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铝合金机箱设计和制作
重工业的发展日益壮大,铝合金的诞生促进了许多产业的发展,铝合金制品层出不穷。而因为铝合金重量轻,受力均匀,并且不易腐蚀的特点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而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是给自己制作一个定制的铝合金机箱,大家跟着小编往下走。
随着大家对自己多媒体设备的需求增多,普通的电脑主机机箱对于专业的电脑人员来说需求不足,大多专业人员会为自己的电脑主机定制一款特制的机箱:也有的人喜欢时尚感,对喜欢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也会按自己要求做一款自己喜欢的机箱。而定制的费用和设计需要收取高额的费用。小编觉得如果自己能给自己做一款适合自己的机箱那该多好,所以小编这就教你怎么做一款你适合自己的机箱。
经过综合的考虑小编觉得,主机的框架和结构使用铝合金制作最为合适,这是因为铝合金硬度比塑料等材质更大,重量比铁皮轻,耐腐蚀性比铁制品更好,并且成本低,所以选择铝合金做机箱是最适合的。
首先从设计讲起,在机箱的外形上相信大家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小编就不多说了,而小编要给大家提议的是设计主机的内部结构。
1.首先设计好光驱,软驱,接口的位置和空间需要的接口数量可以自己选择并且显卡、内存条上的扩展也要做好足够的空间选择。
2.散热器的放置,具铝合金本身的性质问题,你可以选择水冷散热器和扇叶散热器,首先,选择水冷散热器的话我们可以去除散热器上有灰尘干扰运作使主机运行速度降低的困扰,且因为铝合金是金属,金属导热性快,所以选择水冷散热器能更好的提高机箱的工作速度。而选择扇叶散热器的话大多会选择多个的组合来提高散热效果,但是灰尘会干扰扇叶散热器的运行,所以铝合金外壳上需要有金属滤网的设施。
3.机箱的底部不可以有太多的设备,因为离地面近的话散热速度慢,所以在设计上要注意,而因为铝合金机箱重量较轻所以小编建议在底部放置较重一点的金属或物块使主机中心降低,不容易撞到。
制作铝合金机箱时我们要先量好机箱的长宽高,并且先用铝合金金属杆做好一个大致的框架,做好稳固整体的作用,而外壳的铝合金金属板除了包裹住框架外,固定硬件的一面金属板需要比另一面更厚一些,薄的一面要做成可拆卸式,方便主机出问题后可以维修。
铝合金机箱外表美观,独特的金属肌理感,也是许多时尚的年轻人喜欢选择的对象。
没有那么高深莫测,单独制作的话 只考虑散热风道走向问题,知道通用设备尺寸,自己动手的话则需要有一定的车钳工经验。找人代加工零件则要对机床加工的图纸有些了解 好画图让人家给你加工零件。 热传导除非你自己连散热器也做了才会考虑进去。做使用性比较强的机箱 电子面板这些不懂的话最好找别人代做,这些东西现学 很耽误时间和精力 最后很可能自己做出来的成本找人代做的成本还要高出许多,推荐买些现成的东西自己回来拼装。如果单一的做个LED或者温度读数器 可以到电子市场买元件回来照着网上的电路图拼装就可以了。
2.具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 所谓结构工艺性好就是能优质、高产、低成本地进行设备的生产,包括加工、装配、调试、维修等。结构与工艺密切相关,结构不同则所采用的工艺也不相同。设计机箱时,应根据设备的使用要求综合考虑当时的生产水平,包括加工设备、人员、工艺方法以及检验手段、方法等,使设计的机箱符合当时的生产实际,并具有良好的装配工艺,从而确保设备质量。
3.便于装配、操作、维修 为了充分发挥电子设备的效能,设计的机箱应便于操作使用,并符合使用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同时结构上力求最简,便于装配、拆卸,使设备可达性、维修性好,另外,设计的机箱应确保操作人员的使用安全,如避免锐边、棱角、采用漏电保护装置等。
4.标准化、模块化 机箱设计时,应尽可能地满足标准化、模块化要求,并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所有尺寸均采用标准尺寸系列,并符合公差配合标准及有关通用标准,以确保设备机箱的互换性,这样,在研制类似设备或设备改型时,可以少改动甚至不改动设备的机箱尺寸即可完成新研或改型设备的机箱设计。
5.小型化 所谓小型化就是尽可能地减小设备体积和重量。机箱的小型化不仅在设备的使用性能上有重大意义,在经济上也具有重要价值,因而在设计机箱时应予以重视。
6.外形美观 设备的外形不仅关系到操作者的感官要求,而且关系到设备的销售。设计机箱时,应将工程设计与造型设计相结合,充分利用造型设计的手法,对机箱外形精心设计,以使设备外形美观。 综上所述,确保设备技术指标的实现和便于装配、操作、维修的准则体现了机箱设计的实用性要求,具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体现了机箱设计的经济性要求,标准化、模块化和小型化既体现了机箱设计的创新要求又体现了经济性要求,造型设计则体现了机箱设计的美观要求。
除需要打开的侧板以外,其它部分需要拼上,我采用角码固定,机箱厂一般是铆接。
一般处理器插槽/底座背面具有很多电路,处理器在高速运行的时候也会产生较大的热量,而镂空设计可以降低机箱对主板的工作干扰,也可以改善处理器位置的散热条件,有助于主板平台稳定运行。
通常我们把一个实现一个功能的印制板封装为一个模块,设备由多个模块组成。由于设备的尺寸和重量限制,实际使用时通常不允许留空槽位。因此每个产品的机壳需要根据所选用的模块做调整。由于每个模块的宽度也不同,存在着众多的组合,因此虽然模块本身为型谱产品,但每个产品的机壳或多或少都有些区别。
传统的设计方式是根据现有模块重新设计机壳。这过程中虽然可以在原有的参数化模型基础上更改,但是由于层数不同,各个模块对外接插件不同等原因,此设计工作量仍旧很大,导致很多设计师宁可在AutoCAD中直接更改二维图纸也不愿意建三维模型。但是由于纯二维设计的错误率高,图纸绘制麻烦,且加工厂家普遍开始采用三维编程,因此纯二维设计已经不能满足现有设计需要。在此需求推动下,采用更快速的建模方式以提高工作效率。
1 快速生成思路
由于机壳的设计是基于各个模块的宽度,对外接插件,模块位置等信息设计。如果把左右侧板也看成模块,则设备就可以看成由众多模块拼接,然后用机壳包裹得到,如图2所示。机壳与下列信息相关:(1)每个模块所占据的宽度(2)模块的排列顺序(3)每个模块的对外接插件。
也就是说,机壳的参数根据模块参数及排列确定。很自然的就能想到,如果将机壳也沿着模块的接触面切开,则每部分的机壳宽度与模块宽度相关,且关系固定每个模块的对外接插件开孔均在模块所在位置的面板上。也就是说,如果这些被切开部分装配在模块上,跟随模块设计,则每个部分的参数就都能在模块设计时确定,整机设计时只需要根据模块的顺序将模块一次放置,然后将各个模块所附带的部分机壳拼接求和就可得到机壳
领航鱼ATR机箱的结构设计,首先应满足工作环境以及技术指标要求:
1、ATR机箱的结构设计方案应简捷,且细节设计到位。零部件加工工艺性良好,机箱具有良好的操作维修性,便于装配、调试、使用、维修。机箱的内部走线工整,牢固。
2、ATR机箱的模块化设计程度高,继承性高。结构设计应尽量采用通用件、标准件。
3、ATR机箱的结构设计方案应充分考虑散热,对于功率放大器件等热耗大的器件,应在方案设计阶段阐明采取的热设计措施。
4、ATR机箱应具有足够的刚强度,能适应搬运和运输过程中的振动环境,机载通信设备在飞机行驶中的振动环境下能正常工作。同时,还应能适应在使用、搬运、装卸和和运输等过程中可能遭受的非重复性冲击。
5、ATR机箱的结构设计应遵循小型化、轻量化要求,采用减重设计。
6、ATR机箱应有电磁兼容性设计。
7、ATR机箱应进行三防设计,保证在气候恶劣的环境下长期服役。
领航鱼ATR机箱设计考虑到:“模块化设计、散热设计、电磁兼容设计、机械强度、可维修性设计”制造的内部结构图是这样的。
领航鱼ATR机箱包括可快速抽取的电子设备和设备安装支架,非常适合那种需要快速插入固定与拔出的抗恶劣环境应用。我国ATR机箱设计规范、机箱外形形式和安装尺寸有相关国家军用标准规定,主要标准如下:
GJB 441-1988 机载电子设备机箱和安装架的形式及基本尺寸。
GJB 779-1988 机载电子设备机箱和安装架通用规范。
GJB 780-1989 机载电子设备的安装架及其附件的基本尺寸。
GJB 150A军用装备环境试验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