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葫芦打滑是什么原因?
电动葫芦常见的一种问题是容易打滑,主要原因是摩擦片问题,长期使用的或者劣质的手拉葫芦、电动葫芦十分常见,普通的手拉葫芦与电动葫芦摩擦片为节省成本,都是采用不合格的摩擦片,因此不久就会出现手拉葫芦打滑现象。如果使用的是TOYO电动葫芦,就可以避免这种问题了。
有三个原因:
电动葫芦上的排钢丝绳的排线器有磨损。
电机和铰缆辊之间的齿轮或连接套有磨损(这个必须拆下来看)。
行程开关有问题。
电动葫芦在使用之前,简单的安全检查是很有必要的,避免一些零部件的异常问题,提前做好危险预防工作。
1.操作手柄的按钮控制方向和制动器、限位器均灵敏准确。
2.钢丝绳没有缺陷,润滑良好,排列整齐。
3.电动机和减速器转动没有异常声响。
4.电动葫芦轨道和人员行走区域没有障碍物。
5.吊钩和滑轮能灵活转动。
钢丝绳电动葫芦
一般是不会有乱绳的情况出现的,因为有
导绳器
在发挥作用。当导绳器出现
故障
时,就会出现乱绳的情况。
导绳器属于一种常见的
易损件
,它可以使
钢丝绳
整齐的排列在
卷筒
上,避免在导出和缠绕
过程
中出现的乱绳现象。当导绳器磨损得厉害时,就无法起到导绳的作用,这时候需要更换导绳器。
1)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尝试减轻起吊的载重量(怀疑是否存在超负荷情况?钢丝绳的选择是否满足起吊载荷要求?),这样可以缓解和减少钢丝绳由于卸载时产生的旋转。
2)在能满足起吊
高度
的前提下,适当的减少钢丝绳的
长度
,不排除由于留在卷筒上的钢丝绳的保护圈过多,而导致
绳子
应力
积聚,产生绕绳,严重的可能会导致“鸟笼”状散股。
3)请检查滑轮的
直径
是否满足要求,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更换滑轮的直径以增加滑轮在受载的情况下能更好的均匀受力,减少钢丝绳在
动滑轮
中产生的旋转力。
4)更换钢丝绳为
多层
股抗旋转或者低旋转钢丝绳,切记出绳的
偏角
应该控制在1.5度以内,否则将会导致“鸟笼”现象发生。
5)在卷扬机绳头的固定端可以考虑安装小型的应力释放器,但是要注意一定要保持垂直以及安全
负荷
满足起吊要求。
故障处理
1、启动后,电机不转,不能提起重物
⑴过度超载,不允许超载使用
⑵电压比额定电压低10%以上,等电压恢复正常
⑶电器有故障,导线断开或接触不良,检修电器与线路
⑷制动轮与后端盖锈蚀咬死,制动轮脱不开,卸下制动轮,清洗锈蚀表面
⑸电机扫膛,按故障序号9处理
⑹导线过细,更换导线
2、制动不可靠,下滑距离超过规定要求
⑴因制动环磨损大或其它原因,使弹簧压力减少,弹簧压力调整
⑵制动环与后端盖锥面接触不良,拆下修磨
⑶制动面有油污,拆下清洗
⑷制动环松动,更换制动环
⑸压力弹簧疲劳,更换弹簧
⑹联轴器窜动不灵或卡死,检查其联接部分
⑺锥形转子窜动量过大,按规定调整
3、电动机升温过高
⑴超载使用,减载使用
⑵作业过于频繁,减少作业次数
⑶制动器间隙太小,运转时制动环未完全脱开,相当于附加载荷。重新调整
4、减速器响声过大
⑴润滑不良,拆卸检修
5、启动时电机发出嗡嗡声
⑴电源及电机少相,检修或更换接触器
6、重物升至半空中,停车后不能再启动
⑴电压过低波动大,等电压恢复后再启动
⑵超载起吊,减载使用
7、启动后不能停车,或者到极限位置时,仍不停车
⑴交流接触器触头熔焊,迅速切断总电源拆卸检修或更
⑵限位器失灵,换交流接触器
⑶限位器内线头接错,检修限位器线路
8、减速器漏油
⑴箱体与箱盖之间,密封圈装配不良或失效损坏,拆下检修或更换密封圈
⑵联接螺钉未拧紧,拧紧螺钉
⑶加油超量,按规定加油
9、电机锥形转子或定子之间间隙太小发生碰擦(叫扫膛)
出厂产品是不允许“扫膛的”,发生“扫膛”的主要原因是:电机轴上支承圈磨损,转子铁芯轴向移位,或者是定制铁芯位移。拆下更换支承圈,使定子转子锥面之间有均匀的间隙,每边为0.35~0.55mm(小电机间隙小)或送回制造厂里检修。
2:使用频繁
3:装配有问题
4:电动葫芦运行速度太快
5:变速箱及传动轴有问题
我们制造电动葫芦这类设备及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