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设计招标结束后 下一步又是什么
城市更新设计招标结束后下一步要结合实际考察学习完成规划工作。
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完成公开招标工作,按照招标程序进行了招标公告、评标、定标工作,下步将更新专项规划编制将依据规划设计任务书要求,结合实际开展基础调查,深入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理论政策经验,衔接空间总体规划,全面推进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12月3日至6日,第15届广州设计周在花城广州圆满举行,展会以“快乐PLAY”为主题,聚焦家居设计与选材。三棵树集团又一力作三棵树小森科创板首次亮相2020广州设计周,围绕“科技创美生活”的主题,成功举办两场设计师活动,成为全场视觉焦点。展会为期4天,众多设计师、媒体和嘉宾纷至沓来,现场人气爆棚。
小森惊艳亮相
三棵树小森科创板是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全新推出的高端健康新饰材,经过5年研发准备,于2019年正式投产。它传承了三棵树强大的绿色基因,结合先进智能涂装技术,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无醛添加、天然净味、美学饰面的高品质家居产品。
此次三棵树小森展馆由全球知名设计顾问HBA旗下的Studio HBA赫室负责设计,展馆面积为279.5平方米,整体设计围绕“科技创美生活”的主题,通过小森科创板营造透视感极强的科创空间,步入其中,犹如“循着时间的路径,在森林中迈步徜徉”。开放式的布局,齐全的功能分区,合理便捷的动线,让展馆整体效果非常引人瞩目。
大咖助阵
设计遇见科技·三人行
12月3日下午,展馆举办了“设计遇见科技”之大咖三人行活动。
▲“设计遇见科技”三人行活动现场
三棵树家居新材料事业部总经理施连军(左二)、HBA董事合伙人李鹰(左一)和美国《室内设计》中文版出版人赵虎(左三)以“三人行”形式话题,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让大家感受科技、生活与艺术的平衡。
▲三棵树家居新材料事业部总经理施连军
施总表示,三棵树小森科创板将会坚持以用户为中心,创新科技,创造更多价值,并持续推动家居建材行业绿色发展、生态共融。
▲HBA董事合伙人李鹰
HBA董事合伙人李鹰从展馆设计师的角度出发,以设计感和科技感两大维度,畅谈他对三棵树小森科创板的体验感。
▲美国《室内设计》中文版出版人赵虎
美国《室内设计》中文版出版人赵虎认为,三棵树以大国品牌的担当,推出小森科创板,契合了“信息时代”的材料需求,开创科技美学新时代,并将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设计创美生活·设计师沙龙
12月4日下午,举行了“设计创美生活”的主题沙龙分享会,吸引众多观众驻足倾听。三位资深设计师更新设计创始人&CEO周游、Hope Design 创始人&设计总监韩薛和ANSWER安生设计创始人&创作总监吴振宝齐聚展馆,精彩对话。
活动现场同步进行了线上直播,让更多线下观众也能分享设计师的理念和心声。
▲更新设计创始人&CEO 周游
周游认为,设计师要熟悉材料和工艺,才有可能将创新变为现实。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和新材料日益弥补了传统建筑材料的不足,为建筑结构设计、低维护等提供了更多可能。
▲HopeDesign 创始人&设计总监韩薛
韩薛分享观点,好的空间设计要结合产品特点,如水一般在各种关系中游走,最后找到“平衡”和“舒适”,这即是他理解的“设计创美生活”,也是三棵树“道法自然”精神的体现。
▲ANSWER安生设计创始人&创作总监吴振宝
吴振宝表示,未来家居生态是绿色、自然、健康的,行业的创新与颠覆,是对未来生活的全新想象和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荣誉加持
2020广州设计周期间还颁发了多个重量级奖项,三棵树小森科创板凭借智能创新科技脱颖而出,荣获“红棉奖·2020年度产品设计奖”,以及“中国设计选材金牌服务商TOP100”和“2020年广州设计周推荐品牌”等三大荣誉奖项,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征服用户,树立良好口碑和形象。
精彩花絮
▲精彩花艺表演,成为吸睛亮点
▲前来参观的人群络绎不绝
▲资深媒体向嘉宾提问
▲嘉宾纷纷合影留念
三棵树小森科创板
广州设计周“首秀”圆满落幕!
期待我们下次再见
三棵树小森科创板
科技创美生活
2、提升公共空间品质。公共空间质量是评估城市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准,故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节点,其设计与建设尤为重要。城市公共空间包括公共景点、公园等,建筑设计应不断提升公共空间品质,丰富相应的公共服务内容和相关性。
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一直以来特斯拉都在更新 Cybertruck的设计,该公司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近日表示,特斯拉将会在“一个月左右”发布该电动皮卡的更新设计。
Cybertruck(图片来源:特斯拉)
上个月,马斯克与特斯拉设计负责人Franz von Holzhausen对Cybertruck的设计进行了审核,并表示该公司正在对这款一年前发布的电动皮卡进行多项改进。11月1日,马斯克在Twitter上表示,特斯拉将会在大约一个月之后发布经过重新设计的Cybertruck图片。
当前已经有超过50万人提交了Cybertruck的订单,这些人一定会非常好奇在经过重新设计之后Cybertruck会变成什么样子。可惜的是,目前外界还不清楚特斯拉给这款电动皮卡做了哪些改进。
此前,马斯克曾表示特斯拉将升级Cybertruck的自适应空气悬架,也曾讨论过将车辆尺寸做小的计划,但是马斯克在今年5月进行了另一次设计审核之后,最终放弃了这个计划。
特斯拉此前还宣布,计划在2021年末开始销售两款高端版Cybertruck,两款车分别配备了双电机和三电机,续航里程在300英里(约482公里)到500英里(约804公里)之间,起售价为4.9万美元。之后,特斯拉还将推出一款配置较低、续航里程较短的低价版Cybertruck。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第三条本法所称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本法所称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
第四条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
大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五十万以上的城市。
中等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二十万以上,不满五十万的城市。
小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二十万的城市。
规划区内总建筑面积为330973.12m2。总户数为4702户。五层以上建筑90363.36m2(共34幢),其中新建成片的住宅区主要有两处,一是新华公司开发的新华小区:建筑面积34000m2(共8幢);二是中房开发的罗家闸小区:建筑面积13022.58 m2。目前规划区内共有住户4000多户,古城建设拟拆迁2500多户。
本地块中许多街区诸如儒林街和南正街明清步行街保存完整,能够体现城市的辉煌历史,但是先期改造中存在许多不足和遗憾之处。
通过深入现场调查、研究,我们认为旧的芜湖古城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
1.街道功能不完善,基础设施陈旧落后;
2.居民年龄结构偏高,生活水平偏低;
3.缺乏有吸引力的商业活动,没有形成规模效益;
4.建筑质量破旧,建筑密度过高;
5.交通不便,难以吸引游客,且消防通道不畅,消防设施薄弱。 根据“芜湖古城”保护更新规划设计方案招标文件的要求,芜湖古城保护更新规划设计的原则确定为:
1.保护芜湖古城的历史真实性,修旧如旧,建新如旧。
2.保护、完善原有传统街道格局和传统建筑,在此基础上赋予整个街区以新的活力和新的城市功能,使其成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推动因素。
3.使芜湖古城成为浓缩芜湖历史、反映传统风俗的特殊城市街区,为城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用新的形式使之成为芜湖整个城市历史与文化的缩影。 对于古城内及临近街区的现状建筑主要通过拆除、遮挡、新建、修改、保护五种处理措施加以整治。
1.拆除:拆除和部分拆除严重影响风貌景观的建筑及建筑质量不高,结构已经损坏的危房,包括:
a. 古城中大多数已接近甚至超出使用年限的民居式住宅,如公署路两侧民居,儒林街两侧一些破损的低层住宅等。
b. 环城南路北侧的多层住宅更新为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徽派民居建筑。
c. 拆除围绕大成殿周围十二中校舍建筑,更新为文庙景观建筑群。
2.遮挡和新建:
保留新华小区、罗家闸小区、二中等建筑,在这些建筑近古城一侧补建临街廊子和墙,并适当留出绿化带,视线上隔离和遮挡小区多层住宅及学校建筑的高大体量,在原有城隍庙门头的基础上,新建城隍庙建筑群。
3.修改
a. 保留南门湾、南正街街道走向及尺度,建筑形式及格局,对其立面进行整理。
b. 维护修缮传统民居。
c. 对于体量合适的非民居建筑,要对其立面进行改造,在色彩符号上予以协调处理。
4.保护
a. 对第三章芜湖古城历史遗存建筑表中提及的历史建筑采用整体保护、局部修复的方法加以整治。
b. 重点保护衙署前门和文庙大成殿两处市级重点文保建筑。 通过对于古城原有结构的分析,结合规划评审会会议的要求,规划进一步明确了“芜湖古城”旅游、文化、商业的功能定位,拟对古城作如下五个区块功能定位:
5-1、“芜湖古城”东北部区块,该区域有新建(95年后建)罗小闸小区(五幢13000多平方米)、市第二中学及其宿舍区、罗家闸小学等,占地面积约5公顷。我们通过对现状考察分析,认为该区块虽属古城保护范围。但几乎没有可挖掘的历史文化内容和旅游文化内容(只有传说中的梦日亭遗址在二中附近);同时,该区域也存有大量的五六十年代所建民居,其生活设施简陋,亟需改造。综合考虑,方案采取保留为主,改造为辅的方法,对新建的中房罗家闸小区、罗家闸小学、二中等建筑予以保留,其余部分进行改造,一方面补足因花街小学、环城南路幼儿园等拆迁还迁的面积,同时新建商业步行街和综合协调区域。
在与古城其他区块的关系上,方案从沿街景观建筑入手,对建筑立面进行改造,利用树木绿化进行遮挡等,以协调整个古城建筑风格。在沿公署路、东内街的建筑立面上,将采用局部连接成一层商铺,在六层住宅下加建改造成商铺的形式。使之与古城整体建筑风格相协调。
5-2、“芜湖古城”西北部区块,即东内街、米市街以北,公署路以西与环城北路、规划中的区支路所合围的范围,面积约5公顷,这个区域靠近环城北路部分,已被改造开发成新华小区,约有建筑10多幢约4万多平方米(占地约10000m2)。方案考虑对这一小区采取保留处理,但需协调处理好与古城的关系。经考察这个区域的核心保护建筑是城隍庙遗址和周瑜点将台(十字街29号)遗址,所以方案采取以复建城隍庙,改造现有城隍庙作为入口。新建庙会文化广场为核心,对周瑜点将台原址恢复保护,并增建火药房形成一个三国文化景点,围绕这两处景点,挖掘文化内容,组织庙会广场和城隍商业步行街区。
由于这个区域的建筑高度,均受到严格控制(大部分1-2层,少量三层商铺),且规划中的区支路宽仅有12米,因此方案对区支路的西面的区块改造,建议要适当控制,使其建筑高度和风格与古城相吻合。
5-3、东内街以南区块,花街、南正街、南门湾一带为明清时期所形成的古商业步行街,也是“芜湖古城”最具保留价值的区域,方案对沿花街、南正街、儒林街“L”型轴线两侧建筑进行了严格保护,其街道的走向、空间尺度原则保持不变,沿街建筑在逐个进行现状分析后,具保留价值的,严格保留,并妥善加以维修,使其修旧如旧;房屋损坏严重的,应在原址上加以复建,复建的形式应以明清时期徽派建筑风格为主,适当吸收江南其他地区民居风格,老字号店铺应尽可能按原有风貌修复,过去在芜湖长街拆迁改造中消失的如张恒春药号,陈独秀生活过的科学图书社(该社由安徽绩溪人汪孟邹创办)、胡开文笔墨店等,在沿街建筑中加以展现,并且恢复花街至南正街段青石板,麻石条路面。
本区域内的小天朝(儒林街48号),雅积楼(儒林街18号)等重要历史建筑应加以严格保护,并妥善修复,并在此重建梦日亭,以增加旅游文化内容。
5-4、古城东南区块,方案采取以修缮大成殿为主,恢复学官(文庙)旧有规模,形成儒家文化为核心,同时增建芜湖历史文化名人走廊的作法,具体地讲:
5-4-1、迁移市第十二中学,修缮大成殿,按照文庙规模,依次向南复建:明伦堂,尊经阁,棂星门,状元桥,荷花池,大成坊,形成占地25亩的核心区;扩建、增加绿化,,广植树木,恢复原文庙45亩面积,把江南园林风格建筑景点溶于文庙区域;并复建金马门,使文庙与金马门之间的典故得以再现。
5-4-2、文庙西边,以肖家巷,儒林后街为骨架,以萧尺木故居为核心,沿街散布增建、恢复;宋朝爱国诗人韦许的独乐堂,铁画创始人汤鹏的天池亭,张孝祥的状元坊,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下榻处、黄钺(《壹斋集》作者,清三代元老重臣)故居等,形成名人文化一条街,并在周围规划布置芜湖地方旅游文化特产,纪念品一条街。
5-5、环城南路以南至青弋江边区块,占地约25亩,方案拟建芜湖古民居景点区块。这是对现状分析后的两点考虑:一是芜湖城市的发展是沿青弋江边发展起来的,在沿江边增建民居协调区,可丰富旅游文化内容;二是土地的综合利用。在区块的东南建酒肆茶楼和望江亭景点,使人们有一个旅游休闲区域。 古城南北向长900米,东西向长400多米,规划中将中部东西向的东内街作为穿越古城的一条主要车行道路,东内街以北因有保留的住宅,小学及新建民风住宅,故将公署路等作机动车道考虑,东内街以南原则上不考虑大量机动车流,而是将文庙西侧道路及环城南路作为消防和应急的内部应急车行道,并为花街、儒林街等纯步行街道的商铺提供货物运送的车行通道。同时通过对部分建筑加以整理,更好地围合广场形成步行街的入口。结合水面的放大,作为整个街区游览系统的开始。机动车停车除城北住宅区内安排满足住户需要的车位外,古城内部结合道路分别设置了小块的停车位,满足古城内部车辆停放的要求。在四个入口处设置较大型集中停车场,减轻古城内部车辆通行的压力。
商业步行区域主要有城北城隍商业步行区、城中传统历史步行区、城南古民居景点步行区。在步行街的设置上,将城北城隍商业步行区和城中传统历史步行区结合设计,形成连贯的商业步行系统。该步行系统由北面来凤门(牌楼)起始,经城隍北商业区,城隍文化区,庙会广场,向东折至花街,儒林街商业步行街,至城东大成广场收尾,全长1300多米,成为古城中商业中枢系统。 古城作为芜湖市中心重要的商贸、旅游文化区块,在未来芜湖城市的旅游线路中占重要地位,将与鸠鹚广场、芜湖长江大桥等一起构筑成新的大旅游线路,共同促进芜湖整个旅游业的发展。
就古城自身的旅游功能来说,本着“恢复为主、新建为辅”的原则,线路组织为由城北来凤门入口,经城隍庙、周瑜点将台等景点后,进入庙会广场,再分两条线路,一条是向南经花街、南门湾至儒林街,沿途游览传统商业街区和小天朝,梦日亭,雅积楼、张恒春药号等景点;另一条是先向东穿肖家巷,参观萧尺木故居,再向南沿肖家巷,儒林后街,游览独乐堂,天池亭;范进赶考下榻处,黄钺故居等景点。二条线路终点均在文庙景区结束。 望火台坐落在环城南路中部56号。该建筑始建于民国时期,属于公共建筑,本体平面规则,长方形,东西长4.38米,南北宽8.50米,占地面积37.23平方木,建筑面18.12米,进深11.17米,占地面积202.40平方米。砖混结构,立面为三层,总高为积84.32平方米,总的面阔13.26米,其中第二层是水泥平顶,四檐有水泥栏板围护,第三层是一个方形楼阁,四阿顶,脊为水泥浇注。墙体用青砖扁砌,实心,外粉沙灰。每层都开有窗户,二层平顶向外挑出三线,阁楼四檐有封沿板,东西两向开有门,砖砌外挑券式门罩。该建筑造型特别,尤其是楼阁的屋顶式样,是芜湖现存历史建筑中仅有的一例,具有较高的研究参考价值。
大清监狱的沿革:光绪五年,芜湖知县屈承福在老城厢建造监狱,当时称芜湖官牢,后来称为旧监,光绪三十三年知县沈宝琛(chēn)重修于县署后方,在它的西北部增造三重平房,作为官牢各科的办公室,宣统二年也就是公元1910年,官牢改办习艺所。芜湖知县隶属芜湖道台,芜湖道台管辖皖南一片。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芜湖关道童德璋在原芜湖官牢的基础上开辟大清新式监狱,童德璋分离看守所,合并了原男所、女所,实际就是沈宝琛的监狱,就如现在“芜湖古城”由镜湖区承建,毋庸质疑也是芜湖市的建设项目。由此芜湖大清监狱可以追溯到光绪五年(1879年),跨越了三个世纪。大清监狱与县衙近而不邻,同受明清城墙庇护。
大清监狱是芜湖古城的有机组成,彰显了古代司法向近现代的过渡。大清监狱在解放后是芜湖公安局的六科、七科,到七十年代,省一监和少管所先后北迁,芜湖汽车发动机厂接用。从当时来讲,芜湖的模范监狱只是皖南片的监狱,南京老虎桥监狱是江南模范监狱,两者犹如父子。安庆的鹭鸶桥监狱是民国皖省第一监狱,芜湖监狱屈居二监。南京拆毁老虎桥监狱,芜湖大清监狱跃升为古代监狱的绝版,上海提蓝桥监狱是1935年才建成如今的模样,且已演变为公安博物馆,淡化了监狱主题,东北旅顺的日俄监狱是外国在华监狱,重庆的渣滓洞集中营是非司法监狱。芜湖监狱是原版的晚清建筑,附丽着监狱是司法工具的本义。
如果你也滑过站上里心设计的案子,一定也会对他们作品中温润简约、满满生活况味的居家感印象深刻,不管是带有一点粗犷的LOFT宅、清新北欧宅、天空步道的猫宅到咖啡小店空间等,都让我好奇,到底是如何构想出这些作品的。这次不妨跟着我们一起拜访里心,与李植炜(以下简称李)、施佩宜(以下简称施)两位设计师聊聊吧!
里心RSI+2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李:RSI是我和共同创立工作室的伙伴日文名英译的共同字母,+2代表当时有两个人,而里心则是RSI的直接音译。
此外,里=里=室内,取名里心就是因为我们希望用心做好每个设计,我们没有华丽的设计背景,也不会强调特别擅长哪类的风格,而是借由与屋主多次沟通讨论找出每个人喜好与想法,我们相信每个人对自己的空间都有不同的诠释方法,帮客户整合、厘清自己到底要什么,在一来一往的过程中找出自己家的样子,让彼此的沟通有共识,陪伴屋主打造梦想中的家。
为什么有这么多猫宅作品?
我们家里本来就养了三猫一狗,其他同事的家中也都有养宠物,因此对猫咪的习性很熟悉,接了第一个猫宅的案子之后,就陆续有更多养猫的屋主找上门,或是在讨论时发现屋主有养猫,也会帮他们额外规划宠物的设计,对我们来说宠物就像家人,因此在装修时也会把他们的需求纳入规划,成为装修上的一个重点。
来看看里心设计的精彩猫宅:
不是只有我私心喜爱,里心设计的猫宅还有这样的辉煌经历:
不工作时都在做些什么?
李:放松时间喜欢打电动,边玩边思考、厘清自己要什么反而会比较有灵感,或是照顾猫狗,陪他们玩一玩也是很疗愈的事情。
施:没事的话喜欢发呆、或是在家放松运动,让自己不要那么压迫之后可能就会有灵感了。
未来的规划如何?
施:对我们来说最大的挑战都是在与屋主的沟通,每个人的个性都不同,他们有时候需要的不是最特别的设计,而是要最符合他们想法的设计,该如何去做出最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真正的需要和想法,一直是我们工作上最大的挑战,通常我们会不停地提案与尝试新的作法,把每个环节都做好、持续精进与更新设计想法,创新是很重要的事情,尽可能避免原地踏步、不局限各种可能。
我采访后记这次和两位设计师聊过以后,才知道原来看似简单的设计背后其实很不容易,设计师告诉我,有些案子光是沟通就得花上好几个月时间,慢慢帮屋主厘清他们想要的风格与需要的规画。而对于还有许多贴近生活的设计,也都是设计师从过往经验与生活中累积的,看着设计师在谈论作品时坚定的眼神与表情,就知道他们对于每个作品都是付出百分百的用心,坚持十年一路走来不易,我也期待他们之后不断推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