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链条的规格有那些?常用的
传动链分为A系,和B系。A系列是符合美国链条标准的尺寸规格、B系列是符合欧洲链条标准的尺寸规格,两种链的区别不大。
传动链条的规格参数如下表所示
扩展资料:
按结构可分为滚子链、齿形链等类型,其中滚子链应用最广。滚子链的结构如图所示,是由内链板1、外链板2、销轴3、套筒4和滚子5所组成.其中内链板与套筒、外链板和销轴之间分别用过盈配合固连,称为内、外链节;滚子与套筒、套筒与销轴之问是间隙配合。
当内、外链板相对挠曲时,套筒可绕销轴自由转动。滚子是活套在套筒上的,工作时,滚子沿链轮齿廓滚动.可减轻轮齿的磨损。链的主要磨损发生在销轴和套筒的接触面上,因此,在内、外链板间应留有少许的间隙,以便润滑油渗入摩擦面间。
链板一般制成“8”字形,以使它的各个横截而具有接近相等的抗拉强度,亦减少了链的质量和运动时的惯性力。
滚子链已经标准化,我国链条标准GB 1.243.1-83将它分为A、B两系列,常用的是A系列,其主要参数见下表,表中链号和相应的国际链号一致,其节距值就是链号数乘以25.4/16mm。
滚子链的基本参数有节距p、滚子外径d1等,其中节距p是滚子链的主要参数。节距越大,链条各零件的尺寸越大,所能传递的功率也越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传动链条
16a-2链条参数展示如下:
规格名称 :16A-2-60L
表面工艺 :喷丸
链条节距(P) :25.4MM
销轴直径(d) :7.92MM
内节内宽(b) :15.75MM
滚珠直径(s) :15.88MM
销轴长度(L) :62.7MM
链板厚度(T) :3.25MM
可承受拉力 :11.34吨
现将常用A系列双排链条规格参数列表如下,以供参考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1、链轮齿数
为提高链传动的运动平稳性、降低动载荷,小链轮齿数多一些为好。但小链轮齿数也不宜过多,否则=i会很大,从而使链传动较早发生跳齿失效。链条工作一段时间后,磨损使销轴变细、使套筒和滚子变薄,在拉伸载荷F的作用下,链条的节距伸长。链条节距变长后、链绕上链轮时节圆d向齿顶移动。一般链条节数为偶数以避免使用过渡接头。为使磨损均匀,提高寿命,链轮齿数最好与链节数互质,若不能保证互质,也应使其公因数尽可能小。
2、链的节距
链的节距越大,理论上承载能力越高。但如上节所述:节距越大,由链条速度变化和链节啮入链轮产生冲击所引起的动载荷越大,反而使链承载能力和寿命降低。因此,设计时应尽可能选用小节距的链,重载时选取小节距多排链的实际效果往往比选取大节距单排链的效果更好。
3、中心距和链长
链传动中心距过小,则小链轮上的包角小,同时啮合的链轮齿数就少;若中心距过大,则易使链条抖动。一般可取中心距a=(30~50)p,最大中心距≤80p。链条长度用链的节数表示。按带传动求带长的公式可导出由此算出的链节数须圆整为整数,最好取为偶数。运用上式可解得由求中心距a的公式:为便于安装链条和调节链的张紧程度,一般应将中心距设计成可调节的;或者应有张紧装置。
链传动是通过链条将具有特殊齿形的主动链轮的运动和动力传递到具有特殊齿形的从动链轮的一种传动方式。链传动有许多优点,与带传动相比,无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平均传动比准确,工作可靠,效率高;传递功率大,过载能力强,相同工况下的传动尺寸小;所需张紧力小,作用于轴上的压力小;能在高温、潮湿、多尘、有污染等恶劣环境中工作。链传动的缺点主要有:仅能用于两平行轴间的传动;成本高,易磨损,易伸长,传动平稳性差,运转时会产生附加动载荷、振动、冲击和噪声,不宜用在急速反向的传动中。
链条节距都是19.05MM。
12B链条参数:滚子直径为12.07MM,内节内宽为11.68MM,销轴直径为5.72MM,链板厚度为1.88MM。
12A链条参数:滚子直径为11.91MM,内节内宽为12.57MM,销轴直径为5.94MM,链板厚度为2.04MM。
传动链是比较标准的,板链,倍速链,滚子链等规格就太麻烦了。这里给出你几个最常用的。
传动链分为A系,和B系。
A系列是符合美国链条标准的尺寸规格:B系列是符合欧洲(以英国为主)两种链的区别不大:
A系的链条对滚子,轴销都有一定比例,而B系列零件主要尺寸与节距不存在明显比例,B系列除12B规格低于A系列外,其余各档规格均同档的A系列产品。
注意了,链条的安全选取是,使用力矩必须大于极限力矩的三倍。
1/2表示链条的每节的长度,单位是英寸。即链条每节长度为1/2英寸=12.7毫米。
11/128表示该链条搭配牙盘的厚度,单位英寸。即该链条搭配牙盘的厚度为11/128英寸=2.18毫米。
传动链分为A系,和B系。A系列是符合美国链条标准的尺寸规格、B系列是符合欧洲链条标准的尺寸规格,两种链的区别不大。
传动链条的规格参数如下表所示
扩展资料
现代的链式传动装置,把一台机器所存的连接部位形成紧凑的整体,它是提高机械性能的关键部件。
传动链条在我国早在公元二世纪就已出现了。当时东汉毕岚创造的翻车就已经成功地运用了链轮传动原理。这种方形板叶链式水车可算是原始的链式传动装置。
到了公元十世纪的北宋时代,张思训受到当时遍及乡村龙骨水车上齿轮链原理的启发,将这一重要发明用于他制造的天文钟上。按结构可分为滚子链、齿形链等类型,其中滚子链应用最广。
1、节距:锯链的节距,是3个铆钉的距离除以2,与链轮的节距对应。包括1/4、0.325、小3/8、大3/8、0.404(单位为英寸;1英寸=25.4mm)。
2、中导齿厚度:与导板导槽的宽度对应,包括0.043、0.050、0.058、0.063(单位为英寸;1英寸=25.4mm)。
3、刀齿形状:决定切削出木材的光滑程度,包括圆角、直角、圆弧。
没有一寸链条的具体节距。
节距一般指链条节距,即链条滚子之间的中心距离。也可用来指齿轮节距和螺纹节距等。表示两个相邻螺纹轮廓上对应点之间的距离。
原链轮链窝的形状是锻造直接成型,这样做尺寸误差大,表面粗糙,也降低了耐磨性。随着数控机床的广泛应用,且其加工费用的降低,建议锻造后留少许余量,由数铣完成精加工,以提高尺寸精度及表面粗糙度,从而达到提高耐磨性的目的。
扩展资料:
一、分类
1、链条节距
链条的节距是指链条在百分之一最低破断载荷的张紧状态下,消除滚子与套筒间的间隙后,测得的相邻两滚子同侧母线之间的距离,以P(mm)表示。节距是链条的基本参数,也是链传动的重要参数。实用上通常以相邻两销轴的中心距来表示链条节距。
2、齿轮节距
对于齿轮,节距也叫“周节”、“齿距”。指齿轮的相邻两齿同名(同为左边或右边)齿廓沿节圆周的弧线距离,它是齿轮设计时所根据的主要参数之一。
3、螺纹节距
螺纹节距,螺纹旋转1周,螺纹线在轴向上推进的距离,以螺纹节距计量的倍数,称为顺向螺槽数,或称为螺纹头数。单头螺纹的螺杆,螺距等于螺纹节距;双头螺纹的螺杆,螺距等于两倍螺纹节距;三头螺纹的螺杆,螺距等于三倍螺纹节距。
二、链轮保养
1、链轮的松紧度要适宜,太紧了会增加功率消耗,轴承容易磨损;太松了链轮容易跳动和脱链。链轮的松紧程度为:从链轮的中部提起或压下,约为两链轮中心距的2%-3%。
2、链轮装在轴上应没有摆动和歪斜。在同一传动组件中两个链轮的端面应位于同一平面内,链轮中心距在0.5米以下时,可以偏差1毫米;链轮中心距在0.5米以上的时候,可以偏差2毫米。但不可以有摩擦链轮齿侧面现象,如果两轮偏移过大容易产生脱链和加速磨损。在更换链轮时必须注意检查和调整偏移量。
3、链轮磨损严重后,应同时更换新链轮和新链轮,以保证良好的啮合。不能只单独更换新链轮或新链轮。否则会造成啮合不好加速新链轮或新链轮的磨损。链轮齿面磨损到一定程度后应及时翻面使用(指可调面使用的链轮),以延长使用时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节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链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