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设计 > 正文

如何进行报表设计

超级的电话
强健的草莓
2022-12-31 02:29:21

如何进行报表设计

最佳答案
冷傲的胡萝卜
哭泣的月饼
2025-08-28 07:38:31

1.不知道要什么报表

业务系统搭建完毕之后,很多业务方往往不知道需要什么样的报表分析,只凭现有的数据想出来几张报表,有些甚至都称不上报表,只称得上数据统计,背后也没有一套体系化的分析逻辑和运营策略。

2.知道要什么报表但是没有重点/重复/口径不一致

什么报表都想要,甚至有些报表其他系统已经实现了,造成报表繁多没有重点、报表重复、口径不一致等问题,业务人员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用哪张报表,哪个数据的准确的。

那么到底如何进行报表设计?

1.明确分析目的

最核心的是从“数据思维”转化为“问题思维”。 之所以设计报表,不是为了数据统计,是借助数据分析,针对某个业务主题或业务诉求进行监控和分析,然后通过一系列方法和措施改善它,直到满意。之后,转而解决下一个问题。

所以,思考分析的目的置关重要。我们需要解决监控或解决哪些问题?该采用什么方法来识别、诊断这些问题?

1.结合项目目标: 我们在项目实施之前,双方领导往往已经对项目目标和项目实施范围做了确认,我们可以结合项目目标,以WBS分解原则,将目标逐渐分解细化,细化成为每一个可监控的目标/问题。

例如:本次项目目标是提高客户资产,我们可以通过“渠道获客分析”以及“客户质量”等报表,对这些业务进行监控和分析。

2.结合业务流程/功能模块: 我们也可以通过现有业务流程,去发现业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报表分析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个时候往往需要对整个业务流程进行梳理。这也是《精益数据分析》中提到的,了解当前的创业阶段+商业模式。

例如:现有的销售过程管理是市场经理对客户进行跟进,分为咨询、参观、成交等等各个阶段,但是不透明、不标准、不统一,那么我们可以建立线上化的销售过程管理流程,通过销售过程分析来监控整个销售过程,以及各个阶段的转换率。

3.结合现有报表: 企业往往对于数据分析已经有了一套自己较为完整的体系。那么我们可以基于现有的分析架构和思路去设计,因为已经实践的经验往往比你自己意淫出来的报表更贴合业务。

例如:甲方已经有了xxx报表用来销售上报,只不过是线下人工采集,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基于现有的模板进行报表设计。

这个阶段需要输出的:报表主题

2.定义数据指标

理清了分析目的,下一步要定义数据指标,选择希望改进的KPI,通过指标来考量业务。

通常我们会基于报表主题,将报表主题拆分出几方面的数据指标,或者继续进一步拆解。通过分解数据指标制定好指标分析架构。

一个好的数据指标是简单易懂的、是一个比率、是比较性的。详见 《精益数据分析》中常用的5大分析模型

例如:销售过程分析这个主题下,我们可能关注的是销售过程中各个销售阶段的数量、以及各个阶段的转换率。

这个阶段需要输出的:各个报表主题下的分析指标

3.设计呈现形式

有了报表主题及对应的指标,我们要思考以什么形式呈现这些指标,以便用户能够快速地理解、掌握指标以及变化特征。

这里需要考虑的是:谁能看?通过什么条件看?怎么看?

1.谁能看: 这个时候需要设计好权限架构。哪个部门或哪个角色可以看到这张报表,或者可以看到哪些数据。

例如:销售过程分析,总部管理可以看到所有的数据。销售经理只能看到自己的数据。

2.通过什么条件看: 这个时候需要设计好查询条件。常用的条件有:时间、部门、人员、渠道…

例如:时间维度,有些报表是每日实时查看的,有些可能月报表,有些可能是季度报表、年报表。

3.怎么看: 这个时候需要设计好呈现形式。是数据表格还是柱状图、折线图、饼图、漏斗图…

例如:时间维度,有些报表是每日实时查看的,有些可能月报表,有些可能是季度报表、年报表。

这个阶段需要输出的:各个报表原型

4.上线运营监控

设计完成呈现样式之后,就要进行开发测试,最终上线运营监控。

通过监控可以发现报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不符合原先预期的内容,及时改进优化,最终建立起持续的数据分析和运营体系。

1.报表数据: 通过报表分析,可以发现现有数据的质量问题。

如通过客户分析,发现很多客户来源是空的,由此进行数据处理和优化。

2.报表逻辑: 通过报表分析,可能会发现原先设定的分析指标由于没有详细到每一个公式,得出的结果并无参考意义,需要进行重新设计。

如准客户率,一开始准客户率=准客户÷重点客户数,这两个没有必然的关系得出结果是10000%,最后改成了准客户数÷线索数。

3.报表样式: 用户往往是使用报表之后,对报表产生更多的想法,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根据用户使用习惯不断完善我们的报表。

如报表的查询条件,数据指标的间距,表头的冻结等等。

这个阶段需要输出的:持续运营体系。

1.明确分析目的, 不要想着“用户想要看什么”,而是要去想“用户想要解决什么问题”。

不管是基于项目目标还是业务流程还是现有报表,最终都是为了帮助用户解决问题。从问题根源出发,挖掘用户的需求,做好需求调研,做用户真正想要的报表,最终指导决策和运营。

2.定义数据指标, 确保各个数据指标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可行性。

即确保能收集/拉去到这些数据,比如销售预测分析,假如预测数据全都是靠一线销售经理按照主观想法去填的,统计出来的预测数据也是仅供参考的。甚至有些数据根本无法拉取。

3.设计呈现形式, 不同的用户对报表的呈现形式要求是不同的。

-高层领导:要求的是简洁明了,直接看到大盘/结果,不需要特别炫酷的页面和结果。

-中层管理:要求的是分析透彻,因为中层不仅要向领导汇报,又要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安排下属工作。

-一线业务:要求的是全面实用。只需要展示一线业务想要看到的内容,比如每日绩效。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精力,解决问题并提高工作效率。

4.上线运营监控, 报表上线后,需要可以通过埋点/问题日志查看报表使用情况。

例如哪些用户用了,哪些用户没用,用了的用户发现报表有哪些问题,产生了多少业务价值,最终建立起持续的数据分析和运营体系。

最新回答
朴实的星月
醉熏的帅哥
2025-08-28 07:38:31

DB2数据库的性能与稳定性直接跟数据库对象的多少、大小有关。如果对象很少,不复杂,那么就算不怎么规划,也能够达到比较高的性能。如果对象数据比较多、比较大的话,那么就需要在数据库设计之前好好的规划,否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数据库的性能与稳定性。

一、选择合适的语言与数据库字符集。

在企业中部署数据库的时候,首先需要在操作系统上安装数据库。而在安装数据库的时候,需要选择安装的语言环境。即是以中文状态下安装数据库还是以英文状态安装数据库。如在启动安装程序的时,可以利用/i language选项来指定安装过程中所采用的语言。到目前为止,DB2数据库已经支持很多种语言。那么数据库在安装过程中,该采用什么语言呢?笔者建议,只要数据库管理员有一点英语基础,最好能够采用英文语言环境来进行安装。虽然说现在DB2数据库的中文语言环境已经设计的比较完善,但是笔者仍然担心其有一些不知名的漏洞。为此笔者在安装DB2数据库的时候,基本上都采用的是英文语言环境来进行安装。即将语言设置为“EN”,表示英文。提高DB2数据备份与恢复的效率。

另外如果DB2 数据库中要保存英文以外的数据,或者说用户会使用不同的字符集访问数据库时,还需要在数据库安装过程中选择特定的数据库字符集。DB2数据库中的所有字符数据,包括数据字典中的数据,都是存储在数据库字符集中的。如果用户使用不同的字符集访问数据库时,数据库管理员就需要选择包含所有这些用户的字符集的超集。只有如此,才能够确保系统能够很方便的使用替代字符完成字符的转换,从而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如果用户选择的字符集不对,有可能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如一次用户在安装数据库过程中,没有选择合适的字符集。虽然在使用的过程中,其存储中文字符没有问题。但是当对数据库采取还原操作时,却发现还原后的数据库中有些原来是中文字符的地方,尽然出现了乱码。这主要就是没有选择合适的字符集惹的祸。有时候如果字符集选择不当的话,从外部数据源(如Excel表格)导入数据的时候,中文数据也会无法顺利导入。所以,数据库管理员在安装数据库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企业,来选择合适的字符集。

二、评估数据库对象的大小、数量。

DB2数据库的性能与稳定性直接跟数据库对象的多少、大小有关。如果对象很少,不复杂,那么就算不怎么规划,也能够达到比较高的性能。如果对象数据比较多、比较大的话,那么就需要在数据库设计之前好好的规划,否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数据库的性能与稳定性。其实DB2 数据库就好像一个仓库,数据库中的对象(如索引、数据表、表空间)等等就好像仓库中的货物。如果货物比较少,那么随便放放,仓库都显得很空旷。货物寻找起来也会很方便。但是如果货物数量比较多、比较大,就必须要对其存储空间进行合理规划。只有如此才能够让仓库的空间利用率达到最佳状态。并且货物的存放有序,在查找起来也特别的方便。笔者这里就以仓库管理为例,说话该如何做好数据库对象大小、数量等方便的评估,以及他们对于数据库性能与稳定性的影响。

1、根据对象大小来规划存储空间。在仓库货物的摆放上,要根据货物的大小来规划存储空间。或者说要首先防止大的货物。只有如此空间的利用率才会最高。其实在规划DB2对象的时候,也是如此。如某些表可能会包含的记录比较多,属于大表。此时数据库管理员就需要考虑,是否将其放置在一个独立的表空间或者硬盘空间上,以提高数据操作的性能。大表所对应的索引往往也是比较大的。为此在硬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索引表与数据表分别存放在不同的硬盘上,可以提高数据库的性能。而对于一些比较小的对象(如数据表),可以将它们存放在一个表空间中。其实这个表空间就好像仓库中的一个个纸盒子。将小的对象放入到这个“纸盒子”中,不但不占空间,而且也容易管理。

2、根据对象的使用频率来规划存放空间。在仓库中摆放物品的时候,往往会把近期就要用到的货物或者频繁需要用到的东西放在仓库门口或者容易拿到的地方。如此在拿这些货物时就会比较便捷,也不会对其他货物产生影响。对于DB2数据库中的对象来说,也是这么一回事。可以将那些访问量比较大的对象,如索引、数据表,存放在性能比较好的硬盘上或者单独的硬盘中。此时访问这些数据,就不会与其它对象产生I/O冲突,操作起来速度就会比较快。而将不怎么用到的对象,存放在一起。由于他们不怎么被用到,所以即使存放在性能比较低的硬盘上,其对数据库性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非常有限的。 在DB2数据库里面如何更新执行计划

3、根据类别来存放数据库对象。在仓库中存放货物的时候,还会对其进行分类。然后根据类别来进行存放。这有利于货物的管理与检索。其实在数据库对象存储空间设计时,也需要考虑这个因素。如现在应用软件在设计的时候,很多都是根据模块来设计。那么在数据库对象设计时,也需要根据这个模块来设计存储的空间。如将同一个模块的数据库对象存放在同一个表空间内。不过这可能会跟上面的两个建立相违背。此时最好是在对象的命名上做文章。如可以根据模块的不同,分别给数据库对象取一个相同的前缀或者后缀。如即使同一块模块要用到多个表空间,此时就可以给表空间一个相同的前缀。如此在管理数据库对象的时候,根据表空间的前缀就可以判断其所属的模块了。如果再加上一个后缀来表示其数据库对象的分类,那么就更合理了。为此在管理数据库对象的时候,要执行分类管理。不仅要从技术上对其进行分类,如分为索引、数据表、关键字等等。还需要从功能上进行分类,如按应用程序的模块来进行分类等等。

三、设计好数据库备份与还原的方案。

在数据库交付生产使用之后,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测试。但是在测试过程中往往又会产生很多的垃圾数据。可是交给企业应用的,肯定是一个干净的数据库系统。为此在数据库设计的时候,就需要想好如果减少测试过程中的垃圾数据。或者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在交互时自动清除垃圾数据的机制。

一般来说,想要一个数据库备份与还原的方案,减少数据库测试所产生的垃圾数据。如现在在给企业部署数据库的时候,往往是先安装一个干净的数据库系统。当然字符集这些需要预先设置好。然后再利用数据库还原功能将预先定义好的数据库模型还原出来。

另外有些时候需要两个方案互为补充。如在数据库初始化的过程中,采用数据库还原的方式来创建数据库对象。但是在应用软件升级的时候,由于此时已经有了用户的数据,为此不能够在使用数据库还原的方法。而是通过应用程序来执行某些SQL代码,来调整或者增加部分数据库对象。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需要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在给企业创建数据库对象时要最大限度的减少测试。而要做到这一点,就是需要先在测试服务器上创建对象并测试对象可用。然后直接将相关的SQL代码在投入使用的数据库服务器上执行。

哭泣的身影
老实的可乐
2025-08-28 07:38:31
一块小石头密度的数据表格方法如下

需要一个标记,一个点标记的设置,不能统一设置。选中曲线,然后再左击这个点,这时就只选中一个点了,再右击这个点,“设置数据点格式”,“数据标记选项”设置为“无”,“数据标记填充”设置为“无填充”。

迅速的热狗
诚心的柠檬
2025-08-28 07:38:31
定义好报表属性后,就开始进入报表结构的设计环节。

报表结构设计对应报表定义窗口的不同页签,其中,表样、类型、标识及编号必须定义。

一、行列固定报表的设计

(一)表样设计

1、确定报表的行数和列数

2、定义报表文字

3、设计表格式样

1、合并选中的单元格

2、将合并后的单元格还原

3、单元格录入的文字方向为横向

4、单元格录入文字方向为纵向

5、左对齐

6、居中对齐

7、右对齐

8、分散对齐

9、向上对齐

10、居中对齐

11、向下对齐

12、上下分散对齐

13、折行显示

14、缩小显示

15、粗体

16、斜体

17、表头突出显示

18、锁定表头,不许修改

19、不显示文字,横线显示

20、周边为实线

21、周边为单线

22、周边为双线

鼠标右键,进入单元格 定义界面 对单元格格式进行设计。

(二)单元格类型定义

1、必须对表格中所有单元格类型进行定义。

2、 鼠标右键,弹出单元格属性定义界面,对单元格进行更加详细的定义。(例如某个单元格是否需要设置为枚举字典输入)

(三)编号及标识页,系统自动给出

(四)名称页——手动提取各单元格对应的指标名称

二、浮动表

(一)报表定义

1、表样设计。浮动表的表样设计同固定报,区别在于浮动表只有横表头或者纵表头,报表中的一行设置为浮动行。数据单元格的属性定义也同固定表。

2、类型设计。

(1)对于每个单元格设置数据类型,包括:字符型和字符长度、数值型和小数点位数

(2)单元格属性设置:包括,是否设置为浮动编码?浮动编码是否可重复录入?该单元格是否为枚举字典录入?枚举字典显示的形式是什么?

3、提取单元格名称。

(二)浮动区域的特性

1、设置浮动区域

2、构成浮动行编码

无编码浮动行为普通记录表,对浮动行数据处理能力要求较低,而编码浮动行,对每个记录都有标记,可以对浮动行数据进行自动合计、分级汇总等处理。

使用体会: 如果一张表需要设计成浮动行表时,最好能设计一个字段作为浮动行编码,这样在跨表取数、表记录的运算等方面能够体现出软件非常人性化的处理能力。把一个字段设计为浮动行编码时,需要即将该字段编码进行明确。(具体使用方法见下面的 “设置浮动编码汇总方式” )

3、设置浮动区域属性

(1)设置自动排列“序号”

(2)设置浮动行保留行数

(3) 设置浮动编码计算方式

A、设置分类合计计算方式

编码字段:形成自动合计的编码字段,可以是浮动码的全部也可以是其中一部分

合计级次:按照编码分级合计的级次,录入格式:“第一级位数,第二级位数......”最后一级不能超出编码字段总长度,如“2,4”,表示编码前两位构成一级合计,编码前四位构成二级合计数

B、设置汇总计算方式

编码字段:输入汇总依据的编码字段名称

编码宽度:汇总时,设置汇总编码宽度

C、打印选项

设置浮动表打印时,自动在一页尾部增加合计行。

俊秀的世界
大方的鞋子
2025-08-28 07:38:31

设计一个标准规范的Excel表格方法。

如下参考::

1.首先,在桌面上打开Excel。如下图所示。

2.其次,在新表中选择新表的区域。如下图所示。

3.右击下拉菜单,选择格式单元格,如下图所示。

4.单击后,单击边框中的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5.单击并选择边框和内部单击,如下图所示。

6.选择直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如下图所示。

7.最后,一个标准规范的Excel表格就可以完成了。如下图所示。

从容的夏天
怡然的毛衣
2025-08-28 07:38:31
以数据库为例,设计表需要定义表名,字段名,字段类型,默认值,设定主键。

电子表格可以输入输出、显示数据,也利用公式计算一些简单的加减法。可以帮助用户制作各种复杂的表格文档,进行繁琐的数据计算,并能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各种复杂统计运算后显示为可视性极佳的表格,同时它还能形象地将大量枯燥无味的数据变为多种漂亮的彩色商业图表显示出来,极大地增强了数据的可视性。另外,电子表格还能将各种统计报告和统计图打印出来。EXCEL是微软OFFICE软件中的电子表格组件,其做出的表格是电子表格中的一种,除此以外还有国产的CCED、金山WPS中的电子表格等。电子表格(Spreadsheet),又称电子数据表,是一类模拟纸上计算表格的计算机程序。它会显示由一系列行与列构成的网格。单元格内可以存放数值、计算式、或文本。电子表格通常用于财务信息,因为它能够频繁的重新计算整个表格。

更多关于设计表要定义哪些内容,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9f199e1615838220.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舒心的仙人掌
听话的菠萝
2025-08-28 07:38:31

方法

1,打开Excel,框选将要生成图表的数据。

2,在工具栏中选择“插入”——“图表”。

3,这时,选择图表类型,如三维簇状柱形图,并点击“下一步”。

4,这时将叫你选择图表源数据,由于我们第一步已经选择了,这时直接点击“下一步”。

5,这时输入图表标题和各轴所代表的数据含义(默认为没有)。

6,也可以给图表加上网络线(默认为没有)。

7,也可以选择图例所在的位置(默认为靠右),这些都设置完后,点击“下一步”。

8,这时再选择插入的位置,默认为当前的页。

9,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图表的大小。

10,然后将图表拖动到Excel中合适的位置。

11,最后保存Ex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