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葫芦是否上黄油
有些单位的电动葫芦钢丝绳常被涂上一层厚厚的黄油,尘埃、飞絮等粘满整个绳面,使钢丝绳的磨损加快。此外,黄油布满绳索表面,钢丝绳损坏也不易被发现。正确的加油方法是,当钢丝绳工作时,把油(必须用钢丝绳油脂或薄油,不能用黄油)注到卷筒或滑车走绳的受力顶点面上,使之自然地被吸入绳内。
一般的润滑油都可以用的,只有精密仪器才会使用特殊的润滑油。
电动葫芦齿轮箱的保养:
1、 电动葫芦齿轮箱机油从开始运行达500小时后,须检查润滑油量是否足够,并且在以后的每三个月需定期对润滑油的情形进行查检,发现不足则需要加油。
2、 电动葫芦需在室外使用时,对于葫芦整体尤其是电机、齿轮箱两部分,必须架设防雨设施。
3、 电动葫芦如果长时间不使用,应对其做好防锈及清洁保养工作,若上下运转1~3分钟以维持其性能。
4、如遇到齿轮箱损坏等情况,会出现漏油现象,齿轮磨损加快,会严重减少电动葫芦的使用寿命,建议尽快修理。
5.链条如使用中发出喀喀声,可上少许机油即可消除声音,当声音消除后不可再上机油。
6.动负荷试验是以额定负荷重量,作反复升降与左右移动试验,试验后检查其机械传动部
分,电器部分和连接部分是否正常可靠。
7.在使用中,绝对禁止在不允许的环境下,及超过额定负荷和每小时额定合闸次数(120次)的情况下使用。
扩展资料:
电动葫芦结构特点
电动葫芦产品结构:机体选用高强度拉伸壳体或压铸铝壳体,采用薄壁挤压成型工艺精密制造,体积小、重量轻、强度高。
标准的环链电动葫芦具备独立的变速箱系统,密封变速箱内的二级同轴传动齿轮机构,采用长寿命的油浴润滑系统。电动葫芦粉末冶金离合器作超载保护装置,制动采用盘式直流电磁场制动,制动力矩大、平稳、迅速、噪音小 。
适用范围:电动葫芦的使用范围很广,主要应用于各大厂房、仓库、风力发电、物流、码头、建筑等行业,用于吊运或者装卸货物,也可以将重物吊起来方便工作或修理大型机器。
电动葫芦由操作人员用按纽在地面跟随操纵,也可在操控室内操纵或采用有线(无线)远距离控制。环链电动葫芦既可固定悬挂使用,又可配电动单轨小车及手推/手拉单轨小车行走使用。
二、 电动葫芦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严禁超负荷使用,不应受冲击力,在捆扎或吊运需物时,要注意不要使钢丝绳直接和物体的快口棱锐角相接触,在它们的接触处要垫以木版,帆布、麻袋或其他衬垫物以防止物件的快口棱角损坏钢丝绳而产生设备和人生事故。
三、 电动葫芦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长度不够时,必须采用卸扣连接,严格禁止用钢丝绳头穿细钢丝绳的方法接长吊运物件,以免由此而产生的剪切力。
四、 电动葫芦钢丝绳穿用的滑车,其边缘不应有破裂和缺口。
五、 电动葫芦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特别是钢丝绳在运动中不要和其它物件相摩擦,更不应与钢边的边缘斜拖,以免钢板的棱角割断钢丝绳,直接影响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六、 在高温的物体上使用钢丝绳时,必须采用隔热措施,因为钢丝绳在受到高温后其强度会大大降低。
七、 电动葫芦钢丝绳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加润滑油,一方面可以防止钢丝绳生锈,另一方面,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它的每股子绳之间同一股中的钢丝与钢丝间都会相互产生滑动摩擦特别是在钢丝绳受弯曲力时,这种摩擦更加激励,加了润滑油后就可以减少这种摩擦。
八、 电动葫芦钢丝绳存放时,要按上述方法将钢丝绳上的脏物清洗干净后上好润滑油,再盘绕好,存放在干燥的地方,在钢丝绳的下面垫以木版或枕木,必须定期进行检查。
九、 电动葫芦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注意防止钢丝绳与电焊线相接触。因碰电后,钢丝绳会损坏,影响作业的顺利进行。
十、 电动葫芦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经常注意进行检查有无断裂破坏情况及其是否使用,或需调换新绳,确保安全。
电动葫芦钢丝绳的报废标准:
一、 电动葫芦钢丝绳在一个节距以内断丝达到7-8根时即应报废。
二、 电动葫芦钢丝绳磨损,直径减小,若超过钢丝绳的直径40%时应报废处理。
三、 电动葫芦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钢丝绳的整股子绳断裂或者钢丝绳的绳芯被挤出,造成结构破坏,这时钢丝绳应作报废。
四、 在运输或吊装金属溶液,炽热材料,含酸、易燃和有毒物件的钢丝绳,受过化学介质的腐蚀,钢丝绳应报废。
五、 超载使用过的钢丝绳不得再继续使用,当钢丝绳的外观严重变形,结构破坏,绳芯挤出或有明显的卷缩,堆聚现象应作报废处理。
保养方法:
1、环链电动葫芦齿轮箱内机油从开始运作时达500小时请检查润滑油量是否足够,以后第三个月定期检查润滑油情况,不足则需加油。(齿轮箱上方吊环为加油孔,其下方旋开螺丝为泄油孔,侧面为满位孔。)
2、在室外使用环链电动葫芦时,应架设防雨设备。
3、经常保持环链电动葫芦零件的干燥,操作完华时请将葫芦驶离潮湿区、高温区或化学区,以维持其性能。
4、链条保养,链条请上机油润滑,高粉尘工厂请上机油,且定期清除链条及极限导槽组内之异物,确保链条运转之顺畅。
注:铸造厂链条,不可上机油,因其粉尘物对链条有磨耗性。
5、长期不使用环链电动葫芦时,应做防锈处理及清洁保养,并上下运转1-3分钟以维持其性能。
6、链条如使用中发出喀喀声,可上少许机油即可消除声音,当声音消除后不可再上机油。
故障处理
1、启动后,电机不转,不能提起重物
⑴过度超载,不允许超载使用
⑵电压比额定电压低10%以上,等电压恢复正常
⑶电器有故障,导线断开或接触不良,检修电器与线路
⑷制动轮与后端盖锈蚀咬死,制动轮脱不开,卸下制动轮,清洗锈蚀表面
⑸电机扫膛,按故障序号9处理
⑹导线过细,更换导线
2、制动不可靠,下滑距离超过规定要求
⑴因制动环磨损大或其它原因,使弹簧压力减少,弹簧压力调整
⑵制动环与后端盖锥面接触不良,拆下修磨
⑶制动面有油污,拆下清洗
⑷制动环松动,更换制动环
⑸压力弹簧疲劳,更换弹簧
⑹联轴器窜动不灵或卡死,检查其联接部分
⑺锥形转子窜动量过大,按规定调整
3、电动机升温过高
⑴超载使用,减载使用
⑵作业过于频繁,减少作业次数
⑶制动器间隙太小,运转时制动环未完全脱开,相当于附加载荷。重新调整
4、减速器响声过大
⑴润滑不良,拆卸检修
5、启动时电机发出嗡嗡声
⑴电源及电机少相,检修或更换接触器
6、重物升至半空中,停车后不能再启动
⑴电压过低波动大,等电压恢复后再启动
⑵超载起吊,减载使用
7、启动后不能停车,或者到极限位置时,仍不停车
⑴交流接触器触头熔焊,迅速切断总电源拆卸检修或更
⑵限位器失灵,换交流接触器
⑶限位器内线头接错,检修限位器线路
8、减速器漏油
⑴箱体与箱盖之间,密封圈装配不良或失效损坏,拆下检修或更换密封圈
⑵联接螺钉未拧紧,拧紧螺钉
⑶加油超量,按规定加油
9、电机锥形转子或定子之间间隙太小发生碰擦(叫扫膛)
出厂产品是不允许“扫膛的”,发生“扫膛”的主要原因是:电机轴上支承圈磨损,转子铁芯轴向移位,或者是定制铁芯位移。拆下更换支承圈,使定子转子锥面之间有均匀的间隙,每边为0.35~0.55mm(小电机间隙小)或送回制造厂里检修。
起升机构减速器,自上部注孔注入,齿轮油HL-10或机械油HJ-50,三个月一次;运行机构减速器,自上部注孔注入,钙基润滑脂ZG-3,三个月一次。
钢丝绳电动葫芦除却减速器部件,吊钩推力轴及滑轮处轴承、起升和运行电机轴承、慢速箱体等零部件也需要定期润滑保养。润滑油为钙基润滑脂,大约半年一次。以保证后期钢丝绳电动葫芦工作的顺利进行。
a、轨道或工字梁两端的缓冲装置必须安装齐全;
b、工字梁的支承点是否按图施工,联接是否牢固;
c、工字梁的拼接必须按图施工,下翼缘必须打磨光滑,不卡车轮。电动葫芦吊装前的检测:
a、吊装前应认真检查电动葫芦起升部分减速机,是否按规定注好润滑油,行走部分是否注好润滑脂。清除电动小车踏面上的油污或防锈油。
b、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及其他随机文件,了解产品结构。检查电气控制箱是否按电气图配线,检测起升电机和行走电机的绝缘状态。
c、检查钢丝绳的固定端是否抽紧,塞块是否楔牢。
d、检查控制按钮接线是否正确,固定按钮的保险绳必须装好。
e、按规定吊钩必须刷黄、黑相间的斑马纹漆,吊钩保险装置齐全。
f、钢丝绳与卷筒固定每端必须有三块压板,螺栓必须紧固。
g、排绝器装配正确,上升、下降限位开关安装正确。电动葫芦的吊装
电动葫芦的吊装可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可利用吊车安装,也可用卷扬机设滑轮组吊装;吊装时注意捆绳必须采取保护措施以防损伤设备,根据设备本身重量,选择吊装用绳索吊具。间隙调整
电动葫芦的行走轮轮缘内侧与工字钢轨道翼缘间隙,保证在3-5㎜之间,通过垫片调整实现,此项是关健,必须达到。电机主轴窜动量的调整
锥形转子电动机主轴轴向窜动量一般在1.5mm时,制动效果最佳,如果电动葫芦在额定荷载时下滑量过大,需进行调整,调整方法如下:
取下尾罩。旋掉固定调整螺母的四支螺钉,用扳手按顺时针方向讲调整螺母旋至极限位置,再逆时针旋一圈,然后装上固定螺钉即可。断火限位器的调整
断火限位器的调整通过调整限位杆上的两个撞块实现的。调整方法是:松开撞块上的螺钉,撞块分置于导绳器卡板两侧,卡板能自如的推动撞块移动。启动电机开始起升,卡板推动上限撞块移动,升至吊钩滑轮外壳上沿距卷筒外壳下沿150mm~50mm时,停止上升,点动下降按钮,导绳器向回移动10mm左右时,停机,移动上限撞块靠近卡板,旋紧螺钉即可。下限位置的调整同上,只是方向相反,但必须保证吊钩处于最低位置时,卷筒上留有3圈以上钢丝绳。
4、试车:接通电源以后,先检查各电机的运转方向是否与控制按钮的方向一致,然后再按下列步骤试车:
a、无负荷试验:在空载下开动各机构进行正反试运转,检查操纵线路是否正确,限位器等电气设备工作是否可靠等。
b、静负荷试验:在运行机构不动的情况,以1.25倍的额定负荷进行试吊,负荷升离地面约100毫米,悬空10分钟,各机构应正常。
c、动负荷试验:在静负荷试验结果良好的条件下,以1.1倍的额定荷载进行动载悬空试验,实验周期为40s;升6s,停14s,降6s,停14s,如此进行15个周期,实验后目测各部位有无异常现象,无异常则合格。