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爬坡链条需要承受多大压力
800kgf(1kgf=9.8N)。
链条拉力应大于800kgf(1kgf=9.8N),一些九速链条能承受900-1000kgf,根据杠杆原理可知,链条拉力和牙盘齿数成反比。
自行车链条是滚子链转移了功率从踏板到驱动器-轮一个的自行车,从而推动它。大多数自行车链条由普通碳钢或合金钢制成,但有些是镀镍以防止生锈,或者只是为了美观。
因为链条比较松。
自行车链条在调节的时候,不要太紧,太近的话会加大链条与传动之间的摩擦,这也是造成掉链的其中一个原因,链条也不可以太过于松,太松的话也是很容易在骑行的时候掉链的。
山地自行车变速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骑行这么久发现,大部分车友不会使用变速器,造成链条和变速器的不必要耗损,导致变速器没用多久就会性能下降!现在简单为大家介绍下变速器档位搭配的合理使用方法(27速山地自行车为例):
27速车指牙盘为3个牙盘,后面有九片飞轮,一般认为3x9=27故简称27速变速器,合理的使用方法是,前面挂最小牙盘(1档)后面挂5678档(如图所示),前面挂在中间牙盘(2档),后面挂在(2、3、4、5、6、7档),前面挂在最大牙盘(3档)后面挂在123档(如图所示从小到大飞轮依次是1.2.3.4.5.6.7.8.9档)如果不合理的搭配使用会造成变速器的不必要耗损!
使用的时候还要注意一些问题,使用前最大齿盘的时候尽量不使用于后面最大飞轮,这样使用前后变速会让后拨弹簧以及前拨弹簧的张力拉到最大,而且链条的倾斜也比较严重,常常这样使用会让链条的寿命和变速器的寿命变短精度也会降低!还有最小齿盘和最小飞轮尽量也不要使用的,因为这个档位搭配时,链条的扭曲程度也比较高,链条不仅倾斜的比较厉害,而且在这个档位链条也是最松的,颠簸很容易链条打车架!所以尽量少使用最大牙盘搭配最大飞轮、最小牙盘搭配最小飞轮的搭配!!!在使用最大齿盘的时候,飞轮一般搭配1、2、3、档使用。使用中盘的时候,飞轮可以搭配2、3、4、5、6、7档使用。使用小盘的时候,飞轮可以搭配5、6、7、8、9档使用。这样使用变速器可以大大延长变速器的寿命,和稳定性能!
变速系统的使用效果简介(以前3 X 后9 =27 变速系统)
前3齿盘、后9齿盘的组合可变速为27。
蹬动脚蹬时,前齿盘转动,通过链条把力量转递到后齿盘,车轮就前进。前齿盘的大小(齿数)和后齿盘的大小(齿数)决定旋动脚蹬时的力度。
前齿盘越大,后齿盘越小,脚蹬时感到费力(自行车前进的距离变长)。
前齿盘越小,后齿盘越大,脚蹬时感到轻松(自行车前进的距离变短)。
自行车的骑行起步、停车、上坡、下坡、迎风、顺风等情况下前进。不管是任何条件下都能保持一定的速度(自行车快速前进,或者是慢速前进,都能使骑行者保持一定的踩蹬步速和力矩!
平常的使用方法:
在普通的柏油骑行时,前牙盘(由左边指拨操作)固定在中间(或者最大牙盘(一档))。后齿盘(由右边指拨操作)比较容易理解。最小的前齿盘则只在上坡时使用。
后齿盘的齿轮比如何选择好呢?这要由踩蹬的旋转数来决定〔前呀牙盘(中轴)1分钟的旋转数〕。那么旋转数多少较适合呢?要根据脚力、技巧、心肺机能不同而各异。一般70~80rpm(注2)较合适。
注1:变速的选择应该根据自已的状况选择。例如:
常用前变速的中间的牙盘,或者常用最大的牙盘。假若体力和脚力为30km/h时也许用outer适合?体力和脚力为20km/h时也许用中间牙盘适合?通过后变速来补偿的范围内,选择好适合于自已的变速,选择适合自己的转速踏频。
注2:70~80rpm是一般的标准,有些人70rpm较适合,有些人旋转90rpm以上。重要的不是提升力矩来踩蹬,而是顺畅而轻快的旋转。不要伤到膝盖,肌肉也不要过于疲劳。尽量使用肌肉,有效率而疲劳较少的踩蹬才是好的踩蹬。
基本使用方法
●要加快速度时,开始时以较低的齿盘(后边的较大的齿盘)起跑,随着速度的加快换为高的挡次(后面的小齿盘)。
●上坡时速度会降低,降低齿轮比来保持一定的踩蹬力度。
●顺风时会加快速度,提升齿轮比来保持一定的踩蹬力度。
变速经验小提示:
山路有上坡、下坡。靠后齿盘无法应付路段的变化情况。需要改变前牙盘。只改变前牙盘档位时,飞轮和牙盘的齿比相差太大,因此后齿盘也随着一起改变,以便减少差距(踩蹬的力度)。
●降低前档位时,提升后档位。
●提升前档位时,降低后档位。
左右变速杆要同时起动。经过练习容易操作的。
前部外和后部内 前部内和后部外的组合
●前为外侧(大牙盘片) + 后为内侧((小飞轮片)
●前为内侧(小牙盘片) + 后为外侧((小飞轮片)
根本不是链条的问题!
可能是后拨链器的问题...
你说:抬脚之后又恢复原状了!
是不是还要往后倒一点,才好啊?
解决办法:
1.你把飞轮拆掉看看,里面的花键是否损过大!
2.调一下后拨链器。(导轮是否与飞轮跑偏)
最好,最近不要骑了!
找到原因修好再骑,省得在路上坏掉-----------就麻烦了!
链条提供给后轮的是动力力矩,支点是后主动轮的轴心,力臂就是后轴的齿轮的半径。当用大轮的时候,加大齿轮就相当于加大齿轮的半径力矩更大,这样就会更省力,但这样速度就降下来了,所以上坡的时候应该前小轮,后大轮。下坡则相反。
牙盘处,将链条挂到小飞轮片上,3片牙盘的有中、最小片,骑几次自己感觉变到哪个合适、2片牙盘的直接变到小盘上。车把上的左指拨是控制前拨变档的,推1或2下,将链条挂到中或小盘片。
飞轮处,将链条挂到更大的飞轮片上,飞轮有6速(6片)、7速(7片)一直到12速(12片)不等,片越大的带来越低的后轮转速和更强的爬坡能力。 车把上的右指拨是控制后拨变档的,推1或2或3或4(或12)下(飞轮是几速,右指拨就有几个档位可推进),链条就被往大飞轮片上挂。
根据坡度大小和自己腿力变档。
前拨和牙盘处
后拨和飞轮处
这个车 链条被挂到飞轮最大片上 就是爬大坡状态
=
这里面的规律是轮轴的原理。自行车的后轮和齿轮组成一个轮轴。链条作用在齿轮上的是动力(F1),地面施加给轮胎的是阻力(F2),齿轮的半径是R,后轮的半径r,则有F1*R=F2*r(这其实就是杠杆的原理),所以齿轮的半径越大越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