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扳手 > 正文

扭力扳手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眯眯眼的鱼
英勇的小松鼠
2022-12-27 14:28:06

扭力扳手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最佳答案
粗暴的金毛
义气的柠檬
2025-08-26 15:59:11

扭矩扳手是汽车维修中必不可少的维修工具,无论是发动机大修还是汽车日常保养,那么如何使用扭矩扳手以及如何读取扭矩扳手呢?相信很多朋友在使用扭矩扳手的时候都不知道要注意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扭矩扳手的用途结构预设扭矩扳手1。选择合适范围的扭矩扳手。

使用力扳手时,首先根据测量工件的要求,选择范围适中的扭矩扳手。测量的扭矩值不应小于正在使用的扭矩装置范围的20%。小扭矩部位的加固不宜使用过大的范围,小范围的扭矩装置不宜超范围使用。

2.根据工件所需的扭矩值,确定预设的扭矩值。

当扭矩值预设后,拉下扳手手柄上的锁环,同时转动手柄,将主刻度和差动刻度的值调整到所需的扭矩值。调整后,松开锁环,手柄会自动锁定。

3.确认扭力扳手与固定件连接可靠并已锁定

使用扭矩扳手时,首先将扳手榫与辅助附件(如套筒和各种喷嘴)连接,确保连接正常。在加强扭矩前,先设定需要加强的力值,锁紧锁紧装置,将变向按钮调整到施力方向,然后在使用时快速连续操作5-6次,这样扳手内部部件上的专用润滑剂就可以得到充分的润滑,扭矩扳手就可以更加精准持久的使用。4.扭矩扳手施力方法

将相应规格的套筒安装在扳手的方榫上,盖上紧固件,然后慢慢对手柄施力。外力必须按指示箭头的方向施加。

要掌握手柄的有效范围,沿垂直于扭矩扳手外壳的方向慢慢施力,直到听到扭矩扳手发出“塔”的声音,拧紧时停止施力,发出“咔嗒”的信号。一个作业完成了。

此时扭矩扳手已达到预设扭矩值,工件已受力,这时应及时释放施加的力,以免损坏其他零件。

施力过程中,根据国家标准仪器操作规范,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10度。水平偏差上下不应超过3度,操作者应保证使用时上下左右施力范围不超过15度;5.使用大尺寸扭矩扳手时,可增加加长杆,操作省力。6.为了使测量结果受到水平和垂直方向偏差的影响,在测量时,应在施力的握持端施加一个垂直向下的稳定力值,然后手动增加一些力,使使用值更加准确。

8.扳手是一种测量工具,应该小心使用。它不能代替锤击。不使用时,请注意将扭矩设置为最小值,并存放在干燥的地方。扭矩范围广,加强扭矩相对简单,只需设定所需扭矩值即可操作。9.如果长时间不使用,将刻度分数调整到最小扭矩值。有利于保证扭矩的准确性。

扭矩扳手读数方法扳手读数:

如果是带表的扭矩仪,直接读取指针指示的数据作为测量数据值;如果是套筒加子刻度指示器,应先读取主刻度上的刻度值,子刻度或差动缸上的刻度值之和即为测量数据值。扭矩大小=扭矩主刻度指示线的读数大小+差动刻度的读数大小。

如上图:扭矩= 180+7= 187

调整后,必须将手柄下端的锁环压回锁定扭矩值。

扭矩扳手的扭转方向可以控制;在右边,扳手杆的刻度和手柄上的一圈数字代表了这个扳手的扭矩范围,单位是Nm。可以看出,这款扳手的最大扭矩值为210,其次是200,190等。,每个刻度之间的间隔为10纳米。中间的10头牛和米要用手柄上的圆圈控制。你可以看到上面刻着0、8、6、4等数字。例如,使用它时,扭矩现在是187牛米。首先将手柄边缘拧到与刻度180平齐的位置,然后将手柄上数字圈的“7”刻度对准扳手杆上的刻度中心线,就可以拿到了。

使用预设扭矩扳手的注意事项:扭矩扳手是精确控制螺栓螺母锁紧扭矩的专用工具,应按照以下要求正确使用:

(1)不要使用预设扭矩扳手拆卸螺栓或螺母。

(2)严禁在扭矩扳手末端增加套筒延长臂,以防损坏扭矩扳手。

(3)根据需要调整所需扭矩,确认调整机构处于锁定状态后方可使用。

(4)使用扭矩扳手时,要平衡缓慢加载,切勿猛拉猛压,以免造成过载和输出扭矩不对中。达到预设扭矩后,应停止加载力。

(5)使用预设的扭矩扳手后,应将其调整到最小扭矩,使施力弹簧充分放松,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6)避免水侵入预设扭矩扳手,防止零件生锈。所选扭矩扳手的开口尺寸必须与螺栓或螺母的尺寸一致。如果扳手的开口太大,很容易滑落,损坏螺钉的六角。根据各种扳手的选择原则,一般首选套筒扳手,其次是环形扳手,再次是开口扳手,最后是活动扳手。为防止扳手损坏和滑脱,应将拉力施加在开口较厚的一侧,特别注意受力较大的活动扳手,防止开口呈“八”字形,损坏螺母和扳手。

扭矩扳手是根据人手的力量设计的。遇到螺纹紧的零件,不能锤击扳手。除套筒扳手外,其他扳手不能安装施力杆,以防扳手或螺纹连接损坏。

使用扭矩扳手时,听到“啪”的声音最合适。

备注:

1.用途:扭矩扳手是旋转螺栓或螺母的工具。

2.使用方法:转动扭矩扳手时,应使用拉力。推动扳手非常危险。

3.可用扭矩扳手拧紧螺栓,拧紧前应清洁并润滑螺栓。

4.使用扭矩扳手拧紧螺栓时,用力要均匀,不得使用冲击力。

扭矩扳手的日常维护及注意事项

1.不使用时,请将扳手调整到最小扭矩值,并放入指定的盒子中。2.除棘轮机构外,不要润滑扳手的其他部件。必要时,向棘轮机构滴少许油。

3.请勿使用丙酮或其他溶剂清洁扳手。用蘸有少量酒精的干净布清洁。

4.未经允许,不要拆卸扳手。不正确的拆卸会导致内部结构的损坏和仪器的严重损坏。

5.使用的扭矩必须符合附表1的规定。6.这种扭矩扳手是高档精密工具,必须指定专人使用和保管。

@2019

最新回答
单纯的蜜蜂
落寞的白开水
2025-08-26 15:59:11

扭力扳手:

( 1 )所选用的扳手的开口尺寸必须与螺栓或螺母的尺寸相符合,扳手开口过大易滑脱并损伤螺件的六角,在进口汽车维修中,应注意扳手公英制的选择;各类扳手的选用原则,一般优先选用套筒扳手,其次为梅花扳手,再次为开口扳手,最后选活动扳手。

( 2 )为防止扳手损坏和滑脱,应使拉力作用在开口较厚的一边,这一点对受力较大的活动扳手尤其应该注意,以防开口出现 “ 八 ” 字形,损坏螺母和扳手。

( 3 )扭力扳手是按人手的力量来设计的,遇到较紧的螺纹件时,不能用锤击打扳手;除套筒扳手外,其它扳手都不能套装加力杆,以防损坏扳手或螺纹连接件

( 4 )扭力扳手使用时,当听到“啪”的一声时,此时是最合适的

孝顺的白羊
文静的店员
2025-08-26 15:59:11
分类: 医疗健康

问题描述:

我妈妈得了颈椎病,现在睡也睡不好,而且浑身不舒服。试了好多方法--贴膏药、拔罐、吃中西药,但都没什么效果,请问有没有知道好的治疗方法的人,可以帮帮我?

解析: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一)牵引

1. 适应证 颈椎牵引常作为神经根型、颈型和交感型颈椎病的首选疗法。但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受压较明显者和有明显颈椎节段性不稳者不宜采用。

2. 颈椎牵引的方法 一般用颈枕牵引带作颈椎牵引。

(1)姿位: *** 可采取坐位或卧位,为了方便,多取稳当的靠坐位,使颈部自躯干纵轴向前前倾约10°-3O°,避免过伸。要求患者充分放松颈部、肩部及整个躯体肌肉。牵引姿位应使患者感觉舒适,如有不适即应酌情调整。在椎动脉型患者前倾角宜较小,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宜取几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牵引。

(2)牵引重量与持续时间:常用的牵引重量差异很大,可自患者自身体重的1/10至1/5,多数用6-7kg,开始时用较小重量以利患者适应。每次牵引近结束时患者应有明显的颈部受牵伸感觉,但无特殊不适,如这种感觉不明显,重量应酌情增加。每次牵引持续时间通常为20-30分钟。牵引重量与持续时间可作不同的组合,一般牵引重量较大时持续时间较短,牵引重量较小时持续时间较长。

(3)牵引频度与疗程:一般每日牵引1-2次,也有每日3次者,10-20天为一疗程,可持续数个疗程直至症状基本消除。

(4)如坐位牵引疗效不著,或患者症状较重或体弱不耐久坐时,可采用仰卧位牵引。用枕垫保持适当姿位,牵引重量一般为2-3kg。持续牵引2小时后休息15分钟,然后再作牵引,每天牵引总时间可达1O-14小时。

(5)利用电动牵引器械可进行间歇牵引,被认为有利于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一般是牵引2分钟,放松或减小牵引重量1分钟,反复进行半小时左右。

(二)推拿

1.作用与适应证 中医学认为颈椎病系因颈项长期劳累,气血失和,加上外感风寒、阻滞经络所致,推拿治疗可以调和气血,桂风散寒,疏筋通络,从而达到解痉止痛的作用。推拿适用于除了严重颈脊髓受压的脊髓型以外的所有各型颈椎病。

对于脊髓型颈椎病,传统不主张进行推拿治疗,认为有可能加重脊髓损害,但国内已有安全有效的牵引和推拿治疗的报道,因此,轻型脊髓型颈椎病不一定禁忌推拿治疗,只是手法宜温和,免除旋扳手法。

2. 方法 颈椎病的推拿手法应刚柔结合,切忌粗暴,常用手法程序如:

(1)在颈背部反复作掌揉、探法和一指禅推法,然后在颈肩部的督脉、手三阳经的部分俞穴如风池、风府、肩内俞、肩井、天宗、缺盆等穴作点、压或拿法,再在斜方肌与提肩胛肌处行弹拨法。若为神经根型,手法治疗应包括肩、肘、手的主要穴位若为椎动脉型,应包括头、脸部的百会、太阳等穴位。接着用旋扳手法。最后以抹法、叩击、拍法作结束。

(2)施行旋扳手法时,先嘱患者向一侧旋转颈部,施术者两手分别置于病人的下枕部和枕后部顺势同时稍用力旋转头颈。此时必须注意:1)旋转角度不可过大。2)不可片面追求旋颈时可能发出的"咔嗒"声。3)脊髓型及椎动脉型颈椎病不作旋扳手法。

(三)理疗

理疗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放松痉挛肌肉,缓解症状。方法可选用高频(微波、超短波)、低中频电疗(如TENS,间动电疗,电脑中频)、超声波、磁疗等。

(四)运动疗法

1. 运动疗法的作用 颈椎病的运动疗法主要是做医疗体操练习,颈椎病医疗体操的目的与作用主要有两方面:(1)通过颈部各方向的放松性运动,活跃颈椎区域血液循环,消除淤血水肿,同时牵伸颈部韧带,放松痉挛肌肉,从而减轻症状;(2)增强颈部肌肉,增强其对疲劳的耐受能力,改善颈椎的稳定性,从而巩固治疗效果,防止反复发作。

2. 适应证和禁忌证 各型颈椎病症状基本缓解或呈慢性状态时,可开始医疗体操以促进症状的进一步消除及巩固疗效。症状急性发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运动 *** 。有较明显或进行性脊髓受压症状时禁忌运动,特别是颈椎后仰运动应禁忌。椎动脉型颈椎病时颈部旋转运动宜轻柔缓慢,幅度要适当控制。

(五)神经阻滞疗法

椎间孔阻滞(硬膜外腔阻滞)和椎旁交感神经阻滞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反复单次阻滞或置管连续注药,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单次阻滞每周两次,5次为一疗程。硬膜外腔置管者可每日注药一次,每5次为一疗程。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对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有特效(一般配合椎间孔、颈部痛点阻滞)。常于第一次阻滞治疗后即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多不能维持长久的疗效,故须反复施术以巩固效果,至少须连续治疗2~4个疗程。

(六)药物治疗

颈椎病症状显著时常用药物作辅助治疗以促进症状缓解,常用药物有解痉镇痛药、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神经营养药及血管扩张药等。中药也常应用。

(七)心理治疗

(八)日常生活活动指导

1. 枕头与睡眠:枕头中央应略凹进,高度为12~16cm,颈部应枕在枕头上,不能悬空,使头部保持略后仰。习惯侧卧位者,应将使枕头与肩同高。睡觉时,不要躺着看书,也不要长时间将双手放在头上方。

2. 避免做颈部过伸过屈活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洗脸、刷牙、饮水、写字时,要避免颈部过伸过屈活动。

3. 某些日常活动应该停止:在患病期间,应停止做某些过度活动颈椎的活动,如擦高处的玻璃。

善良的草丛
强健的雪碧
2025-08-26 15:59:11
1.作用与适应证 中医学认为颈椎病系因颈项长时间劳累,气血失和,加上外感风寒、阻滞经络所致,推拿治疗可以不可以调和气血,桂风散寒,疏筋通络,从而达到解痉止疼的作用。推拿适用于除了严重颈脊髓受压的脊髓型以外的所有各型颈椎病。

对于脊髓型颈椎病,传统不主张进行推拿治疗,认为会有可能加重脊髓损害,但国内已有安全有效的牵引和推拿治疗的报道,因此,轻型脊髓型颈椎病不一定禁忌推拿治疗,只是手法宜温和,免除旋扳手法。

2. 方法 颈椎病的推拿手法应刚柔结合,切忌粗暴,常用手法程序如:

(1)在颈背部反复作掌揉、探法和一指禅推法,然后在颈肩部的督脉、手三阳经的部分俞穴如风池、风府、肩内俞、肩井、天宗、缺盆等穴作点、压或拿法,再在斜方肌与提肩胛肌处行弹拨法。若为神经根型,手法治疗应包括肩、肘、手的主要穴位若为椎动脉型,应包括头、脸部的百会、太阳等穴位。接着用旋扳手法。最后以抹法、叩击、拍法作结束。

(2)施行旋扳手法时,先嘱病人向一侧旋转颈部,施术者两手分别置于病人的下枕部和枕后部顺势同时稍用力旋转头颈。此时必须注意:1)旋转角度不可过大。2)不可片面追求旋颈时可能发出的“咔嗒“声。3)脊髓型及椎动脉型颈椎病不作旋扳手法。

(三)理疗理疗能有所改进局部血液循环,放松痉挛肌肉,缓解症状。方法可选用高频(微波、超短波)、低中频电疗(如TENS,间动电疗,电脑中频)、超声波、磁疗等。

运动疗法

1. 运动疗法的作用 颈椎病的运动疗法主要是做医疗体操练习,颈椎病医疗体操的目的与作用主要有两方面:(1)通过颈部各酚行�的放松性运动,活跃颈椎区域血液循环,消除淤血水肿,同时牵伸颈部忍埒,放松痉挛肌肉,从而减轻症状;(2)增强颈部肌肉,增强其对疲劳的耐受能力,有所改进颈椎的稳定性,从而巩固治疗效果,防止反复发作。

2. 适应证和禁忌证 各型颈椎病症状基本缓解或呈慢性状态时,可开始医疗体操以促进症状的进一灿行�除及巩固疗效。症状急性发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运动刺激。有有些明显或进行性脊髓受压症状时禁忌运动,尤其是颈椎后仰运动应禁忌。椎动脉型颈椎病时颈部旋转运动宜轻柔缓慢,幅度要适当控制。

日常生活活动指导

1. 枕头与睡眠:枕头中央应略凹进,高度为12~16cm,颈部应枕在枕头上,不可以悬空,使头部保持略后仰。习惯侧卧位者,应将使枕头与肩同高。睡觉时,不要躺着看书,也不要长时间将双手放在头上方。

2. 避免做颈部过伸过屈活动:脊髓型颈椎病病人,在洗脸、刷牙、饮水、写字时,要避免颈部过伸过屈活动。

3. 某些日常活动应该停止:在患病期间,应停止做某些过度活动颈椎的活动,如擦高处的玻璃。

安详的路灯
包容的黑米
2025-08-26 15:59:11

在工作时,尤其是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时间久了就会感到脖子痛,这时候有可能是颈椎病找到了你。颈椎病是颈椎疼痛的常见原因,基础病理学是颈椎间盘突出挤压了神经根,临床上表现为颈部疼痛,伴有上肢的放射痛或伴有麻木。一旦得了颈椎病,最有效缓解疼痛的方法就是运动缓解法。(做手术就不考虑了,因为颈椎部位神经相当多,一不小心就大错特错了。当然吃药也可以缓解,但我不建议吃药,凡药就有三分毒)。

下面介绍几个运动缓解法:

一、双手做回环动作。由身体两侧,双臂由前向后50圈,再由后向前50圈,每天坚持早晚做两次。

二、双手做燕子飞。头抬起,双手向后用力背起如燕子在飞,同时腿向后踢,左右腿交换踢。一天两次,一次30组。

三、吊单杠。双手抓握单杠,身体自然下垂,刚开始坚持5分钟即可。

这是由一般工作劳累、或是长久低头引起的颈椎病缓解方法,其中任选择一到两个方法每天做就有很明显的疗效。(因本人就是颈椎病患者,有切身的体会,现在献给大家来参考一下)。

另外还有两个缓解颈椎病的小妙招:

一、根据自己的病情情况,结合自己每天晚上睡觉使用枕头的高低,自己量体自做一个小一点的枕头。这个枕头做好了,能解决一大半的颈椎病。

二、每天晚上睡之前或是早上起床之后,把双手搓热后,在脖子上来回按摩摩擦30下,直至脖子发热即可。

颈椎病分型较多,症状那么多,是不是颈椎病都一样来处理?肯定不行,每个症状都可能是不同原因,同一个原因也可能是不同症状。你先去医院里确定了你是属于什么样的症状,再确定怎么治疗。

安详的机器猫
花痴的鸡翅
2025-08-26 15:59:11
这个主要是你的姿势问题。要做正,头不要老向前弯。还有坐一会就起来活动一下。不然这样日子久了会得颈椎病的。

...............................................

要先做检查找出病因再到中医院试试针灸治疗。因为像颈椎疼、腰痛等症状西药只能暂时缓解疼痛根治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西药都有副作用的。中医却恰恰相反虽然可能需要长期配合但如果症状不是很严重的话也可以买哈磁五行针或真空火罐等中医保健器材(大型药房有买)在家治疗很简单方便。平日还可以做做对颈椎有益的保健操,总之中医是首选

...................

教你一招:把两臂伸平,并走步,迈左腿两手握拳,迈右腿时两手松开,每天坚持走400米,一年后绝对见效,我就是这样练好颈椎的,滋味虽然不好受,可是很见效,建议你尝试一下

.............................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一)牵引

1. 适应证 颈椎牵引常作为神经根型、颈型和交感型颈椎病的首选疗法。但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受压较明显者和有明显颈椎节段性不稳者不宜采用。

2. 颈椎牵引的方法 一般用颈枕牵引带作颈椎牵引。

(1)姿位:体位可采取坐位或卧位,为了方便,多取稳当的靠坐位,使颈部自躯干纵轴向前前倾约10°-3O°,避免过伸。要求患者充分放松颈部、肩部及整个躯体肌肉。牵引姿位应使患者感觉舒适,如有不适即应酌情调整。在椎动脉型患者前倾角宜较小,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宜取几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牵引。

(2)牵引重量与持续时间:常用的牵引重量差异很大,可自患者自身体重的1/10至1/5,多数用6-7kg,开始时用较小重量以利患者适应。每次牵引近结束时患者应有明显的颈部受牵伸感觉,但无特殊不适,如这种感觉不明显,重量应酌情增加。每次牵引持续时间通常为20-30分钟。牵引重量与持续时间可作不同的组合,一般牵引重量较大时持续时间较短,牵引重量较小时持续时间较长。

(3)牵引频度与疗程:一般每日牵引1-2次,也有每日3次者,10-20天为一疗程,可持续数个疗程直至症状基本消除。

(4)如坐位牵引疗效不著,或患者症状较重或体弱不耐久坐时,可采用仰卧位牵引。用枕垫保持适当姿位,牵引重量一般为2-3kg。持续牵引2小时后休息15分钟,然后再作牵引,每天牵引总时间可达1O-14小时。

(5)利用电动牵引器械可进行间歇牵引,被认为有利于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一般是牵引2分钟,放松或减小牵引重量1分钟,反复进行半小时左右。

(二)推拿

1.作用与适应证 中医学认为颈椎病系因颈项长期劳累,气血失和,加上外感风寒、阻滞经络所致,推拿治疗可以调和气血,桂风散寒,疏筋通络,从而达到解痉止痛的作用。推拿适用于除了严重颈脊髓受压的脊髓型以外的所有各型颈椎病。

对于脊髓型颈椎病,传统不主张进行推拿治疗,认为有可能加重脊髓损害,但国内已有安全有效的牵引和推拿治疗的报道,因此,轻型脊髓型颈椎病不一定禁忌推拿治疗,只是手法宜温和,免除旋扳手法。

2. 方法 颈椎病的推拿手法应刚柔结合,切忌粗暴,常用手法程序如:

(1)在颈背部反复作掌揉、探法和一指禅推法,然后在颈肩部的督脉、手三阳经的部分俞穴如风池、风府、肩内俞、肩井、天宗、缺盆等穴作点、压或拿法,再在斜方肌与提肩胛肌处行弹拨法。若为神经根型,手法治疗应包括肩、肘、手的主要穴位若为椎动脉型,应包括头、脸部的百会、太阳等穴位。接着用旋扳手法。最后以抹法、叩击、拍法作结束。

(2)施行旋扳手法时,先嘱患者向一侧旋转颈部,施术者两手分别置于病人的下枕部和枕后部顺势同时稍用力旋转头颈。此时必须注意:1)旋转角度不可过大。2)不可片面追求旋颈时可能发出的"咔嗒"声。3)脊髓型及椎动脉型颈椎病不作旋扳手法。

(三)理疗

理疗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放松痉挛肌肉,缓解症状。方法可选用高频(微波、超短波)、低中频电疗(如TENS,间动电疗,电脑中频)、超声波、磁疗等。

(四)运动疗法

1. 运动疗法的作用 颈椎病的运动疗法主要是做医疗体操练习,颈椎病医疗体操的目的与作用主要有两方面:(1)通过颈部各方向的放松性运动,活跃颈椎区域血液循环,消除淤血水肿,同时牵伸颈部韧带,放松痉挛肌肉,从而减轻症状;(2)增强颈部肌肉,增强其对疲劳的耐受能力,改善颈椎的稳定性,从而巩固治疗效果,防止反复发作。

2. 适应证和禁忌证 各型颈椎病症状基本缓解或呈慢性状态时,可开始医疗体操以促进症状的进一步消除及巩固疗效。症状急性发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运动刺激。有较明显或进行性脊髓受压症状时禁忌运动,特别是颈椎后仰运动应禁忌。椎动脉型颈椎病时颈部旋转运动宜轻柔缓慢,幅度要适当控制。

(五)神经阻滞疗法

椎间孔阻滞(硬膜外腔阻滞)和椎旁交感神经阻滞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反复单次阻滞或置管连续注药,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单次阻滞每周两次,5次为一疗程。硬膜外腔置管者可每日注药一次,每5次为一疗程。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对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有特效(一般配合椎间孔、颈部痛点阻滞)。常于第一次阻滞治疗后即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多不能维持长久的疗效,故须反复施术以巩固效果,至少须连续治疗2~4个疗程。

(六)药物治疗

颈椎病症状显著时常用药物作辅助治疗以促进症状缓解,常用药物有解痉镇痛药、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神经营养药及血管扩张药等。中药也常应用。

(七)心理治疗

(八)日常生活活动指导

1. 枕头与睡眠:枕头中央应略凹进,高度为12~16cm,颈部应枕在枕头上,不能悬空,使头部保持略后仰。习惯侧卧位者,应将使枕头与肩同高。睡觉时,不要躺着看书,也不要长时间将双手放在头上方。

2. 避免做颈部过伸过屈活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洗脸、刷牙、饮水、写字时,要避免颈部过伸过屈活动。

3. 某些日常活动应该停止:在患病期间,应停止做某些过度活动颈椎的活动,如擦高处的玻璃。

参考资料:http://www.kf365.com/html/11/578.html

现实的棒球
矮小的河马
2025-08-26 15:59:11
一、什么是颈椎病?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颈椎病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其他型,颈椎病临床常表现为颈、肩臂、肩胛上背及胸前区疼痛,臂手麻木,肌肉萎缩,甚至四肢瘫痪。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多。颈椎病具有发病率高,治疗时间长,治疗后极易复发等特点。

二、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和机制

颈椎病主要因为颈椎间盘和颈椎及其附属结构的退行性改变引起。

原因1. 椎间盘颈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一般在30岁以后即开始。髓核脱水变薄,椎间隙变狭,使纤维环及周围韧带变松弛,颈椎稳定性减弱,更易进一步劳损及退行性变。纤维环变性及椎间隙狭窄使椎间盘易于向后及侧方突出。颈4、5,颈5、6椎间活动度最大,应力也最集中,最易受损伤。

原因2.椎体及其附属结构 椎间盘变薄引起颈椎不稳时,其周围韧带常受异常应力的牵扯,致其附着点损伤引起骨赘增生。椎间隙变狭窄也使后关节与钩椎关节应力增加,使其受损伤及增生。易发生增生的节段依次为颈5、颈6、颈4及颈7。

原因3.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增生,黄韧带肥厚等可引起椎管狭窄,导致脊髓型颈椎病。钩椎关节、后关节增生,椎间盘向侧后方突出可压迫或刺激神经根、椎动脉及交感神经,引起相应症状。

原因4.血管因素及化学因素

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和腰椎间盘突出症一样,不能单纯用机械压迫因素来解释,还有血管因素和化学因素在起作用,因而引起水肿及炎症引发或加重了神经症状。

三、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一)颈椎病牵引治疗

1. 适应证 颈椎牵引常作为神经根型、颈型和交感型颈椎病的首选疗法。但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受压较明显者和有明显颈椎节段性不稳者不宜采用。

2. 颈椎牵引的方法 一般用颈枕牵引带作颈椎牵引。

(1)姿位:体位可采取坐位或卧位,为了方便,多取稳当的靠坐位,使颈部自躯干纵轴向前前倾约10°-3O°,避免过伸。要求患者充分放松颈部、肩部及整个躯体肌肉。牵引姿位应使患者感觉舒适,如有不适即应酌情调整。在椎动脉型患者前倾角宜较小,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宜取几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牵引。

(2)牵引重量与持续时间:常用的牵引重量差异很大,可自患者自身体重的1/10至1/5,多数用6-7kg,开始时用较小重量以利患者适应。每次牵引近结束时患者应有明显的颈部受牵伸感觉,但无特殊不适,如这种感觉不明显,重量应酌情增加。每次牵引持续时间通常为20-30分钟。牵引重量与持续时间可作不同的组合,一般牵引重量较大时持续时间较短,牵引重量较小时持续时间较长。

(3)牵引频度与疗程:一般每日牵引1-2次,也有每日3次者,10-20天为一疗程,可持续数个疗程直至症状基本消除。

(4)如坐位牵引疗效不著,或患者症状较重或体弱不耐久坐时,可采用仰卧位牵引。用枕垫保持适当姿位,牵引重量一般为2-3kg。持续牵引2小时后休息15分钟,然后再作牵引,每天牵引总时间可达1O-14小时。

(5)利用电动牵引器械可进行间歇牵引,被认为有利于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一般是牵引2分钟,放松或减小牵引重量1分钟,反复进行半小时左右。

(二)颈椎病推拿

1.作用与适应证 中医学认为颈椎病系因颈项长期劳累,气血失和,加上外感风寒、阻滞经络所致,推拿治疗可以调和气血,桂风散寒,疏筋通络,从而达到解痉止痛的作用。推拿适用于除了严重颈脊髓受压的脊髓型以外的所有各型颈椎病。

对于脊髓型颈椎病,传统不主张进行推拿治疗,认为有可能加重脊髓损害,但国内已有安全有效的牵引和推拿治疗的报道,因此,轻型脊髓型颈椎病不一定禁忌推拿治疗,只是手法宜温和,免除旋扳手法。

2. 方法 颈椎病的推拿手法应刚柔结合,切忌粗暴,常用手法程序如:

(1)在颈背部反复作掌揉、探法和一指禅推法,然后在颈肩部的督脉、手三阳经的部分俞穴如风池、风府、肩内俞、肩井、天宗、缺盆等穴作点、压或拿法,再在斜方肌与提肩胛肌处行弹拨法。若为神经根型,手法治疗应包括肩、肘、手的主要穴位若为椎动脉型,应包括头、脸部的百会、太阳等穴位。接着用旋扳手法。最后以抹法、叩击、拍法作结束。

(2)施行旋扳手法时,先嘱患者向一侧旋转颈部,施术者两手分别置于病人的下枕部和枕后部顺势同时稍用力旋转头颈。此时必须注意:1)旋转角度不可过大。 2)不可片面追求旋颈时可能发出的"咔嗒"声。3)脊髓型及椎动脉型颈椎病不作旋扳手法。

(三)颈椎病理疗

理疗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放松痉挛肌肉,缓解症状。方法可选用高频(微波、超短波)、低中频电疗(如TENS,间动电疗,电脑中频)、超声波、磁疗等。

(四)颈椎病运动疗法

1. 运动疗法的作用颈椎病的运动疗法主要是做医疗体操练习,颈椎病医疗体操的目的与作用主要有两方面:(1)通过颈部各方向的放松性运动,活跃颈椎区域血液循环,消除淤血水肿,同时牵伸颈部韧带,放松痉挛肌肉,从而减轻症状;(2)增强颈部肌肉,增强其对疲劳的耐受能力,改善颈椎的稳定性,从而巩固治疗效果,防止反复发作。

2. 适应证和禁忌证 各型颈椎病症状基本缓解或呈慢性状态时,可开始医疗体操以促进症状的进一步消除及巩固疗效。症状急性发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运动刺激。有较明显或进行性脊髓受压症状时禁忌运动,特别是颈椎后仰运动应禁忌。椎动脉型颈椎病时颈部旋转运动宜轻柔缓慢,幅度要适当控制。

(五)神经阻滞疗法治疗颈椎病

椎间孔阻滞(硬膜外腔阻滞)和椎旁交感神经阻滞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反复单次阻滞或置管连续注药,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单次阻滞每周两次,5次为一疗程。硬膜外腔置管者可每日注药一次,每5次为一疗程。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对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有特效(一般配合椎间孔、颈部痛点阻滞)。常于第一次阻滞治疗后即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多不能维持长久的疗效,故须反复施术以巩固效果,至少须连续治疗2~4个疗程。

四、颈椎病心理治疗

五、颈椎病日常生活活动指导

1. 枕头与睡眠:枕头中央应略凹进,高度为12~16cm,颈部应枕在枕头上,不能悬空,使头部保持略后仰。习惯侧卧位者,应将使枕头与肩同高。睡觉时,不要躺着看书,也不要长时间将双手放在头上方。

2. 避免做颈部过伸过屈活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洗脸、刷牙、饮水、写字时,要避免颈部过伸过屈活动。

3. 某些日常活动应该停止:在患病期间,应停止做某些过度活动颈椎的活动,如擦高处的玻璃

危机的小鸽子
无奈的小蝴蝶
2025-08-26 15:59:11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一)牵引

1. 适应证 颈椎牵引常作为神经根型、颈型和交感型颈椎病的首选疗法。但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受压较明显者和有明显颈椎节段性不稳者不宜采用。

2. 颈椎牵引的方法 一般用颈枕牵引带作颈椎牵引。

(1)姿位:体位可采取坐位或卧位,为了方便,多取稳当的靠坐位,使颈部自躯干纵轴向前前倾约10°-3O°,避免过伸。要求患者充分放松颈部、肩部及整个躯体肌肉。牵引姿位应使患者感觉舒适,如有不适即应酌情调整。在椎动脉型患者前倾角宜较小,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宜取几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牵引。

(2)牵引重量与持续时间:常用的牵引重量差异很大,可自患者自身体重的1/10至1/5,多数用6-7kg,开始时用较小重量以利患者适应。每次牵引近结束时患者应有明显的颈部受牵伸感觉,但无特殊不适,如这种感觉不明显,重量应酌情增加。每次牵引持续时间通常为20-30分钟。牵引重量与持续时间可作不同的组合,一般牵引重量较大时持续时间较短,牵引重量较小时持续时间较长。

(3)牵引频度与疗程:一般每日牵引1-2次,也有每日3次者,10-20天为一疗程,可持续数个疗程直至症状基本消除。

(4)如坐位牵引疗效不著,或患者症状较重或体弱不耐久坐时,可采用仰卧位牵引。用枕垫保持适当姿位,牵引重量一般为2-3kg。持续牵引2小时后休息15分钟,然后再作牵引,每天牵引总时间可达1O-14小时。

(5)利用电动牵引器械可进行间歇牵引,被认为有利于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一般是牵引2分钟,放松或减小牵引重量1分钟,反复进行半小时左右。

(二)推拿

1.作用与适应证 中医学认为颈椎病系因颈项长期劳累,气血失和,加上外感风寒、阻滞经络所致,推拿治疗可以调和气血,桂风散寒,疏筋通络,从而达到解痉止痛的作用。推拿适用于除了严重颈脊髓受压的脊髓型以外的所有各型颈椎病。

对于脊髓型颈椎病,传统不主张进行推拿治疗,认为有可能加重脊髓损害,但国内已有安全有效的牵引和推拿治疗的报道,因此,轻型脊髓型颈椎病不一定禁忌推拿治疗,只是手法宜温和,免除旋扳手法。

2. 方法 颈椎病的推拿手法应刚柔结合,切忌粗暴,常用手法程序如:

(1)在颈背部反复作掌揉、探法和一指禅推法,然后在颈肩部的督脉、手三阳经的部分俞穴如风池、风府、肩内俞、肩井、天宗、缺盆等穴作点、压或拿法,再在斜方肌与提肩胛肌处行弹拨法。若为神经根型,手法治疗应包括肩、肘、手的主要穴位若为椎动脉型,应包括头、脸部的百会、太阳等穴位。接着用旋扳手法。最后以抹法、叩击、拍法作结束。

(2)施行旋扳手法时,先嘱患者向一侧旋转颈部,施术者两手分别置于病人的下枕部和枕后部顺势同时稍用力旋转头颈。此时必须注意:1)旋转角度不可过大。2)不可片面追求旋颈时可能发出的"咔嗒"声。3)脊髓型及椎动脉型颈椎病不作旋扳手法。

(三)理疗

理疗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放松痉挛肌肉,缓解症状。方法可选用高频(微波、超短波)、低中频电疗(如TENS,间动电疗,电脑中频)、超声波、磁疗等。

(四)运动疗法

1. 运动疗法的作用 颈椎病的运动疗法主要是做医疗体操练习,颈椎病医疗体操的目的与作用主要有两方面:(1)通过颈部各方向的放松性运动,活跃颈椎区域血液循环,消除淤血水肿,同时牵伸颈部韧带,放松痉挛肌肉,从而减轻症状;(2)增强颈部肌肉,增强其对疲劳的耐受能力,改善颈椎的稳定性,从而巩固治疗效果,防止反复发作。

2. 适应证和禁忌证 各型颈椎病症状基本缓解或呈慢性状态时,可开始医疗体操以促进症状的进一步消除及巩固疗效。症状急性发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运动刺激。有较明显或进行性脊髓受压症状时禁忌运动,特别是颈椎后仰运动应禁忌。椎动脉型颈椎病时颈部旋转运动宜轻柔缓慢,幅度要适当控制。

(五)神经阻滞疗法

椎间孔阻滞(硬膜外腔阻滞)和椎旁交感神经阻滞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反复单次阻滞或置管连续注药,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单次阻滞每周两次,5次为一疗程。硬膜外腔置管者可每日注药一次,每5次为一疗程。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对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有特效(一般配合椎间孔、颈部痛点阻滞)。常于第一次阻滞治疗后即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多不能维持长久的疗效,故须反复施术以巩固效果,至少须连续治疗2~4个疗程。

(六)药物治疗

颈椎病症状显著时常用药物作辅助治疗以促进症状缓解,常用药物有解痉镇痛药、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神经营养药及血管扩张药等。中药也常应用。

(七)心理治疗

(八)日常生活活动指导

1. 枕头与睡眠:枕头中央应略凹进,高度为12~16cm,颈部应枕在枕头上,不能悬空,使头部保持略后仰。习惯侧卧位者,应将使枕头与肩同高。睡觉时,不要躺着看书,也不要长时间将双手放在头上方。

2. 避免做颈部过伸过屈活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洗脸、刷牙、饮水、写字时,要避免颈部过伸过屈活动。

3. 某些日常活动应该停止:在患病期间,应停止做某些过度活动颈椎的活动,如擦高处的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