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设计 > 正文

设计与消费

无奈的小笼包
友好的路灯
2022-12-31 06:50:36

设计与消费

最佳答案
大力的大象
疯狂的白羊
2025-08-09 21:59:40

探讨包装在商品的流通中,消费心理及设计语言与消费者之间如何信息传递。包装设计最主要的功能是保护商品,其次是美化商品和传达信息,除此之外还应运用心理学的范畴,着重探讨究设计形式因素和分析消费者的各种心理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摸索到包装设计与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规律,从而提高包装设计的效果,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商品的欲望与行动。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科学。任务是探讨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在当代美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探索人们的心底欲求,研究市场,研究消费者的心理,是—件有益而又有趣的工作。包装设计最主要的功能是保护商品,其次是美化商品和传达信息。对现代消费来讲,尤其后2种功能已经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与消费品位的不断提高,对商品越来越挑剔。商品之间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尤其是消费方式的不断提升。包装设计更应突出商品的信息和价值功能。如何让消费者称心如意地购买商品 包装设计除了解决设计中的基本原则外,还应着重探讨消费者的心理因素。<br>消费动机商品包装最直接的目标是激发消费者进行购买。制定商品包装计划时首先考虑的就应该是这一目标。其次,即使消费者不准备购买此种商品,也应促使他们对该产品牌子、包装和商标以及生产厂家产生好的印象。 消费者决定花钱买东西的行动,是在某种动机推动下进行的。人们的行动一般由一定的主观内部原因即动机支配进行,而动机又与需要密切相关,动机是在一定条件下需要的体现,是由人的需要转化而来。换言之,人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才行动的。消费者到商店购买某种商品是因为他们需要这种商品。如在不同的季节人们就会到商店购买不同的衣服。<br>动机是由需要转化而来的,但是人的需要不一定全都能转化为推动人去行动的动机。需要往往以愿望的形式被人体会。例如,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皮肤健康美丽。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没有出现抗皱美容霜之类的化妆品,这种愿望并不能推动人们购买化妆品的行动。而仅仅以愿望的形式存在人的心中。只有当某厂家生产了这种产品,并且通过广告宣传,使消费者了解到有满足自己美容愿望的化妆品,此时,消费者才会去商店购买此类化妆品。这是在满足愿望的动机推动下的购买行动。只有这时,需要才真正转化为动机,成为人购买行为的动力。 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不少心理学家对此做了深入的探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就是其中之一[1]。他把人的需要划分为5个层次>(1)生理需要:吃、喝、空气等;(2)安全需要:在危险和恐惧中对自由的需要;(3)归属相爱的需要:得到亲友爱,成立家庭需要;(4)尊重的需要,对荣誉成就需要;(5)自我现实需要。 其中自我现实需要包括求知、审美需要,对自己成长、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需要等等。有些消费者购买商品,一方面是为了使用,另一方面还要借此显示自己的地位、教养和鉴赏力等等。例如,现代通讯设备的飞速发展令消费者目不暇接,消费者在考虑它的功能的同时还为了满足精神需要。因此,在拟订不同商品包装设计定位时,应对消费者的需要和动机类型作调查研究,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包装设计 2 购买行为特征 (1)消费者购买行为既有购买能满足生理和物质需要,也有购买能满足社会和精神需要。例如,购买烟、酒、菜、奶粉、服装、鞋帽等物,基本上是为了满足充饥、营养、保温等生理需要。购买各种书籍,订阅各种杂志、购买彩电、VCD、数码产品等是为了工作的需要,或是为了满足精神上的需要等。 2)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时是由一种动机支配的,有时是由多种复杂动机综合支配的,这些动机往往交织在一起构成购买行为体系。满足精神、社会需要的动机常常伴随满足生理、物质需要的动机。例如,经济收入1氏的消费者往往只注重商品使用价值,对商品的要求是价廉物美。这是由一种购买动机支配的购买商品的行为,而经济收入丰厚的消费行为往往对商品包装品质更为讲究。这部分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就是相当复杂的,是生理、物理需要与精神、社会需要交织在一起,其中精神、社会需要占了主导地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的需要不断变化,在确立包装设计的目标和定位时,就应多从满足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需要着想。 3)消费者的需要是由低级的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向高级的精神、社会需要发展的。对于多数人来说:”衣食足然后知荣辱”,这反映出需要的发展。但是高级的精神、社会需要不会自发产生,而是在社会现实环境和教育及市场发展规律的影响后才能形成。消费者高级需要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包装设计的指导和影响,即消费者购买动机是受商品包装指导的。例如,碳酸饮料等的包装设计,如果只宣传解渴的作用而忽视其水中所含人体需要的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卫生健康的介绍,效果一定不会很好。因为现代消费者对饮用水的需要不仅解渴,而且还要补充人体内所需的一些物质元素。设计应主要体现其水质来源(天然矿泉水),还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各种矿物质,以及保证饮用安全健康等。这样,消费者就会被感染,就会按照包装设计的指导购买所需饮料,从而满足人们生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和追求。只有做到知己知彼,了解消费者购买动机的规律,然后才能使包装指导消费的作用得到体现。 1)引人注意是增强包装效果的首位因素。注意是人的认识心理活动过程的一种特征,是人对所认识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现象不是一种独立心理过程,人们无论在知觉、记忆或思维时都会表现出注意的特征。从心理学研究分析,一件包装设计要想使消费者注意并能理解、领会、形成巩固的记忆,是和作用于人的眼、耳感觉器官的包装中的文字、色彩、图形以及声音等条件的新奇性特征分不开的。 在人们的视觉认知活动中,不是被动接受客观刺激物的刺激作用。而是在客观刺激物和人的主观内部心理因素相互作用下进行的。商品包装的文、图、色及造型形态,对消费者来说,都是一种”视觉元素”的刺激物,而这些刺激物必须具备一定的新奇形象特征,才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2)情感与联想。设计师对包装做到醒目并不太困难,但要做到与众不同,又能体现出商品文化内涵和贡献点是设计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在商品包装设计元素中,色彩冲击力最强。商品包装所使用的色彩,会使消费者产生联想,诱发各种情感,使购买心理发生变化 。但使用色彩来激发人的情感时,应遵循一定的规律。心理学研究认为,在设计食品包装时,不要用或少用蓝、绿色彩。而用橙色、桔红色则使人联想到丰收、成熟,从而引起顾客的食欲促使购买的行动。就象我们现实生活中,消费者购买补品商品,大多会对大面积暖色调的商品包装感到满意。而对洗洁用品则对冷色调包装感兴趣。这既是商品主观原因又是消费者情感联想的作用。 3)成功的商品包装不仅能引起消费者情感和联想,而且还应当使消费者”过目不忘”。 心理学认为记忆是人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重现。记忆是心理认识过程的重要环节。基本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其中,识记和保持是前提;回忆和再认是结果。只有识记、保持牢固,回忆和再认才能实现。 因此,商品包装设计要想让消费者记住,就必须体现商品鲜明个性特性,简洁明了的文、图、形象,同时还要反映商品文化特色和现代消费时尚,才能让消费者永久记忆。 4 结语 人的心理活动是极其微妙的,也是难以琢磨的,人们往往凭自己的印象购买商品。商品包装对消费者的心理测试表明,美丽与丑陋,高雅与粗俗,关注与排斥,这些心理上的情感,不仅男女老少各不相同,也因国家、地区和个人的偏爱而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作为一个设计师必须了解市场,研究设计形式因素和分析消费者的各种心理 。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摸索到包装设计与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规律,从而提高包装设计的效果,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商品的行动。提高设计人员的心理素质和文化修养,将是设计师们永远学习、深思、研究、探索的任务。

最新回答
无语的纸鹤
稳重的奇异果
2025-08-09 21:59:40

工业革命以来,艺术设计的理论不断在发展,其中“消费主义设计”理论对艺术设计的深入影响,进一步影响到人们的消费观念。随着理性、科学、健康的消费观的倡导,该理论对艺术设计的影响力在不断减弱,艺术设计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而艺术设计与消费观念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人的心理活动是极其微妙的,也是难以琢磨的,人们往往凭自己的印象购买商品。对消费者的心理测试表明,美丽与丑陋,高雅与粗俗,关注与排斥,这些心理上的情感,不仅男女老幼各不相同,也因国家、地区和个人的偏爱而不同,但他们之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包装,好的包装可以促进消费,反之则会影响消费。

其实包装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商品,其次是美化商品和传达相关信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不再只满足于生活上的温饱,对商品也是越来越挑剔,包括注重商品的外包装。好的包装设计除了要解决设计中的基本原则外,还要着重研究消费心理,符合消费者心理需求,才能使该产品从同类商品中脱颖而出,达到预期的效果。商品包装已成为商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设计符合消费者心理需要则可以激发其购买欲望,因此,研究其与消费心理之间的联系已成为一种必然。

1消费动机

商品包装最直接的目的是激发消费者进行购买,制定商品包装计划时首先考虑的就应该是这个目的。其次,即使消费者不准备购买此种商品,也应使他们对该产品的品牌、包装和商标以及生产厂家产生良好的印象。

消费者决定买东西的行动是在某种动机推动下进行的。人们的行动一般都是由一定的主观原因即动机支配进行,而动机又与需要密切相关,动机是在一定条件下需要的体现,是由人的需要转化而来。换言之,人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才行动的,消费者到商店购买某种商品是因为他们需要这种商品。

动机是由需要转化而来的,但是人的需要不一定全都能转化为推动人行动的动机。需要往往以愿望的形式被人体验到。例如,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皮肤健康美丽,但是如果没有出现抗皱美容霜之类的化妆品,这种愿望就无法推动人们购买化妆品的行动,而仅仅以愿望的形式存在于心中。只有当某厂家生产了该种产品,并且通过广告宣传,使消费者了解到有满足自己美容愿望的化妆品后,消费者才会去商店购买此类化妆品。这是在满足愿望的动机推动下的购买行动。只有这时,需要才真正转化为动机,成为人购买行为的动力。

人的需要存在层次的差别,不少心理学家对此做了深入的探讨。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他将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

(1)生理需要:吃、喝等;

(2)安全需要:在危险和恐惧中对自由的需要;

(3)归属相爱的需要:得到亲友爱,成立家庭需要;

(4)尊重的需要:对荣誉成就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其中自我实现需要包括求知需要,审美需要,对自己成长、发展的需要,发挥自己才能的需要等等。有些消费者购买商品,一方面是为了使用,另一方面还要借此显示自己的地位、教养和鉴赏力等等。因此在拟订不同商品包装设计定位时,应对消费者的需要和动机类型作调查研究,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

2 购买行为特征

1)消费者购买行为既有购买能满足生理和物质需要,也有购买能满足社会和精神需要。例如,购买烟、酒、菜、奶粉、服装、鞋帽等物,基本上是为了满足充饥、营养、保温等生理需要。购买各种书籍,订阅各种杂志、购买彩电、VCD、数码产品等是为了工作的需要,或是为了满足精神上的需要等。

2)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时是由一种动机支配的,有时是由多种复杂动机综合支配的,这些动机往往交织在一起构成购买行为体系。满足精神、社会需要的动机常常伴随满足生理、物质需要的动机。例如,经济收入1氏的消费者往往只注重商品使用价值,对商品的要求是价廉物美。这是由一种购买动机支配的购买商品的行为,而经济收入丰厚的消费行为往往对商品包装品质更为讲究。这部分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就是相当复杂的,是生理、物理需要与精神、社会需要交织在一起,其中精神、社会需要占了主导地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的需要不断变化,在确立包装设计的目标和定位时,就应多从满足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需要着想。

综上所述,人的心理活动是极其微妙的,也是难以琢磨的,人们往往凭自己的印象购买商品。对消费者的心理测试表明,美丽与丑陋,高雅与粗俗,关注与排斥,这些心理上的情感,不仅男女老幼各不相同,也因国家、地区和个人的偏爱而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一个看似简单的商品包装渗透了消费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不断地分析目标顾客的心理需要,在此基础上建立不同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才能准确地摸索到商品包装与消费者心理的关系,从而提高包装设计的效果,激起消费者产生购买商品的欲望。

优秀的咖啡豆
平常的世界
2025-08-09 21:59:40
就是设计和消费。

设计与消费心理

1 消费动机

商品包装最直接的目标是激发消费者进行购买。制定商品包装计划时首先考虑的就应该是这一目标。其次,即使消费者不准备购买此种商品,也应促使他们对该产品的牌子、包装和商标以及生产厂家产生好的印象。

消费者决定花钱买东西的行动是在某种动机推动下进行的。人们的行动一般都是由一定的主观内部原因即动机支配进行,而动机又与需要密切相关,动机是在一定条件下的需要的体现,是由人的需要转化而来。换言之,人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才行动的。消费者到商店购买某种商品是因为他们需要这种商品。如冬季来临、人们就会到商店购买羽绒服或大衣等物来抵御寒冷。

动机是由需要转化而来的,但是人的需要不一定全都能转化为推动人去行动的动机。需要往往以愿望的形式被人体验到。例如,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皮肤健康美丽,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没有出现抗皱美容霜之类的化妆品,这种愿望并不能推动人们购买化妆品的行动,而仅仅以愿望的形式存在人的心中。只有当某厂家生产了这种产品,并且通过广告宣传,使消费者了解到有满足自己美容愿望的化妆品,此时,消费者才会去商店购买此类化妆品。这是在满足愿望的动机推动下的购买行动。只有这时,需要才真正转化为动机.成为人购买行为的动力。

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不少心理学家对此做了深入的探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就是其中之一。他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

(1) 生理需要:吃、喝、空气等;

(2) 安全需要:在危险和恐惧中对自由的需要;

(3) 归属相爱的需要:得到亲友爱,成立家庭需要;

(4) 尊重的需要,对荣誉成就需要;

(5) 自我现实需要。

其中自我现实需要包括求知需要;审美需要;对自己成长、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需要等等。有些消费者购买商品,一方面是为了使用,另一方面还要借此显示自己的地位、教养和鉴赏力等等。例如,"大哥大"(手机电话)刚进入我国市场时,很多购买"大哥大"的人除了使用,另外,在谈生意的时候或在公共场合显示自己"经济实力"满足其虚荣心。可以说这是一种满足精神需要的购买动机。因此。在拟订不同商品包装设计定位时,应对消费者的需要和动机类型作调查研究.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包装设计。

2 购买行为特征

(1) 消费者购买行为既有购买能满足生理和物质需要,也有购买能满足社会和精神需要。例如,购买烟、酒、菜、奶粉、服装、鞋帽等物,基本上是为了满足充饥、营养、保温等生理需要。购买各种书籍,订阅各种杂志、购买彩电、VCD等是为了工作的需要或是为了满足精神上的需要等等。

(2)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时是由一种动机支配的,有时是由多种复杂动机综合支配的。这些动机往往交织在一起构成购买行为体系。满足精神、社会需要的动机常常伴随满足生理、物质需要的动机。例如,经济收入低的消费者往往只注重商品使用价值,对商品的要求是价廉物美。这是由一种购买动机支配的购买商品的行为。而经济收入丰厚的消费行为往往对商品包装品质更为讲究。这部分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就是相当复杂的,是生理、物理需要与精神、社会需要交织在一起,其中精神、社会需要占了主导地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的需要不断变化,在确立包装设计的目标和定位时,就应多从满足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需要着想。

(3) 消费者的需要是由低级的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向高级的精神、社会需要发展的。对于多数人来说:"衣食足然后知荣辱",这反映出需要的发展。但是高级的精神、社会需要不会自发产生,而是在社会现实环境和教育及市场发展规律的影响后才能形成。消费者高级需要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包装设计的指导和影响,即消费者购买动机是受商品包装指导的。例如,矿泉水的包装设计,如果只宣传解渴的作用而忽视其水中所含人体需要的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卫生健康的介绍,效果一定不会很好。因为现代消费者对饮用水的需要不仅解渴,而且还耍补充人体内所需的一些物质元素。设计应主要体现其水质来源(天然矿泉水),含合有大量人体所需的各种矿物质,以及保证饮用安全健康等。这样,消费者就会被感染,就会按照包装设计的指导购买矿泉水,从而满足人们生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和追求。只有做到知己知彼,了解消费者购买动机的规律,然后才能使包装指导消费的作用得到体现。

3 设计中的心理因素

(1) 引人注意是增强包装效果的首位因素。注意是人的认识心理活动过程的一种特征,是人对所认识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现象不是一种独立心理过程,人们无论在知觉、记忆或思维时都会表现出注意的特征。从心理学研究分析,一件包装设计要想使消费者注意并能理解、领会、形成巩固的记忆,是和作用于人的眼、耳感觉器官的包装中的文字、色彩、图形以及声音等条件的新奇性特征分不开的。

在人们的视觉认知活动中,不是被动接受客观刺激物的刺激作用。而是在客观刺激物和人的主观内部心理因素相互作用下进行的。商品包装的文、图、色及造型形态,对消费者来说,都是一种"视觉元素"的刺激物,而这些刺激物必须具备一定的新奇形象特征才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2)情感与联想。设计师对包装做到醒目并不太困难,但要做到与众不同,又能体现出商品文化内涵和贡献点(需求)是设计过程中最为关键的。

在商品包装设计元素中,色彩冲击力最强。商品包装所使用的色彩,会使消费者产生联想,诱发各种情感,使购买心理发生变化。但使用色彩来激发人的情感时应遵循一定的规律。心理学研究认为,在绘制食品包装时,不要用或少用蓝、绿色彩。而用橙色、桔红色则使人联想到丰收、成熟,从而引起顾客的食欲促使购买的行动。就象我们现实生活中,消费者购买补品商品,大多会对大面积暖色调的商品包装感到满意。而对洗洁用品则对冷色调包装感兴越。这既是商品主观原因又是消费者情感联想的作用。

(3) 成功的商品包装不仅能引起消费者情感和联想,而且还应当使消费者"过目不忘"。

心理学认为记忆是人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重现。记忆是心理认识过程的重要环节。基本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其中,识记和保持是前提;回忆和再认是结果。只有识记、保持牢固,回忆和再认才能实现。

因此,商品包装设计要想让消费者记住,就必须体现商品鲜明个性特性,简洁明了的文、图、形象,同时还要反映商品文化特色和现代消费时尚,才能让消费者永久记忆。

优秀的学姐
刻苦的帆布鞋
2025-08-09 21:59:40
艺术设计是为了增加商品的附加值。如果说艺术设计增加了贴别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那么它的价值就会随着提升。人都有审美观念,对美的追求使那些孤品价格高的要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就从使用价值也就是质量上打动他们。消费者最希望买到优质优价的东西。完善的售后服务,热情的工作态度。质量和服务才是硬道理。

求采纳

震动的外套
安详的翅膀
2025-08-09 21:59:40
1.设计与生产的关系

①设计是生产的组成部分。

②设计为生产服务。

③设计师要向生产人员学习。

④生产部门必须认识设计。

⑤生产只有正确认识设计,才会充分支持设计。

2 设计与消费

首先,消费是设计的消费。

消费者直接消费的是物质化了的设计。消费者除了消费其产品设计外,同时还消费了它的包装设计、展示设计、广告设计等等,而这些设计的成本最后都会包含在商品的价格之中。

第二,设计为消费服务。

除了设计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之外,还有设计可以帮助商品实现消费、促进商品流通这层涵义。

第三,设计创造消费。

设计可以扩大人类的欲望,从而创造出远远超过实际物质需要的消费欲。

无聊的麦片
默默的苗条
2025-08-09 21:59:40
设计总是受生产技术发展影响,它包括生产用的工具、机械以及其发展阶级的知识,它是生产力的一种主要构成要素。它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设计是创造商品高附加价值的方法。从消费的层次看,热播的消费需求大体分为三层,第一层主要解决意识等基本问题,满足人的生存需求。第二层是追求共性,即流行、模仿,满足安全和社会需求。这两个层次的消费只要是大批量的生产的生活必需品和实用商品,义“物”的满足和低附加值商品为主。第三层是追求个性,要求小批想多品种,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前两层解决的是人有我有的问题,而第三层则满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的愿望,这种“知”的满足,必然要求高附加价值{商品的附加价值是企业的到劳动者协作而创作的新价值。}的商品。生产利用设计价值工程的功能羽成本之间最佳的对配比,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羽社会效益。设计同时也作为一种经济手段存活于生产与消费之间,相互影响。生产是经济领域中最基本的活动。生产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和生产成果都是生产要素。设计与生产的关系就是设计与经济关系的具体化,是其关系最生动的体现之一。设计是生产的组成部分。设计为生产服务。设计首先为工厂建设服务:其次为产品的改良和创新服务:第三位提高生产效率与效益服务。具体来说包括:充分发挥生产人员、技术、设备、管理的优势。

纯真的茉莉
阔达的黑夜
2025-08-09 21:59:40
1.在忽略价格的条件下,设计越好,消费者当然是越喜欢啊;

2.如果考虑价格因素:

(1)忽略外观 选择性价比高的

(2)时尚用户 选择好看的

(3)高端用户 选择名牌,设计好的,性能最优的

瘦瘦的皮带
甜美的白羊
2025-08-09 21:59:40
你是想问网络营销主张设计消费者想购买的产品有什么吗?网络营销主张设计消费者想购买的产品有:

1、珠宝类产品,近20年的时间,我国的珠宝首饰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从产值1个亿发展到近1000亿元,从业人员从2万人发展到200万人。

2、纺织品类产品,是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按其终端用途可划分为三个子行业,即服装用纺织品业、产业用纺织品业和家用纺织品业。床上用品行业作为家纺行业的子行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