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俄罗斯的古典建筑为什么这么像伊斯兰风格
不是一个概念,伊斯兰装饰艺术有多个分支,著名的有波斯风格、北非柏柏尔风格、土耳其风格、阿拉伯风格等等。
阿拉伯风格线条更为简洁,粗犷,如伊拉克萨马拉清真寺。
波斯装饰则更细致,繁杂却有规则。代表作有伊斯法罕清真寺。中亚,中国新疆的装饰受波斯影响更甚。
柏柏尔风格,也称为安达卢西亚风格,参看阿尔汗布拉宫建筑。或是哈桑二世清真寺。
土耳其装饰由于其地理,历史因素,糅合了巴尔干,希腊因素,多以巨石建筑为主,参看蓝色清真寺。
哥特式建筑主要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作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等建筑形式,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也都用尖券作主题,使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有机整体。
建筑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第二个特征是整体造型中心突出。在一般建筑构图的中心,往往十分突出,那体量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协调的小部件。第三个特点是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其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第四个特点是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苏麻离青”又叫“苏尼勃青”也有叫“苏泥勃青”,
是元末明初景德镇,青花瓷器使用的一种优质进口青花色料,是一种原产于西亚波斯卡山夸姆萨村(这面就好玩了,据说来自于伊拉克。也有人说明代永乐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从伊斯兰地区带回一批“苏”料。)它的特点是发色凝重幽艳,光彩焕发,色性安定。
"苏麻离青"含钴高,也比较纯,所以它画出来的东西很艳美;又因为含铁高,容易产生结晶斑点。
我只知道这些. 希望对你有帮助
波斯地毯的图案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已形成独特的风格,主要取材于中东地区人民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设计师们在古老图案的基础上,增加新颖美观的图案。不同的地区设计的地毯图案风格各异,但使用类似的题材。波斯人信仰伊斯兰教,地毯图案多取材于美丽的清真寺的瓷砖,宫殿的石雕,自然景色,鸟兽。花草树木等。
这些经典的图案和配色虽然传统,但是永远不会过时。波斯地毯享誉全球,其搭配各式软装也是绰绰有余。
当然搭配中式家具也是不错的,中式家具上面的雕花不仅好看,也有丰富的寓意,因此极具观赏性和艺术性。而波斯地毯,功能性自不必说,即便是简单的图案和纹样,都是一种文化的符号,传递着人们对宗教、人生、哲学的思考和总结,也非常具有美学和艺术价值。
唐代吴越地区花纹绫锦章彩绚丽,为巴蜀织工所仿效。许多著名锦样,创自于唐太宗时在益州做行台官的窦师纶。他吸收外来波斯纹样的优点,突破传统装饰风格,设计出以花木对羊、花树对鹿、对雉、斗羊、翔凤、天马麒麟、游鳞等以对称构成为主要特征的新型纹样,百余午后到中唐还很流行。
一、 古代家具
古埃及家具,(公元前3100~前311年),尼罗河流域文化孕育的特色家具,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下游的埃及,家具的榫接技术和雕刻加工工艺已相当熟练。古埃及家具特征:由直线组成,直线占优势;用色鲜明、富有象征性;凳和椅是家具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为数众多的柜于用作储藏衣被、亚麻织物。古埃及家具对英国摄政时期和维多利亚时期及法国帝国时期影响显著。古希腊家具,(公元前650~前30年),当时人们生活节俭,家具简单朴素,比例优美,装饰简朴,出现旋木技术,优美的曲线成为当时的时尚。但已有丰富的织物装饰,其中著名的“克利奈”椅,是最早的形式,有曲面靠背,前后腿呈“八”字形弯曲,凳子是普通的,长方形三腿桌是典型的,床长而直,通常较高,且需要脚凳。
古罗马家具,(公元前753~公元365年),古罗马家具设计是希腊式样的变体,家具厚重,装饰复杂、精细,采用镶嵌与雕刻,旋车盘腿脚、动物足、狮身人面及带有翅膀的鹰头狮身的怪兽,桌于作为陈列或用餐,腿脚有小的支撑,椅背为凹面板;在家具中结合了建筑特征,采用了建筑处理手法,三腿桌和基座很普遍,使用珍贵的织物和垫层,体现奢华的罗马帝国风范。
二、中世纪家具
拜占庭家具(公元328-1005),继承古罗马风格,掺和波斯细部装饰,以局部以雕刻和镶嵌最多见,整体造型摹仿罗马建筑的拱形形式。
仿罗马家具(公元10世纪-13世纪):对罗马式家具的复古。 哥特式家具(公元12-16世纪)摹仿哥特式建筑的风格,尖顶、尖拱,平面空间都被有规律的划成矩形。
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具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具有冲破中世纪装饰的封建性和闭锁性而重视人性的文化特征。这个时期文化艺术的中心从宫殿移向民众,具有使古典样式再生和充实的意义。文艺复兴开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16世纪时进入繁盛时期,又在欧洲各国逐步形成各自独特的样式。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具多不露结构部件,而强调表面雕饰,多运用细密描绘的手法,具有丰裕华丽的效果;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室内和家具木雕饰技艺精湛为其主要的装饰手法;英国的文艺复兴样式可见哥特式的特征,室内工艺占据了主要位置。文艺复兴初期的家具:家具的主要特征是造型厚重庄严,线条粗犷,体现“人性”作为家具风格。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具最主要的特征:
1、雕饰图案:主要表现在扭索(麻花纹)、蛋形、短矛、串珠线脚及叶饰、花饰等。
2、装饰题材:宗教、历史、寓言故事。家具主要用材:胡桃木、椴木、橡木、紫檀木等。
3、镶嵌用材:早期是骨、象牙和色泽不一的木料,盛行期发展到用抛光的大理石、玛瑙、玳瑁和金银等珍贵材料镶嵌成有阿拉伯风格的花饰。特点:对称形。
4、蒙面料:采用染有鲜艳色彩的皮革。
三、巴洛克时期
巴洛克时期的家具文化发源于17世纪20年代的意大利绘画、雕塑和建筑、家具,以后该种风格传遍了整个欧洲,一些著名的艺术大师也参与其中。
巴洛克风格占主导地位的家具样式包括古典叶纹装饰、山楣、垂花幔纹、面具、狮爪式器足、包嵌的银片嵌花纹饰以及精工雕铸的人像装饰。使用各种奢侈昂贵的材料,包括半宝石拼嵌、细木镶嵌、用天鹅绒作为家具的蒙面。造型厚重,富有雕塑感,经常采用弧曲或呈球茎状的线条。
巴洛克时期,家具的特点:
1、雕饰图案:不规则的珍珠壳、美人鱼、半人鱼、海神、海马、花环、涡卷纹等;除了精致的雕刻外,金箔贴面、描金添彩涂漆及薄木拼花装饰亦很盛行。
2、家具样式:常常运用人体雕像作为桌面的支撑腿,或桌面下的横托装饰。
3、镶嵌用材:使用各种奢侈昂贵的材料,包括半宝石拼嵌、细木镶嵌。
4、蒙面料:采用天鹅绒。
四、洛可可时期
洛可可风格出现于18世纪初的法国,从18世纪30年代开始风行欧洲,这种风格是对巴洛克经典风格过分规范和沉重的一种反潮流,并成为不少现代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来源之一。洛可可风格大量运用玲珑起伏及不对称的形式,特别是C形和S形涡卷纹的复杂精巧结合。主要包括贝壳式形状、写实性花朵和叶簇和中国式纹样。主题性形象包括戏剧人物和田园人物,以及四季风光和四季的拟人化形象。偏爱明亮色彩、轻巧的木材和涂金效果。
洛可可时期,家具的特点:
1、雕饰图案:有狮子、羊、花叶边饰、叶蔓与矛形图案等;是以白色为基调,在白色基调上镂以优美的曲线雕刻,通过金色涂饰或彩绘贴金,最后再以高级硝基来显示美丽纹理的本色涂饰。
2、家具样式:柔美、回旋的曲折线条和精良、纤巧的造型设计。
五、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时期是在18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出于对洛可可风格轻快和感伤特性的一种反抗,也有对古代罗马城考古挖掘的再现,体现出人们对古代希腊罗马艺术的兴趣。这一风格运用曲线曲面,追求动态变化,到了18世纪90年代以后,这一风格变得更加单纯和朴素庄重。
这个时期的家具雕饰图案包括缠索纹、卵箭式线脚、花束、奇相图案和花束垂环。造型简单质朴,包括希腊古尊、三角祭坛、古瓶形式,在使用装饰时又很节制,表现形象以神话题材为主。颜色搭配沉暗、素淡,惟一例外的是采用伊特鲁里亚风格的红、黑、白搭配方法。新古典家具:削瘦、直线结构,比如法国凡尔赛宫中的家具就体现这一风格。
伊朗玉石、阿富汗玉等,但名称不同,实际上是一个各种大理石,硬度5左右,皇家玉微晶系列选择世界罕见的和古老的玉作为原型设计,使用喷墨印刷创造天然玉石质地的胚胎的身体。
稀有微晶熔块表面溶解,高温煅烧,采用最新的陶瓷技术,使微晶与陶瓷完美结合。实现其表面纹理似天然玉石纹理,并具有耐酸碱、耐腐蚀等优异性能。
扩展资料:
皇家玉微晶系列包括澳大利亚国石欧泊玉、巴西玛瑙玉、挪威橄榄玉等产品,集翡翠、陶瓷、天然石三大优势于一体。
L&D陶瓷御玉微晶系列,赋予瓷砖贵族气质,使家居空间优雅奢华。
Onyx是伊朗政府的名字。
规格:800*800。
颜色:暖杏色。
伊朗的水晶玉石,基于伊朗古老的波斯文明,它的位置非常特殊,位于中东,紧靠里海、波斯湾和阿拉伯海的阿曼湾。
由于伊朗的大高原上的地形多为高原、盆地或山脉,所以在山脉中蕴藏着丰富的白色带橙色的玉石,这是古代波斯帝国皇宫的豪华装饰材料,突出了空间的高贵氛围。
波斯波利斯是古波斯帝国留给伊朗唯一的一个大型宫殿遗址。她保存了古波斯的建筑、雕刻和装饰艺术的精华。
2500年前,波斯王居流士以此地为中心创建了波斯帝国,之后大流士一世将都城迁到这里,国王的加冕仪式及重要的仪式、典礼都会在这里举行。
说当年巴列维国王希望振兴波斯民族精神,由他亲自主持,1971年10月在这里举行波斯帝国建国2500年庆祝大典,邀请各国宾客参加,在荒野架设了无数帐篷,招待宴请宾客,成为当年一件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