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设计者是谁?
曾联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设计者是来自浙江瑞安的曾联松。
1949年7月中旬,曾联松在报纸上看到新中国国旗图案征稿启事。虽然不是美术设计专业出身,但在同窗鼓励下,曾联松以当时广为传唱的流行乐《东方红》为灵感,耗时一个多月完成了设计。
曾联松的设计经过多次讨论和少量修改,满足了各个阶级,各文化,各民族人群对于国旗的需求和想象,因此得到了普遍的欢迎。
人物经历:
曾联松从小聪明好学,在瑞安初中就读时,受到美术老师、画家金作镐的熏陶,对书画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中央大学读书时,曾联松经常去听宗白华教授的美学理论课,这些都为他后来设计五星红星图案,奠定了基础。
那是1949年7月,金色的晨曦洒满上海虹口施高塔路(现山阴路),刚刚上街的报纸上,一则征稿启事吸引了年轻的曾联松: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小组公开征集新中国国旗设计方案。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曾联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设计者是曾联松。
1949年全国政协向全国公开征集国旗国徽的图案。曾联松从报上获知后,设计了“五星布成椭圆形,大星导引于前,小星环绕于后,恰似众星拱北斗”的五星红旗。
1949年7月发出了征集国旗图案的通告,曾联松设计并提交了他的国旗样稿。在2992幅应征国旗图案中,曾联松的设计被选入38幅候选草图。经过多次讨论和少量修改,他的设计被选为了新政权的国旗。
下列场所或者机构所在地,应当每日升挂国旗:
(一)北京天安门广场、新华门。
(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三)外交部,
(四)出境入境的机场、港口、火车站和其他边境口岸,边防海防哨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设计者是:曾联松。
1949年7月,32岁的曾联松在上海设计“五星红旗”的国旗图案,在征集到的三千余幅国旗设计图案中,他所设计的图案最初未受重视,经过几轮评选后,“五星红旗”图案才最终获得肯定。
1949年9月27日,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正式通过了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1950年9月27日,设计者曾联松被正式告知自己是国旗设计者,1950年11月1日,曾联松收到一封标有“1137号文件”的公函,作为曾联松是国旗设计者的书面证明 。
曾联松介绍
曾联松(1917年12月17日-1999年10月19日),浙江瑞安人,少年青年时代就读于原瑞安县小学(现瑞安市实验小学)、瑞安中学。1936年考入南京大学前身中央大学的经济系,193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五届上海市政协委员、六届上海市政协常委。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百度百科-曾联松
新中国国旗的设计者是曾联松。
1949年7月,32岁的曾联松在上海设计了国旗图案——五星红旗。
五颗金星的结合图形,大小呼应,疏密相间,形成了一个椭圆形,这恰恰和我国疆土的几何图形类似,既表现了中国地理特征,也显得平稳和谐,明朗而有气势。
象征:
如今,五星红旗已成为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祖国各族儿女,都像保护自己的眼珠一样,爱护无数先烈和仁人志士用鲜血染成的红旗;用对祖国的贡献,为五星红旗增光添彩。中国人民以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爱国行为,赋予五星红旗以新的生命力和不朽的内容。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和政协主席团通过的制旗办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为五星红旗,长方形,红色象征革命,其长与高为三与二之比,旗面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大团结,星用黄色象征红色大地上呈现光明。
一星较大,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3/10,居左;四星较小,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1/10,环拱于大星之右侧,
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表达亿万人民心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如似众星拱北辰。旗杆套为白色,以与旗面的红色相区别。
新中国国旗的设计者是曾联松。
1949年7月,32岁的曾联松在上海设计了国旗图案——五星红旗。
五颗金星的结合图形,大小呼应,疏密相间,形成了一个椭圆形,这恰恰和我国疆土的几何图形类似,既表现了中国地理特征,也显得平稳和谐,明朗而有气势。
人物经历:
曾联松从小聪明好学,在瑞安初中就读时,受到美术老师、画家金作镐的熏陶,对书画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中央大学读书时,曾联松经常去听宗白华教授的美学理论课,这些都为他后来设计五星红星图案,奠定了基础。
那是1949年7月,金色的晨曦洒满上海虹口施高塔路(现山阴路),刚刚上街的报纸上,一则征稿启事吸引了年轻的曾联松: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小组公开征集新中国国旗设计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设计者是曾联松,浙江瑞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图案设计者。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党反动政权覆灭。在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确定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旗的设计者是曾联松。
国旗设计
7月的上海,正值酷暑季节。曾联松为设计国旗图案夜以继日,挥汗如雨,伏案描摹,似痴如迷。
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曾联松仰望群星闪烁的太空,陷入了沉思。突然,他从人们常说的“盼星星,盼月亮”中得到启发:中国共产党——难道不正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么!
于是,他决定以五角星象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他设想:以一颗大星导引于前,几颗小星环绕于后,象众星拱北斗,大五角星象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小星象征广大人民。
人民紧紧地环绕在党的周围,团结战斗,从胜利走向胜利。他还把五角星设计为黄色,这不仅与象征革命的红色相协调,象红霞一片,金光灿灿,色简而庄严,且也表达了中华儿女黄色人种的民族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根国旗杆是1949年开国大典毛主席升旗时用的那根旗杆,22米高。改建后的国旗杆高32.6米,基座共分为三层。1991年5月1日我国重新修建了国旗旗杆,高度达32.6米。这一高度代表的含义是:这一高度正好与周围建筑物的高度匹配,视觉正好合适。当时国旗周围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和毛主席纪念堂修建起来了,为了与之相衬,将旗杆改建成了32.6米。
内层:四周是高80厘米的汉白玉栏杆,东西两边各有2米宽的出入通道;
第二层:是环绕基座的2米多宽的赭色花岗岩带,象征“人民江山万代红”;
第三层:是5米宽的绿化带,四季常青,象征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国旗基座四周是用56个黄色铜墩连成的护栏,象征56个民族手拉手心连心,团结在国旗下;
而国旗飘扬的高度就是28.3米,这个也是严格规定的,不能高,更不能低。这是因为我们党是在1921年7月成立的,而新中国正式成立的时间是1949年的10月,也正是这两者相差的时间刚好为28年三个月。
曾联松,中国国旗设计者是曾联松。1949年全国政协向全国公开征集国旗国徽的图案。曾联松从报上获知后,设计了“五星布成椭圆形,大星导引于前,小星环绕于后,恰似众星拱北斗”的五星红旗。
国旗哪年设计的
国旗是在1949年设计的,设计者是曾联松,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确定国旗是五星红旗,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中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国旗旗面为红色,象征着革命,星是黄色的,表示中华民族为黄色人种,五颗五角星互相联缀、疏密相间,象征着中国人民大团结,每颗小星各有一个尖角正对大星中心点,表示人民对党的向心之意。
升旗仪式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隆重的仪式,在场人会员要行注目礼,仰视国旗冉冉升起,这个时候每一个人心中都充满了自豪感和使命感,升旗仪式进行过程中,所有的人都应当在原地肃立不动。
国旗象征着一个国家的尊严,一个人对国旗的尊重,不但要体现在内心深处,还应体现在仪态仪容上,升旗时应用统一的仪态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和崇敬。而且统一、规范的升旗礼仪,更容易强化对祖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所以升旗时仪态是:身体直立,挺胸昂首,双手下垂靠拢身体两侧,保持立正姿势,眼睛始终随国旗移动并跟唱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