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链条 > 正文

有没有链条是用来推的,不是用来拉的

甜美的灯泡
高兴的铃铛
2022-12-27 09:48:55

有没有链条是用来推的,不是用来拉的

最佳答案
直率的云朵
过时的灰狼
2025-08-09 05:10:55

虽然没太看懂你的具体工况,但是我只知道坦克装弹机上有一种推力链用作推弹链。有推力链这种链条,但是具体技术不好查到的样子。

最近又发现了一种叫做开窗器的东西,有一种是链条式的,推力链条。似乎不贵,你可以买一个研究看看。

最新回答
碧蓝的发卡
舒心的刺猬
2025-08-09 05:10:55

T-72主战坦克

前苏联在1961年开始生产T-62主战坦克,以后研制了T-64主战坦克,由于T-64包含了前苏联太多的先进坦克技术,制造的单价在70年代就达到了300万美元一辆,再加上T-64坦克在很长时间内扮演的是一个技术验证的角色,决定这个坦克只能在苏联使用,不能用于出口创汇,事实也是这样,所有的T-64车族全部在苏军精锐一线坦克部队服役,没有一辆出口。为了可以大量的装备苏军,并且降低单车成本,苏联利用T-64坦克的某些技术,经T-70试验车,发展成T-72主战坦克。

该坦克1971年投产,1973年大量装备部队,1978年将T-72G的全套生产许可转让南斯拉夫.从1979年起,还装备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及罗马尼亚等华约国部队,同时向叙利亚、利比亚、伊拉克、埃塞俄比亚、阿尔及利亚和印度等国出口。

该坦克于1977年10月第一次向法国国防部长率领的代表团公开展出,接着又在同年11月的莫斯科红场检阅中公诸于众。1982年黎巴嫩战争期间,参加战斗的T-72坦克曾被以色列的制式105mm坦克炮发射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直升机发射的陶式反坦克导弹、155和203mm火炮发射的改进型常规炮弹以及美制集束炸弹的反坦克子弹击毁了多辆。

结构特点

一、总体布置

该坦克的车体用钢板焊接制成,车内分为前前驾驶舱,中部战斗舱,后部动力舱3部分。驾驶椅在车体前部中央位置,驾驶员有1个位于车体顶装甲板上的舱口盖,可从车内开关舱盖。驾驶员开窗驾驶时,首先必须将火炮向一侧转动一定角度并加以固定,关窗驾驶时,昼间借助潜望镜、夜间借助红外或微光潜望镜观察。

车体前上装甲板上有1个“V”型防浪板,并装有前灯,型号为ФГ-125。驾驶员两侧的车首空间存放可防弹的燃油箱。车体前下甲板上装有推土铲,平时有防护作用。车体两侧翼子板上有燃油箱和工具箱,车体后部还可以安装两个各200L柴油的附加油桶。

炮塔系铸造结构,呈半球形,位于车体中部上方,炮塔内有车长和炮长2名乘员。车长在炮塔内右侧,炮长在左侧,他们各有1个炮塔舱口盖。车长指挥塔采取双层活动座圈结构,可相对炮塔作同步反向旋转。战斗舱中装有转盘式自动装弹机,取消了装填手,战斗舱的布置围绕自动装弹机安排。整个战斗部分连同车体顶甲板前倾1°30′,因此加大了火炮向前时的俯角,可达-6°,而且火炮转向后方时俯角自动抬高3°,避免与后部突起部相碰。

二、武器系统

1.主要武器该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门2A46式短后坐距离的125mm滑膛坦克炮,身管长是口径的48倍,由身管、炮尾、摇架、驻退机、复进机、热护套和抽烟装置等部件组成。火炮相对于炮塔的俯仰角为-4.5°~+14.5°,由于炮塔座圈向前倾斜1.5°,所以,火炮向前时实际俯仰角为-6°~+13°,火炮向后时实际俯仰角为-3°~+16°。热护套用轻合金薄板制成,共4节,抽气装置在炮管中段偏向炮口位置。

2.弹药125mm滑膛炮可以发射3种分装式炮弹:БР11式或БМ12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ЗБК14М式尾翼稳定破甲弹和ОФ19式尾翼稳定榴弹。穿甲弹最大有效射程为2120m,初速 1800m/s,两种穿甲弹的穿甲厚度分别为300mm/1000m和400mm/1000m破甲弹初速为900m/s,最大直射距离为4000m,破甲厚度为475mm/1000m;榴弹初速为850m/s,最大有效射程9400m。该坦克携有39发炮弹,其配比一般为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12发、尾翼稳定榴弹21发和尾翼稳定破甲弹6发。分装式炮弹采用半可燃药筒;自动装弹机的旋转输弹机中存放22发炮弹,上层为药筒,下层是弹丸;炮塔吊篮后的中组弹架存放9发炮弹;车体前部驾驶员右边的小室存放4发炮弹,旋转底板上立放3发、卧放1发炮弹。

3.自动装弹机该装弹机由旋转式输弹机、链式提升机、链式推弹机、火炮闭锁器、自动抛壳机、控制盒和操纵台等部件组成。旋转式输弹机中的炮弹按弹丸和装药分别存放在输弹机的下层和上层,呈圆形辐射状盎,由驱动电机将所需弹种转至提升机提升位置,提升机提升弹匣内的弹丸和装药至火炮正后方位置,推弹机分别将弹丸和装药推入膛内,记忆盒记忆所储放弹种。在装填之前,火炮闭锁器将火炮固定在4°30′仰角位置上,以便进行准确装填。自动抛壳机可将非可燃的短柱形金属药筒底壳自动抛向炮塔外。该炮射速为8发/min。自动装弹机出现故障时,可采取半自动方式装填,其过程包括人工选弹、人工提升和人工推弹入膛。

4.火控系统

车长指挥塔前面有1具TKH-3双目昼夜合一瞄准镜,它的红外探照灯装在指挥塔上。车长瞄准镜两旁各有1具潜望镜,指挥塔舱盖上有2个朝向左后和右后方向观察的观察镜。

炮长舱盖上有1个潜渡时装潜渡筒的通气孔和2个观察潜望镜,舱盖左前位置有1具昼夜合一的周视瞄准镜,红外探照灯在瞄准镜左前方。炮长瞄准镜通过四连杆与火炮同步动作,型号为ТПН-2,左侧是夜间使用的ТПД1-49-23红外瞄准镜,其目镜高度与ТПД-2齐平。

早期的T-72坦克装有合像式光学测距仪,基线长为1.5m,放大倍率为8×,测距范围为1000~4000m。ТПД-2瞄准镜右目镜系光学测距仪的目镜,测距时用炮长主瞄准镜粗瞄目标,使目标置于视场中心区,目标图像位于分像线上下,距离不符时目标垂直轮廓线在左右错位,转动操纵台使垂直线在分像线上对齐,此时距离指示线对着的数字即表示目标的实际距离。改进型T-72坦克在炮长舱盖前下方装有激光测距仪。125mm火炮配有双向稳定器。

5.辅助武器在主要武器的右侧,并列安装1挺7.62mmПКТ式机枪,配有250发待发射弹。车长指挥塔上装有1挺新设计的HCBT式12.7mm机枪,它只能由车长将上身露出炮塔进行操作,对地面目标射击的最大瞄准距离为2000m,对空射击时的最大瞄准距离为1500m。

三、推进系统

1.发动机

该坦克装有1台B-46型4冲程12V60°水冷多种燃料机械增压发动机,结构与B-54发动机基本相同,外形尺寸变化不大。由于该发动机采用机械增压,标定功率比B-54发动机提高50%,达到574kW(780马力)。为了安装增压器,取消了原发动机曲轴的第八主轴承,使发动机长度与B-54发动机基本相同。该发动机在车内横向布置,可以燃用柴油、煤油和辛烷值为68~78号的汽油以及上述燃油的混合物。燃油供给量因燃料品种不同有差异,通过转动转轮、调节供油杆进行控制。转轮上标有Д、К和Б3个字母,分别代表柴油、煤油和汽油供给位置,使用混合燃料时,需要将转轮转到燃用重油位置上。

2.传动装置该坦克采用行星式机械传动装置,由传动箱、双侧变速箱和侧传动装置及手动液压操纵装置组成。传动箱连接发动机、变速箱以及风扇、起动电机和压气机等装置。在车体两侧各有1个结构相同、用手动液压操纵的3自由度行星式机械变速箱,它有4个行星排、6个操纵件、7个前进档、1个倒档,除变速作用外,还具有转向、制动和切断动力等功能。直线行驶时,两侧变速箱同时换入相同排档,通过刚性联动轴的左右两个操纵阀阀芯保证两侧变速箱同步操作。 一档或倒档转向时,转向侧的变速箱制动,高速侧挂一或倒档;二至七档转向时,转向侧的变速箱档位比高速侧的变速箱低一档,外侧履带保持原速。传动装置中无主离合器,但具有主离合器功能,需要切断动力时,只要操纵油路使换档制动器和离合器油缸与回油道相连通即可。侧传动装置是单级同轴式行星减速器,太阳齿轮为输入件,齿圈固定、框架输出。

3.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由离心式冷却风扇、油散热器和水散热器等部件组成,采用了高温冷却技术。为消除水蒸汽对散热效果的不良影响,系统中增加了1个膨胀水箱,收集气缸排和水散热器中的蒸汽,进行冷凝,返回水泵,部分水蒸汽经调压活门排出水箱。

4.行动装置

该坦克采用高强度扭杆悬挂装置,车体每侧有6个双轮缘挂胶负重轮、3个托带轮、1个前置诱导轮、1个后置主动轮,在第一、二和六负重轮位置处装有液压减振器。

履带为单销式,销耳挂胶,宽580mm,节距为137mm。由于使用了难溶于水的ЯНЗ-2润滑脂,行动装置的使用寿命得到提高。

5.潜渡设备

潜渡设备由进气管、密封盖、排气阀、导航仪、排水泵等件组成。

进气管分3节,按直径大小依次套装在一起,平时装在炮塔后部或右后部位,使用时盖可防止水大量进入车内;排气阀可将发动机废气顺利排出车外;排水泵可排除进入车体内的积水;导航仪确保潜渡时不迷失航向。

四、防护系统

1.装甲护防

该坦克车体除在非重点部位采用均质装甲外,在车体前上部分采用了复合装甲。

前上装甲厚200mm,由3层组成,外层和内层分别为80mm和20mm的均质钢板,中间层是100mm厚的非金属材料,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2°。炮塔为铸钢件,各部位厚度不等,炮塔正面位置最厚。

2.张开式屏蔽板

早期T-72坦克车体前侧部翼子板外缘各装有4块张开式屏蔽板,第一块较小,其余3块稍大,由较厚的金属板和橡胶板组成,以铰链方式装在翼子板上。铰链上有弹簧,可将屏蔽板向外张开,与车体纵轴线成70~80°夹角。坦克通过时,车旁障碍可以将屏蔽板压至与车体平行,不影响坦克通过性;平时,屏蔽板用带钩的链条固定在与车体平行的状态。后期的T-72坦克装有整体式侧初板。张开式屏蔽板和整体式侧裙板都具有防破甲弹的屏蔽作用。

3.防辐射衬层该坦克的驾驶舱和战斗舱四壁装有含铅有机材料制成的衬层,厚度为20~30mm,具有防辐射和防快中子流的能力,同时还能减弱内层装甲破片飞溅造成的二次杀伤效应。

4.三防装置

三防装置为集体防护式,由探测装置、控制装置、增压风扇、滤毒罐、关闭机构等部年组

成,可对进入车体的空气进行过滤,车上滤毒器可对车内的放射性法埃及化学毒剂进行消毒。

5.其他措施

车体前下甲板为均质装甲,与水平面夹角为30°,其上装有推土铲,驾驶员可以从车内操纵推土铲进行构筑工事作业。不使用时,将推土铲收起,置于前下甲板外侧,可增加前下甲板的防护力。在车体前下甲板上还备有安装KMT-4G型扫雷器用的螺栓孔,安装前需要收起推土铲。苏军为每个坦克连配备了3具KMT-4型扫雷器。

6.附加装甲

该坦克能安装类似于T-80和T-64坦克一样的反应式爆炸装甲。 7.烟幕装置

早期T-72坦克装有与T-62坦克相同的热烟幕施放装置。施放时,驾驶员打开仪表开关接通油路,柴油经喷油雾化器喷入发动机排气管的废气流中,柴油受热蒸妇生成的蒸汽与废气混合后排出车外,过饱和状态柴油蒸汽受冷迅速凝结形成微粒白色烟雾。后期生产的T-72坦克除装有热烟幕施放装置外,还装有烟幕弹发射器,发射器数量随车型不同而变化,例如T-72M1型制式坦克装有12具烟幕弹发射器,炮塔右边5具,左边7具;1986年型T-72M1坦克装有8具烟幕弹发射器。

8.灭火装置该坦克上装有自动灭火装置,当探测器感受到存在火灾信号时该装置能自动控制灭火瓶喷出灭火剂进行灭火。

型号演变和变型车

自T-72坦克生产以来主要型号变化为:

1.T-72坦克

该坦克系T-72的最初车型,装2A26式125mm火炮,光学测距仪,未装侧裙板,炮长红外探照灯装在火炮左边。

2.T-72A坦克

该坦克车体侧面装有张开式屏蔽板,探照灯装在2A26式火炮右边。

3.T-72Б46坦克

该坦克装有2A46式125mm火炮,探照灯装在火炮右边,其他与T-72A相同。

4.T-72Б(M)坦克

该坦克前装甲加厚,其他与T-72Б46相同。

5.T-72Г坦克(早期的)

该坦克装有激光测距仪。

6.T-72Г坦克(标准的)

该坦克装有橡胶侧裙板,其他与早期的T-72Г相同。

7.T-72Г坦克(最后的)

坦克装有灭火系统和12具烟幕弹发射器,其他与标准的T-72Г相同。

8.T-72M坦克

该坦克加强了前装甲,装有灭火系统和激光测距仪,未装烟幕弹发射器。

9.T-72M1坦克(早期的)

坦克有附加的前上装甲,其他与T-72M相同。

10.T-72M1坦克(标准的)

该坦克装有12具烟幕弹发射器,其他与早期的T-72M1相同。该坦克装有12具烟幕弹发射器,其他与早期的T-72M1相同。

11.T-72M1坦克(1984年式)

该坦克无灭火系统,其他与标准的T-72M1相同。

12.T-72M1坦克(1986年式)

该坦克装有8具烟幕弹发射器,其他与1984年式相同。

13.T-74坦克

该坦克是T-72的改进型,主要变化包括整体式侧裙板、烟幕弹发射器、动力舱上方有附加装甲板。

14.T-72K坦克

此系指挥型坦克,车内有多台通信设备。

15.БРЗМ-1装甲抢救修理车

此系用T-72坦克论盘发展的变型车,车体左前部装有液压绞盘,缔造盘起吊能力为12t;25t主绞盘的牵引拉力可以增加到980kN(10000kgf)车上还装有辅助绞盘;车体前面装有液压操作的推土铲。此外,还装有拖牵设备、全套修理工具和抢救设备。

16.ИМР战斗工程车 该车以T-72坦克为底盘用以代替用T-55坦克底盘制成的ИМР战斗工程车,备有车前安装的V型或一字型推土铲,车上还有1个液压吊车,配有包括拔树根的铗子等多种吊具。

俄罗斯装备的先进主战坦克。装有1门125毫米滑.膛炮,采用了自动装填机构、复合装甲、防辐射衬层、车体侧屏蔽等,战斗全重。41吨,乘员3人,弹药基数40发。最大时速60千米。最大行程650千米,是目前重量最轻、体积最小的主战坦克。

苏联60年代研制的T-64主战坦克由于单价太高,无法完全替换数量众多的T-54/55坦克。为了保持坦克技术和数量的优势,苏联利用T-64坦克的某些先进技术,经T-70试验车,发展成T-72主战坦克,1971年开始服役。 T-72坦克不但有效取代了T-54/55,更弥补了T-64和T-80之类高性能坦克数量的不足,使苏联装甲部队在整个冷战期间维持了绝对的数量优势。

1973年下塔吉尔的T-62生产线改生产T-72,1974年批量装备部队。T-72系列坦克产量在20000辆以上,捷克、波兰、印度、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也有生产。目前至少有15个国家装备了T-72系列。

爱撒娇的鲜花
勤奋的服饰
2025-08-09 05:10:55
主要就是是看坦克负重轮和履带,T64坦克因为是苏军防止燃烧弹和核武器产生的高温而采用了小直径全钢制无橡胶圈负重轮,同时采用双销耳履带。T72为中直径负重有橡胶圈,采用单销耳履带。

T-72 Ural 最初的T-72(172M项目),配备具光学测距功能的TPD-2-49瞄准仪与125毫米主炮2A26M-2

T-72 Ural-1 T-72改良型(172M1项目),炮塔增厚并且置入钢玉(corundum/三氧化二铝)夹层

T-72A 配备内建雷射测距仪的TPD-K1瞄准仪,增厚的铸造炮塔内含有130毫米厚的石英颗粒(二氧化硅)夹层,美国陆军昵称为桃莉·巴顿 另外还增加包覆钢板的橡胶侧裙。1980年开始在炮塔正面加装902型“Tucha”烟雾弹发射器

T-72AV 配备接触一型爆炸反应装甲的T-72A

T-72B 炮塔增厚,在正面内含有435毫米厚的多层铝板、橡胶复合夹层,可从炮塔顶部的凹槽识别其位置 炮塔顶部布上一层25毫米厚的中子防护层,美国陆军昵称为“超级桃莉巴顿”(Super Dolly Parton) 瞄准仪改采用具有计算前置量功能的1A40,可发射9K120芦笛“Svir”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

T-72B1 不具发射导弹能力的T-72B

T-72BV 配备接触1型爆炸反应装甲的T-72B

T-72B(M) 配备接触5型爆炸反应装甲的T-72B

T-72M 外销型,也授权波兰与捷克斯洛伐克生产,规格近似T-72A,但是采用全铸造炮塔(均质钢,防破防穿没啥区别)

T-72M1 外销型,也授权波兰与捷克斯洛伐克生产,规格近似T-72A

T-72M2 保加利亚的M1升级版有新的夜视镜

T-72S 外销型,规格近似T-72BV,火控系统获得性能提升

T-72BM T-72B改良型,配备具有热影像波道的新式瞄准仪、装有炮口参考系统的新式125毫米主炮2A46M-5 1,000匹马力的V-92S2柴油发动机与新式爆炸反应装甲

M-84 南斯拉夫改良型,亦外销给科威特

PT-91 波兰的T-72M1改良型,而称为PT-91M的升级版则出售给了马来西亚

TR-125 罗马尼亚的T-72M1改良型

T-72CZM4 捷克的T-72M1改良型,采用新式发动机、火控系统与爆炸反应装甲

T-72AG 乌克兰的KMDB公司所提出的提升方案包含武装、火控系统、柴油发动机与爆炸反应装甲

T-72MP KMDB公司所提出的提升方案,包含武器、火控系统、新式车长指挥塔、柴油发动机与爆炸反应装甲

T-72-120 KMDB公司所提出的提升方案,包含一个内有自动装弹机的加长型炮塔,能发射北约标准规格的120毫米炮弹

沉静的书包
迅速的大雁
2025-08-09 05:10:55
我装过几部坦克 还有几部飞机比如AXM-15 OUT-TE等 你的AMX-13轻型坦克

国别 法国

名称 AMX-13轻型坦克

MX-13 Light Tank

研制单位 克勒索-卢瓦尔工业公司

Creusot-Loire Industrie,FR

生产单位 克勒索-卢瓦尔工业公司

Creusot-Loire Industrie,FR

现状 生产

装备情况 法国、以色列、阿根廷、智利、多米尼加、厄瓜多尔、萨尔瓦多、印度尼西亚、科特迪瓦、吉布提、黎巴嫩、摩洛哥、尼泊尔、秘鲁、新加坡、突尼斯、委内瑞拉

概述

该坦克是法国于1946年设计,1948年完成的第一辆样车,1952年在罗昂制造厂(ARE)投产而后装备部队的轻型坦克,60年代初,坦克转由克勒索-卢瓦尔公司生产。从1953年起,该坦克曾先后出口到10多个国家,到1982年,总产量为3000辆。此外,借用AMX-13底盘改装的车辆有AMXVCI步兵战车、导弹发射车、155mm自行榴弹炮、双30DCA自行高炮以及架桥车、抢救车等多种变型。

结构特点

该坦克车体为钢板焊接结构,前上装甲板有2个舱口,左面是驾驶员舱口,右面是动力传动装置检查舱口。驾驶员舱盖安装3个潜望镜,中间1个可换成红外或微光驾驶仪。

该坦克采用了FL-10摇摆式炮塔,炮塔位于车后,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炮塔装于车体上,用一般的滚珠座圈支撑,上炮塔利用耳轴装于下炮塔突起部的槽中,并与火炮刚性连接。因此,炮塔的上部可同炮身一起在垂直方向运动。该炮塔的优点是可以降低炮塔高度、缩小炮塔座圈直径(座圈直径为1475mm)。因而也相应减小了坦克的车宽、减轻了重量,同时还便于实现装弹自动化;缺点是炮塔密封困难、高低射界较小、防弹能力也差。车长位于炮塔内左侧,有关球形的指挥塔舱盖,并使用8个潜望镜观察。炮手在其右侧,使用2个潜望镜观察。

该坦克安装1门75mm火炮,火线高1820mm,有炮口制退器并采用自动装弹机构。该炮由炮塔后部的2个鼓形弹舱供弹,每个弹舱装有炮弹6发。火炮发射后,空弹壳可经炮塔后窗口自动抛出。火炮配有穿甲弹和榴弹,弹药基数37发,而后期生产的车辆又增加到44发。辅助武器为1挺7.5mm或7.62mm并列机枪,机枪弹3600发。炮塔两侧各装有2具烟幕弹发射器。

60年代初,法国还在该坦克的FL-10摇摆炮塔上安装了90mm火炮。该炮有炮口制退器、热护套等,可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榴弹、烟幕弹和照明弹。弹药基数34发,其中21发装在炮塔内、12发装在车体内。辅助武器为1挺7.5mm或7.62mm并列机枪,机枪弹4000发。

该坦克采用雷诺(Renault)公司8Gxb型8缸水冷汽油机,最大功率184kW(250马力)。动力传动部分在车体前右部呈Г形布置,因而车高才2.300m。传动装置采用5档机械式变速箱和克利夫兰(Cleveland)型差速式转向机。悬挂为独立扭杆式,有5对挂胶负重轮,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钢制履带板,必要时可安装橡胶衬垫。

该坦克没有三防装置,也不能涉深水,还未装夜视仪器,因而许多国家在购买AMX-13之后又增添了炮手红外瞄准镜和红外探照灯等。目前,生产的该坦克安装有被动式夜间瞄准镜和夜间驾驶仪、TCV29激光测距仪和战场瞄准自动显示器等。

型号演变和变型车

1.安装FL-11炮塔、75mm火炮的AMX-13轻型坦克

该坦克于50年代研制,在北非国家装备。FL-11炮塔与FL-10炮塔的区别在于其后部没有那么突出和伸长。

2.安装FL-12炮塔、105mm火炮的AMX-13轻型坦克

该坦克为出口型,105mm火炮发射类似AMX-30主战坦克上的弹药,但装药量减少。

3.安装FL-15、105mm火炮的AMX-13轻型坦克

该坦克是为部队训练使用的车辆。

4.安装SS-11反坦克导弹的AMX-13轻型坦克

该坦克装备于法军,在主炮两侧各装2枚SS-11有线制导反坦克导弹,导弹重30kg,射程350~3000m。

5.安装柴油机的AMX-13轻型坦克

该坦克于1979年在萨托里(Satory)展览会上首次展出,采用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公司206kW(280马力)的柴油机代替了原汽油机。公路最大速度64km/h,最大耗油量1L/km,最大行程由原400km提高到500km。该车还安装有激光测距仪、夜视观察仪。此外,AMX-13系列其他车辆,如输送车、步兵战车、自行榴弹炮等也适于安装上述柴油机。该车正在生产。

6.AMX-13装甲抢救车

该车重15.3t,乘员3人。车前装A形起重架,车内装主、辅绞盘。主绞盘拉力147kN,钢绳长50m、直径25mm;辅助绞盘的纲绳长120m、直径6mm。车后有4个驻锄。武器为1挺7.5mm或7.62mm机枪和烟幕弹发射器。

7.AMX-13架桥车

该车装25吨级可折叠式桥梁,桥体长14.01m,车重19.7t,不带桥梁时车重15t。

8.AMX-13驾驶训练车

该车是一种去掉炮塔的AMX-13轻型坦克。

9.荷兰的AMX-13系列车辆

荷兰对其装备的AMX-13轻型坦克、步兵战车、自行榴弹炮等进行改进,同时还向印度尼西亚出口。

10.AMX-13系列车辆

联邦德国克劳斯·玛菲(Krauss-Maffei)公司为了提高AMX-13轻型坦克的机动性能,对负重轮平衡肘进行了改进并安装了M113装甲车的负重轮、诱导轮;在第一、二、四、五负重轮位置还安装了液压减振器。此外,对主动轮、侧传动装置也进行了改进。联邦德国GLS公司还为该车提供了新型扭杆。

11.阿根廷的AMX-13轻型坦克

阿根廷除了从法国购买了AMX-13外,还用法国部件组装该车。组装的车辆大多数采用KHD公司的8V 191kW(260马力)的柴油机,以取代原汽油机。此外,秘鲁、委内瑞拉也有安装上述柴油机的AMX-13轻型坦克。

12.新加坡的AMX-13轻型坦克

新加坡大约装备AMX-13轻型坦克350辆。近年来,新加坡对它进行改进,如安装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公司的6V-53柴油机、自动传动装置;改进了悬挂装置、自动装弹机;附加装甲等。1984年还研制一种75mm口径、改进弹芯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13.委内瑞拉的AMX-13火箭发射车

该车用以色列生产的160mm LAR 多管火箭发射架取代原AMX-13的炮塔,装备约25辆。

AMX-13轻型坦克车族

---安装FL-11炮塔、75mm炮轻型坦克

---安装FL-12炮塔、105mm炮轻型坦克

---安装柴油机的轻型坦克

---装甲抢救车

---架桥车

AMX-13(75mm炮) --------荷兰的AMX-13轻型坦克

(1952年生产) ---AMX-13GTI轻型坦克

---阿根廷的AMX-13轻型坦克

AMX-13(90mm炮)--新加坡的AMX-13轻型坦克

(60年代初生产)---委内瑞拉的AMX-13火箭发射车

---安装FL-15炮塔、105mm炮轻型坦克

---AMX-13驾驶训练车

性能数据

型号 AMX-13(90mm炮) AMX-13(105mm炮)

乘员 3人

战斗全重15000kg

净重 13000kg

单位功率12.25kW/t

单位压力74.56kPa

车长(炮向前) 6.360m

车体长4.880m

车宽 2.500m

车高(至指挥塔顶)2.300m

车底距地高 0.370m 0.470m

履带宽 350mm

履带中心距 2.159m

履带着地长 2.997m 2.800m

公路最大速度 60km/h 64km/h(柴油机)

60km/h(汽油机)

燃料储备480L

公路最大行程 350~400km 350~400km(汽油机)

500~550km(汽油机)

涉水深 0.6m

浮渡能力无

爬坡度 60%

攀垂直墙高

向前 0.65m

向后 0.45m

越壕宽 1.6m

发动机

生产公司 雷诺(Renault) 通用汽车(GM)公司

型号 SOFAM 8G×b 6V-53T

� 类型 8缸水冷汽油机 6缸水冷涡轮增压柴油机

� 功率/转速 184kW/3200r/min206kW/2800r/min

传动装置类型 手动机械式

�前进档/倒档数 5/1 5(4个同步档)/1

转向装置类型 克利夫兰差速式转向机

离合器 单片式

悬挂装置类型 扭杆

主要武器口径/类型/数量 7.5mm或7.62mm/机枪/1挺

防空武器口径/类型/数量 7.5mm或7.62mm/机枪/1挺(任选)

烟幕弹发射器总数量 2×2具

弹药基数

炮弹 34发

机枪弹4000发

发烟弹12发

炮塔驱动方式 液压,手动应急 液压,手动应急

炮塔旋转范围 360° 360°

主炮俯仰范围 -5°~+12.5°

炮塔最大回转速度360°/12s

炮塔最大俯仰速度5°/s

车长超越控制 有 有

火炮稳定器 无

车长瞄准镜 L961型望远镜, M212型望远镜,

放大倍率1.5×和6× 放大倍率1.5×6×

炮手瞄准镜 L862型望远镜, M213型望远镜,

放大倍率7.5× 放大倍率7.5×t和

TCV107激光测距仪

装甲结构类型/厚度/水平倾角/材料

车体前上 均质/15mm/35°/钢板

车体侧部 均质/20mm/钢板

车体顶部 均质/10mm/钢板

车体后部 均质/15mm/钢板

炮塔正面 均质/25mm/45°

炮塔侧面 均质/25mm

炮塔顶部 均质/10mm

三防装置无

电气系统电压 24V

蓄电池数量/电压/总容量 4个/12V/190Ah

要飞机吗?给你篡个F-35吧

顺利的饼干
纯情的小天鹅
2025-08-09 05:10:55
T-72主战坦克

前苏联在1961年开始生产T-62主战坦克,以后研制了T-64主战坦克,由于T-64包含了前苏联太多的先进坦克技术,制造的单价在70年代就达到了300万美元一辆,再加上T-64坦克在很长时间内扮演的是一个技术验证的角色,决定这个坦克只能在苏联使用,不能用于出口创汇,事实也是这样,所有的T-64车族全部在苏军精锐一线坦克部队服役,没有一辆出口。为了可以大量的装备苏军,并且降低单车成本,苏联利用T-64坦克的某些技术,经T-70试验车,发展成T-72主战坦克。

该坦克1971年投产,1973年大量装备部队,1978年将T-72G的全套生产许可转让南斯拉夫.从1979年起,还装备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及罗马尼亚等华约国部队,同时向叙利亚、利比亚、伊拉克、埃塞俄比亚、阿尔及利亚和印度等国出口。

该坦克于1977年10月第一次向法国国防部长率领的代表团公开展出,接着又在同年11月的莫斯科红场检阅中公诸于众。1982年黎巴嫩战争期间,参加战斗的T-72坦克曾被以色列的制式105mm坦克炮发射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直升机发射的陶式反坦克导弹、155和203mm火炮发射的改进型常规炮弹以及美制集束炸弹的反坦克子弹击毁了多辆。

结构特点

一、总体布置

该坦克的车体用钢板焊接制成,车内分为前前驾驶舱,中部战斗舱,后部动力舱3部分。驾驶椅在车体前部中央位置,驾驶员有1个位于车体顶装甲板上的舱口盖,可从车内开关舱盖。驾驶员开窗驾驶时,首先必须将火炮向一侧转动一定角度并加以固定,关窗驾驶时,昼间借助潜望镜、夜间借助红外或微光潜望镜观察。

车体前上装甲板上有1个“V”型防浪板,并装有前灯,型号为ФГ-125。驾驶员两侧的车首空间存放可防弹的燃油箱。车体前下甲板上装有推土铲,平时有防护作用。车体两侧翼子板上有燃油箱和工具箱,车体后部还可以安装两个各200L柴油的附加油桶。

炮塔系铸造结构,呈半球形,位于车体中部上方,炮塔内有车长和炮长2名乘员。车长在炮塔内右侧,炮长在左侧,他们各有1个炮塔舱口盖。车长指挥塔采取双层活动座圈结构,可相对炮塔作同步反向旋转。战斗舱中装有转盘式自动装弹机,取消了装填手,战斗舱的布置围绕自动装弹机安排。整个战斗部分连同车体顶甲板前倾1°30′,因此加大了火炮向前时的俯角,可达-6°,而且火炮转向后方时俯角自动抬高3°,避免与后部突起部相碰。

二、武器系统

1.主要武器该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门2A46式短后坐距离的125mm滑膛坦克炮,身管长是口径的48倍,由身管、炮尾、摇架、驻退机、复进机、热护套和抽烟装置等部件组成。火炮相对于炮塔的俯仰角为-4.5°~+14.5°,由于炮塔座圈向前倾斜1.5°,所以,火炮向前时实际俯仰角为-6°~+13°,火炮向后时实际俯仰角为-3°~+16°。热护套用轻合金薄板制成,共4节,抽气装置在炮管中段偏向炮口位置。

2.弹药125mm滑膛炮可以发射3种分装式炮弹:БР11式或БМ12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ЗБК14М式尾翼稳定破甲弹和ОФ19式尾翼稳定榴弹。穿甲弹最大有效射程为2120m,初速 1800m/s,两种穿甲弹的穿甲厚度分别为300mm/1000m和400mm/1000m破甲弹初速为900m/s,最大直射距离为4000m,破甲厚度为475mm/1000m;榴弹初速为850m/s,最大有效射程9400m。该坦克携有39发炮弹,其配比一般为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12发、尾翼稳定榴弹21发和尾翼稳定破甲弹6发。分装式炮弹采用半可燃药筒;自动装弹机的旋转输弹机中存放22发炮弹,上层为药筒,下层是弹丸;炮塔吊篮后的中组弹架存放9发炮弹;车体前部驾驶员右边的小室存放4发炮弹,旋转底板上立放3发、卧放1发炮弹。

3.自动装弹机该装弹机由旋转式输弹机、链式提升机、链式推弹机、火炮闭锁器、自动抛壳机、控制盒和操纵台等部件组成。旋转式输弹机中的炮弹按弹丸和装药分别存放在输弹机的下层和上层,呈圆形辐射状盎,由驱动电机将所需弹种转至提升机提升位置,提升机提升弹匣内的弹丸和装药至火炮正后方位置,推弹机分别将弹丸和装药推入膛内,记忆盒记忆所储放弹种。在装填之前,火炮闭锁器将火炮固定在4°30′仰角位置上,以便进行准确装填。自动抛壳机可将非可燃的短柱形金属药筒底壳自动抛向炮塔外。该炮射速为8发/min。自动装弹机出现故障时,可采取半自动方式装填,其过程包括人工选弹、人工提升和人工推弹入膛。

4.火控系统

车长指挥塔前面有1具TKH-3双目昼夜合一瞄准镜,它的红外探照灯装在指挥塔上。车长瞄准镜两旁各有1具潜望镜,指挥塔舱盖上有2个朝向左后和右后方向观察的观察镜。

炮长舱盖上有1个潜渡时装潜渡筒的通气孔和2个观察潜望镜,舱盖左前位置有1具昼夜合一的周视瞄准镜,红外探照灯在瞄准镜左前方。炮长瞄准镜通过四连杆与火炮同步动作,型号为ТПН-2,左侧是夜间使用的ТПД1-49-23红外瞄准镜,其目镜高度与ТПД-2齐平。

早期的T-72坦克装有合像式光学测距仪,基线长为1.5m,放大倍率为8×,测距范围为1000~4000m。ТПД-2瞄准镜右目镜系光学测距仪的目镜,测距时用炮长主瞄准镜粗瞄目标,使目标置于视场中心区,目标图像位于分像线上下,距离不符时目标垂直轮廓线在左右错位,转动操纵台使垂直线在分像线上对齐,此时距离指示线对着的数字即表示目标的实际距离。改进型T-72坦克在炮长舱盖前下方装有激光测距仪。125mm火炮配有双向稳定器。

5.辅助武器在主要武器的右侧,并列安装1挺7.62mmПКТ式机枪,配有250发待发射弹。车长指挥塔上装有1挺新设计的HCBT式12.7mm机枪,它只能由车长将上身露出炮塔进行操作,对地面目标射击的最大瞄准距离为2000m,对空射击时的最大瞄准距离为1500m。

三、推进系统

1.发动机

该坦克装有1台B-46型4冲程12V60°水冷多种燃料机械增压发动机,结构与B-54发动机基本相同,外形尺寸变化不大。由于该发动机采用机械增压,标定功率比B-54发动机提高50%,达到574kW(780马力)。为了安装增压器,取消了原发动机曲轴的第八主轴承,使发动机长度与B-54发动机基本相同。该发动机在车内横向布置,可以燃用柴油、煤油和辛烷值为68~78号的汽油以及上述燃油的混合物。燃油供给量因燃料品种不同有差异,通过转动转轮、调节供油杆进行控制。转轮上标有Д、К和Б3个字母,分别代表柴油、煤油和汽油供给位置,使用混合燃料时,需要将转轮转到燃用重油位置上。

2.传动装置该坦克采用行星式机械传动装置,由传动箱、双侧变速箱和侧传动装置及手动液压操纵装置组成。传动箱连接发动机、变速箱以及风扇、起动电机和压气机等装置。在车体两侧各有1个结构相同、用手动液压操纵的3自由度行星式机械变速箱,它有4个行星排、6个操纵件、7个前进档、1个倒档,除变速作用外,还具有转向、制动和切断动力等功能。直线行驶时,两侧变速箱同时换入相同排档,通过刚性联动轴的左右两个操纵阀阀芯保证两侧变速箱同步操作。 一档或倒档转向时,转向侧的变速箱制动,高速侧挂一或倒档;二至七档转向时,转向侧的变速箱档位比高速侧的变速箱低一档,外侧履带保持原速。传动装置中无主离合器,但具有主离合器功能,需要切断动力时,只要操纵油路使换档制动器和离合器油缸与回油道相连通即可。侧传动装置是单级同轴式行星减速器,太阳齿轮为输入件,齿圈固定、框架输出。

3.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由离心式冷却风扇、油散热器和水散热器等部件组成,采用了高温冷却技术。为消除水蒸汽对散热效果的不良影响,系统中增加了1个膨胀水箱,收集气缸排和水散热器中的蒸汽,进行冷凝,返回水泵,部分水蒸汽经调压活门排出水箱。

4.行动装置

该坦克采用高强度扭杆悬挂装置,车体每侧有6个双轮缘挂胶负重轮、3个托带轮、1个前置诱导轮、1个后置主动轮,在第一、二和六负重轮位置处装有液压减振器。

履带为单销式,销耳挂胶,宽580mm,节距为137mm。由于使用了难溶于水的ЯНЗ-2润滑脂,行动装置的使用寿命得到提高。

5.潜渡设备

潜渡设备由进气管、密封盖、排气阀、导航仪、排水泵等件组成。

进气管分3节,按直径大小依次套装在一起,平时装在炮塔后部或右后部位,使用时盖可防止水大量进入车内;排气阀可将发动机废气顺利排出车外;排水泵可排除进入车体内的积水;导航仪确保潜渡时不迷失航向。

四、防护系统

1.装甲护防

该坦克车体除在非重点部位采用均质装甲外,在车体前上部分采用了复合装甲。

前上装甲厚200mm,由3层组成,外层和内层分别为80mm和20mm的均质钢板,中间层是100mm厚的非金属材料,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2°。炮塔为铸钢件,各部位厚度不等,炮塔正面位置最厚。

2.张开式屏蔽板

早期T-72坦克车体前侧部翼子板外缘各装有4块张开式屏蔽板,第一块较小,其余3块稍大,由较厚的金属板和橡胶板组成,以铰链方式装在翼子板上。铰链上有弹簧,可将屏蔽板向外张开,与车体纵轴线成70~80°夹角。坦克通过时,车旁障碍可以将屏蔽板压至与车体平行,不影响坦克通过性;平时,屏蔽板用带钩的链条固定在与车体平行的状态。后期的T-72坦克装有整体式侧初板。张开式屏蔽板和整体式侧裙板都具有防破甲弹的屏蔽作用。

3.防辐射衬层该坦克的驾驶舱和战斗舱四壁装有含铅有机材料制成的衬层,厚度为20~30mm,具有防辐射和防快中子流的能力,同时还能减弱内层装甲破片飞溅造成的二次杀伤效应。

4.三防装置

三防装置为集体防护式,由探测装置、控制装置、增压风扇、滤毒罐、关闭机构等部年组

成,可对进入车体的空气进行过滤,车上滤毒器可对车内的放射性法埃及化学毒剂进行消毒。

5.其他措施

车体前下甲板为均质装甲,与水平面夹角为30°,其上装有推土铲,驾驶员可以从车内操纵推土铲进行构筑工事作业。不使用时,将推土铲收起,置于前下甲板外侧,可增加前下甲板的防护力。在车体前下甲板上还备有安装KMT-4G型扫雷器用的螺栓孔,安装前需要收起推土铲。苏军为每个坦克连配备了3具KMT-4型扫雷器。

6.附加装甲

该坦克能安装类似于T-80和T-64坦克一样的反应式爆炸装甲。 7.烟幕装置

早期T-72坦克装有与T-62坦克相同的热烟幕施放装置。施放时,驾驶员打开仪表开关接通油路,柴油经喷油雾化器喷入发动机排气管的废气流中,柴油受热蒸妇生成的蒸汽与废气混合后排出车外,过饱和状态柴油蒸汽受冷迅速凝结形成微粒白色烟雾。后期生产的T-72坦克除装有热烟幕施放装置外,还装有烟幕弹发射器,发射器数量随车型不同而变化,例如T-72M1型制式坦克装有12具烟幕弹发射器,炮塔右边5具,左边7具;1986年型T-72M1坦克装有8具烟幕弹发射器。

8.灭火装置该坦克上装有自动灭火装置,当探测器感受到存在火灾信号时该装置能自动控制灭火瓶喷出灭火剂进行灭火。

型号演变和变型车

自T-72坦克生产以来主要型号变化为:

1.T-72坦克

该坦克系T-72的最初车型,装2A26式125mm火炮,光学测距仪,未装侧裙板,炮长红外探照灯装在火炮左边。

2.T-72A坦克

该坦克车体侧面装有张开式屏蔽板,探照灯装在2A26式火炮右边。

3.T-72Б46坦克

该坦克装有2A46式125mm火炮,探照灯装在火炮右边,其他与T-72A相同。

4.T-72Б(M)坦克

该坦克前装甲加厚,其他与T-72Б46相同。

5.T-72Г坦克(早期的)

该坦克装有激光测距仪。

6.T-72Г坦克(标准的)

该坦克装有橡胶侧裙板,其他与早期的T-72Г相同。

7.T-72Г坦克(最后的)

坦克装有灭火系统和12具烟幕弹发射器,其他与标准的T-72Г相同。

8.T-72M坦克

该坦克加强了前装甲,装有灭火系统和激光测距仪,未装烟幕弹发射器。

9.T-72M1坦克(早期的)

坦克有附加的前上装甲,其他与T-72M相同。

10.T-72M1坦克(标准的)

该坦克装有12具烟幕弹发射器,其他与早期的T-72M1相同。该坦克装有12具烟幕弹发射器,其他与早期的T-72M1相同。

11.T-72M1坦克(1984年式)

该坦克无灭火系统,其他与标准的T-72M1相同。

12.T-72M1坦克(1986年式)

该坦克装有8具烟幕弹发射器,其他与1984年式相同。

13.T-74坦克

该坦克是T-72的改进型,主要变化包括整体式侧裙板、烟幕弹发射器、动力舱上方有附加装甲板。

14.T-72K坦克

此系指挥型坦克,车内有多台通信设备。

15.БРЗМ-1装甲抢救修理车

此系用T-72坦克论盘发展的变型车,车体左前部装有液压绞盘,缔造盘起吊能力为12t;25t主绞盘的牵引拉力可以增加到980kN(10000kgf)车上还装有辅助绞盘;车体前面装有液压操作的推土铲。此外,还装有拖牵设备、全套修理工具和抢救设备。

16.ИМР战斗工程车 该车以T-72坦克为底盘用以代替用T-55坦克底盘制成的ИМР战斗工程车,备有车前安装的V型或一字型推土铲,车上还有1个液压吊车,配有包括拔树根的铗子等多种吊具。

俄罗斯装备的先进主战坦克。装有1门125毫米滑.膛炮,采用了自动装填机构、复合装甲、防辐射衬层、车体侧屏蔽等,战斗全重。41吨,乘员3人,弹药基数40发。最大时速60千米。最大行程650千米,是目前重量最轻、体积最小的主战坦克。

苏联60年代研制的T-64主战坦克由于单价太高,无法完全替换数量众多的T-54/55坦克。为了保持坦克技术和数量的优势,苏联利用T-64坦克的某些先进技术,经T-70试验车,发展成T-72主战坦克,1971年开始服役。 T-72坦克不但有效取代了T-54/55,更弥补了T-64和T-80之类高性能坦克数量的不足,使苏联装甲部队在整个冷战期间维持了绝对的数量优势。

1973年下塔吉尔的T-62生产线改生产T-72,1974年批量装备部队。T-72系列坦克产量在20000辆以上,捷克、波兰、印度、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也有生产。目前至少有15个国家装备了T-72系列。

狂野的枫叶
风中的龙猫
2025-08-09 05:10:55
T-72主战坦克

前苏联在1961年开始生产T-62主战坦克,以后研制了T-64主战坦克,由于T-64包含了前苏联太多的先进坦克技术,制造的单价在70年代就达到了300万美元一辆,再加上T-64坦克在很长时间内扮演的是一个技术验证的角色,决定这个坦克只能在苏联使用,不能用于出口创汇,事实也是这样,所有的T-64车族全部在苏军精锐一线坦克部队服役,没有一辆出口。为了可以大量的装备苏军,并且降低单车成本,苏联利用T-64坦克的某些技术,经T-70试验车,发展成T-72主战坦克。

该坦克1971年投产,1973年大量装备部队,1978年将T-72G的全套生产许可转让南斯拉夫.从1979年起,还装备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及罗马尼亚等华约国部队,同时向叙利亚、利比亚、伊拉克、埃塞俄比亚、阿尔及利亚和印度等国出口。

该坦克于1977年10月第一次向法国国防部长率领的代表团公开展出,接着又在同年11月的莫斯科红场检阅中公诸于众。1982年黎巴嫩战争期间,参加战斗的T-72坦克曾被以色列的制式105mm坦克炮发射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直升机发射的陶式反坦克导弹、155和203mm火炮发射的改进型常规炮弹以及美制集束炸弹的反坦克子弹击毁了多辆。

结构特点

一、总体布置

该坦克的车体用钢板焊接制成,车内分为前前驾驶舱,中部战斗舱,后部动力舱3部分。驾驶椅在车体前部中央位置,驾驶员有1个位于车体顶装甲板上的舱口盖,可从车内开关舱盖。驾驶员开窗驾驶时,首先必须将火炮向一侧转动一定角度并加以固定,关窗驾驶时,昼间借助潜望镜、夜间借助红外或微光潜望镜观察。

车体前上装甲板上有1个“V”型防浪板,并装有前灯,型号为ФГ-125。驾驶员两侧的车首空间存放可防弹的燃油箱。车体前下甲板上装有推土铲,平时有防护作用。车体两侧翼子板上有燃油箱和工具箱,车体后部还可以安装两个各200L柴油的附加油桶。

炮塔系铸造结构,呈半球形,位于车体中部上方,炮塔内有车长和炮长2名乘员。车长在炮塔内右侧,炮长在左侧,他们各有1个炮塔舱口盖。车长指挥塔采取双层活动座圈结构,可相对炮塔作同步反向旋转。战斗舱中装有转盘式自动装弹机,取消了装填手,战斗舱的布置围绕自动装弹机安排。整个战斗部分连同车体顶甲板前倾1°30′,因此加大了火炮向前时的俯角,可达-6°,而且火炮转向后方时俯角自动抬高3°,避免与后部突起部相碰。

二、武器系统

1.主要武器该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门2A46式短后坐距离的125mm滑膛坦克炮,身管长是口径的48倍,由身管、炮尾、摇架、驻退机、复进机、热护套和抽烟装置等部件组成。火炮相对于炮塔的俯仰角为-4.5°~+14.5°,由于炮塔座圈向前倾斜1.5°,所以,火炮向前时实际俯仰角为-6°~+13°,火炮向后时实际俯仰角为-3°~+16°。热护套用轻合金薄板制成,共4节,抽气装置在炮管中段偏向炮口位置。

2.弹药125mm滑膛炮可以发射3种分装式炮弹:БР11式或БМ12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ЗБК14М式尾翼稳定破甲弹和ОФ19式尾翼稳定榴弹。穿甲弹最大有效射程为2120m,初速 1800m/s,两种穿甲弹的穿甲厚度分别为300mm/1000m和400mm/1000m破甲弹初速为900m/s,最大直射距离为4000m,破甲厚度为475mm/1000m;榴弹初速为850m/s,最大有效射程9400m。该坦克携有39发炮弹,其配比一般为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12发、尾翼稳定榴弹21发和尾翼稳定破甲弹6发。分装式炮弹采用半可燃药筒;自动装弹机的旋转输弹机中存放22发炮弹,上层为药筒,下层是弹丸;炮塔吊篮后的中组弹架存放9发炮弹;车体前部驾驶员右边的小室存放4发炮弹,旋转底板上立放3发、卧放1发炮弹。

3.自动装弹机该装弹机由旋转式输弹机、链式提升机、链式推弹机、火炮闭锁器、自动抛壳机、控制盒和操纵台等部件组成。旋转式输弹机中的炮弹按弹丸和装药分别存放在输弹机的下层和上层,呈圆形辐射状盎,由驱动电机将所需弹种转至提升机提升位置,提升机提升弹匣内的弹丸和装药至火炮正后方位置,推弹机分别将弹丸和装药推入膛内,记忆盒记忆所储放弹种。在装填之前,火炮闭锁器将火炮固定在4°30′仰角位置上,以便进行准确装填。自动抛壳机可将非可燃的短柱形金属药筒底壳自动抛向炮塔外。该炮射速为8发/min。自动装弹机出现故障时,可采取半自动方式装填,其过程包括人工选弹、人工提升和人工推弹入膛。

4.火控系统

车长指挥塔前面有1具TKH-3双目昼夜合一瞄准镜,它的红外探照灯装在指挥塔上。车长瞄准镜两旁各有1具潜望镜,指挥塔舱盖上有2个朝向左后和右后方向观察的观察镜。

炮长舱盖上有1个潜渡时装潜渡筒的通气孔和2个观察潜望镜,舱盖左前位置有1具昼夜合一的周视瞄准镜,红外探照灯在瞄准镜左前方。炮长瞄准镜通过四连杆与火炮同步动作,型号为ТПН-2,左侧是夜间使用的ТПД1-49-23红外瞄准镜,其目镜高度与ТПД-2齐平。

早期的T-72坦克装有合像式光学测距仪,基线长为1.5m,放大倍率为8×,测距范围为1000~4000m。ТПД-2瞄准镜右目镜系光学测距仪的目镜,测距时用炮长主瞄准镜粗瞄目标,使目标置于视场中心区,目标图像位于分像线上下,距离不符时目标垂直轮廓线在左右错位,转动操纵台使垂直线在分像线上对齐,此时距离指示线对着的数字即表示目标的实际距离。改进型T-72坦克在炮长舱盖前下方装有激光测距仪。125mm火炮配有双向稳定器。

5.辅助武器在主要武器的右侧,并列安装1挺7.62mmПКТ式机枪,配有250发待发射弹。车长指挥塔上装有1挺新设计的HCBT式12.7mm机枪,它只能由车长将上身露出炮塔进行操作,对地面目标射击的最大瞄准距离为2000m,对空射击时的最大瞄准距离为1500m。

三、推进系统

1.发动机

该坦克装有1台B-46型4冲程12V60°水冷多种燃料机械增压发动机,结构与B-54发动机基本相同,外形尺寸变化不大。由于该发动机采用机械增压,标定功率比B-54发动机提高50%,达到574kW(780马力)。为了安装增压器,取消了原发动机曲轴的第八主轴承,使发动机长度与B-54发动机基本相同。该发动机在车内横向布置,可以燃用柴油、煤油和辛烷值为68~78号的汽油以及上述燃油的混合物。燃油供给量因燃料品种不同有差异,通过转动转轮、调节供油杆进行控制。转轮上标有Д、К和Б3个字母,分别代表柴油、煤油和汽油供给位置,使用混合燃料时,需要将转轮转到燃用重油位置上。

2.传动装置该坦克采用行星式机械传动装置,由传动箱、双侧变速箱和侧传动装置及手动液压操纵装置组成。传动箱连接发动机、变速箱以及风扇、起动电机和压气机等装置。在车体两侧各有1个结构相同、用手动液压操纵的3自由度行星式机械变速箱,它有4个行星排、6个操纵件、7个前进档、1个倒档,除变速作用外,还具有转向、制动和切断动力等功能。直线行驶时,两侧变速箱同时换入相同排档,通过刚性联动轴的左右两个操纵阀阀芯保证两侧变速箱同步操作。 一档或倒档转向时,转向侧的变速箱制动,高速侧挂一或倒档;二至七档转向时,转向侧的变速箱档位比高速侧的变速箱低一档,外侧履带保持原速。传动装置中无主离合器,但具有主离合器功能,需要切断动力时,只要操纵油路使换档制动器和离合器油缸与回油道相连通即可。侧传动装置是单级同轴式行星减速器,太阳齿轮为输入件,齿圈固定、框架输出。

3.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由离心式冷却风扇、油散热器和水散热器等部件组成,采用了高温冷却技术。为消除水蒸汽对散热效果的不良影响,系统中增加了1个膨胀水箱,收集气缸排和水散热器中的蒸汽,进行冷凝,返回水泵,部分水蒸汽经调压活门排出水箱。

4.行动装置

该坦克采用高强度扭杆悬挂装置,车体每侧有6个双轮缘挂胶负重轮、3个托带轮、1个前置诱导轮、1个后置主动轮,在第一、二和六负重轮位置处装有液压减振器。

履带为单销式,销耳挂胶,宽580mm,节距为137mm。由于使用了难溶于水的ЯНЗ-2润滑脂,行动装置的使用寿命得到提高。

5.潜渡设备

潜渡设备由进气管、密封盖、排气阀、导航仪、排水泵等件组成。

进气管分3节,按直径大小依次套装在一起,平时装在炮塔后部或右后部位,使用时盖可防止水大量进入车内;排气阀可将发动机废气顺利排出车外;排水泵可排除进入车体内的积水;导航仪确保潜渡时不迷失航向。

四、防护系统

1.装甲护防

该坦克车体除在非重点部位采用均质装甲外,在车体前上部分采用了复合装甲。

前上装甲厚200mm,由3层组成,外层和内层分别为80mm和20mm的均质钢板,中间层是100mm厚的非金属材料,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2°。炮塔为铸钢件,各部位厚度不等,炮塔正面位置最厚。

2.张开式屏蔽板

早期T-72坦克车体前侧部翼子板外缘各装有4块张开式屏蔽板,第一块较小,其余3块稍大,由较厚的金属板和橡胶板组成,以铰链方式装在翼子板上。铰链上有弹簧,可将屏蔽板向外张开,与车体纵轴线成70~80°夹角。坦克通过时,车旁障碍可以将屏蔽板压至与车体平行,不影响坦克通过性;平时,屏蔽板用带钩的链条固定在与车体平行的状态。后期的T-72坦克装有整体式侧初板。张开式屏蔽板和整体式侧裙板都具有防破甲弹的屏蔽作用。

3.防辐射衬层该坦克的驾驶舱和战斗舱四壁装有含铅有机材料制成的衬层,厚度为20~30mm,具有防辐射和防快中子流的能力,同时还能减弱内层装甲破片飞溅造成的二次杀伤效应。

4.三防装置

三防装置为集体防护式,由探测装置、控制装置、增压风扇、滤毒罐、关闭机构等部年组

成,可对进入车体的空气进行过滤,车上滤毒器可对车内的放射性法埃及化学毒剂进行消毒。

5.其他措施

车体前下甲板为均质装甲,与水平面夹角为30°,其上装有推土铲,驾驶员可以从车内操纵推土铲进行构筑工事作业。不使用时,将推土铲收起,置于前下甲板外侧,可增加前下甲板的防护力。在车体前下甲板上还备有安装KMT-4G型扫雷器用的螺栓孔,安装前需要收起推土铲。苏军为每个坦克连配备了3具KMT-4型扫雷器。

6.附加装甲

该坦克能安装类似于T-80和T-64坦克一样的反应式爆炸装甲。 7.烟幕装置

早期T-72坦克装有与T-62坦克相同的热烟幕施放装置。施放时,驾驶员打开仪表开关接通油路,柴油经喷油雾化器喷入发动机排气管的废气流中,柴油受热蒸妇生成的蒸汽与废气混合后排出车外,过饱和状态柴油蒸汽受冷迅速凝结形成微粒白色烟雾。后期生产的T-72坦克除装有热烟幕施放装置外,还装有烟幕弹发射器,发射器数量随车型不同而变化,例如T-72M1型制式坦克装有12具烟幕弹发射器,炮塔右边5具,左边7具;1986年型T-72M1坦克装有8具烟幕弹发射器。

8.灭火装置该坦克上装有自动灭火装置,当探测器感受到存在火灾信号时该装置能自动控制灭火瓶喷出灭火剂进行灭火。

型号演变和变型车

自T-72坦克生产以来主要型号变化为:

1.T-72坦克

该坦克系T-72的最初车型,装2A26式125mm火炮,光学测距仪,未装侧裙板,炮长红外探照灯装在火炮左边。

2.T-72A坦克

该坦克车体侧面装有张开式屏蔽板,探照灯装在2A26式火炮右边。

3.T-72Б46坦克

该坦克装有2A46式125mm火炮,探照灯装在火炮右边,其他与T-72A相同。

4.T-72Б(M)坦克

该坦克前装甲加厚,其他与T-72Б46相同。

5.T-72Г坦克(早期的)

该坦克装有激光测距仪。

6.T-72Г坦克(标准的)

该坦克装有橡胶侧裙板,其他与早期的T-72Г相同。

7.T-72Г坦克(最后的)

坦克装有灭火系统和12具烟幕弹发射器,其他与标准的T-72Г相同。

8.T-72M坦克

该坦克加强了前装甲,装有灭火系统和激光测距仪,未装烟幕弹发射器。

9.T-72M1坦克(早期的)

坦克有附加的前上装甲,其他与T-72M相同。

10.T-72M1坦克(标准的)

该坦克装有12具烟幕弹发射器,其他与早期的T-72M1相同。该坦克装有12具烟幕弹发射器,其他与早期的T-72M1相同。

11.T-72M1坦克(1984年式)

该坦克无灭火系统,其他与标准的T-72M1相同。

12.T-72M1坦克(1986年式)

该坦克装有8具烟幕弹发射器,其他与1984年式相同。

13.T-74坦克

该坦克是T-72的改进型,主要变化包括整体式侧裙板、烟幕弹发射器、动力舱上方有附加装甲板。

14.T-72K坦克

此系指挥型坦克,车内有多台通信设备。

15.БРЗМ-1装甲抢救修理车

此系用T-72坦克论盘发展的变型车,车体左前部装有液压绞盘,缔造盘起吊能力为12t;25t主绞盘的牵引拉力可以增加到980kN(10000kgf)车上还装有辅助绞盘;车体前面装有液压操作的推土铲。此外,还装有拖牵设备、全套修理工具和抢救设备。

16.ИМР战斗工程车 该车以T-72坦克为底盘用以代替用T-55坦克底盘制成的ИМР战斗工程车,备有车前安装的V型或一字型推土铲,车上还有1个液压吊车,配有包括拔树根的铗子等多种吊具。

俄罗斯装备的先进主战坦克。装有1门125毫米滑.膛炮,采用了自动装填机构、复合装甲、防辐射衬层、车体侧屏蔽等,战斗全重。41吨,乘员3人,弹药基数40发。最大时速60千米。最大行程650千米,是目前重量最轻、体积最小的主战坦克。

苏联60年代研制的T-64主战坦克由于单价太高,无法完全替换数量众多的T-54/55坦克。为了保持坦克技术和数量的优势,苏联利用T-64坦克的某些先进技术,经T-70试验车,发展成T-72主战坦克,1971年开始服役。 T-72坦克不但有效取代了T-54/55,更弥补了T-64和T-80之类高性能坦克数量的不足,使苏联装甲部队在整个冷战期间维持了绝对的数量优势。

1973年下塔吉尔的T-62生产线改生产T-72,1974年批量装备部队。T-72系列坦克产量在20000辆以上,捷克、波兰、印度、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也有生产。目前至少有15个国家装备了T-72系列。

冷傲的手套
传统的时光
2025-08-09 05:10:55
苏联在1961年开始生产T-62主战坦克,以后研制了T-64主战坦克,由于后者存在许多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而未能大量生产。为了保持坦克技术的优势,苏联利用T-64坦克的某些技术,经T-70试验车,发展成T-72主战坦克。

该坦克1971年投产,1973年大量装备部队,从1979年起,还装备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及罗马尼亚等华约国部队,同时向叙利亚、利比亚、伊拉克、埃塞俄比亚、阿尔及利亚和印度等国出口。

该坦克于1977年10月第一次向法国国防部长率领的代表团公开展出,接着又在同年11月的莫斯科红场检阅中公诸于众。

结构特点

一、总体布置

该坦克的车体用钢板焊接制成,车内分为前前驾驶舱,中部战斗舱,后部动力舱3部分。

驾驶椅在车体前部中央位置,驾驶员有1个位于车体顶装甲板上的舱口盖,可从车内开关舱盖。驾驶员开窗驾驶时,首先必须将火炮向一侧转动一定角度并加以固定,关窗驾驶时,昼间借助潜望镜、夜间借助红外或微光潜望镜观察。

车体前上装甲板上有1个“V”型防浪板,并装有前灯,型号为ФГ-125。驾驶员两侧的车首空间存放可防弹的燃油箱。车体前下甲板上装有推土铲,平时有防护作用。

车体两侧翼子板上有燃油箱和工具箱,车体后部还可以安装两个各200L柴油的附加油桶。

炮塔系铸造结构,呈半球形,位于车体中部上方,炮塔内有车长和炮长2名乘员。车长在炮塔内右侧,炮长在左侧,他们各有1个炮塔舱口盖。车长指挥塔采取双层活动座圈结构,可相对炮塔作同步反向旋转。

战斗舱中装有转盘式自动装弹机,取消了装填手,战斗舱的布置围绕自动装弹机安排。

整个战斗部分连同车体顶甲板前倾1°30′,因此加大了火炮向前时的俯角,可达-6°,而且火炮转向后方时俯角自动抬高3°,避免与后部突起部相碰。

二、武器系统

1.主要武器

该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门2A46式短后坐距离的125mm滑膛坦克炮,身管长是口径的48倍,由身管、炮尾、摇架、驻退机、复进机、热护套和抽烟装置等部件组成。

火炮相对于炮塔的俯仰角为-4.5°~+14.5°,由于炮塔座圈向前倾斜1.5°,所以,火炮向前时实际俯仰角为-6°~+13°,火炮向后时实际俯仰角为-3°~+16°。

热护套用轻合金薄板制成,共4节,抽气装置在炮管中段偏向炮口位置。

2.弹药

125mm滑膛炮可以发射3种分装式炮弹:БР11式或БМ12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ЗБК14М式尾翼稳定破甲弹和ОФ19式尾翼稳定榴弹。穿甲弹最大有效射程为2120m,初速 1800m/s,两种穿甲弹的穿甲厚度分别为300mm/1000m和400mm/1000m破甲弹初速为900m/s,最大直射距离为4000m,破甲厚度为475mm/1000m;榴弹初速为850m/s,最大有效射程9400m。

该坦克携有39发炮弹,其配比一般为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12发、尾翼稳定榴弹21发和尾翼稳定破甲弹6发。

分装式炮弹采用半可燃药筒;自动装弹机的旋转输弹机中存放22发炮弹,上层为药筒,下层是弹丸;炮塔吊篮后的中组弹架存放9发炮弹;车体前部驾驶员右边的小室存放4发炮弹,旋转底板上立放3发、卧放1发炮弹。

3.自动装弹机

该装弹机由旋转式输弹机、链式提升机、链式推弹机、火炮闭锁器、自动抛壳机、控制盒和操纵台等部件组成。

旋转式输弹机中的炮弹按弹丸和装药分别存放在输弹机的下层和上层,呈圆形辐射状盎,由驱动电机将所需弹种转至提升机提升位置,提升机提升弹匣内的弹丸和装药至火炮正后方位置,推弹机分别将弹丸和装药推入膛内,记忆盒记忆所储放弹种。

在装填之前,火炮闭锁器将火炮固定在4°30′仰角位置上,以便进行准确装填。自动抛壳机可将非可燃的短柱形金属药筒底壳自动抛向炮塔外。该炮射速为8发/min。

自动装弹机出现故障时,可采取半自动方式装填,其过程包括人工选弹、人工提升和人工推弹入膛。

4.火控系统

车长指挥塔前面有1具TKH-3双目昼夜合一瞄准镜,它的红外探照灯装在指挥塔上。车长瞄准镜两旁各有1具潜望镜,指挥塔舱盖上有2个朝向左后和右后方向观察的观察镜。

炮长舱盖上有1个潜渡时装潜渡筒的通气孔和2个观察潜望镜,舱盖左前位置有1具昼夜合一的周视瞄准镜,红外探照灯在瞄准镜左前方。炮长瞄准镜通过四连杆与火炮同步动作,型号为ТПН-2,左侧是夜间使用的ТПД1-49-23红外瞄准镜,其目镜高度与ТПД-2齐平。

早期的T-72坦克装有合像式光学测距仪,基线长为1.5m,放大倍率为8×,测距范围为1000~4000m。ТПД-2瞄准镜右目镜系光学测距仪的目镜,测距时用炮长主瞄准镜粗瞄目标,使目标置于视场中心区,目标图像位于分像线上下,距离不符时目标垂直轮廓线在左右错位,转动操纵台使垂直线在分像线上对齐,此时距离指示线对着的数字即表示目标的实际距离。

改进型T-72坦克在炮长舱盖前下方装有激光测距仪。125mm火炮配有双向稳定器。

5.辅助武器

在主要武器的右侧,并列安装1挺7.62mmПКТ式机枪,配有250发待发射弹。车长指挥塔上装有1挺新设计的HCBT式12.7mm机枪,它只能由车长将上身露出炮塔进行操作,对地面目标射击的最大瞄准距离为2000m,对空射击时的最大瞄准距离为1500m。

�三、推进系统

1.发动机

该坦克装有1台B-46型4冲程12V60°水冷多种燃料机械增压发动机,结构与B-54发动机基本相同,外形尺寸变化不大。由于该发动机采用机械增压,标定功率比B-54发动机提高50%,达到574kW(780马力)。为了安装增压器,取消了原发动机曲轴的第八主轴承,使发动机长度与B-54发动机基本相同。

该发动机在车内横向布置,可以燃用柴油、煤油和辛烷值为68~78号的汽油以及上述燃油的混合物。燃油供给量因燃料品种不同有差异,通过转动转轮、调节供油杆进行控制。转轮上标有Д、К和Б3个字母,分别代表柴油、煤油和汽油供给位置,使用混合燃料时,需要将转轮转到燃用重油位置上。

2.传动装置

该坦克采用行星式机械传动装置,由传动箱、双侧变速箱和侧传动装置及手动液压操纵装置组成。

传动箱连接发动机、变速箱以及风扇、起动电机和压气机等装置。

在车体两侧各有1个结构相同、用手动液压操纵的3自由度行星式机械变速箱,它有4个行星排、6个操纵件、7个前进档、1个倒档,除变速作用外,还具有转向、制动和切断动力等功能。

直线行驶时,两侧变速箱同时换入相同排档,通过刚性联动轴的左右两个操纵阀阀芯保证两侧变速箱同步操作。

一档或倒档转向时,转向侧的变速箱制动,高速侧挂一或倒档;二至七档转向时,转向侧的变速箱档位比高速侧的变速箱低一档,外侧履带保持原速。

传动装置中无主离合器,但具有主离合器功能,需要切断动力时,只要操纵油路使换档制动器和离合器油缸与回油道相连通即可。

侧传动装置是单级同轴式行星减速器,太阳齿轮为输入件,齿圈固定、框架输出。

3.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由离心式冷却风扇、油散热器和水散热器等部件组成,采用了高温冷却技术。为消除水蒸汽对散热效果的不良影响,系统中增加了1个膨胀水箱,收集气缸排和水散热器中的蒸汽,进行冷凝,返回水泵,部分水蒸汽经调压活门排出水箱。

4.行动装置

该坦克采用高强度扭杆悬挂装置,车体每侧有6个双轮缘挂胶负重轮、3个托带轮、1个前置诱导轮、1个后置主动轮,在第一、二和六负重轮位置处装有液压减振器。

履带为单销式,销耳挂胶,宽580mm,节距为137mm。

由于使用了难溶于水的ЯНЗ-2润滑脂,行动装置的使用寿命得到提高。

5.潜渡设备

潜渡设备由进气管、密封盖、排气阀、导航仪、排水泵等件组成。

进气管分3节,按直径大小依次套装在一起,平时装在炮塔后部或右后部位,使用时盖可防止水大量进入车内;排气阀可将发动机废气顺利排出车外;排水泵可排除进入车体内的积水;导航仪确保潜渡时不迷失航向。

四、防护系统

1.装甲护防

该坦克车体除在非重点部位采用均质装甲外,在车体前上部分采用了复合装甲。

前上装甲厚200mm,由3层组成,外层和内层分别为80mm和20mm的均质钢板,中间层是100mm厚的非金属材料,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2°。

炮塔为铸钢件,各部位厚度不等,炮塔正面位置最厚。

2.张开式屏蔽板

早期T-72坦克车体前侧部翼子板外缘各装有4块张开式屏蔽板,第一块较小,其余3块稍大,由较厚的金属板和橡胶板组成,以铰链方式装在翼子板上。铰链上有弹簧,可将屏蔽板向外张开,与车体纵轴线成70~80°夹角。坦克通过时,车旁障碍可以将屏蔽板压至与车体平行,不影响坦克通过性;平时,屏蔽板用带钩的链条固定在与车体平行的状态。

后期的T-72坦克装有整体式侧初板。张开式屏蔽板和整体式侧裙板都具有防破甲弹的屏蔽作用。

3.防辐射衬层

该坦克的驾驶舱和战斗舱四壁装有含铅有机材料制成的衬层,厚度为20~30mm,具有防辐射和防快中子流的能力,同时还能减弱内层装甲破片飞溅造成的二次杀伤效应。

4.三防装置

三防装置为集体防护式,由探测装置、控制装置、增压风扇、滤毒罐、关闭机构等部年组成,可对进入车体的空气进行过滤,车上滤毒器可对车内的放射性法埃及化学毒剂进行消毒。

5.其他措施

车体前下甲板为均质装甲,与水平面夹角为30°,其上装有推土铲,驾驶员可以从车内操纵推土铲进行构筑工事作业。不使用时,将推土铲收起,置于前下甲板外侧,可增加前下甲板的防护力。

在车体前下甲板上还备有安装KMT-4G型扫雷器用的螺栓孔,安装前需要收起推土铲。苏军为每个坦克连配备了3具KMT-4型扫雷器。

6.附加装甲

该坦克能安装类似于T-80和T-64坦克一样的反应式爆炸装甲。

7.烟幕装置

早期T-72坦克装有与T-62坦克相同的热烟幕施放装置。施放时,驾驶员打开仪表开关接通油路,柴油经喷油雾化器喷入发动机排气管的废气流中,柴油受热蒸妇生成的蒸汽与废气混合后排出车外,过饱和状态柴油蒸汽受冷迅速凝结形成微粒白色烟雾。

后期生产的T-72坦克除装有热烟幕施放装置外,还装有烟幕弹发射器,发射器数量随车型不同而变化,例如T-72M1型制式坦克装有12具烟幕弹发射器,炮塔右边5具,左边7具;1986年型T-72M1坦克装有8具烟幕弹发射器。

8.灭火装置

该坦克上装有自动灭火装置,当探测器感受到存在火灾信号时该装置能自动控制灭火瓶喷出灭火剂进行灭火。

型号演变和变型车

自T-72坦克生产以来主要型号变化为:

1.T-72坦克

该坦克系T-72的最初车型,装2A26式125mm火炮,光学测距仪,未装侧裙板,炮长红外探照灯装在火炮左边。

2.T-72A坦克

该坦克车体侧面装有张开式屏蔽板,探照灯装在2A26式火炮右边。

3.T-72Б46坦克

该坦克装有2A46式125mm火炮,探照灯装在火炮右边,其他与T-72A相同。

4.T-72Б(M)坦克

该坦克前装甲加厚,其他与T-72Б46相同。

5.T-72Г坦克(早期的)

该坦克装有激光测距仪。

6.T-72Г坦克(标准的)

该坦克装有橡胶侧裙板,其他与早期的T-72Г相同。

7.T-72Г坦克(最后的)

坦克装有灭火系统和12具烟幕弹发射器,其他与标准的T-72Г相同。

8.T-72M坦克

该坦克加强了前装甲,装有灭火系统和激光测距仪,未装烟幕弹发射器。

9.T-72M1坦克(早期的)

坦克有附加的前上装甲,其他与T-72M相同。

10.T-72M1坦克(标准的)

该坦克装有12具烟幕弹发射器,其他与早期的T-72M1相同。

该坦克装有12具烟幕弹发射器,其他与早期的T-72M1相同。

11.T-72M1坦克(1984年式)

该坦克无灭火系统,其他与标准的T-72M1相同。

12.T-72M1坦克(1986年式)

该坦克装有8具烟幕弹发射器,其他与1984年式相同。

13.T-74坦克

该坦克是T-72的改进型,主要变化包括整体式侧裙板、烟幕弹发射器、动力舱上方有附加装甲板。

14.T-72K坦克

此系指挥型坦克,车内有多台通信设备。

15.БРЗМ-1装甲抢救修理车

此系用T-72坦克论盘发展的变型车,车体左前部装有液压绞盘,缔造盘起吊能力为12t;25t主绞盘的牵引拉力可以增加到980kN(10000kgf)车上还装有辅助绞盘;车体前面装有液压操作的推土铲。此外,还装有拖牵设备、全套修理工具和抢救设备。

16.ИМР战斗工程车

该车以T-72坦克为底盘用以代替用T-55坦克底盘制成的ИМР战斗工程车,备有车前安装的V型或一字型推土铲,车上还有1个液压吊车,配有包括拔树根的铗子等多种吊具。

性能数据

型号 T-72

乘员 3 人

战斗全重 41000kg

单位功率 14kW/t

单位压力 81.4kPa

车长

炮向前 9.445m

炮向后 9.275m

车体长6.410m

车宽

带裙板 3.520m

不带裙板 3.380m

车高(至炮塔顶)2.190m

火线高1.645m

车底距地高 0.470m

履带宽580mm

履带着地长 4.250m

公路最大速度 60km/h

越野平均速度 35~45km/h

燃料储备 1600L

公路最大行程 460km

涉水深(无准备)1.2m

潜渡深5m

爬坡度60%

侧倾坡度 40%

攀垂直墙高 0.8m

越壕宽2.7m

最小转向半径 1.76m

发动机

型号B-46

类型12V水冷多种燃料机械增压发动机

功率/转速 57kW/2000r/min

传动装置

类型行星机械式双侧变速箱

前进档/倒档数7/1

转向装置类型 离合和制动(一或倒档)

低速侧变速箱降档(二~七档)

悬挂装置类型 扭杆

主要武器口径/型号/类型125mm/2A46/滑膛

并列武器口径/型号/类型/数量 7.62mm/ПКТ/机枪/1挺

防空武器口径/型号/类型/数量 12.7mm/HCBT/机枪/1挺

烟幕弹发射器总数量 5+7具

热烟幕有

弹药基数

炮弹39发

7.62mm机枪弹3000发

12.7mm机枪弹500发

穿甲弹初速 1800m/s

射速 8发/min

炮塔驱动方式 电动/手动

炮塔旋转范围 360°

车长超越控制 有

火炮俯仰范围

炮向前 -6°~+13°

炮向后 -3°~+16°

火炮稳定器

水平向 有

高低向 有

车长昼间瞄准镜型号 ТКН-3

炮长昼间瞄准镜型号 ТПД-2

夜间瞄准镜型号ТПН1-49-23

装甲结构类型/厚度

水平倾角/材料

车体

前上 复合/204mm/22°/钢、非金属材料

前下 均质/80mm/30°/钢

侧部 均质/前80mm/90°/钢

后70mm/90°/钢

顶部 均质/前30mm/1°30′/钢

后20mm/1°30′/钢

底部 均质/20mm/0°/钢

炮塔

正面 均质/约400mm/60°/钢

均质/80mm/30°/钢

顶部 有

灭火装置 有

光电报警或对抗设备 无

发电机电压/功率/型号 28V/10kW/СГ-10-1

蓄电池数量/电压/容量/型号 4个/12V/140Ah/6-CT-140P

T72出现后

对西方和对中国都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低廉的造价

数以万计的数量

强大的火力

坚固的装甲

造就了当时最为强大的装甲集群

西方国家因此而研制M1、豹、勒克莱尔和挑战者

中国则因此研制了85坦克家族

相比T72

西方国家强调更为强大的火力和更为坚固的装甲

而中国则在强调更为低廉的造价的同时

坚持了火力、机动性、防护的均衡

以上几种坦克均是作为T72的针对性武器而装备、使用的

而针对性武器的性能一向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