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设计的名词解释?
有机解释 : 名称 内容 同分异构现象 分子式相同而结构相异因而其性质也各异的不同化合物,称为同分异构体,这种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 构造异构现象(constitutional isomerism) 只是分子中各原子间相互结合的顺序不同而因起的而致的异构现象,叫做构造异构现象。 共价键键长 形成共价键盘的两个原子的原子核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称为键长(键距)。 键角 共价键有方向性,因此任何一个两价以上的原子,与其他原子所形成的两个共价键之间都有一个夹角,这个夹角就叫做键角。 键能 共价键形成时,有能量释出而使体系的能量降低,反之,共价键断裂时则必须从外界吸收能量,这个能量叫做能 键离解能 ,一个共价键离解所需要的能量也叫做。 分子的偶极矩 正电中心或负电中心的电荷q与两个电荷中心之间的距离d的乘积叫做偶极矩μ。μ=q×d 共价键均裂 共价键断裂时均匀的裂解,也就是两个原子之间的共用电子对均匀分裂,两个原子各保留一个电子,这种方式称为键的均裂。 共价键异裂 共价键断裂时不均匀裂解,也就是在键断裂时,两个原子之间的共用电子对完全转移到其中的一个原子上,这种方式称为键的异裂。 烃 分子中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叫做碳氢化合物,简称烃。 同分异构体 凡是分子式相同需结构相异的化合物叫做同分异构体 构造异构体 结构的不同是由分子中各原子的不同连结次序,或称为不同构造而引起的,叫做构造异构体。 立体异构现象 由不同的空间排列方式引起的异构现象叫做立体异构现象。 同系列 在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多个CH2,且结构和性质相似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同系列。 构象 由于围绕单键旋转,而引起的分子中各原子在空间的不同排布方式称为构象。 扭转张力 像乙烷的重叠式构象要趋向最稳定的交叉式构象而产生的键的扭转张力,叫做扭转张力。 反应历程(机理) 对反应进行全面详细描述和理论解释叫做反应历程。 活化能Ea 过渡态与反应物之间的能量差是形成过渡态所必需的最低能量,也是能使这个反应进行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叫做活化能。 反应热△H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键离解能量差就称为反应热。 亲电加成反应 像烯烃这样具有供电性能(亲核性能),而容易受到带正电的亲电性质点的攻击而引起的加成反应,这种反应就叫做亲电加成反应 亲电试剂 具有亲电性能的试剂叫做亲电试剂。 碳正离子 带正电的碳离子就叫做碳正离子。 诱导效应 因某一原子式基团的电负性而引起电子云沿着键链向某一方向移动的效应叫做诱导效应。 不对称烯烃 两个双键原子上的取代基不相同的烯烃叫做不对称性烯烃。 聚合反应 由低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化合物相互作用而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叫做聚合反应。 重排反应 一个分子或离子在反应中发生了基团的转移和电子云密度重新分布而最后生成稳定的分子的反应,称为分子重排反应。 互变异构现象 在一般条件下,两个构造异构体可以迅速地相互转变的现象,叫做互变异构现象。 亲核加成反应 由亲核试剂进攻而引起的加成反应叫做亲核加成反应。 乙烯基化反应 像炔烃中的氢原子被乙烯基(CH2=CH-)所取代的反应又叫做乙烯基化反应。 氢化热 烯烃氢化时,断裂了一个π键,形成了两个σ键,有能量放出,这叫做氢化热。 离域能(共轭能,共振能) 共轭体系分子中键的离域而导致分子更稳定的能量,称为离域能,也叫做共轭能或共振能。 共轭效应 由共轭体系的结构所引起的键的离域及键长的改变、能量的降低或稳定性的增加的性质,是共轭体系特有的效应,因此叫做共轭效应或离域效应。。 π,π共轭效应 单双键交替的共轭体系叫做π,π共轭体系,这个体系所表现的共轭效应叫做π,π共轭效应 超共轭效应(π,σ共轭效应) 由定域于两个原子周围的π电子云和σ电子云发生离域而扩展到更多原子的周围,而降低了分子的能量,增加了分子的稳定性的离域效应,我们称这为超共轭效应或π,σ共轭效应。 P, π共轭效应 由π键的P轨道和碳正离子中sp2碳原子的空p轨道相互平行且交盖而成的离域效应,叫做P, π共轭效应。 双烯合成 共轭二烯烃和具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化合物进行1,4-加成反就,生成环状化合物,这个反应叫做双烯合成。 亲双烯体 以双烯合成中,能和共轭二烯烃反应的重键化合物叫做亲双烯体。 红外活性 当分子振动而改变了分子的偶极矩时,它就能吸收红外辐射,也就是就具有了红外活性。 键的伸缩振动 只改变分子瞬时间的键长,但并不改变键角的键振动叫做键的伸缩振动。 键的弯曲振动 在不改变键长的情况下,发生了键角的改变的键振动叫做键的弯曲振动。 张力能 大多数环烷烃的燃烧热比烷烃的每个CH2的燃烧热高,这就表明环烷烃比开链烷烃具有较高的能量,这高出的能量叫做张力能。 弯曲键 环烷烃的键的电子云没有轨道轴对称,而是分布在一条曲线上,故通常称为弯曲键。 角张力 由于键角偏离正常键角而引起的张力叫做角张力。 自旋裂分 同一类质子吸收峰增多的现象叫做裂分,裂分是邻近质子的自旋相互干扰而引起的,这种相互干扰叫做自旋偶合,由此所引起的吸收峰的裂分叫做自旋裂分。 详情登陆: http://www.xbshw.com.cn/
有机风格是指:造形上展示曲线或生物形态.这个名词源自莱特的有机建筑,因为莱特有一次请教沙利文,沙利文指出:〞许多问题本身就包含了解答(指形的产生)〞,用以论证所谓〞形〞的基础不一定要依靠传统的美学价值(来判断)。沙利文是以此引证机能主义下,产品的形的出现不一定要有机的外表.但是莱特在这个观点上作了些转折,莱特另引了机能主义的〞名言〞:形随机能,认为形随机能与〞有机〞是同一件事,并据以宣称他(莱特)的建筑设计的外观上的每一部分都有自己(部分)的自证(特色),而又能表达(部分与)总体的关系.更进一步的来特还推演到他的设计物与直接接触的环境也有这样的关系.
换句话说莱特认为建筑设计要表达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包括了材料的使用,色彩以及〞形〞.在一般的设计上,纽约现代美术馆在1942年举办了一次〞家具的有机设计竞图〞,这次指名竞图加强了〞有机设计〞的声势与名气,竞图得奖者艾美斯(Eames )与沙里南(Saarinen)都从〞夹板 plywood〞的弯曲造形来表达所谓自然的形或有机的形.并以此指称有机设计,在这种指称上有机建筑反而与塑胶材料及在1980年代发展出来的CAM与电脑数值切割(木材)的应用有关了.1991年伦敦设计博物馆也为此举办了一次〞有机设计〞展。
扩展阅读:
历史来源:有机风格是二战结束后到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美国、意大利、和斯坎迪纳维亚等国家的一种现代设计风格,有机风格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941年的纽约现代主义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一次题为“家庭陈设中的有机设计”展览关于有机的解释:一个设计,当它整体中的各部分能有根据结构,材料和使用目的很核心的组织在一起时,就可以称作是有机的,在美国有机设计的代表人物是沙里宁,在北欧以阿尔托为代表,在意大利以尼佐里著称。
(1) 消费商品设计转为军事器械设计。
(2) 设计师在战争中投入到战争相关的设计工作当中。巴恩斯·沃利斯设计了惠灵战斗机和飞跃炸弹;美国家具设计师查里斯设计胶合板做的夹板,用于挽救负伤战士。
2 、战争中的设计 :
(1) 英国的效用主义计划
目的:唯一的设计实验室英国的温斯顿·丘吉尔制定的“效用设计”,这就是设计出一个消费商品的限制范围,包括餐具、衣物、收音机和家具。效用设计意味着给每个人相同的选择机会,按严格控制的定量计划消费。
(2) 德国纳粹和意大利法西斯分子的建筑、勋章和产品的设计:偏爱古典主义风格。
1945年,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帮助同盟国、战败国恢复经济。英国成立了“工业设计委员会”,德国成立了“造型设计委员会”,日本成立了“日本工业设计者联盟”。各国政府开始恢复设计展览,例如“米兰三年展”、“英国节”、“五五芬兰设计”。新闻出版界开始关注设计。
3 、战后的设计:
(1)设计的目的:增加出口、促进贸易和生产。
(2)各个国家成立了各种设计组织英国的工业设计委员会、德国的造型设计委员会、日本的日本工业设计者联盟。
(3)各政府开始恢复设计展览以及国内外设计技术贸易交易会。
4 、 20 世纪 50 年代的设计的几个趋向:
(1)“当代风格”;
① “当代风格”并不是一种时髦的设计风格;而是实实在在为人们设计各种东西。
② 现代设计应该没有阶级区分,且适合于富裕家庭和平常工人家庭。
(2)“有机设计”设计形式呈现出新面貌,灵活多变,用曲线装饰,而且具有表现的意味;
(3)重新出现明亮色彩和大胆的图案;
(4)使用各种肌理不一的材料;
(5)抽象绘画和表现主义绘画对设计者的影响;
(6)科学的作用对战后的审美观也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5 、科技对于战后设计的作用是什么:
(1)工业生产过程中采用了新材料和新技术。如1924年聚乙烯、聚酯和1957年聚丙烯的发现,提高了塑料技术。
(2)设计从科学中吸取营养和得到动力。原子、化学、宇宙探索和分子构成启发了设计家们,他们把由此得到的图像都吸收到了20世纪50年代的装饰语言中。
6 、为何战前和战后的这段时间经历了如此重要的突破呢:
重要的设计国家之间的实力均衡发生了偏斜。20世纪初曾左右了国际设计趋势的国家如法国和德国,到50年代逐渐被意大利、美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替代。
(1) 意大利的战后设计: 意大利成为设计界的先锋和改革者,20世纪40年代意大利进入战后重建时期,不到10年,意大利一跃成为现代工业国家。特别是公司间的联合和举办设计展览,如“米兰三年展”。20世纪50年代末,一种具有意大利特征的设计方法在时装和电影艺术上取得成功。如在《罗马假日》中出现的维斯帕牌小型摩托车(1946年卡拉蒂诺为皮阿乔公司设计)。
(2) 斯堪的那维亚的设计: 是欧洲另一个在设计上很有实力的地区。当瑞典、丹麦、芬兰在战后获得了身份的认同之后,它们就考虑要在20世纪50年代把斯堪的纳维亚独有的设计理念及其产品推向市场。近10年后,该地设计出50年代家庭风格的产品,特点是日常用品设计简朴,功能性好且每个人都能买得起。几乎控制了50年代的设计。
20世纪50年代,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尤其是纺织品和瓷器。在家具领域,丹麦的家具设计在质量和创意当面一直备受推崇。如雅克布森的“休闲椅”、“蛋形椅”、“天鹅椅”。
(3) 美国的设计: 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设计发明,为设计开拓了两个重要领域。
第一 是建筑和家具领域,和欧洲设计相比,美国则体现了当代风格。诺尔和米勒两家公司占了主导地位。他们对功能、结构和材料的重新审视,使他们成为当代设计的先驱者。技术革新是它们的产品的重要特征。最初诺尔公司最有影响的设计家是波托亚,他设计了一种用弯曲的金属线编制成格子状的椅子。还有诺古奇和沙里宁,设计了“郁金香椅”。
第二 个是汽车领域,源于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大众消费文化大国的地位,这类设计以一些“发明”为代表:汽车、电影院、麦当劳、迪斯尼乐园、电视和青少年的电影、音乐。这是为消费者的设计,因为它无论是形式还是细节都极为夸张;这种设计简直就是在赞美这个国家巨大的消费能力。(“大众摩托车”“卡迪拉克车”“毕克车”等)。
有机式设计方案的选择,包括简单型、矩阵型、网络型、任务小组及委员会结构等。
(1)简单结构(Simple structure)
简单结构是指它是低复杂性、低正规化和职权集中在一个人手中的“扁平”组织,通常只有两三个纵向层次,有一个松散的员工队伍。
(2)矩阵结构(Matrix structure)
侧重强调对产品部门化结果的责任感与职能专业化的优势结合起来的组织结构。
(3)网络结构(Network structure )
一种只有很小的中心组织,依靠其他组织以合同为基础进行制造、分销、营销或其他关键业务的经营活动的结构。
(4)任务小组和委员会结构(Team-based structure)
任务小组和委员会结构又称团队,是一种临时性结构,用来完成某种特定的、明确规定的复杂任务,可以看作是临时性矩阵的一种简版。
大多数组织都是小型的,并不需要高度复杂的正规结构设计。它们需要的是一种简单结构,也即尽量降低复杂性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