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寓应执行哪个建筑规范?
公寓应执行《住宅设计规范》。
公寓普遍的特点是位置属于中心地段,一般以小户型全装修出现。居住人群主要以长住的商务客群为主,看重的是便利的位置和准酒店式的居住体验,同时比酒店低的租金。
但也有极个别的是不同的产品,如上海的王子晶品,是大户型超豪华的产品,但是客群只是层次更高,以家庭一起过来居住的长住商务客。
这类人群通常只是住个一年半载的,所以对于酒店式的享受很在乎,同时对于有无燃气供应,水电是否平价并不在乎。由于带有部分的投资属性,所以小户型,低总价就是很重要的特点。
由于公寓的面积都比较小,所以很多人也会将公寓称之为小户型,通常单身人士经济能力相对有限,无力购买价格昂贵的房屋,而小户型一般总价较低,是置业的最佳选择。
扩展资料
公寓和住宅的不同:
1、产权性质不同
从产权性质上来看,公寓和住宅有着本质的区别,房屋的产权新知识根据房子所在的土地来划分的,普通住宅的使用权限一般为70年;公寓的使用权限根据所处地块的用地类别,一般是40至50年。
2、配套设施不同
住宅主要是买来家庭自住的,所以非常的讲究环境好坏,而公寓主要是过渡或者是投资的作用,更加注重周边的配套。公寓需要达到24小时电梯和24小时热水的标准,而且绝大多数公寓不能使用燃气和其他明火;一般商品住宅的生活配套相对来说不够完善。
3、落户规定不同
很多朋友买房子就是为了户口,户口在哪里对我们的工作生活影响非常的大,购房者要注意的是,公寓如果是在商业用地上建起的项目,是商业性质,就不能落户。如果是住宅的话,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要求,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购房者是可以解决落户问题的。
4、生活成本
由于公寓和住宅的性质不同,这就直接影响到了业主今后的居住生活成本,住宅属于民用住房,水电费按照民用水电的标准来收取;而商业公寓属于商用住房,水电费都是按照商业用水、用电的标准来收取的。长远来看,住宅的水电费支出会比商业公寓的水电费支出节省一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住宅设计规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寓
公寓是指为特定人群提供独立或半独立居住使用的建筑,通常以栋为单位配套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而住宅的设施配套标准是以家庭为单位配套的,二者有较大的区别。一般来说,公寓的功能可参考住宅,但其消防设计一般是适用于公共建筑。
不同公寓之间的某些标准比公寓与住宅之间的差别还大。如老年公寓在电梯配置、无障碍设计、医疗和看护系统等方面的要求,比运动员公寓要高的多。
因此,不应编制通用的公寓设计标准,必要时可分别制定相应的专用公寓设计标准,事实上没有所谓的公寓标准,某些设计项目如果准备不执行《住宅设计规范》的规定,则应执行相关公建设计标准的规定。如:酒店公寓应执行《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扩展资料
住宅精装公寓建造标准
1、厨卫:在卫生间内有水源的地方,检查砖与砖之间的缝隙有没有湿气,如果湿气明显,可能渗水,可以用手指去擦拭砖缝,如果有水就有漏水情况。
2、表面:主要检查窗边有没有漏水,卫生间木质门套和地面接触的地方有没有发霉,卫生间的地漏是不是用防臭地漏,电源插座够不够用,装修所用的材料品牌是否和承诺的一样,比如龙头、橱柜、浴缸等。
3、细测量:看室内空间尺寸是否符合新买的家私尺寸,检查客厅地砖铺贴是否平整,房门开关有无响声,推拉门是否顺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住宅设计规范
2 当建筑中有一层或若干层的层高超过3m时,应对这些层按其高度总和除以3m进行层数折算,余数不足1.5m时,多出部分不计入建筑层数;余数大于或等于1.5m时,多出部分按1层计算
5.1.6 本条根据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第3.6.2条、第3.6.3条制定。
本条对住宅室内净高、局部净高提出要求,以满足居住活动的空间需求。根据普通住宅层高为2.80m的要求,不管采用何种楼板结构,卧室、起居室(厅)的室内净高不低于2.40m的要求容易达到。对住宅装修吊顶时,不应忽视此净高要求。局部净高是指梁底处的净高、活动空间上部吊柜的柜底与地面距离等。一间房间中低于2.40m的局部净高的使用面积不应大于该房间使用面积的1/3。
住宅建筑规范GB 50386—2005
1、与用人单位签订一年及以上劳动(聘用)合同或服务合同。
2、获得G60科创走廊人才积分40分以上。
3、家庭在松无产权住房或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5平方米。
作废了
现批准《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340-2016,自2017年7月1日起实施。原国家标准《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40-2003和行业标准《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 122-99同时废止。
公寓式住宅及公寓式办公一般位于城市中心,经济繁华,交通便利地段,底部一般会设置一些商业营业场所。笔者认为,公寓式住宅和公寓式办公底部设置商业营业场所,应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楼板与住宅和办公区域分隔。公寓式住宅其疏散楼梯应与商业营业场所楼梯分开设置。公寓式办公其疏散楼梯宜与商业营业场所分开设置,如确有困难,此类场所可合用疏散楼梯,楼梯的疏散宽度和疏散距离应满足规范要求,且楼梯至一层应能直通室外,避免商业营业场所应其非营业时间安全出口锁闭,导致个别疏散出口不通,造成安全隐患。
2、每个单元疏散出口的设置宽度及数量
对于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疏散出口的设置宽度及数量通常划分为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规定为:公共建筑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2个房间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且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20m2,疏散门的净宽不小于0.9m,可设置一个位于走到尽端的房间(托儿所、幼儿园及老年人建筑除外)内由最远一点到房门口的直线距离不超过15m,也可设一个向外开启的门,但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40m。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规定为:公共建筑中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当其建筑面积不超过60时,可设置一个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0.9m公共建筑中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当其建筑面积不超过时75m2,可设置一个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40m。对于住宅建筑一般设置一个户门。公寓式办公如要求每单元设置两个安全出口,对于个别单元内户型类似于住宅的单元式塔式户型的公寓式办公由一定的难度。笔者认为考虑到此类办公形式内部办公人员一般人数不多,且单元内有独立的卫生设备和辅助设施,实际办公面积将有所减少。如将各单元间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分隔至楼板底部,其疏散距离可作一定程度的放宽,公寓式办公各单元室内任何一点至单元门的疏散距离不大于15m,当室内设置喷淋保护时,疏散距离可增加3m。如按疏散距离考虑,单位内面积就可适当放宽。其疏散出口数量和宽度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1)单元内的建筑面积不大于60m2时,可设置一个净宽不小于0.9m的出口,(2)单元内的建筑面积不大于150m2时,可设置一个净宽不小于1.1m的出口,(3)单元内的建筑面积大于150m2时,应设置二个出口,门的净宽不应小于0.9m。
3、内部装修及单元内增设夹层的问题
公寓式住宅、公寓式办公的内装修设计,如开发商统一按精装现房出售,则设计应按《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办公建筑的要求执行。办公、住宅单元内如由业主自行装修,则公共部位应按办公建筑装修标准执行。近年来,一些开发公司相继推出了挑高层高,由业主自行分隔这一新户型。无论是公寓式住宅还是公寓式办公,内部层高从4.5-5米多不等。大多数业主为了增加其内部使用面积,常使用木楼板将单元内分隔成两层,这一材料的使用不仅不能满足规范所要求的楼板耐火等级,而且还增加了火灾荷载对于一些设置消防设施的单元,因其楼板的分隔造成底部一层没有报警和喷淋设施的保护,由此造成许多安全隐患。在此种户型的建筑消防设计过程中,为避免上述情况的产生,消防部门应对开发公司明确几点要求:(1)二次装修中对于内部增设夹层的单元,应由开发公司统一建设或在签署装修协议时,应明确楼板装修材料的选型,以应达到消防规范所要求的楼板耐火极限(2)在消防土建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增设夹层后消防设施的调整,消防报警应预留报警点位,喷淋应预留接口,由有资质的消防施工单位统一实施。
4、高层建筑各单元内消防设施的设置
对于近年来涌现的大量高层公寓式办公及公寓式住宅,在个单元内部是否要设置报警和喷淋设施公寓式住宅是按高级住宅、高级酒店还是按普通住宅标准,公寓式办公是按住宅还是按办公标准执行,也是各方争论的一个焦点。对于设计部门,许多设计师对以上两种建筑形式往往模棱两可,导致为迎合开发商减少投资成本的目的,忽视规范的明确要求。笔者认为,我们应明确规范所制定的标准是强制性条款或者说是最基本的要求,单元内设置喷淋及报警设施对于早期火灾的发现和扑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及开发项目的成本,对于高层住宅户内部分消防设施的设置规范并没有明确规定,对于高层公共用房,规范将此类建筑划分为一、二类高层及超高层分别要求。笔者认为上述两种建筑形式,在明确了其土地及房产性质以后,根据其性质划分为住宅和办公用房。
公寓式住宅按住宅标准:如为超高层建筑,除不设集中空调且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的住宅的户内用房外均应设置自动喷水、火灾自动报警一、二类高层公寓住宅单元户内用房均可不设自动喷水、火灾自动报警,当然对于此类建筑的公共活动部分及公共走道则均应设置自动喷水、火灾自动报警设施。
公寓式办公按办公用房标准:超高层及一类高层建筑,各单元户内均应设置自动喷水、火灾自动报警二类高层建筑如各单元户内设置自动喷水则火灾自动报警可不设。
公寓和普通住宅手续的区别,如下:
定义的区别住宅在《住宅设计规范》和《住宅建筑规范》中都有明确的定义: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公寓在目前的设计规范中没有明确的定义。要了解公寓的含义,我们先要了解地产业中的另一个概念,叫多家庭楼宇。这一概念的含义是,拥有一个以上居住单位,或者说拥有多个居住单位的楼宇。
多家庭楼宇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二至四个居住单位之楼宇,这就是常说的二至四家庭。第二类是五个或五个以上居住单位之楼宇,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公寓。
公寓是商业地产投资中较多的一种地产形式。从定义上看出住宅就是供一个家庭使用的,而公寓通常是多家庭或多个人使用的。
用地性质和产权的区别首先我们应明确公寓和住宅开发地块的土地使用性质,住宅只能建在住宅用地上或商住用地上,而公寓可以建在住宅用地上也可以建在综合性用地(商住)、商业用地或教育用地等其他性质用地上。
建筑的使用性质,开发公司是按住宅用房还是按公寓为业主办理产权手续,住宅的产权年限为70年,居住型公寓的产权年限也为70年,而商务型公寓根据用地性质产权为40年或50年,酒店式公寓根据用地性质产权为40年。这样住宅和公寓两者的定性就基本明确了。
成都市规划局对公寓的产权专门公布了《关于“公寓”建设管理的若干规定》,明确界定“公寓”是指除日照要求外均满足《住宅建筑设计规范》其他强制性内容的一类特殊的生活单元。这一于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关于“公寓”建设管理的若干规定》还要求,房管部门对“公寓”进行房屋产权登记时必须明确为“公寓”,并在房屋产权证上的房屋用途一栏标注为“公寓”。
类型的区别住宅的类型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和《住宅设计规范》分为低层住宅、多层住宅、中高层住宅和高层住宅,高层住宅又分为单元式高层住宅、塔式高层住宅和通廊式高层住宅。
公寓根据市场上常见的几种类型,主要分为居住型公寓(普通公寓)、商务型公寓和酒店式。根据产权性质,公寓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出租型。它以出租给租客使用为目的,因此这类公寓可称之为出租公。第二,自住型。如果是自住型的公寓,我们称之为Condo或Co-Op。此外,我们还可根据公寓的结构和型态,将其区分为小型公寓、花园公寓和高层公寓。
住宅人数计算是3.2人/户.这是一般建筑专业的计算方法.
如果是公建就另算,餐厅一般算座位数,或1.3平方米/座,食堂餐厅1.1平方米/座,商场营业厅:1、2层每层0。85人/平方米,3层0。77人/平方米……
不同功能的建筑都有不同的算法的。
绝对标高,我国是把黄海平均海平面定为绝对标高的零点,其他各地标高以此为基准。任何一地点相对于黄海的平均海平面的高差,我们就称它为绝对标高。这个标准在中国境内只在一个。
我国是把青岛附近黄海平均海平面定为绝对标高的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