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工作锚与工具锚?
工作锚是参与预应力锚固工作的。
工具锚是作为张拉锚固工具使用的,可反复使用 。
区别:
1、使用部位不同,工作锚用在锚垫板上,工具锚在千斤顶后面。
2、使用时间不同,工作锚永久性,工具锚反复使用。
3、使用材料不同,工作锚一般是铸铁件,硬度刚度低,工具锚是锰钢,刚度硬度高很多
4、工作锚:张拉时与锚垫板产生反作用力,承载工作夹片对抗钢绞线拉力,张拉完毕后永久性留在梁体中。
工具锚:比工作锚具半径要大,厚实。张拉时承载工具夹片对钢绞线进行张拉,张拉完毕后可以取下,重复使用
5、工作夹片:一般由两片夹片组成,张拉时与工作锚具共同受力,张拉完毕便留在锚具上,为永久性使用材料。
工具夹片:一般由三片夹片组成,张拉时与工具锚共同受力,张拉完毕后可以取下,可重复使用。
扩展资料:
锚具应用领域:
公路桥梁、铁路桥梁、城市立交、城市轻轨、高层建筑、水利水电大坝、港口码头、岩体护坡锚固、基础加固、隧道矿顶锚顶、预应力网架、地铁、大型楼堂馆所
仓库厂房、塔式建筑、重物提升、滑膜间歇推进、桥隧顶推、大型容器及船舶、轨枕、更换桥梁支座、桥梁及建筑物加固、钢筋工程、防磁及防腐工程(纤维锚具)、碳纤维加固、先张梁场施工、体外预应力工程、斜拉索、悬索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锚具
一、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张拉应符合下列要求:
1、预应力筋放张时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和龄期应符合设计要求。放张 之前应将限制构件位移的模板拆除。
2、预应力筋的放张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分阶段、对 称、相互交错地放张。
3、放张应釆用楔块或千斤顶整体放张,并符合设计要求。
4、预应力筋的放张速度不宜过快。
5、放张后预应力筋的切断顺序,应由放张端开始,逐次切向另一端。
二、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张拉应符合下列要求:
1、预施应力之前,应对构件的外观和尺寸以及锚垫板后的混凝土密实性 进行检查,并将孔道中的灰浆清理干净。
2、预应力筋的张拉程序应符合设计要求。集中预制的混凝土箱梁宜按预 张拉、初张拉和终张拉三个阶段进行,集中预制的T梁宜按初张拉和终张拉 二个阶段进行。
3、各阶段预施应力时的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和龄期应符合设计要求。
4、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
5、预应力筋张拉端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6、预施应力时,锚垫板、锚具和千斤顶应位于同一轴线上。釆用两端张拉时,预施应力过程中应保持两端同步,并且两端的伸长量基本一致。
扩展资料:
预应力张拉的注意事项:
1、具夹片必须室内存放,并采取防潮防锈措施,防止夹片锈蚀造成滑丝。
2、夹片安装时检查锚环夹片孔内应洁净无杂物,同时夹片无锈蚀,严禁夹片被土、砂污染。
3、开始张拉时(张拉至张拉力15%前),观察锚环应与锚垫板密贴,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4、张拉完成及时对伸长量进行校核,超出±6%暂停张拉,查明原因并调整后方可重新施工。
5、出现以下一种情况即应对千斤顶及配套设备重新标定:
(1)使用超过半年。
(2)张拉超过200次。
(3)预应力张拉配套设备出现反常现象。
(4)千斤顶出现检修后。
6、张拉作业期间,梁体两端设置不小于4mm钢板做防护围挡,同时严禁梁端(尤其对应钢束面)站人,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预应力张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预应力工程
在工程结构构件承受外荷载之前,对受拉模块中的钢绞线,施加预压应力,提高构件的抗弯能力和刚度,推迟裂缝出现的时间,增加构件的耐久性。对于机械结构来看,其含义为预先使其产生应力,其好处是可以提高构造本身刚性,减少振动和弹性变形这样做可以明显改善受拉模块的弹性强度,使原本的抗性更强。
本工程采取超张拉3%张拉力以克服锚圈口预应力损失。
预应力张拉工艺流程:钢绞线穿束→安装工作锚→安装配套限位板→安装千斤顶→安装配套工具锚→两端对称张拉→张拉力15%→张拉力30%→张拉力100%→张拉力103%→持荷2min锚固→校对伸长值合格后进行下一束张拉→张拉作业完成。
⑴箱梁砼拆模后及时将锚垫板口有效封闭,防止养护水及杂物进入。
⑵根据钢绞线试验报告的弹性模量计算各钢束理论伸长值(理论伸长值计算书附后),同时根据千斤顶标定结果计算和阶段张拉力对应的油表读数,便于张拉过程中校核张拉设备数显张拉力。
⑶箱梁砼经过喷淋养生7天后且砼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后(箱梁实体强度以同条件养生下地砼试件予以控制),进行张拉作业。
⑷张拉顺序按照设计要求N1→N2→N3逐束两端同时对称进行。
⑸根据钢束编号对应安装工作锚环及夹片,采用φ20钢管逐根将对应工作夹片打紧、打平,安装配套限位板及千斤顶和工具锚。
⑹安装千斤顶,要保证千斤顶、工作锚、锚垫板三者必须保证同心,且与锚垫板垂直。
⑺开始张拉后随时检查工作锚与锚垫板密贴情况,发现问题暂停后及时调整。
⑻单束张拉完成立即对实际伸长量进行校核,与理论伸长值的偏差应在±6%范围内,确认合格后持荷2min锚固。如超出±6%范围应停止张拉,查找原因后方可继续进行,。
⑼单束张拉完成后,检查夹片顶面应平齐,同时认真检查是否有滑丝或断丝现象,确认合格后进行下一束张拉。
⑽单片箱梁张拉完成后立即对孔道进行压浆,最迟不得超过24h。
⑾为确保施工安全,工作段钢束切割在完成孔道压浆后且强度达到80%后进行,切割采用砂轮锯或无齿锯切割,钢绞线切割后锚具外控制3-125px,严禁采用电弧切割。
孔道压浆
为保证孔道压浆密实,本工程采取二次压浆工艺。
(1)压浆前使用高压水冲洗管道,并用不含油的高压风将孔道内吹干。
(2)压浆前对锚具及夹片周围用原子灰进行认真封堵,防止从夹片周围漏浆,影响孔道压浆密实度。
(3)本工程采用预应力专用孔道压浆料,水胶比0.28,采用高速搅拌机进行搅拌(转速不低于1000转/min),拌合时间不低于8分钟,浆体各项指标应符合以下规定:拌合后3h泌水率不大于2%、最终不大于3%,24h内浆体将所泌水全部吸干、稠度控制14s-18s(为保证孔道密实,实际控制在20-23s)。
(4)压浆采用活塞式压浆泵进行,压浆前所拌制浆体必须满足一个孔道的用浆量,确保压浆连续完成。压浆从低一端向高一端进行,压浆控制压力为0.5-0.7MPa,出浆口流出饱满浓浆后封闭出浆口阀门,保持不低于0.5MPa压力下稳压不少于5min后关闭进浆口阀门,进行下一孔道压浆。
(5)间隔30-45min后进行二次补压,确保孔内浆体密实。
⑹压浆完成后浆体强度达到80%前严禁震动或扰动梁体。
⑺浆体强度达到80%后采用无齿锯切除工作段钢绞线,锚具外预留长度3-125px。
⑻箱梁预应力孔道压浆时按每片梁留置不少于3组标准养护试件,用以检测浆体强度。
封锚
端梁封锚应在吊装前完成。封锚时,必须采用定型钢模板支设,并加强混凝土振捣。封锚时,严格控制梁板长度。端梁伸缩缝预埋钢筋位置、高度、角度要符合设计要求,保证伸缩缝与预埋钢筋良好连接;模板支设牢固、不变形、不跑模;否则,必须返工处理。
2、锚具分工具锚和工作锚,工具锚在预应力张拉完成即卸下,用于下一组预应力筋张拉;工作锚则永久留在预应力混凝土梁封端混凝土中。
工具锚具提供油顶推力的反力,保证钢绞线固定并且工具锚具需要长期的轮换使用,有极高碰硬度强度,现阶段我们的预应力施工工艺很成熟,也很科学,希望今后能有更好的改进不需要工具锚具,因为工具锚具的安装确实很麻烦,而且装的不好很容易出现夹片弹出。
锚具的种类很多,不同类型的预应力筋所配用的锚具不同,目前,我国采用最多的锚具是夹片式锚具和支承式锚具。以下介绍有关的锚具的构造与使用。
1)支承式锚具
①螺母锚具
螺母锚具属螺母锚具类,它由螺丝端杆、螺毋和垫板三部分组成。适用于直径18-36mm的预应力钢筋,锚具长度一般为320mm,当为一端张拉或预应力筋的长度较长时,螺杆的长度应增加30-50mm。
②镦头锚具
用于单根粗钢筋的镦头锚具一般直接在预应力筋端部热镦、冷镦或锻打成型。镦头锚具也适用于锚固多根数钢丝束。钢丝束徽头锚具分A型与B型。A型由锚环与螺母组成,可用于张拉端B型为锚板,用于固定端,镦头锚具的优点是操作简便迅速,不会出现锥形锚易发生的“滑丝”现象,故不发生相应的预应力损失。这种锚具的缺点是下料长度要求很精确,否则,在张拉时会因各钢丝受力不均匀而发生断丝现象。
2)锥塞式锚具
①锥形锚具
锥形锚具由钢质锚环和锚塞组成,用于锚固钢丝束。锚环内孔的锥度应与锚塞的锥度一致。锚塞上刻有细齿槽,夹紧钢丝防止滑动。
锥形锚具的尺寸较小,便于分散布置。缺点是易产生单根滑丝现象,钢丝回缩量较大,所引起的应力损失亦大,并且滑丝后无法重复张拉和接长,应力损失很难补救。此外,钢丝锚固时呈辐射状态,弯折处受力较大。
②锥形螺杆锚具
用于锚固14-28根直径5mm的钢丝束。它由锥形螺杆、套筒、螺母等组成。
3)夹片式锚具
①JM型锚具
JM型锚具为单孔夹片式锚具。JM12型锚具可用于锚固4-6根直径为12mm的钢筋或4-6束直径为12mm的钢绞线。JM15型锚具则可锚固直径为15mm的钢筋或钢纹线。JM型锚具由锚环和夹片组成。
JM型锚具性能好,锚固时钢筋束或钢绞线束被单根夹紧,不受直径误差的影响,且预应力筋是在呈直线状态下被张拉和锚固,受力性能好。
②XM型锚具
XM型锚具属多孔夹片锚具,是一种新型锚具。这是在一块多孔的锚板上,利用每个锥形孔装一副夹片夹持一根钢绞线的一种楔紧式锚具。这种锚具的优点是任何一根钢绞线锚固失效,都不会引起整束锚固失效,并且每束钢绞线的根数不受限制。
③QM及OVM型锚具型
QM型锚具也属于多孔夹片锚具,它适用于钢纹线束。该锚具由锚板与夹片组成,QM型锚固体系配有专门的工具锚,以保证每次张拉后退锲方便,并减少安装工具锚所花费的时间。
4)握裹式锚具
钢绞线束的固定端的锚具除了可以采用与张拉端相同的锚具外,还可选用握裹式锚具。握裹式锚具有挤压锚具与压花锚具两类。
①首先必须预留孔道,两端均采用张拉锚具时,可以采用橡胶抽拨管、预埋波纹管等多种成孔方式;只要一端采用固定锚具时,就只准采用预埋波纹管成孔方式。
②采用砂轮切割机或气割对钢绞线下料,张拉端伸出的数量应满足千斤顶的工作长度;非张拉端如采用张拉锚具,也必须预留20cm的工作长度。
③采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将钢束穿入孔道。预应力筋可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或之后穿入管道,对钢绞线可将一根钢束中的全部钢绞线编束后整体装入管道中,也可逐根将钢绞线穿入管道。
④在钢束的一端或两端安装工作锚环及夹片,并轻轻地敲紧夹片。这时应注意钢绞线的排列顺序尽量相互平行,不要交叉;同时锚环要有定位措施,以保证与孔道的同轴度。
⑤安装限位板、千斤顶。应注意不同型号的锚具有相适用限位值的限位板,不能与其它型号的产品相混用。
⑥在千斤顶的后部安装工具锚,注意锥孔内不得有污物。为卸锚方便,锚孔中和夹片的圆锥面应均匀涂抹润滑物质。同时应注意工具锚与工作锚具的调配性,原则上采用同一厂家的产品。
⑦预应力张拉完成后,即可卸下工具锚、千斤顶,然后切除锚后伸长的钢束,及时压浆、封锚。
锚杆的预应力则是实施张拉时所施加的预应力。
锚杆的锚固力一般是指预应力张拉实施之后扣除各种损失剩余的有效预应力。
张拉力是预施加的力。
拉拔力指拉拔过程克服金属的变形抗力和金属与模壁的摩擦力的合力。
锚杆是当代煤矿当中巷道支护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他将巷道的围岩加固在一起,使围岩自身支护自身。现在锚杆不仅用于矿山,也用于工程技术中,对边坡,隧道,坝体进行主体加固。
锚索是吊桥中在边孔将主缆进行锚固时,要将主缆分为许多股钢束分别锚于锚锭内,这些钢束便称之为锚索。 锚索是通过外端固定于坡面,另一端锚固在滑动面以内的稳定岩体中穿过边坡滑动面的预应力钢绞线,直接在滑面上产生抗滑阻力,增大抗滑摩擦阻力,使结构面处于压紧状态,以提高边坡岩体的整体性,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岩体的力学性能,有效地控制岩体的位移,促使其稳定,达到整治顺层、滑坡及危岩、危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