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和链条的配合
不配合,因为链条式的有自重,有摆动幅度,这样配合是不合理的,一般要稍大出0.10---0.30。
是叫链轮不是齿轮,链轮是能与链条相啮合的轮形零件。链轮的主要参数之一是弦节距(节距)。
链轮的弦节距与链条的一个链节相啮合的两个齿槽中心线与分度圆的交点间距离,它等于链条的基本节距(节距)。
链传动的优点是:可以在两轴中心距较远的情况下传递运动和动力。能在低速,重载和高温条件下及尘土大的情况下工作。能够保证准确的传动比,传递功率较大,并且作用在轴上的力较小。传动效率高。
缺点是:链条的铰链磨损后,使节距变大造成脱节。安装和维护要求较高。齿轮传动的优点是:能保证瞬时传动比恒定,平稳性高,传递运动准确可靠。传递的功率和速度范围较大。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可实现较大的传动比。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缺点是:制造,安装要求较高。
扩展资料:
1、链轮装在轴上应没有歪斜和摆动。在同一传动组件中两个链轮的端面应位于同一平面内,链轮中心距在0、5米以下时,允许偏差1毫米;链轮中心距在0、5米以上的时,允许偏差2毫米。但不允许有摩擦链轮齿侧面现象,如果两轮偏移过大容易产生脱链和加速磨损。在更换链轮时必须注意检查和调整偏移量。
2、链条的松紧度应适宜,太紧增加功率消耗,轴承易磨损;太松链条易跳动和脱链。链条的松紧程度为:从链条的中部提起或压下,两链轮中心距约为2-3cm。
3、新链条过长或经使用后伸长,难以调整,可看情况拆去链节,但必须为偶数。链节应从链条背面穿过,锁片插在外面,锁紧片的开口应朝转动的相反方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链条
骑车爬坡时,链条与齿轮的啮合调节到用手轻压能够有一公分的下降为正好。
爬坡是一个需要比较大的力量输出的动作,对于链条和齿轮都是一种高负载的状态,这种高负载状体的链条松紧,既不能太松,也不能过于紧张,太松的链条容易出现掉落的现象,但是调整的太紧,又会对链条本身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过张紧器,我们可以比较容易的调整链条的紧张程度,以手指轻压的时候,链条能够下沉一厘米为好,这个程度的紧张,正好可以适应上山爬坡这种高负载的要求,同时也不会过于紧张,而损毁链条。
调整链条紧张度,是一个经验占优的事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有的人喜欢紧一点,有的人觉得松一点更加舒适,在整体范围内,以手指为标准,轻压下降一公分为优。
一般是根据链条的节距和链轮的齿数来决定链轮的分度圆半径的。
P=D/SIN(180/Z)
P是链条节距
D是链轮分度圆直径
Z是链轮齿数
1、 新建1个主动链轮(例:主动链轮16A-17),并绘制节圆草图。
2、 新建2个从动链轮(例:从动链轮16A-25),并绘制节圆草图。
3、 新建链节模型(内外链节)。
4、新建一个装配体(链轮装配体),在装配体中新建1个基准面和2条基准轴。
5、在装配体(链轮装配体)中插入前面新建的两个链轮模型。插入链轮后,先使其浮动,再如下图所示进行约束。
6、在插入一个链轮
7、在装配体(链轮装配体)中选择(右视)基准面,绘制草图(链条轨迹_草图1):使用【转换实体引用】命令,选择两个链轮的节圆草图,再绘制2条切线,使用【剪裁实体】命令,删除多余的线,使成为闭合的曲线。
8、在装配体(链轮装配体)中插入内外链节,插入后使其浮动。
9、使用【链零件阵列】命令,先选择内链节阵列,如下图设置。
10、按一下的顺序进行参数设置;
11、继续按照一下的顺序进行参数设置;
12、完成后就如下图所示;
13、使用【链零件阵列】命令,先选择外链节阵列,如下图设置。
14、参数设置如下:
15、完成设置后,确定,如下图内外链节没有同心约束。
16、对内外链节同心约束
17、同心约束后的效果如下
18、设置完成后就可以整条转动了
而且我查过 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任意一款软件可以模拟链条、链轮运动,听以前的前辈说用SW的宏可以模拟链条的动画 可是实现模拟运动是不可能的
链传动与齿轮传动相比,其主要特点:制造和安装精度要求较低;中心距较大时,其传动结构简单;瞬时链速和瞬时传动比不是常数,传动平稳性较差。
齿轮传动的特点是摩擦小,稳定性好能够传递任意两轴间的运动和动力,传动平稳、可靠,效率高,寿命长,结构紧凑,传动速度和功率范围广。加工精度和安装精度较高相同的地方都是靠啮合传动,不同的地方是齿轮传动具有可分离性 齿轮传动更平稳承载能力更大 链传动可以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地方�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