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后墙处,能种植蔬菜吗?
蔬菜大棚建设在基本农田上并没有改变土地的使用性质和用途,蔬菜大棚也是在进行农业生产,尤其是能在冬季给人们提供新鲜的蔬菜供应,对于温室大棚来说是功不可没的。如果基本农田里面不能种植农作物,将无法满足我国人民的生活需求,将会导致我国粮食作。为避免出现上面情况,我国将土地划分为耕地和永久性基本农田,其中永久性基本农田只能用于农作物生产。
温室大棚一般采用镀锌管厚1.2 直径22进行搭建。棚顶高一般在2.5米左右。肩高一般在1.2米,棚宽一般6米。使用寿命至少十年,造价约为每平方50左右。如果你种植的蔬菜需要挑高的大棚,那造价还更高。棚内还需要安装保温设备,滴灌,喷灌系统,照明,通风系统。
像寿光是全国的蔬菜批发地,具有得天独厚的位置及蔬菜批发价格优势,这是其他农村无法比的。当然其它农村也有大棚基地,只是没有寿光优势而已。蔬菜大棚基本建设情况是后墙为砖墙加保温层,骨架为几字钢,覆盖材料为14丝PO防滴露膜,保温被为防水、防潮保温被,电动卷被、电动卷膜器、室内水暖采暖设施、防虫网等基本温室材料。温室基础为水泥圈梁,设计使用年限为10年。
天气转冷时可以种植一些比较耐寒的作物,。如蒜苗,采用阳光棚种植,成本低,效益高。春节过后,天气回暖可以刨了蒜苗种植西葫芦。可以.但是温室大棚要严格控制好温度与一个阳光的照射度。还要与它一个自然生长期相差不要太多的。温室的应该可以的吧这样种出来的最健康能与不能要看蔬菜生长期!
外脚手架和外架防护棚的搭设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种类繁多,常常让工程管理人员头疼不已,其中外脚手架和外架防护棚的搭设就是其中之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习吧!
1外架综合管理规定
1、建筑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外架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编制。附着脚手架等专业工程实行分包的,其专项方案可由总承包单位组织专业承包单位编制
2、架体高度超过20m(含20m)的悬挑外架及爬架、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自制卸料平台、移动操作平台、新型及异型脚手架工程由编制单位组织专家论证,论证完毕后,由方案编制人按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后报编制单位技术管理部门审核,编制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报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审核签字
3、搭设高度不足50m的双排落地式外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初审,编制单位技术管理部门审核,编制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报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
4、由专业分包单位完成编审的外架施工方案必须交总包单位审查,审查的内容包括专业分包单位资质、编审人员的资格、是否经过专家论证,是否按论证要求进行修改,编审人员签字是否真实、单位用章是否合规等。审查程序为项目经理部初审、总包单位技术管理部门审核、总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
5、外架施工方案经总包单位审批后,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批,然后按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备案
6.用于架子搭设的材料、构配件,如架管、扣件、安全网、脚手板、钢丝绳、型钢、用做吊环或锚环的圆钢、电动葫芦等必须按国家相关标准、规范要求送检,检验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7.外架搭设前,外架施工方案编制人必须向外架施工员进行方案交底,施工员必须向作业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底时,项目专职安全员全程参与监督,交底完毕、交底双方和监交人均必须在交底单上签字,交底单由交底双方和监交人保存
8.外架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作业人员按经审批的外架施工方案搭设,外架搭设完毕后,由项目生产经理组织方案编制人、外架施工员、专职安全员、外架作业班组长对外架进行验收,并保存相关验收记录。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9.外架投入使用前,外架方案编制人向管理外架的施工员、外架使用班组进行外架使用安全交底,并形成交底记录
10.外架使用过程中,管理外架的施工员对外架的使用情况进行日常巡查,禁止随意改动外架、拆除附属设施等不安全的行为。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11.外架拆除前,由外架方案编制人向负责外架拆除的施工员、作业班组进行外架拆除安全技术交底。外架拆除时,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作业人员按方案要求进行。
2落地式脚手架
一、架体形象
1、立杆、水平杆、栏杆、横向斜撑为黄色,剪刀撑为黑黄色相间(每段长度为400mm)
2、小横杆 每个主节点处设小横杆一道,小横杆外伸长度不小于100mm,不大于150mm,小横杆距主节点距离为120mm(不得大于 150mm)
3、安全立网
安全网强度符合规范要求,且张挂平整,并保持整洁无破损
4、安全警示带
1)、沿外架四周,每隔3层或10m设置20cm高安全警示带(兼挡脚板),第一道设于第2层水平封闭层处
2)、警示带安装于外架外立杆的内侧,采用18mm厚木胶合板。警示带外立面采用油漆刷成黑黄相间的色条,色条宽150mm
5、横向斜撑
1)、一字型、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横向斜撑,中间每隔6跨设置一道
2)、高度在24m以下的封闭型双排脚手架可不设横向斜撑,高度在24m以上,除拐角应设置外,中间每隔6跨设置一道。
二、架体基础
1、位于土层上的架体基础采用垫木枋或垫10#槽钢,垫层厚度≮100mm
2、位于结构楼板上的架体基础垫150×150的木胶合板(厚18mm)或者钢板(厚5mm)上焊接高100mm直径为55钢管。
外脚手架
三、架体搭设要求
1、立杆
1)、立杆纵向间距1.5m,横向间距0.8~1.0m,步距1.76m
2)、立杆各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对接,对接立柱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相邻两个立柱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
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立柱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6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即600mm。
2、水平杆
1)、每一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立杆上,该杆的轴线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2)、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的内侧并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纵向水平杆设于横向水平杆之上
3、脚手板
1)、脚手板采用竹跳板铺设,每2步一铺设
2)、脚手板应铺设严密、牢固、平稳,脚手板两端用10~14#铅丝固定牢靠。
4、连墙件
连墙件必须采用刚性构件,架体与建筑结构的连接采用刚性连接。连墙件设置按下表要求设置。
5、剪刀撑
高度≥24米的双排落地式外架、挑架和爬架均必须沿长度方向和高度方向连续设置剪刀撑,高度<24米的双排落地
式外架两端分别自下至上设置剪刀撑一道,中间剪刀撑间距不大于15米,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少于4跨6米,水平成角为45度至60度,搭接长度不小于1米,三个旋转扣均布固定。
6、外架平网
外架必须在作业层的下一层设置安全平网,安全平网要挂至建筑结构边。
7、外架水平封闭层设置
外架每隔3层,且不大于10m设置一道水平封闭层。悬挑外架的第一道水平封闭层设于悬挑梁上爬架的第一道水平封闭层设于底座上。落地式脚手架的的第一道水平封闭层设于建筑物第一层顶板标高位置处。
8、架体人行斜道
1)、人行斜道每跑宽度不得小于1m
2)、当搭设运料斜道时,每跑宽度不得小于1.5m,坡度以1:6为宜。
3)、斜道两侧及平分处应设置护拦和挡脚板,人行通道板上钉防滑条,防滑条断面尺寸20×30mm,宜采用木质材料,间距不大于300mm。
4)、人行斜道应在脚手架外立杆设置,每6m高度设置连墙杆两根(即6×7.5m范围内设置连墙杆2根)
5)、斜道外立面设置连续剪刀撑。
外架防护棚
9、外架防护棚
脚手架外临街、通道、交叉作业等位置需要搭设外架防护棚,防护棚搭设符合坠落半径的要求。
物体坠落半径规定
根据最新规范GB/T3068-2008要求
一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h)2-5m,坠落半径(r)为3m。
二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h)5-15m,坠落半径(r)为4m。
三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h)15-30m,坠落半径(r)为5m。
四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h)30m以上,坠落半径(r)为6m。
安全通道防护棚搭设长度与物体坠落半径成正比,在物体坠落半径内,通道防护棚必须覆盖物体坠落半径范围。
3悬挑外架
1、架体形象
悬挑外架的警示带设于悬挑型钢的顶部,每悬挑一次设置一道悬挑工字钢刷黑黄相间油漆,尺寸同警示带。其余同落地式脚手架。
2、架体悬挑层搭设
1)、一次悬挑脚手架高度不宜超过20m。
2)、型钢悬挑梁宜采用双轴对称截面的型钢。悬挑钢梁型号及锚固件应按设计确定,钢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60mm。悬挑梁尾端应在两处及以上固定于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上。锚固型钢悬挑梁的U型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直径不宜小于16㎜用于锚固的U型钢筋拉环或螺栓应采用冷弯成型。U型钢筋拉环、锚固螺栓与型钢间隙应用钢楔或硬木楔楔紧。每个型钢悬挑梁外端宜设置钢丝绳或钢拉杆与上一层建筑结构斜拉结。
钢丝绳、钢拉杆不参与悬挑钢梁受力计算钢丝绳与建筑结构拉结的吊环应使用HPB235 级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20㎜。悬挑钢梁悬挑长度应按设计确定,固定段长度不应小于悬挑段长度的1.25 倍。
型钢悬挑梁固定端应采用2个(对)及以上U 型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与建筑结构梁板固定,U 型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应预埋至混凝土梁、板底层钢筋位置,并应与混凝土梁、板底层钢筋焊接或绑扎牢固。预埋件锚固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钢筋锚固的规定。当型钢悬挑梁与建筑结构采用螺栓钢压板连接固定时,钢压板尺寸不应小于100mm×10mm(宽×厚)当采用螺栓角钢压板连接时,角钢的规格不应小于63mm×63mm×6mm。
型钢悬挑梁悬挑端应设置能使脚手架立杆与钢梁可靠固定的定位点,定位点离悬挑梁端部不应小于100mm。锚固位置设置在楼板上时,楼板的厚度不宜小于120mm。如果楼板的厚度小于120mm 应采取加固措施。
3)、杆件搭设及防护同前述落地式外架。
装饰阶段外架防护及悬挑外架结构
悬挑外架结构
悬挑外架工字钢布置及卸荷钢丝绳
卸荷钢丝绳
外架悬挑层防护
外架悬挑层封闭构造图
外架悬挑层封闭
主体施工阶段外架水平防护:
①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的外脚手架每层均满铺脚手板,脚手板铺至楼面边缘,把外架与建筑物之间的空隙封闭
②施工层、拆模层、第二层楼面应满铺脚手板,脚手板铺至楼面边缘。从二楼面起,每隔12m设置一道硬质材料的隔断防护,并在两层硬质防护中间部位张挂安全平网。非作业层楼面临边设防护栏
③脚手板铺设时严禁出现探头板。脚手板端头应用φ1.2mm锌铁丝固定在小横杆上。
装修施工阶段外架水平防护:
①作业层应满铺脚手板,脚手板铺至楼面边缘
②从二楼面起,竖向每隔12m设置一道硬质材料的隔断防护,并在两层硬质防护中间部位张挂安全平网。非作业层楼
面临边设防护栏
③脚手板铺设时严禁出现探头板。脚手板端头应用φ1.2mm镀锌铁丝固定在小横杆上。
[ 外脚手架和外架防护棚的搭设 ]相关文章:
1. 外窗渗漏施工原因解析
2. 施工员工作内容和岗位职责
经济上,2008年,梅江区积极实施绿色崛起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五个梅江”建设,实现了“经济发展好中求快,民生状况持续改善,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生态环境日益优化,民主法治不断加强”的年度目标。全区生产总值完成20.78亿元,比增1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2亿元,比增15.9%;本级税收完成1.47亿元,比增15.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75亿元,比增22.8%,增幅居全市第三;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5.42亿元,比增9.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9.37亿元,比增12.5%;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7.4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06元,分别比增7.3%和16.3%。【工业】 抓住省、市高度重视产业转移的机遇,积极承接环保型、高科技型、带动性强的新型工业项目落户梅江区,初步形成机电、电路板、食品加工等新型工业产业集群。加快推进项目建设,高迪数码相机注塑车间建成投产,春庭石化燃料油项目开始试产,梅新冶金公司项目进入设备调试阶段。鼓励企业培育品牌,“超宇牌”电动葫芦获省著名商标称号,填补了梅江区的空白。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5.5亿元,比增9.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9.5亿元,比增12.5%。【农业】 依托城郊优势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使城郊农业和农村经济不断取得持续稳定发展。一是农村经济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7.82万亿元,同比上年增长5.36%。其中第一产业收入3.79亿元,第二产业收入3.44亿元,第三产业收入10.6亿元,同比上年分别增长3.68%、2.1%和7.1%,一、二、三产业收入比重为21.27:19.27:59.46。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906元,同比上年增长16.3%。二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稳步发展。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7561亩,总产15234吨,同比上年分别减5.42%和9.174%。其中全年水稻播种面积28227亩,总产13016吨,同比上年面积增长1.71%,总产减4.6%;蔬菜全年种植面积45769亩,总产82950吨,同比上年面积增长0.93%,总产减3.5%;水果全年种植面积15756亩,总产14315吨,同比上年分别减13.17%和17% ;花卉全年种植面积1520亩,同比上年增1.33%;生猪全年饲养量达20.41万多头,增长9.1%,出栏量14.66万头,增长6.55%;三鸟全年饲养量331.5万只,出栏量279.39万只;全区水产养殖面积8236亩,比上年减少1296亩,平均亩产量703.3公斤;水产品总产量为5849吨,总产值4639万元,负增长5.17%。三是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全年培育发展新增5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四是农业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全年共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134万元,整修农田排灌圳道2400多米,改造低产田1500多亩,扶持农户新建清洁能源户用沼气240多户。五是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不断增加。引进民营企业家在城北镇杨文村兴建一个千亩绿色有机蔬菜基地,已投产300多亩,产各类优质无公害鲜菜21万多公斤,产值达309万元,实现了当年投资当年见效目标。六是惠农强农政策不断落实。全年共筹集各项扶持发展资金400多万元,落实农民种粮直补、综补资金和农民购置农机补贴等资金180多万元。七是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向设施化生产发展。引进台湾老板在长沙镇创办设施化农业园,园内建起温室塑料大棚27亩,种上各类优质水果、药材和蔬菜。八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水平提高。新建质量安全检测点3个,有8种农产品获QS认证,绿园金柚、万事好脐橙荣获全省评比金质奖、银质奖,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在全市率先通过农业部批准。【第三产业】 梅江区充分利用和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地理优势,用好“世界客都”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品牌,在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中,重点发展商贸物流、房地产、餐饮服务及新兴各类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单位数(包括个体工商户)有14737个,占全区企业总数的95%,从业人数68626人,占89%;营业总收入22.2亿元,占59.2%;上交税金0.57亿元,占53%;利润总额0.72亿元,占5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31.1亿元,比增24.7%。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7亿元,比增20.6%;全年招商引资项目中投资第三产业项目有88个,占引进项目的65.7%,第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梅江区经济发展的主流。【招商引资】 2008年,全区新引进企业(项目)134个(其中,第一产业8个,第二产业38个,第三产业88个),注册资金2.58亿元,已投入资金16.56亿元。其中在建企业(项目)56个,已投入资金10.03亿元;已投产企业(项目)78个,已投入资金6.54亿元。新引进的企业(项目)中,计划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55个,已投入资金13.2亿元。【交通】 交通部门做好农村公路建设、地方公路管养、运政管理和交通规费征收等工作。投资942万元,完成30.5公里自然村连接线、经济线道路水泥硬底化建设;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管养的农村公路里程达220.83公里,其中县道45.59公里,乡道175.24公里,经梅州市交通主管部门的考核,县道好路率达91%,平均好路率达90%,乡道平均好路率达80%;投入资金121.3万元,安装村牌2块、标志牌20块,埋设里程碑39块、百米桩306根,清理边沟20多公里,新建硬件水沟13公里,绿化公里6.6公里,培护路肩29.1公里,危险路段设置钢护栏2公里,确保了全区地方公路晴雨通车里程率达到100%;客运量完成151万人,货运量完成335.5万吨;加大对梅州城区客货运市场管理力度,全年查扣非法营运车辆142辆,无牌无证营运客车19辆,纠正和处罚扰乱运输市场秩序和违章经营的中巴车7辆,查处无证经营和未交纳交通规费车辆247辆,补追收规费5.6万元;“规费”征收有新突破,其中摩托车养路费征收426.34万元,超额完成市下达征收380万元的全年计划任务,“运管费”征收全年完成197.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1万元,代收工商费8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万元。【财税】 2008年,区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75亿元,为年度预算1.57亿元的111.7%,比上年增收3255万元,增长22.8%;区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4.52亿元,为年度预算4.53亿元的99.94%,比上年增支9945万元,增长28.2%。一般预算收入加上税收返还、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余收入和调入资金等,收入总计4.77亿元;一般预算支出加上上解支出等,支出总计47654万元。财政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80万元。国税工商税收收入1.33亿元,同比增收1200万元,增长9.92% ,剔除免抵调库后占市局下达全年任务1.31亿元的100.62%。地税税收收入14.21亿元,其中组织税收收入8.35亿元,同比增收1.06亿元,增收14.6%。全区生产总值完成20.78亿元,比增10.5%。
文教上, 全区有各级各类学校105所,其中完全中学4所、初级中学5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3所(其中民办2所)、小学42所(其中民办及其他部门办6所)、独立设置的幼儿园50所(其中教育部门办1所),在校学生62735人,在职教职工3057人。全区小学、初中毛入学率分别为106.73%、111.2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2%;高中优质学位100%、初中优质学位92%、小学优质学位80.3%。高中、初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88.29%、99.57%、99.81%。高考成绩稳中有升,梅江考区的高考本科线入围率44.54%,专科A线入围率59%;区属高中2190人参加高考,上本科线595人,上专科线1671人,其中有4位考生获邹锡昌高考优胜奖、16位考生进入全市高分尖子层。中考成绩突出,全区中考8科平均514.44分,优秀率16%。青少年科普系列活动深入开展,在市第23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梅江区学生获奖项目19项,占全市获奖项目(47项)的40%。信息技术教育扎实有效,组织2000多位学生参加省、市中小学电脑制作评比,25个项目获市级奖, 5个项目获省级奖,教师计算机教育软件作品24项获市级奖。完善学校基础设施设备建设,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从资源配置、硬件建设、教学质量、师资队伍等方面入手,全面启动创建教育强区工作。撤并规模过小、布点过散的中小学校7间,新建校舍面积11000㎡,扩展校园面积8500㎡,投入830多万元统一采购教学设施,建设校园网7个,计算机室10个(有电脑660台),软件制作室10个(有电脑100台),电子白板70套,电子阅览室8个(有电脑248台),音乐室14个(有钢琴14台),美术室14个,体育器材室14个,卫生器材室14个,以及一大批教学仪器等,全区学校计算机小学生机比达18.4︰1、初中生机比达10.7︰1、高中生机比达14︰1。教育教学条件不断改善,长沙镇、江南街道顺利通过省教育强镇(街)验收。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全区义务教育阶段45346名学生享受了免收书杂费和课本费的待遇,其中有15400多名区外户籍学生同样享受了免费教育政策。多渠道组织开展扶贫助学活动,募集学校师生及社会各界捐款100多万元,资助700多位中小学贫困生,确保了学生没有因贫辍学。
全年评定区级科技进步奖8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其中有四项被评为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可直接计算经济效益的有5个项目,新增产值15762万元,创税利368.4万元。向省市申报科技项目8个,得到省市科技立项的有线路板行业废水处理研究、节能减排服务体系建设、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科普试范社区和科技创新与管理能力建设等5个项目,得到上级的扶持资金38万元。梅州嘉和电器有限公司被国家评定为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企业。全年全区专利申请量43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8项、外观设计22项;授权量20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外观设计专利5项。
【文化】 文化事业持续发展,各种文化设施不断完善,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为图书馆争取到价值50万元共2万多册藏书;6月27日,省文化厅批准设立的广东流动图书馆梅江分馆挂牌开馆5月份,省新闻出版局支持的“农家书屋”试点——金山街道龙丰村“农家书屋”设备和书籍到位。梅江区文广局先后组织每月一场的《推动绿色崛起 实现科学发展 建设宜居宜业新梅江》系列群众文艺晚会、春节元宵游园、文艺晚会、电影晚会等节日文化活动10多场次;组织节目参加梅州市欢度元宵文艺晚会,在城北镇显坑村举办梅江区“元宵文艺晚会”,与教育部门共同举办梅江区中小学校文艺汇演,与区人口计生局等部门联合举办“纪念第十九个世界人口日”群众文艺晚会此外,参与梅州市总工会举办“解放思想创新路,绿色崛起立新功”——梅州市职工庆“五一”文艺晚会,承办建区二十周年纪念活动文艺演出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文艺晚会等。传承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席狮舞》,创作排练山歌小戏《月亮河》、小品《醉客临门》等3个节目参加市第三届中国客家山歌旅游节“客家民俗风情”展演和市第六届艺术节,荣获优秀导演奖、优秀编剧奖、优秀作曲奖、优秀表演奖等11项奖项和组织奖。组织上送省、市参评的作品有音乐作品2件、小品小戏5件。其中小戏《月亮河》获省二等奖、市一等奖,《旧梦重圆》获市三等奖;歌曲《家是一盏不眠的灯》和少儿歌曲《军训》获市一等奖;小品《真真假假》获市二等奖、《涨停板炒股》和《蠢人有医》获市三等奖,创作评比排名位列全市第二。同时,坚持依法加强社会文化市场管理,全年注销不合格印刷复制企业4家,吊销《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企业2家,关闭无证照经营书报刊(摊)点5家;收缴各类违法违规音像制品1181多张(套)、恐怖类书籍20本、封建迷信类58本、“口袋本”314本、非法出版物331本、黄色淫秽出版物109册、各种报纸128份,处罚6家违规经营单位,有效地净化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A、静力压入法:这种方法是根据装配时所需压入力的大小不同、采用夹钳、千斤顶、手动或机动的压力机进行,静力压入法一般用于锥形轴孔。由于静力压入法受到压力机械的限制,在过盈较大时,施加很大的力比较困难。同时,在压入过程中会切去联轴器与轴之间配合面上不平的微小的凸峰,使配合面受到损坏。因此,这种方法一般应用不多。
B、动力压入法:这种方法是指采用冲击工具或机械来完成装配过程,一般用于联轴器与轴之间的配合是过渡配合或过盈不大的场合。装配现场通常用手锤敲打的方法,方法是在轮毂的端面上垫放木块或其他软材料作缓冲件,依靠手锤的冲击力,把联轴器敲入。
洛阳锡泽机电分析这种方法对用铸铁、淬火的钢、铸造合金等脆性材料制造的联轴器有局部损伤的危险,不宜采用。这种方法同样会损伤配合表面,故经常用于低速和小型联轴器的装配。
C、温差装配法:用加热的方法使联轴器受热膨胀或用冷却的方法使轴端受冷收缩,从而能方便地把轮联轴器装到轴上。这种方法比静力压入法、动力压入法有较多的优点,对于用脆性材料制造的轮毂,采用温差装配法是十分合适的。温差装配法大多采用加热的方法,冷却的方法用的比较少。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食品安全越来越看重,只要是关于食品安全的信息就会传播得飞快。一方面 ,为了提高餐桌的安全系数,部分城市居民甚至通过阳台种菜 、去农村租地种菜、选购有机蔬菜等办法,开展“餐桌自救”。另一方面记者发现 ,对于价格偏高的有机蔬菜 ,不少市民其实也有疑惑。为此,近日信报记者决定追根溯源,直接带着市民的疑惑探访了7个新农业菜园,看看人家在蔬菜瓜果的种植上有啥好办法。 背景 为了餐桌安全,不少市民“自救” 市民热衷选购有机菜 说起餐桌自救,不少市民选择了在家利用阳台种菜这个方法 。之前信报曾报道过,住在燕儿岛路的李复生大爷就在阳台上种了几大盒蔬菜。他说,“自家种菜的技术简单方便,可用于观赏,吃着还放心,只需要准备几个泡沫保温箱,把土壤和有机肥按一定比例放进去,再把蔬菜种子埋进土里,按时浇水,到了秋后就可以收获新鲜蔬菜了。”有些市民则不满足于家中阳台这块小地方 ,他们直接回到田间地头,或以个人名义承包,或和好友集体经营,直接租地种菜。市民张先生几年前就和朋友在崂山租了块地,雇佣附近的村民帮忙种地种菜,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 上面两种方式,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也无法满足日常的供应。相比而言,在超市购买有机蔬菜、绿色蔬菜等成了市民餐桌自救的最简单的方式。近日记者来到香港中路佳世客超市蔬菜柜台发现,虽然包装精美的有机蔬菜价格基本比普通蔬菜能贵一倍多,但是也有不少市民在柜台前选购。超市工作人员说:“每天送来的有机菜基本当天都能卖完,很少有放到第二天卖的,购买的市民比较多。” 高价有机菜质量放心吗? 有机蔬菜、绿色蔬菜越来越受到市民的欢迎,但到底安全不安全?采访中很多市民都有这个疑问。正在超市购买有机蔬菜的张女士就告诉记者,价格昂贵的有机蔬菜是否真安全她也说不上来,“咱们又没看到他们生产的过程,到底怎么生产的,怎么这么贵,说实话咱也不知道,可能任何人也不知道。”在一些市民看来,在有机认证混乱和市场利益驱动下,很多有机蔬菜并不是真的,也就是比普通蔬菜能稍微好一些。 带着市民对有机菜的疑问,近日记者直奔蔬菜源头,先后探访了岛城周边县市的东颐锦禾、钱谷山庄、加中、善小园、胶河源、绿元素、琴园共7家蔬菜农场。7家农场多数是通过有机认证的,但是记者在采访他们时,农场的负责人反而都不愿意谈及“有机”二字。 “我种的菜很多运送到南方,虽然做有机好几年了,但是我在输出的菜上都是标注着健康安全菜之类的,吃过我的菜的人都评价很好。”加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有机农业科技示范园徐刚总经理说道。青岛琴园现代有限公司负责人则说,他们干脆就不做有机认证。 无论是有机蔬菜还是绿色蔬菜,记者在探访中注意到,每家农场的蔬菜大棚内,正在成长的蔬菜都是一副“病怏怏”的样子。“因为不能用农药化肥,蔬菜的产量肯定是非常低的。拿西红柿来说,我这一个标准大棚一年能出 1万斤货,而普通蔬菜最多能出5万斤。”善小园有机种养殖基地技术总监刘文章说道。 记者探访 7个新农业菜园,种菜都有绝招 说来说去,“有机”一词已经不再时髦,市民真正关心的还是蔬菜的品质。记者近日探访的7个新农业菜园,在有机蔬菜、绿色蔬菜的种植上就很有心得:有的在肥料上下功夫,有的在灌溉水上下功夫,有的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有的干脆回归原始种植。 探访地:即墨 时间:11月13日、15日 给蔬菜听音乐,买蜜蜂自然授粉 蔬菜听音乐,生长全监控 给蔬菜听音乐你没听说过吧?在善小园有机种养殖基地,这里的蔬菜就是听着音乐长大的。善小园有机种养殖基地位于即墨店集镇,目前占地面积105亩。在善小园,虽然是原生态种养殖,但是记者在大棚里还是发现了两样“高科技”,一个是白色喇叭的声控装置。这是干什么用的?刘文章笑着说:“这个是我们放音乐用的。国外研究表明低频率低分贝的音乐对作物生长有好处,所以我们引进了这个技术。”刘文章介绍,每天在天气好的时候,都会放两个小时的轻音乐。 而另一项设备则是在基地各个位置安装的摄像头监控。据他介绍,他们的有机种植全部阳光化操作,杜绝暗箱操作,他说:“这个监控花费了我们28万元,只要是我们的会员,在家就能对我们的工作实时监控。”在基地的监控室,6台监控器可以查看基地的32个位置,摄像头可以左右、拉近拉远监控,几乎覆盖了基地的所有角落。“有次大棚里飞进去一只鸟,我们自己还不知道,会员就打电话通知了。” 专业公司提供沼渣肥料 对于市民们关心的有机蔬菜施肥问题,位于即墨移风店镇上泊村的青岛东颐锦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朱元文指着温室旁一堆黑乎乎的沼渣介绍,目前他们基地主要是从外面以每吨2000元的价格购买生态有机肥料施肥。“简单说就是沼渣,用玉米秸秆通过高温杀菌发酵制成的。” 他介绍,从公司发展到现在,他们自己也挖有发酵池,用益生菌把秸秆或者鸡粪猪粪沤肥,“但是专业的公司做专业的事,他们提供高质量的沼渣,一般一个温室用两吨就够了。”朱元文说。 善小园有机种养殖基地的肥料则是通过自己“养猪养鸡-沼气-种菜种粮-养猪养鸡”的原生态内部循环种养殖模式提供的。“通过发酵的有机肥对土壤进行改良,不使用化肥、农药;养殖饲料选用天然无污染的谷物,并按照科学比例添加营养成分,不使用添加剂,整个过程原生态。”刘文章介绍。 温室里铺滴灌和地暖 东颐锦禾的朱元文介绍,一个温室占地1亩,种植面积约7分地,黄瓜的产量每茬在5000多斤。他略显自豪地说:“我们当时开建的时候就要高标准的,可以说现在青岛市很少有我们这样的温室。一个温室建造的花费在4万元,温室里全采用滴灌。”边说着他从地上的塑料薄膜中找出一根黑管子,“塑料管道将水通过滴头直接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水蒸发少,利用率高,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 在地下30厘米处,他们还给作物安装了地暖,“冬天再冷点,我们就要打开地暖,作物和人一样,冷了会受不了,所以用地暖就保证了一冬天棚里的温度,让作物成长。”朱元文说。除了这个高标准日光温室,他们的基地还有一样别家所缺乏的,就是育苗室。“我们的种子基本都是日本和荷兰的,因为这两个国家是有机蔬菜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拿到种子后我们要洗种,给种子和育苗穴盘消毒,调配育苗基质,最后苗长出来还要间苗,就是把不好的苗人工拔了,选取优良的苗栽种。” 为自然授粉专门买蜜蜂 目前,有机蔬菜的种植大部分集中在蔬菜大棚内,授粉是一个大问题。为了保证授粉的自然性,善小园专门购进蜜蜂进行自然授粉。刘文章说,“一只雄蜂20元,生长期也就几个月,这还是一个很大的成本。” 说到作物生病,就不得不提到杀虫治病的问题。不用农药,有机蔬菜怎么防止病虫害呢?朱元文介绍,每次种植之前都要往地里撒石灰和生物消毒剂,这种物理方法杀死土壤里的虫子和虫卵 ,同时加入一些益生菌杀虫和改良土地。 对于作物生长时候的病虫害问题,记者发现,各家都采用了粘虫板、生物杀虫灯以及大棚篷布和门口的防虫网,这些设施现在都可以对普通虫害做到很好的控制。 另一个主要的方式是用沼液杀毒。“沼液杀毒是大家都知道的。沼液本身经过厌氧发酵后,能杀死有害病菌,达到驱虫、杀虫、杀菌的作用 。”朱元文介绍。同时由于作物生病后也具有传染性,所以如果病变后控制不住,将会直接将生病的作物植株拔掉,不传染其它植株患病。 探访地:胶州 时间:11月21日 大豆喂白菜,引进胶河水 记者还来到了另一站胶州市探访 。在这里分布着胶河源有机农庄等,“ 我们基地主要是种植胶州大白菜,有十几个蔬菜大棚,还养殖猪、鸡、鸭等。”公司的总经理尤军介绍道。 谈到有机种植特色,尤军表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就是采用循环的方法,养殖动物的粪便发酵后为种植的蔬菜提供肥料,而蔬菜则为动物提供食物。 “我们种植了70多亩大白菜,正宗的胶州大白菜。”之所以说正宗,是因为除了不用化肥农药外,在肥料上也有很高的成本,“我们使用了12吨的大豆做肥料。”尤军说道。 胶河源有机农庄有400多亩地,参观时,记者乘坐的是电动车,“为了减少农场里的污染,我们能用新能源的就用新能源,平常工作人员都是骑自行车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道。 农场中央有一个池塘,这个池塘的作用除了养鱼、垂钓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蓄水,“我们特意修了管道,将胶河的水引到池塘中,农场里所有灌溉用水全是这个池塘的。”尤军说,目前胶河是青岛仅存的几条没有污染的河流,用胶河水灌溉也是为了提高农场里蔬菜的品质。 随后,记者跟随尤军探访了几个蔬菜大棚,粘虫板、防护灯……大棚的构造和别的有机农场没有什么两样,而有一点不同则是大棚里一排“大灯”。 “这是浴霸,我们特意为大棚里的蔬菜准备的,到了冬天,大棚内温度提不上来,我们就用浴霸给蔬菜大棚提提温。”尤军笑着说。 探访地:城阳区 时间:11月16日、24日 蟹壳虾壳当肥料,还能防菌虫 他们拿蟹壳虾壳当肥料 在城阳东旺疃北侧,加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有机农业科技示范园就坐落于此,据负责人徐刚总经理介绍,目前示范园占地100亩,有20个有机蔬菜大棚,自2008年5月份至今已经有三年了。 对加中农业来说,高科技的核心技术占据了绝对重要的地位,也就是甲壳质多能生物农肥。徐总介绍:“甲壳质就是虾、蟹等甲壳类动物外壳的一种主要有机成分,昆虫外骨骼和真菌细胞壁中也有。说得通俗点,我们用的就是这些外壳做肥料。”徐总说。通过试验成功,他认识到甲壳质确实能够解决土地贫瘠的问题,还可以对土壤进行生物分解,将导致病虫害的微生物去除,只留下有益的微生物。 作为一种肥料,甲壳质不仅能给作物提供营养,还能解决菌虫危害,对此他介绍:“土壤中的真菌孢子、病虫幼体的卵表皮多为甲壳类物质,甲壳类多能可以通过周围细菌感知释放甲壳酶酵素,将其分解以达到一方面预防病虫害避免使用农药杀虫,一方面还能不断给土壤提供养分。这样达到蔬菜的一个"三零"标准,零农残 、零化肥、零激素。” 学习欧洲建起有机农庄 青岛绿元素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农场同样位于城阳区,与加中有机农场不同的是,该农场除了建有蔬菜大棚,还有禽类养殖和果树种植,经营4年的农场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理念。 同样,不用农药、不用化肥,一切都是原生态自然地生长,郭春明对于有机农场的广泛发展特别憧憬,“在一些欧洲国家 ,有机农庄非常普遍,感觉非常好。” 在有机蔬菜的种植上,郭春明体现了很多细节之处,如蚜虫的防治,他是在电视上学习了日本一些主妇的方法,然后应用到农场实际操作中,“在一些种植方法上,我有很多自己独到的方法。” 对于有机蔬菜的发展,郭春明表示,有机农场的经营其实更多的是一种责任,“在国内有机业发展还不广泛的情况下,要有一种责任感,学会坚持。” 探访地:平度 时间:11月25日 智能大棚可调温,实行无土栽培 近一千万元的蔬菜大棚,花园式的大棚内景。当记者走进青岛琴园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的蔬菜大棚时,首先获得的是一种视觉享受。据悉,琴园的大棚内采用的是无土栽培,在巧妙布置下,显得尤为漂亮。 琴园农场位于平度市青岛路西端,创建于2003年,拥有生产基地2000多亩,农场主要经营的是马家沟芹菜,一进入园区,记者便闻到一股芹菜的清香味。除了种植芹菜,农场还种植了生菜、大头菜等几十种蔬菜。 “我们经营的是绿色蔬菜,但是我们的种植标准早已经达到了有机菜的标准,不过,我们并不想做有机认证。”公司的伦总介绍。 跟随伦总,记者来到了农场的智能温室大棚内。从外观看,智能温室大棚像一间间很长的房子靠在一起,显得比较高大,走进里面则是另一片景象。 大棚内搭建起一个个无土栽培的架构,呈现出一定的形状,在合理的构建下,非常漂亮。“蔬菜大棚内多采用无土栽培,都是采用一些有机质等营养基,保证蔬菜不受环境污染。”伦总说道。 对于这个智能蔬菜大棚,伦总表示,建设一个蔬菜大棚需要耗资近千万元,蔬菜大棚内可以根据室外的温度和作物需要的温度等实时调整,可以有效调节作物生长的环境,对提高作物产量有很大的作用。 农场发现 新农业菜园里稀奇玩意不少 北方菜园咋有南方水果? 即墨温泉镇西扭河头村的青岛钱谷山有机农庄很有特色,该园区有一个热带水果示范区,里面种有番木瓜和火龙果等南方水果 。据农庄园艺环保部赵主任介绍,由于不耐运输 、难保存等原因,市场上的南方水果采摘前大都是只有五六成熟的“半成品”。运到青岛之后,南方水果出售前要人工催熟,很多商贩都用上了乙烯利等化学药品,不仅影响口感,甚至还会损害人体健康。 “从2005年开始,我们还在即墨蔬菜科技示范园的时候,就从广东引进了木瓜 、火龙果、香蕉、菠萝等热带水果品种,这个是青岛最早的。”赵主任介绍 ,“前期失败了很多次,最初我们的香蕉种出来都是酸的。但是经过几年的努力、国内外的专家指导,现在我们的火龙果和木瓜种植技术都已经很成熟了,今年这两样都要扩大规模种植。” 黄色西葫芦你见过吗? 在加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园区,不时出现的新品种也让人惊喜。这里种植着一种从地中海引进的罗马生菜。公司的徐总说,“你可以尝尝,这个生菜不但不苦,反而还有点甜味,有时候一下午我能在地里吃半棵。” 除了这个,另一个大棚还种着黄色的长形和圆形茭瓜 ,“这个品种长形的叫黄金西葫芦,圆形的叫金珠西葫芦,都是新品种。”此外,记者又看到了外形和桔子一样大小的像桔子的桔瓜 ,正在生长期的头部尖尖像桃子一样的春桃西红柿等新品种。
1、及时清除田间病组织,集中销毁;
2、加强栽培管理,严格控制产量,合理肥水,提高树势,增强植株抗病力;棚室栽培的要及时覆盖薄膜,避免葡萄植株淋雨;
3、拔除死树,对树体周围土壤进行消毒;用健康枝条留用种条,禁用病枝条留种条。
4、剪除病枝条及剪口涂药: 剪除病枝条统一销毁,对剪口进行涂药,可用杀菌剂加入粘着剂等涂在伤口处,防治病菌侵入。
5、加强管理,合理肥水,提高树势,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并严格控制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