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钢丝绳 > 正文

吊装把吊绳绷直的叫什么

娇气的蜻蜓
正直的机器猫
2022-12-27 09:51:41

吊装把吊绳绷直的叫什么

最佳答案
土豪的小海豚
含糊的小白菜
2025-08-09 09:15:32

八股头吊索。吊装是指吊车或者起升机构对设备的安装、就位的统称。其中吊装把吊绳绷直的叫八股头吊索,八股头吊索必须成对使用,因此又叫对子绳,可以作为承重绳,也可以从物件底部穿过形成兜挂,兜挂时要特别注意防止重心不稳和吊索受力不均造成物件倾翻。

最新回答
幽默的便当
火星上的大船
2025-08-09 09:15:32

请参考:固定15米高烟筒,最安全的办法是拉纤绳,在未立起烟筒之前,在烟筒3分之2高度处,分别固定好3根钢丝绳(按烟筒的外圆均分),立起烟筒后再把三根钢丝绳按等距绷直固定在地面上,为了增强牢固性,下垂的钢丝绳要与烟筒留有一定的角度,角度适当,穏固性好。

温婉的音响
失眠的黄豆
2025-08-09 09:15:32
1。钢丝贵不贵?像我这样的距离,大概要用多粗的?大概要多少钱?

用1.6--1.8的钢绞线,每米大概1.23--1.45元

2怎么把光缆固定在钢丝上?能不能干脆他钢丝和光缆绑在一起,然后再固定钢丝?

可用挂钩或扎线(扎线要扎可拉式)

3钢丝两头怎么固定呀?卖钢丝的事不是有三脚架之类的固定工具可以把钢丝固定在墙上,墙上能不能用冲击钻打孔?

你可在5米以上高度打拉攀墙铁,在打拉攀墙铁孔中要放入u型卡子后用钢绞线扎头扎好。

简单的帅哥
单身的芝麻
2025-08-09 09:15:32

可以立杆架设,就用普通的水泥电线杆,不需要架设横担(电缆多也可以,一根电缆就不需要),用抱箍固定在电杆上,钢丝绳再固定在抱箍上,电缆用电缆挂钩悬挂在钢丝绳上,在每根电杆处电缆留有适当的弧度余量即可。

没有电缆挂钩,且电缆较重,也可以用单芯电线(带绝缘)绑扎与钢丝绳上。

架空敷设时电缆的镀锌钢索应按要求架设,其所有的配件均应镀锌。电缆的固定可采用专用挂钩,也可采用绑扎的方法固定,95mm2及以下电缆绑扎线可采用2.5mm2裸铜线。

120mm2及以上电缆的绑扎线可采用4mm2及以上裸铜线或采用塑料绝缘铜线,其固定电缆的间距为1m。 电缆架空时遇有转弯时,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表2的要求,其弯头的两侧100mm处再用挂钩或绑扎线固定。

扩展资料:

电缆沿桥架敷设分水平敷设和垂直敷设两种。电缆敷设要求横平竖直,无交错、重叠。敷设时,若桥架内全部是矿物绝缘电缆,则不必考虑电缆本身的防火、阻火措施,桥架及其配件根据现场使用条件,由设计考虑确定。

电缆沿桥架垂直敷设可采用铜线绑扎固定,也可采用电缆卡子固定。钢制电缆卡子只能用于单芯电缆三相一起固定,不能用于单根单芯电缆的固定,单侧固定的卡子除外。

长途通信电缆为保证其通信安全可靠,一般采用直埋敷设方式。市内主干电缆(中继和用户主干电缆)为保证其通信安全可靠、安装更换方便和市容美观等,一般采用管道敷设方式。

市内配线电缆可采用架空和墙壁敷设方式,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发展,也将逐步为管道敷设方式所取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缆敷设

参考资料:知网—矿物绝缘电缆的特点及敷设施工工艺

醉熏的飞机
魔幻的乌冬面
2025-08-09 09:15:32

钢丝绳的构造  由多层钢丝捻成股,再以绳芯为中心,由一定数量的一层或多层股捻绕成螺旋状。钢丝是碳素钢或合金钢通过冷拉或冷轧而成的圆形(或异形)丝材,具有很高的强度(抗拉强度为1 400~2 000MPa)、韧性(根据耐弯折次数分为特级、Ⅰ级、Ⅱ级),并根据使用条件不同可对钢丝表面进行防腐处理(一般场合可用光面钢丝,在腐蚀条件下可用镀锌钢丝,分甲、乙、丙三级)。绳芯采用有机纤维(如麻、棉)、合成纤维、石棉芯(高温条件)或软金属等材料,用来增加钢丝绳的弹性和韧性,储油润滑钢丝,减轻摩擦。   钢丝绳的类型  起重机用钢丝绳采用双捻多股圆钢丝绳。   (1)按捻制特性分为以下几种(图1)

向左转|向右转

图1  钢丝绳的类型

1)点接触钢丝绳(也称普通钢丝绳图1a)。采用等直径钢丝捻制,由于各层钢丝的捻距不等,各层钢丝与钢丝之间形成点接触。受载时钢丝的接触应力很高,容易磨损、折断,寿命较低。优点是制造工艺简单、价廉。常作为起重作业的捆绑吊索,起重机的工作机构也有采用。

2)线接触钢丝绳(图1b、c、d)。采用直径不等的钢丝捻制,将内外层钢丝适当配制,使不同层钢丝与钢丝之间形成线接触。这样,在受载时钢丝的接触应力降低。线接触钢丝绳承载力高、挠性好、寿命较长,常用有瓦林吞型(粗细式W,图1b),西鲁型(外粗型X,图1c),填充型(密集型T,图1d)等。《起重机设计规范》推荐使用,在起重机的工作机构中得到广泛应用。

3)面接触钢丝绳(也称密封钢丝绳,图1e)。通常以圆钢丝为股芯,最外一层或几层采用异形断面的钢丝,用挤压方法绕制而成。其特点是,表面光滑、挠性好、强度高、耐腐蚀,但制造工艺复杂,价高,起重机上很少使用。缆索起重机和架空索道的承载索必须采用。    (2)按钢丝绳由丝捻成股的方向,与由股捻成绳的方向可分以下几种

1)交互捻钢丝绳(也称交绕)。丝捻成股与股捻成绳的方向相反,由于股与绳的捻向相反(图2a、b),使用中不易扭转和松散,在起重机上广泛使用。

2)同向捻钢丝绳(也称顺绕)。丝捻成股与股捻成绳的方向相同(图2c、d),挠性和寿命都较交互捻绳要好,但因其易扭转、松散,所以只用作牵引绳。

3)不扭转钢丝绳。这种钢丝绳在设计时,使股与绳的扭转力矩相等,方向相反,克服了在使用中的扭转现象,在起升高度较大的起重机上已有使用,并越来越受到重视。

向左转|向右转

图2  钢丝绳的捻向

钢丝绳的选用  要满足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寿命要求。  

(1)钢丝绳的计算,采用安全系数法,按工作状态下的最大静拉力计算,公式为:

向左转|向右转

式中  F0——钢丝计算破断拉力总和(查钢丝绳性能表);  

Fmax——作用在钢丝绳上的最大拉力;  

——钢丝绳捻制损失系数(查钢丝绳性能表);    

n——安全系数,根据工作机构的工作级别(见表1)或用途(见表2)确定。

向左转|向右转

注:对于吊运危险物品的起升用钢丝绳一般应选用比设计工作级别高一级的工作级别的安全系数。

(2)钢丝绳的寿命。提高钢丝绳寿命,应在卷绕系统的设计上给予注意。配套使用的滑轮和卷筒的直径与钢丝绳的直径比D/d,对钢丝绳寿命影响很大,不得低于设计规范规定的值;滑轮和卷筒应选用铸铁的材料制造,防止由于材料太硬使钢丝绳损伤;应尽量减少钢丝绳弯折次数,避免反向弯折。在使用中加强对钢丝绳的保养和维护。

钢丝绳的使用和维护  

(1)使用检验合格的产品,保证其机械性能和规格符合设计要求,不使用报废钢丝绳。

(2)保证足够的安全系数,必要时,要做受力计算。

(3)起升、变幅机构不得使用编结接长的钢丝绳。  

(4)取物装置处于任何位置,卷筒上必须保留2~3圈的安全圈。

(5)使用中避免两钢丝绳的交叉、叠压受力,防止打结、扭曲、过度弯曲和划磨。  

(6)保持钢丝绳表面清洁和良好的润滑状态。  

(7)坚持每个作业班次对钢丝绳的检查(包括不易看到和不易接近的部位)。

钢丝绳的连接与固定  应与使用要求相符,并达到相应的强度和安全要求。

(1)绳卡连接

1)连接强度不小于钢丝绳破断拉力的85%。

2)绳卡数量根据钢丝绳直径满足要求(见表3)。

向左转|向右转

3)绳卡压板应在钢丝绳长头一边;绳卡间距不应小于钢丝绳直径的6倍。

(2)编结连接  

1)连接强度不小于钢丝绳破断拉力的75%。  

2)编结长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5倍,并不应小于300mm。

(3)其他连接:用楔块楔套、锥形套浇铸法和铝合金套压缩法等的连接,应满足相应的工艺要求,且连接强度应达到钢丝绳的破断拉力。  

钢丝绳的报废

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因强大的拉应力、反复弯折和挤压造成的金属疲劳、由于运动引起的磨损等,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钢丝绳缺陷,表现在断丝、锈蚀磨损、变形等方面。一般情况下,钢丝绳的破坏首先发生在外层钢丝上。有下列情况之一,则予以报废。   (1)断丝与磨损指标    1)断丝的数达到表4的数值时。

向左转|向右转

注:表中断丝数是指细钢丝,粗钢丝每根相当于1.7根细钢丝。

2)钢丝绳锈蚀或磨损时,应将表4断丝数按表5折减,并按折减后的断丝数报废。

向左转|向右转

3)吊运炽热金属或危险晶的钢丝绳的报废断丝数,取一般起重机钢丝绳报废断丝数的一半,其中包括钢丝表面磨蚀进行的折减。

4)绳端部断丝。当绳端或其附近出现断丝,即使数量少,如果绳长允许,应将断丝部位切去,重新安装。

5)断丝的局部聚集程度。如果断丝聚集在小于一个节距的绳长内,或集中在任一绳股里,即使断丝数比上面表所列数值少,也应予以报废。

6)断丝的增长率。当断丝数逐渐增加,其时间间隔趋短,应认真检查并记录断丝增长情况,判明规律,确定报废日期。

7)钢丝绳某一绳股整股断裂。、 8)磨损。当外层钢丝磨损达40%,或由于磨损引起钢丝绳直径减小7%。

9)腐蚀。当钢丝表面出现腐蚀深坑,或由于绳股生锈引起的绳径增加或减小。

(2)绳芯损坏。由于绳芯损坏引起绳径显著减小、绳芯外露、绳芯挤出。

(3)弹性降低。一般伴随有下述现象:绳径减小、绳节距伸长、钢丝或绳股

之间空隙减小、绳股凹处出现细微褐色粉末、钢丝绳明显不易弯曲。

(4)变形。钢丝绳失去正常形状产生可见畸变,从外观上看可分为以下几种:波浪形、笼形畸变、绳股挤出、钢丝挤出、绳径局部增大、扭结、局部被压扁、弯折。

(5)过热。受到电弧打击、过烧,或外表出现可识别的颜色改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