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牛与杀猪为什么方法不一样?
我说两句
第一,杀猪不是刺穿心脏,是从脖子部位下去割断大动脉.我朋友的父亲是屠夫,我亲眼见过的.市场上的猪心都是完整的,除非他帮你处理过.
第二,”杀牛就是把脖子用刀切开,放干血。”你见过谁有这么厉害的本事,他两个角不把你捅死才怪呢.
虽然我没有亲眼见过杀牛的,但是我在电视里看到过
好几个人把牛的四肢绑在树上,先把尾巴切掉,我就记得这么多了……
至于饮食问题,猪血是好东西,猪在放血的时候,用个盆在下面积,里面要放盐加快凝固。我们这里叫“血王子”。呵呵~~牛血没有人吃还是不能吃?现在的社会,什么东西不能吃呢?胎儿不也是有人吃吗?
农村杀年猪全过程简介如下:
在农村出身的小伙伴应该都见过杀猪,在快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养猪的开始杀年猪,那个时候感觉年味十足。在过去,土家人一年四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唯有过年的时候才有几天的清闲和快乐,杀年猪也是村里最热闹的事情。
由于那个时候物质匮缺,一年能杀上一头猪过年就非常不错了。甚至有些贫穷的家庭在杀年猪后,卖掉大部分猪肉,留下一小部分自己过年,在那个时候过年能吃上猪肉可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在计划经济时期,要先向国家缴一头毛猪,办了宰杀证才有资格自己宰杀。不过,即使到了现在,杀猪,依旧是农家的一件大事,是农家人过年前的重头戏。农家人在杀年猪的那天,会约上亲朋好友一起到家里吃杀猪饭,以示庆祝。
杀年猪是一道体力活,农村有专门的杀猪匠,据说在调皮的猪看到了他都很老实,对猪有天生的压制。杀年猪对孩子来说是一件恐怖的事情,是禁止小孩子看的。曾经还想偷瞄几眼,结果被大人训斥,后来长大了也就没有那么多顾忌了。
到了杀猪的时候会请来亲朋好友,几个汉子用钩子把养了一年的肥猪从圈给钩出来,猪蹄子用绳子系上,给猪系的叫死猪扣越挣扎越紧。叫大肥猪仿佛也意识到自己要被宰杀了,可劲的在哪里嚎叫。农村杀年猪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早早就烧开了一大锅的水用来给猪腿毛。
把猪抬上支好的桌子,小伙子们死死的摁着,杀猪匠拿出来了足有一尺长的杀猪刀。杀猪的时候要找好位置,对着猪的颈部一刀直达心脏,这个场面小孩子见了是要做噩梦的。这样能让猪少受一些痛苦,下面是早已经放好的用来接猪血的盆子。放血的时间要准备好,太晚了学都浸入到了肥肉里面影响口感。
曾经农村过年基本上每家都会杀年猪,要不就是几家合伙的杀一头。杀好的猪淋上热水就褪毛了,会在猪蹄的割开一个小口向里面吹气,看着猪皮像皮球一样就鼓了起来,各个地方的皱褶都没有了很容易褪毛。像杀羊也是要在里面吹气容易剥皮,猪皮没有经济价值只用褪毛就好了。
农村杀猪的时刻非常热闹,猪肉可以敞开了吃。给猪去毛完毕就开始开始肢解,先把头给剁下在来开膛破肚,然后挂在高出把猪分成两扇,那个时候肥肉才是最香的,要看谁家的猪最后,就看猪有多少的肥肉。
这种粗狂的方式才是农村人的生活,简单而不简约,爱的也是这样的生活方式。现在的农村杀年猪正在慢慢消失,人们生活水平都高了,吃肉在也不是那么难的一件事情。每家每户基本上都不会养猪了,都集中到了养殖场里面,在有规定私人不能擅自宰杀。那记忆中的味道弥足珍贵。
杀年猪一直都是农村过年传统年俗。到了腊月,大部分人家都要杀猪,为过年包饺子、做菜准备肉料。杀年猪通常在腊月二十六七进行,也有提前至二十五日的,充满了春节前的欢乐。一家杀猪,全村人都赶来围观。人们在欢乐的气氛中,看杀猪匠杀猪格外卖弄精神,一边说笑一边操作,随手会把猪尾巴割下来,丢给围观的孩子们,让他们烧了吃。
杀猪匠杀猪步骤杀年猪时,我们要提前几天跟杀猪匠约好,倘若不提前约好,而是到了日子再说,是很难找到人的。杀猪时,提前一天不给猪喂食,这样做是为了让猪把肚子里面的排泄物排出,以便更好的清理猪肠子,如果残余食物太多,在清理肠子时容易破。杀猪匠来了之后,要找几个有力气的男人,把肥壮的“年猪”从猪圈中牵到主屋门前的空置场地,用绳捆绑在两三条长凳上,杀猪匠按住猪的头,其他的人用力住猪身,大盆里倒上开水,放点食盐溶于开水中,放到猪头下的地上。用锋利尖长屠刀宰杀颈部,猪血流尽于盆中后,就可以开始剃毛了。剃完毛之后,就是解剖,剃毛和解剖之前需要吹气,这样做会让解剖容易一点。杀猪匠用嘴给猪吹气,吹到面红耳赤,再通过猪梃子打通的通道,把猪吹圆、吹胖、吹鼓起来 ,然后剃毛、解剖。解剖之后,就是分割猪肉,依次是猪头 、猪肩颈肉 、颈肉 、前腿肉 、前蹄膀 、前蹄 、正宝肋 、五花肉等。
杀年猪后吃泡汤也是农村长久以来的习俗,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吃着弥漫着浓醇和暖意的年饭,它是山珍海味、名酒细粮里,永远无法体相比的。吃泡汤是追求和营造过年的一种气氛,也是总结一年的辛苦和庆贺一年的丰收,更是增进家人亲朋的团结、和谐与热闹。现如今它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和文化。通常来说,吃一顿泡汤要花上几个小时,一块块香肉入口,一杯杯热酒下肚,我们能看到每个人的笑脸上洋溢着鲜亮光彩。 男人们吃喝满意了,就围着火塘饮姜茶、摆门子,辛苦的家庭主妇,收拾碗筷、腌制腊肉,正式开始筹备一大堆过年的年货物品,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1、对于这种不是封闭性的物体,我们可以采用先做好双环的做法;
2、用绳子做一个环,注意交汇处是环左边的绳子压住环右边的绳子;
3、在这个环的右边做一个一样的环;
4、把左边的环放在右边的环上;
5、把绳子拿起来套在物体上,拉紧绳子的两端,绳结就打好了。
2、屠夫拿一把很长的屠刀,因为太短的话,到不了猪的心脏。一刀下去,猪一声惨叫,鲜血奔涌而出,用盆接猪血。
3、等猪死了,把猪放进一个放满热水的锅里,把猪毛刮干净,也有的地方用火烧干净的,在猪四条腿上开一个小孔,然后屠夫从四个孔里用嘴往里吹气,等吹气后,用细绳绑住四条腿,防止跑气。然后用木板拍打,使猪皮和猪肉分离,拿一个粗铁杆,从猪的四条腿把铁棍伸进去,把猪皮和猪肉尽量分开。
4、开膛破肚,把内脏分类放好,最难的是涮肠子,因为猪的肠子里有很多东东。要把肠子放在一个大盆里,来回洗很多次。
71岁的西安王大爷在宰杀一头猪时,被一只猪踢入了一锅沸水中,他急忙脱下了身上的衣服,但并没有用冷水处理伤口,等送到医院的时候,他已经处于昏迷状态,正在接受治疗。我们应该吸取教训使用正确的杀猪方法。
1、杀猪至少要三四个成年人抓住它,并用一根坚固的绳索将它的四条腿绑起来。然后把猪放在和膝盖一样高的平板上,以方便接下来的操作。建议使用年轻力壮的杀猪匠,因为在杀猪的过程中是很耗费体力的。
2、杀猪的时候,要使用比较长的杀猪刀,在猪的下颌一刀刺进去,此时刀口的血液会呈喷射状,刀要插得越深越好,猪才不会挣扎,插入后需要把刀再进行90度的旋转,目的是让血在压力的作用下,喷出体外,起到一部分放血的作用,让猪更快死去,这时可以用脸盆接猪血,以便后来食用。
3、猪死亡后,将猪放在一只装满热水的平底锅中,将猪身上的毛擦掉,也有一些地方直接用喷枪烧去猪毛的。
接下来,在猪的四条腿上打一个洞,由屠夫用嘴巴从四个洞中向里面吹气,待吹完后,再用绳子将四条腿捆起来,以防漏气。接着,就可以用板子不断地敲打猪身,把猪皮和猪肉分开。接着用一根粗大的金属棒,将猪的四条腿插入,尽可能地将猪皮与猪肉隔开。
4、接下来就可以对猪开膛剖肚了,将内脏分门别类地切割好,最困难的是洗肠,因为里面有许多脏东西。肠子基本洗干净后,就将猪的所有内脏放入大盆中,反复冲洗。
5、最后是分肉阶段了,分肉阶段是属于比较专业的手法,此时需要专业的屠夫根据猪的骨架结构来操作。
1:锅放到火上,什么就不加~~吧锅近乎烧到发红是,猪皮贴上去,来回蹭,烟会很大,之后放入冷水中,用钢丝球清洗。
2:开水汤一下猪皮,之后用刮胡刀挂~~~吉列刀片推荐使用
3:直接用火烧,别怕黑~~~烧完之后用冷水泡后用钢丝球刷洗就可以了·
4:锅里放入沥青,用火烧化后放入肉皮,时候投入冷水中,沥青遇冷水会凝固~~用手撕下凝固的沥青毛也就没了~(不推荐)
5:镊子拔毛,只要有耐心~~而且毛不是很多·~推荐~~其他方法除去第四个都可以使用的 ~~~~
2. 怎样才能快速方便的吧猪毛扒干净 从猪皮上
很多办法~~把我们酒店最常用的给你推荐几个·~
1:锅放到火上,什么就不加~~吧锅近乎烧到发红是,猪皮贴上去,来回蹭,烟会很大,之后放入冷水中,用钢丝球清洗。
2:开水汤一下猪皮,之后用刮胡刀挂~~~吉列刀片推荐使用
3:直接用火烧,别怕黑~~~烧完之后用冷水泡后用钢丝球刷洗就可以了·
4:锅里放入沥青,用火烧化后放入肉皮,时候投入冷水中,沥青遇冷水会凝固~~用手撕下凝固的沥青毛也就没了~(不推荐)
5:镊子拔毛,只要有耐心~~而且毛不是很多·~推荐~~其他方法除去第四个都可以使用的 ~~~~
3. 生猪屠宰时黑猪毛怎么连根除去
传统的方式是用热水烫后用手拔或者用搓石搓。
用大木桶将滚水放入,还需要掺入一定的凉水,所以应该是在80度到90度之间。若太烫会烫坏猪皮等部位,如果太低又起不到脱毛的作用。
然后将杀死的猪放入,有人揪着鼻头穿好的绳子,有人揪着尾巴来回在调好的水里拖动,这样会让各处都被水烫过。
屠夫会试试水,试试脱毛程度决定是否再加一些热水还是冷水。
等可以将毛拔动,可以将猪身上的脏垢用搓石(有的是浮石,多孔窍)将猪身上的脏垢和毛脱去。
最后会用一个钢片再刮过。
这些工序之后就可以获得一条白 *** 嫩的猪了。
杀猪一般要到冬季,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秋季换毛会有细毛,不好脱毛。
目前马上就进入新年了,各地的杀年猪也基本上已经结束。只有一些等待亲朋好友归来再屠宰年猪,想一同分享美味的家庭还没有屠宰年猪。
杀年猪在农村来说是一个非常喜庆的日子,不但可以一同品尝自家的猪肉,还可以和一些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唠唠家常。
在以前杀猪的时候,杀猪讲究有很多,因为毕竟是杀生。一些地方还会看日子时辰,看看那一天适合屠宰,“也有亥日不杀猪,杀七不杀八,四六不杀猪,”的习俗。认为杀猪是一个大日子,如果在错误的时辰错误的日子杀了猪,会给主人家带来一些麻烦。在这些日子杀猪匠也是比较忌讳的,即使给再多的钱也很少有人去帮忙屠宰。
在以前杀猪的时候,大家会发现一个现象,那就在生猪屠宰后,一些人会给猪吹气,这种现象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对于题主的问题。杀猪匠在杀猪的时候给猪吹气,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在以前这种现象确实是很常见,特别是在二三十年前,那时人们在杀猪的时候都会给猪吹气,吹气的目的并没有太多的讲究,只是因为给猪吹气后,猪比较容易退毛,退的比较干净。
具体的做法是在猪屠宰完毕放完血后,在猪后腿割开一个口子,然后用一个铁棍伸到皮层里边搅动一下,用玉米叶过其它一些东西将屠宰的刀口堵严,然后找一个小管子插在猪腿上的刀口上,压住往里面吹气,直至整个猪身膨胀鼓起为止。这是一个力气活,一头猪一般需要两个人轮流换着吹,在气吹满后用绳将腿部的伤口勒紧,然后就可以浇热水退毛了。
其实这种办法不单单是运用在猪的身上,在杀羊杀牛马的时候,一些地区也会采取这个办法。由于猪羊个体较小,所以吹气以及操作的时候比较方便,所以运用的最多。而马和牛由于个体较大,一般很少使用这种方法,但个别地区还是有使用的,据说吹牛皮就是因为这个方法转变而来的。
村里的杀猪匠在杀猪时给猪吹气,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农村在以前,有很多的匠人,木匠、铁匠、剃头匠、泥瓦匠还有杀猪匠,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良,很多匠人的手艺已经失传了,这里就包括杀猪匠吹气的手艺,如今农村虽然还有杀猪匠,但已经不在以此为主要赚钱门路,很多时候杀猪,也是出于对村里街坊邻居的帮忙。
由于在吹气的过程中会导致皮和肉分离,外皮已经扩张到最大这样退起来猪毛退的非常干净。但也因为皮肉已经分离,在分割出售的时候会造成一部分损失,所以这些年已经很少有人采取这种办法,也就有了一句俏皮嗑“杀猪不吹气~~蔫退”。
第二步:一般5个人左右,在后面跟着猪,大家约好一起上去,一起把猪按倒在地上,猪开始了惨叫,意识到自己要被杀了;
第三步:屠夫出现,手里拿着刀,来到猪面前,顺着猪的脖子下刀,猪脖子是动脉血管,把血管砍断,这时候有力气的猪会带血跑一会,没有力气的猪就呆着等人接猪血;
第四步:几个人会找个树,或者两个按着的树,用绳子把猪捆在树上,开始刮猪毛;
第五步:猪毛刮完后,屠夫开始开肚了,把猪从脖子以下,中间划开,把猪的内脏全部取出来;
第六步:把猪头砍掉,猪头需要用沥青把头上的毛全部粘掉;
第七步:开始卖猪肉了,有人要猪后腿,有人要肋条肉,等等,过不了多久,猪就上了餐桌啦!
乡下有句俗语叫做“玩火尿炕”,通常用来劝阻小孩子不能玩火;至于玩儿火和尿炕之间到底有什么关联,无人知晓也无从考证。不过这句常从大人嘴里说出来的话效力有限,因为桂成和他的小伙伴们每次外出的时候口袋里都会偷偷的揣一盒火柴。至于原因嘛,主要是因为在野外放火的感觉实在是太棒了!
冬天的野外,到处都是干燥的野草或木棍,都是绝佳的引火材料。生一堆火,看着红色的火焰妖艳的舞动,吞噬掉你塞进来的各种草质或木质的材料,辐射出大量的光和热,视觉和体感上都是莫大的愉悦。
当然火不能乱点:靠近草垛树丛的地方不能点,刮大风的时候不能点;秋冬季节天干物燥,一不小心就是一场火灾。在1991的乡下,小学院墙上的大字标语除了“学雷锋”就是“学赖宁”,前者作为好人好事的代表,几十年后仍然为人所熟知;而后者,这个因为救火英勇牺牲的小学生榜样,已经逐渐淹没在历史的深处。确实,比起小学生有限的救火能力,他们薄弱的自救能力更应该被意识到,而他们脆弱又无比宝贵的生命才是最应该被珍惜的。可惜那个时候人们的普遍认知并未如此,孩子们也并未对火敬而远之。
小河弯弯曲曲,总会围住一丛芦苇或若干水草,冬天就会成为冰面中间长出来的一片干草。小伙伴们通常不会放过这种无处蔓延绝对安全的可燃物,因此河面上常见这一处那一处的一团焦黑,宛如洁白冰面上的处处疤痕。不过这种冰面上的灰烬也有一定用处,主要就是冰车们漂移时的最佳减速带。
更常见的是在河滩上用石头搭成一个灶台的样子,收集干柴放在里面点着,几个孩子围着烤火,烤热了就去玩冰,玩冷了再回来烤火。有一次桂成从家里装出来几个土豆,等火着了一会儿后,把土豆埋在了热灰里,上面继续添柴生火。
没过多久,一股香气钻了出来;但这时候还不行,还要不时的给土豆翻个身。土豆被扒拉出来了,冒着热气,表面一些皮已经烧焦,露出里面的黄色。小伙伴们心急,在石头上磕一磕灰就开始吃,滚烫的土豆在两手之间来回倒,掰下一块放进嘴里,吸吸哈哈的吃。奇怪,就是普通的土豆,尼莫吃起来觉得竟然比超市里的薯片、麦当劳的薯条还要香!
桂成的小朋友们又说起冬天打猎的事情,让尼莫悠然神往。
打猎不是用猎枪,这时候民间的枪支都已被政府收缴上去,打猎要靠土办法,比如套兔子。
冬天的兔子肉最好吃,因为它们吃干草和自己储备的粮食。夏天的兔子吃各种鲜嫩的青草和树叶,连带着兔子肉也有一股草腥味。兔子后腿长前腿短,仿佛穿着高跟鞋的女士,上山时可以跑得比兔子还快,下山时速度则大打折扣。不过不管是上山还是下山,兔子都有自己固定的路线,有经验的人可以根据沙地上的兔子脚印准确找到所谓的“兔道”,就在兔道的沿途下套索。
套索是用细钢丝绳做成的,放在山坡野地里一点不扎眼。铁丝的一端做出一个小圆环,另一端从中间穿过,然后固定在附近的某个灌木上,让一个虚虚的圆环摆在兔子的必经之路上。兔子经过的时候,通常会一头钻进圆环,但四肢一定会勾到圆环,圆环借着兔子的冲力会收紧,越挣扎越紧。桂成的老姑夫就是一个套兔子的高手,他在山上下上十几个套,每天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上山去转一圈,基本上每次都能带回两三只兔子来。
野鸡又名雉鸡、山鸡,极为漂亮,是凤凰的原型,最大特点就是好看、好吃,是世界公认的山珍野味。当然在几十年后,野鸡成为了国家三级保护动物,随意捕杀是要被公安局请去喝茶的。不过这个时候的乡下还没有限制,冬天很多野鸡和野兔一起被挂在路边叫卖。
奶奶家南山的松树林里有很多只野鸡,每次路过都能听到它们此起彼伏的叫。有时候到林间采蘑菇,还会捡到一窝一窝的野鸡蛋,稍微发绿的壳,比鸡蛋略小,煮熟吃味道鲜美。乡下也有养猎狗的,用它在晚上捉野鸡。野鸡属于高度近视眼,在晚上比瞎子墙不了多少,用大号强光手电筒照射,野鸡会乱飞一团。因为野鸡飞行距离很短,猎狗可以很轻松的追上降落的野鸡。
野鸡属于领土范围很强势的鸟类,尤其是公野鸡,对自己的领地有着很强的控制欲。根据野鸡的这种特性,有人抓到公野鸡后专门驯化,然后将驯化好的公野鸡放在野鸡经常出没的地带,在这只野鸡周围布满套索。这只驯化好的野鸡会不停鸣叫,吸引这个地方的公野鸡前来挑战,自然也会被脚下的套索套牢。
“你们说得都好复杂,不是养猎狗,就是养野鸡的,有没有什么简单好操作的方法?” 尼莫说。
“也有,不过得等下大雪之后。” 一个小伙伴说。
大雪封山的季节,野兔的踪迹特别明显,下套索就容易的多。野鸡更是,又冷又饿的时候根本飞不动,经常是跑着跑着扎在雪窝子里就不动了,像拔萝卜一样简单。
于是尼莫盼望着下一场大雪,特别大的那种。
终于等到了寒假,桂成和二姑的期末成绩也都不错,这下可以轻轻松松的迎接过年啦!
大姑也回来了,家里这下子变得热闹了许多。除了一大堆准备假期继续攻读的课本外,大姑还带回了一个稀罕物:一副眼镜,但镜片是黑色的不透明塑料片,正中央有一个小孔。大姑说这个东西叫做小孔眼镜,据说利用了小孔成像原理,带上它看书可以治疗近视,买来帮助大近视眼桂成矫正视力的。尼莫带上试了试,发现整个世界都昏暗下来了,于是高度怀疑它的功效。桂成倒是每天一丝不苟的戴着它写作业,尼莫看着他仿佛戴着墨镜的样子就想笑,笑完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睡觉神器啊!如果老师允许在课堂上戴的话,绝对发现不了你是在闭着眼睛睡觉,当然前提是你不能睡得东倒西歪加流口水什么的。
已是腊月的月中了,各家各户都开始忙碌起来,买年画、买鞭炮,贴窗花、贴对联,杀猪杀鸡、蒸米发面,家家户户都飘荡着年的气息。
尼莫听说往年家里只会买一挂鞭炮,还是个头最小、数量最少的那种100个头的,俗称“小鞭”。不舍得一下子放完了,都是拆开来一个一个的放。100个通常是这样分配的:桂成60个,大姑二姑各20个。大姑二姑自然对放小鞭没什么兴趣,但小鞭有代货币功能,可以用来和桂成交易。比如要出去打酱油,给两个小鞭让桂成去;去地窖里拿白菜,给三个小鞭让桂成去!
有一天大姑想给桂成捉头上的虱子,桂成嫌揪着头发疼死活不同意;大姑强迫症发作,许诺捉到一个虱子给一个小鞭,桂成强忍着偶尔的疼痛和持续的无聊任由大姑操作,实则心里默默数着虱子在指甲盖上阵亡的声音,对照着大姑还有多少个小鞭,在达到数量之后一跃而起,死活不再同意继续;同时毕其功于一役,美滋滋的将大姑的十余个小鞭收入囊中。
今年则大不一样了,尼莫的存款还有不少,家里的养殖场又大有希望;尼莫和桂成都想多买一些鞭炮,大人们也都支持小小的奢侈一把,讨一个吉利的彩头,炸走所有的霉运。于是家里破天荒的买了一大堆鞭炮,有1000头的“大鞭”,有一盘二踢脚,还有各式各样的烟花。爷爷把它们放到棚子的后窗台上,说越冷越冻,回头放起来越响,等到除夕夜放个痛快,尼莫和桂成都恨不得明天就是除夕。
这一天,彤云密布,朔风渐起,还未到傍晚时分,纷纷扬扬的雪花就飘落了下来。这下可把尼莫和桂成乐坏了,他们盼这场雪已经盼了很久了。
晚上无事可做,一家人围坐在火炕上聊天。话题不知不觉就聊到了家里的养殖场,聊到了二姑的歌唱,聊到了大姑即将面临的高考。这些都是家里的希望,是尼莫给家里带来的希望,全家人的心里就和火炕一样热乎。
大姑突然饶有兴致的问尼莫:“大侄儿啊,你是从未来来的,见多识广。你说我将来考哪儿的大学好呢?”
尼莫不假思索的说:“北京啊。北京的大学又多又好,离家还近。嗯,要不去深圳也行,应该是这个地名,我不会记错的。听老爸说那个地方是未来几十年中国发展最快的地方,机会很多,到处都能挣大钱。”
深圳?大姑在历史课上背过,这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经济特区之一。
二姑也想凑热闹,对尼莫说:“ 你觉得我将来干啥好?”
尼莫说:“ 你就好好唱歌,将来争取当个大歌星!据说未来一个大明星唱一首歌就能收入几十万!”
唱一首歌几十万!二姑真想说一声“哇塞”。
小爸爸也来凑热闹:“我呢?”
尼莫说:“你就好好研究奥数,学奥数考试还能加分呢,将来当科学家!”
科学家还是挺让人向往的。桂成又问:“那咱家呢?就一直搞养殖吗?”
尼莫说:“养殖是挣第一笔钱,有个词怎么说的来着?第一桶金!先有第一桶金,再琢磨干点别的。我看爷爷在砍山楂树回来烧火,说山楂没人买,也卖不上价钱。等咱们有了本钱,爷爷你想过没有开个山楂加工厂啥的?生产山楂条山楂糕山楂果汁之类的,未来这些东西很受欢迎啊——我和妹妹就特别爱吃。”
山楂加工厂……爷爷之前从来没有想过,不过尼莫的话在他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不但爷爷的心里埋下了种子,大姑二姑桂成的心里面也都埋下了种子。
“睡吧,明天一早雪停了你们好出去玩雪。” 奶奶打了个哈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