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空坠物防护网
高空坠物防护网是一种新型的金属编织金属网,由不锈钢304材质经过人工编织而成的不锈钢丝绳网,每根绳丝网均由7股钢丝编织而成,而每股钢丝绳又由7/19根钢丝组成,既每根钢丝绳含有7*7或7*19 根钢丝编织成的。而经过复杂的编织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更大承载力。
现在城市居民一般都在高楼中生活,高楼层二三十层楼高经常的事情,哪怕是时间长点的楼也是6层高或者小高层12层左右,而在高楼层居住的人或多或少存在有意、无意的东西抛落下来,由于高层楼往下的冲击力,很小的东西砸到地面也能造成非常大伤害,砸到人身上后果不堪设想,高空坠物防护网由此而生:采用钢丝绳网利用卡扣相连接,具有极强的透光性和隐蔽性,当高空中有坠物掉落下来防护网起到防护作用,因不锈钢材质具有防腐防锈功能,二三十年免维护,只要是固定在墙壁或立柱等支撑点就可以方便安装。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再咨询我。
30天左右。
边坡防护网安装速度快,主动防护网施工操作面占地小,容易操作,不影响道路正常通车。所以8个人安装时比较快的,30天左右即可完工,具体时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边坡防护网有主动防护与被动防护,主动防护系统是以钢丝绳网为主的各类柔性网覆盖包裹在所需防护斜坡或岩石上,以限制坡面岩石土体的风化剥落或破坏以及为岩崩塌,或将落石控制于一定范围内运动。被动防护是由钢丝绳网、环形网、固定系统减压环和钢柱四个主要部分构成。
此系统主要分为两种:主动防护系统和被动防护系统
主动防护系统
主动防护系统是用钢丝绳网或者TECCO高强度钢丝格栅为主的各类柔性网覆盖或包裹在需要防护的斜坡、山体或危石上,以限制坡面岩土体制的风化剥落或破坏以及山体滑坡、危石崩塌(加固作用),或者将落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运动(维护作用)。
主动防护系统:采用高强热镀锌钢丝绳、钢丝网、不低于AB级的防腐处理,其防护寿命根据环境条件的不同一般可达30-50年。主要对边坡失稳潜在扩离落石危险的坡面进行防治,以纵横交错的Φ16支撑钢绳,按坡形(4.5X4.5m或者4.8X4.8m)方形模式布置成网柜,并与4X4m的主动网用缝合绳进行预张拉,使该系统对坡面施以一定的方向预紧压力,从而提高危岩石的稳定性,阻止落石的发生,同时该系统不会影响地下水的正常流动排泄,并给边坡的生态治理提供了先决条件。
此系统可以利用该系统植物根系与主动防护系统相结合,从而达到恢复生态环境,巩固边坡稳定,促进有机污染的降解、净化大气、防治和减小山体滑坡、危险岩石崩塌等的自然灾害。
主动系统技术指标
1.锚杆:原材料宜选择双股形式的Φ16钢丝绳锚杆,也可采用钢丝锚杆;锚杆孔径及锚固长度,上沿锚杆设计抗拔力不小于80KN,其余锚杆设计抗拔力不小于50KN。锚固长度应根据计算确定,且不得小于2m。钢筋锚杆孔径应大于杆体直径12mm以上;双股钢丝绳锚杆孔径应大于钢绳2倍直径10mm以上。
2.钢丝绳网:规格采用D0/08/300型钢丝绳网,宜选用4mX4m网块,需要时可在边缘处采用其他规格的网块。层数宜采用单层钢丝绳网铺挂,在局部大体积危石或岩堆时,可考虑采用双层钢丝网的加强型主动防护,此时的锚杆抗拔力应不小于104KN。
3.支撑绳:横向支撑绳的直径宜采用Φ16钢丝绳,纵向支撑绳宜采用Φ12钢丝绳,设置双层钢丝绳网的区域纵横支撑绳均宜采用Φ16钢丝绳,每根支撑绳的实际长度应在设计铺设长度的基础上两端各增加1m作为与锚杆固定连接的预留长度。当支撑绳铺设长度L≤10m、10m30m时,每根支撑绳两端分别各用2个、3个、或4个相应型号的绳卡固定。
4.缝合绳:缝合绳的直径应为Φ8钢丝绳,每张钢丝绳网宜用一根缝合绳缝合,其长度按能实现网与周边支撑绳或临近网边缘缝合来确定,每根缝合绳两端各用2个Φ8绳卡固定。 5.格栅:GPS1和GPS2型主动系统应在钢丝绳网下铺一层格栅,宜采用直径为2.2mm的热镀锌铁丝编织成的网孔为50x50mm的铁丝格栅,仅当有培植土绿化要求是设置土工格栅,格栅网块边界间应考虑不小于5cm的叠置,格栅间用Φ1.2铁线绑扎,绑扎间距不得大于1m 。
该系统在作用原理上类似于喷锚和土钉墙等面层护坡体系,但因其柔性特征能使将局部集中荷载向四周均匀传递以充分发挥整个系统的防护能力,即局部受载,整体作用,从而使系统能承受较大的荷载并降低单根锚杆的锚固力要求。由于系统的开放性,地下水可以自由排泄,可以稳定边坡、抑制边坡遭受进一步的风化剥蚀,保护坡面原有地貌形态和植被生长条件,实现最佳的边坡防护和环境保护目的。
被动防护系统:
被动防护系统是由钢丝绳网、高强度钢丝格栅、锚杆、工字钢柱、上下拉锚绳、消能环、底座及上支撑绳等部件构成。系统由钢柱和钢丝绳网连接组合构成一个整体,对所防护的区域形成坡面防护,从而阻止崩塌岩石的下坠,起到山体边坡的防护作用。
钢丝绳网被动防护系统的特点在于:系统的柔性和拦截强度足以吸收和分散传递预计的落石冲击功能,消能环的设计和采用使系统的抗冲击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与钢性拦截和砌砖挡墙相比,改变了原有施工工艺,使工期和资金得到减少。
本系统以崩塌落石的冲击动能作为工程施工的设计选型依据,避免了钢性坡面防护设计中,参数与防护等级不相称或相差较大等缺点,针对不同的防护等级,公司开发设计出不同能量等级的产品与之相配套。防护能量从250-3000KJ,并已能对高达5000KJ的更高能级进行特殊防护。山体滑坡防护网被动系统在材料的的设计上考虑了易于安装,即用最少量的锚杆和最少量的开挖来实现最快速简例的施工安装,维修人员仅需要少量常规机具即可进行系统的安装、维修和部件更换。
特点:
被动防护系统是将以菱形钢丝绳网或者环形网为主的柔性栅栏设置于斜坡上一定位置,用于拦截斜坡上的滚落石块, 以避免其破坏要保护的对象,因此也称为拦石网;当设置于泥石流内时,便可形成拦截泥石流体内固体块儿状大颗粒的柔性格栅坝。
被动防护系统采用高强度热镀锌钢丝绳,钢丝网,不低于AB级的防腐处理,其防腐寿命根据环境条件的不同一般可大于30-50年不等。主要对山体飞石、落石、雨水过多造成的坡体坍塌,防护能量级内的滑坡、泥石流等防治,减轻灾害的受损程度,其系统与相配合的消能装置、支撑柱、支撑绳及拉锚等,拦截能量级可达50KJ-1000KJ。
同时,想要避免钢丝网焊接长度不准,最好在购买时就挑选质量好的钢丝网。
好的钢丝网在挑选时需要注意:
1、看产品包装。包装的损坏导致绳轮变形、摔坏或者散架都是不应该出现的问题。
2、捻制缺陷。即是看组成钢丝绳网的钢丝绳在捻制中所出现的不符合钢丝绳标准的各种缺陷。
3、表面锈蚀。其原因有:生产中酸碱盐等物质残留在钢丝表面、钢丝绳油脂中含酸碱或水分过大、包装防潮措施不当。
4、麻芯外露。麻芯从钢丝绳全长或局部的股丝缝隙间被挤压而露出的现象叫麻芯外露,一般纤维芯(麻芯)钢丝绳在正常情况下,
有这技术的话,为什么不去造星际战舰?
如果只是部署在近海,显然只能影响自己的船只靠岸进出港口。
如果放在深海,就必须系留在海底。若浮在海面上,就会顺着洋流挤成一坨,加入“太平洋垃圾岛”
若系留在海底,就必须足够结实,足以对抗自身重力和洋流的撕扯,还必须足够长。这就要用到建设太空天梯、同步轨道星城的前置科技——长纳米碳管。都有轨道星城了,还怕航母干什么。用天基火力直接轨道轰炸就完事了。
SNS柔性防护网主要是应用在容易产生山体滑坡、垮塌的山区,为了保护过往的车辆,在需要的部位安装钢丝绳网和菱形网为主要材料的防护系统。主动防护是将钢丝绳网和菱形网紧贴山体,将松散的石头压在山体上,不让石头跌落这种方式应用于悬崖防护;被动防护是在公路边立一道钢丝绳网和菱形网复合防护层,如有跌落的石头将被网子挡住,保护下面的汽车等,这种方式应用于坡度小的山崖防护。
主动边坡防护网是怎么进行安装的?其详细的步骤可大致分为以下几步。
一、用洋铲、钢钎等工具肃清坡面防护区域内影响施工的浮土及危石,以消除施工安全隐患。
二、放线丈量锚杆孔位依据系统布置请求,用皮尺、钢尺等丈量工具按锚杆纵横规范间距4.5m×4.5m(与网块尺寸为4m×4m钢丝绳对应)放线确定锚杆孔位,锚杆孔位尽量布置在自然低洼处,为此可对锚杆孔位的规范间距做0.3m左右的调整(既4.2m~4.8m之间),以确保系统尽可能紧贴坡面。部分区域为满足紧贴坡面的请求需增补锚杆时,同时丈量定位。
三、钻凿锚杆孔,确定钻孔深度、孔径等特性,该系统工程钻孔机械选用手持式风动凿机,对应岩土区域选用手持电钻。为满足设计请求,钻孔钻头选用42(mm)钻头(设计为不小于)。对应3m深度的锚孔选用3.5m钻杆,对应4m锚孔选用4.5m钻杆,以保证锚杆深度进入岩体不小于设计要求。
钻凿锚杆孔
四、灌浆并插入锚杆,本工程锚杆采用直径Φ16镀锌钢丝绳锚杆,其各规格和性能参数均由厂家检验合格后出厂,运到工地只须目测并少量抽检。
(灌浆办法首先清理钻孔,确保孔内无杂物,并确认其深度足够的状况下方可压浆,其浆液应严厉依照实验室给定的配合比配制,其结实率,失水体积收缩率等均应满足标准请求。)
五、纵横向支撑绳的装置。该系统纵横向支撑绳均采用Φ16高强度镀锌钢丝绳。装置前先确保钢绳锚杆灌浆浆液完整凝固,并到达其应有的锚固力后才停止装置工序的装置。
六、铺设并缝合钢丝格栅网。该系统工程所用钢丝格栅网采用高强度热镀锌铁丝无扭结编织,网孔尺寸为50x50cm,网块规格为2.0×9.2m,产品各项参数已由厂家及权威部门检验合格后送到工地,工地只须停止目测及少量外观尺寸的抽检。
七、铺设并缝合钢丝绳网。该系统钢丝绳网均采用Φ8高强度镀锌钢丝绳,钢丝绳网块规格为4.5m×4.5m,各项技术参数已由厂家及权威部门检测合格后送到工地,工地只须停止外观尺寸抽检。
铺设并缝合钢丝绳网
纵横向支撑绳的装置
边坡治理是一项复杂防护网技术、施工困难的灾害防治工程。随着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大型重点工程项目的日益增多,边坡治理总是越来越突出。20世纪90年代,压力注浆加固手段及框架锚固结构越来越多地用于边坡处治,尤其是用于高边坡的处治防护工程中。一种边坡的深层加固处治技术,能解决边坡的深层加固及稳定性问题,达到根治边坡的目的因而是一种极具广泛应用前景的高边坡处治技术。可供采用的边坡加固措施很多,有削坡减载技术、排水与截水措施、锚固措施、混凝土抗剪结构措施、支挡措施、压坡措施以及植物框格护坡、护面等,边坡治理工程中强调多措施综合治理的原则,以加强边坡的稳定性。然而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时增大,边坡高度增高,复杂性增大,对边坡的处治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如采矿边坡可达300500m新西兰已达1000m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其双线连续五级船闸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船闸,位于山顶劈岭下切的岩槽中,土石方开挖量达3700万立方米,形成的花岗岩体高边坡高度达170多米,且下部为5060m直立岩墙,边坡加固中仅锚杆用量就达18万多根。可以预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边坡处治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逐步走向完善。
被动防护系统采用锚杆、钢柱、支撑绳和拉锚绳等固定方式将金属柔性网以一定的角度安装在坡面上,形成栅栏形式的拦石网,对系统下方的车辆及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它与主动防护系统不同的是,它不能阻止落石的发生,但能防止其带来的危害。特有的结构设计及构件设计,较为容易拆装,后期维护也仅需要更换已损坏的配件;产品安装便捷、具有超强的吸能能力、使用寿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