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四大天书是哪四本?
计算机四大天书是:《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与设计》、《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也称计算机通信网。关于计算机网络的最简单定义是:一些相互连接的、以共享资源为目的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若按此定义,则早期的面向终端的网络都不能算是计算机网络,而只能称为联机系统(因为那时的许多终端不能算是自治的计算机)。
随着硬件价格的下降,许多终端都具有一定的智能,因而“终端”和“自治的计算机”逐渐失去了严格的界限。若用微型计算机作为终端使用,按上述定义,则早期的那种面向终端的网络也可称为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组成与设计内容简介
《计算机组成与设计/新世纪高等院校精品教材》内容包括组成计算机的基本逻辑部件与定时方法指令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与对现代编译器的支持接口CPU的构成和控制器的设计技术方法,存储体系的构成原理和设计,以及输入输出系统设计等。
书中的举例紧密结合当代计算机先进技术,取材先进、重点突出、叙述深入浅出。《计算机组成与设计/新世纪高等院校精品教材》可作为理工科大学生学习《计算机组成与设计》课程,或《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科书,也可提供从事计算机设计或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计算机组成原理主要是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及原理。重在各个部分的连接。相对宽泛一些。
微机原理,主要是微机基本程序的编译(汇编语言)及8088...等型号的接口连接,接口程序。
编译原理,就是介绍计算机的程序编辑,相对来说不同的有了是程序的一般结构
以下引用: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旨在
介绍编译程序构造的一般原理和基本方法。内容包括语言和文法、
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法制导翻译、中间代码生成、存储管理
、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
帕特森教材是世界名校教材,该书结构清晰完整、系统性强、内容新颖、行文深入浅出,可以同时作为考研参考书。
如只想选一本,还是建议选唐朔飞的,因为帕特森的教材在与考研大纲一致性上不如唐朔飞的教材。
祝你成功!
主要分为五个部分: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1,控制器(Control):是整个计算机的中枢神经,其功能是对程序规定的控制信息进行解释,根据其要求进行控制,调度程序、数据、地址,协调计算机各部分工作及内存与外设的访问等。
2.,运算器(Datapath):运算器的功能是对数据进行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即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
3.,存储器(Memory):存储器的功能是存储程序、数据和各种信号、命令等信息,并在需要时提供这些信息。
4, 输入(Input system):输入设备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合称为外部设备,简称外设,输入设备的作用是将程序、原始数据、文字、字符、控制命令或现场采集的数据等信息输入到计算机。
5,输出(Output system):输出设备与输入设备同样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外算机的中间结果或最后结果、机内的各种数据符号及文字或各种控制信号等信息输出出来。
扩展资料:
计算机组件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以期望的性能和价格将各种倍数和组件最佳地和合理地组合到计算机中,并且已经实现了所确定的ISA。由计算机组件设计决定的方面应包括:
(1)数据路径宽度:数据总线上并行传输的信息的位数。
(2)特殊部件的设置:是否设置乘法除法,浮点计算,字符处理,地址计算等特殊部件,设置数量与特殊部件的使用速度,价格和使用频率有关。
(3)各种操作的组件共享程度:分时共享率高,虽然速度有限,但价格低廉。设置部件以降低共享程度,随着并行度的增加,速度可以提高,但价格也会增加。
(4)功能组件的并行性:是使用顺序序列化,还是使用重叠,流水线或分布式控制和处理。
(5)控制机构的组成:无论是硬盘还是微程序控制,无论是单机加工还是多机加工或功能分配加工。
(6)缓冲和排队技术:如何设置和设置组件之间大容量的缓冲区以协调它们的速度差异通过随机,先进先出,高级,优先或循环来安排事件处理的顺序。
(7)估算和预测技术:使用哪些原则来预测未来优化性能的行为。
(8)可靠性技术:使用何种冗余和容错技术来提高可靠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计算机组成
若需要深入学习计算机原理,为你推荐以下书籍:
1、David A. Patterson等,《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Design—The Hardware/ Software Interface》(Fifth Edition) ,2014。
2、Randal E. Bryant等,《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 (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王保恒等,《计算机组成原理与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建议直接看英文原版:David A. Patterson等,《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Design—The Hardware/ Software Interface》(Fifth Edition) ,2014,这是由计算机系统结构领域的超级大牛编写的。
如果阅读英文教材不太习惯,可以看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译本:计算机组成与设计:计算机组成与设计—硬件/软件接口(原书第5版),2015。
要是说考试的话,就没有完全应付考试的书籍了。理解了老师课上的内容,并对课后习题掌握较好的话,应试的问题不会很大。
计算机组成原理主要有四大块内容。
第一大块,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主要包含:
硬件设备组成:CPU、主板、内存、硬盘、显示器等。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计算机性能:CPU 主频、响应时间、吞吐率。
第二块,计算机的指令和运算,主要包含:
计算机指令:机器码(编译 ->汇编 ->机器码、指令格式和跳转、函数调用和程序栈)、程序的编译、链接、装载和执行。
计算机运算:二进制编码(整数、反码、补码、浮点数、定点数)、数字电路(门电路、加法器、乘法器)。
第三块,处理器设计,主要包含:
CPU:建立数据通路、面向流水线和设计、控制冒险和数据冒险、分支预测、异常和中断、并行计算。
第四块,存储器和 I/O 系统,主要包含: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SRAM 存储技术、寄存器、CPU 高速缓存、内存、固态硬盘、机械硬盘。
存储器和 I/O 系统:虚拟内存、CPU和内存的通信、DMA技术、访问输入输出设备。
CPU 高速缓存:局部性原理、缓存一致性协议、伪共享问题、write through 和 write back。
虚拟存储:缺页异常、TLB 加速地址转化、MMU 虚拟地址和物理地址转换;其中第一、第二、第四是对开发者而言是比较重要的内容,而第三部分处理器的设计如果没时间可以先不用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