“S”和“Y”变形而成。
3.主体图案形似一只展翅高飞的大雁,代表着实验中学的形象,大雁是团结精神的象征,喻示着实验中学人会像雁那样高瞻远瞩,像雁那样团结一心,像雁那样扶摇直上,像雁那样温馨和谐,像雁那样“人”字为本 。
4.图案又像一个“V”字型手势,象征着胜利,象征着成功,象征着辉煌灿烂的明天。
5.图案左上角是两颗星星,象征着实验中学的学生是祖国明天的希望之星。他们将在“大雁”的托举之下冉冉升起,成长为一颗颗璀璨明亮的新星。
整个团案简洁而又极富深意。昭示着实验中学以“雁之魂”为旗帜,秉承“创一流名校,育世纪新人的”优良传统,努力打造团结、奋进、创新、和谐的一流学校,塑造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
根据学校的特点先确定校徽主色,外形可根据地域环境、学校标志建筑外貌及校史等确定,然后确定校名(中英文名)的字体,然后把学校名称、外形轮廓图形进行设计。建校年代可放到底部。
校徽也是学校徽章的简称,一个学校的标志之一,其主要的目的是分辨人员、留存纪念和通过图案、文字来介绍学校的性质和学科,同时在佩戴校徽的时候也给佩戴者在无形中增加了纪律的约束,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体现出学校的特征,让人容易记住。
扩展资料:
校徽意义重大,校徽含义往往蕴含了特殊的意义,特别像一些历史悠久的名校校徽,著名大学校徽和一些国外校徽大多由名人结合学校特点而设计。 譬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兰州大学等一批闻名中外高校的校徽标志。
在老一代知识分子心目中,佩戴校徽有一种自豪和荣耀感,也是对母校的归属之情。而如今的一代学子,对佩戴校徽则有不同的看法。有人想佩戴,又觉得不好意思。另外校徽的质量不过关也有关系,胸针脱落造成徽章遗失。
从上学到工作,去过很多的高校,包括清华、北大,南开、复旦,武大,华中科大、国防科大,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等等吧,我有个习惯就是一到学校先看看门头,然后看校微。可能是在长沙待的时间比较长,对湖南的高校也还比较了解和喜欢,我觉得湖南第一师范的校徽是我最喜欢的。那个学校最然小,后来也只因为历史的名人而存在,但我去过一次就有点忘不了。它的校徽上所代表的历史和意境是很难在其它学校的校徽上体现的。
我们在长沙时常称湖南第一师范为“一师”,她与毛主席写下著名《沁园春长沙》的桔子洲头隔江相望,她的前身是大名鼎鼎的城南书院。是一个非常古朴的学院,我个人觉得它有那种纯学生年代的清澈感。
一师的校徽除了平常高校那种内圈外圈的形式外,最体现它意境的是内环标志图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标志性教学楼和1903的年份字样,而教学楼的风格左右对称,庄重、威严又不死板,还融合了当时西方建筑的特征,这就与学校的创立时期一样具有时代的意义,而这也是师范学校教书育人的根本理念所在吧。标志建筑的下方“1903”的年份字样,这是学校创立的时间,也从另一个方面向世人宣告时代的印记已经伴随着这所百年老校在一路上风雨兼程,起到了强调的作用,也使得一师“知耻公诚 勤俭雄朴”的校训和它相得益彰。
我虽不是一师的学生,但我常去一师游荡,它的师范精神于现代的学生和人们而言都快成了传说。最有影响的一个校长是孔昭绶先生,他不仅有现代民主教育思想和爱国精神,他还真正成就了一师,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学生。他在一师校史中的位置和影响,就像蔡元培之于北京大学,梅贻琦之于清华大学,他改的那两句出了名的知耻校训“知耻公诚 勤俭雄朴”对每个一师学生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让大家记住一定要热爱自己的民族、自己的祖国,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校徽上的呈现能代表这所有的一切,它不仅是一枚校徽,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爱国者们创立教育学堂,改变国人落后思想的一种无形却最伟大的武器。这是我能想到的它所蕴含的所有意境。
清华大学图标如下:
清华大学校徽是清华大学使用的标志,由三个带有装饰性的同心园环所组成,色彩为紫色。
清华大学校徽不仅代表着“清华人”的身份,更承载着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承载着清华人的使命与荣光。
清华大学校徽来源:
清华大学校徽的设计者是清代梁启超。校徽采用三个同心圆组成的圆形,外环为繁体中文,英文为英文,校训为“五芒星”。
外环是英文,中间是"厚德载物"和"自强不息",这两个字来自《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天地之道,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基本上是《易经》的全部内容,也是孔子对“君子”的基本要求。
校徽是校内精神与外部形象的具体体现,是校园形象辨识体系中的一项关键要素。19世纪后期,我国创办了一所新型学校,其办学方式以欧美为参照,并仿效欧美高校的徽章样式,作为中国高校的标志。
以上资料参考:百度百科-清华大学校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