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链条 > 正文

晋阳湖手拉葫芦质量怎么样

从容的含羞草
洁净的红牛
2022-12-27 20:49:03

晋阳湖手拉葫芦质量怎么样

最佳答案
激动的冥王星
帅气的万宝路
2025-09-12 12:19:10

质量很好。韧性大,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CK手拉葫芦是一种携带方便的起重机械。手拉葫芦又叫神仙葫芦、链条葫芦、倒链、斤不落、手动葫芦,是一种使用简单、携带方便的手动起重机械,也称"环链葫芦"或"倒链"。

最新回答
称心的大叔
心灵美的犀牛
2025-09-12 12:19:10

(一)高水平编制城市规划。对标一流,突出特色,进一步完善太原都市圈和南部区域规划,搞好重点地段、引领性项目、精品建筑设计。注重规划的前瞻性、权威性,形成以南部区域为核心、老城和古城为重点、城镇为基础、城乡统筹,多中心、多轴向、多组团的城市空间布局。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在规划目标和空间布局上协调统一,各类专项规划与城乡规划相互衔接,形成统一的空间框架。加强三县一市县域规划及乡镇规划编制工作,引领城乡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立城乡一体规划管理体制,强化规划制定、修改和实施监督检查,维护规划的权威性。

(二)加快推进太原晋中同城化和太原都市区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协调功能、整合空间要求,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推动太原晋中两市道路、供水、供气、供热等设施对接共建,实现互动、互通、共享,在同城化上迈出实质性步伐。落实省委“一核一圈三群”城镇化战略布局,加快完善由太原市区、晋中市区、清徐县城、阳曲县城构成的太原都市区公共服务设施,积极推进现代综合交通网建设,引领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发展,构建太原城市群基本空间框架。

(三)高标准建设南部区域。按照区域服务中心、创新科教先锋、交通枢纽门户、现代产业基地和文化宜居名都的功能定位,充分体现“现代化为基干、特色化为神韵、人性化为根本”的要求。以中心商务区为核心,先行建设优美环境和基础设施,逐步推进晋阳湖周边区域、晋阳古城大遗址等重点地段建设;切实搞好建设项目空间环境和形象设计,加快建设一批一流标志性建筑,全面打造历史传统与现代风貌相得益彰,山、水、城、林、人和谐共融的现代都市区。同步抓好产业布局和培育,实现产城一体化,力争五年内核心区初具规模。注重构建南部区域与老城及晋中市区畅通便捷的交通网络,形成现代化商务中心,推动城市重心南移。创新建设模式,实行政府主导下的公司化运作、项目化管理,确保各项目建设成为质优工程和城市形象工程。

(四)积极推进大县城和小城镇建设。从提升城镇功能、支持支柱产业发展入手,大力实施“七个一工程”,加快推进“大县城——中心镇——中心村”融合连片发展,引导生产要素向县城、中心城镇集聚,建设一批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功能完善、环境整洁优美的小城镇。把县城作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加快大县城建设,引导生产要素、优势产业向县城集中,形成县域经济发展核心。加大县城市政公用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搞好垃圾综合整治,彻底改变城镇环境“脏、乱、差”局面。坚持规划引领,项目支撑、改革推动,支持已经形成一定产业和人口规模、基础条件好的乡镇尽快成为经济强镇和县域经济次中心,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在每个县(市、区)选择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特色中心镇予以重点扶持,建设一批循环经济工业园、绿色农业加工园、现代农业种植养殖园。重点抓好清徐徐沟镇、古交马兰镇等9个省级重点镇和尖草坪区阳曲镇、娄烦县马家庄乡等7个市级重点镇建设。

(五)加大产业园区发展力度。把园区建设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抓手,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现有园区扩区步伐,创新园区体制机制,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促进项目和企业向园区集聚。经济区提高准入门槛,打造产业集群,培育研发职能,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疗等新兴产业。高新区在姚村以南进行扩区建设,培育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中试职能,坚持“产业基地与科技新城”同建的发展理念,加强与清徐城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协调,使配套设施更适宜产业发展,功能运转更适宜创业居住,城市环境更彰显绿色环保。民营区以现代服务业、物流业为主导,打造辐射黄河中下游经济区的重要物流集散中心和省城最大化的现代物流功能区;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打造宜居住、宜创业、宜流通的东部经济高地,近期以南北扩展为主,远期向东纵深发展。不锈钢园区依托太钢资源优势,有效扩大园区建设规模,加快园区市政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一流不锈钢产业基地。加快山西清徐经济开发区建设,扩建和筹建食醋工业园、太原铁路装备园、太原工业园、汽车配件工业园、物联网应用产业园、静脉产业园、东山低碳经济园、古交煤炭循环经济园等各类专业特色园区。统筹老城区与产业集聚区功能布局,推动城区道路、供排水和污水管网、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向产业集聚区延伸,衔接好专业园区发展与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突出园区特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周边农民就近转移就业。

(六)加快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按照一流规划建设标准,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整村拆除、安置优先原则,结合城市发展总体思路,与片区改造相结合,实行统一编制方案、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招商引资、统一整村拆除、统一建设安置模式,统筹规划,规范管理,提高效能,整体推进“十二五”期间,完成建成区范围内86个城中村和重点工程建设涉及征地拆迁的城中村改造。通过全方位综合改造,促进城中村居住环境、生活条件、管理秩序、经济发展和文化等与城市全面融合,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大棚户区和旧住宅区改造力度,对设施不配套、功能不完善、环境较差的棚户区和旧住宅小区实施整容、拆违、补建、配套整治工程,改善城市居民住房条件,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全市棚户区拆迁改造任务,把棚户区改造成房屋质量优良、功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的新型城市社区。

(七)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北中环、西中环、建设路快速化改造,打通南内环西街、府东街、南中环西街等东西向主干道;开通西渠路、太行路等南北向主干道,使中心城区形成与外围高速环有机衔接,以快速路为骨架,主次干道匹配、“十纵十横加三环”的干道格局。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力争“十二五”期末轨道交通2号线、1号线一期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结合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改造小街巷,配建停车场,形成路网长度、密度和动态静态交通体系科学合理的城市道路系统。加快推进集中供热二电六期工程、集中供热瑞光热电一期工程建设,采用集中供热、地热、太阳能等多种供热形式,将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和产业集聚区同步纳入供热管网体系。加大城市燃气气源、管线和项目建设,建设煤层气热电联产项目,2015年燃气气化率达到98%。加快老城区老化供水管网改造步伐,新城区管网建设和道路建设同步进行,扩大城市供水范围,启动分质供水,实行“一户一表”工程。建设城南污水处理厂,对未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的污水处理厂进行提升改造,大力推行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规划建设新的垃圾终端处理厂或预备垃圾处理厂。加强城市防洪、消防、抗震等公共安全设施和无障碍设施建设。

(八)加强住房保障能力建设。积极引导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市场调控监管,保持投资年均增长25%左右;优化商品房供给结构,鼓励开发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严格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建廉租住房制度,大力支持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棚户区改造、公共租赁住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建立满足不同收入家庭、多层次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多渠道筹措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余额、土地出让净收益中的20%足额用于廉租住房保障,引导社会投资在产业集聚区建设职工公寓、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建立和完善保障性住房进入、退出动态管理机制,逐步拓宽保障范围,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和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大中专毕业生及有稳定收入的外来务工人员住房问题。

(九)加快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建设。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和交通运输场站建设,提升公路等级。续建太(原)古(交)高速公路和太(原)阳(泉)高速公路,新建二环高速公路,连通太(原)佳(县)高速公路、在建的龙(白)城(赵)高速公路,形成太原二环高速公路,“十二五”期间争取建成太原市“两环七射”高速公路网格局。抓好108国道东山过境线、307国道东山段改造、省道双阳线改造、省道榆古线改造、古交娄烦过境线及太佳高速公路娄烦连接线等国省干线公路项目建设。修建环城货运通道,缓解城市过境车辆交通压力,彻底解决过境货运车辆对市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优化公路网结构,畅通市域出口公路,将黄寨——康家会、古交——米峪镇、潘家庄——岔口和清徐——东阳(晋中市)等县级公路改造提升为省道。实施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工程,提高技术等级和路面等级,不断优化路网结构,提高公路通达深度和通行能力。加快农村街巷硬化建设速度,实现我市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逐步建立层次分明、运作高效,与民航、铁路和城市公共交通协调发展的公路客货运枢纽场站体系,进一步巩固太原市国家公路主枢纽地位。

(十)加快园林绿地建设。实施园林绿化增量、城市公园升级工程,大幅提高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继续建设汾河景观带南延工程,重点建设华夏公园、长风公园、晋商公园、南内环西街公园、南寨公园二期、动物园二期、龙潭公园周边改造、兰泉公园、和谐公园、工业遗产公园、晋祠公园扩建等大型公园绿地,增设一批区级公园和专类公园。在旧城区开展园林绿化单位(社区)创建活动,建设街头绿地及居住小游园,栽植添绿,见缝插绿,拆旧造绿,扩大中心区公共绿地面积。全面开展主要道路、边山支河景观化改造,将两侧防护绿地改造成兼有休闲美化功能的带状公共绿地。结合环城林带工程建设要求,打造一系列高标准绿化郊野公园(包括晋阳湖公园扩建、太山植物园、汾河公园南延、柴村生态园、西山万亩生态园扩建等),作为城市公园绿地的补充完善。

(十一)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原则,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创新城市管理模式,管理重心下移,引入企业化管理方法,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市场、技术等手段,实现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常态化。大力推进“数字太原”成果应用,数字城管向三县一市延伸。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加快智能交通系统、公交场站、公交换乘枢纽和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建设,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深入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加强清扫保洁,重点整治集贸市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卫生死角;规范摊位摆设,重点整治占道经营,保证道路功能;规范广告牌匾设置,重点整治商店招牌(匾)乱设乱挂。通过精细化管理,达到“两年大变样、五年达一流”目标。

(十二)拓宽城镇化建设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模式,构建符合国家政策的多元化融资平台,突破城市建设投资约束瓶颈。科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强化和改进商业性开发用地征收、储备、整理、出让等环节管理,把有限的土地资源配置到升值空间最大、经营业绩最好的融资平台上去,形成储备、增值循环链条,为城市建设提供可持续资金来源。积极引进太钢、太重、焦煤等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和民营企业参与城建融资平台建设,提升融资平台的偿债和抗风险能力。采用抵押、质押等方式,将道桥收费权、管网经营权、广告经营权等城市资源转化为城市资本,注入融资平台,实现城市公用资源增值最大化。创新项目建设管理模式,拓展项目融资渠道,引入BOT、BT、TOT、信托等投融资方式,注重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积极争取世行贷款,发行城市建设债券,为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撑。

(十三)保障城镇化发展用地。按照节约和集约用地的原则,坚持增量建设与存量改造并举,优先保障南部区域、产业集聚区等重点用地需求。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做好重点发展区域和项目集聚区近期建设用地涉及的集体土地征收前期准备,根据开发需要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等情况实施转用征收,以供建设项目使用。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以城乡用地结构调整为纽带,显化城镇土地价值,将土地级差收益返还农村,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

(十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普遍关怀与重点关怀有机结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制度,统筹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参保,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统筹层次。完善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切实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努力解决体制转轨历史遗留问题,实现“三个全部,一个重点”。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巩固提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水平,实现“社会保障一卡通”。建立健全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医疗救助为基础,临时救助为补充,与廉租住房、教育、司法等专项救助制度衔接配套,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

(十五)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科学制定乡镇规划,创新村庄规划编制制度,形成市、县、区共同编制规划工作机制,分期分批完成我市新农村规划编制任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继续搞好重点推进村建设,启动实施新农村连片建设提升工程,全面提高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水平。抓好亮点连片示范区建设。围绕主导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进一步提升新农村建设省级重点推进村档次水平,充分发挥典型带动聚集示范效应,在每个县(市、区)集中打造不同类型的新农村建设亮点连片示范区,形成连片发展格局。深化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农村水、电、气、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抓好水库除险加固和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及维修改造、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防汛抗旱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管护机制。推进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在完善提升“五个全覆盖”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新的“十个全覆盖”,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网络。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结合城乡清洁工程全面推行“村清扫保洁、乡收集管理、区集中运转”的环卫管理模式,形成城乡清洁卫生一体化管理体制。继续推进农村大中型沼气和秸秆气化工程建设,加快发展循环农业和清洁农业。积极推进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生活垃圾治理和历史遗留工矿企业污染治理,开展集中连片村庄区域性污染综合整治。广泛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推进以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为主要内容的“三清工程”和以村庄硬化、绿化、净化为重点的村容村貌整治。

贪玩的小蘑菇
开放的柜子
2025-09-12 12:19:10
神木历史悠久。县境内四五千年前就有人类居住,建制始于秦汉,而后或郡或县相沿,从明代称神木至今。因地理位置重要,史称“南卫关中,北屏河套,左扼晋阳之险,右持灵夏之冲”,素为兵家必争之地。北宋抗辽英雄杨业父子曾驻守于此,抗击侵扰,雄踞一方,英雄业绩,流传千古。北宋河东宣抚使范仲淹曾到此巡边,写下了著名的《留题麟州》和《麟州秋词》。神木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1927年建立了党的组织,1934年创建了红色政权,开辟了陕北神府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这块英雄的土地上,成长了王瀛、汪铭、张友清、王兆卿、贾拓夫等一批民族英杰。神木地理地貌独特。县境地处陕北黄土丘陵向内蒙古草原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以明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全县总面积的51%;中南部为丘陵沟壑区,占全县总面积的49%。全县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日照2876小时、气温8.5℃、无霜期169天、降水440.8毫米。黄河流经县境98公里,窟野河、秃尾河由西北向东南注入黄河。县境西北部有46个内陆湖泊,其中神湖(红碱淖)总面积54平方公里,储水8亿立方米,是陕西省最大的内陆湖,也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神木县地域广阔,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石英砂、天然气、石油、铁矿和石灰石等,其中以煤炭储量为最。随着神府煤田的大开发,神木逐渐成为西部投资的热土。从“八五”到“十五”的15年里,神木境内各种投资高达300多亿元,经济发展速度年均超过25%,200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80亿元,财政收入19.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7亿元,跻身于西部百强县行列。2008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90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71.4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6.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07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28元。成为陕西省第一个综合竞争力进入全国百强的县。在2009年公布的西部竞争力百强县评比中,神木位居西部百强第5位,全国百强第59位。

神木地形多变,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南部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窑洞,大枣,陕北民歌是其象征。北部是沙漠草滩地貌,长城横贯其中。境内有黄河,窟野河,秃尾河等河流。主要的旅游胜迹有神湖

神湖又叫红碱淖,位于神木县西北部神府、东胜煤田腹地。1995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红碱淖的"淖"是蒙古族语,意思是水泊、湖泊。 神湖 景区似三角形,东西最宽处10公里,南北最长处12公里,水面面积67平方公里。属高原性内陆湖,足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二郎山,俗称西山,也称“驼峰山”。 二郎山 位于榆林神木县城西1公里处。二郎山山势蜿蜒跌宕,巍峨险峻。窟野河、秃尾河会流于山前,雄伟的长城穿行于后。西边沙石相间,一片果林,东面石壁陡峭,松柏挺立。明代正德十三年(1518),武宗皇帝支神木时曾来此山,他观山状如似笔架,所以将此山御此日:“笔架山”。后来文人学士来此,有观其貌似驼峰,故多称:“驼峰山”。在二郎山前后相距1公里多的山脊上,因地就势、错落有致地分布着100多座殿、庙、亭、阁,如八仙洞、地藏洞、三身佛洞、浩然亭、二郎庙、诸神殿、三教殿、玉皇阁、娘娘庙等。这些古建筑疏密相间,形体各异,布局合理,虽险若固。其间尚留有完整的石刻九龙照壁和石刻卷顶一处,还有壁画2幅、碑石10余通,以及石刻楹联、题字等。这些石刻,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史料价值。由于二郎山的山势雄奇秀丽,古建筑如串珠般遍布在1公里多宽的山峦上,多姿多彩,所以它闻名于山西、内蒙古、陕西等省(区),一年四季游人络绎不绝,成为一方胜境。天台山

天台山在神木县境贺家州镇东男方向距县城65公里。山高险峻,巍峨挺拔。黄河和窘野河从东西两侧依山流河。山水相映,景色壮观。天台山庙群主要分布在前山与后山两处。前山为崇峰寺,后山为天台诸神殿,两山南北相望,互为呼应,云蒸霞蔚,势若龙腾。崇峰寺创始于北魏元太和年间,天台诸神殿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间。后经历代增置修茸,渐成宏大规模,是历史悠久享誉塞上一方宗教圣地。天台山不仅有美丽的神奇的传说,而且有志士仁人英勇斗争的革命故事。1963年春,刘志丹率红二十八军东渡黄河时,就驻扎在天台山寝宫殿,胜利地指挥了攻占山西罗口的战斗,给天台山留下不朽的史话。抗日战争时期,抗日名将贺龙、关向应以及国际友人白求恩等曾等上天台山驻足观光,缅怀先烈,在天台山流下英雄的足迹。

高家堡古城

高家堡古城,唐属丰州地,旧称飞鸦川、弥川。城池始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原隶属佳州,清末划归神木。 高家堡古城 该城位于神木县城西南海50公里的秃尾河东岸,西北距明长城约5公里,原为夯筑土城,万历三十六年(1608)用砖包砌,清乾隆十五年(1750)、三十三年(1768)两度重修,后多次修茸。该城平面呈长方形、东南墙均长311米,南北墙均431米,残高6.5—9.1米,基宽7.52米。城墙上部建有1米高的女墙,间有垛口、嘹望洞。北城头修有三官楼,东南角建有魁星楼。现除魁性楼、女墙、垛口、嘹望洞被坏外,其余的均保存完好。另东、南、西墙各辟一卷门,并筑有瓮城,现城门的敌楼、嘹望台和南门已破坏。城内原有的中兴楼(1988年被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财神庙、五道庙、祖师庙、西门寺、贞节牌坊等古建筑,现仅存中兴楼和财神庙,城内街道以中兴楼为轴心,向东西辐射为东西街,向阳北南北辐射为南街和北巷。明、清到民国初,南街最为繁华,至今大部分铺面保存完好,东、西、南街各通有巷道。居民建筑群为典型的北方构筑风格。既有四合院,如北巷的李家大院;又有前庭大院,如东街的卢家大院、西街的韩家大院;还有楼院,如十字巷的李家楼院,同心巷的刘家楼院等。高家堡古城是神木县乃至整个陕北较为完整的一座城堡,且有独具特色的保护价值,神木县人民政府已拟定将该城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家城

杨家城位于榆林市神木县城东北约20公里,即古麟州。该城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公元742-756)。五代至宋,州刺史杨宏信,长子杨重勋(重训)和孙杨光,世守麟州;次子杨业和孙杨延昭,都是宋代名将,北拒契丹,称雄一方。世人怀着对捍边英雄的崇敬心情,改呼此城为杨家城。城东南约70米处,原有松树3株,年久树老,枝柯相连,须两三人合抱,后人以神松呼之。金以此名曰神木寨,元以后因此命名神木县,城址旧貌犹存。城周景致幽闰,有诗云:“一径开溪畔,孤村仅几家。山花学带雨,野柳暗藏鸦。路曲分樵牧,冰澌咽石沙。相看不倦处,前路暮云遮。”

凯歌楼

凯歌楼于明弘治五年(1492年)建成,原名怀德门。正德十年(1505年),明武宗巡视榆林曾住此楼,后改名凯歌楼。此楼台高8米多,南北长30多米,东西宽20多米,楼下门洞南北贯通。楼上中部建二层木楼,四角有钟鼓小楼,东西有配殿。文革时被拆,现依样重建。

优雅的大船
勤劳的哈密瓜,数据线
2025-09-12 12:19:10
1. 关于龙城的诗句

关于龙城的诗句 1.龙城的相关古诗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1.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2.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3.但使:只要。

4.龙城飞将:‘龙城’指奇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飞将’指‘飞将军’李广。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5.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6.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古代常凭借它来抵御匈奴的南侵。

译诗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英勇善战的将军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2.龙城的相关古诗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1.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2.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3.但使:只要。

4.龙城飞将:‘龙城’指奇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飞将’指‘飞将军’李广。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5.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6.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古代常凭借它来抵御匈奴的南侵。

译诗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英勇善战的将军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3.关于龙的诗句

1. 关于龙的诗句2. 长恨歌3.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4.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5. 春江花月夜6. [作者] 张若虚 [朝代] 唐7.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8. 青玉案·元夕9. [作者] 辛弃疾 [朝代] 宋10.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1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2.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13.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14. 雁门太守行15. [作者] 李贺 [朝代] 唐16.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7. 蜀道难18.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19.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20. 离骚21. [作者] 屈原 [朝代] 先秦22. 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23. 离骚24. [作者] 屈原 [朝代] 先秦25. 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26. 离骚27. [作者] 屈原 [朝代] 先秦28.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29. 逢入京使30. [作者] 岑参 [朝代] 唐31.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32. 清明33. [作者] 黄庭坚 [朝代] 宋34.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35. 从军行36. [作者] 杨炯 [朝代] 唐37.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38. 孔雀东南飞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39. [作者] 佚名 [朝代] 汉40. 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41. 出塞二首42. [作者] 王昌龄 [朝代] 唐43.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44. 从军行七首45. [作者] 王昌龄 [朝代] 唐46.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47.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48. [作者] 王安石 [朝代] 宋49. 风虎云龙50.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51. [作者] 李煜 [朝代] 五代52.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53.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54. [作者] 岳飞 [朝代] 宋55.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56. 鹤冲天·黄金榜上57.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58. 偶失龙头望59. 山有扶苏60. [作者] 佚名 [朝代] 先秦61.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62.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63. 《长恨歌》 唐·白居易64.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65.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66.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67.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68.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69.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70.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71.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72.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73. 《蜀道难》 唐·李白74. 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75. 《离骚》 先秦·屈原76. 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77. 《离骚》 先秦·屈原78.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79. 《离骚》 先秦·屈原80.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逢入京使》 唐·岑参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清明》 宋·黄庭坚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从军行》 唐·杨炯 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 《孔雀东南飞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汉·佚名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二首》 唐·王昌龄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从军行七首》 唐·王昌龄 风虎云龙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宋·王安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五代·李煜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宋·岳飞 偶失龙头望 《鹤冲天·黄金榜上》 宋·柳永。

4.描写太原的诗词

送裴相公上原 唐•王建

还携堂印向并州,将相兼权是武侯。

时难独当天下事,功成却进手中筹。

再三陈乞垆烟里,前后封章玉案头。

朱架早朝立剑戟,绿槐残雨看张油。

遥知塞雁从今好,直得渔阳已北愁。

边铺警巡旗尽换,山城候馆壁重修。

千群白刃兵迎节,十对红妆妓打球。

圣主分明交暂去,不须高起见京楼。

送狄尚书镇太原

年代:唐 作者:姚合 体裁:五排

授钺儒生贵,倾朝赴饯筵。麾幢官在省,礼乐将临边。

代马龙相杂,汾河海暗连。远戎移帐幕,高鸟避旌旃。

天下屯兵处,皇威破虏年。防秋嫌垒近,入塞必身先。

中外恩重叠,科名岁接连。散材无所用,老向琐闱眠。

太原早秋 作者:李白 朝代:唐 体裁:五律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除夜宿太原寒甚 作者:【于谦】 年代:【明】

寄语天涯客,

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

只在屋东头

欧阳修

地灵草木得余润,

郁郁古柏含苍烟。

并州自古多豪杰,

战争五代几百年。

饮马长城窟行 陈琳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原创]七律 我爱汾河景色美

蓝天白云映碧水,

锦鳞嬉戏草鱼肥,

更有泳者搏巨浪,

白鸥灰鹳空中飞。

河心绿岛柳丝垂,

岸边国槐枝叶翠,

游人情侣凭栏眺,

尽收美景身心醉 。

:[原创]七律 我爱汾河景色美

心醉汾河古渡边,

残阳如血柳徘徊.

细思晋阳多壮士,

千古留名历代传.

而今冬泳写新史,

傲雪红梅领头前.

莫笑吾辈不灿烂,

国盛家旺自坦然!

原创]七律 我爱汾河景色美

我爱汾河景色美,绿水如荫鱼儿肥。

晚渡残阳水中坠,柳丝随风惹人辉。

冬泳人儿碟姿跃,七亭再造勇士篇。

我辈英豪多壮士,汾河美歌晨光编。

[作者]:元好问

[体裁]:五律

[年代]:元

八月并州雁,清汾照旅群。

一声惊晚笛,数点入秋云。

灭没楼中见,哀劳枕畔闻。

南来还北去,无计得随君。

《游天龙山》

〈一〉

为求清净选林泉,高踞青崖避世闲。

无奈禅门香火旺,红尘滚滚绕群山。

〈二〉

松花相簇柳沟深,五月山风透密林。

不是春青留不住,只缘好景要更新。

〈三〉

幽径蜿蜒剪翠开,横崖滞水挂苍苔。

清濯亦爱山泉小,一路潺潺做伴来。

咏太原晋祠难老泉

一湾碧玉泻悬山, 阅历沧桑千万年。 镜面斜侵周柏影, 波光倒映晋祠檐。

张郎塔蕴传奇事, 不系舟藏庄叟玄。 泉畔清游秋气爽, 诗脾酿出境澄鲜。

鹧鸪天-谢山西众友

千里龙城来相会, 美酒佳肴香满堂. 平遥古城惊坐马, 乔家观后不逞强. 同窗友,待客忙.

情意凝在笑眉上. 黄河滚滚东逝水, 难比师兄义深长.

七律.天龙山韵(新韵)

群山环抱舞双龙,万里松涛荡碧峰。

雾绕云飞鹰展翅,风萧泉涌雁击空。

钟灵圣地高观境,聚秀琼阁避暑宫。

五帝三皇开物主,晋阳自古露峥嵘。

5.龙城在古诗词中指哪儿

龙城指匈奴祭祀天地、祖先、鬼神的地方,是匈奴的政治中心地。

具体位置众说不一,一说是现今内蒙古赤峰市附近;二说是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西侧的和硕柴达木湖附近。古诗中经常用龙城指代匈奴居住地。

2003年,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对“龙城飞将”的注释做出修改:“龙城”指奇袭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只一人,实指卫青李广,更多的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

唐诗中提到的“龙城”一般都与匈奴有关,匈奴是古代蒙古大漠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秦始皇在位期间,被逐出黄河河套地区。南阳、濮阳、柳州都在比较偏南的位置,属于匈奴不会到达的范围。

6.关于“龙”的古诗句

龙 作者:李峤 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

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

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杜甫:梦李白二首之一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歌南山截竹为筚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风留〕,九雏鸣凤乱啾啾。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裂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国初以来画鞍马,神妙独数江都王。

将军得名三十载,人间又见真乘黄。曾貌先帝照夜白,龙池十日飞霹雳。

内府殷红玛瑙盘,婕妤传诏才人索。盘赐将军拜舞归,轻纨细绮相追飞。

贵戚权门得笔迹,始觉屏障生光辉。昔日太宗拳毛〔马呙〕,近时郭家狮子花。

今之新图有二马。复令识者久叹嗟。

此皆骑战一敌万,缟素漠漠开风沙。其余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杂烟雪。

霜蹄蹴踏长楸间,马官厮养森成列。可怜九马争神骏,顾视清高气深稳。

借问苦心爱者谁,后有韦讽前支盾。忆昔巡幸新丰宫,翠花拂天来向东。

腾骧磊落三万匹,皆与此图筋骨同。自从献宝朝河宗,无复射蛟江水中。

君不见,金粟堆前松柏里。龙媒去尽鸟呼风。

杜甫:丹青引赠曹霸将军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青门。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熏殿。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犹酣战。

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将军画善盖有神,偶逢佳士亦写真。即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涂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土禀〕缠其身!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氵项〕洞昏王室。

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馀姿映寒日。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

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洞庭连天九嶷高,蛟龙出没猩鼯号。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昨者州前槌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赦书一日行万里,罪从大辟皆除死。

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轲只得移荆蛮。

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饮奈明何!韩愈:石鼓歌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识作石鼓歌。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搜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

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扌为〕呵。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

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砍断生蛟鼍。

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金绳铁索锁钮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

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句里的龙城”在何处呢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一首为“龙城飞将”打响了名气。

一直以来,大家 都认为“龙城飞将”就是指声名显赫的大将军李广。其实不然。

所谓“龙城飞将”, 并不是单指李广一人,还包括数击匈奴的卫青,甚至是指代多位抗击匈奴的英雄豪杰。 我们的疑问是,这个“龙城”指的是哪里?有两种说法:一说龙城是当年匈奴拜祭祖先的地方,位于现今的蒙古人民共和 国鄂尔浑河西侧的和硕柴达木湖附近;二说龙城是指卢龙城,是汉朝右北平郡所在 地,位于今天河北省喜峰口一带。

除此之外,现今的中国大地上共有七座城市被称为龙城,它们分别是:濮阳、天水、诸城、太原、常州、柳州、朝阳。 诸多的“龙城”,我们从何入手?首先可以确定的是,“龙城”、“飞将”以及匈奴,这三者是密切相关的。

又 根据匈奴民族的栖息地位置,除了人们对龙城的两种说法外,上面提及的七个城市 中的天水也可以进入“龙城”的范围来做探讨。以飞将推龙城。

很多人认为对龙城的解释中,卢龙城一说较为合理。 根据《史 记•李将军传》记载:“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 敢入右北平。”

意思是:李广将军住在右北平,匈奴听说李广被称为汉朝的飞将, 于是躲避了他好多年,不敢进人右北平。这种说法其实是按照飞将来解释龙城,认 为“龙城飞将”中的龙城是指飞将的居住地,而且这个飞将就是李广。

这么说来, 河北喜峰口一带的右北平就是龙城。然而,又有人认为飞将不是指李广,而是卫 青。

按照卫青的故居来判,他是今天山西临汾人。难道龙城是指临汾?这一说法非 常不流行。

此外,在甘肃天水有李广墓,那天水又是不是我们所讲的龙城呢?这样 看来,想要以飞将推出龙城的所在地,难于一致。 以匈奴推龙城。

既然龙城与飞将的链条没有搭成功,那么只好把龙城与匈奴相 接。很多人认为龙城是匈奴的著名城堡。

由于匈奴族把龙作为至高皇权的象征,因 此在城中祭祀龙神,因此将此城称为龙城,位于今天的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西 侧的和硕柴达木湖附近。卫青将军抗击匈奴的龙城大捷也应该指的是这里。

然而此 说是否成立,或许今后会有更多的资料来证明。另外,除了右北平和蒙古国境内之说,还有一种说法,即:龙城不是指地方, 而是人物。

2003年,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将原来“龙城飞将”的注释做了修改:“龙 城”指奇袭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 “龙城飞 将”并不止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

看来,“龙城”究竟在哪?依旧是灸说纷纭,今无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