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链条 > 正文

舰炮是怎样供弹的

落后的小熊猫
愤怒的航空
2022-12-27 13:04:55

舰炮是怎样供弹的?

最佳答案
时尚的水池
羞涩的蜻蜓
2025-08-22 05:41:35

将炮弹从舰艇上储存位置输送至舰炮发射系统的装置。由弹鼓、扬弹机和控制装置等构成。弹鼓,位于扬弹机底部或炮位下方,用于储存急用的炮弹。扬弹机,用来将炮弹从储存位置扬升至炮位。控制装置,用以控制更换弹种、发射率和工作程序。平时,多数炮弹存放于弹药舱。供弹时,有的舰炮采用一级扬弹,有的舰炮采用二级扬弹。一级扬弹由扬弹机直接将炮弹从弹药舱或弹鼓扬升至炮位。二级扬弹由下扬弹机将炮弹从弹药舱或弹鼓提升至转弹机构,继由随炮旋回的上扬弹机将炮弹扬升至炮位。分别采用摆式供弹、扇形供弹和链式供弹三种形式,将扬升至炮位的炮弹,经舰炮的旋回部分和俯仰部分,输送至舰炮发射系统。摆式供弹由舰炮旋回部分的摆弹臂将炮弹传递到俯仰部分,再由输弹装置输入炮膛。扇形供弹由舰炮旋回部分的固定扇形导引,将炮弹转至炮耳轴方向,经中间弹舱至随炮俯仰的活动扇形导引,使炮弹转至与炮管轴线平行,由输弹装置送弹入炮膛。链式供弹在上扬过程中炮弹头朝下,经炮耳轴时炮弹随链条旋转至俯仰部分,使炮弹与炮管轴线平行,并后移至装填机口。需装定时间引信的炮弹,在入膛前由引信测合机装定时间引信分划值。整个供弹过程,在控制装置控制下安全有序地进行

最新回答
舒适的彩虹
强健的大碗
2025-08-22 05:41:35

鱼雷不是自动装填的。备用鱼雷一般都是放在甲板的鱼雷储存库中,在首轮鱼雷射完之后要想装填鱼雷就得用链条机械装置将鱼雷一枚一枚的从弹药库中拿出来,然后放到搬运轨道上的搬运车上,再送到鱼雷发射管旁边,然后再一枚一枚鱼雷装填进去。要是在战时根本来不及装填。即使现代军舰的轻型反潜鱼雷,装填也很麻烦的。

愤怒的奇迹
含蓄的夏天
2025-08-22 05:41:35

坦克自动装弹机分为以下两种:

旋转吊篮式。安装于战斗室以下的车体里,向上输弹。是苏式、中式第三代坦克的标准配备。

特点是性能可靠,但不安全。一旦弹舱被击中将无法泄压,易导致殉爆等二次伤害(我们经常能看到被掀掉炮塔的苏式T-72、T-80,就是这个原因)。

另外,由于空间限制,只能使用分装式弹药。限制了弹芯长度和药筒形状。

炮塔尾舱式。安装于炮塔尾舱内,向前输弹。配备于法国、日本等部分西方国家的第三代坦克。

特点是比较安全,但不可靠。结构复杂,维护困难。经常卡克,贻误战机(有一年富士综合火力,四辆日本90式三辆卡克,可靠性可见一斑)。

由此观之,美国人的M1、德国人的豹2都是典型的西方式焊接炮塔坦克,采用定装式长药筒弹药。因此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人工装弹(其实这姐俩都来源于70年代美德合作的MBT70)。英国人的挑战者、以色列人的梅卡瓦也出于各种考量而作出了相同的选择。

其实,当年美国人也尝试过自动装弹机,下面采用类似法国AMX13/90摇摆式炮塔的T54E1就是半自动装弹,不过她的弹仓结构却类似于左轮手枪的弹巢,下马原因也是装弹系统不可靠。

故意的睫毛
从容的大叔
2025-08-22 05:41:35
自动装弹机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好,豹2、m1,都没有。T系列坦克使用装弹机是为了降低高度。

自动装弹机的缺点:

1、射速低,所谓8发/分是在火炮装填定角的情况下,战场上,火炮不可能只在装填角下开炮,每打一发就要回到装填角度,浪费时间,一来一回射速还不如人工装填。

2、补给难,125mm火炮分装式弹药,三名成员往装填机里补充弹药所费的时间远高于120mm火炮四名成员往弹仓里放整装弹的时间或者说,即使射速高,所节省的时间也花到补给上了。有些人所谓的人工装弹不适合体力较弱的中国人纯属胡扯,好像自动装弹机里的弹药是本来就有的,用不着人往里装。

3、排除故障难,一旦装填机出现故障,采用人工装填后射速仅有1发/分。

4、弹药诱爆,这一点已经众所周知了。

个人见解

谢谢

甜美的鱼
幸福的金针菇
2025-08-22 05:41:35

手工装填的爆发射速太高了,所以美国和西方坦克特喜欢。而且装填手的培养费用很低廉,要求也不高,一般智力就能担任,一个动力和爆发力十足的“黑叔叔”装填手,能够输出10秒3发的爆发射速,这要比俄式坦克自动装填机的每分钟8发的射速要高出数倍。

当初因为坦克的猎-歼式火控系统还没有诞生,所以坦克的命中率是很多国家主要纠结的问题。苏联的解决办法很简单很暴力,那就是提高射速,凭借着高射速,总会有命中目标的炮弹。为此,苏联特意研发了可提高发射速度的自动装弹机。自从1962年开始,苏联的主战坦克开始非常普遍的装备了转盘式自动装弹机。相比起苏/俄主战坦克的自动装弹机系统发展装备得热火朝天,西方国家却一直对自动装弹机并不感冒。

西方最先进的几款坦克:美国M1系列、德国豹II系列以及英国“挑战者”系列主战坦克均采用传统的人工装弹方式,只有法国的“勒克莱尔”主战坦克装备了自动装弹机,在西方国家中显得独树一。那么,为何自动化工业水平更高,更加注重人员舒适性的西方国家会在省时省力的自动装弹机上发展缓慢呢?

答案就是因为当时西方国家对自动装弹机不放心,最初研发出来的自动装弹机远远没有成熟,可靠性很低,相当程度上影响坦克的作战能力。而且西方国家注重研发先进的观瞄、火控系统,争取首发命中,先发制人,对坦克的射速要求不高。所以西方国家仍然没有用自动装弹机替代装填手,依然采用人工装填方式。

美国M1系列、德国豹II系列以及英国“挑战者”系列主战坦克的研发装备时间都比较早,等到后来自动装弹机成熟可靠了,这些坦克的设计早已经定型,炮塔内部空间设计布局确定下来,后续改进型只是在火炮、弹药、装甲、动力等方面进行改进,很难进行加装自动装弹机这种重大改进。只有法国的“勒克莱尔”主战坦克不早不晚的赶上自动装弹机发展成熟时期。

实际上,相比起苏/俄的自动装弹方式,西方国家的人工装填方式并没有完全落后。特别是西方国家主要使用120毫米整体弹药,弹头和发射药是一体的,而苏/俄坦克主要使用125毫米分体式弹药,它的弹头和发射药是分开的。如果要人工装填,需要射手在短时间内进行两次搬运,工作量增加了一倍。而西方的炮弹重量较小,加上只需要装填一次,装填手的体力消耗相对较小,足以应付绝大多数情况下的战斗。

 目前来看,自动装弹机总体更具优势一些,它可以减小坦克炮塔体积重量,由此可减少炮塔被命中的概率,而且它的总体装填速度还是要更快,可以让坦克维持高射速。当初西方只是错过自动装弹机的发展潮流,未来有机会的话,西方国家很可能会相继给它们的坦克装备自动装弹机。

忐忑的宝贝
忐忑的豆芽
2025-08-22 05:41:35
两个因素

第一,M1是70年代开发的,当时技术不过关,故障率高。美军认为相对于机电式的自动装填系统,还是人工装弹最可靠,而且装填手还能兼任机枪手和无线电联络员,在平时保养时,4名车组人员更加得力。最后,美军就放弃了自动装填机。

第二,从速度上看,手工装填的爆发速度快,在遭遇的时候比自动装填有优势

甜美的水蜜桃
干净的西装
2025-08-22 05:41:35
绝对是手动装填,美军认为目前自动装填机的可靠性还不足,并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坦克的防护能力(弹药的隔舱化储存),还有造价问题,车辆的内部改造。。。综合一下美军就没选自动装填机。

BF2中的M1是为了游戏的平衡性,所以也是自动装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